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浅析中国民俗文化

略谈中国民俗文化——重阳节

姓名:刘蛟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1108班学号:110107806

摘要: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重阳节在东汉产生,在六朝定型,在唐宋达到鼎盛。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它几经嬗变,耦合了多种民俗因素和神秘的数理逻辑,将仪式型的节日逐渐转变为娱乐型的节日,并且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因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重阳文化。

关键词:重阳节溯源历史习俗寄托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中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他17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小诗用高度的艺术概括笔触,抒写了质朴、深厚的思亲情感。古人“以阳爻为九”,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为“重九”;日月并阳,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名“重九”、“九月九”、“九日”。重阳节的习俗很多,各地也不尽相同,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簪查菊花、吃重阳糕、佩戴茱萸、放风筝等。重阳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现在只就它的部分内容赏析。

一.重阳的溯源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阙如,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先秦说当代学者大都认为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都是根据屈原《远游》中的两句诗:“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另一个重要根据载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祇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这里虽然没有提及重阳,但已表明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敬飨天地、祭祖。

在先秦文献中尚未见到任何关于重阳节的确切记载,所以先秦说只能算是一种假说而已。

西汉说据晋人葛洪假托西汉刘歆所撰《袭警杂记》上记载,西汉初年,宫中已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其文是:

戚夫人待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叚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卷二中也有这样的记载。这两则记叙都是笔记体小说,而且是晋人所著,不足以证明西汉初年就已经出现了重阳节,但却反映了晋代确实有了重阳节的习俗。

东汉说重阳节起源于东汉的记载颇为充分。最早的记载当属《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引《四民月令》:“九月九日可采菊花。”《四民月令》的作者崔寔是东汉

桓灵时期的人,此书专门记载一年十二个月里的民俗活动。这里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已经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东汉时期九月九日有采菊的习俗,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重阳节。

当然,最准确最详细的记述当属东汉末三国时期曹丕的《与钟徭书》,在这封信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九月九日”,“俗嘉其名”,而且提及“享宴高会”的活动,以及“食秋菊之落英”以求“辅体延年”的理念。可见,东汉末期重阳节的习俗,已经很为流行。

魏晋以降,重阳节已风行天下,在文献中屡见不鲜,譬如,西晋周处之《风土记》载:“汉俗九日饮菊花酒,以祛除不祥。”此处直截了当地将“九月饮菊花酒”指为“汉俗”。

至于重阳节的发源地,文献中没有记载。近来有人说重阳节起源于今天河南的上蔡县。其根据是《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说:汉高祖四年置汝南郡,治所在今上蔡,因此西汉时的汝南,人们均认为今天的上蔡。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10月4日的重阳节,专门发行了一套特种纪念邮票,邮票的首发式特意选择在上蔡县举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更是于2005年12月授予上蔡县“中国重阳文化之乡”的称号。

二.重阳节历史

(一)形成期——东汉六朝时期

六朝是指魏、晋、宋、齐、梁、陈。从东汉末到六朝,是一个社会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民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切实的保障,人们对生命短促的恐惧使得以祛除灾患的重阳节,日益受到重视。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服食茱萸和菊花让自身远离灾患,让生命得以延续,所以在节俗中仍有迷信禁忌的成分。另一方面,社会的变动又削弱了汉代儒家神秘主义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此时的民众更加注重对自我生命的审视和把握,更加看重现实生活的享受和人伦亲情的抒发,所以此期的重阳节是禁忌和欢乐并存的一个节日。这时期有别于后世的习俗主要有二,一是妇女假日,一是重阳骑射。

(二)鼎盛期——唐宋时期

隋唐是我国第二次大统一时期。唐代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游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也使民众的心态渐渐变得欢乐而有信心。重阳节真正从迷信禁忌中解放出来,变成纯粹的玩赏游乐的节日,是在唐代完成的。宋代虽与辽、金、西夏并峙,但中原和江南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超过前代。社会经济的客观基础与民众心理的主观基础共同支撑起了唐宋节日游乐繁荣的局面,原来的恶日恶月的禁忌节日也增添了玩乐游赏的内容,并渐渐成为主流。所以唐宋时期,是重阳节习俗的重大发展时期,不仅有继承,还有创新。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法定假日

重阳节自出现以来,一直是传统的民间节日,受到历代的重视。但是,直到唐代中叶,才正式确立重阳节,官方布告民间重阳节为“三令节”之一,成为法定假日。唐政府不仅规定重阳等三节为法定节假日,还为官员集体游乐提供经费,可见对重阳节的重视。

2.郊游宴饮

唐代民间以重九郊游野宴为主。北宋时,朝廷重九日有所谓“国家大礼”,即以九日宗祀明堂。所以朝廷大举重阳宴,官厨忙着做“重阳糕”。南宋则有重阳“赏灯之宴”。据《武林旧事》记载,宫中惯例于九月八日、九日作重九灯宴,

在宫中的庆瑞殿中分列万盏菊花,并燃菊灯。

3.曲江祓禊

唐代京城长安过重阳节的时候,上自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去曲江池祓禊。每逢上巳(三月三日)、中元(七月十五)、重阳(九月九日)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都来此游赏,樽壶酒浆,笙歌画船,宴乐于曲江水上。“桃花细逐杨华落,黄鸟时兼白鸟飞”,便是诗人杜甫对这里自然景色的描绘。可惜经过天宝末年的安史之乱,曲江园林遭到严重破坏,北宋时已变成农田。现在的曲江池,一片平凹,禾苗青翠,绿茵被野。

4.重阳竞射

唐宋时期发扬了南北朝重阳骑射的传统,在每年的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进行射箭比赛。唐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说:历年九月九日皇帝都要赐朝中百官射箭,射中鹿的奖赏一匹马,获第一名的奖赏绫罗,其他各名奖赏有差。据《唐会要·大射》记载:贞观十六年(642年)九月九日,唐太宗赐文武百官五品以上于玄武门外射箭;先天元年(712年)九月九日,唐玄宗御临安福门,观赏百官射箭。后因开支过大,曾一度废止,但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又下诏解禁,依旧于重阳举行竞射活动。直到宋代,我们还看到宋祁有《九日宴射》诗,说明重阳骑射遗风至迟在宋代还保留着。此后,史籍中就未见记载。

(三)延续期——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的第三次大统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同时,中原人口也开始向北方边疆地区流动。这使得原先相对隔绝的各族节日、节俗也互相渗透,逐步交融在一起。虽前后有两个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入主中原,但汉族仍是主体民族,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继承和发展了过重阳节的习俗传统,并且表现出新的特色。

元代在每年的上巳节(三月三日)和重阳节(九月九日)于各州县通祀三皇。宋代是在不同地点祭祀三皇,元代则把三皇供在一个殿(三皇殿)里一起祭祀,还配享勾芒、祝融、风后、力牧诸神。这说明蒙古族和汉族有着共同的神灵崇拜和节俗文化。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祭祀制度,也在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通祀三皇。明代尤其重视祭祀北极佑圣真君。据说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成祖朱棣在靖难之时,都曾多次得到玄武大帝的显灵佑助。所以明代统治者对北极佑圣真君特别敬重。

清代燕京(今北京)重阳节游宴之风不亚于盛唐。《燕京岁时记》中说:“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静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

(四)衰落期——近代时期

进入民国以后,先是军阀混战,然后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生灵涂炭,再加上国共两党的三次内战,以及灾害频仍,人们已无心欢度重阳等佳节。民国二十五年山东《临邑县志》记载:“农家青年不识‘重阳节’,曰九月九日乃围猎日。盖敝邑旧有此俗,今以土匪故,遂罢。”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采用西方公历重视革命传统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古老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外都被排除在法定节假日之外。20世纪70年代,由于左倾思潮泛滥,强调“破旧立新”,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重阳成了可有可无的历史名词。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展开,中国社会对重阳节又开始重视起来,并努力发扬重阳节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

三.重阳节的习俗

(一)登高野宴

登高野宴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可以说,是重九习俗的核心,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黄菊送爽。时逢佳节,置身高处,极目远眺,满目青翠之中夹杂着点点红叶,重阳之际,郊游登山,既可以陶冶情趣,又能够健身强体,激发爱国热情。

1.重阳登高内涵

首先,顾名思义,“登高”就是去高处登临。那么在当地找一个相对来说较高的地方就可以了。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登高的理想场所,有的地方还有城楼,亭台楼阁可以代替。

其次,“登高”就是寓意“步步高升”,这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登高的原因所在。登高还特别受到老年人的重视,这是因为“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2.重阳登高的源头

一般认为重阳登高源于桓景避灾。北宋时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桓景。”明代也有人说:“九日登高始于费长房教桓景避灾。”从古至今持这种看法的人甚多。其实,登高是一项古老的活动,起源于狩猎。先有登高习俗,后有桓景登高避灾的故事。

文献资料充分说明重阳登高始于东汉末至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与钟繇书》中有“享宴高会”的说法。三国魏钟会《菊花赋》中说:“秋季初九,日数将并。置酒华堂,高会娱情。”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说的较为明确:“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这些都说明重阳节一出现,登高野宴就已蔚然成风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论断:重阳节的正式形成是以群众性的登高习俗的出现为标志的。

3.重阳登高与宴饮

重阳登高,人们不单是登高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后来蔚成风气,所以也有人把它称为“野餐节”。即或不去登高的人也要在家中或官署宴饮。重九设宴是重阳节的一个传统,东汉以来一直很流行。

汉献帝就曾在重阳赐宴群臣,晋代征西大将军桓温曾于某一年重阳节在龙山上大摆宴席。唐代帝王也喜欢登高宴饮,他们喜欢登临的是长安南郊慈恩寺里的大雁塔和曲江园林里的曲江亭等处。不仅朝廷在重阳设宴,不少地方官员也在重阳登高宴饮,招待属下。唐代欧阳詹在《鲁山令李胄三月三日宴僚史序》中说:在二月一日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三大节日里,“(皇帝)赐群臣大宴,登高临川,与时所宜。洎四方有士之君亦得自宴其僚属。”这里的“四方有士之君”就是指地方官员。宋代重阳日也在宫中给百官和宗室赐宴,赐宴时,也如唐朝一样,官员们按官职高低按排座次。直到清代,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都继承和发扬了重阳设宴的传统。雍正五年(1727年)的重阳节,雍正皇帝在正大光明殿给诸王及大臣赐宴,还给参加宴会者赏赐雍正四年重阳设宴上所作御诗的刻印本一册,以及绫罗绸缎等物。

(二)把酒赏菊

饮菊花酒、赏菊都是重阳节传统的用来辟邪的民俗活动。于是,又称重阳为“秋祓”。从古至今,菊花始终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角色,愈到深秋季节,菊花

愈开得茂盛、鲜艳,给秋风萧瑟的园林增添了一番景色。正因为如此,人们爱菊、赏菊、食菊、咏菊,以菊言志,讴歌似菊花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高贵品质。

1.释菊

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至少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是应时的花草,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元稹《菊花》诗云:“不是花中独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萧瑟秋风中,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凌霜开放,独立寒秋。因此,菊花在古人眼里有着不同寻常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自古就爱菊花,把它和兰、梅、竹一起称为“花中四君子”。菊与九月九日联系在一起始见于汉代。《四民月令》中有“九月九日可采菊”的记载,表明重阳节最初兴起的时候,菊花就进入人文领域,成为节令物品。从此以后,真可谓无菊不成重阳了。

2.赏菊

赏菊是人与自然的交流,赏菊可陶冶情操。菊花美丽多姿,品格高尚,不与桃李争春,不与荷花比美,不与牡丹斗艳,不与兰花竞幽,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赏菊颂菊。

魏晋南北朝时期,赏菊之风流行起来。魏文帝给友人送去一束菊花作为重阳礼物,供其观赏。尽管赏菊之风早已流行了,但后世总是把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联系起来。他不肯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只做过几任小官,就脱离官场,回到乡村隐居躬耕。陶渊明房前有个大菊圃,每逢秋日花开之时,附近的乡邻常到他家作客赏菊。宋代以后,人工培养菊花的风气蔚然成风,菊花的品种也大大超过了前代,上至宫廷下至庶民都重视赏菊。明清时期的赏菊之风与唐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文学家张岱曾记述山东地区的赏菊之风,仅张氏的园圃,就种满了各式菊花。他不由惊叹:“真菊海也!”

3.饮菊

由远古沿袭下来的九月丰年庆典活动中,饮酒狂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内容。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是驱灾祈福的“吉祥酒”、延年益寿的“长命酒”。《太清纪》称:“九月九日探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重阳还有喝菊花茶的习俗。唐代茶圣陆羽与一代诗僧皎然,经常在一起品茶论道。皎然有一首《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短短20个字,重阳饮菊花酒与品菊花茶孰更为高雅,一语点出:俗人泛酒,雅士品茶。秋高气爽之日,于山寺之中,观落英缤纷,菊黄满地,与陆羽雅士,对饮手中菊花香茶,庆重阳佳节,其中的茶香高洁岂是泛酒众俗所能体会到的?

4.爱菊

菊花进入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首先,菊花有药用价值。菊可医治膝风疼痛,并能祛热解毒,延年益寿。其次,菊升华为隐逸退让的道德文化。作为千古诗人的隐逸之宗,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挣脱污浊政治环境,毅然弃官归田的范例。诗人植菊、赏菊、采菊、爱菊,借一瓣纯黄纤弱的馨香,保留的是诗人幽独的品质和人格的独立。再次,菊花还被人们赋予了外柔内刚、凌风傲雪、坚贞不屈的君子品格。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曾把菊花比拟为君子豪杰:“骚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况此霜下杰,清芬绝兰茞。”杜甫有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三)配插茱萸

配插茱萸是重阳节的又一民间习俗,这一习俗大约起源于晋代。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因此民间流行在重阳节插茱萸以辟邪。这与端午节的插菖蒲、艾蒿有异曲同工之妙。

1.茱萸的价值

古代重阳节的茱萸一俗,主要有三种功效:一是花房颜色鲜艳,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二是香味浓烈,给人嗅觉的舒服感;三是茱萸有药用价值,茱萸浑身是宝,除花、果实外叶子也能治病。在重阳节俗里,茱萸又被人们赋予了人文价值,就是可以辟邪。

(1)茱萸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认为吴茱萸味辛、苦,性温热,有小毒。鬼肝脾胃肾经。其辛散苦降,大热燥烈,主人足厥阴肝经,长于暖肝散寒、湿经止痛、疏肝下气、制酸止呕。且可温暖脾肾、助阳止泻。茱萸是一种具有弄个列香味的植物,有驱蚊杀虫的功效,放在身上,可以避蚊虫叮咬,所以它的药用价值日益被人们重视。

(2)茱萸的人文价值

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茱萸当作饰物。楚国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礼志六》岁时杂仪载:“九月九日,……又研茱萸酒,洒门户以禳。”

2.茱萸的用法

佩茱萸就是以红色而细小的茱萸籽,装入小布袋中,或挂于胸下,或佩带于腰间,或挂于手臂。其从袋中发出的浓烈香味,令人心醉,又达到防病治病作用。这种“茱萸囊”,在淮河下游和黄河中下游,一概俗称为“香荷包”。

重阳节兴起后,佩茱萸之俗风行天下。《西京杂记》、《续齐谐记》等中都有佩戴茱萸的说法。《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条在引《续齐谐记》后谓:“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是说,当时带茱萸尤其在妇女中盛行,此俗后代一直在流传。

插茱萸就是将茱萸插戴于头上。这是魏晋以来兴起的重阳节常见的习俗。《风土记》中对此已有记载。人们耳熟能详的自然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大诗人李白有《宣城九日》诗谓:“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此诗是李白晚年流落在长江流域宣城时所作,反映了老年人也有重阳以茱萸插发的习俗。直到清末,此俗犹存。秋瑾《九日感赋》云:“思亲堂上茱萸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食茱萸古人常将茱萸的一种拿来食用,故将这种茱萸命名为“食茱萸”。山茱萸、吴茱萸是不能食,只能作为药用的。对茱萸的食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它为佐料,用于鱼、肉中,制肉酱。第二种是用茱萸来制饼、制糕。唐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云:“风俗尚九月,此情安可忘。菊花避恶酒,汤饼茱萸香。”“汤饼”即汤面,就是今年天的面条。“汤饼茱萸香”,是说面条中因放了茱萸调味品而又香又美。

近代以来,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这个变化大约要从重阳节俗重心的迁移中去理解。重阳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辟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超过了“辟邪翁”(茱萸)。

(四)重阳食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品,它同样是“登高”谐音的民俗表达。古代中国

以农立国,到了重阳前后,秋收完毕,欢庆丰收,家家户户要做些米糕、面饼、豆子馍之类以馈赠亲朋好友。在重阳节的前两天,人们纷纷用面粉发酵蒸糕。糕上插着彩色的旗子,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仁等果实;或者做成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名为“狮蛮栗糕”。发面的重阳糕,如今称为“发糕”,松甜软糯,十分味美,已成为人们的日常食品。

1.重阳糕的起

重阳糕虽起源于六朝之末,但糕类食品在汉朝时即已出现,当时不叫糕,而称为“糍”、“饵”。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糍,稻饼也。”据杜台卿《玉烛宝典》载:“食饵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秫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即最早是缘于九月黍类成熟,人们以黍米为应时的尝新食品,因此,首先以黍祭拜先人。重阳糕的前身就是九月的尝新食品,这也就是后世民间在重阳节以重阳糕敬神祭祖的秋祭习俗的起源。

2.重阳糕的寓意

从九月九食饵到重阳食糕,看起来似乎知识字面上的变动,实际上它隐含着重大的社会变化。在民俗观念中食蓬饵有抵御灾害的作用。六朝之后,随着社会文化的世俗化,人们更注重现实生活的顺遂、幸褔。糕在汉语中谐音“高”,于是“糕”就成了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讲究的重阳糕要做九层,象征宝塔,象征“九重天”,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了“登高”的意思,用小红旗代替茱萸。

重阳还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接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重阳糕,是重阳的另一节俗。俗谚说:“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所以重阳与端午一样,被称为“女儿节”。重阳节妇女回娘家食糕,表面上的意义是团聚、热闹,其隐含的原始寓意是向父母家族祈求生殖力量。重阳糕犹如社饭,都体现着生命的意义。

3.食糕习俗的流行

重阳食糕的习俗,至唐代已很流行。唐代的重阳糕是何式样,不得其详。到了宋代,重阳糕已经基本形成定制。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载:“二社(春社、秋社)、重阳尚糕,而重阳为盛。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可见其用料繁多,造型考究,与今日之生日蛋糕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明清的重阳糕花色更多,但仍保留了宋代时的风格。明代的重阳糕很大,范榜《宛署杂记》载:“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其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有些人家还在重阳节向已经出嫁的女儿馈赠重阳糕,一般是送两只大的,九只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谈到“重阳节花糕极盛。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帜。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重阳旧俗又在各地逐渐恢复,重阳糕又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人们一般以皮料(精粉)、酥料(精奶、大油)、饼馅(枣泥、葡萄干、桂花等)制作各式重阳糕。其外形美观,质地酥软,且有干鲜果的混合异香,甚是美味可口。

(五)纸鸢飞天

风筝,南方称纸鹞,北方称纸鸢。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电的发现就与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在雨中放风筝有关,正因为如此,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把它编入了《中国科技史》。尽管在风筝的历史发展中,也曾被用于军事活动,但自唐代风筝普及于民间以后,

娱乐就成为其最主要的本质功能之一。放风筝可以给人们,尤其是儿童带来无限的乐趣。

李斗《扬州画舫录》载:“九九重阳日,城中士女,接踵连肩,翩翩游赏,放风筝终日不绝。”清道光四年《广宁县志》载:“(九月)九日重阳节……童子放纸鸢,或鹰、或燕、或蝶、或人物。有名响弓者,用藤削薄,屈而为弓,悬于其首,半空嘹亮,响彻云霄。”重阳节放风筝也是台湾颇为流行的习俗。当地有这样的俗语:“九月九,风筝满天哮。”清人郑大枢在《台湾风物吟》中描述台湾当时的重阳风俗说:“黄菊正开秋未老,满天纸鹞竞飞扬。”

北方也有许多地区在重阳节期间放风筝,在某些州志或县志中有关于重阳放风筝的记载。这些记载尽管比较简略,未作细节描绘,却指明了放风筝是重阳节必有的节目。如河南《清丰县志》载:“‘重阳’,士大夫仿古遗事,率登高饮菊花酒,儿童放纸鸢为戏。”清雍正十三年《陕西通志》载:“(九月)九日,儿童登高,竞放风筝,曰迎寒。”

北京是全国的风筝盛地,不但风筝制作精良,且风筝市场十分繁荣。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京师十月以后,则有风筝、毽儿等物。风筝即纸鸢,缚竹为骨。以纸糊之,制成仙鹤、孔雀、沙燕、飞虎之类,绘画极工。……有带风琴锣鼓者,更抑扬可听,故谓之风筝也。”

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戏,它还与民众祈福的心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地方,放风筝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于村头摆设香案,村民一起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这些寓意和图案,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所以放风筝也叫“送吉祥”。

与“送吉祥”风俗相反的是“放晦气”。所谓放晦气,就是放飞者把自己的不幸、烦恼和灾难写在风筝上,风筝升空后有意扯断或剪断风筝线,让风筝飘走,这样也就把“晦气”放走了。风筝落入谁家,谁家便认为沾上了晦气,是不吉利的事情,要面临灾难。这时风筝主人要带上礼物到房主家赔礼道歉,然后取走风筝,否则,房主就会将风筝扯烂烧毁,表示已经驱走晦气。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地方保留着不同的重阳节民俗特色。唐宋时期在四川曾有过重阳节进行药材交易的习俗。在浙江绍兴一带重阳节却忌讳互相走动。民间在重阳基本上都有祭祀神灵的活动。贵州地区的布依族每年农历九月九日都要进行为期三天的扫寨活动。生活早西北地区的土族人民,在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野宴的习俗。

重阳节最重要的人文体现就是敬老。生与死的问题是任何一种文明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生命意识作为人类的基本意识,自远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人是必死的,但又不甘于死,于是就有了上巳和重阳的祈生情绪,这是本于人类对生命的追求、对超越死亡的期待。

从上古时代一直到今天,中华民族一直都传承着尊老敬老的美德。现如今,我国已经快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贫困问题、文化精神生活问题、权益保障问题、参与社会发展的问题以及居家养老的问题等等都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就家庭而言,晚辈应该给与老人更多的亲情、温暖、体贴和照顾,不仅要搞好物质服务,更要重视精神慰藉。就社会而言,应该关注老人的新需求,想法设法帮助他们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为他们颐养天年、安度晚年创造更好的生活环静。

结束语

就重阳的民俗文化价值而言,有三点值得强调。其一,重阳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特征性。他们相辅相成,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主题,在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氛围中,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情愫。其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疾为目的的登高民俗的开端。他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灾难不可怕,邪恶无所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的人,才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美好的未来。其三,重阳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也产生质的飞跃和升华,派生出历代文人、学着、士大夫借重阳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中国民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

【2】杜尚侠,重阳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

【3】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J],《民俗研究》1993(2)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统文化的特征? A.传统是延续性的 B.传统是指向未来的 C.传统是历史的 D.传统是革新的 答案: 传统是革新的 2、中华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为主干的文化,辅以道家和佛家。 答案: 对 3、国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特指在历史上积淀下来成为传统的、属于中国人的历史文化。 答案: 错 4、《易经》是由谁翻译之后传到西方的? A.马可波罗 B.郑和 C.利玛窦 D.魏源 答案:利玛窦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这句话是谁提出的? A.林则徐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司马迁 答案:梁启超 第二章 1、中华文化是在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原始协作农业自然经济以及( )的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而产生的,这体现在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文化形态。 A.母系氏族 B.分封制 C.父系氏族 D.家国一体 答案: 家国一体 2、近代中国人则通过对比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从这两种文化生态的差异中,对自己文化的特质重新加以认识。 答案: 对 3、孔子开创了古代中国的“私学”传统,主张并实行“有教无类”,不分贫富和地区,对各类学生都采取( )的态度。 A.因材施教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D.不耻下问 答案:因材施教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答案: 对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答案: 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答案:司马相如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 )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多元民俗文化如尘峰叠起,让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错落有致,回味无穷。其实,民俗文化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概论,它其实就实实在在地流传在人们日常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与我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今天,我们选修课的第一次课,就来谈谈中国民俗文化的中的衣食住行。时间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主要讲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居住和出行民俗。 首先,我想先用一个大家熟悉的成语来引入今天的第一个专题: “登堂入室”登“堂入室”与古代房屋格局 登堂入室”见《论语先进》篇: “子曰: ,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译成白话是,孔子说: 子路(子路名由)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 说“堂和室”,怎么和学问扯上关系了呢?我们要就从了解古代房屋格局入手。 古代的“堂”指正厅,“室”指内室。古代房屋的格局,就是先入门再升堂最后入室,后来“登堂入室”转义用来表示做学问的几个阶段。“登堂入室”犹如今天的俗话“到家”,比喻学问达到了精深地步。 要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表达,我们就必须了解古代的房屋格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原始人最早利用天然崖洞避风挡寒,后来逐渐发展出在平地上建造浅穴式的房屋。再进一步发展,有了地上建筑,用版筑方法立墙,用木料建造屋顶。随着部落的扩大,兴建城市,宫廷和贵族的房屋建筑逐渐讲究起来。 周代时,房屋建筑已形成明确的格局,结合出土遗址和古文献记载可了解当时的情况。 贵族的住宅用墙垣围住,垣有门,门内为庭,即院子。讲究的住宅还要设一道二门,即闺,又叫寝门。 大门与二门之间的院落为外庭,二门以内的院落为内庭 从大门走过庭院,就来到居住的主体建筑前。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都建在高台上,一般都是坐北朝南。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教育思想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一、名词解释 01、崇龙尚玉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玉代表高贵的身份和修养。 0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以研究阴阳、五行等矛盾关系为特征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阴阳家邹衍继承了前代学说,并进一步认为五行“相生”、“相胜(克)”,并提出了“五德始终”的历史循环论,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03、王夫之 王夫之,又称王船山,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居南岳衡山下的石船山,著书立说,故世称其为“船山先生”。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自谓:“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04、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05、禅宗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06、居士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07、三清四御 “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为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三清之后的四御之首。 四御又有另一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08、慎独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09、冠笄之礼 中国古代的成年礼仪。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一般二十而冠。加冠多在宗庙举行,由家长主持,并取字。笄礼是是女子的成年礼,一般十五而笄,由女性家长主持,将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冠笄之礼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庄严肃穆,标志着一个人从此开始承担责任。 10、合卺 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以七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 11、五服 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12、幞头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底蕴,在实现性上没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 性战争的爆发与民族压迫之下,中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不可阻遏的趋势,但中国传统 的文化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从如今西方科学文化达到饱和后开始研究中华 文化便可看出。我以为中华文化去伪从简,便是一个“境”与“韵”,如同道德经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华文化所教授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种说不出来的意韵,是一种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111中国传统建筑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四大石窟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 龙门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 2(《营造法式》)是北宋颁发的由李诫编修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 3、中国建筑的主要类型包括(都城建筑、寺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4、(恒山悬空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 5、中国古代寺庙建筑经历了从(印度佛教)艺术风格向中国佛教 建筑风格转化的过程。 6、园林的主要创作途径包括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 7、四合院的典型特征是(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8、中国以古典私家园林著称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著名古城是(苏州)。 9、隋唐以前,寺庙的建造以佛塔为中心,隋唐以后,(大雄宝殿)是 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 10、北京的(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是全国 “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11、中国古代七大古都包括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安阳)。 12、中国古典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建筑群以、(中轴对称)的院落式布局为主。 13、中国古典建筑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宫殿和(都城规划) 的成就最高。 14、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唯一木塔,是 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5、在中国古代后期的建筑发展历程中,(明)代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 为后世所沿用。 16、(赵州桥)原名安济桥,建于隋炀帝年间,至今1400年,是今天

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17、(五台)山形成了国内唯一的一处由青庙、黄庙并居一山共同讲 经说法的道场,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18、古代都城的结构布局特点往往是自内而外分为(宫城)、皇城、郭城。 19、(窑洞)是陕北地区的特色民居建筑类型。 20、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二、选择题 1、山西五台山上的( A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A、南禅寺 B、佛光寺 C、塔院寺 D、妙应寺 2、关于中国古代建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突出皇权至上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 B、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 C、注重个性与张扬的美 D、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调 3、以下哪个城市不属于中国古代五大古都?C A、西安 B、北京 C、杭州 D、南京 4、中国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D A、昆明的妙湛寺 B、布达拉宫 C、山西的佛宫寺 D、拉萨的哲蚌寺 5、苏州四大名园不包括:B A、拙政园 B、西园 C、沧浪亭 D、狮子林 6、( D )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A、都城 B、寺庙 C、园林 D、民居 7、被英法联军烧毁的皇家园林是:C A、拙政园 B、颐和园 C、圆明园 D、承德避暑山庄 8、以下关于中国园林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使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B、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贯穿“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的哲学思想 D、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都城中的礼仪建筑?D A、社稷坛 B、太庙 C、天坛 D、国子监 10、( B )时园林兴起,建筑纤巧秀丽、注重装饰。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复习进程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 析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思想 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贯穿史今的重笔,它既是我华夏文明的一例例见证,又是我们先祖勤劳与智慧的体现。从原始社会的山顶洞,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从大汉四百年的长安未央宫,一直再到明清的紫禁城,还有今日看不到的抑或是史书上也找不到的那千万座宏伟建筑,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我国的传统建筑形成了特有的建筑思想。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而我国的传统建筑思想是以和谐思想与风水学为最主要思想,来体现民族精神与哲学的。 “天人合一”这一和谐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

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作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从未有过如西方视建筑为永恒,不朽,纪念物的思想,当然也就谈不上与自然抗衡了。在古代先民眼中,建筑也如同其他日用品一般,需要不断更新,进行新陈代谢,要与自然保持和谐。 中国建筑不欲以自然和人工来竟久存,而是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这一观念同样影响了建筑的布局和形象特征。中国建筑以群体取胜,注重虚实结合,以内收的凹曲线与依附大地,横向铺开的形象特征表达出与自然相适应,相协调的艺术观念。 房屋的设计也尽量体现与自然相同的思想。由于木结构框架系统的优点,使墙不承受上部结构的压力,就可以任意开窗,特别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边,常常开满一排落地长窗,一打开,室内外空间便完全流通在一起。在传统庭院中,主要建筑多用廊子相绕,廊实际上是室内建筑空间与室外自然空间的一个过度,是中国建筑与自然保持和谐的一个中介和桥梁。 我国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尽量表现出与自然协调的意念。他不象西方建筑那样是实体一块的庞然大物,而是有虚有实,轮廓柔和,曲线丰富,在稳重中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台基除了对木结构的防水,防腐功能之外,可以增

中国民俗文化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 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 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 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

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伴随着这一重大的人生仪礼,便出现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婚俗文化。 文化,是指围绕着人们的恋爱和嫁娶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其主题部分是婚姻,同时还包括婚前的恋爱期和婚后的生育期。恋爱是婚姻的预备期,而婚后的生儿育女,则可以看做是婚姻的延续期。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 “太暤庖牺氏,风姓,代隧人氏继天而王。……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可见在上古神话传说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国的婚俗文化。 三书 「三书」是指在六礼中交换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六礼 「六礼」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个结婚过程。“六礼”即六个礼法: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简单来说,六礼就是传统婚礼的六个步骤: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底蕴,在实现性上没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性战争的爆发与民族压迫之下,中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不可阻遏的趋势,但中国传统的文化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从如今西方科学文化达到饱和后开始研究中华文化便可看出。我以为中华文化去伪从简,便是一个“境”与“韵”,如同道德经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华文化所教授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种说不出来的意韵,是一种心境,这其中的智慧是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数据化、理论透彻化的思维,是精神领域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中华文化产生于整个中华民族,然而其中真正的精髓神韵只是流淌在一部分人之中,如同一些思想,有着许多人信奉,但真正的核心却只是一小部分人开创。然而这一部分精华在历史长河之中不断更新完善,却控制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动向,道德体系,人文观念。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思维动向,道德体系,人文观念,都是在“儒释道”三家学说的牵引下变化发展。 从另外一些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也是在依靠文学来进行。《论语·为政》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边是儒家思想之中的“以德为政”,孔子借助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为当政者修身的最终目的是成“仁”。同样,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在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诸多大家在借助文学来传承传播自己的思维见解,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无数年传承,便成了一种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是无数先辈智慧的结晶,无论文体如何,无论产生于怎样的社会背景,它们都要着极高的参考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于一个时代的鉴定,更是一种人文领域的探索,一次真实的人类变迁记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发布日期:2008-06-24 | 浏览(231)人次| 投稿| 收藏] 信息中心 萧放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部亦有着民俗差异。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六单元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八篇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六单元人教版知识点练习第八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黎黑破落户离弦走坂飞鸟尽,良弓藏 B、妈祖分水岭封妻荫子城门失火,秧及池鱼 C、伉俪明信局不宁唯是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D、洞达红缨枪畸轻畸重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加线的字选出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 A、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接受)物(世俗)之汶汶(浑浊)者乎 B、又安(怎么)能以皓皓(皎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之温蠖(尘垢)乎 C、然皆祖(以……为祖,仿效)屈原之从容辞令,终(始终)莫(没有谁)敢直谏 D、于是怀石,遂(就)自(自动地)投汨罗以(而)死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迤俪(yǐ) 癖好(pǐ) 叱咤风云(zhà)不落言筌(quán) B、赍发(jí) 决起(xuè) 接踵而至(zhǒng) 恶乎待哉(è) C、窈窕(tiáo) 关卡(qiǎ)心有余悸(jì) 遥思远怅(chàng) D、潦(liǎo)水轻鸢(yuān) 饮鸩止渴(zhèn)模棱两可(léng)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在国庆联欢会上,一些国家的大使和夫人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文艺演出。 B、“老王,你怎么还居住在这个鬼地方,舍不得挪一下窝?” C、“谢谢,你来看我,我感激万分了,还买这些东西,我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只好笑纳了。” D、一般说来,把小说搬上银幕。需要经过再创作的过程,既要忠实于原著,保持原有的主题和风 格,又要取其精华,砍其枝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1周年,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和北京中国抗日战争 研究会等四家单位共同举办日本侵华物证展。该物证展,将侵华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的暴行暴露得淋漓尽致。 B、据报道,中国渔政已经派出“渔政202”号和“渔政203”号渔政船赶往钓鱼岛海域,进行接力宣示 主权的行动。无独有偶,台湾方面也派出了几艘船只前往该海域。 C、在扶起老人的“小善”面前,众人之所以望而却步,并不能盲目归咎于人情冷漠……许多人担心 遭到“碰瓷”,害怕善因结出恶果,最终“见义不为”。 D、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 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 【答案】: 【解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民俗节日在现实中已悄然渐变为单纯的消费假日,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意蕴在国人的心中已渐渐趋于淡漠。因此,把传统民俗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必须对传统民俗节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具有高度的自觉,才能使之真正成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载体。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体现为一种一贯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蕴藏着中华文化的层层积淀和累累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作为一名大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怎么过这个层面上,还要深入到“为什么”的层面上,真正地知道它们的内涵。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许多人都说,中国人缺乏一种信仰,眼中有的只有权力和金钱。诚然,作为传统,我们中国人民亦有自己虔诚的信仰,只不过在当今社会中被忽视掉罢了。 首先,在古代甚至近代,民间崇拜和信仰其实是民间至高无上的精神情感,也是一般百姓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在传统民俗节日中,对天地、祖先和诸神表达虔敬,给节日蒙上一层庄严而神秘的色彩,这最真切地显示了人性深处所固有的“有所敬、有所畏”的朴素宗教情感。在汉民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中,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种祭祀主要包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对祖先的虔敬、对民族英雄的追思。对日月天地神灵的崇拜,是上古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据《周礼》所示,在周代普遍流行在节日里祭天祀地、祭日祭月等活动。沿袭到现在,日月天地崇拜在节庆活动中的印记仍旧或隐或显地保留着,如,中和节焚香祭日、中秋节赏月、春节扎天地棚祭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等,无不体现出人们对日月天地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虔敬是在古老的灵魂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最早敬拜的祖先往往是生前为氏族或部落立有功勋的“保护神”。延至后世,对部族保护神的敬仰逐渐演化为对家族祖先的祭祀。春节、清明节、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等节日,家家户户都隆重地举行祭祖敬宗、上坟扫墓等仪式,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和虔敬之情。除了敬神(天地日月神灵)、敬鬼(祖先)之外,对神圣的崇拜还包含有对一些集中体现本民族价值观的民族英雄的纪念和敬仰,如寒食节纪念“居功无争、自敛隐

最新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课程的整体框架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欣赏和分析评价民俗文化的能力,加深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中国的民俗文化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本课程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重点介绍、整理并研究一些相关的民俗种类,在教学上,必须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达到培养能力,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章文化与民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又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郭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