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长白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长白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评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对长白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开发潜力做出评价分析,对该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长白山地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旅游产品的开发。

在促进长白山地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选择旅游地中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等作为评价的对象,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做出评价,为旅游地湿地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及其管理提供科学根据。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实现湿地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一个

重要保障条件。首先,本文在总结湿地生态旅游和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研究国内外进展的基础上,对长白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类型上的划分,并明确了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其次,在对现有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本身和其他社会经济影响因

子等多方面因素中选取指标,构建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建立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再次,本文以长白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了长白山景区中20处典型湿地景点(区)进行了开发潜力评价,通过比较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

和建议。

最后,对论文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出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一)

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一) 摘要介绍了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并提出湿地重点攻关技术,以期为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以及湿地生态的恢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湿地保护技术 由于湿地处于水陆交互作用的区域,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占地球表面面积6%的湿地,却为世界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特别是为濒危珍稀鸟类提供了生息繁殖的基地,成为众多珍稀濒危水禽完成生命周期的必经之地。 一个系统的面积越大,该系统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越有保证。因此,增加湿地的面积是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稳的基础。严禁围地造田,对湿地周围影响和破坏湿地生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湿,恢复湿地生境,增加湿地面积1]。湿地入水量减少是造成湿地萎缩不可忽视的原因,水文条件成为湿地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通过相关水利工程加以改善,增加湖泊的深度和广度以扩大湖容;增加鱼的产量,增强调蓄功能;积极进行各湿地引水通道建设,以获得高质量的补充水源;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加固堤防,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淤积;恢复泛滥平原的结构和功能以利于蓄纳洪水,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 2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2]。根据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可概括为以下3个部分:一是湿地生境恢复技术。湿地生境恢复的目标是通过采取各类技术措施,提高生境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湿地生境恢复包括湿地基底恢复、湿地水状况恢复和湿地土壤恢复等。湿地的基底恢复是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维护基底的稳定性,稳定湿地面积,并对湿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基底恢复技术包括湿地基底改造技术、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清淤技术等。湿地水状况恢复包括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和湿地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水文条件的恢复通常是通过筑坝、修建引水渠等水利工程措施来实现;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二是湿地生物恢复(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三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既是湿地生态恢复研究中的重点,又是难点。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切实加强对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湿地污染源的综合整治与管理,通过部门间的联合,加大执法力度。要严格控制湿地氮、磷肥及农药的施用量,控制畜禽养殖场废水对湿地的污染影响,大型畜禽养殖场废水要严格按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养殖废水土地处理。 植物是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最主要的生物净化材料,它能直接吸收利用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对水质的净化有一定作用。目前,在人工湿地植物种类应用方面,国内外均以水生植物类型为主,尤其是挺水植物。由于不同植物种类在营养吸收能力、根系深度、氧气释放量、生物量和抗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人工湿地中的净化作用并不相同。在选择净化植物时既要考虑地带性、地域性种类,还要选择经济价值高、用途广以及与湿地园林化建设相结合的种

湿地生态质量评价规范

ICS 65.020.20 B 6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wetland ecological quality (征求意见稿) -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评估技术框架 (2) 5指标选取与赋值 (3) 6赋值标准 (3) 7附加分 (6) 8计算方法 (6) 9等级划分 (6) 参考文献 (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丽娟、张曼胤、黄三祥、李伟、马牧源、魏圆云、赵欣胜、刘润泽、康晓明、郭子良、肖红叶、杨思、徐卫刚。

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地生态质量评估的评估技术框架、指标选取与赋值、赋值标准、计算方法和等级划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湿地生态质量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24708-2009 湿地分类 GB/T 26535-2011 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 GB/T 27647-2011 湿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GB/T 31759-2015 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 LY/T 2090-2013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708-2009、GB/T 26535-2011、GB/T 27647-2011、GB/T 31759-2015、LY/T 2090-2013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生态质量wetland ecological quality 湿地生态与环境的优劣程度,包括水环境质量、生境质量、物种多样性,及其承受的外部干扰等。 3.2 湿地生态需水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湿地生态系统等维持本身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3.3 植物相对丰度 species relative richness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与衡量

旅游与区位 一、旅游资源概况: 1、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旅游者(经济实力强、文化水平高、地区发达闲暇时间长的人群)、旅游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业(交通、食宿、服务等中间环节)。2.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①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作用: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有重要意义。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3.旅游资源的特性 (1)多样性 (2)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3)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4)永续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有何意义?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要运用综合思维,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等社会经济方面进行分析,而且从环境方面要考虑旅游的环境承载量,其

湿地生态质量评价规范

ICS 65.020.20 B 62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XX/ XXXXX—XXXX 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wetland ecological quality (征求意见稿)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估技术框架 (2) 5 指标选取与赋值 (3) 6 赋值标准 (3) 7 附加分 (6) 8 计算方法 (6) 9 等级划分 (6) 参考文献 (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丽娟、张曼胤、黄三祥、李伟、马牧源、魏圆云、赵欣胜、刘润泽、康晓明、郭子良、肖红叶、杨思、徐卫刚。

湿地生态质量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湿地生态质量评估的评估技术框架、指标选取与赋值、赋值标准、计算方法和等级划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湿地生态质量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24708-2009 湿地分类 GB/T 26535-2011 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指标 GB/T 27647-2011 湿地生态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GB/T 31759-2015 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 LY/T 2090-2013 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708-2009、GB/T 26535-2011、GB/T 27647-2011、GB/T 31759-2015、LY/T 2090-2013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湿地生态质量wetland ecological quality 湿地生态与环境的优劣程度,包括水环境质量、生境质量、物种多样性,及其承受的外部干扰等。 3.2 湿地生态需水wetland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湿地生态系统等维持本身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3.3 植物相对丰度species relative richness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作者: ————————————————————————————————日期: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 (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 (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 (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 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

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评价

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评价 1 湿地的概述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位于陆地与水体之间,兼有水、陆两者的生态功能。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上主要表现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大致可分为:提供产品、防洪减灾、调节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社会文化载体等。 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原理及内容 运用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在概括湿地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湿地开发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实际状况,辨识湿地生态类型及其服务功能。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建立符合区域特征的湿地评价指标体系,在当地相关部门进行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收集湿地资源和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资料和数据,明确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细化评价指标,确定计算参数,重点进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经济价值评估研究。 3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湿地功能及其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评价方法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生态服务功能,有不同的评价方法。这些评估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4 结论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描述和评价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人群从中获得的收益以及价值之间的关系。 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的公开评估中,认为全球生态系统的价值是33万亿美元,其中全球的湿地生态系统又占45%,估计为14.9万亿美元。2002年瑞士的拉姆沙研究会的一项研究也认为,全球每年的湿地价值总计约为15万亿美元。其中,全球的港湾是22382美元/每年每公顷,共计4.1万亿美元;海滩、海床、海藻、海草等是19004美元/每年每公顷,总计为3.8万亿美元;珊瑚是6075美元/每年每公顷,总计为0.37万亿美元;潮汐湿地和红树类植物是9990美元/每年每公顷,总计为1.64万亿美元;沼泽、涝原(漫滩)是19580美元/每年每公顷,总计为3.23万亿美元;湖泊、河流为8498美元/每年每公顷,总计为1.7万亿美元。 然而历史上,湿地一度被当做废弃地处理,盲目开发利用造成了大量湿地资源的退化和丧失。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已有50%的滨海滩涂不复存在,消失了近1000个天然湖泊。联合国2000年所作的一项估计曾显示,伊拉克90%的自然湿地已经消失,而排灌工程和水坝阻止河流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二)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主干知识点梳理 2.分析思路 旅游资源评价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如北京颐和园和苏州古典园林,特色不同、风格各异。 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③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规模 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经过协调组合,形成一定的结构和规模,开发效益高,如四川峨眉山、广西桂林山水。 旅游资源的评价 开发 条件 旅游 资源 的 综合 评价 旅游景观的观赏 了解景观特点 精选观赏点位 把握观赏时机 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提高审美素质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山地景观——中国黄山 海域景观——美国夏威夷 历史遗产——中国长城:中国人文景观中第一景,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城市景观——法国巴黎 本身评价:重点是它的资源特色、资源的价值和功能、资源的组合、 结构和规模等 环境评价:对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环境容量状况、环境污染状况、 社会经济环境等三方面进行评价 区位条件: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其他开发条件: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的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

(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①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理位置和交通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旅游资源所在地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②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旅游资源的开发要考虑在其最优吸引半径内的客源市场。 源地 ⅰ概念:游客的来源地。 ⅱ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ⅲ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 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公共设施和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配套设施。其影响如下图所示: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目标、特点、修复理论基础及技术和方案确定 1 湿地生态恢复的原则 1.1 地域性原则 我国湿地分布广,涵盖了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各种类型的湿地。因此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湿地类型、功能要求、经济基础等因素,制定适当的湿地生态恢复策略、指标体系和技术途径。 1.2 生态学原则 生态学原则主要包括生态演替规律、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位原则等。生态学原则要求根据生态系统自身的演替规律分步骤分阶段进行恢复,并根据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使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达到水文、土壤、植被、生物同步和谐演进。 1.3 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退化湿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是一项技术复杂、时间漫长、耗资巨大的工作。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的估计和把握,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对被恢复对象进行系统综合的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效益。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2 湿地生态恢复的目标 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是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状态。但对于不同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其侧重点和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如下: (1)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地表基底是生态系统发育和存在的载体,基底不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生态系统的演替与发展。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中国湿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大都属于改变系统基底类型的,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湿地的不可逆演替。

国际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评估的研究

国际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评估的研究 20世纪初,受益于新科技和新方法的应用,国际上有大量湿地研究成果问世,对湿地的认识开始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开始走向系统与综合研究,近年来,湿地保护研究内容增多,领域扩大,几乎涵盖湿地科学研究的各领域的主要方面,包括湿地过程研究、湿地功能研究、湿地评估研究、湿地健康研究、湿地恢复研究、湿地利用分析和评估研究、湿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1. 2."1湿地过程研究 湿地过程成为近年来湿地科学的研究热点。湿地处于水体和陆地的交界处,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袁军,吕宪国,2004)。湿地的一些关键功能对许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996年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召开湿地研讨会后,全球分析,揭示与建模(GAIM)计划、水循环生物学(BAHC)计划、IGBP数据信息系统(IGBP-DIS)、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计划(LUCC)联合发表报告认为: 湿地面积约占千秋面积的1%,但对于陆地、大气圈、水圈作用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的生物地球化学通量有关。该报告提出了一地湿地参数化方案,目的是将湿地更好的合并到全球路面参数方案中,从而确定生物地球化学通量与地表覆盖之间的精确关系。 通过这种关系,可以更好的利用陆地覆盖的观测数据和历史数据来推断某些生物地球化学通量的变化以及影响大气辐射平衡的CH 4、"CO2等气体的循环,并提出9个影响湿地痕量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基本参数: 水文、温度、初级生产量、植被、土壤类型、含盐量、化学成分、有机物及沉淀物的迁移、地形与地貌(吕宪国,2009) 1.

秃尾河湿地生态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

秃尾河湿地生态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 邓小明 张新兵 (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 710082) 摘要 由于建设项目需从秃尾河取水,在对秃尾河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建设项目取水后该湿地生态状态地分析,客观地预测项目建设对湿地生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为提高评价结果的直观性,在分析过程中尝试性地采取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湿地生态;调查;评价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etland ecological of Tuwei River Deng Xiaoming Zhang Xinbing (Shaanxi Province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Xi'an 710082,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from the Tuwei river water, based on a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wetland resources in Tuwei River, through the contrast after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water of the wetland ecological status analysis, objectively predict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on the wetland ecosystem,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visual evaluation results, try to take some quantitative analytical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Key words Wetland ecology;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秃尾河位于陕西北部的神木县,属黄河一级支流,于2008年列入《陕西省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拟在秃尾河流域建设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作为项目前期技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陕西省林业厅委派,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完成秃尾河采兔沟水库坝下至高家堡段河流湿地生态现状调查及其影响评价工作。该湿地生态调查成果最后汇总到项目环评报告,并在2014年底获得国家环保部批复。 1 调查方法 1.1 遥感解译技术的引入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1)游览价值: ①资源的质量──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 ②资源的集群状况──景点数量及集中程度。 ③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特征相似的雷同景点的有无状况 (2)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通达度) (3)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地区接待能力的高低) (4)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包括容人量、容时量,一般空间大的较优) (5)客源市场距离的远近(靠近经济发达地区较优越) 分析图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的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靠近世界经济发达地区欧洲。 莫干山近年以“民宿”开发而蜚声中外,“民宿”是指利用农民空闲房屋,为消费者提供配套乡野休闲、养生的新型酒店模式。莫干山民宿旅游起步于2007年,受政府政策鼓励,逐步形成了以吸引高消费人群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某民宿经营者说:“目前来乡里居住及游玩的多数来自大城市,以家庭及情侣为主,他们不仅来吃农家饭,还喜欢和我们聊天,喜

欢下田上山体验农活。”2015年,莫干山已有民宿200多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图7示意莫干山的位置。 分析莫干山名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莫干山高质量的民宿旅游产品迎合了高消费人群回归自然、体验乡野田园生活的心理需求;长三角高消费人群规模大;莫干山与主要客源地距离适中,靠近主要交通线,交通便捷;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篁岭(图7)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2. 理解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3.初步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4.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5.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点难点】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2.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学法指导】 1.运用实例,比较不同景区的资源价值 2.针对某一著名景区,正确评价其开发条件的优劣,提出合理化建议。 【知识链接】 知识点一资源价值 评价标准:主要是看资源的①__________,即美学价值、②__________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③________价值四个方面。 知识点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知识点三客源市场 1.地位评价: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⑥________。 2.评价指标: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⑦____________、停留时间、⑧_________,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3.基本指标

基本指标影响结果 客源地 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⑨______、⑩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 ?____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1. 2.意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学习过程】 一、旅游资源的价值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结合下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价值含义资源类型 美学 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一般都具有美学上 的观赏性,这是吸引旅游者的最 根本原因,也是人们去景区观光、 度假、疗养的主要目的 自然景观 科学 价值 自然风景名胜在地学上往往具有 某种典型性,对一些自然现象的 成因、演变机制等方面有一定的 科学研究价值 自然景观 历史 文化 价值 文物古迹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 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 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人文景观 经济 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 济效益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湿地生态与人类发展

课程名称:湿地生态与人类发展主讲教师: 学号:姓名:成绩: 湿地生态所面临的挑战及有效措施 摘要:湿地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其开发利用和保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湿地资源丰富,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但由于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等原因,许多湿地都面临着退化和消失的威胁。 关键字:湿地生态;退化威胁;保护措施 湿地,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1。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人类对湿地的破坏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湿地大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功能和效益衰退,严重危及湿地生物的生存。如何对退化的湿地进行恢复,使湿地资源能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支撑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而前的一项艰巨课题。因此,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湿地成为我国广泛关注的问题。 湿地生态所面临的挑战逐步加大,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天然湿地的保护工作, 主要方式就是在天然湿地区域建立保护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其实质性的目标是要维持天然湿地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建立保护区之时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状况和生态特征为起点, 通过管理使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为了使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必须以建立在保护天然湿地生态功能基础上的湿地合理 利用, 逐步取代破坏性利用。 湿地的恢复工程是必须的,合理利用湿地,设自然保护区,不得遭受任何人为的干扰和破坏,海拔高的可以种树,海拔较低的尽量保持芦苇,湖草的湖区风

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评价现状

生态评价的研究现状—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评价 卢志远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 20091070008 摘要:湿地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繁衍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1]。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目前湿地系统受到的污染做以概述,并对其研究方法和结论做简要分析,以及对湿地生态评价的研究现状和方向做概括。关键词: 湿地生态评价研究现状 湿地是世界上具有独特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系统,有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诸多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人类基因库”和“人类摇篮”,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对湿地的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在《中国湿地保护计划》中已将湿地开发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列为优先领域. 1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现状 湿地在开发的过程中受人为干扰较多加上自然因素的影响受到较多威胁,人为干扰活动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影响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引起湿地退化和丧失的主要直接驱动力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垦、引水、富营养化、污染、过度捕捞、过度利用以及外来入侵种地引入;主要间接驱动力是人口增长以及日益增多的经济开发活动[2]。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受损;污染加剧,环境恶化。

2 我国湿地生态评价类型[3] 我国湿地评价类型主要包括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湿地生态效益评价、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等。 2.1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价 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其评价就是对某一目标湿地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指标评估其是否正常运行。我国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本身的评价研究较少,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湿地生态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 2.2 湿地生态效益评价 湿地的功能、用途和属性进入特定的社会环境,在湿地周边经济背景控制下,其经济价值最终将以当地市场价值表达出来。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湿地的规模、作用性质和湿地所处的人类社会经济环境。湿地的各种效益在价值上主要表现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和遗产价值。湿地效益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主要评价方法有直接市场价格法、替代市场价格法、生产成本法、假想市场价值法、实际影响的市场估算法,但目前对各 种方法的性质如适用条件、影响因素和限制因素等尚研究不够。 2.3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 湿地环境影响评价以湿地功能为核心,湿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生态机理分析法、景观生态学法及质量指标法等。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技术路线、评价与预测方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教案

崇信一中教学设计方案 主备人:—年_月—日星期______________ 第—节 集 体 备 课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自主学 习 探究 讨论 探究 自主学 习 探究 点拨 一、资源价值 (一)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1 ?美学价值一一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探究活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哪些类型? 点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2 .科学价值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 探究并讨论:说明下列风景名胜区分别具有什么科学价值? ①夏威夷的火山②东非的大裂谷③瑞典的峡湾风光④我国的泰山、 庐山⑤桂林山水、路南石林⑥黄山⑦长江三峡 (提示: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泰山、庐山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瑞典的峡湾风光是冰川侵蚀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 为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对研究地质 地貌有重要作用。另外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风景名 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如古建筑群、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 价值。 4?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探究活动: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 点拨:单个孤立的旅游景观,即使有特色,但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 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故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应是其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 一。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941382.html, 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作者:陈海生金连根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12期 摘要:浙江省云和梯田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湿地面积以稻田湿地(人工 湿地)为主,公园下游河段的水质仍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分布于中山地带的沼泽化草甸湿地,基本保持自然状态。湿地公园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类型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机结合,构成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具有我国东南山区突出代表意义的稻田湿地生态系统。 关键词:云和;梯田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31-02 湿地是地球上水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具有物产丰富、水量平衡、滞纳洪水、调节局地气候、去除污染物、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休闲旅游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1-2]。梯田湿地公园的主导功能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3]。发展建设湿地公园将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以水系为媒介,将湿地、梯田观光、山村风情体验、农家休闲相结合,真正体现回归自然的和谐生活理念。 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海拔高度300~1 100m,总面积约10km2,梯田层叠达700余层,规模较大处垂直高度达500m,横向伸延3 000m,纵向延伸1 500m,云和梯田湿地类型丰富,景观资源体量大、形态美,独一无二、无可复制,是“中国最美乡村梯田”之一。云和梯田以其丰富的湿地类型和江南独特的、美学价值极高的梯田景观群及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于2010年12月经浙江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现为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西子画院创作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的国家4A级景区之一,获“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称号。本研究将对浙江省云和梯田湿地进行生态系统评价[4-5],以期对云和梯田湿地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生态区位重要性 浙江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的瓯江上游、丽水市的西南部中山溪源湿地区,位于瓯江重要支流浮云溪源头地带。该湿地公园在保持和调节源头径流能力和水源涵养能力,保护中山地区的稀有湿地类型沼泽化草甸与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面积2 385.1hm2,湿地率42.6%,其面

6.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答题思路: ①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态、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②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③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④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⑤旅游地的环境容量。这类题目可整体考察,亦可单独考察某项条件,近年来出现较多的是游览价值、市场和交通。 【试做题】8.(2016课标Ⅱ)篁岭(下图)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10分)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了旅游资源价值及其开发条件。第一问的难度较大。人文旅游资源中,“篁岭晒秋”属于“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价值要从价值高低、价值类型(观赏、体验、购物)等方面去说明。难点是答题时要联系当代新增旅游内容“农家乐”的相关内容。第二问较简单,联系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独特性、市场距离、质量等方面适当说明即可。 【练习题】(2017课标Ⅲ,42,10分)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由材料知,喀斯特景观负地形高度发育,

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造纸废水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修复研究”(31100517);辽宁省优秀人才 支持计划(LJQ2011070);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9A628) 作者简介:刘丽(1973 ),女,会计师,主要从事财务工作及湿地生态效益经济评价。 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刘丽 宋红丽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沈阳110866) 摘要:随着对湿地重要性认识的加深,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的成果可为制订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在分析湿地国内外经济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生产函数法,替代费用法,条件价值法,生态价值法,享乐价值法,讨论了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中图分类号:X82文献标识码:A Progress on Economic Evaluation of Wetland Ecosystem LIU Li ,SONG Hongli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66,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ecognition on the significance of wetland ,wetland ecosystem service was come under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its valuation could give the policymakers a scientific suppor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ogress of economic evaluation of wetlands ,summarized their valuation content and method ,the method mainly includes market value method ,shadow project approach ,opportunity ,production function method ,replacement cost method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hedonic value method ,ecological value method ,and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related researches.Th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se fields were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 :wetland ;ecosystem ;economical valuation 1国外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国外对湿地经济的评价工作开展的较早,大致可以回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美国开展了少量的评价工作。1990年,科斯坦萨(Costanza )等对占美国海岸湿地资源40%的路易斯安那海岸沼泽地的商业捕鱼、捕毛皮兽、游乐和防风暴4种使用价值进行了可贵的测算。1991年,加拿大学者邦德(Bond )等将整个评价过程分为基本分析、详细分析和专门分析三个阶段,对湿地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1995年科斯坦萨等首次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做了较为详细的划分,将其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给、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授粉、生物控制、栖息地、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休闲娱乐、文化等17种类型,并对全球17个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估,得出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33万亿美元/年 [1] ,1999年, 威尔森(Wilson )和卡彭特(Carpenter )总结了美国1971 1997年的淡水生态系统服务经济价值评估研究[2],评价方法多限于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和享乐价格法。2003年,克里(Kerry )等总结了湿地生态系统经济价值评价的 理论、方法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3] 。2005年, 柯尔斯顿(Kirsten )在《湿地退化给非洲人民带来的经济后果》[4] 中综合了几个在非洲发展中国家开展的研究实例,阐述了湿地不仅对当地人民、对湿地以外的人民都具有经济价值。 自科斯坦萨之后,掀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热潮,之后的评价也大多以此为基础,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防洪涝价值、水源供给和改善水质、捕捞价值、物质生产和能源获取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气候调节价值、休闲娱乐价值。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替代花费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生产函数法、享乐价值法、替代费用法、净因素税收法、条件价值法。 2国内湿地生态系统经济评价研究进展 2.1国内湿地生态服务经济评价的内容 中国对于湿地的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从沼泽开始的,如东北、西北和西藏等地大面积沼泽调查研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湿地评价工作主要是对湿地某单一自然要素的定性评价。90年代后期开始定量研究湿地价值。2001年,辛琨、肖笃宁所做的“盘锦湿地”研究以及肖笃宁、胡远满等对“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