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

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
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

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应对策略

李兴*李献明**吴诗其*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所,**西南电子电信研究所)

摘要:本文描述全球新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开发前景,内容包括系统开发计划,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应用新热点,今后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初步探讨宽带卫星在我国应用的可能性以及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宽带卫星,全球化,移动通信,卫星因特网,多媒体应用

1 前言

由于铱星经营的失败,全球星也处于微妙之际,为数不少的90年代提出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计划纷纷退出,开发宽带新通信卫星处于十字路口。但近几年,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进程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卫星通信技术的新突破,宽带卫星在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作用广泛地被认可,卫星因特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DBS和DTH、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运应而生,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又生机勃勃。本文就宽带卫星的发展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一分析。

2新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开发计划

在这以前的宽带卫星系统为一至三代,现在欧洲和美国几家大公司开发的宽带卫星系统是属于新一代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即称之为第四代,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星上处理和交换,把通信路由功能从地面中央设备转移到空间卫星上,改星上电路交换方式为快速数据分组交换方式,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下行链路的利用效率,可以使网络业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数千兆的通信容量,满足多种通信的需求。星上处理的宽带卫星的核心单元是一种快速数据分组交换机,它可以将不规则的输入数据流经过缓冲后再分发到各输出信道,保证下行链路在任何通信条件

下都保持最大的负荷量。这给宽带卫星通信以新的生命力。

欧洲大陆提出了六个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计划[1],即欧空局的ARTEMIS卫星系统和EuroSkyway卫星系统,法国Alcate Espace公司的Skybridge计划,德国的DFS哥白尼计划,卢森堡的ASTRA-1H和ASTRA-1K计划。除上述计划外,还有欧盟的SECOMS/ABATE试验计划。

美国自1997年以来,美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开展了四轮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牌照申请的工作(Notice of Proposed Rule Making,简称NPRM)[2],各个公司可以为各自提出的系统申请新的卫星频段(Ka或Q/V频段)或是采用Ku频段中的非静止轨道卫星频段。至今已经提出了23个Ka波段系统(涉及91颗静止轨道卫星(GSO))和50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NGSO)、16个Q/V系统(涉及95颗GSO 卫星和66颗NGSO卫星)和6个Ku波段NGSO系统(涉及238颗NGSO卫星)。最终获得FCC许可证的Ka频段系统有14个,其中有名的系统是Astrolink、Echostar、Spaceway、Millenium、NetSat28、Orion、Teledesic等。经过这几年的市场竞争,有的取消了所提计划,有的缩小了投资规模,现在着手实施的所剩不多。

3 宽带卫星竞争优势

我们之所以说新多媒体宽带卫星发展前景光明,有远见的众多运营商早已着手宽带卫星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因为宽带卫星本身所具有的竞争优势:(1)覆盖面大。一颗卫星的波束覆盖范围可达数千公里,提供处处可以使用的通信。

(2)可部署性。宽带卫星系统既可以和地面系统相结合,又可绕开复杂的地面网建立独立的卫星网络。后一个特点可快速部署,卫星通信终端可即插即用,

迅速实现全球通信。

(3)大容量,高功率,高频段,可与陆地光纤容量相比美,地面终端小型化,价格可以被大多数用户所接受,增加了卫星在通信市场中的竞争力。

(4)星上处理和交换功能先进,新传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充分发掘卫星传输不对称性所带来的优势,带宽按需动态分配,满足广播、多点传送和多媒体通信需求。

(5)成本低廉。随着新的宽带卫星数据业务扩大到更多的商业、企业、政府机构和家庭用户,以及新卫星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每月的接入费用,有利于扩展用户数。

(6)提供一体化网络。数字卫星网络因其覆盖面广、易部署等特点,在将来有可能取代目前传输速率参差不齐、接入方式复杂的地面网络,并提供全球宽带主干系统。企业用户还可以有选择地把多种应用统一到一个卫星网络上。

4市场前景

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以下因素:国际环境、应用前景、市场规模。具体因素大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对信息需求量以几何级数猛增,人们需要多样的信息服务,包括无缝隙、交互式、多媒体、远程应用等。当今,没有全球的信息化,就没有全球经济一体化。作为全球信息化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发展前景看好。

(2)宽带多媒体卫星应用范围广。全球无缝隙通信、卫星因特网、DBS和DTH 业务以及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都是21世纪热点和快速增长点,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在其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爆炸性增长。到目前为止,至少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这个网络。据统计,截止1998年2月,全球上网用户达8000万。目前全球平均每月增加的Internet用户在100万以上。到2000年,全球Internet用户估计达1亿以上,到2005年将达5亿至7亿左右。现在,普通用户通过一台个人计算机来获得话音、数据和视频服务的方式越来越普遍。据估计,全世界现有4亿部PC机,而且每年以5000万台的速度增加(包括更新旧设备)。粗略估计其中的25%已经接入万维网,而且有希望涉及电子商务。估计到2002年大约有2亿5千万PC机接入万维网,基于Web的商业应用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个市场规模将达12000亿美元。因此,现用的因特网无论是带宽还是传输速率都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而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构成的巨大“空中Internet”,是当前可选方案之一。

(4)多媒体业务市场。据预测[3],陆地/卫星年收入到2005年估计将达7150亿美元,到2007年,卫星在整个多媒体业务市场中将占5%至10%,年收入达375亿美元。更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05年卫星多媒体市场将超过2000亿美元。

(5)多媒体用户数量预测。包括因特网服务在内的用户数量在1997年为3000万至4000万,到2010年将达4亿。其中卫星多媒体用户数量每年增长20%,到2005年达到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5000万。

从上述分析可知,多媒体宽带卫星通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潜在的市场,充分说明宽带多媒体卫星业务在21世纪将是勃勃生机的业务,在通信市场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宽带卫星系统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卫星网络接入设备的费用和服务费降到最低,并能不断推出新业务以增强与地面网的竞争能力。

521世纪宽带卫星应用新热点

当前,卫星工业制造商、网络运行商和业务提供商所关注,用户所期盼的21

世纪宽带卫星应用新热点是:

(1)全球通信的重要部分—第三代移动卫星通信。开发和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21世纪初的热点。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无缝隙全球通信也摆在世人面前,于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应运而生。ITU对IMT2000提出的目标是全球漫游,业务的综合性和多样性,移动性和个人化,高容量、高保密和高业务质量。实现无逢全球通,只靠陆地移动通信是很难实现的,所以第三代卫星移动通信(S-IMT2000)的概念由此而产生,且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向ITU提出了自已的S-IMT2000候选方案[4],总共六个,即欧洲ESA的宽带CDMA卫星系统(SW-CDMA)、欧洲ESA的混合宽带CDMA/TDMA卫星系统(SW-CTDMA)、ICO全球通信公司的ICO卫星系统、INMARSAT的Horizons系统、Iridium LLC公司的IOLLC 卫星系统、韩国TTA的SAT-CDMA卫星系统。近几年来,欧洲、日本和美国对S-IMT2000做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特别是欧洲ESA 就S-UMTS(第三代卫星移动通信)专门制定了研究开发计划,例如ACTS SUMO计划,RAINBOW计划、TOMAS计划等,建立SUMO试验床,为未来S-UMTS星座进行传输链路仿真试验,试验与陆地网综合提供无缝隙连接的有关技术,开发API(应用编程接口),提供终端/网络的透明业务,采用Inmarsat和先进的调制解调器对移动卫星系统支持陆地IMT-2000网提供的MPEG-4业务的能力进行了广泛的试验,基于IP技术的S-UMTS的研究试验,开发了智能网、移动IP和双模移动终端等技术,还开发了一个与接入因特网的模块。

由于S-IMT2000系统的覆盖面积大、宽带宽、可接入因特网等特性,可与电话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一起构成空中、地面,立体交叉、无缝隙连接的全球网。

(2)因特网接入的新热点—卫星因特网。因特网爆炸性的增长,带来上网速度慢、某些地面宽带接入方式还较昂贵,铺设安装时间长等问题。卫星通信与因特网相结合产生的技术能够提供宽带、高速传输、多媒体业务,成为因特网接入的较好选择,因而自然成为当今卫星通信发展中的又一个新热点。

现在有两种加速因特网传输的卫星解决方案:利用宽带卫星的双向传输,如Teledesic系统可以给用户提供16Kbps—的传输速率;另一种是利用卫星高速下载和地面反馈的外交互的方式,它基于当前因特网信息流量非对称性而提出的,可实现单向混合网和多点广播。

卫星因特网两个关键技术是组播技术和推技术。前者利用卫星通信广播技术实现组播,实现向多个企业或个人用户发送信息,减少网络中的信息流量,降低网络阻塞的可能性。后者是利用空闲信道发送用户最感兴趣的信息,缩短了用户等待信息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引起网络阻塞的可能。

卫星因特网成为ISP关注的焦点,因为它发展前景看好,只就亚洲来说,1998年卫星因特网收入为2130万美元,2001年达亿美元,预计到2004年可达亿美元。目前,因特网的信息传输量正以每年平均300%的速度增长。

(3)21世纪的新兴产业—数字卫星广播(DBS)。在数字技术应用普遍的情况下,宽带数字广播异军突起,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03年,全球数字卫星广播用户数将达6600万户。目前,数字卫星广播应用已普及世界,有国际影响的卫星数字广播公司是美国的Direc TV和Echostar两大公司,用户达2000多万,提供500个信道,包括Microsoft Web TV。欧洲有SES和Eutelesat两大公司,拥有8颗在轨DBS卫星,服务于欧洲,可传输近900套模拟和数字电视。目前欧洲的Ku直播卫星占世界总份额的22%,计划发射的Ku直播卫星所占份额还要高,达30%,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卫星电视接收率都在45%,一些国家甚至高达80—90%。日本有SkyPerfec TV公司和Direct TV公司,无专用数字广播卫星,租用日本现有的大功率通信卫星转发器,用户共有100万。据上述公司的人士分析认为,日本数字卫星TV的市场潜在用户将有1000万户,只不过目前的问题是如何培育和开发它。在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例如印尼、马来西来、泰国、台湾也已开通了各自的DBS系统,从全球来看,DBS发展强劲,必然成为21世纪新世纪的新兴产业。

6 发展趋势

通信和广播总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宽带卫星将沿着“这三化”发展,这就是:

(1)数字卫星成为主流,传统的弯管式卫星网将被具有星上处理和交换功能的卫星网所替代。

(2)卫星技术向高频段(Ka频段和Q/V高频段)、大功率、大容量发展(可携载的转发器数达50个以上)。

(3)卫星业务综合化。由于数字技术的应用,可灵活地组合多种业务。将通信、电视、声音广播、数据广播、因特网和视频点播等功能集卫星于一体。

(4)星间链路(ISL)技术将有新的突破性。空间光通信主要指星际链路(ISL)和高数据率(Gbps量级)空间至地面的链路。它用于组网卫星星座,也用于几十Mbps甚至达到Gbps的数据中继。

(5)频道资源的国际化、媒体广播的无国境化。因特网的广泛普及,多频道直播卫星的急剧发展,将使不同的文化媒体广泛交流与融合,势必引发资源的国际化和媒体广播的无国境化

(6)宽带卫星系统将与地面的电话网、TV网和计算机网融为一体,一旦实现全数字化,电视、通信、计算机这些迄今相互分离的技术将融为一体,使这些业务互相渗透、融合、会聚,形成一种广义上的网络。这是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7 面临的挑战

(1)与地面网的激烈竞争:90年代初到现在,宽带地面网,包括有线的和无线的,发展异常迅速,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成为当今信息基础的主要构成,而卫星系统只能作为陆地网延申部分或补充。要使卫星系统在国

际市场上保持应占的份额,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全球宽带卫星通信要受各国法律的特定制约,开展全球业务存在很多困难。

(3)宽带卫星通信与地面网的综合。这涉及到采用一个统一的国际技术标准问题。要制定出大家认同的标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4)星上处理和交换以及星际光通信链路等技术还有持进一步开发和完善。

(5)确保各等级的QoS的新的传输技术还在研发之中。

6我国面对境外渗透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宽带卫星的开发和应用上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而应用市场却很巨大,因此境外对此早已唾液三尺,有的从暗道开始渗透进来,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办作者认为:

(1)充分看到我国应用宽带卫星不是将来而在今日,市场潜力很大。我国幅原辽阔,人口众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获得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需求量与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步的,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目前仍有15%左右近2亿人口看不到电视,8亿农民缺医少药。据有关资料称,我国1997年成人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学习的学员达8579万人,普高、职高、初中在校生分别为850万,1090万5249万,共7189万人,下岗职工1200万。我国因特网上网人数1600万,全国高等院校和重点高中都向数字化校园方向发展,因此我国对因特网的需求也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着。还有我国娱乐业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而越来越兴旺,境内外的NBA和CBA、足球等球市在国内只不过几年的时间就疯长起来,其规模可能远远超过国外的球市,要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不仅是城市居民,还有广大的农民。上述例举的情况意味着我国的宽带卫星在远

程教育、远程医疗、卫星因特网接入和电视广播等领域,市场是如此广阔,如此深厚。

(2)我国卫星市场面临严峻的威胁。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到来,频道资源的国际化、媒体广播的无国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是无法阻挡境外卫星广播电视对我国的渗透,我国广阔的信息产业将面临严重的威胁。如何应对这一世纪性挑战,已成为我国有关部门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

(3)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要从传统的事业管理观念转变到产业管理的全新观念上来。例如,几十年来,我国一直视电视广播事业为宣传事业,而忽视其产业功能。随着直播技术的日益完善,信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以市场经济运作为主体,与国际市场接轨为目标,因而已无法阻挡境外媒体的冲击,我国庞大的电视广播市场资源将不断被侵蚀。现在正是关键时刻,应该正视现实,面对挑战,大力开发和扶持我国自已的DBS产业,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主动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应用市场机制,变更现行管理体制,是摆在国人面前的当务之急。

(4)确定发展策略,把数字卫星的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广电部提出了“卫星优先,光缆为主,微波为备份”的电视广播发展策略。作者认为,无论从现有的卫星广播技术的进步,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还是从国外广播电视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一发展策略无疑是正确的策略。

(5)宽带卫星发展既要符合国情又要高起点。高起点,就是要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卫星技术,包括大功率、大容量、高频段、长寿命等卫星制造技术以及最先进的信道压缩技术。

(6)改进和完善宽带卫星投资环境,包括电视广播事业,积极吸引民间和国外参

与投资,对国外人员参与我国电视广播的,我国股份应占51%以上,以控制运作。(7)国内机顶盒市场潜力宏大,开发各类型的数模兼容的机顶盒刻不容缓。我国数字电视正处于发展阶段,央视台和十多个省级TV台推出了数字电视。从现在看,数字电视发展速度较快,不要几年的时间,全国各大小城市均可看到数字电视。目前国内模拟电视机用户已达亿台,开发数字/模拟兼容机即机顶盒以适应当前数字化潮流到了非做不可的时候。国外已开发出各种类型的机顶盒,并开始投放国际市场。要开发的机顶盒包括数字卫星机顶盒,数字地面机顶盒,数字有线机顶盒,PC机顶盒,等等,类型多种,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美国、欧洲和日本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以引进他们的先进运营机制,又结合我国实情,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8结束语

本文探索了新多媒体宽带卫星在国际通信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分析了宽带卫星在21世纪中可能的应用新热点,展望了宽带卫星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同时对我国宽带卫星的应用及市场规模以及在国际激烈的竞争中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作了初步的探讨。当今卫星通信技术发展飞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有很多新东西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以跟上当前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Giacinto Losquadro, A Ka/EHF Band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System to Provide Multimedia Services to Terrestrial and Aeronautical Users, Space Communications volume15,Number 3 (1999)

[2] Evans, ., The US Proposed New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Satellite Systems, Aerospac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0 IEEE, 2000, Page(s): 229 -240

[3]Payam Taaghol, et al, Satellite UMTS/IMT2000 W-CDMA Air Interface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Sept. 1999

[4]The IOLLC RTT Proposal,

---------------------------------------------------------------------------------------------------------------------

作者:李兴: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所博士研究生,从事无线移动通信和宽带卫星通信的研究

电话:(028)-407(O)

电子邮件:

李献明:成都西南电子电信技术研究所,从事卫星通信研究。

通信地址:成都市393信箱B15 (610041)

电话:(028)(H)电子邮件:

吴诗其:电子科技大学信息所教授、博士导师。中国通信学会第三、四、五届理事。

电话:(028)-409(O)

电子邮件:

地面高清接收多媒体播放一体机BS-TH666HD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3180202.html, 地面高清接收多媒体播放一体机BS- TH666HD 作者:从容 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0年第13期 随着高清节目的普及,相应的高清接收机也逐渐普及开来,尤其是国标地面电视节目,在大中城市也陆续开播,由于不像卫星接收那样敏感,而且节目永远免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像深圳这样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可以兼收香港的地面波节目,加之本地广电部门的重视,在南非世界杯开播前夕,又更换了更大功率的发射设备,并对节目进行了调整,使得在深圳地区,不仅可以接收包括香港在内的5套高清节目(亚洲高清台、翡翠高清台、深圳高清台、CCTV高清、CCTV-1高清),而且还有18套免费的标清节目可以接收,共有23套地面波节目。节目增加了,相应的接收机价格也下来了,现在有一款既可以接收高清地面波节目,又可以做为高清播放机的二合一机器又出现了,这就是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机器,其价格更是令人惊喜,不足五百元。那么,这款机器究竟如何呢? 本机概貌 参加卫视传媒论坛娄军先生的团购已等不及了,只能提前先购入一台一睹芳容,这是一台型号为BS-TH666HD的小机器(图1),全铁壳机器,在当前大打价格战的时代已不多见了,而体积非常小巧,还没有一本16开的书本大,外观尺寸:234×170×37mm。外观中规中矩,平淡无奇,中间是国标地面接收机几个字,其上是一个四位七段的LED显示屏,用于显示频道号码,在操作菜单时 则显示菜单状态。左侧有一个USB端口,可外挂U盘和移动硬盘,用于本机录像或播放其中存储的高清节目。左侧只有三个轻触键:电源、频道加、减。 前面板的右侧上面则是一个读卡器,也就是说本机不仅可以通过USB接口读盘,还可以直接插入常见的SD卡,直接读取上面的内容或录制本机节目,右下角是本机的型号,而左下角则是本机的品牌BOXSAM,原来这就是博尚的英文名称。说起博尚,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它也是地地 道道的生产卫视产品的正规军。浙江博尚电子有限公司(BOXSAM),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专业生产数字卫星接收机的厂家,由于多做出口产品,知名度不高,倒是由于中星九号二期的村村通工程而闻名,不仅拿到了大单,而且提前完成了生产任务。其产品涵盖DVB-S/T/C、国标的DMB-TH、及接收卡和USB接口盒,既然是正规厂家的产品,想必品质应该是有保证的。 本机价格虽低,但仍采用彩盒包装(图2),上面标识清楚、介绍全面,说明书也做得比较详细,遥控器外观似曾相识(图3),全中文标识易于识别。其后面板如图4所示,采用一入一出式的调谐器,一组色差输出,一组AV输出,一个HDMI输出,一个数字音频同轴输出,一个直流插座。本机

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三).doc

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三) ——2003年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状况及经营状况分析 一、2003年中国VSAT小站用户发展状况 截至2003年底,全国35家VSAT经营企业共计拥有小站用户34540个,比2002年的37872个减少了3332个,降幅为8.8%。其中单向数据小站26285个,比2002年28711个减少了8.4%;双向数据小站8151个,比2002年8922减少了8.6%;语音小站仅有104个,比2002年减少了一半以上。 2003年VSAT小站用户数有所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VSAT经营企业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5个,导致小站用户总数的减少; (2)VSAT经营企业受“SARS”疫情严重影响,致使企业的业务发展计划不能如期完成; (3)无线寻呼市场进一步萎缩,一些原来主要为无线寻呼提供服务的VSAT经营企业市场规模缩小,此类小站数量明显减少; (4)由于地面光网络的快速发展,使用价格大幅度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VSAT败下阵来,只好退出部分市场,导致VSAT双向数据小站数量的减少; (5)另外,有一些较老的经营企业因系统设备已趋陈旧,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致使用户退租。 2003年,单向数据业务依然是VSAT卫星通信的应用亮点,双向数据小站所占比例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而语音小站减少一半以上,市场所占比例仅为O.3%。 近年来,VSAT单向数据小站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3年单向数据小站的比例已经达到76.1%,预计未来两年,单向数据小站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双向数据小站也会有一定的发展,但所占比例不会增长语音小站比例只占O.3%,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所占比例上都在逐年减少,未来两年仍将保持这样趋势。 截至2003年底,单向数据小站用户数量为26285个,占到小站用户总数的76.1%,也是目前VSAT用户小站增长的主要来源。单向数据业务(如信息广播和远程应用服务等)已经成为了VSAT卫星通信业务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一: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信息技术的功能等同于人脑的思维功能。从中国人发明的算盘到欧 洲人发明的计算尺,在漫长的岁月里,信息处理主要是靠人脑的筹 算并加之以简单的计算工具。这种人工信息处理方式尽管十分方便,但在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人们的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信息技术也 有了新的发展。信息技术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是构成我 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研究其生产、收集、存储、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应用的科技领域。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 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 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自1946年第一 台计算机诞生以来,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其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 生命力,成为科技发展史上成果最辉煌、发展最迅猛、对人类影响 最深远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 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向着超 高速度、逐渐小型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目前在信息技术领域有一 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IBM的高 性能计算机峰值已达到每秒300万亿次以上。美国计划在2010年前研

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从量子理论推出来的极限计算机,其速度将 达1051次/秒,且内存可达1031比特。另外日本在利用集成电路方面,将电视台的包括设备和信息采集存贮压缩到纽扣小的芯片上,取得 了初步成功。他们准备将其再压缩到药片大小,甚至设想将检查设 备通过药片置入病人体内,以直接观察病人的病情。能量实现了无 限扩充,信息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主 妇也能当米其淋大厨,只要你把食材放进去,烤箱可以自动下载食谱,它便会在你预定的时间自动进行调味烘烤,做成香喷喷的美味 佳肴。这些预想,展现了信息技术深远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网络的出现,使信息资源成为了真正继物质、能源之后的第三大重要资源。传统 网络由于基础设备和技术的局限,在网络的安全、规模、性能、提 供的业务能力方面都存在缺陷,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人 数的不断增多,将会促使依托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路通信兴起。将 网络分布在世界每一个角落,业务无缝地连接起来,人们可以在任 何一个地方用任何一种接入方式,访问世界任何一个数据库和网络,一个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利用同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加工 处理的手段。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其效率和安全性,还给人们带 来方便,带去了放心。这种贴合人们需求的方式,在未来将会有很 好的发展前景,也必将带动信息技术整体的网络化。未来的网络向 着更快、更安全、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现在数字化发展非常迅猛,以成为当今时代的特征。数字化就

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2003年中国VSAT卫星通信市场进展状况及经营状况分析 一、2003年中国VSAT小站用户进展状况 截至2003年底,全国35家VSAT经营企业共计拥有小站用户34540个,比2002年的37872个减少了3332个,降幅为8.8%。其中单向数据小站26285个,比2002年28711个减少了8.4%;双向数据小站8151个,比2002年8922减少了8.6%;语音小站仅有104个,比2002年减少了一半以上。 2003年VSAT小站用户数有所减少的要紧缘故有以下几方面: (1)VSAT经营企业数量比2002年减少了5个,导致小站用户总数的减少; (2)VSAT经营企业受“SARS”疫情严峻阻碍,致使企业的业务进展打算不能如期完成; (3)无线寻呼市场进一步萎缩,一些原先要紧为无线寻呼提供服务的VSAT经营企业市场规模缩小,此类小站数量明显减少; (4)由于地面光网络的快速进展,使用价格大幅度下降,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VSAT败下阵来,只好退出部分市场,导致VSAT双向数据小站数量的减少; (5)另外,有一些较老的经营企业因系统设备已趋陈旧,传输带宽和传输速率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致使用户退租。 2003年,单向数据业务依旧是VSAT卫星通信的应用亮点,双向数据小站所占比例与上一年差不多持平,而语音小站减少一半以上,市场所占比例仅为O.3%。 近年来,VSAT单向数据小站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3年单向数据小站的比例差不多达到76.1%,估量以后两年,单向数据小站比例还将进一步提高;双向数据小站也会有一定的进展,但所占比例可不能增长语音小站比例只占O.3%,不管从规模上依旧所占比例上都在逐年减少,以后两年仍将保持如此趋势。 截至2003年底,单向数据小站用户数量为26285个,占到小站用户总数的76.1%,也是目前VSAT用户小站增长的要紧来源。单向数据业务(如信息广播和远程应用服务等)差不多成为了VSAT卫星通信业务

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发布、交流管理等的现代科学技术。初中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信息技术是什么不太明白,本节主要从总体上给学生认识信息技术。为以后学习具体的信息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 ·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信息传输媒介的音像资料。 2.有条件的可用网络教室上网搜索有关知 识。 五、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七、教学教程: (一)、温故互查 1.学生你们上过网吗?(同学们大部分回答上过?接着问下面的问题。) 2.你们知道上网是获取了什么?回答:概括起来各种信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 (二)、设问导读 你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设问导读,学生能说出信息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 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 次革命。 (三)、自我检测 (学生活动自我检测:分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内的内容,特别对发生年代及科学家一栏提示上网查找或通过其它方法获取)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_忻向军

1 发展现状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未来宽带卫星网络带宽由极高频(E H F)频段提供,如K a频段(20~30G H z),Q-V频段(40~50GHz)和W频段(76~110GHz)。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各种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表明了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向高速率、极高频、双向和因特网接入发展的趋势。 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由一颗或多颗卫星组成。在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中,星上路由和星上交换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典型例子是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的“泰勒戴斯克”(Teledesic)系统,此系统于19世纪90年代提出并于2002年应用,其星座图由288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实现“空间因特网”,向全球用户提供类似光纤网络服务质量(QoS)性能[误码率(BER)<10-10]的高质量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信息服务。尽管此系统复杂、昂贵并最终作废,但仍然是宽带卫星因特网系统的一个好例子。 近10年,“高适应”(Hylas)卫星、“太空之路”(Spaceway)、“电星”(Telestar)、“双向”(Tooway)、“狂蓝”(WildBlue)和“O3b”等系统表明了宽带极高频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所有这些系统不仅支持宽带通信应用与服务,如:高速、双向因特网接入(如视频下载、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发展现状与展望 忻向军 张琦 王厚天(北京邮电大学) 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加,各行各业对宽带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宽带卫星通信将以其灵活、大范围的覆盖能力,成为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宽带接入的最佳解决方案。宽带通信卫星正引领着卫星通信的重大变革。Ku等商用频段能够提供的总容量已经无法满足与日俱增的用户带宽需求。Ka频段新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由于其较宽的可用频段、远端设备小巧、点波束增益高、安装便捷等特点,代表了当代商用民用通信卫星的最高水平,目前美国、加拿大、欧洲、阿联酋等国均发展了Ka 频段宽带卫星,成为宽带卫星系统的主流发展方向。根据欧洲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卫星宽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到2019年卫星宽带接入用户数量预计可达约1190万人,主要来自于北美和欧洲,此外,南美约有130万,中国地区约有90万,南亚越有80万等,各地区将主要通过Ka频段多点波束卫星来满足用户快速增长的需求。Ka 频段宽带卫星将成为世界各地未来卫星通信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将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2008-12-25 19:48 【摘要】本文概述了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讲述了移动、卫星、光纤等通信方式。 关键词: 通信技术发展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交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通信作为传输和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电话技术的演变日新月异,传输媒介、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方式的改变都是影响电信通信的因素。 二、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 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刺激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的发展,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往那种单一、低效的信息传输方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人们不仅要求所获取的信息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还要求获得信息的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并能对信息系统实现实时、交互控制。社会与市场的这种需求再加上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和导向作用。。 三、移动通信 为了实现客户对通信业务种类及数量的需求,移动电话通信系统在经历了模拟、GSM数字系统变革后,,又提供了一种能够全球漫游、支持多媒体等数据业务且有足够容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既是码分多址技术(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无线电通信技术是第三代无线电通信技术, 目前已在北美、东南亚和韩国被大规模投入商用。以前的模拟手机只能在模拟网覆盖地区使用, GSM 手机只能在GSM 网覆盖区使用, 两大系统互不兼容, 造成频率资源的浪费。采用CDMA 技术的新型手机由于实行的是双模式, 所以无论是数字网, 还是模拟网覆盖的地区, 都能自动转换工作方式, 不但可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10~20倍,而且给用户带来方便;二是通话质量高,接近市话效果;三是发射功率在0.1~2000毫瓦之间所以对,人体辐射小。四是断话率低,保密能力强,因此,倍受用户的青睐。另外, 低地球轨道卫星开辟了移动通信的新领域, 掀起了卫星全球移动通信的新浪潮。将多个卫星链接在一起, 把地球天衣无缝地覆盖起来, 由多个蜂窝交换机网, 可连通地球上任何一点, 从而实现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实现“电子地球村”的目标。 四、卫星通信 卫星通信是在空间技术和微波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信号,可实现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正在飞速发展, 卫星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包括中、低轨道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在内的新系统不断涌现出来, 归纳起来,分为非同步(含低轨道L EO、中轨道M EO ) 和同步(同步轨道GEO ) 两大类。以低轨道卫星为基础的系统, 具有时延短、路径损耗小、能有效地频率复用、卫星互为备份、抗毁能力强等特点,多星组网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覆盖。典型的有“铱”系统、“全球星”系统。以静止轨道卫星为基础的系统, 使用卫星少, 卫星静止可实现昼夜通信, 监控卫星系统简单。这些系统, 正在步入产业化、商业化和国防化的轨道。卫星通信还有几项新技术:小天线地球站

1.3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多媒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讲内容为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部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课本内容精简,只是对一些概念作了简单介绍,对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只是简单的分类罗列,如果全部采用传统”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枯燥乏味,又不易理解,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课堂效率不高。所以在本节课的安排上,我主要是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等,使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分析】 1、对“多媒体”的名词很熟悉,但是不知道多媒体的概念。 2、知道多媒体的应用,但是对多媒体的应用范围不了解。 3、对概念性的知识不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加强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正确的信息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学案导学法、诱思法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概念,夯实基础 【设计思想】对于媒体、多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这些名词同学们都已经不陌生了,但是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偏颇,只有基本概念理解透彻了,才会给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概念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又容易与其它的概念相混淆,单纯的讲解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也不大,为此我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又找了两篇与课本知识联系紧密的材料,让同学们在做完学案的同时已经区别理解了这几个概念。 布置任务:预习课本“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参阅资料“什么是媒体”和“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完成学案第一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有线电视网络FTTH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设计

有线电视网络FTTH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设计 作者:王春梅 来源:《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年第04期 【摘要】将FTTH宽带光线接入系统需要考虑现实情况,保证工程可以达到预先设想的目标,同时还应该注重细节,保证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工艺标准,开展成本控制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分工划分FTTH网络位置,明确组成内容,完成网络管理、光纤分配网络数据与广播接入系统的升级、优化。以下将从设备配置选型、设备标准检验、模型配置参数以及安装室外光缆交接箱这四部分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FTTH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研究 在光纤网络高速发展下,铜线网络媒体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被光纤网络媒体替代,已经有限网络电视发展的必然,应用FTTH宽带光纤接入系统,优化网络信号传输表现,鉴于FTTH宽带光线接入系统在有限电视网络中的突出优势。为此,本文将主要围绕有线电视网络,FTTH宽带光纤接入系统设计进行论述。从结构方面出发,分析EPON与GPON,两者结构非常相似,同时两者在技术方面也有很多雷同之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又各有各自的优势,以下将依次分析设备配置选型、设备标准检验、模型配置参数以及安装室外光缆交接箱,希望对相关人员建设FTTH系统有所帮助。 1. 设备配置选型 规格代号、形式代号是组成电缆型号的主要内容,在进行研究工作之前,需要了解设备的规格代号与形式代号内容,光缆配线架又被称为ODF,进行相关设备配置选型工作时,需要明确工作要点,务必保证选择的设备,其空余容量可以满足工作要求,同时还需要掌握设备的所有配置情况,平衡经济与工作,投入有限的资金,达到最佳的工作效果。在FTTH建设过程中,针对光缆引入成端的内容,讨论ODF容量配置、参数,与此同时还应该明确设备的外形设计与颜色选取,保证设备引入机房后,与机房的主体背景不会格格不入,保证整体的美观性,还需要考虑到终端设备所属类型光缆光纤,应该使用相同的材料。除此之外,应该加强芯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 发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综述了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介绍已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和关键器件,以及星上处理、交换技术等。在文章的中间部分,详细阐述困扰宽带卫星系统发展的一些新的技术问题。最后,展望未来宽带卫星技术的发展趋势。 1、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的现状 发展宽带卫星系统已成为当前通信的新热点之一。但要满足未来的需要,必须解决卫星网与服务质量(QOS)有关的系统设计问题。面对各种系统的竞争,如何在技术上保证提供业务肥价优质,以及占领市场,是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系统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前期的卫星宽带系统被称为卫星宽带接入系统。1996年,美国NASA的ACTS 卫星(Advan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Satellite)进行了155.54Mbit/s的ATM试验。目前,已经进入商用化的典型系统,如Direct PC和Direct TV都是根据大多数多媒体业务用户的业务特点(下载大量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但上载信息很小)而设计的。它们使用非对称传输方式来降低用户终端费用,并在北美获得较大的市场。欧洲也在积极发展这样的非对称系统。但是这些早期的应用离未来对宽带卫星系统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在市场定位上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如欧洲先进通信技术和业务(ACTS,the European advanc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and services)计划的若干项目——SECOMS(satelliteEHF communications for mbile multimedia services)、ASSET(ACTS satellite switching end-to-end trials)、WISDOM(wideband satellite demonstration of multimedia)和ACCORD(ACTS broad communicationjoint trials and demonstration等,都集中在可提供2Mbit/s速率的新系统设计上。同时,以支持宽带业务为目的的一些同步和非同步卫星通信系统相继出现,1999年5月11日欧洲发射了ASTRA卫星,组成宽带、面向大众的“空中因特网”卫星系统。 现代宽带卫星系统的特点是工作在更高的频段、采用基于ATM的传输技术和主要提供多媒体和因特网业务。其市场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线个人客户、多媒体业务提供商和在线企业集团。 目前,宽带卫星系统已采用Ka波段,而Ka波段传播特性受降雨衰耗的影响较大,这一点为人们所普遍关注。但是从实验和实际应用的结果来看,采用自适应功率调整和自适应数字编码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地面光纤网采用ATM技术来提供宽带综合业务。而误码率较高的卫星定带系统在采用ATM技术提供多媒体业务时,需考虑保证QOS的问题。一些国家,如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对卫星ATM层和物理层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ATM的性能可以满足ITU-TG.826和I.356的目标要求。如果系统采用RS块状编码、交织、FEC技术,卫星链路可达到准光纤链路质量,ATM可以作为卫星系统的数据传输技术。而具有星上交换处理的卫星ATM系统却有着光纤网络所不及的如下优点: ·卫星可以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内(包括偏远地区、农村、城市和无人区)提供ATM业务。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概况论文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概况 张XX 江苏大学软件学院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它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计算机世界丰富多彩起来,也使得计算机世界充满了人性的气息。多媒体技术从问世起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迅速由科学研究走向应用、走向市场,其应用领域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必然。在信息社会,人们迫切希望计算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因而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发展,它正被广泛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咨询服务、教育、通信、医疗等诸多行业。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计算机的全球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行业,并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面貌。 1 多媒体技术涉及的内容 多媒体技术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处理多种表示媒体——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 它主要涉及如下几个部分: 1.1 多媒体数据压缩,图像处理:它包括HCI与交互介面设计、多模态转换、压缩与编码和虚拟现实等。 1.2 音频信息处理:它包括音乐合成、特定人与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文字——语音的相互转换等。 1.3 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它包括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多媒体数据库的检索等。 1.4 多媒体著作工具:它包括多媒体同步、超媒体和超文本等。 1.5 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式多媒体:它包括CSCW、会议系统、VOD和系统设计等。 1.6 多媒体应用:CAI与远程教学、GIS与数字地球、多媒体远程监控等。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紧密集成起来。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

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网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现网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可以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廉价的通讯手段,可以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必须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网络,而现在却可以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网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必须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多媒体技术发展趋势 1、发展趋势状况 总的来看,多媒体技术正向二个方而发展:一是网络化发展趋势,与宽带网络通信等技术相互结合,使多媒体技术进入科研设计、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检索咨询,文化娱乐、自动测控等领域;二是多媒体终端的部件化、智能化和嵌入化,提高计算机系统本身的多媒体性能,开发智能化家电。 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实践,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化步伐加快,使这一教育观念转变过程,不仅仅是思想解放,更是一个实践推动的过程。数字化技术将文件处理带入了新的领域,让人们可以用更快的速度生产文件,用更便捷的方式修改图像和文件,利用网络通讯把图像和文件迅速地传到四面八方。经过数字压缩,从根本上解决了录像带资源长期保存的问题。未来的人们需要某一内容时,可以通过网络调出,在网络终端上阅读,满意时,再从终端打印机上打印出来。因特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知不觉地走近了我们的生活。1997年,中国媒体对网络的报道不断升温,因特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开始了商业运作,反映到教育领域,这些技术的变化,推动了学校电化教育的大力普及。很多在过去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下难于解决的问题,在今天的数字化方式下迎刃而解了。 2、蕴藏的巨大发展空间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荷兰电子制造业巨头飞利浦电子公司(PhilipsElectronics)前天表示,它正在准备批量生产一种体积小巧、类似书籍大小的显示器,消费者将可以利用这种显示器下载报纸和杂志,然后把显示器卷起来收藏好。这种五英寸的显示器可以呈现出精细的影像,并能折放进钢笔大小的存放器中。如果它与手机相连接,还能用以下载网页、书籍或电子邮件。飞利浦表示,它利用由塑料制成的电子电路研发出了上述单色显示器。飞利浦研究部门发言人表示:“我们将可以批量生产这种显示器,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研究项目,我们将建造一个试点生产线,预计可以在2005年投产,届时年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台。” 时代的步伐把我们带到了21世纪,面对信息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由信息组成的。网络、商务已经变成昨天的话题。人们工作依赖于信息,生活还是依赖于信息。作为商务活动中最传统的组成之一的名片依旧据占着历史。为什么没有多媒体名片?为什么没有internet名片?为什么没有pda名片?传统的名片以纸张为介质,传达姓名、电话、公司等极为有限的信息。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这些信息显得有点“寒酸”。这点儿三言两语要把个人或公司介绍的比较详细是不可能的。怎样实现用名片的形式来表达更多的内容和完整的企业形象呢?多媒体技术给出了答案。把声音、影视,把交互,以至于三维、四维的元素以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在名片上,使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更广。 其实多媒体名片只是作为生活多媒化的起点,倡导多媒体的多元化,使多媒体不只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在“蓝牙”、“pocket”等新技术下使多媒体技术、概念真正的走进生活,走进各个领域。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贮、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装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

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可以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同时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这一定律也即将被突破。

全球高通量卫星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全球高通量卫星发展概况 及应用前景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全球高通量卫星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多媒体化、泛在 化、宽带化是信息网 络发展的基本趋势。 为了适应宽带化发展 的时代要求.光纤通信 出现了密集波分复用 {DWDM)、光传送网 络(OTN)、无源光纤 网络(PON(技术,地 面移动通信出现了3G 系统长期演进(LTE)和 4G, 5G进步,而卫星通信则出现了高通量卫星(HTS )。 宽带已经成为与水电路同等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各国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也于2013年开始实施“宽带中国”计划。卫星通信在信息网络中举足轻重,为此.我国正在研制中星一16高通量卫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卫星通信仍然落后。所以,跟踪研究全球高通量卫星的发展情况、探索国内的应用前景.应该成为我国宽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1全球高通量卫星的发展情况

开发利用新频率资源、提高频率使用效率是任何通信系统扩展带宽容量的从本方式。与C, Ku频段相比,Ka 频段频率资源更加丰富,而多点波束则可以数十倍地提高了频率利用效率,两者结合使得高通量卫星容量得以百倍地增加。 基于高通量卫星、新一代甚小孔径终端 (VSAT)和IP 技术的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传输能力接近4G水平,体系结构方面与地面互联网高度兼容,在宽带接入、基站中继、机载/船载/车载移动通信、企业联网、视频分发与采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规模显着增长,收入比重并不对称 欧洲咨询公司(Euroconsult)预测,2013年高通量卫星占全球总卫星带宽容量需求的17%,到2023年占比将增长到将近50%。北方天空研究公司(NSR)预计,到2022年全球高通量卫星总供应容量将超过s,总需求容量超过 1Tbit/s。其中,静止轨道高通量卫星超过900Gbit/s, O3b等中轨道高通量卫星将达到100Gbit/s。在这1Tbit/s 以上的高通量卫星总容量需求中,宽带接人占73%,基站中继、IP中继、VSAT联网为168Gbit/s,各类移动应用为140Gbit/s。 到2023年,虽然高通量卫星总带宽需求将与一般通信卫星平分秋色,但在188亿美元的总收入中仅占32%。这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展望 发表时间:2012-10-22T10:05:22.000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7期供稿作者:杨忠彬[导读] 多媒体技术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已是计算机领域中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杨忠彬(乌兰浩特一中,内蒙古兴安137400) 多媒体技术是从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已是计算机领域中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领域。它与通信、网络及传媒等相结合,对人类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技术是使用计算机交互式综合技术和数字通信网络技术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多媒体具有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协同性、实时性等特性。它把机器处理的信息多维化,通过信息的捕获处理与展现,使之在交互过程中具有更加广阔和自由的空间,满足人类感官空间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需求。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在办公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多媒体为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又增添了一种新的手段:音频、动画和视频。多媒体技术在有些领域的培训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在通信与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也在通信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能够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办公、上学、购物、打可视电话、观看电影及开电视会议。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得到提升。 3.在电视广播业、出版业中的应用。现代广播电视要求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将来电视台所拥有的丰富的信息资源都以数字化多媒体信息的形式保存在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中,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观众。 4.在商业旅游中的应用。在广告和销售服务工作中,采用多媒体技术能高质量地、实时地、交互地接受和发布商业信息,提高产品促销的效果,为广大商家及时地赢得商机。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功能,人们可以不出去,就能欣赏美景。 5.在多媒体数据库中的应用。多媒体数据库是数据库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可以文字图像数据等多种媒体集成管理并综合表示,而且建立起对多媒体信息的检索和查询等管理机制。 总之,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军事、商业、文化等领域,并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1.流媒体技术。传统多媒体手段由于其数据传输量大的特点而与现实的网络传输环境发生了矛盾,面临发展相对停滞的危机。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采用流媒体技术。所谓“流”,是一种数据传输的方式,使用这种方式,信息的接收者在没有接到完整的信息前就能处理那些已收到的信息。这种一边接收、一边处理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多媒体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问题。流媒体技术,大大地促进了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应用。网络的多媒体化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相信在很短的时间里,多媒体技术一定能在网络这片新天地里找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2.智能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用交互式弥补计算机智能的不足。发展智能多媒体技术包括很多方面:(1)文字的识别和输入。(2)语音的识别和输入。(3)自然语言理解和机器翻译。(4)图形的识别和理解。(5)机器人视觉和计算机视觉。(6)知识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的一些课题。把人工智能领域某些研究课题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很好地结合,就是多媒体计算机长远的发展方向。 3.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项与多媒体密切相关的边缘技术,它通过综合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模拟与仿真、传感、显示系统等技术和设备,以模拟仿真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一个真实反映操作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环境,从而构成一个虚拟世界,并通过特殊的输入输出设备提供给用户一个与该虚拟世界相互作用的三维交互式用户界面。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动画等多种技术,它的应用广泛,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对多媒体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希望能够尽快获得突破性成果,以推出功能更强大的多媒体系统,服务于人类。 三、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环境。多媒体融合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以及多媒体的综合集成性,它在工业产品的协同设计制造、远程会诊、不同地域位置的同行学术交流、师生间的协同式学习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将多媒体和通信技术融合到CPU 芯片中。多媒体技术正向着以下方向发展:高分辨率(以提高显示质量) 高速度化(以缩短处理时间) 简单化(以便于操作) 智能化(以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多媒体技术的数字化将会是未来技术扩张的主流,而作为多媒体技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数字多媒体芯片技术将成为未来多媒体技术革命中的焦点,不管是从以PC 技术为依附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到移动通信业务的各种多媒体实现,以及未来3G 时代各种电子化装置的多媒体大融合,数字多媒体芯片都是无可置疑的主角。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燕山大学多媒体报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班级:通信工程1班 姓名:郭耀华 学号:120104030030 指导教师:刘凯老师 2015年5 月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前言: 经过“多媒体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深入的了解了当代多媒体技术的知识。增加了自己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并且我要感谢一下我们的刘老师。虽然每次上课都在晚上或者周末,但您还是能认认真真的为我们讲课,如此敬业负责是很少有老师能够做到的,我很佩服您,也很喜欢听您的课。在此我要由衷的对您说声谢谢! 接下来,根据老师所讲的知识,还有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它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计算机世界丰富多彩起来,也使得计算机世界充满了人性的气息。多媒体技术从问世起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迅速由科学研究走向应用、走向市场,其应用领域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必然。在信息社会,人们迫切希望计算机能以人类习惯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因而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发展,它正被广泛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咨询服务、教育、通信、医疗等诸多行业。 多媒体包括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剪辑等基本要素。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也就是从这些要素的作用、特性出发,在教育学、心理学等原理的指导下,充分构思、组织多媒体要素,发挥各种媒体要素的长处,为不同学习类型的学习者提供不

同的学习媒体信息,从多种媒体渠道向学习者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多媒体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一种把文本、图形、视频、动画和声音等运载信息的媒体集成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的一种信息技术。它实质上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影视艺术、音乐美术、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信息学、电子技术学等众多学科与技术的一门技术,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二维三维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能充分调动视觉和听觉处理功能。 1 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 1.1 音频信息处理的应用 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信息的文件格式主要是:VOC 文件、WAV 文件、AIF 文件、MIDI 文件、SON 文件及RMI 文件等。 (1)音频信息录制编辑 把音乐和语音加到多媒体应用中,是我们研究音频处理技术的目的,下面是常用的音频信息录制编辑软件。WaveEdit 工具的REC 命令;Sound Blaster 卡的VEdit2软件;Microsoft SoundSystem 卡的Quick Recorder 软件;Cooledit 软件;Wave Edit 工具;Creative WaveStudio。 (2)语音识别 计算机通过语音识别系统,将用户所输入的语音转换成电子文本的能力,就是所谓的语音识别。语音识别涉及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及信号处理等领域,甚至还涉及人的体态语言(人在说话时的表情、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