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2020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2020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1.(2020·无锡)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C.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2.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一阵风吹来,刮得尘土满天飞扬

B.将糖加入开水中,使之成为甜水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一股饭菜香味

3.(2020春·昌平区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现象是扩散现象

B.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颜色变得均匀后,两瓶中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

4.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5.(2020·益阳)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流速越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6.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也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

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8.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引力

B.只有斥力

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引力与斥力大小总相等

9.(2020·仙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10.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11.(2020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亩”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12.(2020.无锡模拟)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3.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16.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现象。

(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

14.(2020春·江宁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结果发现松开手后,它们黏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在挤压过程中,发现铅块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将红墨水滴入

水中,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散开,这说明分子处于(选填“永不停息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15.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种现象用微观的分子理论分析,该现象说明了和。小朋友们喜欢“吹泡泡”游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起了作用。

16.请指出图中的几个演示实验,通过演示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1)甲说明;

(2)乙说明;

(3)丙说明;

(4)丁说明。

17.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或相互“窜味”,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同时铁棒也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分子间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

18.(2020春·广陵区校级期末)小明和同学在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实验。

(1)如图1,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5N(大于/小于/等于),其中的原因是。

(2)小华和小琴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小华小组用的是甲图2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小琴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通过比较你觉得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

19.(2020·杭州)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20.(2019秋·朝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现象。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4)图丁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九年级全一册同步专题训练: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1.(2020·无锡)下列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C.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

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答案:D

2.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一阵风吹来,刮得尘土满天飞扬

B.将糖加入开水中,使之成为甜水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一股饭菜香味

答案:A

3.(2020春·昌平区期末)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可以看到一段时间后,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现象是扩散现象

B.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D.颜色变得均匀后,两瓶中气体分子都停止运动

答案:A

4.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构成它们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答案:D

5.(2020·益阳)关于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流速越快,水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答案:B

6.打碎的玻璃靠在一起也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

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碎片间的距离大于分子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答案:D

7.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8.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引力

B.只有斥力

C.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D.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引力与斥力大小总相等

答案:C

9.(2020·仙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温度越低,分子的热运动越缓慢,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分子的热运动会停止

C.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

D.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答案:B

10.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答案:D

11.(2020春·东湖区校级期末)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亩”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卢瑟福首先发现了电子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D

12.(2020.无锡模拟)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13.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形成的。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

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斥力

16.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包、煮、吃的过程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包饺子时,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煮饺子时,沉入水底的饺子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浅,这是光的现象。

(3)吃饺子时,周围的人也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

答案:(1)运动状态(2)折射(3)扩散

14.(2020春·江宁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结果发现松开手后,它们黏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在挤压过程中,发现铅块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将红墨水滴入水中,红墨水在水中逐渐扩散开,这说明分子处于(选填“永不停息的运动“或“静止”)状态。

答案:分子间有引力分子间有斥力永不停息的运动

15.10mL的水和1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种现象用微观的分子理论分析,该现象说明了和。小朋友们喜欢“吹泡泡”游戏,五光十色的肥皂泡弹性好,不易破,这是分子间的起了作用。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引力

16.请指出图中的几个演示实验,通过演示现象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1)甲说明;

(2)乙说明;

(3)丙说明;

(4)丁说明。

答案:(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引力(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有间隙

17.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变干或相互“窜味”,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铁棒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同时铁棒也很难被拉伸,这是因为分子间同时也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力.

答案:扩散斥引

18.(2020春·广陵区校级期末)小明和同学在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相关实验。

(1)如图1,小明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测得示数为2.5N,手持弹簧测力计的上端,把玻璃板往下全部放入水中一定深度处,再慢慢提起弹簧测力计,当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2.5N(大于/小于/等于),其中的原因是。

(2)小华和小琴两个探究小组在进行酒精和水混合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设备,小华小组用的是甲图2所示的一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小琴小组用的是乙图所示的下大上小的容器。两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都应先注入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将另外一种液体注满设备。最后用食指堵住容器口并上下颠倒几次,发现容器中的液面降低,这说明了。通过比较你觉得小组的实验效果更好。

答案:(1)大于分子间有引力(2)分子间有间隙甲

19.(2020·杭州)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铅柱不分开(如图甲)。对此现象,小金有疑惑: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选填“逐渐变小”“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选填“能”或“不能”)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答案:(1)逐渐变小(2)不能(3)能

20.(2019秋·朝阳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我们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1)图甲中硫酸铜溶液与清水放置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现象。

(2)图乙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向上拉动时会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玻璃板的重力。

(3)图丙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4)图丁中两个铅块紧压后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

答案:(1)扩散(2)大于(3)小于(4)引力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 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课时同步练习-2.8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附答案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并作草图验证. (1)y= x2+x+1; (2)y=4x2-8x+4; (3)y=-3x2-6x-3; (4)y=-3x2-x+4 2.一元二次方程x2+7x+ 9=1的根与二次函数y=x2+7x+9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试把方程的根在图象上表示出. 3.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1)4x2-8x+1=0; (2)x2-2x-5=0; (3)2x2-6x+3=0; (3)x 2-x-1=0. 4.已知二次函数 y=-x2+4x-3,其图象与y轴交于点B ,与x轴交于A, 两点. 求△AB的周长和面积. 5..在体育测试时,初三的一名高个子男生推铅球,已知铅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若这个男生出手处A点的坐标为(0,2), 铅球路线的最高处B点的坐标为 B(6,5).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该男生把铅球推出去多远?(精确到0.01米).

6.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x1,0),B(x2,0) , 且x1+x2=4, .(1)求抛物线的代数表达式 ; (2) 设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求直线B的表达式; (3)求△ AB的面积. 7.试用图象法判断方程x2+2x=- 的根的个数. 答案: 1.(1)没有交点;(2)有一个交点(1,0); (3)有一个交点(-1,0);(4)有两个交点( 1,0),( ,0), 草图略. 2.该方程的根是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1的交点的横坐标. 3.(1)x1≈1.9,x2≈0.1;(2)x1≈3.4,x2≈-1.4;(3)x1≈2.7,x2≈0.6;(4)x1≈1.6,x2≈-0 .6 4.令x=0,得y=-3,故B点坐标为(0, -3). 解方程-x2+4x-3=0,得x1=1 ,x2=3. 故A、两点的坐标为(1,0),(3,0) . 所以A=3-1=2,AB= ,B= , B=│-3│=3. △AB=AB+ B+A= . S△AB= A•B= ×2×3=3. 5.(1)设y=a(x-6)2+5,则由A(0,2),得2=a(0-6)2+5,得a= . 故y= (x-6)2+5

2021年九年级 分子热运动(教案)

2019-2020年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1 【教学设计思路】 1.本节课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后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由于分子的运动无法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为主,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为辅组织教学。 2.为加深学生对扩散这个常见现象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红墨水在水中扩散的实验。同时为实现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了解和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代科技,所以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 3.本节需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比较抽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分析、讨论为主,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运用“观察·实验·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为主线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4.本节课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分子运动情况及扩散现象有更具体、清晰的了解,在相关部分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论得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的结论。最后通过演示实验和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明确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明确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因式分解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填空题 1、如果两个因式的积是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__________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中有__________等于零,那么它们之积是__________. 2、方程x 2-16=0,可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方程__________,则有两个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分别解得:x 1=_________,x 2=_________. 3、填写解方程3x(x+5)=5(x+5)的过程 解:3x(x+5)_______=0 → (x+5)(_________)=0 → x+5=________或________=0 ∴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4、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 (1)通过移项,将方程右边化为零 (2)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__________次因式之积 (3)分别令每个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分别解这两个__________,求得方程的解 5、x 2-(p+q)x≠qp=0因式分解为____________. 6、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9=x 2-2x+1 (1)移项得__________; (2)方程左边化为两个平方差,右边为零得__________; (3)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之积得__________; (4)分别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得x 1=__________,x 2=__________. 7、分解因式:2x 2 +5x -3 = ; 8、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 2 -5x = 6 , 得方程的根为 ; 9、方程2(x +3)2 -5(x +3) = 0的解为 ,最简便的解法是 . 10、 因式分解: ①= ②= ③= ④ = ⑤= 11、一个两位数等于它个位数的平方,且个位数比十位数大3,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___。 12、某药品经两次降价,从原来每箱60元降为每箱48.6元,平均每次降价率为_________。 13、有两个数不等,和17,积比小点数的平方大30,用方程求这两数,设_________,根据题意,列方程得_________。 14、 一矩形面积132cm 2,周长46cm ,则矩形长是_________,宽是_________。 15、连续两个正奇数的平方和等于202,这两个奇数中较小的是_________。 3222m mn n +-4452a a --x xy y 22223--x xy y x y 2222--+-m n n 22222-+-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

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3.了解根的意义. 【前置学习】 一、基础回顾: 1.多项式1232--x x 是 次 项式,其中最高次项是 ,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 2. 叫方程,我们学过的方程类型有 . 3.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①1)1(2-=+x x ②?? ?=+=-4 2y x y x ③211=-x 二、问题引领: 方程0422=+x-x 是以往学过的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认识这种新的方程. 三、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请你认真阅读课本引言及32-P 内容,边学边思考下列问题: 1.方程①②③有什么共同特点?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等号两边都是 ,只含有 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 ≠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 是二次项,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 是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4.下面哪些数是方程0652=++x x 的根? -4,-3,-2,-1,0,1,2,3,4. 5.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 ,即:使一元二次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 的值. 四、疑难摘要: 【学习探究】 一、合作交流,解决困惑: 1.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说说通过自主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的疑难与困惑是什么?请同伴帮你解决.) 2.班级展示与教师点拨: 【点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精华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1 带答案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1)32250x x -+=; (2)21x =; (3)221352245 x x x x --=-+; (4)2 2(1)3(1)x x +=+;(5)2221x x x -=+;(6)20ax bx c ++=.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 A .x x 2532=- B .2916x x =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2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4、1、下列各数是方程21(2)23 x +=解的是( ) A 、6 B 、2 C 、4 D 、0 5、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 . ◆典例分析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 (1)(1)0m x m x m --++=. (1)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问题.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讨论求解. 解:(1)由题意得,21010m m ?-=?+≠? 时,即1m =时, 方程22 (1)(1)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210x -+=. (2)由题意得,2(1)0m -≠时,即1m ≠±时,方程22(1)(1)0m x m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2 1m -、一次项系数是(1)m -+、常数项是m . ◆课下作业

人教版初三物理全册分子热运动(二)

第1节分子热运动(二) 学习目标: 1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扩散现象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具准备:烧杯、热水、凉水、墨水、胶头滴管等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 阅读课本P125、P126有关分子间的作用力内容,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2. 图16.1-5能说明什么? 3?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练习5?将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 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 大于斥力的程度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练习6.据下面的现象请做出合理的推测。 现象1:铁丝很难拉伸;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2:用手很难将铁块压缩;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现象3:金属断裂可以通过高温的氧焊焊接;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7.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等胶水干了以后就很难直接把邮票完整地从信封上摘下来,这是为什么?

三、总结反思 1. 考点归纳,完成网络: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含答案)

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一元二次方程2(x-2)2+7(x-2)+6=0的解为() A.x1=-1,x2=1B.x1=4,x2=3.5 C.x1=0,x2=0.5D.无实数解 2.将方程x2+8x+9=0配方后,原方程可变形为() A.(x+4)2=7B.(x+4)2=25 C.(x+4)2=-9D.(x+8)2=7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值可能是()A.3B.2C.1D.0 4.已知矩形的长和宽是方程x2-7x+8=0的两个实数根,则矩形的对角线的长为() A .6B.7C.D. 5.已知等腰△ABC的底边长为3,两腰长恰好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0.5kx2-(k+3)x+6=0的两根,则△ABC的周长为() A.6.5B.7C.6.5或7D.8 6.等腰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4,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12x+k+2=0的两根,则k的值为() A.30B.34或30C.36或30D.34 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2-3a)x+a=0的两个实数根互为倒数,则a的值为()A.-3B.0C.1D.-3 或0 8.定义运算:a*b=2ab,若a、b是方程x2+x-m=0(m>0)的两个根,则(a+1)*b+2a的

值为() A.m B.2-2m C.2m-2D.-2m-2 9.若整数a既使得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非负数解,又使得关于x的方程x2-x+a+6=0无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a的个数为() A.1B.2C.3D.4 10.已知m,n(m≠n)满足方程x2-5x-1=0,则m2-mn+5n=() A.-23B.27C.-25D.25 11.若整数a使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2ax+a-1=0有实数根,且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且最多有6个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整数a的个数为()A.3B.4C.5D.6 12.设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根为x1,x2,记S1=x1+2011x2,S2=x12+2011x22,…,Sn=x1n+2011x2n,则aS2012+bS2011+cS2010的值为() A.0B.2010C.2011D.201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方程(x-1)(x+2)=0的解是. 14.已知(x2+y2+1)(x2+y2+3)=8.则x2+y2的值为 15.已知a、b是方程x2+2x-5=0的两个实数根,则a2+ab+2a的值为. 16.若关于x的方程x2-4|x|+3-m=0有4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17.若x1,x2是方程x2-2mx+m2-m-1=0的两个根,且x1+x2=1-x1x2,则m的值为.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案

分子热运动 从容说课 本节讲述“分子热运动”.在讲分子运动之前先提出“能否直接用肉眼看到分子运动”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让学生好奇,接下来通过演示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硫酸铜和清水扩散实验,说明扩散现象和扩散现象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还通过实物演示知道除气体、液体有扩散现象,固体也有扩散现象.然后,通过对“想想议议”的讨论得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再通过铅柱演示实验,证实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那么学生对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有一个较形象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德育目标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具准备 香水;盛有二氧化氮的广口瓶、空广口瓶、硫酸铜溶液、试管、铅柱、投影、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练习题(6套)附带详细答案.doc

练习一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3分 , 共 24 分) 1. 下列方程中 , 常数项为零的是 ( ) A.x 2+x=1 B.2x 2 -x-12=12 ; C.2(x 2-1)=3(x-1) D.2(x 2 +1)=x+2 2. 下列方程 : ①x 2 =0, ② 1 - 2=0,③2 2 ④3 2 x 2x 3 -8x+ 1=0 x +3x=(1+2x)(2+x), - =0, ⑤ x 2 x x 中 , 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3. 把方程( x- 5 ) (x+ 5 ) +(2x-1) 2=0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 ) A.5x 2-4x-4=0 B.x 2 -5=0 C.5x 2 -2x+1=0 D.5x 2 -4x+6=0 4. 方程 x 2=6x 的根是 ( ) A.x 1 2 B.x 1 2 D.x=0 =0,x =-6 =0,x =6 C.x=6 5. 方 2x 2-3x+1=0 经为 (x+a) 2=b 的形式 , 正确的是 ( ) 2 3 2 1 2 1 A. x 3 16 ; B. 2 C. x 3 ; D. 以上都不对 2 x ; 4 16 4 16 6. 若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 56, 则它们的和是 ( ) A.11 B.15 C.-15 D.±15 7.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是 ( ) A.-x 2 =2x-1 B.4x 2 +4x+ 5 =0; C. 2 x 2 x 3 0 D.(x+2)(x-3)==-5 4 8. 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 200 万元 , 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 1000 万元 , 如果平均每月 增长率为 x, 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 ) A.200(1+x) 2 B.200+200 ×2x=1000 =1000 C.200+200×3x=1000 D.200[1+(1+x)+(1+x) 2 ]=1000 二、填空题 : ( 每小题 3分,共 24分) ( x 1) 2 5 ________, 它的一次项系数是 9. 方程 3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2 2 ______. 2 10.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bx+c=0 有实数解的条件是 __________. 11. 用 ______法解方程 3(x-2) 2=2x-4 比较简便 . 12. 如果 2x 2+1 与 4x 2-2x-5 互为相反数 , 则 x 的值为 ________. 13. 如果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x(kx-4)-x 2 +6=0 没有实数根 , 那么 k 的最小整数值是 __________. 2 14. 如果关于 x 的方程 4mx -mx+1=0 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 那么它的根是 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 能》《分子热运动》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一、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方法过程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空玻璃瓶、试管、铅柱、多媒体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水分子组成。分子体积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师问]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有什么感觉 [生]能闻到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香味? 讨论得出:能闻到香水味,说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们鼻子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宏观现象来推知分子运动情况,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子的运动情况。

21.1 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题1 含答案

人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1带答 案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1)32250x x -+=; (2)21x =; (3)221 35224 5x x x x --=-+; (4)22(1)3(1)x x +=+;(5)2221x x x -=+;(6)20ax bx c ++=.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 A .x x 2532=- B .2916x x =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2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4、1、下列各数是方程21(2)23 x +=解的是( ) A 、6 B 、2 C 、4 D 、0 5、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 . ◆典例分析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1)(1)0m x m x m --++=. (1)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x 为何值时, 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问题.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讨论求解.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7.1一元二次方程 一、填空 1.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为:,二次项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为:,常数项为:。 2.关于x的方程,当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 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连续整数,则它的三边长是。 4. ;。 5.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3︰4,而斜边的长是1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若方程的两个根是和3,则的值分别为。 7.若代数式与的值互为相反数,则的值是。 8.方程与的解相同,则=。 9.当时,关于的方程可用公式法求解。 10.若实数满足,则=。 11.若,则=。 12.已知的值是10,则代数式的值是。 二、选择 1.下列方程中,无论取何值,总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B) (C)(D) 2.若与互为倒数,则实数为() (A)± (B)±1 (C)± (D)±

3.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且≠0,则的值为()(A)(B)1 (C)(D) 4.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中只有一个等于0,则下列条件正确的是() (A)(B)(C)(D) 5.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 (A)<0 (B)>0 (C)≥0 (D)≤0 6.已知、是实数,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0 (B)一定是0 (C)或(D)且 7.若方程中,满足和,则方程的根是() (A)1,0 (B)-1,0 (C)1,-1 (D)无法确定 三、解方程 1.选用合适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 (3)(4)

四、解答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8,腰长是方程的一个根,求这个三角形的腰。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零,求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

21.1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方程2(21)(1)(1)x x x x +-=+-化成一般形式是 . 2.一元二次方程226x x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之和为 . 3.关于x 的方程2(1)230m x m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若方程1322+=+x x k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5.已知1-=x 是方程260x ax -+=的一个根,则a = . 6.已知方程02=--m x x 有整数根,则整数m = .(填上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7.如果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如果设其中较小奇数为x ,? 则可列方程为: . 8.如图,在宽为20m ,长30m 的矩形场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道路, 余下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的面积为5002m ,若设路宽为m x , 则可列方程为: . 9.有一面积为542m 的长方形,将它的一边剪短5m ,另一边剪短2m ,恰好变成一个正方形,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设正方形的边长为m x ,则可列方程为 . 10.已知236x x ++的值为9,则代数式2392x x +-的值为 .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x 的方程:①20ax bx c ++=;②2430x x + -=;③2540x x -+=;④23x x =中, 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以-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 .022=-+x x x B .022=--x x C .022=++x x D .022=-+x x 3.如果关于x 的方程()03372=+---x x m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 的值为( ) A .±3 B .3 C .-3 D .都不对 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2 5.已知2是关于x 的方程 23202x a -=的一个解,则21a -的值是( ) A .3 B .4 C .5 D .6 6.若2530a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不等式360a +>的解集是(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一、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方法过程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2.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有直观感觉,再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香水、空玻璃瓶、试管、铅柱、多媒体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请看投影: 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水分子组成。分子体积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师问]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否运动? [生]我们用显微镜。 这个方法可取,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我们打开桌子上放的那瓶香水,有什么感觉? [生]能闻到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能闻到香水的香味? 讨论得出:能闻到香水味,说明香水分子跑到了我们鼻子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宏观现象来推知分子运动情况,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物理研究方法——转换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分子的运动情况。 二、新课教学

《解一元二次方程—换元法》典型例题解析与同步训练(后附答案)

2.2.5《解一元二次方程—换元法》典型例题解析与同步训练【知识要点】 1、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 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2、我们常用的是整体换元法,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把一些形式复杂的方程通过换元的方法变成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 【典例解析】 例1.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2﹣5x﹣3=0 (2)16(x+5)2﹣9=0 (3)(x2+x)2+(x2+x)=6. 例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解法:①公式法;②直接开平方法;③换元法(1)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找a,b,c;再求△;再代入公式求解即可; (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将方程化为(x+5)2=,直接开方即可; (3)设t=x2+x,将原方程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即可. 解:(1)∵a=2,b=﹣5,c=﹣3,△=b2﹣4ac=(﹣5)2﹣4×2×(﹣3)=25+24=49, ∴x===, ∴x1=3,x2=﹣; (2)整理得,(x+5)2=, 开方得,x+5=±, 即x1=﹣4,x2=﹣5, (3)设t=x2+x,将原方程转化为t2+t=6, 因式分解得,(t﹣2)(t+3)=0, 解得t1=2,t2=﹣3. ∴x2+x=2或x2+x=﹣3(△<0,无解), ∴原方程的解为x1=1,x2=﹣2.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宏观现象推理微观机制,初步了解此研究方法,从而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方法,经历从宏观热现象里面分析出其微观机制,再利用微观模型解释更多宏观热现象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物质的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节容比较抽象,对于物质的组成,学生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只能通过宏观的一些现象进行猜想、建立模型。通过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和固体扩散的实例说明,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可以利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所以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固体和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并且这两个力是同时存在的。学生对于“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且在不同情况下对外体现不同”不容易理解,所以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本节教学难点。 重点: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难点:知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三、教学策略 由于分子、原子的尺度非常小,无法借助于肉眼和普通显微镜观察到,所以对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容比较抽象,可以给物质构成建立模型,如对粉笔进行切割、观察定在黑板上的粉笔字等,可以看到,看似连续的物体其实是由更小的颗粒组成的,那么物质就是由更小的、肉眼看不到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热运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一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二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利用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和固体扩散的视频了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速度,得出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从而得出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可以利用实验来说明,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情况下对外表现不同。利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来解释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征,加深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透明玻璃管、酒精、水、二氧化氮气体、广口瓶(2个)、玻璃板、装有硫酸铜和水的量筒(放置20天和10天)、红墨水、水(温度不同)、胶头滴管、铅柱(两个)、美工刀、钩码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1.2.2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同步练习

21.2.2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把()2332x x +=+化成()002≠=++a c bx ax 的形式后,则a = ,b = ,c =______. 2、用公式法解方程1582--=x x ,其中ac b 42-= ,1x = ,2x =_______. 3、不解方程,判断所给方程:①0732=++x x ;②042=+x ;③012 =-+x x 中,有实根的方程有 个. 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m x m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的值是 . 5、若一元二次方程0132 =-+x bx 有解,则b 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6、若关于x 的方程()01452=---x x a 有实数根,则a 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7、已知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cm ,其面积为82 cm ,则此长方形的周长为________. 8、当x =_______时,代数式13 x +与2214x x +-的值互为相反数. 9、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n mx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m ,n 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 10、若方程042=+-a x x 的两根之差为0,则a 的值为________. 二、选择题 1、利用求根公式求x x 62152=+ 的根时,c b a ,,的值分别是( ) A .5,12,6 B .5,6,12 C .5,-6,12 D .5,-6,-12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012=-+x x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该方程无实数根 D .该方程根的情况不确定 3、方程0263422=++x x 的根是( ) A .3,221==x x B .2,621==x x C .2,2221==x x D .621-==x x 4、一元二次方程012=+-ax x 的两实数根相等,则a 的值为( ) A .0=a B .2,2-==a a 或 C .2=a D .02==a a 或 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12 =++-kx x k 有实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B .2>k C .12≠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训练 22.1 一元二次方程 一、填空题 1. 等号两边 ,只含有 ,并且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其中 是二次项, 是一次项,c 是 。 3. 一元二次方程()()532=-+x x 化为一般形式是 。 4. 一元二次方程42432=+-x x 的二次项的系数是 ,一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 5.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12=---+m x m x m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6. 已知方程() ()0123422=----m x m , ⑴ 当m 时,这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⑵ 当m 时,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7.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1522+=+x mx x 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 。 8.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2=++-m x x ,若此方程的一个根为0,则m = ;若此方程有一个根为-1,则m = 。 9. 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个根为0,另一个根为1,这个方程是 。 10.已知m 是方程022 =--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442m m -的值等于 。 11.已知1-=x 是关于x 的方程02=++c bx ax 的一个根()0≠b ,则二次根式b c b a +的值为 。 二、选择题 1.一元二次方程x x =+-6122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应该是 ( ) A. 1,-6 B. -1,6 C. 1,6 D. -1,-6 2.在方程() ()01123=---+-m mx x m x m 中,要使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为( ) A. 任何实数 B. 1± C. 1 D.-1 3.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 4912=+x x B. 71=+-x x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同步练习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1 (1)420m m x x ++++=的解为( ) A .11x =,21x =- B .121x x == C .121x x ==- D .无解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恰好是方程x 2 —5x+6=0的两根,则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A.3 B.3 C.13 D.13 3.为执行“两免一补”政策,某地区2006年投入教育经费2500万元,预计2008年投入3600万元.设这两年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百分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 25003600x = B.2 2500(1)3600x += C.2 2500(1%)3600x += D.2 2500(1)2500(1)3600x x +++= 4. 经过两年的连续治理,某城市的大气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其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从50吨下降到40.5吨,则平均每年下降的百分率是( ). A .10% B .15% C .20% D .25% 5.如图,在宽为20m ,长为30m 的矩形地面上修建两条同样宽的道路,余下部分作为耕地.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耕地的面积为 ( ) A .600m 2 B .551m 2 C .550 m 2 D .500m 2 6.在一幅长60cm ,宽4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个挂图的面积是22816cm ,设金色纸边的宽为cm x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 A.(602)(402)2816x x ++= B.(60)(40)2816x x ++= C.(602)(40)2816x x ++= D.(60)(402)2816x x ++= 7.某中学准备建一个面积为2 375m 的矩形游泳池,且游泳池的宽比长短10m .设游泳池的长为m x ,则可列方程( )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 一元二次方程同步练习1 ◆随堂检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___. (1)3 2 250x x -+=; (2)2 1x =; (3)2 21352245 x x x x -- =-+; (4)2 2(1)3(1)x x +=+;(5)2221x x x -=+;(6)2 0ax bx c ++=. (提示: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对其整理成一般形式,然后根据定义判断.) 2、下列方程中不含一次项的是( ) A .x x 2532=- B .2916x x = C .0)7(=-x x D .0)5)(5(=-+x x 3、方程2 3(1)5(2)x x -=+的二次项系数___________;一次项系数__________;常数项_________. 4、1、下列各数是方程 2 1(2)23 x +=解的是( ) A 、6 B 、2 C 、4 D 、0 5、根据下列问题,列出关于x 的方程,并将其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1)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求正方形的边长x .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是100,求矩形的长x .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条直角边相差2,求较长的直角边长x . ◆典例分析

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 (1)(1)0m x m x m --++=. (1)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x 为何值时,此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并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分析:本题是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问题.根据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讨论求解. 解:(1)由题意得,210 10 m m ?-=?+≠?时,即1m =时, 方程2 2 (1)(1)0m x m x m --++=是一元一次方程210x -+=. (2)由题意得,2 (1)0m -≠时,即1m ≠±时,方程2 2 (1)(1)0m x m x m --++=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2 1m -、一次项系数是(1)m -+、常数项是m .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下列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 2 310x x + -= B 、25630x y --= C 、2 20ax x -+= D 、2 2 (1)0a x bx c +++= 2、 2121003 m 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x 的值应为( ) A 、m =2 B 、23m = C 、3 2 m = D 、无法确定 3、根据下列表格对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