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对沙区地形形成的作用以及沙丘的移动分析

风对沙区地形形成的作用以及沙丘的移动分析
风对沙区地形形成的作用以及沙丘的移动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38802500.html, 风对沙区地形形成的作用以及沙丘的移动分析

作者:李海燕

来源:《祖国》2019年第24期

摘要:从表面上看,由于风的作用使流动沙地的外貌形态是复杂的。但是所有这些外貌不同的形态,却存在着互相联系,甚至相互过渡的性质,而且往往在一定条件下,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发展和变化的。对此,本文分析研究了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形成情况,新月形沙丘链的形成情况,以及沙丘的移动情况。

关键词:沙区地形 ; 风沙地形 ; 新月形沙丘 ; 沙丘地貌 ; 沙纹 ; 沙浪

一、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形成情况

有外国学者将新月形沙丘地貌的形成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沙纹、沙浪、沙峰、新月形沙丘。

(一)沙纹的形成。是沙地表面形成的波纹,它是流沙在地形发展中的最初形状。风移沙粒以后,沙地表层的沙粒就发生了按粗细分选的现象,移动得慢的最粗的沙粒,沿地表液动,并聚积成小沙堤,两个沙堤之间间隔着一定的距离,这就是沙纹。根据风速和沙粒粗细不同,沙纹的距离(指沙纹脊与沙纹之间的距离)也不同,沙纹脊的高度变化情况也不十分明显,一般而论大约在1.5米~2米之间的范围内。沙纹移动的情况,沙纹是按着波浪形向前移动,表层沙粒在沙堤的向风坡上滑动或滚动,达到沙脊后,又向下滚动,这就引起了沙纹的移动。沙纹的移动速度很慢,根据观测资料,在5m/s风速条件下,1.0m长的一个沙纹脊上,1.0cm厚的沙地表层,每小时移动20cm,7m/s风速下移动30cm。

(二)沙浪的形成。沙纹形成后就在沙纹脊的背风部,形成稳定的水平涡旋。涡旋的方向与主风方向不一致,这种涡旋不仅对沙表粗沙的移动,而且对风沙流都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沙纹背部的涡旋和空气层中的涡旋相互作用,方向相同的使水平涡旋具有一种新的回转速度,两方向相反的则互相抵消。这种情况造成沙表风速的不均匀现象,使沙粒从风沙流中不均匀的落下;另一方面,由于地表粗糙度和地形起伏的变化,会造成沙纹移动速度的差别,使沙纹聚积起来。风沙流和沙表相互作用的结果,逐渐形成沙浪(或平形沙堆的小地形)。在个别情况下,沙浪的基部宽达2m,高达20-25cm。

(三)沙峰的形成。新月形沙丘锥形的形成。当中等风速时风绕着沙浪流动,并不形成涡旋。但是风速很大时沿着沙浪运动的气流以很快的速度越过沙浪顶部。在沙浪的青风部处于平静无风状态,因而气压较大,于是从气压大的背风部前方,因气流急速流过,压力变小,沙

2016年高考海南卷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Ⅱ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1-3题。 1.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 B.劳动力 C.资源 D.技术 2.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 B.文化传统 C.国家政策 D.气候 3.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 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答案】1.B 2.D 3.A 【解析】 3.相比我国,马达加斯加的设计水平不高。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由于“产品直接面向欧

美市场”,会远离了部分消费市场;可以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目的。从材料提取信息“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说明我国在该地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故选A。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不大,注意审题,结合问题,利用文字材料提示找出答案。马达加斯加是非洲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除政策优惠外,劳动力是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纬度位置,确定该国全年高温,不需要御寒的羊绒衫;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可以直接出口欧美市场。 图1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据此完成4~6题。 4.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土壤 5.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成本低 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 D.能源供应充足 6.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4.A 5.D 6.A 【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含解析

一、选择题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 溶洞—a B.裂谷—b C. 瀑布—c D.沙丘—d 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 a B.b C. c D.d 1. A(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 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降水量 C. 植被类型 D.城市化水平 5. A(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为顶点,向开阔低地展布的河流堆积扇状地貌。它是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规模大小不等,从数百平方米至数百平方千米。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形成大规模冲积扇的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微专题突破训练:沙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福建平潭岛罕见地貌:岛屿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但几百年来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据此完成1~3题。 1. 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A. 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 岛屿东北部海滨的沙滩 C. 就地岩石风化 D. 台湾岛上风力搬运而来 2. 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 海水涨潮、落潮,海水堆积 B.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C. 君山冰川堆积作用 D. 君山阻挡、削减风力,风力堆积 3. 沙丘不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 沙丘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B. 沙丘上黑色碎石多,固沙作用明显 C. 植被根系发达,固沙作用明显 D. 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沙丘干旱地区的一种微地貌类型。下图为沙丘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 关于沙丘形成原因,正确的是 A.泥沙在缓坡一侧被搬运,在陡坡一侧沉积 B.泥沙在陡坡一侧被搬运,在缓坡一侧沉积 C.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搬运作用 D.泥沙在缓坡、陡坡均为沉积作用

5. 下列关于该地沙丘特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风力越大,沙丘坡度越陡 B.缓坡砂粒直径小于陡坡 C.缓坡一侧为迎风坡 D.该沙丘所在地主导风向是西北风 金字塔沙丘在许多沙漠中都是最大的风成地貌,其形态特殊,稳定少动,分布广泛。通过分析与实验模拟,金字塔沙丘是在新月形沙丘基础上,受其它风向的改造,形成的具有3-6个棱面的星状沙丘。依据祁连山北侧的甘肃敦煌鸣沙山上金字塔沙丘形成模式图(下图,箭头代表盛行风向)。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 与新月形沙丘相比,金字塔沙丘的形成条件最大的不同在于 A.沙源更丰富 B.风力更强 C.体积更大 D.三组或三组以上风向 7. 模式图中,显示金字塔沙丘的形成顺序应该是 A.①一②一④一③ B.②一④一①一③ C.②一①一③一④ D.①一③一④一② 8. 实际观测中,发现敦煌鸣沙山地区偏南风具有频率高且多出现在夜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 A.夜晚受来自祁连山的山风的影响 B.夜晚东南季风更为强盛 C.夜晚亚洲高压势力更强,风力强盛 D.受海陆风影响,夜晚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雅鲁藏布江河谷加查-米林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平均海拔3800米,年均降水量514mm。图3示意该段河谷沙丘分布。据此完成9~11题。

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沙丘成因类

23高中地理综合题题型——沙丘成因类 ③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长时期 的多风向风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 地形较复杂的地区可形成。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下图),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 (1)描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2)简述“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河谷较宽,两侧高山耸立。东南风。 (2)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沙洲出露水而面积大,气候干旱易起沙,东南风挟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山地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植被、沙源和风力等对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早沙漠地区 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植被是灌丛沙丘形成的基本条件。概括灌丛沙丘植被的生态特性。 (2)以柽柳灌丛沙丘为例,简述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1)耐旱、耐风蚀、耐沙埋、耐低温和酷暑;地表植株矮小,叶退化,地下根系发达;寿命长。 (2)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风力减弱,沙粒沉积,柽柳耐旱耐风沙,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继续阻挡风沙流,使沙丘不断沉积、发育。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鸟取沙丘位于日本鸟取县东部沿海(图甲),是由鸟取县的千代川(河流名字)入海口附近的四个海岸沙丘所共同成的一细长的海岸沙丘群,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被日本称为境内“唯一的沙漠”(图乙)。沙丘上有深达40米的凹地,也有高达50米的丘陵,凹地有时充盈淡水,一簇簇不知名的植物顽强生长着,形成片片“迷你绿洲”。鸟取沙丘是日本唯一一处可游览参观的“海岸沙漠地地貌”景观,近年来成为日本重要的旅游胜地,日本政府开始保护“沙丘”,花大力气整治“迷你绿洲”。 (1)试述鸟取县现代沙丘的成因。 (2)鸟取沙丘面积近几十年不断减少,试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千代川携带大量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在海洋

河北省邢台市2020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河北省邢台市2020版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4题;共46分) 1. (2分)(2018·浙江模拟) 读我国30°N附近甲山坡聚落数量和植被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1)甲山坡在海拔2 200~2 800米地段聚落数量多的原因是() A . 气温高 B . 坡度较小 C . 气温低 D . 靠近河流 (2)甲山坡出现地方性分异规律的植被是() A . 常绿林 B . 高山草甸 C . 针叶林 D . 干旱灌木 2. (2分) (2017高三上·黄冈月考) 引力模型方法认为人口迁移与迁出地、迁入地人口规模正相关,与两地之间的距离负相关。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引力模型方法,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是()

A . 湖南→广东 B . 湖南→北京 C . 内蒙古→广东 D . 内蒙古→北京 (2)有人戏言“黑龙江省三亚市”,这从侧面说明了海南省三亚市迁入了大量黑龙江人,这与引力模型方法并不一致。该案例体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 经济 B . 气候 C . 政策 D . 教育 3. (6分) (2018高二下·武邑开学考)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此完成下题。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 .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 .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 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高中地理小练习:翡翠岛沙丘(附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小练习:翡翠岛沙丘 (附参考答案) 翡翠岛位于昌黎县黄金海岸南部,东、北、西三面由渤海和七里海环绕(泻湖),是一座由黄色细沙和绿色植被相间构成的半岛。翡翠岛上沙山连绵起伏,陡缓交错,最高处达44米,方圆七平方公里,素有“京东大沙漠”之称。由于这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国内独有、世界罕见的海洋大漠风光。50年代风靡全国的电影《沙漠追匪记》便是在这里拍摄的。连绵起伏的沙丘与碧海、蓝天、绿林共同构成一幅罕见的海洋沙漠景观。翡翠岛上绿树葱郁,浓荫覆盖,恰似一块镶嵌在湖边的翡翠。 那么,翡翠岛的沙山是如何形成的呢? 答案在这里: 滦河是细沙的搬运者。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上高原与内蒙古浑善达克沙漠相临。大滦河发源于丰宁县西北的马颜图尔古山麓,北流入内蒙正蓝旗,经多伦县一带而向南,(也称闪电河)。小滦河发源于围场县,在郭家屯与大滦河汇合后称滦河。大小滦河都流经塞罕坝上高原的沙质地带。因此我们认为滦河是沙的搬运者,从滦河口上厚厚的沙层也证明了这一点。 昌黎县志记载:十二世纪前滦河从(唐海县)柏各庄入海,十二世纪至十三世纪先由昌黎县西沙河、团林一带入海,后又经毛河北一带入海。以上资料说明了滦河口曾经二百余年的时间在这一带入海。那么坝上高原的沙土经滦河八百多公里的冲洗来到这一带沿海是不可置疑的。十四世纪后滦河口改道乐亭县大清河一带,昌黎沿海开始平静,随着涨潮落潮流进海里的细沙随风涌到岸边,因为翡翠岛附近的海面当时是入海口,流进海里的沙子多,所以涌上岸的沙子也比其他位置多。1883年后,滦河口在现河道左右摆动。目前经滦河口入海的沙子仍随着由南向北的潮流而不断流入这一带浅海。滦河把坝上高原的细沙搬到这一带浅海。大海的潮起潮落和东北季风又把沙送到沿岸。历经了几百年风力和潮汐的作用,逐步堆积,才形成了今日的海洋沙漠。 一、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翡翠岛沙丘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古滦河(途经浑善达克等沙地)入海口附近,沿海一侧到处可见列阵沙坝,被称为“大海与沙漠的吻痕”。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和发展“滑沙入海”(主要在夏秋季节)等旅游项目。研究表明,旅游区内的沙丘脊线高度呈现季节变化,但年际变化不大。图7示意翡翠岛沙丘位置及其沿岸沙丘。

常见五种地形类型的判读 公开课

导学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5)》 ——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陆地五种主要地形(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基 本特征,并判读陆地地形类型。 2.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2.学会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描述地形特征。 【学习内容】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一、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特征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地势:地表起伏趋势。 地形类型示意图海拔范 围 特征等高线特征备注 山地高程向中心增 大,示坡线画山地组成山

在等高线外侧脉,山 脉组成 山系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高程向中心减 小,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内侧 二、特殊地形——沙丘、火山、梯田、海沟、地上河等。 A B C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 要求:先个人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善答案 P -3000-3000 -1000 10°N -10497

1.读图1和图2,简述该地地形特征 图 1 图2 2.读图3,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地 势特征 图3 3.(2010年上海卷)读有关厄立特 里亚的图4,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 势特征(2分) 图4

3.读图5,描述图示地区的地 形特征。 图5 图6 5.读图6,描述图示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6.读图7,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第三环节——展示点拨 要求:将小组在第二环节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根据教师抽取的小组签号,抽到的小组带着黑板到讲台上展示讲解。教师根据展示

【高考模拟】2014-2016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7 地理图形综合判读(含解析)

专题17 地理图形综合判读 【2016年高考题】 (2016?海南卷)图3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16-18题。 16. 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低④6~8月土壤含水量高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7.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②蒸腾量较大③气温较高④降水较少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18.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 植树 B. 种草 C. 栽灌木 D. 自然演化 【答案】16.C 17.B 18.D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看懂图中信息,理解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的区别。固定沙丘是指植物盖度>40%或丘表有薄层粘土结皮、盐结皮,在风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的沙丘。

固定、半固定沙丘也不断发生变化。既可因遭受风蚀而改变形态,也可因接受风积而增高、扩大和延伸。因条件改变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固定、半固定沙丘可转变为流动沙丘;反之亦然。流动沙丘的特征是: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它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大。流动沙丘移动速度与沙丘的高度、风速及其变率、下垫面的状况等有关。 (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址、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5、6题。 5.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向斜东侧大 B. 背斜东侧小 C. 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 6. 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 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丁 【答案】5.C 6.B 【名师点睛】从题干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提取地质构造判读依据及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知识原理,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类型,根据“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的提示,对比图中四地的位置和沉积物,推出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地点。

风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专项训练试题:风力作用及地表形态 一、单选题 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下面左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右图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下题。 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 东南风 B.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2.风影沙丘() A. 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 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 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 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A. 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 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 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 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在坑体地势较低处,会形成一个出水口,为坑内积水外泄的主要路径,坑侧壁呈内凹状(最凹处与出水口高度一致)。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冬干夏湿)海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就最为典型,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中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拈土矿物转化。读风化坑景观示意图和风化坑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推测最易发育风化坑地貌的部位是 A. 坡度较大的凸坡 B. 坡度平缓的凸坡 C. 坡度较小的凹坡 D. 坡度陡峭的凹坡

5.较浅的风化坑内无风化碎屑物的主要原因是 A. 旱雨季的风水搬运 B. 潮汐的海浪搬运 C. 光照的物理风化分解 D. 积水的化学风化分解 某考察队对深圳西冲海滩进行考察,下图示意该海滩某测量点为起点的海滩地形剖面图及颗粒物特征表。平均粒径是指颗粒的大小,其数值越大说明其颗粒越小。分选系数是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其越接近0,说明其分选越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形成A地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A. 风力沉积 B. 海浪沉积 C. 海浪侵蚀 D. 流水沉积 7.BC两地颗粒物平均粒径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A. 流水侵蚀速度大于流水沉积速度 B. 海水涨潮幅度小于海水落潮幅度 C. 海浪前进速度大于海浪后退速度 D. 风力前进速度小于风力后退速度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遇到灌丛阻挡,沙物质在灌丛周围堆积而成的沙丘类型。随着植物体的生长,灌丛沙丘体积不断增大,灌丛沙丘的发育受到风况、沙源、水分等条件影响。专家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地区柽柳灌丛沙丘剖面沉积物进行了研究,经14C测年显示,自剖面向下330cm处的沉积物年代约为公元1359年。左图为塔中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公元1359年以来取样沙丘剖面沉积物中值粒径变化及特征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中灌丛沙丘的植被更加茂盛的坡向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西南坡——坡度较小且为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好 B. 西南坡——坡度较小且为向阳坡,光热条件较好 C. 东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 D. 东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背阴坡,土壤肥力较好 9.关于图中粒径变化及特征时段的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

、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 ) 2、A 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 ) 1、 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 西南风 2、 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 ) A 云贵高原 B 黄淮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塔里木盆地 3、 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B 2、D 3、 C A.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咼原 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 D.柴达木盆地 A.1340m 、1330m B.1320m 、1350m C.1320m 、1330m D.1350m 、1340m 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 A.西南风 B.西北风 答案:1、D 2、A 3 读下图回答问题: ) C.东南风 D.东北风 B ttflRl MOWJ

(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 1、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2、 Q 点对P 点的相对高度(H )最大可以达到(米)( ) A 40V H< 41 B 、49V H< 50 C 、59v H v 60 D 、60 V H v 61 3、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西南地区 答案:1、B 2、C 3、C (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9? 10题。 9. 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河漫滩 【答案】D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1~3 题: C. ③ D. ④ 图4 【答案】C

风力侵蚀地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是两种重要的外力作用,在外力作用发育的地貌中这两种作用占据重要地位。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什么呢?小编在此整理了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介绍 风沙地貌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称风成地貌,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一、风沙地貌定义:风对地表松散堆积物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地貌,称为风沙地貌。 二、风沙地貌形成条件:表到处都可有风,但只有当风吹扬起地表松散颗粒,形成风沙流的过程中,才能形成各种风沙地貌。 三、风沙地貌分布范围: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气候区。那里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物力风化盛行、降雨少而集中,年蒸发量大,常超过降雨量数倍甚至数百倍,植物被稀疏矮小,疏松的沙质地表裸露,特别是风大而频繁,所以风沙作用就成为干旱区塑造地貌的主要营利。当然,风沙作用并不局限于干旱区,在半干旱区和大陆性冰川外缘,甚至在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和河岸,也有风沙作用,也可形成风沙地貌。 风蚀地貌,是经由风和风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我国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区在青海柴达木,南疆和田、罗布泊,东疆哈密、吐鲁番,北疆克拉玛依附近地区。 风力对地面物质的吹蚀和风沙的磨蚀作用,统称风蚀。风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中国沙漠地区的风蚀地貌,除被广大沙丘所埋没的以外,在大风区域还有广泛的出露,特别是正对风口的迎风地段,发育更为典型。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洼地,东疆以及准噶尔盆地的西北部等地。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沙漠地区的沙丘而言。沙丘在中国沙漠里分布面积最广大,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波涛起伏、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海。沙丘有流动和固定、半固定之分。流动沙丘的表面无植物覆盖,或仅在沙丘坡脚有少许植物,覆盖度在15%以下,风沙活动强烈,流动性大;半固定沙丘的表面,植被呈斑块状分布,覆盖度在15~40%,在植物生长较好的地方略有粘土或盐土结皮现象,有局部风沙活动,流动性较小;固定沙丘有密集的植被覆盖,覆盖度超过40%,或大部分沙丘表面有薄层粘土或盐土结皮,不易被风吹蚀,比较稳定。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知识拓展:风力侵蚀 风力侵蚀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气流的含沙量随风力的大小而改变,风力越大,气流含沙量越高。气流中的含沙量过饱和或风速降低,土粒或沙粒与气流分离而沉降,堆积成沙丘或沙垅。土粒脱离地表、被气流搬运和沉积的3个过程是相互影响、穿插进行的。 风力对土砂粒的吹移搬运,因土砂粒的大小和质量不同,出现3种运动形式: ①风扬。土砂粒中粒径小于毫米的粉砂、粘砂,重量极小,可被风卷扬至高空,随风运行。 ②跃移。粒径在~毫米的中细粒砂,受风力冲击脱离地表,升高到几厘米的峰值后,在该处风就给砂粒一个水平加速度,使之在风力及其本身重力双重影响下,以两者合力方向,沿着平滑的轨迹急速下降。这时的砂粒带着较大的能量撞击地表,使原来不易为风力所移动的较大一些粒子产生移动。

《向沙漠进军》原文阅读

《向沙漠进军》原文阅读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虽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

[全]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气压带、新月形沙丘)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世界洋流、气压带、新月形沙丘)考点详解 ?1、世界洋流的分布 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叫做洋流。按照洋流的性质(冷、暖),可以将洋流分为两种类型:暖流、寒流。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带来了大量的海洋暖湿气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带来充足的水汽和降水。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大气稳定,天气晴朗。 世界的洋流流动方向有一定的规律,①在南半球,洋流逆时针流动;②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顺时针流动;③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逆时针流动。

图1 世界洋流的分布图 ?2、气压带、风带 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地球上存在着“七压六带”。春分和秋分时,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恰好对称,其中气压带的纬度位置为: ①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气流;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30°±5°,盛行下沉气流;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60°±5°,暖空气爬升; ④极地高气压带:85°~90°,盛行下沉气流。 在相邻的两个气压带中间,为风带。判断风向可以依据3个步骤:①垂直于气压带;②由高压指向低压;③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季节不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也会不同。春分/秋分时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夏季时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向北移动5°,冬季则向南移动5°。 图2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春分/秋分)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3)沿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大气稳定;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4)偏南。盛行风向为西风,沙丘缓坡为迎风坡,因此沙丘右侧为西,上方为南。

2018地理高考作业:4-2 风力作用与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含解析

一、选择题 (2016·湖北联考)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a、b、c、d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溶洞—a B.裂谷—b C. 瀑布—c D.沙丘—d 2. 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 A. a B.b C. c D.d 1. A 【解析】由图可知,a、b、c、d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溶洞是由流水对石灰岩的溶蚀而形成的;裂谷是板块张裂而成,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瀑布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风力堆积地貌。 2. B 【解析】题中“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反映的是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密度很大,这是风力搬运作用的表现。 (2016·南通三模)影响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发育形成的外力作用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4. 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 A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表示流水搬运作用,d表示流水沉积作用。 4. B 【解析】由上题可知,c为流水搬运作用。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现象。 5. (2016·广州调研)流域自然侵蚀速率是反映流域地貌形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据研究,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然侵蚀速率远低于南亚恒河流域,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降水量 C. 植被类型 D.城市化水平 5. A 【解析】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位于平原地区,虽然该地降水很丰富,但受地形的影响,水流速度慢,故自然侵蚀速率低。 6. (2016·浙江名校联考)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以山麓谷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4.1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探究一风沙地貌 考向1风蚀地貌 读某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风蚀柱B.风蚀城堡 C.风蚀蘑菇D.风蚀洼地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蘑菇形,故该地貌为风蚀蘑菇。2.下列省区中,该地貌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A.新疆B.陕西C.湖南D.河南 答案 A 解析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考向2风积地貌

读某地典型地貌景观图,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的名称为() A.戈壁 B.雅丹 C.沙漠 D.沙丘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貌的形态为新月形,故该地貌为沙丘。 4.下图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B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小;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和缓,背风坡坡度陡。根据图中等高线疏密可知,②箭头正确。 考向3雅丹地貌 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

的组合。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面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结合图示判断,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①正确;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②错误;地面支离破碎,③正确;受风力侵蚀作用,土墩奇形怪状,④正确。 6.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 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 答案 C 解析雅丹地貌分布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地区是塔里木盆地,C项正确;华北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A、B、D三项错误。 考向4河岸风沙地貌 下图为西藏米林县雅鲁藏布江某河段沙丘景观,该处河道弯曲,河谷中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沙丘自谷底沿山坡逐渐爬升。读图,完成7~8题。

沙漠防治措施

沙漠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 5.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生物措施: ①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封育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 ②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 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飞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预测气候,选择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播区,

确定适宜的播量,种子处理技术,防治鸟兽病虫害,封禁保护等。 ③通过植物播种、扦插、植苗造林种草固定流沙 直播造林固沙:在草原流沙上播种,保证幼苗达到一定密度(15~20株/m2),一定高度(15~20cm),一定面积(>1000m2),就可以把风蚀变为沙埋的植物群体,使沙丘固定。直播成功的植物种主要是花棒、杨柴两个沙生先锋植物。可撒播,也可条播或穴播。 植苗造林固沙:在干旱草原流动沙地采用适当深植和合理密植的方法使沙地固定。如定边长茂滩林场秋天在沙丘上用沟植法密栽油蒿成活形成沙障。 插扦造林固沙:陕西、宁夏流沙区用沙柳插扦直接固定沙丘。榆林群众用簇式栽植法,形成疏中有密的格局,既抗风蚀又解决水分不足问题。簇行距0.5m×1.5m,每簇4~5个插条。 ④建立风沙区防护林体系 干旱区绿洲防护体系:一是绿洲外围的封育灌草固沙带,二是骨干防沙林带,三是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及其他有关林种。现实情况要比典型介绍复杂得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流动沙丘沙障设置技术规范

活化沙地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 修改稿编制说明 1.标准起草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内蒙古林业厅标准化项目。 (2)制定标准的目的意义 沙地活化是指固定沙地或草原受到人为破坏后,土层下伏的风沙土裸露的过程,并使地表呈现出斑块破碎、扩展以及局部沙化、形成风蚀坑等特征,直接导致沙地面积扩展,最终呈现出较密集的斑点状流沙分布的景观,而这些流沙都是以丘间风蚀洼地和固定沙丘迎风坡上的风蚀窝开始发展的,如不引起注意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其沙地活化持续的结果就会演变成严重沙化区或流动沙地。 现代沙漠化过程是各种因素形成的风蚀坑,这种“生态破口”是沙地不断控制的基础,科学确定“生态破口”类型、成因并采取人工-自然修复技术恢复和建立植被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制定活化沙地风蚀坑治理技术标准,对恢复或重建活化沙丘植被,巩固治沙取得的成果,进一步防止固定沙丘二次活化风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标准提出单位、起草单位、起草人 标准提出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 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具体人员有:闫德仁、薛博、胡小龙、袁立敏、曲娜、黄海广。 2.标准编制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 对风蚀坑进行科学分类及合理恢复或重建植被是防止固定沙丘二次活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按照风蚀坑治理的生产实际、相关技术的成

熟度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编写《活化沙地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 本规程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风蚀坑类型、风蚀坑治理原则、固定沙丘活化风蚀坑治理技术、草原伏沙地风蚀坑治理技术、验收、维护及技术档案等内容。本规程规定了活化沙地风蚀坑的类型、治理原则、治理技术措施及其要求,适用于草原伏沙地或固定沙丘风蚀活化形成的风蚀坑植被恢复。 3.编制过程 编写人员在多年从事沙漠治理、沙区生态恢复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查阅并整理了有关我国风蚀坑形态特征、主要类型、发育过程、治理措施、植被恢复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论文,并结合编写者承担的“十二五”科技支撑专题“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与近自然植被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近3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2008-2014年编写者在呼伦贝尔沙地开展的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技术规程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组织人员编写《活化沙地风蚀坑治理技术规程》的提纲及初稿,并通过林业厅下发相关单位征求修改。 2015年7月共收到巴盟林勘队、赤峰市林业局、通辽林业局、鄂尔多斯市林科院、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等单位修改意见,归纳整理共计27条,根据修改意见性质,采纳修改意见5条,部分采纳修改意见2条,不采纳意见20条,并对不采纳原因进行了说明(见修改意见汇总表)。 根据上述修改意见,对本标准又进行了完善,形成修改稿,进一步征求意见。 4、与《防沙治沙技术规范》(GB/T21141-2007)和《流动沙地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

高三文综地理复习专题——“沙丘” 整理人:大亚湾第一中学曾繁开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 D.柴达木盆地 2、A点的绝对海拔高度可能是() A.1340m、1330m B.1320m、1350m C.1320m、1330m D.1350m、1340m 3、该地区的主导风向()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答案:1、D 2、A 3、B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盛行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我国哪一类地区最可能有此种地形分布的是() A云贵高原 B黄淮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 3、我国此种地形分布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B 2、D 3、C (2002年北京春招卷)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A、40<H<41 B、49<H<50 C、59<H<60 D、60<H<61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1、B 2、C 3、C (2013年,福建文综,9~10题)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 9.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答案】D 10.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高三地理微专题 概念辨析 3风蚀坑、沙丘 、鱼鳞坑

风蚀坑、沙丘、鱼鳞坑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风蚀坑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以后,该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 ①风蚀坑边界西移②风蚀坑边界东移③沙丘高度增加④沙丘高度降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①风蚀坑内设置沙障②营造常绿阔叶林③控制越野自驾游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 1.B 2.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识图综合分析能力和治沙措施。 1.由图可知积沙区边界在东侧远超过风蚀坑边界,说明此地盛行偏西风,风沙向偏东方向运动造成积沙区边界向东移动,风蚀坑边界东移,②正确;随着风沙继续向东运动,图中等高线图可看出东侧有一小山丘会阻挡偏西风,使得风力减弱携沙能力降低,沙尘大量沉积,所以沙丘高度会逐渐增加,③正确,本题B选项正确。 2.要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就必须削减风力,减少植被破坏。结合选项来看①风蚀坑内设置沙障可以起到较为明显的削减风力的作用,③控制越野自驾游可以减小植被破坏。该地降水少无法满足常绿阔叶林的生长,②错误;种植耐旱农作物也需要灌溉水源,可能加剧该地区的水资源紧张造成土地沙化,④错误。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2017·温州中学高三模拟)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B.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4.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答案】 3.B 4.C 【解析】试题分析: 3.读图,根据图例判断湖泊所在地为低洼处,周围地势较高。湖泊与河流附近,水源较多,丙应是草甸;乙距离河湖较远,水分较少,应是半固定沙漠;甲距水源最远,缺少植被保护,可能是流动沙丘,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4.图中丙代表的草甸和乙代表的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湖泊的东南方,面积比其他方要大,说明来自湖泊的水汽被大气输送往东南方向的较多,所以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应该是西北风,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6.“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砾运动方向 B.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