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他不哭了

个案分析:他不哭了

观察对象:小班XXX

观察记录:4月2日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潘郅阳来了。他哭着对爷爷说:“爷爷,吃中饭来啊!”爷爷说:“好的,爷爷来。”我拉着他的手,摸摸他的头,对他说:“潘郅阳,你这几天没来幼儿园,老师可想你了。你看,小朋友都在叫你呢!”他看了看,情绪慢慢稳定了,在我的引导下参加到活动区了。

分析情况:

潘郅阳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非常他,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而在幼儿园里,他在与同伴、老师的共同生活中,有时会与同伴发生矛盾,有时午睡睡不着被老师提醒不要动来动去······幼儿园的生活让他不能象在家里那样呼风唤雨,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地满足。因此,他来园的情绪就比较不稳定。

采取措施:

1、得家长配合,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到严爱结合。

2、坚持每天让孩子来园,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马上离开。

3、创设安全、愉快的氛围,引导同伴们和他做好朋友。

采用模仿疗法矫正幼儿退缩行为的实施案例

一、被矫正幼儿的情况分析:

1、幼儿的一般情况:

黎××:女,5岁半,幼儿园大班幼儿,该幼儿自出生后一直由其奶奶抚养,一直到入园前不久才由其父母领回家中,该幼儿文静、内向、胆小、性情孤僻、不合群。

2、问题行为的表现:

该幼儿刚入园时较胆小、性情比较孤僻、不合群,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在老师及同伴的带动和鼓励下参加一些活动,在语言方面,该幼儿基础较好,对音乐也较感兴奋,但是近来该幼儿经常哭泣或不肯来园,有时,不知在想些什么,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

3、可能的原因:

1)该幼儿出生后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母亲不太关心自己的女儿,据调查,该幼儿自小到大,一直由奶奶带着呆在家里,极少出去玩,更难与其他幼儿交朋友,现在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关系不和,母亲经常在外玩,父亲较孤僻,不太爱讲话,这就造成了家庭气氛沉闷,缺少轻松、愉快的氛围。

2)由于幼儿是插班生,因此和其他小朋友不太熟,有时,想加入到他们的游戏行列,但是没有人主动地请她,每一次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加入游戏,比较被动,所以不能很好地投入游戏。

3)只要该幼儿不顺她母亲的意,她妈妈就又打又骂,造成幼儿心理紧张。

二、矫正前准备:

1、设计编制教育内容。

故事:亮亮和默默,兰兰哭了,兰兰懂事了。

游戏活动:出鼓传手帕,谁念得好,找朋友。

2、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在矫治前,教师通过家庭将矫治计划、方案告诉家长。使家长明确,并积极支持配合教师进行矫治。

三、矫正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周至第三周)

通过谈心和故事“亮亮和默默”等启发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默默,勇敢、主动地和小朋友一起元,在此基础上,教师时刻和她保持亲密的关系,并让其他幼儿感觉到,从而使其他幼儿自内心发出想和该幼儿交朋友的愿望,私下里,教师发动几位能力强的幼儿和该幼儿做好朋友,带好做游戏,经过三周的努力,该幼儿变得活泼多了,也开口说话了,有时能主动和别人一起做游戏。

第二阶段:(第四周至第八周)

通过游戏活动“击鼓传手帕、谁念得好,找朋友”等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的愿望,充分发挥该幼儿的语言、音乐才能,增强她的自信心,经过多次活动,该幼儿的脸上出现了笑容,也能主动来幼儿园了,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我又一次和家长取得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协同教育。

第三阶段:(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在日常生活中,请该幼儿多做一些工作,诸如:午餐汇报员、检查员、值日生等,多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在幼儿讲故事比赛中,该幼儿有声有色的讲述赢得了第一名,从而奠定了她在其他幼儿心目中的地位。

第四阶段:(第十四周至学期结束)

逐渐巩固良好的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渐渐减弱强化行为,使黎××幼儿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儿交往,并教育家长努力克制自己,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乐于和同伴交往。四、矫正结果: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黎××基本上改变了孤僻的性格。现在,孩子情绪稳定,乐观积极,能主动来幼儿园,上课积极,乐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长反映,现在我的孩子活泼可爱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为此他们多次感谢老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心目中的地位。

第四阶段:(第十四周至学期结束)

逐渐巩固良好的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渐渐减弱强化行为,使黎××幼儿在自然情境中自由和幼儿交往,并教育家长努力克制自己,改变教育方法,从而使幼儿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并乐于和同伴交往。

四、矫正结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矫正,黎××基本上改变了孤僻的性格。现在,孩子情绪稳定,乐观积极,能主动来幼儿园,上课积极,乐于和同伴交往,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长反映,现在我的孩子活泼可爱多了,各方面能力提高很快,为此他们多次感谢老师的关心、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