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巴罗宏观经济学小结

(财务知识)巴罗宏观经济学小结
(财务知识)巴罗宏观经济学小结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基础和市场出清模型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工作量、产出和消费——鲁滨逊的经济学

→分析前提:

(1)个体孤立经济:不存在商品市场(生产和消费的统一);不存在信贷市场(当期生产当期消费)

(2)一种投入(劳动),一种产出

(3)单个时期分析

→单个时期的消费和闲暇(或工作)的选择模型

→财富效应(生产函数的平行移动)和替代效应(MPL的改变)

→两种效应对工作(不确定)、产出(同方向)和消费(同方向)的影响

=====================================================================

第三章:商品市场和信贷市场中的家庭行为

→分析前提:

(1)家庭计划无限期

(2)家庭预算约束(货币存量保持不变)

(3)跨时期分析

→两时期消费选择模型

→财富效应(生产函数的平移)

→跨时期替代效应(利率变化)

→利率变化的财富效应(仅针对个人分析有意义)

→两时期工作量选择模型

→财富效应(生产函数平移)

→跨时期替代效应(利率变化)

→跨时期下储蓄的决定

→消费依赖于持久性收入(长期平均收入)

→对比: 持久性收入变化的边际消费倾向V.S. 暂时性收入变化的边际消费倾向

→对比: 生产函数持久性变化V.S. 暂时性移动对储蓄的影响(财富效应)

→区分: 单时期消费和闲暇的相互替代V.S. 跨时期替代

→单时期内的替代:

(1)动因: 劳动生产率的持久性变化

(2)替代的双方:消费和闲暇

(3)对储蓄没有影响

→跨时期替代:

(1)动因: 利率的变化

(2)替代的双方:当期消费和下一期消费;或当期劳动和下一期劳动

(3)特殊情况: 劳动生产率的暂时性变化(增加储蓄)

=================================================================

第四章:货币需求

→鲍莫尔-托宾模型(最优现金管理模型)

→两类成本: 利息损失成本/ 交易成本

→影响交易时间间隔(T)和实际货币需求(M/P)的因素

→利率(R)、实际支出流(C)和实际交易成本(r/P)

→现金持有量的规模经济

→货币流通速度(=2/T)

→货币对家庭预算约束的影响

→实际余额效应(财富效应和分配效应)

→交易成本引起的负的财富效应(影响因素: 利率、实际交易成本、交易量)

=================================================================

第五章: 市场出清模型的基本原理

→市场出清模型

→商品市场出清(决定利率和产出水平): R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货币市场出清(决定价格水平)

→供给冲击(恶化)对实际变量的影响(产出、消费、利率、物价、劳动投入)→生产函数暂时性变化

→平移变化V.S. 等比例变化(考虑MPL的变化)

→解释实证中,劳动投入的同周期性(替代效应> 财富效应和利率的共同作用)→解释利率的和价格水平的动态变化(储蓄意愿、超额需求/供给)→生产函数持久性变化

→解释利率的不变性(当期和未来的相对稀缺性未发生变化)

→劳动投入的不确定性(替代效应和财富效应的不同影响)

→对比:鲁滨逊个体经济下各个变量的周期性(基本一致)

→其他影响物价水平的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出清)

→货币总量一次性提高(动态调整过程)→货币中性/货币数量论(长期)

→实际货币需求变化(交易成本、金融创新等;不影响商品市场出清)

=====================================================================

第六章:劳动市场

→市场出清模型(引入劳动市场)

→商品市场出清(决定利率和产出水平)

(1)引入W/P对需求的影响

(2)可以通过劳动市场R对W/P的影响,转化为只考虑R的模型→劳动市场出清(决定实际工资率和就业量)

(1)W/P同时影响劳动需求和供给

(2)R影响劳动供给(R—>W/P→C和Y只受R影响)

→货币市场出清(决定价格水平)(与上一章模型一致)

→供给冲击(改善)对实际变量的影响(实际工资率、就业)

→生产函数持久性改善

→解释实际工资率的同周期性

→解释就业量的不确定性(财富效应和实际工资率变化的影响)

→解释消费需求的同周期性(财富效应和实际工资率的替代效应)

→对比:不考虑劳动市场下各个变量的周期性(基本一致)

→通过R连接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使得商品市场出清不受W/P影响)

→个人生产模型中的MPL等价于劳动市场中的W/P

→只有在考虑了W/P或MPL的替代效应后,劳动供给或就业量才可能出现不确定性(模型才可以用于解释实证中,该变量的同周期性)

→解释劳动量和实际工资的同向变化就必须考虑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扰动市场出清的因素的作用机制

(1)替代效应

→跨时替代效应(利率R)→对供给和需求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同周期内消费和闲暇的替代(MPL或W/P)→对劳动供给的影响(2)财富效应(生产函数的变化)

→商品市场:对需求的影响

→劳动市场: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对比不同类型的供给冲击的影响

(1)暂时性V.S. 持久性

→利率的变化(储蓄意愿的变化)

(2)生产函数平移V.S. 等比例变化

→劳动供给的变化(是否存在同时期消费和闲暇的替代)

===================================================================

第二部分:通货膨胀

第七章:通货膨胀和利率导论

→实际利率 V.S. 名义利率

→二者的关系

→实际利率与预期实际利率的关系

→决定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

第八章:市场出清模型中的货币、通货膨胀和利率

→市场出清模型(考虑货币增长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前提假设: 完全预见的通货膨胀,且不存在事先预期的通胀

→分析1: 货币增长率不变的货币时间路径的影响

→价格增长率(=货币增长率)、名义利率(各个时期相同)、实际货币余额(不变)→不存在货币变化的实际效应(货币超中性成立)

→分析2:货币增长率在T期加速(静态分析,通货膨胀预期在T期瞬时改变)→解释名义利率的增长(体现预期通货膨胀的分析)

→解释价格水平/名义工资率的跳跃上升(对比: 不变的货币存量)

→货币变化的实际效应(货币超中性不成立)

→对实际货币余额的影响

→交易成本的变化对其他实际变量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动态化

→分析1:货币加速增长后,货币需求的逐步调整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增长率的差异 / 价格水平跳跃的分散化(对比:静态分析)→分析2:提前预期的存在

→解释:通胀和名义利率先于货币增长变化而变化

→解释:短期内货币和讲个水平的增长率存在的重大差异

→解释: 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增长率发生偏离的过渡期(被政策制定所关注)

→通货膨胀的实际效应

→未预期到的通胀产生的财富再分配效应

→预期通胀对实际货币余额或交易成本的影响

→政府通过创造货币得到的收入(通货膨胀税)

→对比: 货币中性 V.S. 货币超中性

→概念区别(货币的一次性变化 V.S. 货币在时间路径上的变化)

→货币中性成立的条件:货币总量的一次性变化

→货币超中性成立的条件:不变的货币增长率

→货币超中性不成立的情况:货币的加速增长(通胀的实际效应)

===================================================================

第三部分经济波动、失业和经济增长(附在后面)

(投资和实际经济周期 / 失业 / 经济增长)

===================================================================

第四部分:政府行为

第十二章:政府消费和公共服务

→政府预算约束与家庭预算约束(引入政府支出、税收和转移支付)

→商品市场出清(引入政府行为)

→假设

(1)货币存量不变(不存在铸币税)

(2)政府通过定额税为额外的政府消费融资(不考虑替代效应)

→政府消费G对消费需求、投资和供给的影响

→公共服务的特性(削弱消费需求、刺激产品供给、不影响私人投资)

→财富效应

→对比分析:政府消费的暂时性变化(战争时期)V.S. 持久变化

→差别(不同的意愿储蓄倾向):

(1)对实际利率的影响

(2)对消费和私人投资的挤出效果(决定于实际利率是否变化)

(3) 产量增加的不同动因(利率变化的替代效应 V.S. 财富效应)

→相同:政府消费G的变化不存在乘数效应

→原因: 对私人支出的挤出效应

===================================================================

第十三章:税收与转移支付

→家庭预算(引入比例税)

→商品市场出清模型I(引入所得税产生的替代效应,对比:一次性定额税)→假设:

(1)实际税收收入额不变(免额税与税率一起变化,不考虑财富效应)

(2)政府并不是利用税收对其额外支出进行融资

→税率变化对消费需求、个人投资需求和工作量的影响

→解释:税率上升通常会抑制市场活动

→分析1:持久性税率提高的影响

(1)短期分析:

→总需求变化量大于总供给变化量(储蓄意愿不变,但投资需求降低)

→对实际利率、总产量、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2)长期分析(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

→投资率降低,资本存量的减少

→商品市场出清模型II(考虑政府利用所得税对持久性支出变化进行融资)→假设: 政府征收所得税对持久性支出G进行融资

→分析思路: 同时考虑税率的替代效应和G的增加的财富效应(结合第十二章)

→解释: 劳动投入 / 产出水平的不确定性

→解释:投资的减少(长期表现为资本存量的下降)

→商品市场出清模型III(考虑政府利用所得税对转移支付进行融资)

→假设: 转移支付不是一次性总额支付的

→解释: 转移支付随着收入上升而减少将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有效边际税率

→解释: 福利计划扩大对潜在福利受惠者而言,意味着有效边际税率提高

→结论: 转移支付增长通常抑制了实际经济活动(介于以上两个效果)

→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关系

→拉弗曲线(实际税收收入和税率的关系)

===================================================================

第十四章:公债

→引入公债的政府赤字及国民储蓄

→未经通胀调整的名义赤字(国民帐户)V.S. 通胀调整后的名义赤字

→公共储蓄 / 私人储蓄 / 国民储蓄

→实际储蓄与净投资总量相等

→分析1:减税造成的赤字财政(仅考虑定额税)

→假设:

(1)政府未从货币创造中获得收入

(2)政府消费支出未改变

(3)每期的转移支付总额为0

(4)初始付息债务为0

→减税引起的财富效应(两种观点)

(1)李嘉图等价定理

→减税或是赤字财政都不存在总量财富效应(可放宽假设(1)(3)(4))

→边际储蓄倾向接近于1

→只有政府消费现值发生变化,总量财富效应才出现

(2)传统观点

→两个理由: 有限寿命 / 不完全的贷款市场

→负的财富效应(人们感觉到更贫困了)

→解释: 公债负担(净投资的减少使得长期资本存量下降)

→分析2:社会保障的影响

→与减税造成赤字财政的标准分析结论类似

→两种观点:是否存在总量财富效应

→税收的时间路径(税率的相对稳定性)

→解释:衰退期或战争,政府通常出现实际赤字,而不是提高税收

→解释:调整通胀的时间路径

→在维持未来税收和支出不变的条件下,未来收入必定来自于额外的货币创造)

===================================================================

第五部分:国际经济

第十五章:国际商品和信贷市场

→几个概念的区分

→国外净要素投入、国外投资净额、资本账户余额、贸易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从贸易融资和国民储蓄分配两个角度看待CA)

→暂时性供给冲击的影响

→不同的分析对象: 小国 / 大国 / 整个世界作为经济体(对CA和利率的影响)

→第二轮影响:对消费的长期影响(来源于GNP的持久性减少)

→经常账户的周期性变化

→冲击来源: 生产函数按比例变化(MPL和MPK都会改变),扰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将会消失

→解释:经常账户的弱反周期性

→取决于冲击对投资需求和意愿实际储蓄的相对影响程度的大大小

→对比:封闭经济中的分析(第九章内容)

→财政政策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1)政府消费增加

→暂时性增加(如:战争):经常账户恶化

→持久性增加:私人消费减少,经常账户不变

→解释:本国从国外借款为政府消费的暂时性增加提供融资;却依靠降低私人支出来实现政府消费的持久性增加

(2)税率变化

→资本所得税(影响投资需求)

→劳动收入的边际税(暂时性变化,影响意愿储蓄)

(3)预算赤字(假设政府消费现值保持不变)

→分析:财政赤字是否导致了经常账户赤字

→李嘉图观点:本国家庭承担了政府所有的额外税务,经常账户余额保持不变

→一般观点:财富效应使得国民储蓄下降,经常账户恶化

→负相关性的一种可能原因:

预算赤字是反周期的,经常账户余额具有弱反周期性

→负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

→贸易条件对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

→贸易条件 = 本国价格/国外价格或贸易条件 = 出口价格/进口价格

→贸易条件对CA的影响取决于其改善是暂时性或是持久性的

→分析思路:财富效应,对消费、工作量、投资的影响

→暂时性的改善使得CA盈余/改善

→持久性的改善使得CA赤字/恶化

→非贸易品对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

→贸易条件改善导致本国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强化贸易条件对贸易品产出的正向影响

→资源在不同部门间转移

→不影响贸易条件与经常账户余额之间关系的预测

=================================================================== 第十六章:汇率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

→绝对形式 / 相对形式

→解释:预期实际利率相等

→绝对购买力的偏离意味着货币的高估/低估

→解释:货币被高估的国家,预期通货捧场相对较低,预期实际利率相对较高→固定汇率(货币存量是非独立变量)

→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货币扩张的影响机制

→分析:货币当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政府证券,增加货币供给

→两种潜在的负面影响:

(1)国际货币减少,最终导致本币贬值

(2)政府干预自由贸易,使购买力平价不再成立

→一次性货币贬值和通胀的关系(双向联系)

→扩张性货币政策对货币造成贬值压力;即: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

→货币贬值引起本国价格水平和货币存量上升;即: 贬值意味着通货膨胀

→分析基础:购买力平价和货币市场出清模型

→浮动汇率(汇率是非独立变量)

→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汇率的决定机制(货币市场出清模型和购买力平价定理)

→实际汇率对经常账户余额的影响

→实际汇率的表达式和涵义

→影响实际利率变化的扰动因素:

(1)贸易条件变化(贬值意味着恶化)

(2)非贸易品与贸易品的相对价格

(3)政府政策,如货币限制等

→实际汇率对CA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取决于扰动因素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等

=================================================================== 第六部分:货币部门和实质部门的相互作用

第十七章:金融中介

→基础货币 / 高能货币

→组成成分(法定准备金 + 通货;对比:货币总量 = 存款 + 通货)

→控制手段:

(1)公开市场操作

(2)向存款机构发放贷款

→影响货币总量的机制

→解释:货币乘数效应如何产生

→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准备金与存款比率;通货与存款比率

→美联储政策措施的影响

→公开市场操作(中性)

→影响基础货币实际余额需求的政策

→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基础货币的实际余额需求增加)

→对存款利率实施限制

→银行恐慌(通货需求上升,基础货币的实际需求增加)

===================================================================

第十八章: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的相互作用:经验证据

→两种菲利普斯曲线

→第一种: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

→第二种: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

→分辨:货币影响经济 V.S. 经济运行影响货币?

→观测到的两个事实:

(1)货币的周期性成分与产出的周期性成分呈正相关

(2)货币变动领先于产出变动

→内生货币 / 货币适应性调整

→适应于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金本位、确定的利率或价格目标)

→实证例子:银行恐慌 / 货币的季节性变动

===================================================================

第十九章:货币和经济波动: 市场出清模型

第二十章: 经济波动:凯恩斯理论

第三部分经济波动、失业和经济增长(附在后面)

(第九章: 投资和实际经济周期 / 第十章: 失业 /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2020年10月整理).pdf

宏观经济学重点 1、萨伊法则:是一种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有多大供给就有多大的需求,整个社会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相等。因此,普遍的生产过剩是不可能的。 2、 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从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思想束缚,拓宽了经济学的视角,运用一些新的概念、理论等分析工具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得出了一切与传统经济学对立的政策结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表现:①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变②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③政府的作用 3、宏观经济的目标:①持续的经济增长②充分就业③价格稳定④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学:是把整个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经济活动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产生许多经济理论。联系:①相辅相成,构成整体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 区别:微观经济宏观经济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单位整个经济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国民收入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 代表人物马歇尔1890《经济学原理》凯恩斯193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4、公共产品:是政府向社会和私人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总称。 特征:①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争夺性”②具有“排他性”,不具有“争夺性”。 5、私人产品:是指一般生产要素供给者通过市场经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它由私人或厂商所提供。 特征:①具有“排他性”②具有“争夺性”。 6、政府的经济作用:①政府直接控制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消费③政府通过稳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率④政府从事生产⑤政府提供社会福利保障 7、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 8、转移支付:是指从整个国家的利益出发对某些人进行的无偿支付。 9、洛伦茨曲线:是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看图 OI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OP表示人口百分比,连接两对角线OY的是绝对平均曲线。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人口中每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也占相同的百分比。OPY是绝对不平均线,表示社会的全部收入都被一人所占有,其余的人的收入都是零。OY弧线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洛伦茨曲线,每一点都表明:占总人口的一定百分比的人口拥有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从曲线的形状可看出:实际收入分配线越靠近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接近平均;反之,实际收入分配线越远离对角线,则表示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0、基尼系数(洛伦茨系数):根据洛伦茨曲线图找出了判断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A/(A+B) A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际收入分配曲线与绝对不平均曲线之间的面对。如果A=0,基尼系数=0,则表示收入绝对平均;如果B=0,基尼系数=1,收入绝对不平均。事实上基尼系数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数值越小,越接近于收入平均;基尼系数数值越大,则收入越不平均。对于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的国家基尼系数在0.5-0.7之间,对于收入分配相对平等的国家,在0.2-0.35之间。 11、税金转嫁:纳税人可以把税金转嫁给他人负担。分为两种:①向前转嫁,即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在产品或服务销售之前,卖方通过加价的方式把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②向后转嫁,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 各章复习大纲: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GDP概念、核算方法、其他国民经济各相关概念及计算、名义GDP和实际GDP、投资—储蓄恒等;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两(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各部门的乘数计算;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推导、斜率、移动、计算等)、投资函数、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动机;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挤出效应、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失业的相关概念、奥肯定律、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与存款创造乘数;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及计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经济效应、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应用;第八章开放经济:汇率、对外贸易 第九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周期 第十章宏观经济学理论演变: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的假设、主要观点(其中第八-十章内容约占3-4%,以选择和判断为主)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 1、测量一个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有国民收入以及增长、失业率、物价水平及其变动。 2、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 的计算遵循国土原则。 3、名义GDP 与实际GDP (1)名义GDP :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市场价值。 (3)GDP 折算指数=————,用来反映物价变动程度 4、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三、国民收入其他衡量指标及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NDP ):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扣除了折旧(当期资本耗费)之后的产值。 NDP=GDP-折旧 2、国民收入(NI ):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NI=NDP-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 名义GDP 实际GDP 区分 最终产品和劳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不投入生产。 中间产品和劳务:是指作为其他产品和劳务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存在的产品和劳务。 【注:判断一件产品或劳务究竟是最终的还是中间的,取决于谁购买了它以及用于什么目的】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记重点归纳

经济学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笔 记重点(5)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1、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调整使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平衡。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就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供给量的长期增长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2、货币中性原理断言,货币量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近似地描述了长期中的经济行为。 3、政府可以简单地通过印发货币来为自己的一些支出付款。当国家主要依靠这种通货膨胀税时,结果就是超速通货膨胀。 4、货币中性原理的一个应用是费雪效应。根据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名义利率等量上升,因此,实际利率仍然不变。 5、许多人认为,通货膨胀使他们变穷了,因为通货膨胀提高了他们所买东西的成本。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通货膨胀也提高了名义收入。 6、经济学家确定了通货膨胀的六种成本:与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关的皮鞋成本,与更频繁地调整价格相关的菜单成本,相对价格变动性加剧,由于税规非指数化引起的税收负担的不合意变动,由于计价单位变动引起的混乱和不方便性以及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任意的财富再分配。在超速通货膨胀时期,这许多成本都是巨大的,但温和通货膨胀的这些成本大小并不清楚。 关于凯程: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人大802考研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重点章节及重点课后习题 I 曼昆《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或知识点 一、导言(第1、2章 1、宏观经济学科学(第1章 (1宏观经济学。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后面所有章节都是围绕这三个变量展开的、本书框架(有利于加深对宏观体系的认识。 (2价格黏性与伸缩性。短期和长期,价格情形,也是不同学派分析的角度或出发点。 (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了解下即可。 2、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章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总产出。重点掌握:概念和内涵;核算中的特殊处理;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GDP核算指标的缺陷和改进。 (2国民收入核算。重点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的区别和联系,GDP与其他国民收入指标(GNP、NNP、NI、PI、PPI的关系。 (3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重点掌握:CPI的含义。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关系。 说明:第1、2章比较基础,初级宏观看过的考生,可以直接看讲义,教材直接略过就行。 二、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第3、4、5、6章 重点章节在4、5、6。其中,最最重要的章节在第4章。

1、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第3章 (1国民收入的分配。重点掌握: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决定,欧拉定理。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函数。该函数的性质必须掌握。 (3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重点掌握: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衡的条件、利用储蓄和投资曲线分析问题。 2、货币与通货膨胀(第4章 (1货币数量论。重点掌握:数量方程式和货币数量论,表达式及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数量方程式来解释通货膨胀。(12年真题 (2通货膨胀与利率。重点掌握:费雪效应与费雪方程。 (3名义利率与货币需求。重点掌握:货币需求函数,货币、价格与利率的关系。 (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重点掌握:预期通货膨胀的成本VS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成本。 (5古典二分法。重点理解古典二分法含义,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的含义与区别。 说明:货币与通货膨胀这一章的比较重要,建议能在这些重点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下,本章不难。 3、开放的经济(第5章 (1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小型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模型。重点掌握:①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和假设条件; ②各种政策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重点上课讲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 重点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 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 (用Y 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 Y = C + I + G + NX 3 实际GDP 与名义GDP :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 100?=GDP GDP GDP 实际名义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 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ator ) 5 GDP 与经济福利: ? 由于GDP 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 括进来,特别是,GDP 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 GDP 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 GDP 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 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 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 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 → 找出价格 → 计算费用 →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 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格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100 1001122?-=CPI CPI CPI 年底年第年第年的通货膨胀率第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差别1: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 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差别2: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固定的一篮子,只是偶尔变动;而GDP deflator 则是现期价格,随时间变 化而不断变化。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二十三章 1.GDP的组成部分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Y=C+I+G+NX 消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是对用于未来生产更多物品和服务的物品的购买。 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GDP平减指数P15 真实GDP:按不变价格平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GDP平减指数= 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 =

二十四章 1.计算消费物价指数P30 消费者物价指数= 2.GDP平减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两个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映消费者 购买的所有物品的价格 2.消费物价指数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 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3.不同时期的美元数字 今天美元的数量= 4.指数化和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 当某一美元量根据法律或合同自动地按物价水平的变动校正时,这就称为通货膨胀化的指数化。 衡量美元数量变动的利率称为名义利率 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称为真实利率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二十五章 生产率时如何决定的4个点

人均物资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存量称为物质资本。 人均人力资本:指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一个术语。人均自然资源: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 技术知识:对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最好方法时了解。 二十六章 金融市场是想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 债券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股票代表企业的所有权,所以也代表企业所获利润的索取权。 国民收入账户储蓄与投资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国民储蓄S、家庭收入Y、税收T、 GDP:Y=C+I+G+NX 国民储蓄:Y-C-G=I 储蓄等于投资S=I 或S=(Y-T-C)+(T-G) 私人储蓄(Y-T-C)公共储蓄(T-G) 如果T大于G预算盈余;如果G大于T预算赤字,公共储蓄是负数。 对整个经济而言,储蓄必定等于投资。 可贷资金市场 储蓄是可贷资金供给的来源,投资是可贷资金需求的来源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10会计宏观重点...计算题根据老师说的记得,可能有点小问题 题型:1.选择:15*1’(大多分布在第二章和第五章) 2.名词解释:5*3’ 3.简答:6*6’ 4.计算:2*10’(P65 四、1 P100 四、 2 , 3 P116 二、7) 5.论述:1*14’ 一.名词解释 个人可支配收入:指个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缴纳了个人税和非税支付后留下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中间产品:指被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产品和劳务。 挤出效应:政府增加购买之后,引起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将会减少,相当于政府的购买挤走了私人的投资。 广义投资:是指为了获得未来报酬或收益的任何经济行为及其垫支的资本。就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新的资本流量。 狭义投资:仅指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也可称为证券投资,如股票、 债券等。 漏出:是指脱离经济循环的收入流量。 间接税:是以成本形式计入产品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可看成是要素报酬以外的追加。 乘数:就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均衡收入变动的倍数。 IS曲线: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在产品市场中,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LM曲线:指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在货币市场中,均衡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 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或根据资金运用情况,在所吸收的存款中,另外再自 愿持有的一定数量的法定准备金以上的准备金。 财政政策: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 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包括财政支出政策与财政收入政策。 成本推进型通胀:是指由于某些重要生产投入的价格上升引起的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现象 结构性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动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各产业部门的分化组合与此消彼长,也会产生失业人口,由此造成结构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的经济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 通过宏观经济学学习,了解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就是, 能够用厂商理论和消费这行为理论去判断在微观的市场结构中, 各个主体应该怎样进行经济决策。下面是WTTWTT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 我很喜欢经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 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 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 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 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 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 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 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 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

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 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我先说一下,我这次考的不是太好,不是我学的不好,我是真的有点怀疑,这份题组合时是否真的有人在规定的时间可以在没有草稿纸的情况下做的玩,而且还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其实我觉得这个试卷出的题有点多!就拿计算题来讲吧!虽说都是您给的类型题,但密密麻麻的试卷上翻一页,做一下题,我并不觉得真的是给我们考试的!也更不是考察我们知识点的掌握的!我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一关键概念 1、实证分析: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建立逻辑框架对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推导出的命题要能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2、规范分析: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从理论上探讨某类经济行为应该是什么或某类经济问题应如何解决。 3、均衡分析:研究经济的部分或整体趋向均衡(一种相对静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条件、机制和结果。 4、静态分析:研究经济达到某一状态的条件和结果。 5、动态分析:研究经济的实际变动过程。 6、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较: (1)GDP是某一时期内(衡量期的长度通常为一年)在一国境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某一时期内为市场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3)GNP与GDP关系:GNP=GDP+NFP,其中NFP是净要素支付,即本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国外使用所获得的报酬(工资、利息、股息等)-国外生产要素在本国使用所获得的报酬。 (4)GNP比GDP更能反映国民收入(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获得的

报酬)的变动,并且,一个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更直接地反映在GNP而不是GDP上。

7、名义价值:用核算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 8、实际价值:用基期货币价值衡量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量,它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值量。 9、流量:一定时期内的增量,如GDP、GNP、NDP、收入、投资和折旧。 10、存量:某一时点上的累积量,如财富和资本。 11、现值:未来某时刻获得的货币折算到当前时刻的价值。 二复习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的运行,主要内容是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总量分析方法,即分析经济活动整体水平(总收入、失业率、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等)的决定、变动和相互关系。 3、请谈谈宏观经济学派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等。(2)现代宏观经济学在各学派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争论的内容主要是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效应。 4、你认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内需不足;(2)通货膨胀压力大;(3)外汇储备急剧增加;(4)流动性过剩。 5、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1)各流派的争论将会持续下去;(2)新古典综合派仍占正统地位;(3)宏观经济学的精密化、实用化与微观化。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教程文件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 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 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宏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GDP的概念、含义、局限性(缺陷)、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是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包含如下含义: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的最终产品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7)人均GDP,它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而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2、GD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有局限性的: 1不能反映社会成本;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3、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 5、忽视了道德因素:计入犯罪活动和色情活 动创造的价值。 6、计入不增加社会福利的活动创造的产值。 7、错误和遗漏:(1)忽视地下经济:黑市交易;( 2)忽视非市场活动:如自给自足的生 产、慈善机构的活动、家务劳动等等(3)一般转移支付、证券的买卖、旧货的交易等等; 8、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3、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体系 国民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净值 NNP 国内生产总值 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 国民收入 NI (√)个人收入 PI(√)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五个基本总量的含义和他们的关系: (1)GDP (2)NDP=GDP-折旧 (3)NI=NDP-间接税-非税支付-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对现期政府企业的补贴-现期政府企业的盈余;其中,政府企业的盈余不是分配给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故不构成国民收入;)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个人利息和红利收入(5)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I+S 二.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 1、经济周期定义:所谓经济周期(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2、经济周期主要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罗伯特·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CH08

Exercise for Macroeconomics Chapter 8 TRUE/FALSE 1.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ffects are substitution effects over time. 2. When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creases due to a positive technology change, the real wage falls. 3.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in response to a permanent positive change in technology real consumption will be procyclical. 4. An increase in the interest rate makes future consumption cheaper and future leisure more expensive. 5. The income effect on labor supply is positive. MULTIPLE CHOICE 1. The cyclical part of real GDP is a. trend real GDP less real GDP. c. real GDP/trend real GDP. b. real GDP less trend real GDP. d. trend real GDP/real GDP. 2. Real GDP equals: a. trend real GDP plus the cyclical part of GDP c. trend real GDP less the cyclical part of GDP. b. trend real GDP times the cyclical part of GDP. d. trend real GDP divided by the cyclical part of GDP. 3. An equilibrium business-cycle model: a. uses shocks to GDP to find equilibrium conditions. c. uses equilibrium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how shocks affect real GDP and other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 b. uses GDP to find equilibrium shocks to the economy. d. uses GDP to find equilibrium conditions. 4. An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A, causes: a. an increase in the MPL c. a movement along the MPL hiring more labor. b. a decrease in the MPL d. a movement along the MPL hiring less labor. 5.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an economic expansion caused by an increase in technology, A, will: a. drive down the real wage. c. drive up the real wage. b. cause labor supply to be greater than labor d. lead to a relatively low real w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