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联网联系国家与社会的重要作用

探究互联网联系国家与社会的重要作用
探究互联网联系国家与社会的重要作用

探究互联网联系“国家”与“社会”的重

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互联网的影响作用已深入扎根于社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国家治理议题而言,国家管理者能否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社会环境变化,并有效运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这样的变革过程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对此,为更好梳理互联网时代国家社会及政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网络对于国家管理机制所带来的影响表现,2016 年10 月1516 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科学系、《学术月刊》杂志社、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联合承办的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围绕会议议题,来自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近30 余名专家学者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学科、政治学、社会学及经济学学科角度展开了专题研讨。

一、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特征及其

对于公共舆论形成的影响

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即表现为对于社会整体意志的全面整合,实现对于最大多数人意见的统一。因此,对于社会意愿(态度)确立有效征询、采纳机制保证了国家管理的合理性。这是我国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的讨论中尤为关注公共舆论议题

的原因所在。

相较于传统社会,网络时代的到来最直接地表现为对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无论是国家(地区)政策、法规、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传达,还是社会事件信息的横向扩散,特别是基层民意的社会化反映,通过网络平台,信息传递更为便捷,但同时也表现得更为复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桑玉成认为,当今社会公共舆论的形成模式已经因为网络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而出现了整体性变化。一方面,因为传播成本大幅度下降,网络信息的传递总量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另一方面,当下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不再表现为站到站的序列性传递,而是以群的形式向外扩散,在过程中信息本身的意义会发生不确定改变,由此形成的公共舆论很可能背离信息发布者本意。

与桑玉成观点相近,江苏省委党校王金水、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王可园以及杭州师范大学赵宬斐与何花共同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的具体差异,强调网络渠道信息传递呈现扁平化分散化多元化及民主化特点,既赋予受众信息获取的自由,同时也增加了其脱离网络信息的成本,使每个人的意见表达或多或少都陷于网络之中。对此,执政党必须尽可能地提升自身对于多样化民意的汲取、整合能力,理性回应网民意见,优化政治决策。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中心齐洁认为,相比原有体制内媒体渠道,新媒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容易出现道德问题,强调对于这类开放型信息传播方式的政治引导工作亟待加强。

在相应问题的讨论中,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许振江博士对于自媒体

形式特征的分析尤为值得关注。许振江博士认为当下网络平台中所出现的自媒体形式改变了过去人们相对被动、单向接受信息的局面,在这一新型网络形式的带动下,每一个网民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信息发布、加工或传播站点,其个人可能通过借助公共舆论外壳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这对于网民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一观察基础上,许振江重点分析了自媒体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各社会阶层就公共舆论接受态度的影响,指出自媒体多倾向采用图片、视频等抽象化程度较低的信息表达形式,这使得社会中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者更容易受到其观点影响。对应该观点,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胡建国通过定量研究分析,认为社会大众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环境中所拥有的资源基本对称。并且,无论是拥有较多现实社会资源的精英阶层亦或占有社会资源相对有限的草根阶层都会积极参与网络意见表达,希望能以自身观点引领公共舆论导向。换而言之,网络信息虽整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但各社会阶层实则都在竞争相对的话语引领权,使得基于网络信息所形成的社会公共舆论本身就带有特定导向性色彩。

二、加强网络环境中的意识形态引导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

网络时代国家治理的重点在于理顺国家与社会关系,关键在于实现对于社会大众(网民)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就这一问题,与会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详细论述相应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中国社会科学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张树华教授认为对于网络信息管理的关注,关系到民众对于自身所处社会的认同与否,这体现了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面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冲击,中、俄两国在过去都曾走过弯路,实践证明一味迎合西方社会价值观并不能换来对方的接纳,只会被视为弱者而被进一步蚕食。在国际各类意识形态的交锋过程中,中国应该有自信建立起属于我国的话语体系,牢牢抓住相应语言权,这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首要前提。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政治科学系拉基齐斯基尼古拉(Nikolay Rakityanski)与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分别从世界各国意识形态之争的历史渊源及资本主义全球化角度出发,认为西方国家推行所谓普世价值的根本目的即是为了实现对于其它国家(地区)的政治统治。这一强势表现受到历史、文化、经济及宗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想要对其予以改变的难度较大,各国必须清楚认识到这一点。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院高奇琦从比较政治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西方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国际性影响力,认为在面临严重增长动力不足挑战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会进一步放大其原有一元化政治特性,势必通过各类信息传播渠道冲击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设定,其中网络的影响力最为广泛。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丽涛认为,在意识形态的较量过程中,网络空间是最容易被首先攻破的前线。如果脱离国家管控,网络自身的碎片化受资本控制及宣传话语滞后缺陷势必使其受制于人。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洁与张亚茹共同撰文认为对于意识形态的正确引领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互联网作为西方社会信息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必须接受政府的严格管控。

在这一问题上,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旭对俄国针对青少年

群体所设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的梳理为我国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青少年是网络空间中最为活跃的社会群体,而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又相对较弱,不仅容易被实用主义金钱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误导,更有可能在网上受到境外恐怖组织分裂反动思想影响,做出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对此,俄国开展了历史事件考察军事体育及技术竞赛等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国家、民族及民主政治观念。与之对应,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重点分析了中国的法律教育模式,强调必须将法律服从与法律认识两者做有效结合,促进民众对国家法律及依法治国理念形成积极态度。

三、网络时代对于政党的自身组织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在加强对于网络平台及相应社会意识形态管理的同时,执政党自身的组织建设工作也应随之予以适应性发展,这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发展执政能力的保障。通过网络,民众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各党组织架构、人事安排、运行机制及政治理念类信息,这对党的运行实际起到了社会化监督作用。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那传林对统一俄罗斯政党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网络,社会民众可以自由查询了解政党经费来源信息,并且据此对其政治理念予以合理性分析,这就要求政党在进行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

罗蒙诺索夫莫斯科国立大学捷宁基里尔(KirilllTelin)同样强调加强网络时代政党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性。他认为网络环境中难免存在部分对于执政党的批评意见,政党在对其予以管控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出发,尽可能地对政党本身进行组织完善,以积极态度回应社会不同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作者简介:李姿姿(197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公民社会、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与社会关系。 《学术界》 (双月刊)总第128期,2008.1 ACADE M I CS IN CH INA No .1Jan .2008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研究述评 ○李姿姿 (中央编译局 世界所,北京 100032) 〔摘 要〕经历了社会中心论和国家中心论之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20世 纪90年代进入了“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新时期,相继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国家嵌入社会”等理论,重新思考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表明人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看法走出了零和博弈的传统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视角的出现,对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家;社会;国家在社会中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通过国家-社会二分法来看待问题,认为国家与社会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打破了这种二分的视角,以米格代尔(Joel S .M igdal )、埃文斯(Peter B.Evans )、奥斯特罗姆(Elinor O str om )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国家在社会中、国家与社会共治、公与私合作伙伴关系等理论,认为 国家与社会存在合作与互补的关系,二者是互相形塑的。〔1〕在这一理论的影响 下,产生了有关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形形色色的研究。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超越了传统二分法对单方面的片面强调,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们对国家权力和作用的认识转变,对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实世界有着重要影响。 一、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是讨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合作— 072—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初探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课程考试试卷封面 教师姓名: 日期:2011年01月04日

浅议国家与社会关系 内容摘要: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纪经济学学者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注的是权力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如何分配,即政府控制的权力与社会的自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合理界限,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如何保持适度平衡和确立一种建设性互动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化和协调化,是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过程而演进的,是推动经济民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性资源。本文以政治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国家与社会关系,并着重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理论入手,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并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的实际,探讨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可行之路。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互动;全球化 国家与社会关系是政治学、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纪经济学学者们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关注的是权力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如何分配,即政府控制的权力与社会的自主权力之间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它所关注的是如何划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合理界限,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如何保持适度平衡和确立一种建设性互动关系。当今我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是由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事实引起的。从社会角度而言,它体现了随着利益多元化的形成和社会自主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渴望;从国家角度而言,它体现了在体制转变阶段,如何界定政府权限、规范政府行为的要求。因此,科学地解答这一问题不仅是学术理论界的事情,而且是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以政治社会学视角审视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只不过是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位匆匆过客,只有社会才能与人类共始终。 1. 社会产生国家 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独立解决不了自身的矛盾,需要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组织来管理社会,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国家产生的最初阶段,缓和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条件。 2. 社会支持国家 国家是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生。国家刚一诞生,社会就赋予其两种职能: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社会在国家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成功,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必须支持国家的发展才能使社会按正常的脚步向前迈进。)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案设计 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课时情况:第1课时,共3课时 作者姓名:伍鼎煜 备注 一、教案目标: 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 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增强对礼乐文 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 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案重难点: 1、教案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案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案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案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案过程: (一)复习导入 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 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案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 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案新课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 (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 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M。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 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 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 (5)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

《探究因特网的奥秘》教案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第二册下 第二章第二节探究因特网的奥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相关的基本概念WWW、URL、IP地址、主机域名等的含义和作用。 2) 了解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格式。 3)了解IP地址与主机域名的关系。 4)了解配置服务器的简单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指向同一网页的不同格式地址的访问体验因特网上的信息访问方式。 2)经历选择和了解网页制作工具软件的过程,初步知道常用的网页制作工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通过对因特网信息访问的解读,消除对计算机网络的神秘感。 2)能在操作网页制作工具的过程,初尝利用网络进行信息发布的喜悦,激发对下一章内容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统一资源定位器的格式。 教学难点: 了解配置服务器的简单方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上网的基本过程,我们说过,我们能够上到一个网站,是因为别人在那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服务器,上网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因为因特网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服务,那么我们能不能也在网上安个“家”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因特网的奥秘。

二、创设问题。 提出问题:为什么通过一根神奇的网线我们就能浏览到世界各地的网站?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从网络中计算机的协议和信息统一存在格式、探询建网站方案等方面提出了本节内容的学习提纲。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提供各种服务来实现人机交流的,其中主要服务就包括WWW(world wide web)服务,WWW中文名称叫做万维网,起源于欧洲物理粒子研究中心,指远程访问系统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访问不同类型的信息,后来演变为我们通过浏览器就能访问一页页图文并茂的网页,轻击鼠标就能在网页中轻松跳转。WWW服务也就成为因特网上使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服务。 因特网上提供信息的服务器很多,我们必须使用统一资源定位器即URL格式来实现资源的快速定位。即:协议名://IP地址或主机域名/路径/文件名。 网络IP地址和域名都是唯一的,比如IP地址是由4段数字组成,而域名则是我们平时输入的网址。 三、学生小组讨论,网上实践。 小组讨论:我们常用的教育网站也有唯一的IP和域名吗?指导学生理解域名或网站IP的唯一性,利用“全库网123查”查看汕头各个教育网站的IP地址及相关信息,知道他们的对应关系。 四、深入因特网的信息服务。 介绍服务器和服务端软件,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对应的关系。 用浏览器可能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看到网上信息,那么它是怎么实现的呢? 网上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叫服务器,它们是由安装了服务端软件的高性能计算机来实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些软件的帮助看到计算机设置的各个网站了。常见的有windows的组件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计算机也设置成一台服务器,把自己的窝安在我们的网上。 布置任务:为计算机添加IIS服务端软件。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演示配置方法并指出默认网站的根目录。 网站就是设置的文件夹,网页就是夹中的超文本格式文件。 五、探询建网站方案。

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理论 摘要: 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概念最早由黑格尔提出。他在他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明确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区分开来。将市民社会看作是私人利益的体系,认为个人是市民活动的基础,也重视在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作用,认为市民社会依附于国家。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理论是对黑格尔相关理论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认为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而不是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本文将通过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概念进行分析,辩证分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以及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结构性关系。 (一)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 马克思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本身把自己变成国家。它们才是原动力。可是在黑格尔看来却刚好相反,它们是由现实的理念产生的,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天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是国家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早期所确立的这一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它确立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基本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坚决反对国家决定社会的观点,他通过艰苦的理论探索而建立了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从而为科学的研究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关系奠定了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 (二)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化。 社会总体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化,其实质也是社会和国家的二元化。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来看,国家和社会的二元化是国家把权利(经济权利)逐步还给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来看,政治和经济相对分开,是政治和经济充分发展的前提。 (三)社会与国家的重新统一。 国家与社会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性内容,是从过程和结果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的必要性,同时又揭示了国家自行消亡的历史趋势。因此,马克思关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论,构成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第六讲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关于人的学说、社会的学说,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做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教学时数:讲授学时:2个,讨论学时:2个,课外学时:4个 引言: 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履行对祖国、对社会的崇高义务,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一节个人与社会 一、关于人的学说 人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延伸的: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历来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论是东方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思想家均未能弄清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们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的历史而已。 二、关于社会的学说 (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1、社会契约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卢梭) 2、社会有机论(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孔德、英国斯宾塞)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结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生产中相互交往,形成与一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民族国家与国家构建:一个理论综述 杨雪冬 现代国家(modern state)或者说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有效的政治组织单位(吉尔平,1994),而现代国家的构建则是一个不断寻求国家与社会、市场关系合理化的持续性历史进程。这种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单个民族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而且体现在诸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共时性和历时性上(宁骚,1995)。因此,国家构建可以作为检视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视角和基点。 一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和民族国家构建 20世纪晚期以来,随着西方社会科学作品的大量译介,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和民族国家构建(nation-state-building)三个概念也开始被国内学界较频繁地使用。尽管如此,对于三者的界定、相互间的关系(定义上和历史时段上)以及适用范围,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看法。比如,对于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的译法就有多种。比较流行的有“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或者“国家形成”。实际上,这种混乱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即使在创造这些概念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民族国家有多个表述形式(nation-state, national state,nation state)就说明了这点。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从西方引入的概念所反映的历史情境与这些概念使用者的非西方认识情境的不对称。具体而言,一方面,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概念一样,这三个概念也是从西方经验中归纳出来的,虽然在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后得到了理论上的抽象,具有了相对的普适性,但不可避免地带着某种地域历史性。另一方面,在中国的认识背景下,国家本来就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国家”起码充当了英语中的三个词:作为地理概念的country;作为政治概念的state;作为民族/文化概念的nation。作为研究者很难在语言表述上把作为分析概念的“国家”与作为日常生活概念的“国家”区分开来。这直接导致了研究表述中的困境。 除语言表述的独特性外,“国家”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及当代政治文化中还被赋予了强烈的本土性的解释。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国”与“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仅是政治人的生长逻辑,也是“国”的家庭化或家族化的典型写照。虽然与西方传统类似,传统文化在序列上把“国”置于“家”之上,但是并没有把二者作为“公域”和“私域”区别开来(亚里斯多德,1965),而是把两者重叠在一起,淡化了国家的制

国家与社会之间

选自《公共行政》2002年第4期(P19-25) 国家与社会之间 ——论社会中介组织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一、中国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中介组织兴起的必然性 1.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时期,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同时,加入WTO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带来巨大挑战。中国的市场经济虽已基本确立,但还不完善、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规则不完善;市场服务体系滞后。无可否认,市场机制是迄今为止最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然而,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也会由于垄断、外部效应、公共物品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限制,从而出现市场失效的情况。所以,在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不仅达不到理论上的帕累托最优,就连其基本的资源配置功能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政府就要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方面不仅要面临着市场机制存在着内在缺陷的问题,还要面临着市场机制力量薄弱,不能较为充分地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的问题,而且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不一定能解决得好;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和竞争经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活动主体的行为,只能通过各种间接手段调控、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市场经济必然会划定政府权力的范围,迫使政府重新调整其职责和功能,限制政府的结构和规模。为此,政府又必须在市场不发达的条件下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移给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一方面要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市场失效问题,承担政府微观经济管理职能弱化后的部分职能;另一方面又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填补对某些领域直接参与、直接管理手段的放弃和间接调控机制尚未健全所形成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的结构真空。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曾指出,从不发达、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向发达、规范的市场经济的过渡、转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历史轨迹,诺思称之为lock in(锁定)和path dependence(路径依赖)。”[1] 而在这种转轨过程中,要避免极易出现的lock in现象,就必须找到一种path dependence,即归根到底要找到一种使市场与政府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通道。建立在市场契约关系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行政权力的基础上的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重要的path dependence。 2.公民社会的兴起。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也称作市民社会、文明社会,他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近现代社会学家共同使用过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指一种不同于国家构造的社会形态。今天,市民社会已成为西方社会普及性的结构形态,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表征。 中国作为迟发展型国家,国家在启动现代化的初期完全占主导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动员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进行工业化,因而运用政权力量渗透、控制了社会各领域,形成了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关系模式,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两个越位:公共生活对私人生活的越位;国家生活对社会公共(民间)生活的越位。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模式使国家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国家行动的有效性降低,进而削减了国家的权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转变国家高度统合社会的关系模式已经是非常迫切的了。西方国家现有的国家和社会二元结构模式形成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市民社会通过与王权和国家权力的不断斗争,逐渐确立了市民社会的地位。在市场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国家不断收缩其行动范围,逐渐退出私人领域和非政治性公共领域。这一过程呈现出社会主导国家的特点。西方市民社会尽管有较强的自主性、主动性,但由于国家的被动性调适,西方

《因特网的应用》教学设计(用)

《因特网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常见的因特网应用”,“如何用好因特网”和“网络空间的责任与安全”。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对因特网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与前几节课的内容相比,本课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和平时与因特网的接触,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信息网络和网络的构成要素,并且对因特网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只局限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方面,对于因特网的其他应用技能了解的不多,本课旨在让学生对因特网的应用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好因特网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应用常识。 (2)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 (3)增强利用网络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网络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 (4)建立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悉基本的因特网应用技能,利用好因特网。 难点: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负责任地使用因特网。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采取谈话法,教师演示法。 (二)学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 六、教学环境与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室系统。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课题。 【学习指导语】相信同学们对网络一定不陌生,现如今,因特网飞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信息高速公路。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中的视频《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指导语】看过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法?因特网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习指导语】看来同学们对因特网都有所了解,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因特网的一些应用常识。 板书课题:因特网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视频来引入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兴趣,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 1.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的应用让人目不暇接,我知道同学们都是网络小高手,你们利用因特网做过些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 【学习指导语】看来大多数同学们平时对因特网的应用还只局限于游戏,聊天等娱乐方面,其实因特网的应用非常广泛,还有一些你不知道用途。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展示常见的因特网应用。 【学习指导语】我们不仅可以在网上游戏,聊天,看视频,还可以在因特网上学习、读书,了解新闻时事、购物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因特网的应用,让他们知道除了娱乐功能外,因特网的应用非常广泛。 2.如何用好因特网。 【学习指导语】因特网的应用可真不少,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利用因特网的这些功能呢?请同学们阅读这样一个故事。 【教师活动】播放课件《曲别针换别墅》 【学习指导语】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故事。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拨。 【学习指导语】要想利用好因特网,首先要建立网络信息意识,把因特网当作生活和学习的工具。比如,在遇到生活中的难题时,先到网上搜索一下,看别人是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精)

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关键字:领导乡镇国家关系政治自治社会村民组织社会关系 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 ——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 景跃进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749】【字号:大中小】 “国家与社会关系”与“党政关系”是我国政治学研究中广为人们运用的两对概念。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所要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这两对概念或范畴所揭示的社会-政治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于我们思考和运用这两对范畴具有什么意义?就此一主题而论,文章具有较强的理论色彩。不过笔者讨论的进路是具体的,确切点说,这一讨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政治的背景。文章首先反思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运用脉络,其次围绕村民自治实践中出现的两委“一肩挑”现象,解析党政关系与国家-社会关系的交织(注:本文的观点最先发表在拙著《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和宏观透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一书。2004年5月曾作为会议论文提交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政治与政党发展”研讨会。此次在杂志上发表,笔者作了一些技术处理。)。 一、乡村研究中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的既有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能主义政治的消退,“国家与社会”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界普遍采用的一个分析术语(注:这一范畴首先是通过市民社会的讨论而引入学界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的一系列专题文章在大陆学界开启了这一学术话语。从理论上说,市民社会是国家与社会关系范畴的一种特定型式,关于它是否适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存在一定的争论。不仅如此,有的学者对国家与社会二分法是否适合于中国也提出相应的疑问。对此,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尽管如此,随着自由主义著作在国内的大量引介和影响日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范畴越来越为人们普遍接受。杨念群:《近代中国研究中的“市民社会”--方法及限度》,二十一世纪,(香港)1995年第12期。黄宗智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载于甘阳主编、哈贝玛斯等著《社会主义:后冷战时代的思索》。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导论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在乡村政治(尤其是村民自治)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文章,还是经验研究,它几乎成为一个主导性的研究范式。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2008年国庆节,《南方周末》邀请了海内外的一些朋友,希望大家能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包括:你对国家做了什么?国家为你做了什么?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了解我写作立场和价值取向的读者会知道我不过是由着这个机会,重申自己对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的理解。政治何为?国家何为?谈到对国家的理解,引用最多的恐怕就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时的那句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就在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四处传播、赞扬肯尼迪的爱国主义时,身为美国公民的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对此非常不以为然。在弗里德曼看来,从本质上说,政府仍不过是一个手段,一个工具。政府既不是一个给我们带来恩惠与礼物的人,也不是使我们盲目崇拜和为之服役的主人或神灵。也就是说,政府的存在,是为了让这个国家公民的权力达到最大化,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公民不能合理合法的享受自己的权力,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就应该进行改进或者下台。 这本书上还重新定义了一下爱国,以前我们想到爱国,大部分都是什么以集体利益为重,为人民服务之类的。我们想象中的爱国也更像是爱我们的政府,或是说爱我们的执政党。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爱这个东西是相互的,而且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在这本书中举了这样一个国家,圣马力诺,它有9个政党,每年4月和10月由大议会选举产生两名

权力同等的执政官。他们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和议会首脑,任期半年,不能连任,三年后可再次当选。也就是说,在圣马力诺每年能产生4位国家元首。如果以60年为一周期,且不考虑连任障碍,理论上一个人一生中可以有240次当选国家元首的机会。而议员为60位,五年一届,平均下来60年就是720次机会。同样是政治权利,和世界各国相比,圣马力诺的“含金量”当属最高,真有点儿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皇帝轮流做,明朝到我家”的意思。这是一个没有铁路、机场和港口,甚至也没有红绿灯的国家,但人均拥有两辆汽车。全体公民享受公费医疗,实行小学和中学16年义务教育制。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国家,不用灌输任何爱国主义,一旦遇到外敌入侵,该国公民都会奋起抵抗。 所以说:归根到底,国家只是全体国民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民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在此意义上,爱国主义者真正要做的不是忙于督促每个人去爱国家,而是要让国家能够爱每一个人。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外表或是说军事实力的强大,那它就违背了国家这个东西最开始产生的意愿。苏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它外表看起来固然强大,但我们也应该想到,它的工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是有无数的农民无偿的进行支持才造就的,而那些底层的人民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外表的强大。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在各个方面上的尝试,我也非常希望能看见理想中的中国,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从理论上来讲,国家与社会存在着诸多关系模式,而非简单的零和关系。有的学者归纳为五种:社会制衡国家、社会对抗国家、社会与国家共生共强、社会参与国家、社会与国家合作互补。[16]而波兰社会学家奥索斯基则认为存在三种模式:集体理解的模式,即建立在传统习俗之上的社会生活;多元模式,它是由于相互作用的“自然法则”而获得的社会均衡,在遵循某些竞赛规则的情况下,是各个不协调的决策的结果;一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央决策规定社会生活,主要决策都由一个机构制定并且监督实施。奥索斯基认为,由此可以演绎出第四种模式,“第四种社会制度的概念——尽管旧式的自由主义者反对——是把社会生活的多元特征与合理的计划系统协调起来”。[17]由此可见,不论是“五分法”还是“四分法”,皆包含“强国家-强社会”这一理想类型。事实上,西方国家的现实经验也印证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并且表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确能够达致双赢的结局。[18]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革命型全能主义遗产的国度,将多元主义视为公民社会发展之道并希望最终实现“社会制约权力”的“弱国家-强社会”目标,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而,打破国家与社会零和博弈的陈腐观念和寻找新的发展模式,具有非常珍贵的现实意义。就此,笔者赞同顾昕等人的观点,就中国的实际来说,在合作主义(Corporatism,也译为“法团主义”)理念下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mutual empowerment),并最终形成“强国家-强社会”的关系格局,不失为一种合理而又可行的发展模式。[19]一方面,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仍然需要国家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在尊重社会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介入社会生活过程,对后者的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协调和引导,或者为它们创造适宜的活动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民主政治的实现需要社会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并最终与国家形成“双向的适度的制衡关系”。当然,这样一种抽象的理论界说还需要一套技术性的操作方案与之相配套。就当前来说,改革现行的社团监管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使它们成为法治框架内各种公共物品和私人产品的有效提供者,乃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中的国家,并非一个权力不受限制而肆意横行的“利维坦”,而是指国家具有较强的能力,能够有效动员和汲取社会资源,进行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套用迈可?曼(Michael Mamn)对国家权力的区分,“强国家”是说国家拥有强大的基础性权力(infra-structural power),而非专制权力(despotic power)。[20]对“强国家”进行这样的界定,不仅可以避免国家为其滥用权力侵害公民而寻找借口,而且有助于国家提高相应的基础性能力(如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和合法化能力)并免除“自由派”对强大国家能力的无端责难。 国家主要指政府,有时指领土和资源的总合。社会是全体人民组成的整体,主要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国家、集体、家庭和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教案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教案 一、课程题目 因特网多媒体技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与人们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其工作思想; 2、通过学生体验流媒体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加深对流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解; 3、感受因特网多媒体技术的魅力,树立正确应用多媒体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流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基本工作思想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方法 课程类型:理论讲授课、实践操作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设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1、上节回顾 简单回顾上节课因特网信息交流内容。因上节课留了五个练习题供学生作答,因此本节课边做练习边回顾上节课主要知识点。主要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方法。此过程约3-4分钟。 2、新知探究 教师问学生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用英特网干什么?学生回答查阅学习资料、看视频、听

音乐、聊天、玩游戏。则让学生马上体验实践,按照要求分别去网易公开课、CCTV节目官网、中央电视台试听在线观看视频,看的过程中比较三个网站在播放视频方面有什么区别。让着生带着问题看视频,便与学生后面学习多媒体技术、流媒体技术,利于理解。此过程用时约10分钟。 结合刚刚的看视频体验活动来解释多媒体技术的含义,以及常见的压缩媒体文件格式。因这些压缩文件都需要先下载才能播放,很不方便,所以流媒体技术应用而生,街是流媒体技术的含义以及常见的流媒体文件格式,结合用水龙头接水的例子来解释,更加通俗易懂。此过程用时约6—7分钟。 接下来介绍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以及实现虚拟现实的三种技术:URML语言、全景环视技术、Java语言。详细介绍前两种技术,教师结合一些网站让学生自己体验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边体验边解释含义。结合百度地图全景模式、太阳系360°全景等网站来讲解虚拟现实技术,便于学生理解,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此过程用时约10分钟。 3、巩固实践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去教室提供的网站进行体验,了解因特网多媒体技术奥秘。此过程用时约15分钟。 反思:本节课主要讲的一个知识点是流媒体技术,因为平常生活中并不会听到这个技术,所以学生完全不了解,举例解释之后效果也不是很好。在讲虚拟现实技术的时候展示了几个有趣的网页,学生兴趣度较高。所以教师在以后生活中应当多关注新现事例,争取运用到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

第五章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第五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 杨鹏程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关于人的学说、社会的学说,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时代价值,做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主义与个人自由发展的关系,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教学时数:讲授学时:2个,讨论学时:2个,课外学时:4个 前言: 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否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只有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履行对祖国、对社会的崇高义务,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一节个人与社会 一、关于人的学说 人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延伸的: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而后者历来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无论是东方的思想家,还是西方的思想家均未能弄清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他们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人的本性是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性的不断改变的历史而已。 二、关于社会的学说 (一)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 1、社会契约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卢梭) 2、社会有机论(主要代表人物法国孔德、英国斯宾塞)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结成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人们在生产中相互交往,形成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

智慧树知到掘金海外跨境电商的奥秘教程答案.docx

智慧树知到掘金海外跨境电商的奥秘教程 答案 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包括()。 答: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问:日本军队在哪一年偷袭美国珍珠港? 答:1941.0 问:演讲者可以通过()迅速产生与主题相关的诸多想法,然后再从中挑选关键点,调整结构,进而从中形成要点。 答:头脑风暴 问: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第一个对因果关系理论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是()。 答:休谟 问:职场是一个实践为主的领域,所以学校所学到了职场基本都没有用处。

答:错误 问:关于过错责任原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答:公平责任体现了过错责任原则 问:因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决定商品价格的唯一因素是价值。() 答:× 问:创建“肋”时为了便于操作及修改,建议封闭轮廓的中心与中心曲线的相合。 答:起点 问:以下不属于披萨盒子的关键问题是。() 答:A 问:与西方的颜料浮在表面相比,中国的墨更讲究“入木三分” “()” 答:力透纸背 问:以下哪些团队价值观和行为是应该被提倡的 答:要有负责任的主人翁心态 要有很强的协作精神 不搞本部门的山头主义 问:关于素质冰山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答:冰山以上部分”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冰山以下部分”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冰山以下部分”深刻影响“冰山以上部分”。

问:以印象派为代表, 19 世纪中叶以后,()成为油画风景画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外光写生 问:4.四季色彩理论是由首次提出的。 答:卡洛尔.杰克逊女士 问:清政府被迫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是在()。 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问:企业不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答:错误 问:企业不通过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采用产销合一的经营方式,直接将商品卖给消费者的是() 答:直接渠道 问:企业不同部门对合同重要性的看法是一样的。() 答:错误 问:企业不一定因为负债而破产,却会因为资金断流而破产。() 答:对 问:企业不一定因为亏损而倒闭,但会由于断流而死亡。 答:正确 问:"pianissimo"表示甚强。 答:错 问: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可促进动物肌肉生长,但在肉中残留造成()污染,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答:违禁药物

浅谈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浅谈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法律和社会之间有着密切而且复杂的关系。归纳来说,法律来源于社会,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反过来法律又维护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对于不同的时期或是对比不同的社会环境,法律有着各不相同的内容形态,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先说法律的起源,法律不是原来就有的,在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以前,生产资料是公有的,产品实行平均分配,个人与集体浑然一体,利益基本一致,这使他们只需依靠传统习惯就可以把经济关系调整好了。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原始社会的氏族联盟和氏族习惯就逐渐被国家和法律所代替。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需要新的社会规范来解决社会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求无限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秩序,为了适应这种社会结构和社会需要,国家和法律这一新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就出现了。由此可以看出法律是社会的产物,是为了调整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义务应运而生的,法律不能脱离社会。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化产物,从人类社会早期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习惯法的产生,到国家的诞生,诉讼与审判的出现,再到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开来,法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所以对于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社会环境下,法律的内容、特点和表现形式也往往不尽相同。封建社会法律由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国王或者大臣制定,资本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议会制定,而社会主义社会法律由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人民议会制定。比如说中国的法律就是由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这就是法律的基本精神,即它所代表的利益阶层,由此可见法律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分不开的。就拿我们国家来说,千百年来,法律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夏商周奴隶时代的“刑”,这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暴力的工具,并且通过这些制度、规范来控制自己的国民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发展至今日的社会主义法治,法律趋于完善也更人性化,现如今国家法律在逐渐取消一些死刑罪名,为的是尊重保障人权,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笔记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笔 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一)、关于纯粹法学理论 作者在此书里提出了不同以往的“纯粹法学理论”。所谓“纯粹法学理论”主要就是关于实在法的一般理论。而实在法是和具体的国家的法相联系的,所以作者的这个理论就是通过对与国家相伴随的实在法的分析、对一切与法有关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试图发现法的自身的性质,从而推出一套可以普遍适用于世的法的基本理论。在绪论中作者指出纯粹法学理论的唯一的目的就在于使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法这个对象,“使和某一特殊法律秩序有关的法学家、律师、法官、立法者及法律教师,尽可能正确的了解并陈述本国的实在法。” 凯尔森认为法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然像其它科学一样有自己的认识对象——法律,有自己的特定的研究方法——对“法律实际上是什么”进行现实的论述,而不是对法“应该是什么”抽象的论述,也就是研究的是法的实然状态而不是应然状态。所以凯尔森的法学理论必然将与实然法律无关的其他因素都撇弃在法理学这门科学之外。 所以,我们能够看得出纯粹法学的“纯粹性”主要体现在它将研究对象限定在“实在法”的范畴,它要回答的是问题是“法律实际如何”,而不是“法律应当如何”。主张要从结构上来分析实在法,而不是考虑从心理上(道德与正义)、经济上、政治上这些因素来对实在法进行解释或评价。这就从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决定了它必然与持正义观念的自然法学区别开来。 首先他将法与正义划清了界限。认为“将法和正义等同起来的倾向是为了一个特定社会秩序辩护的倾向。这是一种政治的而不是科学的倾向”。因为正义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一个价值判断是这样的陈述,他宣称某个东西是一个目的,一个最终目的,其本身并不是达到一个进一步目的的手段。这种判断始终是由感情因素决定的”。因而正义价值的判断也总是依靠纯粹主观的相对价值判断。而“既然人类分成许多民族、阶级、宗教、职业等等,彼此往往发生分歧,所以也就有着许多不同的正义观念,多到使人甚至不能简单地讲正义的地步”。所以“这种价值判断是大量的,彼此不同,且互不相容”。 “可是人们却倾向于将自己的正义观说成是唯一正确的、绝对有效的观念。理性地辩护我们的感情的需要是如此之强烈,以至于我们甚至冒着自欺的危险来满足这种需要”。也就是说我们常常用自己的感情欺骗自己的理性。自然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种学说认为“有着一种不同于实在法的、比它更高而且绝对有效和正义的人类关系安排,因为这种安排导源于自然、人类理性或上帝意志”。自然法学者声称自然法是绝对的,普遍的有效。凯尔森坚决反对自然法学说,因为自然法的理论基础是不可知的、非经验所能触摸的,“自然法学说的特征是实在法与自然法之间的基本二元论。在不完善的实在法之上,存在着至善的自然法,而实在法只能由于符合自然法才能证明是正当的”,这个学说将世界划分为两个不同的范围,一个使我们用感官可以感觉到的可见世界,我们称之为现实:另一个是不可知的理念世界。在这个可见世界中的每个东西,在另一个不可见的世界中有着他的理想模型和原形。“这种理念定义中包含了先验主义,人们不可能客观的认识理念,那么,人们就对现实和理念间的关系自由的选择这种或那种解释。如果人们对理念世界有充分的洞察力,那他就能使自己的世界,特别是它的社会世界、他的行为适应其理想模型。……因此也就不存在先验的理想世界和经验的现实世界的区别,理想会变为现实。如果人们能知道自然法学说所断言存在的那种绝对正义秩序,那么实在法成为多余的而且简直是毫无疑义的。实在法的立法者面对从自然、理智或神圣意志中了解的社会正义秩序的存在,他们的任务如同是在灿烂阳光下精心人工照明那样愚蠢的工作”。总的来说,凯尔森认为自然法学违背了一门科学研究对象特定性的原则,科学应当是以现实世界为研究对象,将超越人们经验所能认识的的东西排除在其研究范围之外。自然法学脱离了这条路线,所以不是科学。 虽然凯尔森否认存在绝对的正义观,但是他并不否认正义存在的合理性,他认为:“将正义问题从主观价值判断的不可靠领域里撤回,而将其建立在一定社会秩序的可靠基础上。这一意义上的‘正义’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