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 业 主 要 统 计 指 标 解 释

企 业 主 要 统 计 指 标 解 释
企 业 主 要 统 计 指 标 解 释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分为两类: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

(1)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工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它包括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活动(即工业生产活动)划分的主营业务活动单位和非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生产活动单位(即原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

工业活动单位,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②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

国有经济工业(即过去的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部队、科研机构、学校、人民团体和国有经济企事业单位等举办的国有经济工业。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后均改造为国营工业,1992年改为国有工业,这部分工业的资料不单独分列时,均包括在国有工业内。

集体经济工业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指除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单位)。包括股份制经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企业);港、澳、台投资经济(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企业)及其他经济类型的工业。

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根据上述划分原则,修理业中以重工业产品为修理作业对象的划为重工业,反之划为轻工业。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

售工业产品总量,它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它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了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初差额价值(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计算)。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轻重工业总产值的划分也是按“工厂法”计算的,即一个工业企业在正常情况下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轻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轻工业总产值;一个工业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的性质属于重工业,则该企业的全部总产值作为重工业总产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值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

它一般包括买价、包装费、运杂费和安装费等。

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历年已提折旧额后的净额。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货款、存货等。利税总额指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利润总额之和。

资金利税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与同期的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和流动资产)之比。计算公式:

资金利税率(%)=报告期累计实现利税总额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00%

资金利税率反映每单位(通常是每万元)资金所提供的利润税金额。它是考察和评价部门或企业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分析资金投入效果的主要分析指标。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与成本费用之比,是反映工

业生产成本及费用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同时也是反映降低成本的经济效益的指标。计算公式: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工业增加值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计算公式: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100%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次数,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产品销售收入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产品销售率指

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值与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

之比,反映工业产品生产已实现销售的程度。计算公式:工业产品销售率(%)=报告期现价工业销售产值报告期

现价工业总产值×100%

产品销售收入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

的业务总额。

产品销售成本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应

负担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扣除

其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利润。

利润总额指企业实现的利润。

应交增值税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交纳的增值税额。

产值利税率指报告期已实现的利润、税金总额(包括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应交增值税)占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产值利税率(%)=利税总额工业总产值×100%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

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目前我国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将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除以同一时期全部职工的平均人数来

计算的。计算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为了使各年度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数字可以比较,1990年以前各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均按指数换算成1990年不变价格。

资本金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合计。企业资本金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等。资本金合计包括企业各种投资主体注册的全部资本金。

总资产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1)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合计。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固定资产指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所占用的资金合计。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总负债指企业承担并需要偿还的全部债务。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等,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合计项。

(1)流动负债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和应交利润等。

(2)长期负债指企业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合计,其中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务、长期应付款项等。

所有者权益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其中包括投资者对企业的最初投入,以及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对股份制企业即为股东权益。

从业人员和职工工资

2001-03-15 10:19:24

经济活动人口指在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从业人员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

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各单位的从业人员反映了各单位实际参加生产或工作的全部劳动力。

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城镇私营从业人员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其经营地址设在县城关镇(含城关镇)以上的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包括私营企业投资者和雇工。城镇个体从业人员指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持有城镇户口或在城镇长期居住,经批准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从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者和在个体工商户劳动的家庭帮工和雇工。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计算公式为: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

职工指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不包括返聘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在国有经济单位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人员(1998年以后的数据均为在岗职工数据,其他相关指标如职工工资总额,职工平均工资等指标也从1998年按此口径进行了相应调整)。

国有单位职工指在国有经济单位及其附属机构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城镇集体单位职工指在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及其管理部门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其他单位职工指在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以及其他根据有关规定支付的工资,不论是计入成本的还是不计入成本的,不论是按国家规定列入计

征奖金税项目的,还是未列入计征奖金税项目的,不论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资总额内。

奖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津贴和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职工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指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与基期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是反映不同时期职工货币工资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基期职工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是反映实际工资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表明职工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第十二章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

第十二章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 一、趋势分析与预测分析的目的 趋势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它是指通过观察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在运用一定的方法比较各期有关项目金额的基础上,确定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及发展趋势,并对各项目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预测的一种分析方法。 预测分析是财务分析估价企业未来职能的延伸。它是根据企业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企业现在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企业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判断、预计和估算的行为,其核心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 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目的在于: 1.发现企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 2.为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提供依据; 3.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 4.为评估企业价值奠定基础。 二、趋势分析和预测分析的内容 无论是发现企业发展趋势和规律的趋势分析,还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计和测算的预测分析,都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的全面分析。具体来说,包括利润表的趋势与预测分析、资产负债表的趋势与预测分析、现金流量表的趋势与预测分析等三方面的内容。 1.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揭示了企业收益的来源。利润表趋势与预测分析实质上是对企业收入、成本费用项目进行的趋势与预测分析。 2.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趋势与预测分析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承担的债务、拥有的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的增减变动及未来某一时点的发展状况进行的分析。 3.对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趋势与预测分析是整个趋势与预测分析的核心和终点。 三、趋势分析的方法 在进行趋势分析时,可以直接将所分析的报表或项目连续几年的数据放在一起,编制一张趋势分析表,以观察表内各项目的变动趋势,判断其发展规律。同时,为准确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未来的发展情况,可以进一步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变动的趋势百分比。此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定比分析和环比分析。这两种方法也是进行趋势分析的主要方法。 1.所谓定比,是指选定某一会计期间作为基期,然后将其余各期与基期进行比较,从而计算得到的趋势百分比。这些比值往往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示在一张分析表中。定比分析就是通过观察表内的这些定比指标,确定所分析项目的变动趋势及发展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 2.所谓环比,是指将各项目的本期数与上期数相比较而得到的趋势百分比。这些比值同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列示在一张分析表中。环比分析就是通过对环比指标的分析,确定和评价表内各项目变动情况及其趋势的分析方法。 四、利润表趋势分析 对利润表进行趋势分析就是对企业连续几个会计年度或会计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损益的增减变动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增减变动的原因,并了解企业发展的趋势及规律,为预测企业未来的获利状况奠定基础。 五、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趋势分析就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进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C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D、百分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以个体指数与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A.综合指数 B.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 6.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 7、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了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该为( C ) A.110% B.90% C.111% D.100% 8.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C ) A.单位产品成本 B. C.销售量 D.销售额 9.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100元( A.只值原来的0.80元 B.只值原来的0.83 C.与原来的1元等值 D. 1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134.5%,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96.3%,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A.139.67% B.129.52% C.71.60% D.39.67% 1.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 格( C)。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2.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3种产品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7.5%,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3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 C )。 A. 103%106%107.5% 3 p I ++ = B. 103%20400106%35000107.5%20500 204003500020500 p I ?+?+?=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讲课稿

第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2.GDP被定义为在某一既定时期一国之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3.用货币去度量性质不同的各种产品,才能使各种产品能够进行加总,得出一国产出的总价值。() 4.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GDP之内。() 5.家庭成员提供的家务劳动要计入GDP之内。() 6.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价值不应计入本年的GDP之内。() 7.最终产品只包括消费品,不包括投资品。() 8.最终产品是按照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划分的。() 9.某种物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取决于它本身的性质,例如,汽车一定是最终产品,煤只能是中间产品。() 10.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只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11.用价值增值法计算一国产出的总价值,可以避免重复计算的问题。() 12.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13.对于整个经济来说,所有的价值增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14.若某企业年生产20万元的产品,只销售掉10万元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10万元。() 15.以前所生产而在当年售出的存货,应当是当年GDP的一部分。() 16.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17.某人2000年用10万元购买了一辆产于1998年的小汽车,这10万元应该计入2000年的GDP。() 18.一栋旧建筑物的销售额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19.销售一栋建筑物的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应加到国民生产总值中去。() 20.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21.国内生产总值是重要的流量变量。() 22.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方法,当计算结果出现差异时,以收入法的结果为主。() 23.国民收入的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因而它们最后所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数量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第十章 统计指数分析习题.doc

第十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 =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山一一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_______ o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_______ ,二是_______ o 4.平均指数是________ 的加权平均数。 5 .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_________ o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來。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 _________ ,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_________ 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是各组的变杲值水平,一-是 ________ o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 __________ 作为同度最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 _______ 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己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増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 |nj ______ o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 _______ , 而口还能在 _______ 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休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o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种()。 A简单指数B加权指数C个体指数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A 17. 6% B 85% C 115% D 117. 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耍采用()。 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山三个指数纽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o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 5%,商品销售量增长6. 5%,则商品价格()。 A増长13% B增长6. 5% C増长1% D不増不减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 9.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殆,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o A5. 0% B 6. 5%C22. 7% D 33.3% 10.某商店2001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为97。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 售额总指数: 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 444 1 011== ∑∑q p q p %76500 380 001== ∑∑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加65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12章:统计指数作业(参考答案)

1.某工业企业甲、乙、丙三种产品产量及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计量产量价格(元) 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套300320360340 乙吨460540120120 丙台6060680620 合计—————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 解答如下: 产品计量产量价格(元) p0 q0p1q1p0 q1名称单位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套300320360340108000108800115200乙吨460540120120552006480064800丙台6060680620408003720040800合计—————204000210800220800∴( 1)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 产值指数:k pq p1 q1210800 103.3% p0 q0204000 产值总变化: p1q1p0 q0210800 2040006800 万元 产量指数:k q p0 q1220800 108.2% p0 q0204000 由于产量变化而导致的产值变化: p0 q1p0q0220800 20400016800 万元 价格指数:k p p1 q1210800 p0 q195.5% 220800 由于价格变化而导致的产值变化: p1 q1p0 q1210800220800-10000 万元 (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如下: 103.3%108.2%95.5% { 16800-10000 6800 分析: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 3.3% ,是由于产量增长了8.2%和价格下降了 4.5%两因素的共同影响;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6800 万元,是因为产量的增加使得产值增加了16800 万元和价格的下降使得产值减少了10000 万元这两个因素共同所致。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第十二章统计综合评价 Ⅰ.学习目的 本章阐述统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学习,要求:1.明确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及特点; 2.掌握基本的指标筛选和数据预处理方法;3.掌握常见的评价指标客观赋权法;4.掌握对各评价指标值进行综合的基本方法,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判断。 Ⅱ.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综合评价概述 一、统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综合评价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一个统计指标体系,对现象发展的多个方面分别给予定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把各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综合起来,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对被研究对象做出整体性的评判,以此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 综合评价方法须遵循的基本步骤如下: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规范化。包括两方面内容:1、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2、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对评价结果越重要的指标应赋予较大的权数,反之,赋予较小的权数,同时要求各指标的权数之和应等于100%。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有两大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 (四)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模型。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数的基础上,就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各指标的评价值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评价值据此可对各评价对象在不同时间、空间上进行整体性的比较和排序 二、统计综合评价的特点; 1、综合性和整体; 2、可比性; 3、不稳定性。 第二节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方法 (一)指标筛选的定性方法——专家意见法 (二)指标筛选的定量方法 1、次要指标的删除。可以通过衡量各项指标在所有被评价对象中取值的离散程度来确定指标的重要性: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大,则给予保留;反之,说明该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越小,可以考虑从评价指标体系中给予删除。 2、重复指标的筛选 154

第六章 统计指数含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不能同度量的事物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相对数,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B加权指数C个体指数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增长13%B增长6.5%C增长1%D不增不减 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 9.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 B 6.5%C22.7% D 33.3% 10.某商店2001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为97.71%,该指数是( )。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

第八章统计指数

习题库《统计指数分析》 、单项选择题 A080101广义的指数是指 A 、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C 、动态的各种相对数 B 、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D 、简单现象总体或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A080102指数的分类,按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A080103指数的分类,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可分为 A 、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A080104指数的分类,按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A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A08010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商品物价指数 B 、 C 、平均工资指数 D 、 A080106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 、工业产品产量指数 B C 、职工人数指数 D A080201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A080202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A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A080203在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 A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 C 、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B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商品销售量指数 、劳动生产率指数 、总成本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 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二 PG A08020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p °q i A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D 、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1 p 0q 1 , A08020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二-中,、? P o q i J p o q o (B ) A 、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 、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 、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表达的绝对额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 解: (2)产量指数: %64.11555000 63600 01 0== ∑∑q z q z ()∑∑=-=-元860055000636000 01 0q z q z (3)单位成本指数: %84.9963600 63500 1 011== ∑∑q z q z ()∑∑-=-=-元10063600635001 01 1q z q z 2.某商场销售的三种商品资料如下: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售额总指数: %06.12126000 31475 01 1== ∑∑q p q p ()∑∑=-=-元547526********* 01 1q p q p (2)价格的变动: %29.10928800 31475 1 011== ∑∑q p q p ()∑∑=-=-元267528800314751 01 1q p q p 销售量的变动: %77.11026000 28800 01 0== ∑∑q p q p ()∑∑=-=-元280026000288000 01 0q p q p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解:

价格指数: %5.924804441 011== ∑∑q p q p %765003800001==∑∑q p q p 销售量指数 %965004800 01 0== ∑∑q p q p %8.116380 4440111==∑∑q p q p 4.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问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产量增长对产值有什么影响? 解: %125260325601001006050.110010.110025.10 0000 1 0001==++?+?+?===∑∑∑∑p q p q q q p q p q k q ()∑∑=-=-万元652603250 01 0q p q p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25%,绝对额增 加65万元。 5.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价格总指数 %78.8776 .300264 85 .014495.0349.08614434861 1 11 11 011==+ +++= = = ∑∑∑∑q p k q p q p q p k p p 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下降12.22%,绝对额减少36.76万元。

第10章统计指数

第10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C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统计指数按其指数化指标的不同分为(C) A.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B.个体指数与总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与数量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3、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C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D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考察10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若涨价幅度最大的是25%,降价幅度最大的也是25%, 则全部10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有可能是(D) A.25% B.-25% C.125% D.120% 6、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CC )。 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7、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8、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 品价格(D )。 A增长13%B增长6.5%C增长1%D不增不减 9、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BB )。 A增加B减少C没有变化D无法判断 10、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 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 B 6.5%C22.7% D 33.3% 11、某商店2001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 为97.71%,该指数是( D )。 A综合指数B平均指数C总指数D个体指数 1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 13、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D )作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 14、某市1995年社会商业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9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物价 上涨了4%,则商业零售量指数为(D)。 A.130% B.104% C.80% D.125% 15、若p表示商品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 - 1 1 1 q p q p 表示的意义是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10章 统计指数

第10章统计指数——练习题 ●1. 给出某市场上四种蔬菜的销售资料如下表: 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 解:设销售量为q,价格为p,则价值量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三者关系为:销售额=销售量×价格 qp = q×p 于是,对已知表格标注符号,并利用Excel计算各综合指数的构成元素如下: 于是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得: ⑴用拉氏公式编制总指数为:

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 1000 2124 104.16% , 2039.2 q q p L q p = = =∑∑ 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 010 2196.8 107.73%2039.2 p q p L q p == =∑∑ ⑵ 用帕氏公式编制总指数: 四种蔬菜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11 01 2281 103.83% 2196.8 q q p P q p = = =∑∑ 四种蔬菜的价格总指数为 111 2281 107.39%2124 p q p P q p = = =∑∑ ⑶ 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销售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可见:拉氏指数>帕氏指数 在经济意义上,拉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保持与基期相同的消费价格,因调整增减的实际购买量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为购买与基期相同数量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帕氏指数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计算期。销售量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 期购买的四种蔬菜,因销售量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价格总指数说明消费者在计算期实际购买的四种蔬菜,因价格的变化而导致实际开支增减的百分比。 ●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理想公式和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解:采用埃奇沃斯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 1011 011 10 1 ()() 212422814405 103.9896% 2039.22196.84236 q q p p q p q p E q p p q p q p ++== +++= ==+∑∑∑∑∑∑ 采用理想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 103.994869% q F = == 采用鲍莱公式编制销售量指数为: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补充例题)

第六章 统计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试该试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解:(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见下表: (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2.111598 .55840 .611 011== = ∑∑q p q p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8.116595 .47598 .550 01 == = ∑∑p q p q (3)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为61.840-55.598=6.242(万元) 其中 蔬菜价格的变动占4.680-4160=0.520万元; 猪肉价格的变动占38.640-35.328=3.312万元; 蛋价格的变动占5.520-5.060=0.460万元;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占13.000-11.050=1.950万元。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53.1%,其次是水产品,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31.2%。 例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

试计算: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3)单位成本总指数 (4)出厂价格总指数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z q z q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6.1155500063600 01== = ∑∑p q p q (3)单位成本总指数%2.14837100 55000 1 011== = ∑∑q z q z (4)出厂价格总指数%8.9963600 63500 1 011== = ∑∑q p q p 例3、试根据例2的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方面分析: (1)总成本变动受产量和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 (2)销售额变动受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1)总成本变动: 总成本指数%4.17731000 55000 01 1== = ∑∑q z q z 增加总成本 ∑∑=-=-2400031000550000 01 1q z q z (元) 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 ∑∑z q z q

12章:统计指数作业(参考答案)

12章:统计指数作业(参考 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要求:(1)计算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 解答如下: ∴(1)三种产品的产值指数、产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 产值指数: %3.103204000 210800 0011≈=∑∑=q p q p k pq 产值总变化: ()万元68002040002108000011=-=∑-∑q p q p 产量指数: %2.108204000 220800 0010≈=∑∑= q p q p k q 由于产量变化而导致的产值变化: ()万元168002040002208000010=-=∑-∑q p q p 价格指数: 1101210800 95.5%220800 p p q k p q ∑= =≈∑ 由于价格变化而导致的产值变化: ()万元100002208002108001011-q p q p =-=∑-∑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如下: { () 10000168006800% 5.95%2.108%3.103-+=?≈ 分析: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3.3%,是由于产量增长了8.2%和价格下降了4.5%两因素的共同影响;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6800万元,是因为产量的增加使得产值增加了16800万元和价格的下降使得产值减少了10000万元这两个因素共同所致。 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影响。 销售额指数=∑q 1p 1 / ∑q 0p 0=228600/170400=134.15% 销售额变化:∑q 1p 1 — ∑q 0p 0=228600—170400=58200(元) 销售量指数=∑q 1p 0 / ∑q 0p 0=202500/170400=118.84% 由于销售量变化导致销售额变化: ∑q 1p 0 — ∑q 0p 0=202500—170400=32100(元) 销售价格指数=∑q 1p 1 / ∑q 0p 1=228600/202500=112.89% 由于销售价格变化而导致销售额变化:

统计学第九章统计指数

第九章统计指数 二、单项选择题 1、计算总指数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C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C 、综合法指数和平均法指数 D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和调和平均法指数 2、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A ) A 、+% B 、+10% C 、% D 、-10%。 3、为测定各组工人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全体工人总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应编制(D ) A 、劳动生产率综合指数 B 、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 C 、劳动生产结构影响指数 D 、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 4、本年同上年相比,商品销售额相同,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则商品销售量( C ) A 、下降% B 、上升% C 、下降% D 、下降%。 5、如果用p 表示商品价格,用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 01 00 q p q k p q =∑∑( A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商品价格和商品销售量的变动 C 、全面反映商品销售额的变动 D 、反映由于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6、我国统计实践中编制综合指数一般(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 B 、数量指标指数多用拉氏公式,质量指标指数多用派氏公式 C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派氏公式 D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都用拉氏公式。 7、某厂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增长了50%,产量增长了25%,则单位成本增长了(D ) A 、25% B 、2% C 、75% D 、20% 8、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A )。

12章:统计指数作业(参考答案)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 解答如下: 产值指数: %3.103204000 210800 0011≈=∑∑=q p q p k pq 产值总变化: ()万元68002040002108000011=-=∑-∑q p q p 产量指数: %2.108204000 220800 0010≈=∑∑= q p q p k q 由于产量变化而导致的产值变化: ()万元16800 2040002208000010=-=∑-∑q p q p 价格指数: 1101210800 95.5%220800 p p q k p q ∑= =≈∑ 由于价格变化而导致的产值变化: ()万元100002208002108001011-q p q p =-=∑-∑ (2)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如下: { ()10000 168006800% 5.95%2.108%3.103-+=?≈ 分析: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3.3%,是由于产量增长了8.2%和价格下 降了4.5%两因素的共同影响;三种产品总的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6800万元,是因为产量的增加使得产值增加了16800万元和价格的下降使得产值减少了10000万元这两个因素共同所致。

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 响。 解: 销售额指数=∑q 1p 1 / ∑q 0p 0=228600/170400=134.15% 销售额变化:∑q 1p 1 — ∑q 0p 0=228600—170400=58200(元) 销售量指数=∑q 1p 0 / ∑q 0p 0=202500/170400=118.84% 由于销售量变化导致销售额变化: ∑q 1p 0 — ∑q 0p 0=202500—170400=32100(元) 销售价格指数=∑q 1p 1 / ∑q 0p 1=228600/202500=112.89% 由于销售价格变化而导致销售额变化: ∑q 1p 1 — ∑q 0p 1=228600—202500=26100(元) 利用两因素分析产值变动的原因如下: 134.15%=118.84%×112.89% 58200(元)=32100(元)+26100(元) 分析:三种产品总的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34.15%,是由于销售量增长了18.84%和销售价格上涨了12.89%两因素的共同影响;三种产品总的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了58200元,是因为销售量的增加使得销售额增加了32100元和销售价格的上涨使得销售额增加了26100元这两个因素共同所致。 3(

第12章:群落参数统计

第12章群落参数统计分析 群落生态学家在解释和测度动植物群落特征特性时面对的是一类特殊的统计问题。有些群落研究,例如能量分析,只需要使用一般的统计学方法、原理,就可以对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进行估计。但是,有些群落研究,需要使用一些新的参数,在群落水平来度量各个群落之间的相似性(similarity)。DPS系统提供了常用的群落相似性参数估计,包括二项分布系数和距离系数。前者可根据定性或定量调查资料通过计算各个生物群落间的相似系数和不相似(距离)系数来描述各个样本间的相似性测度;后者则根据定量资料,对群落的相似性进行测度。 植物生态学家为分析群落格局与环境关系,使用了大量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如聚类分析、非线性映射分析、对应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等。这些分析技术将在后面章节中介绍。本章仅介绍极点排序分析技术和对排序效果进行检验的方法。 群落物种多样性(diversity)是群落最直观的特征。目前描述群落特征,比较群落之间差异时,一般都是使用多样性指数。因此多样性指数在当今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为检验群落的异质性所设计的多样性指数,多年来沿着两个不同途径发展,一是应用统计抽样理论方法观察分析群落结构如何发生发展变化的, 如对数序列模型(Fisher et al.,1943)和对数正态分布模型(Preston, 1948)。二是应用信息理论来评价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如Simpson 指数、Shannon指数。两种方法的可应用性一直在争论之中,但都由于理论依据不够充分而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两大类方法目前都在应用着。我们在此也都进行介绍。 生态位理论,自从MacArthur(1967)开拓性的工作以来,目前已是分析群落结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群落结构的分析,以及群落内竞争物种之间动态的互作的描述都离不开物种生态位参数的度量。在DPS 数据处理平台上,我们提供了生态位宽度(niche breadth)和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指标的估计技术。 第1节二元变量距离系数 1.方法简介 群落相似性表示两个群落共有的基本特征。相似性指标有两类。一类是相似性指标,它的大小直接反映群落间的相似程度;另一类是相异性指标,反映了群落的差异程度。从数学上来讲,相似性和相异性是互补概念。若有2个生物群落A和B, 则最简单的相似性测度是处理存在或不存在的一类资料。计算二项系数的基本数据可用以下2 2列联表: 群落A 具有的种数没有的种数 群落B 具有的种数a b 没有的种数c d 108

统计学第五版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第十四章统计指数 要求: (1)计算产量与单位成本个体指数。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生产费用。(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以及由于成本降低而节约的生产费用。解: (2)产量指数: 63600 115.64% z°q°55000 Z)qi Z)q0 63600 55000 8600 元 (3 )单位成本指数: 63500 99.84% 如1 63600 Z? 63500 63600 100元 要求: (1)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 (2)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绝对值和相对值。 解:

(1)销售额总指数: P21 31475 121.06% P °q ° 26000 Piq P °q ° 31475 26000 5475 元 (2)价格的变动: pq 31475 109.29% P °q 1 28800 Piqi p °q i 31475 28800 2675 元 销售量的变动: 28800 110.77% P °q ° 26000 P 0q i P o q 。 28800 26000 2800 元 3.试根据下列资料分别用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计算销售量指数及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 一迪 444 —Piq0 鰹 P o q i 480 P o q o 500

4. 某公司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 试问三种产品 产量平均增长了多少, 产量增长对 产值有什么影响? P 0q 1 P 0q 0 325 260 65 万元 三种产品产量平均增长了 25%由于产量增长使得产值也相应增长了 25%绝对额增加 65万元。 5. 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通过计算说明其价格总的变动情况。 q i 销售量指数 Po5 480 P o q o 500 96% pg 444 P i q o 380 116.8% q 。P 0 q i P 0 q 0 1.25 100 1.10 100 1.50 60 325 q - - 125% 迪 P °q 1 1 pq k p 86 34 144 264 87 78% 86 34 144 300. 76 0.9 0. 95 0. 85 12.22%,绝对额减少 36.76万元。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狭义的指数是反映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动态的。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对象范围不同,分为和。 3、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指数。 4、统计指数按其所使用的基期不同,分为与。 5、综合指数分指数和指数。 6、编制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指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 7、编制销售量指数,一般用作。 8、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用作。 9、在总体动态与各动态间形成的内在联系叫。 10 11 12、商品销售量指数=商品销售额指数。 13 是指数。 14、调和平均数指数用来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是以指标为。 15、固定结构指数,就是把作为权数的这个因素。 16、分析工人总体结构变动对总平均工资变动的影响,必须把各组工人的这个因素固定在。 17、平均指标的动态,取决于和的变动程度。 18、算术平均数指数是用来编制指标指数的,它是以指标为。 19、若干有数量联系的统计指数所组成的整体称为。利用它不仅可以进行指数间的,还可以分析各种因素的变动对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2、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B )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 D、调和平均数指数 3、编制综合指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 A. 选择基期问题 B. 选择报告期问题 C. 选择同度量因素问题 D. 选择计算单位问题

4、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5、编制销售量指数,一般是用( ) A. 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B. 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6、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7、编制价格指数,一般是用( ) A. 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B. 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 C. 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D. 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 8、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 ) A. 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B. 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 C. 对个体价格指标进行平均 D. 对个体价格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10、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序时平均数 11、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 ) A. 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B. 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 C. 对个体价格指标指数进行平均 D. 对个体价格指标进行平均 12、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A、30% B、32% C、2% D、10% 13、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用来编制销售量指标指数时,它是以( ) A. 基期的销售额为权数 B. 报告期的销售额为权数 C. 基期的价格为权数 D. 报告期的价格为权数 14、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 A、只是原来的0.09元 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 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 D、只是原来的0.91元 15、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来编制价格指数时,它是以( ) A. 报告期的价格为权数 B. 基期的价格为权数 C. 报告期的销售额为权数 D. 基期的销售额为权数 16、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A、10% B、30% C、100% D、9.09% 17、因统计资料的限制,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就要用( ) A. 几何平均数的公式 B.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 C. 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公式 D. 位置平均数的公式 18、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 A、提高了1.76% B、提高了1.9% C、下降了4% D、下降了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