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管道设计汇总

复合材料管道设计汇总
复合材料管道设计汇总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题题目:纤维缠绕式复合管道的设计工艺与性能测试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二课题背景…………………………………………………………………

三课题的设计过程………………………………………………………………四实验过程………………………………………………………………

五结果与讨论………………………………………………………………

六实验结论及改进………………………………………………………………

七体会……………………………………………………………………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了解缠绕法制备玻璃钢管道的工艺流程。

2.知道玻璃钢管道的一些参数以及主要用途和优缺点。

二课题背景

管道是现代工业中流体(气体或液体)输送的重要材料,传统的管道有钢管、混凝土管和铸铁管,但由于其易锈蚀、质量大,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又由于玻璃钢的诸多优势,使得玻璃钢管道(简称FRP管)应运而生本次实验是采用缠绕的方法制备玻璃钢管玻璃钢管道玻璃钢管道简称FRP管道。具有耐久性好、摩擦阻力小,输运能力高,安装方便、耐化学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降低管道因维护、更换停产带来的损失,主要应用在石油、电力、化工、造纸、制革、冶金、城市给排水、废水处理及农业灌溉等。本次实验采用纤维缠绕的方法,以玻璃纤维为原料,pvb的乙醇溶液作为胶黏剂,制作玻璃钢管。和一般的金属材质的管道相比,玻璃钢管道有如下特性:

(一)耐腐蚀性。

FRP管道能够抵抗酸、碱、盐、海水、未经处理的污水、腐蚀性土壤或地下水及众多化学流体的腐蚀。

(二)耐热抗冻性好。

FRP管的温度使用范围一般在-40℃~80℃之间,若先用特殊树脂其使用温度可达到更高。

(三)轻质高强,运输安装方便。

FRP管道的比重为1.7~1.9,与同压力、同管径的其他材质管道比较,FRP管道单位长度、重量约等于钢管的30%,因此运输安装十分方便,FRP管道每根长度可达12m,安装快速简便。另外可免除安装钢管所需的焊接和防锈、防腐处理等工序。

(四)摩擦阻力小,输送能力高。

FRP管道内表面非常光滑,糙率系数小,水利系数可长期保持在145~150范围内,经测试得到其水流摩阻损失系数为0.000915,能显著减少沿程的流体压力损失,提高输送能力20%以上。

(五)不生锈。

由于玻璃钢管是由非金属材料树脂及玻璃纤维复合而成,所以,它们不论在使用过程还是在闲置过程中,均不会生锈,因而也就无需进行防锈、除锈处理。

(六)可设计性强。

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可对缠绕玻璃钢管的具体性能及形状进行设计:1可对缠绕时的缠绕角进行设计,以便管具有不同的纵/环向强度分配;2可对管壁厚进行设计,以便管可以承受不同的内外压;3可对材料进行设计,以达到不同的耐腐蚀目的、阻燃目的、介电目的等;4可对授头方式进行设计,适用不同的安装条件,以提高工程安装速度。

(七)可修复性强、维护方便。

缠绕玻璃钢管罐不生锈、不结垢、耐腐蚀性能好,一般情况下无需维护;即使需要维护,由于其重量轻,可维修性强,所以,维修起来也是十分方便的。

三课题设计过程

根据使用压力可分为高压管(5~30MPa)、中压管(1.6~4 MPa)和低压管(0.1~4 MPa)三种;按制造方法可分为手糊玻璃钢管、预浸布卷玻璃钢管、缠绕玻璃钢管、离心浇注玻璃钢管等;根据管道的铺设方法,可分为架空铺设、埋地铺设、地面铺设三种。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

地面铺设是将管道的地面铺设到底表面高度的管机上,这种铺设方法适用于森林、高山或地下水高的地区。地面铺设管道常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给水等。

本设计书包括对玻璃钢管道的造型设计、性能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及性能检验。

(一)造型设计

本次试验打算制作直型玻璃钢管道,直线型造型简单,易于设计工艺参数和制造

(二)性能设计

性能设计就是合理地对材料进行选择、组合,选用原材料时应考虑输送介质及浓度、使用压力、使用温度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工艺条件。

1原材料的选择

管道的原材料包括:基体材料(树脂体系)、增强材料(玻璃纤维)、辅助材料(引发剂、促进剂等)。

材料设计的原则如下[1]:工艺性所选材料体系应适合拟采用的工艺成型方法;可靠性对所选材料体系有把握,尽可能选用已定型的、成批量生产的、质量稳定的产品;适用性材料的机械性能满足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材料的耐环境性能要保证结构在使用环境下能正常工作;经济性在满足结构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1)基体材料选择

树脂是玻璃钢管道的基体材料,其作用是传递载荷,并使载荷平衡,基体材料的性能,如耐腐蚀、耐热性等,直接决定玻璃钢管道的性能。常用的树脂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三大类,其中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使用最为广泛。

不饱和聚酯树脂相对密度在1.11~1.20左右,固化时体积收缩率较大。其性能特点有:

①耐热性:大多数不饱和聚酯树脂热变形温度在50~60℃;

②力学性能:不饱和聚酯树脂具有较高的拉伸、弯曲、压缩等强度;

③耐化学腐蚀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稀酸、稀碱性能较好[2]。

环氧树脂的特性有:

①收缩性低:和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相比,在固化过程中显示出很低的收缩性(小于2%);

②力学性能:固化后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

③化学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固化后的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耐碱性、耐酸性和耐溶剂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基体材料。

(2)增强材料选择

作为增强材料的玻璃纤维及其织物是玻璃钢主要的承载组分材料,对玻璃钢管道的强度和刚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常用的缠绕用增强材料包括:各种无捻粗纱、表面毡、针织毡、短切毡、方格布等。

玻璃纤维纱应具有以下特点:耐化学腐蚀性;工艺性与所用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可靠性线密度要有保证,悬垂性要小等。

(三)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主要是对管道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画的设计与计算,包括管道的结构层的壁厚、铺层方式、管接头的形式等[4]。一般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5]:分析管道的技术条件和工作条件,提出计算要求;根据技术条件进行荷载分解,然后组一合校核;进行管道设计计算;进行管道刚度及稳定性设计计算;进行管件连接设计。

1玻璃钢管受力分析

输气管工作压力只有均匀内压,工作压力在管截面上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4.1 玻璃钢管道压力分布

2管壁厚计算及校核

(1)按环向强度计算管壁厚度

查表取环向拉伸强度270MPa 则环向许用应力

2702710y MPa σ??==?? (4.1)

再由公式

mm w t 7.52.11027022502.1Pw -]2[σD P y =-??== (4.2) 初选玻璃钢管壁厚为5.7mm 。

(2)校核轴向强度

由表查得玻璃钢管轴向拉伸强度为85~160MPa 取100MPa 。又由安全系数为10得许用应力

[]1001010x MPa σ==。按[]()4W x P D t t σ+=,将其变换为 Pw PwD

t X -=][4σ (4.3) 带入数值得出

mm t 5.72.11042502.1=-??= 按轴向允许应力求得玻璃钢管壁厚度为7.5mm ,大于按环形应力求得的壁厚,故管的厚度应取7.5mm 方可靠。

3刚度校核

当管壁厚度为7.5时,按简支梁受均匀载荷计算,按式求其最大挠度。因为管输送气体,所以介质密度为零。则管上的均匀载荷等于玻璃钢管自重,玻璃钢管的密度为1.8t/m 3)即

()2224m q D t D π??=+-ρ?? (4.4)

带入数值得

3

322/11108.1]25.0)0150.025.0[(4πm N q =??-+=

玻璃钢管截面惯性矩I 0 由下式求出:

0I ==-=-)25.02650.0(4π)(4π4444d D 8.05269410-?m 4 (4.5)

4

0384x qL E I δ= (4.6)

?=?????=-6388.61005269.8109.03846.3114104

m δ107-m <mm 5.6

满足刚度条件。考虑到玻璃钢管在运输、制造和使用中的复杂情况,壁厚应比计算值稍大,本次实验预设管壁厚度为10mm

(四)工艺设计

玻璃钢管得制造方法很多。成熟的制造方法有手糊成型法、预浸布卷管成型法、纤维缠绕成型法、拉挤缠绕成型法、PVC-玻璃钢复合成型法和离心浇注成型法等。

根据管道的压力和运行情况,采用缠绕成型制管工艺。纤维缠绕制管工艺是将连续玻璃纤维,浸渍树脂胶液后,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管材[7]。 1纤维缠绕制管所用设备

纤维缠绕成型用的模具一般为钢模,也可以用玻璃钢材料制模。管径在800以下的芯模采用整体式钢模,管径在800以下的采用开缩式模具。为减少模具装卸时间,大型缠绕机常采用组合模具。即4根或6根芯模同装在一个大转鼓上,随转鼓公转或自传。 2纤维缠绕制管工艺

(1)纤维缠绕制管的优点

a 能按管的受力状况设计缠绕规律,满足环向和轴向受力要求,充分发挥纤维强度。

b 可靠性高 缠绕制管采用缠绕机生产,易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工艺条件确定后,缠出来的管材尺寸精确,质量稳定。

c 生产效率高 采用机械化或自动化缠绕机生产管,缠绕速度快,需要工人少,劳动

生产率高。

d比强度高缠绕制管结构层得纤维含量可达80%。其比强度不仅高于钢和钛,而且高于手糊和卷制玻璃钢。

e成本低缠绕制管可合理配置内衬层、结构层和外保护层材料。能降低材料成本。同时由于生产率高,还能降低加工费用。故可使缠绕管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2)具体生产过程:

a胶液配制:在生产过程中,当配方确定之后,配制环节应严格把关,从管理角度来说,此环节出错将导致产品的彻底失败,因此应加强此环节的质量控制,不能配错,搅拌要均匀;

b浸胶:要控制纱线均匀展开,均匀浸渍,要控制浸渍量的多少,一般浸胶方式采用擦胶,不提倡完全浸渍,树脂含量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影响强度的发挥,但是树脂过少又会产生白纱现象,严重影响性能。因此,浸胶应合理;

c工艺控制:展纱必须均匀,尽可能地减少滑线,控制纱线张力,控制展纱宽度,尽可能地控制纱线既要展开,又要不产生缝隙,展纱宽度要与缠绕的前进量相协调,缠绕切线不宜过多造成过多的孔隙,也不宜过少造成局部架空严重;

d固化:树脂必须达到一定的固化程度,否则将严重降低产品性能[8]。因此必须掌握树脂的工艺性能并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制定合理的工艺制度。在整个产品制造过程中,玻璃纤维并没有发生物理化学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树脂,树脂在固化过程中,由粘度较低的液态,转化为粘度较高的粘流态,随着粘度的加大逐步胶凝,固化成固态。树脂的固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化学条件为加入一定的固化剂,加入固化剂后的树脂有的还有适用期,有试用期要求的树脂,根据其工艺特点要掌握配胶量,避免树脂迅速发生化学反应,物理条件为加热促进固化,要根据树脂的反应特征峰值,选择加热周期,大多数树脂在固化过程中还要释放出一定量的热量和气体,固化后体积还有一定量的收缩,只有掌握了这些变化规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工艺制度和固化制度,进而制造出质量稳定的产品。(五)管道性能试验及检验

玻璃钢管道通常工程量大、投资大,制品的性能将在一定范围内直接影响国计民生,

因而对制品的要求更加严格,对产品性能检测也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6]。

1玻璃钢管轴向拉伸试验

玻璃钢轴向拉伸性能试验方法是将试样安装在上、下夹持装置上,然后将夹持装置放置在试验机的两夹头中间,使试样受轴向拉伸,荷载逐渐增加,直至破坏。根据测量的破坏载荷(或最大载荷)及试样的变形值计算管轴向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破坏伸长率。2玻璃钢轴向压缩试验

玻璃钢轴向压缩性能试验方法是将试样放在试样机两压头中心,使试样受轴线方向的压缩载荷作用。根据测量所得的压缩载荷及试样的变形值计算其压缩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

3玻璃钢平行板外载试验

玻璃钢平行板外载试验方法是把管试样平放在两平行加载板中间,在试验机上对管试样施加径向载荷作用。根据测量的荷载及变形,计算管试样的刚度、刚度因子、载荷-变形曲线以及出现显著性事件的载荷和变形。

4玻璃钢管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

玻璃钢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是用压力泵,以一定的加压时间将清水打入两端密封的管试样里,均匀、连续加压,直到试样失效。失效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失效形式为爆破即瞬时或快速泄压现象。

(2)在打压过程中,管体出现渗漏现象。可观察管壁漏水现象和引起均匀连续加压过程中断的降压现象。但密封部位漏水或试样破坏在密封段内等现象不为失效。

5玻璃钢管外观质量检验

玻璃钢外观质量检验包括对管的外观、尺寸、硬度、玻璃纤维含量等的检验。

(1)外观检验:方法为目视检验,可以容许有一定的缺陷。

(2)尺寸检验:包括对管的厚度、平均内经检验。

(3)巴柯尔硬度检测:测定部位必须在离开试样边缘3mm以上进行;每个测点间隔必

须在3mm以上。测定避开做硬度试验以外的地方。

(4)玻璃纤维含量检测:把坩埚放在625℃左右的电马弗炉里干燥至恒重,在干燥器里冷却;正确称量坩埚质量(m1)及把试件放入坩埚时的质量(m2);用再生灯加热放入试件的坩埚。利用试件持续燃烧的温度加热,燃烧停止时,移到干燥器里冷却30min,把加热后的质量(m3)准确称至1mg,计算出每个试样的玻璃纤维含量,求出平均值。

(六)小结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内径为250mm,工作压力为1.2MPa,输送介质为Cl2气体的底面铺设管道。可分为造型设计、性能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和质量检验等几部分。

1.造型设计

地面铺设管道是将管道的底面铺设到地表面高度的管基上,本设计采用弯管连接,应要求管道连接处不允许产生相对位移,采用承插胶结连接并外包缠。

2.性能设计

根据输送的介质及使用条件,进行基体材料、增强材料、辅助材料的选择。管壁分内表层、结构层和外表层。内表层选择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材料选无碱玻璃纤维表面毡和短切毡;结构层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材料选用无捻玻璃纤维粗纱;外表层选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表面毡,为增强管道的抗老化性能,加入20﹪的UV9紫外线吸收剂。

3.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分为玻璃钢管应力分析、管道壁厚计算和刚度校核。管道内径为250mm,工作压力P w=1.2MPa,经计算管壁厚为7.5mm,经刚度校核满足使用要求。

4.工艺设计

玻璃钢管道制造方法有手糊成型法、纤维缠绕成型法、拉挤缠绕成型法等,本设计采用纤维缠绕成型,纤维缠绕制管工艺是将连续玻璃纤维,浸渍树脂胶液后,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管材。

5.性能检验

可采用轴向拉伸试验、轴向压缩试验及水压试验等对玻璃钢管道进行检验。玻璃钢短

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是用压力泵,以一定的加压时间将清水打入两端密封的管试样里,均匀、连续加压,直到试样失效。进行性能检验可保证玻璃钢管道的质量。

通过复这次课程设计,强化了课堂上学习到的复合材料产品设计的知识,加深对复合材料设计思路的理解。最后对老师的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四实验过程

(一)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原料

1.实验仪器设备:

纤维缠绕设备烘干机玻璃钢管道拉出设备电子天平电动搅拌机烧杯钥匙称量纸等

2. 实验药品:

乙醇PVB 玻璃纤维

(二)实验过程

五.结果与讨论

相关实验数据:

(一)设备参数

在实验开始时,必须要设置仪器设备的工艺参数,以大致确定实验样品的大小尺寸。

但是实际上,纤维缠绕仪器设备是很难得到我们预设数据的样品的,实际生产的样品的各项工艺参数和理论之间存在一定误差。

(二)原料配料比

在配制不饱和树脂基体胶黏剂时,乙醇和PVB的质量比约为100:8。若PVB用量较少,则配置的胶液可能粘度不够,玻璃纤维丝不能很好的粘合在一起,容易拔出或脱粘,影响玻璃钢管道的性能。若PVB的用量较多,会使PVB在乙醇中的溶解时间过长,胶液的粘度太大,流动性不好,影响玻璃纤维的浸胶过程以及后续的相关工艺程序。

六.实验结论及改进

在第一天的预实验中,理论角度设置为45°,管长设为25mm。但是在缠绕工艺完成之后,由于玻璃纤维管的长度太短,织物的角度偏小,同时,玻璃纤维未经过浸胶这一道工艺程序就直接进行缠绕编织,使得绕成的管道的外观性能上不好。因此,在第二天的实验中,将管长的理论参数改为50mm,缠绕角度改为55度。实验完成后,玻璃钢管道的表面光滑平整,在外观性能上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预留空隙太小,玻璃纤维在转轴上缠绕得太过紧密,以至于玻璃钢管道很难从转轴上被拉出,因此,只能用剪刀剪开再取下成品。

取下玻璃钢管道以后,我们可以感觉到,边缘部分的管壁的厚度要比中间部分的管壁厚度稍微大一些。这是因为仪器在进行缠绕编织时,转向时由于惯性的作用,速度要比一般速度稍微慢一些,停留时间更长一些,所以导致边缘部分的管壁厚度变大。

在以后的实验中,纤维的缠绕力度是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怎样改进纤维的缠绕力度,才能使玻璃钢管道紧致密实,同时又方便拔脱。第二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机器的转向速度。我们要尽可能地找出影响机器转向速度的因素,尽量解决这些问题,让编织出的玻璃钢管道壁厚更均匀。

管道正确取下方法是先在模具上涂覆一层脱模剂,待树脂固化后由脱模装置顶出,一边顶,一边拉。

七. 体会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了解到玻璃钢优异的性能以及它采用缠绕法制备成管道的工艺流程和管道产品的优异性能及广泛应用。玻璃钢材料以不饱和聚酯PVB为基体,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复合得到的。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基体材料,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来进行材料的复合,然后进行性能检测。通过对不同实验结果的比对,更好的掌握不同玻璃钢的性能优缺点,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而且我们也了解到缠绕法制备玻璃钢管道的优缺点,今后为实际生产中的工艺生产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经念。只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才能更好的掌握好专业技能,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这次课程设计是真正的一次专业的锻炼,自己独立生产的学习,对以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宁刚.管道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J].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 翁祖祺等.中国玻璃钢工业大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2

[3] 李卓球,岳红军.玻璃钢管道与容器[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 李志业,曾艳华.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J].成都:2003

[5] 植村益次.纤维增强塑料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 刘雄亚,谢怀勤.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7] 刘雄亚,晏石林.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及应用[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8] 沃丁柱等.复合材料大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9] 周祖福.复合材料学[M].武汉:武汉理工出版社,1995

[10] 余国琼.化工容器及设备[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0

[11] 崔克伍,赵艳光.玻璃钢管道的设计选用[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7):49

[12] 刘雄亚等.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及应用[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3] 周祝林.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设计[J].机械工程材料,1979,(4):44

[14] 刘雄亚,谢怀勤.复合材料工艺及设备[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15] 傅国栋.玻璃钢工业发展回顾和问题探讨[J].玻璃钢/复料,1992,(4):26~32

[16] 周红俊.压力管道的维护与检验技术[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1):45~47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408) 一、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思路和标准要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紧密追踪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沿理论,围绕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加工技术,通过学校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材料科学为主线,以工程技术为纽带,培养学生掌握复合材料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之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复合材料学科前沿发展信息,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工艺和设备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材料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材料与工程相结合,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专业侧重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成型方向。本专业学生要求受到良好的科学思想、材料设计与制造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性能测试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执着向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复合材料工程所需要的数学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复合材料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系统掌握材料与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高分子材料方向的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等方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先进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和智能复合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复合材料进行设计、

耐腐蚀复合材料管道-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给水管道(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耐腐蚀复合材料管道-预应力钢 筒混凝土给水管道(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耐腐蚀复合材料管道-预应力钢筒混凝土 给水管道(通用版)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最早是由法国邦纳公司研制的,生产和应用已有5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遍及西欧、北美、独联体、中东及北非等地区,在美国铺设PCCP管长度达29万千米,非洲和利比亚人工大运河工程,全长1900多千料,采用两条DN4000mmPCCP-E管。我国石家庄市引黄水库供水二期工程,使用了大量的DNl800mm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经运行表明情况良好。PCCP管在国外50年的运行经验证明,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结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是由钢板、钢丝和混疑土构成的复合管材。它充分地发挥了钢材的抗拉,易密封性及混凝土的耐腐蚀性。它从型式上分两种:一种是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L),它是在钢筒内衬以混凝土后,在钢

筒外面缠绕预应力钢丝,再辊射砂浆保护层;另一种是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它是将钢筒埋置在混凝土中,然后在混凝土管芯上缠绕预应力钢丝,再辊射砂浆保护层。 (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PCCP)管主要型号规格。见表4-35。 表4—35PCCP管主要型号规格 管型 公称直径/mm 内径/mm 外径/mm 壁厚/mm 长度/mm 质量/(t/节) PCCP-L 600 600 730

(完整版)12级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考资料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参考资料复合材料与工程 考试形式 笔试闭卷 考试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5年6月25日14:00--15:40 地点:材料学院A107 题型与分数分布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计算题

一、绪论 1.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的化学或物理性质的组分材料组成的一种与组分材料性质不同的新材料,且各组分材料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 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起连接增强体、传递载荷、分散载荷的作用。 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体(增强相)或功能体。是以独立的形态分布在整个连续相中的,两相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分散相可以是增强纤维,也可以是颗粒状或弥散的填料) 主要起承受载荷的作用,赋予复合材料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功能。 2.复合材料分类: A按基体材料分:树脂基的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 B按分散相形态分:连续纤维增强、纤维织物增强、片状材料增强、短纤维增强、颗粒增强C按增强体材料种类分类:玻璃纤维、碳纤维、有机纤维、金属纤维、陶瓷纤维。 D按用途分类:结构复合材料:利用复合材料的各种良好力学性能用于制造结构的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结构层次: 三次结构:纤维缠绕压力容器,即平常所说的制品结构(a) 二次结构:从容器壁上切取的壳元即是由若干具有不同纤 维方向的单层材料按一定顺序叠合而成的层合 板(b) 一次结构:层合板的一个个铺层,是层合板的基本单元(c) 二、单层板的宏观力学分析 1.单层板的正轴刚度 正向:也就是说应力方向与坐标方向一致方向为正向,相反为负向。 正面:截面外法线方向与坐标轴方向一致的面,否则为负面。 σ1和σ2——表示正应力分量:拉伸为正,压缩为负,也就是使整 个单层板产生拉伸时的应力为正应力,而使单层板产生压缩时的应 力为负应力。 τ12——表示剪应力分量:其中正面正向为正;负面负向也为正。 A.力学实验 a.纵向单轴试验: 纵向泊松比v1是单层板由于纵向单轴应力σ1而引起的横向线应变ε2(1)与纵向线应变ε1(1)的比值。(ε2(1)表示的是这个应变是由纵向应力σ1引起的) b.横向单轴试验

压电传感器课程设计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一:概述 传感器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与检出功能, 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与之对应有用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是新技术革命和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开路先锋,美国早在80年代就声称世界已进入传感器时代,日本则把传感器技术列为十大技术之创立。 压电式传感器是典型的有源传感器。当压电材料受力作用而变形时,其表面会有电荷产生,从而实现非电量测量。压电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频带宽等特点,因此在各种动态力,机械冲击与振动的测量,以及声学,医学,力学,宇航,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做相关介绍。 二:基本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某些介质材料的压电效应。是一种自发电式和机电转换式传感器,它的敏感元件由压电材料制成。压电材料受力后表面产生电荷。此电荷经电荷放大器和测量电路放大和变换阻抗后就成为正比于所受外力的电量输出。压电式传感器用于测量力和能变换为力的非电物理量。它的优点是频带宽、灵敏度高、信噪比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重量轻等。缺点是某些压电材料需要防潮措施,而且输出的直流响应差,需要采用高输入阻抗电路或电荷放大器来克服这一缺陷。 三:应用原理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原理就是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这个特性,即当有力作用在压电元件上时,传感器就有电荷输出。由于外力作用在压电材料上产生的电荷只有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保存,故需要测量回路具有无限大的输入阻抗,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压电式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测量。 压电元件作为压电式传感器的核心,在受外力作用时,其受力和变形方式大

复合材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引言 (2) 2 造型设计 (4) 3 性能设计 (5) 3.1原材料选择 (5) 3.2管道各层性能设计 (7) 4 结构设计 (8) 4.1玻璃钢管受力分析 (8) 4.2管壁厚计算及校核 (8) 5 工艺设计 (10) 5.1纤维缠绕制管所用设备 (10) 5.2纤维缠绕制管工艺 (10) 6 玻璃钢管道安装连接 (12) 7 管道性能试验及检验 (13) 7.1玻璃钢管轴向拉伸试验 (13) 7.2玻璃钢轴向压缩试验 (13) 7.3玻璃钢平行板外载试验 (13) 7.4玻璃钢管短时水压失效压力试验 (13) 7.5玻璃钢管外观质量检验 (13) 8 小结 (15) 参考文献 (16)

1引言 管道是现代工业中流体(气体或液体)输送的重要材料,传统的管道有钢管、混凝土管和铸铁管,但由于其易锈蚀、质量大,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要,又由于玻璃钢的诸多优势,使得玻璃钢管道(简称GRP管)应运而生[1、2]。 玻璃钢管道玻璃钢管道简称FRP管道。具有耐久性好、摩擦阻力小,输运能力高,安装方便、耐化学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降低管道因维护、更换停产带来的损失,主要应用在石油、电力、化工、造纸、制革、冶金、城市给排水、废水处理及农业灌溉等。 与钢管相比,玻璃钢管道的优点有: (1)耐腐蚀性。FRP管道能够抵抗酸、碱、盐、海水、未经处理的污水、腐蚀性土壤或地下水及众多化学流体的腐蚀。 (2)耐热抗冻性好。FRP管的温度使用范围一般在-40℃~80℃之间,若先用特殊树脂其使用温度可达到更高。 (3)轻质高强,运输安装方便。FRP管道的比重为1.7~1.9,与同压力、同管径的其他材质管道比较,FRP管道单位长度、重量约等于钢管的30%,因此运输安装十分方便,FRP管道每根长度可达12m,安装快速简便。另外可免除安装钢管所需的焊接和防锈、防腐处理等工序。 (4)摩擦阻力小,输送能力高。FRP管道内表面非常光滑,糙率系数小,水利系数可长期保持在145~150范围内,经测试得到其水流摩阻损失系数为0.000915,能显著减少沿程的流体压力损失,提高输送能力20%以上。 (5)不生锈。由于玻璃钢管是由非金属材料树脂及玻璃纤维复合而成,所以,它们不论在使用过程还是在闲置过程中,均不会生锈,因而也就无需进行防锈、除锈处理。 (6)可设计性强。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可对缠绕玻璃钢管的具体性能及形状进行设计: ①可对缠绕时的缠绕角进行设计,以便管具有不同的纵/环向强度分配;②可对管壁厚进行设计,以便管可以承受不同的内外压;③可对材料进行设计,以达到不同的耐腐蚀目的、阻燃目的、介电目的等;④可对授头方式进行设计,适用不同的安装条件,以提高工程安装速度。 (7)可修复性强、维护方便。缠绕玻璃钢管罐不生锈、不结垢、耐腐蚀性能好,一般情况下无需维护;即使需要维护,由于其重量轻,可维修性强,所以,维修起来也是十分方便的。

CATIA_V5复合材料设计1

CATIA V5复合材料设计 介绍了航空复合材料的应用及CATIA 软件复合材料设计解决方案。包括复合材料本体的设计、DMU/CAE 分析、可制造性分析等等。本文以蜂窝夹层复合材料为例,介绍了CATIA V5 对复 合材料从设计、分析到制造的全过程。 引言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复合材料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复合材料的设计与传统金属结构设计不同,需要考虑诸多的因素,如:多种的材料组合、材料的各向异性、材料的铺层顺序、产品的可制造性等。CATIA V5 为复合材料设计提供了一整套完整而专业的解决方案,包括复合材料本体的设计、DMU/CAE 分析、可制造性分析等等。本文以蜂窝夹层复合材料为例,介绍了CATIA V5 对复合材料从设计、分析到制造的全过程。 一、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简介 蜂窝夹层结构主要由两层面板(蒙皮)中间夹以蜂窝芯材(夹芯)用胶粘剂胶接构成,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和耐腐蚀等优点,同时还具有许多特殊功能,如:减震、消音、吸音、吸收和透射电磁波、隔热以及导流和变流等功能。 因此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蜂窝夹层结构在飞机结构上广泛应用,如:前缘、后缘翼面,襟翼,扰流片,升降舵,方向舵,整流罩,地板,隔板等均为蜂窝夹层结构。 蜂窝夹层结构件的构成包括:(图1)

a) 面板; b) 边缘闭合件; c) 蜂窝夹芯。 航空蜂窝夹层结构多采用铝合金板或复合材料板材作面板,用铝、芳纶纸或玻璃布蜂窝作夹芯材料,用热固性胶粘剂通过加热加压的方法将二者粘接成为整体。蜂窝夹层结构件可 按不同的情况分为: 1) 按面板材料:分为复合材料面板和金属面板;(本文针对复合材料面板) 2) 按夹芯类型:分为蜂窝夹层结构、泡沫塑料夹层结构和蜂窝/泡沫塑料混杂夹层结构; 3) 按蜂窝材料:分为金属蜂窝夹层结构和非金属蜂窝夹层结构。 二、CATIA V5 复合材料设计 我们将复合材料的设计划分为: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加工详细设计阶段、加工输出阶段等四个阶段(图2)。 CATIA V5 Composite design(CPD) 复合材料设计以流程为中心,能满足以上各个阶段的用户使用需求,为用户提供完整端到端的复合材料解决方案。 2.1 复合材料初步设计阶段 蜂窝夹层零件复合材料零件是由支撑面,蜂窝和外表面构成(见图1);支撑面、外表面分别为铺层复合材料铺层,蜂窝为实体。因此,在进行复合材料设计前,我们必须在CATIA 曲面设计(GSD)

管道——国外新兴的复合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_董鹃

国外新兴的复合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 董 鹃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163712) 摘 要 在油田生产中,输油管道的腐蚀是有待解决的大问题。在过去的多年里,油田一直采用金属管道,其造价昂贵,防腐效果又不是很好,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造价低,防腐效果更佳的材料来取代它。复合材料因其重量轻、耐腐蚀、价格低等特点,成为取代金属材料的首选而被广为采用,从而带动了复合材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性能更高的新型复合材料层出不穷,各种复合材料加工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本文介绍了国外新兴复合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并分析了它们在油田中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 复合材料,输油管,防腐蚀 Application of New Composite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Oil Field Dong Jua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Daqing Oil Field Co.Ltd,163712) ABSTRACT Due to the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trength,lightweight,corrosion resistance,composites are the first choice to be widel y used to reduce the costs and improve corrosion res istant property of metal pipes in the oil production.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new composite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analyzes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 ment in oil field in-dustry. KEYWORDS Composites,oil pipe,corros ion resistace 1 前 言 在油田管道输送中,腐蚀一直是一个有待攻克的难关。世界各国每年因管道腐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专家统计:美国约20亿美元,英国约17亿美元,德国和日本约33亿美元。人们正在寻找一种新材料来代替传统的防腐保温金属管道,从根本上解决管道腐蚀问题。 复合管道以其强度大、重量轻、耐腐蚀等特点应运而生,在油田广泛采用。复合管道的发展也与今后油气管道改进息息相关。尤其是对地处气候恶劣地区的油田,开发和应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管道工业的迅猛发展,对耐蚀油气管道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新兴的高级复合管道材料和更先进的制造技术层出不穷。 当今世界先进的工业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瑞典、日本等,应用复合管的数量与日俱增,对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和复合管制造的研究也十分积极和深入。2 先进复合材料在油田中的应用过去,石油工业一直使用传统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在相对低温低压腐蚀环境中,FRP因其较低的成本,而成为替代诸如碳钢等传统材料的首选。而相对于传统的FRP,新兴的先进复合材料除具有重量轻、易加工、绝缘且耐腐蚀的共同特点外,还具有坚固、耐热和导电性好的特性。 先进复合材料(ACM)是现代最引人注目的复合材料。在AC M开发的最初,应用于国防及航天工业,随着AC M在油田中的应用开发取得了进展, ACM在油田勘探生产中开始大展身手。 现有的三种先进复合材料(聚合物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其中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这里着重叙述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通常,聚合基复合材料中含有高性能热固性或热塑性材料、连续纤维、涂敷钢带、金属单晶纤维或陶瓷粒状填料。以下是国外新开发的几种ACM管材。 2.1 钢带夹层管(SSL) 1997年11月Ameron国际公司推出商业化钢带 第2期纤维复合材料No.245 2003年6月F IBERC OMP OS ITES J un.,2003

《复合材料课程设计》

《复合材料课程设计》说明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梁设计方法的综述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4年6月20日

摘要:中国复合材料五十年的发展,在各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介绍了桥梁设计和建造的未来趋势,以及目前全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于桥梁的主要实例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梁设计方法 1. 桥梁设计和建造的未来趋势 1.1 在桥梁建造技术和建造外观两方面有前所未有的发展。 当前世界上的桥梁设计在外观设计方面与许多年前相比有着更大的发展。适合于它周边设施的桥型设计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及更高的理念,例如孟买地区Thane Creek溪上的弓形琴弦大梁桥提供给乘车者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首先,桥梁的业主让艺术家来决定桥型设计,接着建筑设计师来演绎,最后由工程师完成。“震撼”意念使桥梁构思在概念上既新颖又简单,例如让人们非常荣耀的英国Gateshead千禧年桥。 1.2 安保风险 抵御爆炸和地震的多风险保护正变得日益重要,在诸如地震活力、风险评估技术、预测地震响应方式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地震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变形,新的理念是提供变形足够的容量并允许桥梁移动,而不是试图去抵抗力。设想的方案如采用玻璃纤维/碳纤维包覆柱子、能量吸收装置、耗散能量的结构保险单元。 1.3 增加跨距 技术上,非常大跨距的桥梁可以用当今的材料来建造,跨距正变得更大,例如Jammu & Kashmir(查漠一克什米尔)境内的Chenab(奇纳布)河上一座桥是世界上最大拱距(480m)的桥梁之一。全寿命服务期的考虑为提升跨距提供了设计和建造依据。社会日益愿意为大跨距桥的方便和美观而买单。 斜拉桥正逐渐取代传统上与跨距相关的悬索桥,例如在日本建造了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Tatara跨海大桥-890m跨距)。发展缆绳斜拉技术,关键因素就是提高跨距,这是通过降低股束尺寸,增加诸如缆绳的螺旋等特征来实现的。 减震对长跨距的重要性:解决方案有诸如调幅物质减震器,用在斜拉的法国诺曼底庞特桥上的横交缆绳或“肩带”。绞线设备比预制平行线束体系更有竞争力。1000m跨距的记录被香港昂船洲大桥所打破,中国苏通大桥是1200m的跨距。 1.4 更高的桥 现今可开发出制造直径大至4m,高度大于100m柱子的技术及设备。 大直径立柱的建造:随着钻孔直径的增大,钻孔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大直径立柱也更有利于在河床上定位立柱帽,更大更高的立柱可提供更大的净空高度。 1.5 变得更强 为了实现一种建筑的新理念,就需要引人一种新材料。钢可以使大跨距的析架箱梁成为可能;高强度线缆使得悬索桥成为可能;混凝土伴同预应力混凝土一起应用使得大跨距的混凝土桥成为可能。超高性能材料的引人可以大大改变建筑的力学特性,诸如VSL公司的水泥质材料Ductal性能上更近乎于钢。 1.6 预制部件 预浇铸地基、桥基、立柱和上部结构单元可以使桥的建造时间不再以年计,

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2014版本科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for Specialty in Composite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4) 专业名称复合材料与工程主干学科材料学 Major Composite Materials Major Disciplines Materials 计划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Duration 4 Years Degree Granted Bachelor of Engineering 所属大类材料类大类培养年限1年 Disciplinary Materials Duration 1 years 最低毕业学分规定 Graduation Credit Criteria *本专业学生的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学分共计29.5学分。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Requir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期待毕业生几年之后能达成下列目标: (1)具有良好的修养与道德水准; (2)具有扎实的复合材料方面理论知识基础、知识面宽,能够从事复合材料技术与产品研发、工艺与设备设计、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3)能够在一个技术开发团队中作为骨干或者领导有效地发挥作用; (4)在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成型、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应用等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并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5)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6)有意愿创新实践,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Graduates of this major are supposed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aims: (1)Having good manner and excellent moralities (2)Having solid grounded in basic theory, wide-ranged in specialized knowledg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The graduates can conduct research 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 of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design of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design of product and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technique. (3)An ability to function as the leading role in a technique developing team. (4)Having strong competitiveness for employment in the field of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ation, processing, materials analysis , composite materials structure design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application; an ability to be admitted to the postgraduate study. (5)An ability to develop ones’ own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through lifelong learning.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井巷工程 课程设计 题目某地下矿山主、副井的设计学院名称 指导教师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5年1月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1课程设计目的 (1) 1.2课程设计任务 (1) 第二章课程设计技术条件 (1) 2.1地质条件 (1) 2.2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 2.3井筒装备 (2) 2.4运输设备及装备 (2) 第三章巷道断面形状选择 (2) 第四章选择罐道形式及材料 (3) 4.1 主井 (3) 4.2 副井 (3) 第五章巷道断面尺寸计算 (4) 5.1 确定主井断面尺寸 (4) 5.2 确定副井断面尺寸 (5) 第六章风速验算 (7) 第七章选择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 (7) 第八章计算各部分尺寸 (8) 第九章计算材料消耗 (9) 第十章结束语 (10) 第十一章井筒断面图及附图 (11) 参考文献 (12)

前言 矿产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工业,它为许多重要工业部门提供原料和能源。我国能源结构以矿产为主的格局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对矿产工业的增长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矿产工业生产的发展,又取决于矿产工业基本建设及开拓延伸工作能否及时的、持续不断的提供矿石的场地。所以为了更好的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学习井巷课程设计是《井巷工程》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为了使我们对《井巷工程》这门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有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并进行井巷设计和施工设计。通过本设计,我们将对《井巷工程》课程有个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并学会利用各种工具书及参考文献资料,我们以克服困难的精神来解决设计中相关的问题。其任务是设计巷道断面施工图和巷道施工技术措施。通过设计来巩固自身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使我们掌握巷道断面施工图和巷道施工措施的设计内容和编制方法,使我们得到一次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能力的基本训练,并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运算和绘图能力,培养独立阅读资料、掌握技术信息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能给与批评或指正,在此先道一声谢谢! 编者 2015年1月14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设计报告1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水性环氧树脂地坪涂料的制作 专业:建筑材料及检测 班级:建材10-1 学号:1040283140 姓名:张恒 指导教师:卢经扬 设计时间:2012.9.3—2012.9.7

绪论 设计制品的使用要求原料选择 配比 制品制作工艺流程技术参数 性能特点 质量控制 涂料施工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建筑材料是指组成建筑物或建筑物各部分实体的材料。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材料的内涵也不断在丰富。从人类文明发展早期的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到近代以水泥、混凝土、钢材为代表的主体建筑材料进而发展到现代由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硅酸盐材料互相结合而产生的众多复合材料,形成了建筑材料丰富多彩的大家族。纵观建筑历史长河,建筑材料的日新月异无疑对建筑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工业对地坪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如食品、医药等工业要求地坪不起灰,无有害挥发物,干净无尘;机械工业要求耐强烈的机械冲击,耐磨损,能长期经受叉车等车辆的辗轧,即使局部损坏也容易维修;机床、仪器仪表等工业车间地面常受到各种油类侵蚀渗漏,难以彻底清除,要求地坪耐油性好;化学工业则要求地坪能耐各种化学介质的腐蚀。此外,现代文明的车间和家庭地坪应该平坦、亮丽、色彩丰富,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样,随着涂料技术的飞速发展,地坪涂料的存在就有了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传统的溶剂型地坪涂料和无溶剂型地坪涂料基本性能优良。但是,其中存在着许多挥发性溶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不同程度的危害;另外,由于传统的溶剂型涂料漆膜非常致密,透气性极差,当应用在地下潮气较重的基面时,容易出现漆膜鼓泡、剥离脱落等现象,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同溶剂型环氧树脂涂料相比,漆膜具有微孔结构,它能允许水汽渗透而液体不能渗透,能释放水泥内部的气体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漆膜鼓泡的毛病。这样,地坪涂料向水性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环氧地坪涂料对混凝土等多种底材的附着力优良、固化收缩率低;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油性、耐酸碱性、耐盐雾腐蚀等化学特性;同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耐冲压性、耐洗刷性等物理特征;在使用时不易产生裂纹且易冲洗、易维修保养。环氧地坪涂料在工业地坪行业占有重要地位,是现代工业较理想的长效地坪涂料品种。国外采用环氧树脂作聚合物混凝土、砂浆及水性地坪涂料已相当普遍。如美国为埃及阿斯旺大坝建造时用环氧砂浆处理软地基、灌浆修复空洞层、浇注粘接发电机坑等;日本和英国的海底隧道也用环氧混凝土、砂浆、涂料等作防渗补强材料。美国的DOW公司、Shell公司、瑞的Ciba和Sika公司以及日本的东洋化工等都在开发应用乳化型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等水性化系列品种。国内在葛洲坝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高性能组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在很多领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代替了很多传统的材料。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 ①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 ②夹层复合材料。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通常面材强度高、薄;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 ③细粒复合材料。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 ④混杂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分为层内混杂、层间混杂、夹芯混杂、层内/层间混杂和超混杂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主要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 结构复合材料是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材料,基本上由能承受载荷的增强体组元与能连接增强体成为整体材料同时又起传递力作用的基体组元构成。增强体包括各种玻璃、陶瓷、碳

产品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绪论题目的目的及意义 (02) 第一章感官台灯产品设计准备 (03) 第一节设计计划 (03) 第二节设计调研 (04) 第三节设计定位 (10) 第二章感官台灯产品设计创意发散 (11) 第一节设计草图方案 (11) 第二节草图方案评价 (16) 第三章感官台灯产品设计方案优化 (18) 第一节结构功能及材料优化 (18) 第二节人机及产品价值分析 (22) 第三节色彩分析 (27) 第四章定案及推广 (29) 第一节展板设计及市场推广 (29) 第二节包装及标志设计 (30) 结束语 (31)

绪论 题目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任何一件产品都不能只被赋予一种或两种功能或者意义。以感官台灯为例,从旧时期的简易照明灯具,到目前极具艺术气息的感官台灯,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达到和谐的统一在能够在未来得到自然的庇护。因此在设计上,设计师用一系列有机体作为互动研究的材料。每个有机体都通过与生命感官的互动进行变形。这些感官和它们的机能基于多种理论研究。由生理能力与有机体结合的感官可以输入更多感知力。内置于每个有机体中的神经系统都拥有一个特殊的器官,它们服务于感官,并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有机体机能。随着新表皮材料的发展和变形技术的革新,设计师用植物树脂,自然地形成复合材料,让最终形态具有有机的尺寸和韵律。所以感官设计并不是传统的功能再造或发明而是突破传统束缚在艺术和结构上的再创新与伟大实践,这样创造出来的产品才具有生命力。 意义就产品而言,感官台灯设计的意义要远大于台灯本身,我们的产品不仅是一件功能商品更是一件艺术品以及自然的“产物”这好比新能源汽车它的意义要超出设计本身,因为它可能会改变未来的能源格局。而对于设计来说,这样的过程无疑会增加我们对自然各种机制的认识,来帮助我们做更多的有利于自然的设计。

输油管道加固用复合材料

输油管道用加固材料 我国众多在役油气输送管道在服役过程中由于腐蚀、机械损伤和外部荷载等原因产生很多缺陷,这些缺陷降低了管道的强度。在管壁减薄部位(如腐蚀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此处的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极限时,该部位将发生破裂失效和泄漏。 用复合材料修复管道极大的降低了管道更换费用,并且节约了时间,是当前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一种修复方法。选用何种复合材料进行修补会更加经济,能更好地达到修复效果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目前,复合材料管体缺陷修复技术主要有三种修复方法,一种是预成型法,一种是湿缠绕法,还有一种正在研究中的预浸料法。 1.采用预浸料工艺时对材料的选用 从制备和使用角度,预浸料最大的特点是树脂/纤维的复合与修补的进行是各自独立进行的。在一定温度或溶剂的作用下,先将含有固化剂的树脂浸渍纤维形成预浸料布,而后储存备用,待进行管道修补时将预浸料布缠绕在缺陷处,通过工装设备进行固化。预浸料的首要的技术研究重点是树脂体系的开发,根据预浸料制备和使用特点,要求预浸料用树脂体系必需具备以下性能和

工艺特点,而这些因素在手糊用树脂体系中无需考虑。 1)为了保证预浸料能够长期保存、随时使用,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需适中,在室温下固化反应活性低,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够较快固化,降低对加热设备的要求,并保证修补施工的效率,这一点主要由固化剂的性质决定。 2)特殊的工艺性要求:为了预浸料布储存收卷和使用的方便,要求树脂的粘性适中,若粘性太高则收卷时预浸料布会紧密的粘结在一起,而难以展开,若粘性太低则预浸料铺贴时不易与管道表面贴合,影响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这一点主要由树脂本身的性质决定。 3)制备的要求。为了实现树脂对纤维的良好浸渍,可以采用将树脂加热和添加溶剂的方法降低树脂粘度,对于加热的方法要求树脂的粘度足够低且在加热温度下长时间不与固化剂发生反应,对于添加溶剂的方法要求溶剂对树脂和固化剂有很高的溶解性,鉴于溶剂的使用量较大,必需选择低毒或无毒且通用的溶剂,提高预浸料制备的安全性并降低制备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树脂、固化剂以及溶剂的选择是配方设计的重点,为此应首先提出对三者的选配方案。 1.1 树脂 对于承力用复合材料而言,常用的树脂包括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以及乙烯基树脂等,其中环氧树脂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

中北大学--玻璃钢卧式储罐课程设计

概述 在当前已经开发的复合材料制品中,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的贮罐占有相当的比重。玻璃钢贮罐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承载能力,与金属贮罐相比,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且容易修补,所以,在石油,化工等部门已有逐步替代金属贮罐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生产的玻璃钢贮罐已由中小吨位向大吨位发展,最大的玻璃钢贮罐容积已达到3 m 1500。 目前玻璃钢贮罐的设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强度为标准,在已经的安全系数下,使贮罐的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另一种是以变形为标准,使贮罐的应变不超过规定值。在实际产品设计中,由于材料强度极限的数据积累较充分,而且能方便的使用最大应力失效准则及相应的设计标准,所以第一种方法较通用,而应变设计方法在变形需严格控制时才使用。 玻璃贮罐按使用功能与放置场地的不同,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按使用压力不同,有压力贮罐和常压贮罐之分;按形状不同有圆柱形、球形、箱形等结构形式;按置于地面或运输车上有静置贮罐和运输贮罐之分。 由于玻璃钢贮罐具有耐腐蚀性、质量轻、强度高、易制造、运输安装费用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与化工、石油,造纸、医药、食品、冶金、粮食、饲料等领域。 (1)玻璃钢贮罐化学应用:贮存酸、碱、盐及各类化学用品。 (2)玻璃钢地下油罐:用于汽车加油站代替钢油罐。 (3)玻璃钢运输贮罐:分为汽车运输和火车运输贮罐两种。 & 本文着重讨论了卧式玻璃钢贮罐的造型设计、性能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安装、及检 验等各方面。 {

2.性能设计 原材料的选择原则 ()比强度,比刚度高的原则 ()材料与结构的使用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 ()满足结构特殊性能的原则 ()满足工艺要求的原则 ()成本低效益高的原则 树脂基体的选择 树脂的选择按如下要求选取: ()要求基体材料能在结构使用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要求基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 ()要求基体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大于或者接近纤维的断裂伸长率; ( ()要求基体材料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物理、化学性能; ()要求基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玻璃钢制品所用的树脂原料有:聚酯、环氧、酚醛、呋喃树脂及改性树脂等。目前可供选择的的树脂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热固性树脂,其中包括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是指、酚醛树脂和聚酯树脂。连一类为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醚酮、尼龙、聚苯乙烯、聚醚酰亚胺等。 目前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用得较多的基体是热固性树脂,它们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但工作温度低。对于需耐高温的复合材料,主要是用聚酰亚胺作为基体材料,目前较新的树脂基体有双马来酰胺、聚醚醚酮等,能满足一般高温的要求,且韧性好,有较大的复合材料强度许用值。 贮罐储存质量分数的硫酸,根据耐酸性,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可选用酚醛树脂。 增强材料的选择 目前已有多种纤维可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如加各种玻璃纤维、凯夫拉纤维、氧化铝纤维、硼纤维、碳纤维等,有些纤维已经有多种不同性能的品种。 选择纤维类别,是根据结构的功能选取能满足一定的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纤维。

复合材料力学层合板若干问题解决

复合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一、 层合板失效载荷计算 1、 问题描述: 已知:九层层合板,正交铺设,铺设比为0.2m =。受载荷x N N =,其余载荷均为零。每个单层厚度为0.2t mm =。玻璃/环氧单层板性能:41 5.4010E Mpa =?, 42 1.8010E Mpa =?,120.25ν=,3128.8010G Mpa =?,31.0510t c X X Mpa ==?, 2.810t Y Mpa =?,14.010c Y Mpa =?, 4.210S Mpa =?。 求解:1、计算各铺层应力? 2、最先一层失效的载荷? 2、 使用mat lab 编程求解: 将输入文件“input.txt ”经由程序“strain.m ”运行,得到输出文件“output.txt ”。求解程序见附录一。 3、计算结果:(其中R 是强度比) 求单层刚度 Q1: 18382.97872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55148.93617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2: 55148.93617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18382.97872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3: 18382.97872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55148.93617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4: 55148.93617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18382.97872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5: 18382.97872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55148.93617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6: 55148.93617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18382.97872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7: 18382.97872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55148.93617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8: 55148.93617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18382.97872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Q9: 18382.97872 4595.74468 0.00000 4595.74468 55148.93617 0.00000 0.00000 0.00000 8800.00000 求中面应变 Ez: 0.0306235*R -0.00290497*R

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部分习题

1.已知铝的工程弹性常数E=69Gpa,G=26.54Gpa,υ=0.3,试求铝的柔量分量和模量分量。 2.由T300/4211复合材料的单向层合构成的短粗薄壁圆筒,如图2-2所示,单层方向为轴线 方向。已知壁厚t为1mm,圆筒平均半径R0为20mm,试求在轴向力p= 10kN作用下,圆筒平均半径增大多少(假设短粗薄壁圆筒未发生失稳,且忽略加载端对圆筒径向位移的 约束)? 3.一个用单向层合板制成的薄壁圆管,在两端施加一对外力偶矩M=0.1kN·m和拉力 p=17kN(见图2-10)。圆管的平均半径R0=20mm,壁厚t=2mm。为使单向层合板的纵向为最大主应力方向,试求单向层合板的纵向与圆筒轴线应成多大角度? 4.试求B(4)/5505复合材料偏轴模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及其相应的铺层角。 5.一个由T300/4211单向层合板构成的薄壁圆管,平均半径为R0,壁厚为t,其单层纵 向与轴线成450。圆管两头在已知拉力P作用下。由于作用拉力的夹头不能转动,试问夹头受到多大力偶矩? 6.由T300/4211复合材料构成的单向层合圆管,已知圆管平均半径R0为20mm ,壁厚t 为2mm ,单层的纵向为圆管的环向,试求圆管在受有气体内压时,按蔡-胡失效准则计算能承受多大压力p? 7.试求斯考契1002(玻璃/环氧)复合材料在θ=450偏轴下按蔡-胡失效准则计算的拉伸 与压缩强度。 8.试给出各向同性单层的三维应力-应变关系式。 9.试给出各向同性单层的三维应力-应变关系式。 10.试给出单层正轴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折算柔量和折算模量表达式。 11.试给出单层偏轴时的ij与正轴时的Cij之间的转换关系式。 12.已知各向同性单层的工程弹性常数E、G、υ具有如下关系式: ------------------------------------G=E/2(1+v) 试分别推导其对应的模量分量与柔量分量表达式。 13.两个相同复合材料的单向层合板构成同样直径与壁厚的圆筒,一个单层方向是轴线方 向,另一个单层方向是圆周方向,将两个圆筒对接胶接,当两端受有轴向力时,试问两个圆筒的直径变化量是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