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框架结构

1.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应包管理的领导决策层、管理与直辖市指挥系统以及应急求援队伍。

管理机构是指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

功能部门包括与应急活动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如消防、医疗机构等;

应急指挥是在应急预案启动后,负责应急救援活动场外与场内指挥系统;

救援队伍由专业和志愿人员组成;

2.运行机制

统一指挥是应急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应急指挥一般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或场外指挥与场内指挥等。无论采取哪一种指挥系统,都必须衽统一指挥的模式,无论应急救援活动涉及单位的行政级别高低还是隶属关系不同,但都必须在应急指挥员的统一组织直辖市下行动,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统一号令,步调一致。

分级响应是指在初级响应到扩大应急的过程中实行的分级响应的机制。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是事故灾难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影响范围和控制事态能力是“升级”的最基本条件。扩大应急救援主要是提高指挥级别、扩大应急范围等。

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3.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是应急体系的法制基础和保障,也是开展各项应急活动的依据,与应急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的规章、规定以及与应急救援活动直接有关的标准或管理办法等。

4.支持保障系统

构筑集中管理的信息通信平台是应急体系重要的基础建设。

应急信息通信系统要保证所有预警、报警、警报、报告、指挥等活动的信息交流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人力资源保障包括专业队伍的加强、志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培训教育;

物资与装备不但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而且还要实现快速、及时供应到位;

应急财务保障应建立专项应急科目,如应急基金等,以保障应急管理运行和应急反应中各项活动的开支。

同时,应急管理体系还包括与其建设相关的资金、政策支持等,以保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体系正常运行。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组织结构包含着三个方面,这就是,结构的复杂性、正规性和集中化。组织结构的复杂性包括组织内的部门化和管理的层次等;正规性是组织中依靠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职工的程度;集中化指的是组织中决策权所处的位置,管理幅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与集中化程度有关。这三方面实际上决定了组织的结构。从这三个方面看,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很多,例如,管理的层次、管理幅度、规章制度、管理决策方面的研究和理论,这里主要讨论管理层次与幅度以及技术与环境。 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是指生产指挥系统划分为多少等级。管理幅度则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下级人数。管理层次一般决定了组织的纵向结构,而管理幅度决定横向结构。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常常联系在一起,按层次的多少和幅度的大小,可分为高耸的组织结构和扁平的结构。这两种结构各有利弊。 高耸的结构,管理层次较多,管理幅度小,沟通渠道多。其优点是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上下级容易协调;其缺点是管理层次多而增加了费用,信息沟通时间长。由于管理严密,容易影响下级人员的满意感和创造性。 扁平的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沟通渠道少。其优点是由于管理层次少而管理费用低,信息交流速度快。由于管理幅度大,成员有较大的自主性,因而满足感增加。其缺点是不能严密监督下级的工作,上下级协调较差。 采用高耸结构还是扁平的结构,应考虑如下因素: (1)工作任务的相似程度:工作任务越相似,管理幅度就越可能加大,可采用较扁平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工作任务差异大,则应缩小管理幅度。 (2)工作岗位的接近程度:职工工作岗位较接近的情况下,可以加大管理幅度,采用扁平的结构;反之,应采用较高耸的结构。 (3)职工的经验和思想水平:职工缺乏经验,应减小管理幅度,加强对职工的指导。职工工作自觉性高,责任感强又有工作能力,则应提高工作的自主性,让职工自己管理自己,发挥创造性,可以采用扁平结构。 (4)工作任务需要协调的程度:如果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之间或一个部门内部高度的协调,则应减少管理幅度,以较为高耸的结构为宜。 因此,我们应根据企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组织结构,提高组织的效能。 2.技术与环境 组织结构还受到组织内的生产技术活动和组织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影响“技术”在这里主要是指组织中投入到产出的过程,组织中技术活动的确定性程度决定了对组织结构有不同的管理和协调要求,确定性程度高,可以加强组织结构的正规化和集中化;反之,则需要组织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环境因素包括外部的竞争、购销状况与市场需求,也包括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要求与影响。在这方面,从50年代起就进行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我们将结合组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文件体系 应急预案要形成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使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应急行动的有效工具。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是包括总预案、程序、说明书、记录的一个四级文件体系。 (1)一级文件———总预案。它包含了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 (2)二级文件———程序。它说明某个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内容十分具体,例如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等。它的目的是为应急行动提供指南,但同时要求程序和格式简洁明了,以确保应急队员在执行应急步骤时不会产生误解,格式可以是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两者的组合等,应根据每个应急组织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本组织的程序格式。 (3)三级文件———说明书。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个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监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4)四级文件———对应急行动的记录。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 所做的通讯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 从记录到预案,层层递进,组成了一个完善的预案文件体系, 从管理角度而言,可以根据这四类预案文件等级分别进行归类管理,即保持了预案文件的完整性,又因其清晰的条理性便于查阅和调用,保证应急预案能有效得到运用。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程序文件 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所要求的程序文件是不同的,应急预案的 内容取决于它的类型。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括: (1)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提供简述并做必要说明; (2)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分析并说明所采取的预防 和控制事故的措施; (3)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 (4)基本应急程序———给出任何事故都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突发事件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理机制,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体系管理体系》和防人身伤亡、火灾、防汛、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各施工单位应根据本体系要求和工程实际,制定相应的基建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人员,不断增强突发事件应急防范能力。 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管理体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有关规定,处置基建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努力减少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项目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应急组织机构 第二条项目部成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小组成员由综合管理部、秩序维护部、工程机电维修部、环境事务部、客服部主要负责人组成。项目应急委的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落实国家、及本项目部的有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二)接受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小组的领导; (三)接受上级应急管理小组对突发事件抢险与应急处理有效资源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四)组织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修订和演练工作; (五)指挥、协调项目部应急准备、应急相应和应急救援工作; (六)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命令; (七)通报突发事件抢险及应急处理进展情况; (八)发生突发事件后,负责组成突发事件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对突发事件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九)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认真分析,制订反突发事件措施计划,通报项目部各部门吸取教训,防止突发事件重复发生。 第三条项目部应急管理小组主要职责如下: (一)处理项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十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及分工2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职责及分工 1、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 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 ③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 ④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 ⑤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⑥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 ⑦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 ⑧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 ⑨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⑩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2、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 ①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 ③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 ④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

⑤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 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⑥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 反应准备状态; ⑦根据各施工场区、加工厂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 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3、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 ①抢救现场伤员; ②抢救现场物资; ③组建现场消防队; ④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4、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根据各项目经理部及加工厂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 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 ②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 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5、善后工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 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范文

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条目的:为积极做好事故预防,提供应急响应能力和速度,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应急救援准备与应急响应的管理。 第三条名词解释 1、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2、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3、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4、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第四条职责 1、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组织制定公司级的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救援的开展。

2、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各部门/车间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应急救援管理的日常工作。 3、各部门/车间负责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成立部门/车间级应急救援组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第五条应急管理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始终把防止和减少人员伤亡作为应急救援管理的第一要务。 2 、“统一领导,分级响应”,应急救援工作必须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实行分级响应。 3、“响应迅速、科学、高效”,应急救援响应程序顺畅,救援方法恰当;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实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 第六条应急救援组织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公司分管生产副总 小组成员:公司各部门负责人 应急抢险小组 3、机构及成员职责 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在总指挥不能到场的

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正式版

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 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

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为副组长,安监科长、各采区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 5.应急管理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

宝洁公司组织结构分析全新

宝洁公司组织结构分析 一、选择宝洁公司的目的与意义 宝洁公司的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的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其公司结构由三个全球业务单元(GBU)和一个全球运营中心。全球运营中心又包括市场开发组织(MDO)全球业务服务(GBS)。宝洁的组织结构是独一无二的,且其是快速消费品公司,其组织结构涉及范围比一般公司广且组织结构比较全面,选择宝洁公司进行组织结构分析,有利于更全面地了解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由此到彼,从而能加深我们对组织结构的了解。 二、宝洁公司发展的具体情况 (一)宝洁创始与初期生意模式 1837年,宝洁由从事酿造的英格兰移民威廉.普罗克特和制造香皂的爱尔兰移民詹姆斯.甘波尔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创办。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织物及家居护理、美发美容、婴儿及家庭护理、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1837年4月12日,他们开始共同生产销售肥皂和蜡烛。8月22日,两方各出资3596.47美元,正式确立合作关系,并于10月31日签订合伙契约。首间生产厂兼办公室位于辛辛那提市。1859 在公司创立二十二年后,宝洁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百万美元,公司员工发展为八十人。到1890年,宝洁已经拥有几百万美元的资产。然而宝洁并不满足于现状。依然放眼未来1892年,虽然仍然是家族企业,宝洁引进了先进的员工激励机制,即宝洁正式实施员工认购公司股份制度。1930年,宝洁的家族经营结束。1937年,即宝洁创立一百周年纪念,年销售额达到2.3亿美金;1945年,宝洁公司已经成为一家销售额近3.5亿美金的大公司。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里的各职能组的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救援办公室 (一)消防灭火组 1、对公司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其他重点防火单位制定灭火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 提供依据。 2、负责受理火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单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作火灾记录,并及时向公司 总调、公司救灾指挥部报告。 3、当在公司范围内发生灾情时,积极参与公司救灾指挥部指挥灭火(抢险)工作。 4、负责现场指挥灭火战斗。 5、火场上加强火情侦察,查清水源位置、燃烧物质性质、范围及火灾类型;了解火势情况, 查清 是否有人被大火围困,及时抢救伤员。 6、根据灭火需要,通知有关消防泵房向消防管网加压。 7、火场上负责消防通讯联系,保证命令准确地上传下达。 8、根据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调动灭火力量。 9、在火灾战斗过程中发生消防设备故障时,及时织织抢修。

10、重大火灾或需要增援时及时向市消防支队报告。 11、灭火战斗结束后及时补充器材,恢复战备状态,总结火场经验、教训,做好战评。 12、参加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现场保卫组 1、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设置警界线,维持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 入。 2、做好事故及灾害现场治安巡逻,保护现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 3、当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时,根据救 灾指挥部的指令,通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同时禁止在警戒区范围内使用对讲机、移动 电话。 4、负责做好救灾物资的保卫工作。 (三)通讯联络组 1、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通临时电话,供救灾指挥部使用。 2、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3、负责灾后全面检查修复有线通讯设备,确保通讯设施正常工作,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四)生产指挥组 1、负责指挥事故及受灾单位、车间做好工艺处理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蔓延。 2、负责指挥协调受灾装置上、下游产品和原料的平衡,指挥协调相关车间、单位生产工艺的处 理。 3、做好水、电、风、蒸汽、氮气等动力平衡和供应工作,保证消防用水和生产装置的动力正常供 应。 4、调查了解装置发生事故及灾害的原因,提出抢险救灾的有效方案。 5、负责组织灾后恢复生产。 (五)安全技术组 1、及时了解事故及灾后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检查装置生产工艺处理情况。 2、检查消防设施如冷却喷淋水、固定消防御泡沫、消防灭火蒸汽和消防水等启用情况。 3、检查医疗救护人员是否到位以及阻止事故蔓延扩大措施落实情况。 4、当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时,组织清点在岗人员。 5、配合消防、救护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抢救,如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6、协同有关部门保护好事故现场,收集事故有关证据,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六)现场救护组 1、气防急救组 (1)接到报警后,立即携带防护面具,赶往事故现场,选好停车救护地点。 (2)负责将中毒、窒息或受伤人员救离事故现场,交职工医院医生进行抢救。 (3)在医院救护车未到达之前,对伤者实施人工呼吸等必要的处理,立即用气防救护车将受伤 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2、医院救护组 (1)接报警后,医务人员立即携带医疗抢救设备、器材、药品,并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护。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 组织结构设计作为企业得以存在的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建立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组织结构设计整合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将各种因素反映到组织结构中去,找到组织结构设计的一条主线。 关键词:组织结构企业战略企业内部资源企业外部环境 组织结构是企业存在发展的形式,组织结构合不合理,对企业有非常大的影响。而影响企业组织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地认为有企业环境、企业战略、企业的技术、人员的素质、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等等。因为要考虑的因素过多,难免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会出现混乱,失去重心。这个重心是指应该更多考虑的因素,而那些不重要的因素就要弱化甚至省略。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其内在联系,以及对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程度,以至找到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的主线。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把组织结构设计的一般权变因素分为三类: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资源、企业战略。除了原有的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战略外,将企业的技术、人员的素质、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归并到企业内部资源。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得出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共同决定企业战略。其次,分析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对组织结构的影响。通过上述两步分析得出一个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组织结构设计模型。 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战略关系分析

传统的战略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对战略的决定作用上,是从环境到企业战略的单向线性思维模式。因而在传统的战略分析框架中,企业环境是决定企业战略的主导力量。环境的特点,决定着企业的战略以及企业要进入的行业。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这种由环境到战略的单向线性思维模式,在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中相当流行。例如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波士顿矩阵,以及后来安索夫的增长向量分析模型等都是以既有的产业为研究出发点,其发展战略是在业已结构化的产业内为企业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这种战略分析模式忽略了企业的战略选择能力,是在行业范围内进行的“微观环境分析”。到20世纪80年代以波特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的思维模式即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理论对企业战略分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基于产业选择这一出发点,强调竞争战略必须首先分析有吸引力的行业及其周围环境,而后制定与选择企业竞争战略,使企业尽量避免栖身于无吸引力的行业,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外在环境,企业能否获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的战略定位,及其价值链上的活动。 虽然波特的理论是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有了选择环境的权利,但由于这种理论先天对于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忽略,仅仅适用于相对静态的竞争环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企业竞争环境的日益动态化,企业战略分析思维模式逐步开始转型,即以产业组织的战略分析思维模式向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分析思维模式的转变。理查德?鲁梅特(Richard Rumelt)在1982年的实证研究中发现:“最重要的超额利润源泉是企业内部资源所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相互关系。”1984年,随着伯格?沃纳菲尔特(Birger Wernerfelt)《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能力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阶段,它在本质上是对贝恩?梅森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结构主义和对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反叛与矫正。 资源基础分析理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伦敦商学院的哈默尔(Hamel)和密西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Prahalad),他们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德《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它应该成为公司战略的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成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成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 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 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 撤离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 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测量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 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 估危害程度等。 应急准备与响应作为体系十七个主要要素之一,在体系要求来看,组织在其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 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组织应建立应急准备的措施, 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由于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 财产损失。 应急管理。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 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事故的 全过程处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

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来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备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 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宝洁公司组织结构分析最新版本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宝洁公司组织结构分析 宝洁组织结构图(事业部式结构) 宝洁公司的内部结构图 特点:能够适应不稳定的、高速变化的外部环境,通过清晰的产品责宝洁公司采取的组织结构是清晰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事业部组织结构,又称“M ”形结构,以产生目标和结构为基准进行部门的划分和组合,是一中分权的组织形式。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组织,可以针对单个产品、服务、产品组合、主要工程或项目、地理分布、商务或利润中心等来组织事业部。事业部制是在企业规模大型化、企业经营多样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条件下出现的。它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政策,分散经营”,即在集权领导下实行分权管理,每个事业部都是独立核算单位,在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上拥有很大的自主权,各事业部经理对部门绩效全面负责。总公司只保留预算、人事任免和重大问题的决策等权力,并运用利润等指标对事业部进行控制。而宝洁公司作为一个庞大的日化帝国,事业部制是及其适合其经营方式的。 优点:任和联系环节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各部门因具有统一的目标而便于协调和统一指挥,又因为具有经营上的自主权从而能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部门分权决策有利于总部高层管理人员摆脱日常行政事务的负担,集中力量来研究和制定公司的长远战略规划,也有利于培养具有整体观的高层经理人员。有利于采用专业化设备,并能使个人的技术和专业化知识得到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承担利润责任,有利于总经理评价各部门的业绩:同一部门内有关的职能活动协调比较容易,比完全采用职能部门管理更有弹 董事会 总经理 副总经理 专家顾问 销售 总监 生产总监 市场总监 商务总监 产品总监 技术总监 财务总监 行政总监 渠道 行业 运营商 技术工程部 技术 销后服务 销售服务 工程 培训 生产部 生产 组装 维修 市场销售部 市场 信息 商务运作部 商务 运作 产品部 硬件研发 软件研发 系统研发 财务部 财务 库存 综合管理部 人力管理 行政管理 资产管理

组织结构设计的五大要素和八大原则

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变革设计 来源:网络 当企业出现经营业绩逐渐下滑、产品质量迟迟不能提高、浪费和消耗严重、新的管理措施总是难以实施、管理效率下降、员工不满情绪增加等等诸多问题的时候,企业家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常见的思考方式会认为,这些可能是人员素质问题、激励措施问题、绩效考核问题或者是制度不完善,更进一步的,或许还会认为是企业战略不清晰、是企业执行力不够或者是企业文化需要重塑?于是,企业往往会采取执行力培训、文化重塑、战略转型、绩效管理改革、薪资改革等等手段,甚至会解聘和更换员工。 这些措施本身毫无问题,但是却往往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甚至解聘和更换员工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困扰着企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 一、问题背后的问题——组织结构不合适才是根源 当企业出现病症的时候,最容易被忽视但却可能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再适合企业的发展。 之所以容易被忽视,是因为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我们通常认为,有很多合理的组织结构模型可以供选择:例如职能制、矩阵式、事业部制、母子公司体制、超矩阵式等。所以在组织结构设计的时候,企业家们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采取一种耳熟能详的或者公认的组织结构形式。尤其是当看到很多成功的企业也在采用类似的组织结构时,企业家们会更加安心。 但是完美的组织结构理论这一温情脉脉的面纱背后,冰冷的现实时刻在提醒我们,不存在一种普适的、绝对正确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分工与协作的安排,它是让人们有效的一起工作的工具。因此,不同的战略、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必然需要配合不同的组织结构。 不同的战略:组织结构是战略实施的载体,战略不同组织结构必然随之调整。就像蜗牛与羚羊,蜗牛的战略是当危险来临就缩进硬壳里面,所以蜗牛需要背着房子到处走;羚羊的战略是当危险来临就要快速奔跑离开,所以羚羊就需要强健的四肢。如果让羚羊背上房子,又怎么能实施快速奔跑的战略呢? 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能力的改变,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变革来适应组织的发展。在创业阶段,企业需要快速反应来保证生存,组织结构需要简单,围绕主要职能来设置部门,如果组织结构过于臃肿、部门过多,就会造成流程割裂、效率低下,企业的生存就会出现问题。当企业发展壮大,如果仍然粗略的设置组织结构,就会造成重要职能薄弱或缺失,企业就会缺乏相应的能力,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就像人小的时候,如果穿过大的鞋,就会举步维艰,怎么也跑不快;当长大成人,如果再穿小时候的鞋,跑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束缚、疼痛难忍。

11 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管理制度第1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2)结合本公司、本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3)结合本公司、本项目部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公司、本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 (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2条项目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以下简称导则),结合本项目的危险源状况、危险性分析情况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3条项目应急预案体系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第4条针对项目部存在的各种风险、事故类型的,由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

第5条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由安全生产副总经理组织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1)项目部专项预案包括: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防洪预案。 (2)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 (3)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关键岗位、重点部位(包括重大危险源),由所在车间/厂队主任组织制定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应当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处置程序、应急处置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4)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所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5)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应当经常更新,确保信息准确有效。 第6条应急预案的评审 (一)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采取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两种方法。形式评审主要用于应急预案备案时的评审,要素评审用于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应急预案评审采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意见进行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给出具体修改意见或建议。 1、形式评审。依据《导则》和有关规范,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

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及职责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里的各职能组的职责 (一)消防灭火组 1、对公司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其他重点防火单位制定灭火抢险预案,为事故及 灾害应急提供依据。 2、负责受理火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单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作火灾记录, 并及时向公司总调、公司救灾指挥部报告。 3、当在公司范围内发生灾情时,积极参与公司救灾指挥部指挥灭火(抢险)工作。 4、负责现场指挥灭火战斗。 5、火场上加强火情侦察,查清水源位置、燃烧物质性质、范围及火灾类型;了解 火势情况,查清是否有人被大火围困,及时抢救伤员。 6、根据灭火需要,通知有关消防泵房向消防管网加压。 7、火场上负责消防通讯联系,保证命令准确地上传下达。 8、根据救灾指挥部的命令,调动灭火力量。 9、在火灾战斗过程中发生消防设备故障时,及时织织抢修。 10、重大火灾或需要增援时及时向市消防支队报告。

11、灭火战斗结束后及时补充器材,恢复战备状态,总结火场经验、教训,做好战评。 12、参加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二)现场保卫组 1、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设置警界线,维持现场交通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做好事故及灾害现场治安巡逻,保护现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乱活动,控制嫌疑人员。 3、当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或人员中毒时,根据救灾指挥部的指令,通知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同时禁止在警戒区范围内使用对讲机、移动电话。 4、负责做好救灾物资的保卫工作。 (三)通讯联络组 1、在事故、灾害发生后,通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接通临时电话,供救灾指挥部使用。 2、当有线通讯设施遭受破坏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通讯联络畅通。 3、负责灾后全面检查修复有线通讯设备,确保通讯设施正常工作,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四)生产指挥组 1、负责指挥事故及受灾单位、车间做好工艺处理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蔓延。 2、负责指挥协调受灾装置上、下游产品和原料的平衡,指挥协调相关车间、单位生产工艺的处理。 3、做好水、电、风、蒸汽、氮气等动力平衡和供应工作,保证消防用水和生产装置的动力正常供应。 4、调查了解装置发生事故及灾害的原因,提出抢险救灾的有效方案。 5、负责组织灾后恢复生产。 (五)安全技术组 1、及时了解事故及灾后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检查装置生产工艺处理情况。 2、检查消防设施如冷却喷淋水、固定消防御泡沫、消防灭火蒸汽和消防水等启用情况。 3、检查医疗救护人员是否到位以及阻止事故蔓延扩大措施落实情况。 4、当发生重大火灾爆炸时,组织清点在岗人员。 5、配合消防、救护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抢救,如出现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6、协同有关部门保护好事故现场,收集事故有关证据,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六)现场救护组 1、气防急救组 (1)接到报警后,立即携带防护面具,赶往事故现场,选好停车救护地点。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成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 成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578-99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成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测量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等。 应急准备与响应作为体系十七个主要要素之一,在体系要求来看,组织在其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组织应建立应急准备的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由于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组织结构复习题

组织结构复习题 1.企业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形成的结构体系 2.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有:1、企业制度2、3、企业外部环境和经营战略4、企业技术与人员素质5、企业规模 3.个人业主制和合伙制企业组织体系比较简单而公司制则比较复杂企业外部环境包括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 4.企业的一般外部环境包括经济、技术、文化、政治、法律和国际关系具体外部环境包括竞争对手、顾客、资金等经营要素供应者和政府机构环境的不稳定性有两个指标,即环境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5.决定组织制度的首要因素是企业制度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复杂性是指关系到企业运营的环境因素的多寡环境的稳定性是指环境因素在时间上的变化状况 6.在低度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如某些专业化生产的包装容器的企业。在中低度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如生产加工食品的企业。中高度不确定性环境的特点是影响因素虽不很多,但变化快,对企业行动有反作用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中的企业如计算机制造业、家用电器和时装生产企业 7.对环境不稳定的分类,低度不稳定是指简单+稳定中低度不稳定是指复杂+稳定中高度不稳定是指简单+不稳定高度不稳定是指复杂+不稳定8.对环境不确定采取的组织设计对策有:1、相应地增加职能部门和职位数目以加强企业的对外联系职能和信息输入输出。2加强企业管理中的协调和综合职能3、增加组织结构的柔性4、强化计划职能和对环境的预测

9.从企业组织结构的规范化程度以及对职工的控制程度,可以将组织结构分为刚性和柔性结构两种基本类型。 10.随着环境不确定程度的提高,组织内的综合职能从无到有,越来越多计划职能的作用也逐渐加强从以业务为向导到有一些计划再到以计划为向导和强化计划和预测职能 11.1962年,美国的钱德勒提出了组织结构因战略而异的观点。战略对组织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单一经营战略和多种经营战略2、不同的战略中心3、保守型战略和风险型战略 12.同单一经营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集权职能制多种经营按其与主业经营范围的紧密程度分为:副产品型、相关型、非相关型、相连型按其与主业在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方向分为纵向、横向、多向多元化 13.副产品型多种经营的组织结构是集权职能制相关型多种经营的组织结构是分权事业部制非相关型组织结构是彻底分权的母公司制相连型多种经营的组织结构是混合型组织结构 14.相关型多种经营有两种,即利用同类技术特长和现有销售渠道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相连型多种经营是指技术上有联系的纵向多元化非相关型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上都有很大差别。 15.企业的组织结构因战略中心的不同,常有质量型、开发型、营销型、生产型等类型。因企业对待竞争的方式和态度不同,分保守型、风险型、分析型等类型。宜采取集权职能制的是保守型宜采用分权事业部制的是风险型16.按企业级技术水平的高低,可分为单件小批生产、大量大批生产、连续生产三种技术类型。宜采用柔性组织结构的是单件小批生产和连续生产型企业。宜采用刚性组织结构的是大量大批生产型企业。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成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 构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构成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测量确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等。 应急准备与响应作为体系十七个主要要素之一,在体系要求来看,组织在其活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组织应建立应急准备的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或消除由于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应急管理。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事故的全过程处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

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来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备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 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响应。应急响应是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疏散、救护和抢救、信息收集和决策及外部救援等。 恢复。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他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典型的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救援中心、应急救援专家、医疗救治、消防与抢险、检测组织、公众疏散组织、警戒与治安组织、洗消去污组织、后勤保障组织、信息发布中心。支持保障系统包括法律法规保障体系、通信系统、警报系统、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3.1.1公司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组成。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和12 个专业组; 3.1.2根据公司特性,将在事业部中控室、事业部中控室、事业部中控室设置应急救援指挥部,24小时值守电话见附件一。应急办公室设在各事业部调度室,由调度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当班调度员、HSE、工程师为成员,主要负责各副总指挥、应急专业组工作信息的收集、过程记录整理、应急指令的上传下达工作;根据现场处置情况及时为总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完成总指挥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3.1.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应急指挥部组织机构(见下图)

3.3应急指挥部分工及职责 3.3.1应急指挥部分工 总指挥:由公司总经理担任,是事故应急救援处置的领导者、应急方案执行的决策者,直接领导专家组和副总指挥、应急办公室; 副总指挥(Ⅰ):由分管各事业部的副总经理担任,主要协助总指挥做好处置事故和指挥工作,分管应急抢险组、治安警戒组、环境监测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护组。总指挥不在的情况接替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Ⅱ):行政副总经理,分管善后处置组、信息报送组、事故协调组、后勤保障组、通讯保障组、物资保障组。 应急副总指挥直接领导、指挥下设的各应急救援专业组,向应急总指挥负责,在应急响应中,应急副总指挥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沟通事故处置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确保事故险情能得到及时、高效的控制与处置。 3.3.2 应急指挥部职责 1)在应急总指挥的领导下指挥、协调应急工作; 2)检查应急指挥部布置工作的执行情况; 3)掌握突发事故动态、收集相关信息,向总指挥提供进展情况报告; 4)负责对应急物品的日常维护保养情况进行检查; 5)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做好恢复生产及其他善后工作; 6)及时反馈应急工作情况; 7)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3.3总指挥职责 1)应急工作重大事项决策; 2)对处置生产安全事故提供支持、协调; 3)负责向地方政府应急机构报告情况,执行上级应急机构指令; 4)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应急情况,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 5)负责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修订和审批; 6)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指导应急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7)负责公司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8)指导公司各部门应急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