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试剂盒

诊断试剂盒
诊断试剂盒

结核性胸腔积液特异性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是当今世界由单一致病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人口剧增、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流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原因,结核病日益严重,全球结核病疫情骤然回升。据资料报道,当前全球1/3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每年有800万至10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1-4]。我国的结核病流行情况十分严峻,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结核病人的四分之一,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由结核病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0亿。2000年在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组织进行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结核感染率为45%,高于WHO估计的1/3水平,估计全国结核菌感染者5.5亿。农村结核患病率高于城市,西部地区患病率高于东部地区。全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1万,菌阳肺结核病人196万,每年死亡人数约13万,在传染病中居第一位,是其它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总和的2倍,结核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自2005年初以来居27种甲乙类传染病首位,结核病已经超过肝炎一跃成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因此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有效遏制结核病的策略刻不容缓[5-8]。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由于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结核病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利用简单、快速、准确的实验室检查尽早对结核病做出诊断对控制结核病疫情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结核病的诊断现状不尽人意,体外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其缺点是:培养周期长(约6周),假阳性率高[9]。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Bactec分枝杆菌培养/鉴定/药敏系统可将阳性标本检出时间缩短至平均9天,鉴定、药敏试验时间平均为4天,然而Bactec仪器价格昂贵,需进口厂家的专利液体培养基,费用较高,且方法仍然建立在以细菌培养的基础之上,不管是检测菌体还是检测代谢产物,都要通过分枝杆菌的自然生长以积累菌量方能检出,而分枝杆菌的生长相对缓慢,因而它们都难以突破―慢‖的限制[10]。结核病诊断的免疫学检测,目前仍普遍基于感染免疫学的概念检测结核菌抗原及其特异性抗体,国内外研究者采用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 、脂多糖(LPS) 、结核菌重组蛋白相对分子量38 000 等或其他纯化蛋白作为抗原,以胶体金标记,建立简便、快速免疫学诊断方法,如分子量

38 000的金标渗滤试剂以及结核特异性抗原免疫印迹检测技术。但是,由于结核菌在属间和种间存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加之其与体液免疫的相关性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的阐明,因而在综合提高实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未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1-13]。结核病免疫学检测,目前最常用的是PPD试验,以机体对注射的PPD 是否产生变态反应来判断机体曾否感染过结核菌而作为一项辅助诊断指标。但是,由于PPD中含有许多分支杆菌共同的抗原,如卡介苗接种者PPD 试验可呈现阳性结果,PPD皮试阳性并不能鉴别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感染还是接触环境中非结核分枝杆菌或卡介苗接种后造成的致敏。PPD皮试诊断的特异性差,用该方法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并不能真正反映人群中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实际状况。重症肺结核病人则往往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而呈现阴性结果等情形,都大大降低了其临床价值[14]。另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分子诊断技术如PCR、PCR-RFLP、real-time PCR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大多数需要数小时才可以得到结果,且这些技术需要昂贵的仪器,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对实验室硬件和检测人员素质要求较高,故非常不适用于现场的快速检验、早期排查和诊断[4, 15, 16]。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time 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分析方法,是目前最灵敏的微量分析技术,灵敏度完全可与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相媲美,甚至超过放射免疫分析的水平。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实际上是在荧光免疫分析(fluorescent immunoassay, F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荧光分析。在通常的荧光分析中,由于测试样品中含有多种荧光成分,背景荧光(来自胶体颗粒和溶剂分子引起的散射光、血清蛋白质和其他化合物发出的非特异性荧光)强度大,干扰强,成为荧光分析法大范围推广使用的瓶颈。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它的基本原理用镧系金属离子(如Eu3+、Sm3+、Tb3+、Dy3+)作为示踪物标记蛋白质、多肽、激素、抗体、核酸探针或生物活性细胞,镧系元素作为示踪剂有以下特点:①荧光物质激发光谱曲线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发射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之间的差,称为Stokes位移。普通荧光物质荧光光谱的Stokes位移只有几十纳米,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通常有部分重叠,互相干扰严重。镧系元素Stokes位移达200nm,很容易分辨激发光和发射光,从而排除激发光干扰;

②镧系元素与普通的荧光团比较,镧系元素离子螯合物荧光的衰变时间长,为传统荧光的103~106倍,镧系元素的荧光半衰期介于10~1 000μs之间。这样,用时间分辨荧光仪测量镧系元素的荧光时,在脉冲光源激发之后,可以适当的延迟一段时间,待血清、容器、样品管和其他成分的短半衰期荧光衰变后再测量,这时就只存镧系元素标记物的特异性荧光。通过时间延迟和波长分辨,极大地降低了本底荧光。待反应(如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生物素亲和素反应、核酸探针杂交反应、靶细胞与效应细胞的杀伤反应等)发生反应后,用时间分辨荧光仪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即可推测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TRFIA具有以下优点:①灵敏度高,检测下限为1pmol,达到或超过放射免疫分析水平;②线性范围宽,可达6个数量级,远远宽于ELISA的线性范围,也超过化学的线性范围;③不受样品中自然荧光干扰,背景低;④可多重标记(如两种不同的抗原可分别用Eu3+、Sm3+标记),一个试剂盒能够同时检测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项目;⑤操作简便、易自动化,标记物制备简便且稳定,无放射性污染。由于TRFIA技术集酶标记、同位素标记技术的优点于一身,同时又克服了它们的局限。因此,TRFIA是一种公认的继RIA、EIA之后最有发展前途、值得推广的非放射免疫标记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监测等方面的重要手段[17-19]。

近年来,人们对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滤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离出了多种分泌蛋白,如MPT64、PT70、MPT63、MPT53、Ag85、CPF10和ESA T6[20]。其中,结核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 CFP10) 和早期分泌性抗原靶6(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6, ESAT6)为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所特有,卡介苗(BCG)及非致病分枝杆菌缺乏。CFP10与ESA T6同属于ESA T6家族,且由同一操纵子调控,产生的蛋白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21-24]。ESAT6分子量很小,仅6KD,难于用双抗夹心法进行检测。本研究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双抗夹心技术,建立了定量检测CFP10的方法,初步临床试验结果表明,CFP10用于结核患者血清检测敏感性较低,但用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敏感性在80%以上,特异性达100%,是一个非常有开发潜力的结核病新型诊断试剂盒,可以有效地鉴别诊断结核性、癌性和其他感染性胸腔积液。

参考文献:

[1] Miller TL, McNabb SJ, Hilsenrath P, et al. Personal and societal health quality lost to tuberculosis. PLoS ONE. 2009. 4(4): e5080.

[2] Otero L, Krapp F, Tomatis C,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primary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persons with no known risk factors. PLoS One. 2011. 6(10): e26276.

[3] Lunc? C, Enache E, Olaru SP, et al. Monitoring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s in Iasi County in 2009. 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 2011 Jul-Sep;115(3):718-22.

[4] Asiimwe BB, Joloba ML, Ghebremichael S,et al.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olates from HIV-seropositive and

HIV-seronegative patients in Kampala, Uganda. BMC Infect Dis. 2009. 9: 12.

[5] 黄禹吉. 结核病现状及控制策略. 应用预防医学. 2008. 14(2): 1-4.

[6] 郭凌, 范立东. 结核病发病率回升因素调查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18(7): 1414-33.

[7] 甄新安, 苏振修, 刘占峰, 等. 结核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管理效果分析. 临床荟萃. 2011. 26(17): 1514-15.

[8] 董海燕, 张建中, 万康林, 等.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相关因子研究进展. 医学研究杂志. 2011. 40(6): 157-60.

[9] 侯史文, 方宏安, 宋秀兰,等. 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初始耐药监测. 浙江临床医学. 2008. 10(4): 552.

[10] Sun JR, Lee SY, Perng CL, et al. Detect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Bactec MGIT 960 Cultures by Inhouse IS6110-based PCR Assay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J Formos Med Assoc. 2009. 108(2):119-25.

[11] Lagrange PH, Simonney N, Herrmann JL. New immunological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Rev Mal Respir. 2007. 24(4): 453-72.

[12] Nicol MP, Pienaar D, Wood K, et al.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responses to early secretory antigenic target 6, 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 and 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among children with tuberculosis: implications for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therapy. Clin Infect Dis. 2005. 40(9):1301-8.

[13] 王易伟. 结核分枝杆菌胶体金法快速鉴别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观察. 中国防痨杂志. 2008. 30(5): 468-9.

[14] 吴福玲, 马连美, 马永红. 1992—2005年PPD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中国医院统计. 14(1): 22-4.

[15] Van Soolingen D, Kremer K. Findings and ongoing research in the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tuberculosis. Kekkaku. 2009. 84(2):83-9.

[16] Domínguez J, Blanco S, Lacoma A,et al. Utility of molecular biology in the microbiological diagnosis of mycobacterial infections. Enferm Infecc Microbiol Clin. 2008 Jul;26 Suppl 9:33-41.

[17] Aceti A, Pennica A, Celestino D, et al. A new serological technique,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 for the immunological diagnosis of urinary schistosomiasis. Trans R Soc Trop Med Hyg. 1988. 82(3):445-7.

[18] Yu LS, Reed SA, Golden MH.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TRFIA) for the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 apple cider. J Microbiol Methods. 2002. 49(1):63-8. [19] Chris Maple PA, Gunn A, Sellwood J, et al. Comparison of fifteen commercial assays for detecting Varicella Zoster virus IgG with reference to a time resolv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TRFIA)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wo commercial assays for screening sera from 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 J Virol Methods. 2009. 155(2):143-9.

[20] E. D. Chan, L. Heifets, M. D. Iseman Immunologic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 review Tubercle and Lung Disease. 2000. 80(3): 131–40.

[21] Ganguly N, Giang PH, Gupta C, et al.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ecretory proteins CFP-10, ESAT-6 and the CFP10:ESAT6 complex inhibi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NF-kappaB transactivation by downregulation of 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 (ROS) production. Immunol Cell Biol. 2008. 86(1): 98-106.

[22] Wang X, Barnes PF, Dobos-Elder KM, et al. ESAT-6 inhibits production of IFN-gamma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esponsive human T cells. J Immunol. 2009. 82(6): 3668-77. [23] Lightbody KL, Ilghari D, Waters LC, et al. Molecular features governing the stability and specificity of functional complex formation by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FP-10/ESAT-6 family proteins. J Biol Chem. 2008. 283(25):17681-90.

[24] Derrick SC, Morris SL. The ESA T6 protei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duces apoptosis of macrophages by activating caspase expression. Cell Microbiol. 2007. 9(6):1547-55.

(三)项目主要研究开发内容、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开发内容:

①结核杆菌CFP10的原核表达。

②以纯化的CFP10作为抗原,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得到CFP10的单克隆抗体。

③建立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CFP10。

④临床应用及评价。

技术关键:

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CFP10的新方法:采用双抗夹心法。经筛选得到最佳配对的两株单克隆抗体,一株单克隆抗体包被固相载体,另一株单克隆抗体用Eu3+标记,

经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后,用增强液将Eu3+从复合物上完全解离下来,与另一种螯合剂结合,检测荧光信号。荧光信号强弱与CFP10含量成正比。由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线性范围宽,因此我们可以精确地对CFP10进行定量分析。

主要创新点:

目前结核病的诊断主要采用分离培养、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检测时间长,或者容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问题,或者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试剂。CFP10为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特有,卡介苗及非致病分枝杆菌缺乏这两种蛋白,因此检测CFP10可以避免因非致病分枝杆菌感染或接种卡介苗而出现假阳性问题。国内外已建立ELISA等方法来检测CFP10,但ELISA灵敏度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线性范围也很窄,难于定量分析。

我们建立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CFP10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同时还可较对精确地进行定量分析。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这方面的文献报道。由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可以精确地对CFP10进行定量检测,我们就可以探讨CFP10含量与结核病临床分期(结核菌潜伏感染期、结核病非活动期、活动不排菌期、耐药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之间)的关系,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病程监测及其治疗提供技术支持。

单抗的活性、特异性和匹配性对免疫试剂盒至关重要。由于CFP10分子量不大,10KD,如果以CFP10完整肽链免疫小鼠制备抗体,由于抗体针对的抗原决定簇不明,抗体两两配对往往是盲目的,只要两株抗体存在结合的抗原表位存在几个氨基酸的重复,则配对肯定不成功。本研究采用CFP10多肽(肽段)制备单克隆抗体制备:根据抗原性、亲水性、表露性、柔韧性等原则设计针对CFP10不同部位的多肽片段,将这些片段与载体蛋白——血蓝蛋白(KLH)偶联,免疫小鼠,用基因工程表达的CFP10重组蛋白筛选杂交瘤细胞,以避免产生血蓝蛋白抗体克隆的干扰。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系列针对CFP10明确抗原决定簇的单克隆抗体,然后将这些抗体两两配对进行筛选,以得到检测CFP10的最佳配对抗体。这样操作制备的多肽抗体比用CFP10整个多肽链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更容易配对成功且效果更佳。

(四)项目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社会效益、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

(1)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CFP10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定量精确的特点,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利用建立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核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开发成产品应用于临床,市场前景广阔,

完全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结核病诊断试剂盒,为申报医疗器械三类体外诊断试剂注册证书创造条件,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撰写科研论文1-2篇。

(3)建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平台,为研制其它疾病标志物的诊断试剂盒提供技术支撑。

(五)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

(1)研究方案

①重组抗原的原核表达: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 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设计针对CFP10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后与表达质粒pET32a(+)构建成重组质粒pET-cfp10。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带组氨酸标签的蛋白,经亲和层析得到纯化CFP10蛋白。

②单克隆抗体制备:选用6~10周龄、健康、发育良好的雄性BALB/c小鼠,人工合成的CFP10多肽与血蓝蛋白偶联后作为抗原,与等量完全福氏佐剂(CFA)充分乳化后对小鼠腹腔或皮下多点注射,以后每间隔2周以同样剂量抗原加等量不完全福氏佐剂腹腔或皮下注射,共3~5次。末次免疫后3~4天,分离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株Sp2/0用PEG进行融合。用HAT培养基进行筛选,融合细胞呈克隆生长,细胞培养至覆盖20%孔底时,吸取培养上清用ELISA检测抗体含量。首先依抗体的分泌情况筛选出高抗体分泌孔,将孔中细胞再行克隆化,尔后进行抗原特异的ELISA测定,选高分泌特异性细胞株扩大培养或冻存于液氮。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小鼠腹腔接种法。选用BALB/c小鼠,先用液体石蜡行小鼠腹腔注射,一周后将5×105杂交瘤细胞/鼠接种到腹腔中。接种一周后收集腹水。单克隆抗体纯化采用亲和层析法,用抗小鼠球蛋白抗体与载体(Sepharose)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将抗体结合后洗脱,回收后得到CFP10的单克隆抗体。

③建立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的结核病新型诊断技术。

结核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双抗点夹心分析法。针对CFP10上不同抗原决定簇的两个单克隆抗体,一个包被固相载体,另一个用Eu3+标记,经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后,用增强液将Eu3+从复合物上完全解离下来,与另一种螯合剂结合,检测荧光信号。荧光信号强弱与CFP10含量成正比。

④临床应用及评价:将我们建立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检测CFP10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并与国产和进口的检测结核杆菌的试剂进行对比,评价CFP10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2)技术路线:

(3)组织方式与课题分解:该项目系本校课题组先建立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CFP10的方法,并从结核病医院收集临床标本进行验证,进而与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成产品加以推广应用。

(六)计划进度安排。

2012.01-2012.12:临床应用与评价。大量收集结核患者的胸腔积液(或关节积液、脑脊液等)样本,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并与结核分枝杆菌的其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该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01-2013.12: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1-3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为申报医疗器械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盒注册证创造条件。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本项目已开展的前期研究工作

一、CFP10的表达

合成一系列CFP10多肽片段并与血蓝蛋白偶联 CFP10的原核表达

杂交瘤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

M 1 2

M:DNA marker(2000、1000、750、500、250、100bp);

1:PCR扩增产物;

2:以pET24b-CFP10为模板的PCR扩增产物

图1 CFP10 PCR扩增产物

M 1 2

M:DNA marker(2000、1000、750、500、250、100bp);

1:pET24b-CFP10重组质粒;

2:Nde I和Hind III双酶切pET24b-CFP10重组质粒

图2 pET24b-CFP10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M 1 2 3 4

M:蛋白Marker(97.2、66.4、44.3、29.0、20.1、14.3KD);

1:IPTG诱导前;2:IPTG诱导后;3:表达CFP10菌液超声后离心上清;

4:纯化的CFP10蛋白

图3 pET24b-CFP1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纯化

二、建立TRFIA检测CFP10的方法

CFP10其中一个单克隆抗体用Eu3+标记:取出待标记单抗250mg,加入millipore柱中→9000rpm,8min,弃滤液→加200ul标记缓冲液,9000rpm,8min,弃滤液,重复该步骤5次→加入50 μL标记缓冲液,倒扣离心柱装入另一新离心管,8000rpm,6min ,收集滤液→按待标记物:EuNa=5:1(质量比)加入铕标配体,置摇床上过夜。

纯化:用G-50凝胶层析柱纯化。装柱→洗脱缓冲平衡→加样→洗脱缓冲液洗脱,流速1 mL/min。加样后即开始收集,1 mL/管,共30管。→洗杂液冲洗→洗脱液平衡→20%乙醇保存凝胶柱。→从30管收集管中各取出5μL,加入200μL增强液,振荡5min。→时间分辨荧光免疫仪检测,收集第一峰。

包被抗体深度优化:分别取3、6、12μg/mL的抗体进行包被,加入CFP10和Eu3+标记抗体,结果荧光值无明显变化,因此包被抗体浓度确定为3μg/ml。

Eu3+标记抗体浓度优化:以3μg/mL抗体进行包被,加入CFP10,洗涤后,分别加入0.4、0.8、1.6、3.2μg/mL Eu3+标记抗体,结果荧光值(3复孔取平均值)分别为:25876、47865、48764、49752,因此标记抗体浓度确定为0.8μg/mL。

标准曲线:将CFP10标准品进行系列稀释,浓度分别为0.2、1、5、25、125ng/ml,三个复孔取平均值,制做标准曲线,Y=1.03X+4.03,R=1.000。

线性范围:将将CFP10标准品进行系列稀释,浓度分别为0.0016、0.008、0.04、0.2、1、5、25、125、625、3125ng/ml,结果检测下限为0.04ng/ml,在0.04-3125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58。

检测精密度:批内CV=0.057,批间CV=0.093。

(2)工作基础和条件:

本申请人所在的研究所系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拥有浙江省某学科重点实验室,面积2000多M2,装备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MS-12 型磁分离器、荧光定量PCR仪(MJ Opticon2)、基因分析系统(Beckman Coulter CEQ8800)、流式细胞分析仪(BD FACS Aria)、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日立H-75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 FV1000 + SIMS )、核苷酸片段分析系统(Transgenomic WA VE2100 )、蛋白质组学工作站(Bio-Rad)、AKTA Purifier蛋白纯化系统(GE healthcare)等等。建立的实验技术平台主要有:核酸扩增、测序分析研究平台,遗传与生物信息分析平台,细胞与基因工程技术平台等。

本研究课题组第二负责人已成功建立TRFIA技术平台:研制了近50余种TRFIA试剂盒,如乙肝五项、HIV、HCV梅毒螺旋体等,获国家新药证书三项,33种医疗器械三类体外诊断试剂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和生产批文。已按照临床免疫学诊断试剂盒生产的国家和国际规范,建立了符合SFDA要求的TRFIA免疫诊断试剂盒的生产和检定标准,达到年生产1000万人份TRFIA免疫诊断试剂盒的规模。

二、经费概算:

附表:

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概算表

项目名称:结核性胸腔积液特异诊断试剂盒研制金额单位:15万元

注:支出概算按照经费开支范围确定的支出科目和不同经费来源编列,同一支出科目一般不同时在财政拨款经费和自筹经费中概算。

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概算说明

一、对承担单位和相关部门承诺提供的支撑条件进行说明

本课题的依托单位系大型综合性医疗、科研单位,系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完全具备课题研究中的仪器设备、场地、人员以及产品开发条件。单位承诺在资金上给予1:0.7的配套支持,并在人力和物力给予相应的配套支持,以确保所承担课题高质量的完成。

本课题组人员结构合理,主要成员在相关研究领域都有很好的工作基础。

二、各科目支出的主要用途、与项目研究的相关性、概算方法、概算依据详细分析说明(1)设备费:无

(2)材料费:11.0万元

●分子生物学实验0.5万元

逆转录酶、高保真D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和其它工具酶0.25万元;

质粒抽提试剂盒、凝胶回收试剂盒、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等0.25万元。

●实验耗材3万元

15 ml离心管、50ml离心管、10 ml移液管、5 ml移液管、1 ml移液管、48孔培养板、

96孔培养板、24孔培养板、酶标板、培养瓶25CM、培养瓶75CM、冻存管、一次性吸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一次性鞋套、一次性手套。每年1.5万元,两年共计3万元。

●基因工程表达CFP10:1万元

①分子克隆0.5万元

用于购买IPTG、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等,测序。

②表达及纯化:

NI-NTA agarose、尿素、咪唑、谷胱甘肽(氧化型、还原型)等试剂0.5万元

●杂交瘤技术制备抗CFP10的单克隆抗体:3万元

BALB/c小鼠:50元/只×100只=0.5万元

骨髓瘤细胞株Sp2/0:0.5万元

胎牛血清:0.5万元

完全福氏佐剂、不完全福氏佐剂、PEG:0.5万元

抗体纯化亲和层析柱:1万元

●抗CFP10单克隆抗体的铕标记:1.5万元

DTTA-NaEu:1.0万元

G50层析柱:0.5万元

建立TRFIA检测CFP10的方法:2万元

包被液、封闭液、分析缓冲液、增强液、洗液、微孔板等:1万元

自己制备的CFP10多个单克隆抗体两两配对筛选:1万元

(3)测试化验加工费:3万元

结核患者标本收集500例以上:2.0万元;

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其他方法进行比较:1.0万元。

(4)燃料动力费无

燃料动力费由重点实验室支付,本项目不支付此费用。

(5)差旅费:1.0万元

在研究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费用。差旅费的开支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外埠(如北京等地)差旅费:以1000元/人次计算,共需8人次,预算支出0.8万元

市内交通费:以50元/人次计算,共需40人次,预算支出0.2万元

(6)会议费:0.5万元

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2次,每次0.25万元,共计0.5万元。

(7)合作、协作研究与交流费:0.5万元

业务骨干参加会议2次,每次1人,每人次费用(差旅交通费1000元/人次,住宿、餐费与工杂250元/人天,每次平均2天)=0.5万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0.5万元

专利委托申请0.2万元/个×1个=0.2万

论文发表1500元/篇×2=0.3万

(9)劳务费:2.0万元

课题组研究生津贴,每人每月500元(共2人),每年度预计投入时间各10个月,合计500×2×10×2=2.00万元。

(10)专家咨询费:0.5万元

主要用于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课题需要咨询以会议形式组织的咨询: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约3人(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约4人(400元/人天)。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约5人次(200元/人次),共计0.5万元。(11)管理费:1.0万元

本项目的管理费按5%收起,用于依托单位管理和使用项目研究过程中对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

三、其他费用:无。

DNA提取试剂盒步骤--最新

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 储存条件 该试剂盒置于室温(15-25℃)干燥条件下,可保存12个月,更长时间的保存可置于2-8℃。2-8℃保存条件下,若溶液产生沉淀,使用前应将试剂盒内的溶液在室温放置一段时间,必要时可在37℃水浴中预热10 min,以溶解沉淀。 注意事项 1.第一次使用前应按照试剂瓶标签的说明先在缓冲液GD和漂洗液PW中加入无水乙醇。2.样品应避免反复冻融,否则会导致提取的DNA片段较小且提取量也下降。 3.若缓冲液GA或GB中有沉淀,可在37℃水浴中重新溶解,摇匀后使用。 4.所有离心步骤均为使用台式离心机,室温下离心。 操作步骤 使用前请先在缓冲液GD和漂洗液PW中加入无水乙醇,加入体积请参照瓶上的标签。 1. 处理材料 用干烤过的镊子和剪刀剪取一定量的冰冻组织,体积约两个绿豆大小,放入DNAase-free的1.5ml EP中。向EP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磁珠,以及加入200 μl缓冲液GA,振荡悬浮。置于组织破碎仪中运行5mins/次,共3次。每破碎一次,需将含组织的EP管放入离心机中短暂离心来沉淀组织和磁珠,使其在下次破碎时更好的接触。可根据观察匀浆的效果来决定匀浆的次数,目标是“碾磨均匀”,不能有较大体积的组织块(>2mm的组织块)。 如果需要去除RNA,需加入4 μl RNaseA(100 mg/ml)溶液(客户自备,目录号:RT405-12),振荡15 sec,室温放置5 min。 2. 加入20 μl Proteinase K溶液,混匀。提取组织基因组时,加入Proteinase K混匀后,在56℃放置1~3 h,直至组织溶解,每小时颠倒混合样品2-3次,用水浴振荡器也可。放入10,000rpm (~11,500×g) 的离心力高速离心1mins来沉淀未碾碎的组织和磁珠。将上清转移至新的EP管中。 3. 加入200 μl缓冲液GB,充分颠倒混匀,70℃放置10 min,溶液应变清亮,简短离心以去除管盖内壁的水珠。注意:加入缓冲液GB时可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一般70℃放置时会消失,不会影响后续实验。如溶液未变清亮,说明细胞裂解不彻底,可能导致提取DNA量少和提取出的DNA不纯。 4. 加人200 μl 无水乙醇,充分振荡混匀15 sec,此时可能会出现絮状沉淀,简短离心以去除管盖内壁的水珠。 5. 将上一步所得溶液和絮状沉淀都加入一个吸附柱CB3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12,000 rpm (~13,400×g)离心30 sec,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回收集管中。 6. 向吸附柱CB3中加入500 μl缓冲液GD (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2,000 rpm (~13,400×g)离心30 sec,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7. 向吸附柱CB3中加入600 μl 漂洗液PW(使用前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2,000 rpm (~13,400×g)离心30 sec,倒掉废液,将吸附柱CB3放入收集管中。 8. 重复操作步骤7。

基因诊断试题

基因诊断试题

————————————————————————————————作者:————————————————————————————————日期:

(一)选择题 A型题 1.判定基因结构异常最直接的方法是 A.PCR法 B.核酸分子杂交 C.DNA序列测定 D.RFLP分析 E.SSCP分析 2.不符合基因诊断特点的是 A.特异性强 B.灵敏度高 C.易于做出早期诊断 D.样品获取便利 E.检测对象仅为自体基因 3.遗传病基因诊断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了解患者的家族史 B.疾病表型与基因型关系已被阐明 C.了解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D.了解相关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等知识 E.进行个体的基因分型 4.若要采用Southern或Northern印迹方法分析某特定基因及其表达产物,需要 A.制备固定在支持物上的组织或细胞

B.收集组织或细胞样品,然后从中提取总DNA或RNA C.利用PCR技术直接从标本中扩增出待分析的片段D.收集组织或细胞样品,然后从中提取蛋白质 E.收集培养细胞的上清液 5.目前基因诊断常用的分子杂交技术不包括哪一项A.Southern印迹 B.Western印迹 C.Northern印迹 D.DNA芯片技术 E.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杂交 6.SNP的实质是 A.碱基缺失 B.碱基插入 C.碱基替换 D.移码突变 E.转录异常 7.DNA指纹的遗传学基础是 A.连锁不平衡 B.DNA的多态性 C.串联重复序列 D.MHC的限制性 E.MHC的多样性

8.在对临床病例进行基因诊断时,若遇到不能检测出已知类型突变的情况,如果表型明确指向某种疾病,适用下列哪一类筛查技术 A.PCR法 B.ASO分子杂交 C.反向点杂交 D.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E.STR拷贝异常的诊断 9.生殖细胞若发生基因结构突变可引起哪种疾病 A.肿瘤 B.高血压 C.糖尿病 D.遗传病 E.传染病 10.PCR技术容易出现 A.假阴性结果 B.假阳性结果 C.灵敏度不高 D.适用不广 E.操作繁冗 11.目前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最敏感的方法是 A.斑点杂交试验 B.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分子杂交 C.Southern印迹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疗计划 1.脑病三维持:维持血气、血糖、组织器官灌流及心率,维持能量供给; 2.脑病早期限液量,保静,保暖;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 4.给予CTP10mg/天,疗程7-10天改善脑细胞代谢; 5.对症治疗:特福猛50-100mg/kg,实予100mg,q12h静点抗感染; 能量合剂改善细胞代谢; 给予光疗,监测血胆红素水平; 6.给予新生儿抚触早期干预 请上级医师指导诊疗 .维生素K1预防出血. .合理喂养:洗胃过程顺利后予早产奶开奶喂养,及时补液补充生理需要量,保证每日热卡摄 入. 2.新生儿暖台保暖保静,监测体温,血压,体重,呼吸,血糖,每日出入量,注意有无呼吸暂停等情 况,及时对症支持治疗.新生儿抚触促进患儿生长发育. 3.能量合剂静点调节细胞代谢 4.目前患儿血CRP略高,但是患儿为双胎,反应尚可,无明显感染中毒表现,不除外生产刺激 暂时性升高的可能,进一步寻找感染病灶,予头孢二代头孢孟多50-100mg/kg实予每次100mg, 每12小时一次静点防治感染. 5.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如CRP,血常规,超声心动,头颅CT,头颅B超等协诊重要脏器情况. 6.向家长交代病情:目前患儿为早产儿(适于胎龄儿),双胎A,早产儿有可能出现呼吸暂停,胃 食管反流等情况,随时可危及生命,交叉感染不能完全避免,费用较贵,住院时间较长,家长表示 理解并支持治疗.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主诉:呼吸促8小时。 现病史:患儿于入院前7小时(即生后1小时)出现呼吸促,偶吐沫,无青紫,呻吟样呼吸困难等表现,外院曾给吸氧治疗,无明显好转。即转来我院。于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2.0×109/L,中性61%,淋巴43%,血红蛋白123g/L.网织红0.67%,血型“O”"“”,胸片: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可见小斑片状阴影,右肺可见水平叶间裂。以收入院。 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反应稍弱,无哭声尖直及抽搐,未开奶,生后2小时排尿,排胎便,量正常。 诊断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任何原因导致胎儿宫内或产时缺氧,由于低氧血症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出现喘息样呼吸,羊水被吸入呼吸道,很快被毛细血管吸收,羊水中的皮脂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在肺泡内可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的刺激而发生弥漫性肺炎。该患儿母亲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患儿有可疑缺氧史,且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入院后查体呼吸促,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结合胸片两肺内带可见小斑片状阴影,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成立。结合羊水清亮,考虑为羊水吸入性,待入院后观察呼吸系统表现及监测胸片进一步协助诊断。 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 该患儿有呼吸系统表现,血常规示白细胞偏高,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其母有胎膜早破史,应注意新生儿肺炎(宫内或产时感染性),但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表现及宫内感染的其他器官受累表现(如小头畸形,黄疸,肝脾肿大等)故目前暂不考虑,待入院后观察病情,查血CRP, TORCH等协助除外。

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

基因测序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此同时,分子水平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基因检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基因检测效率不断提高。从最初第一代以 Sanger 测序为代表的直接检测技术和以连锁分析为代表的间接测序技术,到 2005 年,以Illumina 公司的 Solexa技术和 ABI 公司的 SOLiD 技术为标志的新一代测序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的相继出现,测序效率明显提升,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手段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其技术正向着大规模、工业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检出率,并扩展了疾病在基因水平的研究范围。2009 年 3 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通过 NGS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了一个新的遗传性胰腺癌的致病基因PALB2,标志着 NGS 测序技术成功应用于致病基因的鉴定研究。同年,《Nature》发表了采用 NGS 技术发现罕见弗里曼谢尔登综合征MYH3 致病基因突变和《Nat Genet》发表了遗传疾病米勒综合征致病基因。此后,通过 NGS 技术,与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NGS 技术已成为里程碑式的进步。2010 年,《Science》杂志将这一技术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进展”。 近两年,基因检测成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的热点,得到了突飞猛进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和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同时,基因检测已经从单一的遗传疾病专业范畴扩展到复杂疾病和个体化应用更加广阔的领域,其临床检测范围包括高危疾病的新生儿筛查、遗传疾病的诊断和基因携带的检测以及基因药物检测用于指导个体化用药剂量、选择和药物反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基因检测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应用正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普遍重视和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的兴趣。 本文介绍了几种 DNA 水平基因检测常见的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和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对指导研究生和临床医生课外学习,推进临床科研工作和提升科研教学水平有着指导意义。 1、第一代测序 1.1 Sanger 测序采用的是直接测序法。1977年,Frederick Sanger 等发明了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这一技术随后成为最为常用的基因测序技术。2001 年,Allan Maxam 和 Walter Gibert 发明了 Sanger 测序法,并在此后的 10 年里成为基因检测的金标准。其基本原理即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ideoxy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ddNTP) 缺乏PCR 延伸所需的 3'-OH,因此每当 DNA 链加入分子 ddNTP,延伸便终止。每一次 DNA 测序是由 4个独立的反应组成,将模板、引物和 4 种含有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的ddNTP 分别与DNA 聚合酶混合形成长短不一的片段,大量起始点相同、终止点不同的 DNA 片段存在于反应体系中,具有单个碱基差别的 DNA 序列可以被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出来,得到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条带。依据电泳条带读取DNA 双链的碱基序列。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正是基于该技术完成的。Sanger 测序这种直接测序方法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简单、快捷等特点。目前,依然对于一些临床上小样本遗传疾病基因的鉴定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例如,临床上采用 Sanger 直接测序 FGFR 2 基因证实单基因 Apert 综合征和直接测序 TCOF1 基因可以检出多达 90% 的

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有明显流行病史,全身症状重,可出现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 2.急性传染病早期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等,需结合病史流行病资料,病程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3.过敏性鼻炎一般无发热,无脓性鼻分泌物,常持续打喷嚏,鼻发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鼻拭子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二、肺炎鉴别诊断: 1.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与轻型肺炎相似,但前者发病缓慢,中毒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反复咯血,病灶常位于肺尖,X线检查其病灶有特征性。干酪性肺炎多有长期发热、乏力和消瘦,X线呈大片密度增高阴影,其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薄壁空洞,对侧肺常有播散病灶。痰结核菌阳性,病程长,抗结核治疗有效。 2.克雷白杆菌肺多见于年老体弱者,起病急骤,中毒症状重,咳棕色胶冻样痰;严重者可有谵妄、黄疽、肺水肿、休克、呼吸衰竭等;X线表现为肺叶实变,其中有蜂窝状透亮区,叶间隙下坠,痰涂片或培养可找到克雷白杆菌。 3.肺癌患者年龄多较大,起病缓慢,常有刺激性咳嗽和少量咯血,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血自细胞计数不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以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若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迟迟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又复出现者,应密切随访,必要时进一步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等,以免贻误诊断。 4.急性肺脓肿早期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相似。但随病程进展,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的特征。X线显示脓腔及液平面。 三、慢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应与支气管哮喘相鉴别。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性哮喘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喘息型慢支多见于中、老年,一般以咳嗽、咳痰伴发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肺部可听到哮鸣音。典型病例不难区别,但哮喘并发慢支和(或)肺气肿则难予区别。 2.支气管扩张具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的特点,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痰,或有反复和多、少不等的咯血史。肺部以湿啰音为主,多位于一侧且固定在下肺。可有杵状指(趾)。X 线检查常见下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支气管造影或CT可以鉴别。 3.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中毒症状或局部症状(如发热、乏力、盗汗、消瘦、咯血等)。经x 线检查和痰结核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4.肺癌患者年龄常在40岁以上,特别是有多年吸烟史,发生刺激性咳嗽,常有反复发生或持续的痰血,或者慢性咳嗽性质发生改变。X线检查可发现有块状阴影或结节状影或阻塞性肺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以抗生素治疗,未能完全消散,应考虑肺癌的可能,查痰脱落细胞经纤支镜活检一般可明确诊断。 四、支气管哮喘鉴别诊断: 1.喘息性支气管炎好发于1~4岁,临床先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随症状加重而出现喘息,一般伴有发热,喘息随炎症控制而消失。临床虽可闻喘鸣,但呼吸困难多不严重,非骤然发作和突然停止,病程约持续一周左右;随年龄增长和呼吸道感染次数减少,喘息次数亦减少,程度随之减轻。但近年国内许多学者认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实质即是哮喘。 2.支气管淋巴结核本病可引起顽固性咳嗽及哮喘样呼气困难,但无显著的阵发现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X线胸片显示肺门有结节性致密阴影,其周围可见浸润。个别患儿肿大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 产品说明: 报告基因检测,是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的常用方法。由于检测光量子的方法非常敏感,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t)法,是报告基因检测最常用的有效手段。荧光素酶(luciferase)催化底物荧光素的转化,发射出光子。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和海肾荧光素酶(Ranilla luciferase)催化的发光反应,具有相似的光学特征和很好的浓度线性范围(7~8个数量级的线性范围),酶的检测灵敏度达10-18mol到10-20mol,但两者催化的化学反应底物和最适反应条件完全不同。这两种荧光素酶配合形成了十分有效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其中Ranilla luciferase通常作为内参照。 本试剂盒提供了一体化形式的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采用通用裂解缓冲液,适合于两种荧光素酶活性的保持,且与其他类型的报告基因检测和蛋白含量检测兼容;优化的两种酶反应体系,使每种发光反应持续数十分钟,以便于手工操作多个样品;并保证Firefly luciferase发光及时淬灭,不影响后续Ranilla luciferase的测定;优化的反应体系还使两种荧光素酶活性比值趋于合理的敏感范围,更有利于后续数据的比较。 产品内容: 名称数量保存条件5x Universal Lysis Buffer(通用裂解液)25ml-20℃ Fassay Buffer I(虫酶缓冲液)10ml-20℃ Fassay Substrate I(虫酶底物)0.5ml-20℃ Rassay Buffer II(海酶缓冲液)10ml-20℃ Rassay Substrate II(海酶底物)0.2ml-20℃可作100次双荧光素酶检测。低温运输,-20℃或-80℃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鉴别诊断

1.痹病当与萎症相鉴别,痹病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病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病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病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2.眩晕 应与中风相鉴别,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 仆倒,但无半身不遂及不省人事、口舌歪斜诸症。 应与厥证相鉴别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 应与痫病相鉴别痫病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点。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仆倒相似,且其发前多有头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作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要点为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诞沫,两目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 厥证 厥证应与昏迷鉴别:昏迷——为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危重证候,发生较为缓慢,有一个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原发病仍存在,厥证——突然发生,昏倒时间较短,常因情志刺激、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亡血伤津。 胸痹心痛病 应与胃脘痛相鉴别;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应与悬饮相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有胸痛,胸痹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悬饮是胸胁胀痛,持续不解 应与真心痛相鉴别 真心痛为胸痹的进一步;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熔解曲线法)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人类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熔解曲线法) 英文名:Diagnostic kit for Mutations of Human K-ras Gene(PCR-Melting Curve Analysis) 【包装规格】 20测试/盒 【预期用途】 K-ras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短臂上,是重要的癌基因之一,编码一种21kD 的kras蛋白,参与细胞内的信号 传递,主要包括PI3K/PTEN/AKT 和RAF/MEK/ERK信号转导途径,这些转导途径是当前肿瘤靶向药物研究的 热点,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这些途径发生药理作用。K-ras基因第12和13密码子发生突变,将导致kras蛋白变异并处于持续激活状态,使药物失效。。据中国2010版《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在一项包含101例肺腺癌亚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接受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治疗。K-ras突变者无一例缓解(0/18),而无K-ras突变者则有20例缓解(20/62,3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因此,指南建议,非小细胞肺 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前应进行K-ras基因突变状态的检测。 本试剂盒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肿瘤组织切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检测样本,用于检测肿瘤组织 K-ras基因第12,13密码子的12种体细胞突变(表1),提供突变状态的定性结果。为临床肿瘤靶向药物的个 体化用药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本品适用于进入个体化靶向治疗疗程前的患者使用。 表1 本品可检测的K-ras基因突变 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K-ras基因13密码子突变 Gly12Ser GGT > AGT Gly13Ser GGC > AGC Gly12Arg GGT > CGT Gly13Arg GGC > CGC Gly12Cys GGT > TGT Gly13Cys GGC > TGC Gly12Asp GGT > GAT Gly13Asp GGC > GAC Gly12Ala GGT > GCT Gly13Ala GGC > GCC Gly12Val GGT > GTT Gly13Val GGC > GTC 【检验原理】 本试剂盒基于实时PCR平台,结合了特异引物、荧光探针和熔解曲线技术,定性检测DNA样品中K-ras 基因12,13密码子是否存在突变。用一对K-ras基因特异引物,该引物可扩增12种突变型和野生型的K-ras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二十一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从理论设想变为现实,主要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及技术方法,特别是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可以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体、克隆及分析目标基因。所以对疾病能够深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了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随后于1990年美国实施了第一个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的临床试验方案。可见,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范例。 第一节基因诊断 一. 基因诊断的含义 传统对疾病的诊断主要是以疾病的表型改变为依据,如患者的症状、血尿各项指标的变化,或物理检查的异常结果,然而表型的改变在许多情况下不是特异的,而且是在疾病发生的一定时间后才出现,因此常不能及时作出明确的诊断。现知各种表型的改变是由基因异常造成的,也就是说基因的改变是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基因诊断是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方法来分析受检者的某一特定基因的结构(DNA水平)或功能(RNA水平)是否异常,以此来对相应的疾病进行诊断。基因诊断有时也称为分子诊断或DNA诊断(DNA diagnosis)。基因诊断是病因的诊断,既特异又灵敏,可以揭示尚未出现症状时与疾病相关的基因状态,从而可以对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及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作出诊断和预测,特别对确定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个体或产前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的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二. 基因诊断的原理及方法

(一)基因诊断的原理 疾病的发生不仅与基因结构的变异有关,而且与其表达功能异常有关。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就是检测相关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功能特别是RNA产物是否正常。由于DNA的突变、缺失、插入、倒位和基因融合等均可造成相关基因结构变异,因此,可以直接检测上述的变化或利用连锁方法进行分析,这就是DNA诊断。 对表达产物mRNA质和量变化的分析为RNA诊断(RNA diagnosis)。 (二)基因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是以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molecular hybridization)和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多种方法,同时配合DNA序列分析,近年新兴的基因芯片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很有用的基因诊断方法。 1.DNA诊断 常用检测致病基因结构异常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⑴斑点杂交:根据待测DNA 样本与标记的DNA探针杂交的图谱,可以判断目标基因或相关的DNA片段是否存在,根据杂交点的强度可以了解待测基因的数量。 ⑵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obe, ASO probe)杂交:是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根据点突变位点上下游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约19个核苷酸长度的片段,突变的碱基位于当中,经放射性核素或地高辛标记后可作为探针,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只有该点突变的DNA样本,才出现杂交点,即使只有一个碱基不配对,也不可能形成杂交点。一般尚合成正常基因同一序列,同一大小的寡核苷酸片段作为正常探针。如果受检的DNA样本只能与突变ASO探针,不与正常ASO探针杂交,说明受检二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发生这种突变,为突变纯合子;如果既能与突变ASO探针又能与正常ASO探针杂交,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应用

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应用 郭龙飞 (保山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各种癌症和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且死亡率很高,现在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对中晚期的患者治疗疗效已经明显不足。因此。找到一种新的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对人类健康发展是意义重大的。而基因治疗则是用各种手段从基因水平上来治疗各种疾病。于是,基因治疗为众多患者提供了希望,成为了现在医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就是依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基因治疗癌症和恶性肿瘤为主来论述基因治疗在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癌症恶性肿瘤 1基因治疗概述 基因治疗的基本含义是通过遗传或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水平上治疗各种疾病[1]。它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广义的基因治疗是指利用基因药物的治疗,而通常所称狭义的基因治疗是指用完整的基因进行基因替代治疗,一般用DNA序列[2]。它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纠正肿肿瘤细胞基因的结构及(或)功能缺陷,或者间接通过增强宿主对肿瘤的杀伤力和机体的防御功能来治疗肿瘤。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激活机体抗瘤免疫,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抑制或阻断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或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这些基因主要包括细胞因子基因、抗肿瘤基因、肿瘤药物相关基因和病毒基因等[3]。 目前基因治疗的方式(type of gene therapy)主要有3种:①基因矫正或置换:即对缺陷基因的异常序列进行矫正,对缺陷基因精确地原位修复,或以正常基因原位置换异常基因,因此不涉及基因组的任何改变。②基因增补:不去除异常基因,而是通过外源基因的导人,使其表达正常产物,从而补偿缺陷基因的功能。③基因封闭:有些基因异常过度表达,如癌基因或病毒基因可导致疾病,可用反义核酸技术、核酶或诱饵转录因子来封闭或消除这些有害基因的表达[4]。 2基因诊断应用 2.1基因诊断新生儿脊髓性肌萎缩 目前报道有一些较严重的SMA I型患儿会出现关节挛缩、骨折、呼吸困难和感觉神经元受损的表现,但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5ql3缺失大小有关。SMA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是对症治疗,如早期发现SMA患儿呼吸系统受累并干预性通气治疗可以延长疾病的病程、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减少肺部继发性感染及呼吸衰竭发生。本例患儿经抗炎、吸氧、吸痰、补充维生素、给予丙种球蛋白等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呼吸困难逐渐缓解,双肺痰鸣音减少,但最终家长考虑远期预后不良而放弃治疗[5]。 最近,在体外实验研究中发现丁酸纳、丙戊酸和Htra—ISl的调节因子可以增加SMN2基蛋白的作用,而且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作用,但研究工作还处于动物实验阶段,没有正式应用于临床,该类药物可能为SMA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5]。 2.2早期胰腺藩的基因诊断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每年有新发病例约20万人,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2%。其发病匿,早期缺乏特异表现,恶性程度高,极易出现转移,80%-90%的胰腺癌病人就诊时,已经到了晚期,手术切除率只有15%,年生存率为1%-5%。而早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70%- 100%。另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大小是重要的生存率预测因子,如果直径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与其它类似肺炎疾病: 1.肺炎咳嗽、咳痰,发热,病变范围广时可有呼吸困难、呼吸 窘迫,肺实变可有典型体征:叩浊音、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性啰音,并发胸腔积液者胸部叩诊浊音、语颤减弱,呼吸音减弱,胸部X线检查可见实变影,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2.肺结核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 重减轻、失眠、心悸,女性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等。X线可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均,消散缓慢,且可形成肺内播散或空洞。痰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可确诊。一般抗菌治疗无效。 3.肺癌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痰中带血丝。白细胞计数不 高,若痰中发现癌细胞可确诊。肺癌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菌治疗后炎症消退肿瘤阴影逐渐明显,或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肺不张。若经抗菌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消散,或暂时消散后于同一部位再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做CT、MRI、纤维支气管镜或痰落细胞等检查以免贻误诊断。 4.急性肺脓肿早期与普通肺炎临床表现相似,但随病情进展, 咳出大量脓臭痰为肺脓肿特征。X线可见脓腔及气液平可与肺炎鉴别。

5.肺血栓栓塞症多有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如血栓性静脉炎、 心肺疾病、创伤、手术和肿瘤等疾病,可发生咯血、晕厥,呼吸困难教明显,颈静脉充盈。X可见区域性血管纹理减少,有时可见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阴影,动脉血气分析常见低氧血症及地碳酸血症。D-二聚体、CT动脉造影(CTPA)等可鉴别。 6.非感染性肺部侵润肺间质纤维化、肺水肿、肺不张、肺嗜酸 性粒细胞增多症和肺血管炎等。 重症肺炎标准:主要标准:1.需有创机械通气 2.感染性休克需血管收缩剂治疗。次要标准:1.呼吸率>=30次/分。2.氧合指数<=250。3.多肺叶侵润。4.意识障碍或定向障碍。5.氮质血症(BUN>=20mg/dL).6.白细胞减少。7.血小板减少<*10 9次方。 8.低体温<36摄氏度。9.低血压。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可考虑收入ICU治疗。 肺脓肿与类似疾病鉴别: 1.肺脓肿有口腔手术史、昏迷呕吐或异物吸入后,突发畏寒、 高热、咳嗽和咳大量脓臭痰等病史,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X线示浓密的炎症阴影中有空腔、气液平面。有皮肤创伤感染等化脓病灶,X示双肺多发脓肿考虑血源性。痰、血培养包括厌氧菌的培养和药敏,对确诊及治疗有价值。 2.细菌性肺炎早期肺脓肿与该病及相似,但肺炎链球菌肺炎多 伴有口唇疱疹、铁锈色痰而无大量脓臭痰,X示肺叶或段性实

QIAGEN DNA甲基化试剂盒说明中文版

QIAGEN EpiTect? Bisulfite ?重亚硫酸盐处理DNA时, 需要经高盐浓度、高温和低PH 条件,会导致DNA断裂和片段 化,并在随后的纯化过程中丢 失,所以需要大量的input DNA ?重亚硫酸盐转化未甲基化 的胞嘧啶,转化率超过99% ?Bisulfite Mix 足够做8个 反应,用时要将Bisulfite Mix 溶于800μl RNase-free water中, 溶解的Bisulfite Mix 在-20℃可 以保存4周 ?DNA Protect Buffer 能保 护重亚硫酸盐处理的DNA在高 温、低ph条件下被片段化 ?Carrier RNA 能提高小量 DNA(小于500pg,体积大于 40μl)绑定在回收柱滤膜上的 效率,帮助核酸沉淀;总量大 于100ng的基因组DNA没有必 要加Carrier RNA ?EpiTect Bisulfite Kit 在-20℃ 可以保存3年;可以适用于大 范围的DNA量,input DNA范 围为1ng~2μg;模板DNA片段 范围可以在500bp~30kb之间

DNA量在1ng~2μg之间,体积20μl以上 开始前的准备重点: ?Bisulfite Mix 足够做8个反应,如果样本少于8个,可以把溶解的Bisulfite Mix 保存于-20℃,4周内并不会影响其性能 ?DNA Protect Buffer在加入DNA–Bisulfite Mix后会由绿变蓝(step 2),表明溶液混合很充分且PH值正确 ?所有的离心分离步骤均在室温(15–25°C)下完成 开始前准备的东西: ?加入30ml乙醇(96%~100%)到Buffer BW中,室温(15–25°C)保存,使用之前摇匀?加入27ml乙醇(96%~100%)到Buffer BD中,2~8℃保存,使用之前摇匀,使用之后要立即盖上盖子。储存一段时间后底部可能会出现白色沉淀,沉淀不影响Buffer BD的性能,但是还是要避免将沉淀吸到回收柱中。 ?加入310μl RNase-free water到冻干的carrier RNA(310 μg)中,配成1 μg/μl的溶液。当一次处理48个样本,将溶解的carrier RNA加入到Buffer BL的瓶子中,摇匀并确认瓶盖标签。如果处理的样本较少,则将溶解的carrier RNA分装,并储存于-20℃,分装的carrier RNA能保存1年。如果少于48个样本要在2周之内完成处理,则参照表1的体积比取一定体积的Buffer BL与carrier RNA混合。DNA量大于100ng不需要加carrier RNA。如果Buffer BL有沉淀,则需加热(最高不超过70℃)并温和搅拌使其溶解。 表1 Buffer BL与carrier RNA的体积比 ?室温平衡样本和Buffers

基因诊断常用技术与应用

基因诊断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人类的绝大多数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基因变异引起疾病两种类型: ①内源基因变异: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类的基因结构及表达的各个环节都可发生异常,从而导致疾病。分基因结构突变和表达异常。 ②外源基因的入侵: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其特异的基因被带入人体并在体内增殖引起各种疾病。基因改变引起各种表型改变,从而引起疾病,从基因水平探测分析病因和疾病的发病机制,并采用针对性的手段矫正疾病是近年基础和临床的方向。 2.基因诊断:利用现代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技术方法,直接检测基因结构及表达水平是否正常,从而对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二、基因诊断的特点: 1.以基因做检查材料和检查目标针对性强; 2.分子杂交选用特定基因序列作探针,故特异性强; 3.分子杂交和PCR具有放大效应,故有较大的灵敏度; 4.适用性强,诊断范围广。 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 一、核酸分子杂交: 核酸杂交是从核酸分子混合液中检测特定大小的核酸分子的传统方法。其原理是核酸变性和复性理论。即双链的核酸分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双链解开,而在条件恢复后又可依碱基配对规律形成双链结构。杂交通常在一支持膜上进行,因此又称为核酸印迹杂交。根据检测样品的不同又被分为DNA印迹杂交(Sou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和RNA印迹杂交(Northern blot hybridization)。 (一)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过程: ①DNA或RNA的制备:将待测样品用一定方法提取DNA或RNA。

②制备探针; ③杂交; ④检测。 1.DNA或RNA的制备:将待测样品用一定方法提取DNA或RNA。 2.基因探针的概念: ①基因探针(probe)就是一段与目的基因或DNA互补的特异核苷酸序列,它可以包括整个基因,也可以仅仅是/基因的一部分;可以是DNA本身,也可以是由之转录而来的RNA。 ②探针的来源: DNA探针根据其来源有3种:一种来自基因组中有关的基因本身,称为基因组探针(genomic probe);另一种是从相应的基因转录获得了mRNA,再通过逆转录得到的探针,称为cDNA 探针(cDNA probe)。与基因组探针不同的是,cDNA探针不含有内含子序列。此外,还可在体外人工合成碱基数不多的与基因序列互补的DNA片段,称为寡核苷酸探针。 ③探针的制备: 进行分子突变需要大量的探针拷贝,后者一般是通过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获得的。克隆是指用无性繁殖方法获得同一个体、细胞或分子的大量复制品。当制备基因组DNA探针进,应先制备基因组文库,即把基因组DNA打断,或用限制性酶作不完全水解,得到许多大小不等的随机片段,将这些片段体外重组到运载体(噬菌体、质粒等)中去,再将后者转染适当的宿主细胞如大肠杆菌,这时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得到许多携带有不同DNA片段的克隆噬菌斑,通过原位杂交,从中可筛出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然后通过细胞扩增,制备出大量的探针。 为了制备cDNA 探针,首先需分离纯化相应mRNA,这从含有大量mRNA的组织、细胞中比较容易做到,如从造血细胞中制备α或β珠蛋白mRNA。有了mRNA作模板后,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就可以合成与之互补的DNA(即cDNA),cDNA与待测基因的编码区有完全相同的碱基顺序,但内含子已在加工过程中切除。 寡核苷酸探针是人工合成的,与已知基因DNA互补的,长度可从十几到几十个核苷酸的片段。如仅知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量,也可以按氨基酸的密码推导出核苷酸序列,并用化学方法合成。 ④探针的标记:

实验1试剂盒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组和质粒DNA

实验一试剂盒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和质粒DNA 黄华如 (生命科学学院,生技091,29号) 摘要:实验用试剂盒方法提取nchpzh008植物DNA组,本组可以在电泳图谱中清晰看到DNA条带,而在用不同引物组合来对DNA进行PCR,在聚丙烯凝胶电泳图谱中可以看到,引物组合me4em3、me5em2、me5em3对植物DNA使比较好的,这些引物组合可以用在不同物种的遗传特性分析。利用柱式试剂盒提取PUC18和500bp质粒DNA,其中1-3组提取PUC18,4-6组提取500bp质粒DNA。结果是提取PUC18质粒DNA的同学没能将质粒提取出来,而提取500bp的全部都可以提出来。说明了PUC18质粒没有成功转化大肠杆菌,而500bp则转进了大肠杆菌。 关键词:试剂盒;DNA基因组;PCR技术;质粒DNA 植物细胞通常有三套基因组,即染色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其对应的DNA分别称为基因组DNA、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植物细胞的总DNA中95%以上是基因组DNA,而且在常规提取条件下,mtDNA和ctDNA因裸露存在,没有蛋白质的保护,会由于提取缓冲液中酸、碱的水解而丢失。 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染色体外小分子DNA,一般呈双链闭合环状,能自我复制和垂直遗传,并赋予宿主细胞一些新表性,但质粒的存在对细胞本身的存在并不是必需的。质粒本身或经过一定改造后的质粒常被用作基因载体,将外源基因带入受体细胞中复制和扩增,甚至表达。质粒有严谨型和松弛型之分,基因工程研究中所用的质粒主要是松弛型质粒,或是经过遗传修饰的人工质粒。 DNA提取是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技术。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方法,成功地从植物叶片、愈伤组织、组培苗、果实、韧皮部等组织器官中提取出DNA。但是有些情况下,不同植物甚至是同一种类植物组织材料的来源、部位、形态等外在性质的不同以及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等内在特点的差异,在提取基因组DNA时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或作一些特殊的处理。从富含多糖、多酚、单宁、色素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的木本植物中提取的方法难度就相对大于大多数的禾谷类及蔬菜类植物。从这些植物中分离出的DNA由于多酚被氧化成棕褐色,多糖、单宁等物质与DNA会结合成粘稠的胶状物,获得的DNA常出现产量低,质量差、易降解,影响了DNA质量和纯度,不能被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严重的甚至不能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试剂盒方法提取DNA组是一种比较方便和高效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供材料 nchpfszh004、nchpfzh01101、nchpfzh01102、农场和平1号、nchpzh021、nchpzh008、大肠杆菌 1.2 试剂配制 氯仿、异丙醇、Tris、Hcl、EDTA、75%乙醇、灭菌水、TBE缓冲液、硼酸、PCR试剂盒、DNA提取试剂盒、琼脂糖等 1.3 实验设备及用具 高速冷冻离心机、液氮罐、恒温水浴锅、紫外分光光度计、制冰机、冰箱、移液枪、PH 计、冰盒、恒温培养箱、恒温振荡摇床、高压灭菌锅、恒温水浴锅等。 1.4 试剂盒方法提取DNA组步骤 1)65℃预热柱式植物DNAout溶液A,使其沉淀融化,充分混匀,取0.75ml加入到5ml

第三代试管婴儿PGSPGD基因筛查诊断技术

第三代试管婴儿 P G S P G D基因筛查诊断 技术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三代试管婴儿PGS/PGD基因筛查诊断技术 第三代试管婴儿PGS/PGD基因筛查诊断技术的出现,为众多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第三代试管婴儿先进的基因筛查诊断技术不仅可以对家族遗传病筛查,也可以为大龄夫妇诊断染色体是否有异常,。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好处在于,能为各种原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提供精确的检测,从根源上防止了宝宝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现在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已经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最先进的是美国,例如在美国梦美(HRC)生 殖医疗中心,可以筛查出125种遗传病,这是其他国家的水平所达不到的。 为了解决这一社会难题,一直工作在不孕不育和试管婴儿领域的专家们,在原有的第一代常规试管婴儿(IVF-ET)和第二代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的基础上拓展了试管婴儿的应用领域:第三代试管婴儿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诊断(PGS/PGD)应运而生。看到这里,您是否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但它并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PGS/PGD基因筛查诊断在保证宝宝出生后健康方面上成效是巨大的。美国梦美(HRC)能对125种遗传学疾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试管婴儿助孕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把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在体外使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把受精卵培养至第五天对胚胎进行PGS/PGD遗传学疾病筛查诊断,该数据会帮助医生选择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正常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内,淘汰遗传学非正常胚胎。然后将健康的胚胎移植到女性子宫内着床、妊娠,并发育成胎儿,怀孕十月,最后成功分娩。那么,试管婴儿PGS/PGD遗传病筛查诊断是怎么做到鉴定胚胎的健康与否的呢? 美国梦美(HRC)专家说,一个健康的卵细胞含有46个染色体,排列成23对,但在卵细胞受精之前,先要进行一次减数分裂,每对染色体一分为二,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