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网络实验=2008-4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网络实验=2008-4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网络实验=2008-4

《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应用》网络实验

1.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由三个实验组成。

2.1实验一:无线网络组网实验

2.1.1网线制作

(1)实验内容:了解标准568A与568B的网线序,掌握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制作和测试;(2)实验分组:2—5人一组

(3)实验设备:每组(两米长网线1根,RJ-45头2个,卡线钳1把,电缆测试仪1个)

●原理:

非屏蔽双绞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8根信号线,每2根为一对互相缠

绕,共4对,故称为双绞线。缠绕的目的就是利用铜线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互相作

用抵消邻近线路的干扰。缠绕的越紧密通信质量越高。

标准568A: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左->右)标准568B: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左->右)

【注:我们的实验中用采用568B标准】

RJ-45连接器(水晶头)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8P(Position),凹槽内金属节点有

8个,简称8C(Contact)。当水晶头的金属片面对我们时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电缆测试仪分为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两部分,各有8盏信号灯。测试时将双绞

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打开电源。若网线制作成功,则发射器

和接收器上同一条线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来。

●步骤:剥线-理线-插线-压线-检测

1)剥线。将双绞线端头伸入卡线钳剥线刀口,适度握紧卡线钳同时慢慢旋转双绞线,

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取出端头从而剥下保护胶皮。【注:剥线长度为

13mm—15mm】

2)理线。双绞线由8根有色导线两两绞合而成,按照568B标准的线序排列,整理完

毕后用剪线刀口将前端剪齐。

3)插线。将水晶头有弹片的一侧向下,将排好顺序的线平行插入水晶头的线槽中,8

根导线顶端都应插入线槽顶端。

4)压线。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后,将水晶头放入压线钳夹槽中,用力压几下压线钳,

压紧线头。

5)检测。电缆测试仪分为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两部分,各有8盏信号灯。测试时

将双绞线两端分别插入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打开电源。若网线制作成功,则

发射器和接收器上同一条线对应的指示灯会亮起来,一次从1号到8号;若网线制

作有问题,灯亮的顺序就不可预测。比如,若发射器第一号灯亮时,接收器却没有

任何灯亮起,那么这只引脚与另一端的任一只引脚都没连通,可能是导线中间断了,

或是两端至少有一个金属片未接触该条芯线。

【注:当信号灯依次亮起来说明网线制作成功,但我们的实验中,1,2,3,6号信号灯亮起来就行了】

2.1.2无线路由器配置

(1)实验内容:掌握采用Web方式对无线网路由器的基本设置;

(2)实验分组:2—5人一组

(3)实验设备:每组(无线网路由器1台,网线1根,USB无线网卡1个,PC机2台)

●步骤:

无线路由器通常是即插即用设备,就像有线网络中的桌面集线器或交换机一样,所以无需安装任何驱动程序。它的配置基本上都是通过浏览器进行Web方式配置。我们实验中使用的无线路由是有华为3COM公司生产的TP-LINK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用一根直通双绞线(每组使用自己上面所做的那根网线)一头插入到无线路由器的交换端口上(即LAN端口,共有四个LAN端口,任选一个插入即可),另一头插入到一台计算机的有线网卡RJ-45接口上。然后再用另一根网线将路由器连接到网络上(在实验室中,我们可将该台电脑原来的网线拔掉,插入路由器的WAN端口上)。

2)连接并插上无线路由器、计算机电源,开启计算机进入系统。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厂家配置的无线路由器IP地址:http://192.168.1.1。(若打不开路由器WEB 页面,需修改PC机的IP地址,将其改为192.168.1.X,并修改网关为192.168.1.1,这样修改是由于路由器的默认网关是192.168.1.1)

3)在其中的“用户名”和“密码”两个文本框中都输入管理无线路由器的初始用户帐户信息admin。单击“确定”进入配置页面首页。由于该款无线路由器提供了向导式基本配置方法,所以在打开配置界面首页的同时也启动了配置向导。【注:大家注意不要修改路由器的登录名和密码】

4)单击向导中的“下一步”,打开配置上网方式对话框。在其中指定一种上网方式,TP-LINK公司的该款无线路由器只是三种上网方式,即虚拟拨号ADSL,动态IP以太网接入和固定IP以太网接入。我们这里选择“静态接入”。

5)单击“下一步”,打开配置ADSL帐户对话框。该对话框要求为上一步所指定的虚拟拨号上网方式配置相应的帐户。

这里需要设置路由器的网关和IP地址。首先,要查看我们所在实验室原来的IP 地址和网关,然后将它们设置为路由器的IP和网关。

6)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无线设置”对话框。

在这个对话框中所进行的就是无线接入点AP的设置了。首先要在“无线功能”下拉列表中选择“开启”选项,开启它的无线收、发功能。然后在SSID号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SSID号,其实就相当于有线网络的工作组名,随便取了。

不过在此配置好后,该网络中的所有客户端到时也要配置相同的SSID号才可进行联接。在“频段”下拉列表中随便选择一个,在54Mbps的IEEE 802.11g网络中提供了13个频段。主要是为了使不同AP网络不发生冲突,不同AP网络的频段不能一样。

为了避免路由器之间互相干扰,我们按组号选择,即第一组选“1”频段,第二组选择“3”频段,依次类推依次为5,7,9,11频段。

在“模式”下拉列表中选择“54Mbps(802.11g)”选项,因为它兼容IEEE 802.11b 无线网络标准,所以选择这种模式既可以确保网络连接性能最佳,还可以确保11Mbps 的IEEE 802.11b无线设备同样可以与这个AP无线网络进行联接。

7)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向导完成对话框。

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完成无线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了。此时可以不做其他复杂配置,无线路由器就能正常工作了。

若设置成功,这台PC机即可通过该无线路由上网了。

●无线网卡的安装与配置

我们在小组另外一台PC机上,从服务器上下载620g.rar到PC机后,安装。大家注意安装过程中,选择的信道须与你所在小组路由器所选信道相同。这样本组的无线网卡才是通过本组的路由器上网。各组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无线路由的另外一些配置

在路由器WEB页面中我们可看到左侧菜单栏中,共有运行状态,设置向导,网络参数,无线参数,DHCP服务器,转发规则,安全设置,路由功能,动态DNS和系统工具十个菜单项。其中设置向导菜单我们上面已经完成。这次实验我们只需完成下面内容:

1. 网络参数

(1)LAN口设置;

(2)WAN口设置中的静态IP设置;

2. 无线参数

(1)基本设置

(2)MAC地址过滤

(3)主机状态

3. 防火墙过滤设置

具体内容和步骤参见路由器用户手册。

2.1.3对等网

网线制作:配置对等网的双绞线一端按照568A标准,一端按照568B标准。然后将两台PC机直接连接。这两台电脑处于对等地位。

用网上邻居连通实验,并用共享目录交换数据。

2.2实验二: 网络层协议、运输层协议、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

大家先从服务器上下载本次实验所需软件和实验内容。http://202.118.69.67/temp/ ethereal.rar,和http://202.118.69.67/temp/实验二.rar

本次实验主要分析四个常用的网络协议:ARP协议,IP协议,TCP协议和HTTP协议。从服务器下载ethereal.rar后,首先安装支持库winpcap,然后安装ethereal。

2.2.1 ARP协议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ARP协议在同一网段和不同网段的解析过程;

(2)实验分组:2-5人一组

(3)实验设备:每组运行windows 2000/2003 server/xp操作系统PC机若干台

●内容:通过在位于同一网段和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执行ping命令,截获报文,分析ARP

协议报文结构,并分析ARP协议在同一网段内和不同网段内的解析过程。

●原理: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在实际通信中,物理网络使用硬件地址(MAC地址)进行报文传输,IP地址不能被物理网络所识别。所以必须建立两种地址的映射关系,这一过程被称为地址解析。每台使用ARP的主机中,都保留了一个专用的内存区(缓存),存放最近的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对应关系。

同一网段的ARP解析过程:同一网段内通信时,如果在ARP缓存中查找不到对方主机的硬件地址,则源主机直接发送ARP请求报文,目的主机对此请求报文做出应答即可。主机A需要发报文给主机B,若在缓存中查找不到相应的记录,就必须先解析主机A的硬件地址。主机A先在网段内发出ARP请求报文,主机B收到后,判断报文的目的IP地址是自己的,便将自己的硬件地址写入应答报文,发送给主机A,A收到后将其存入缓存,则解析成功。然后才将报文发往B。

不同网段的ARP解析过程:此时,源主机只需将报文发送给它的默认网关,即只需查找或解析自己的默认网关地址即可。主机A要发报文给主机B,首先,A分析目的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内,需要将报文先发给其默认网关,再由默认网关转发。如果没有找到默认网关的硬件地址,便发送ARP请求报文,请求默认网关的硬件地址,默认网关收到后,将自己的硬件地址写入应答报文,发送给A。然后,A到B的报文首先被送到默认网关,默认网关再查找或解析B的硬件地址,将报文送到B中。

●步骤:

1.打开“命令提示符”界面,执行命令:“arp –a”,查看本机ARP表中的内容。在

ARP表中,各主机的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是一一对应的,由此形成表项。TYPE栏下的“dynamic”字段表明该表项处在动态更新中。若20分钟内没有其它访问网络的操作,ARP表会自动清空。也可执行命令“arp –d”,清空ARP缓存。

2.运行PCA和PCB上的Ethereal,开始截获数据报文;在PCA的命令行窗口中执行

命令:ping 主机B的IP地址。执行完之后,停止PCA和PCB上的Ethereal报文截获,保存此次结果(结果1),以便以后进行分析(也可不保存,直接在ethereal 中进行分析)。

3.在PCA和PCB的命令窗口执行命令:“arp –a”,观察ARP表的内容。

4.分析文件“结果1”,完成下列工作:

(1)统计“protocol”字段,有多少个ARP报文?

(2)分析ARP报文结构,观察第一个ARP请求报文的字段值。

(3)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其相应字段信息填入下表:

IP命令,然后停止报文截获,将此次结果命名为“结果2”。

6.此时,在PCA的命令行窗口执行arp – a命令,观察结果。

7.分析报文,填写下列表格,然后分析ARP协议在不同网段间的解析过程。

2.2.2 IP协议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IP协议报文格式,地址分类;

(2)实验分组:2-5人一组

(3)实验设备:每组运行windows 2000/2003 server/xp操作系统PC机若干台

●原理:

IP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又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固定长度,必不可少,共20字节;后部分是可选字段,长度可变。

IP地址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分配一个全球范围内唯一的32位标志符。

网络中不同网段之间的数据报文进行传输时,必须通过路由来完成。路由就是控制报文进行转发的路径信息。每台网络层设备都存储着一张路由信息的表格,即路由表。数据报文到达网络层设备后,根据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确定报文传输的最佳路径。然后利用网络层的协议封装数据报文,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把数据报文转发出去。

●步骤:

1.在PC机上运行ethereal进行报文截获。

2.执行“ping 网关”命令,如“192.168.2.254”或“192.168.

3.254”。(具体根据所

在实验室的网关)

3.分析IP协议报文

2.2.3TCP协议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TCP协议报文格式,连接与释放,编号与确认;

(2)实验分组:2-5人一组

(3)实验设备:每组运行windows 2000/2003 server/xp操作系统PC机若干台

●内容:

应用TCP应用程序传输文件,截取TCP报文,分析TCP报文首部信息、TCP连接的建立与释放过程、TCP数据的编号与确认机制。

●原理:

TCP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TCP协议工作在网络层协议上,是一个面向连接的、端到端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1.TCP报文格式: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首部又分为固定部分和选项部分,固定部

分共20字节。TCP协议采用运输连接的方式传送TCP报文,运输连接包括连接建立,数据传送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2.TCP连接的建立:采用三次握手方式(three-way handshake)。

首先,主机A的TCP向主机B的TCP发出连接请求报文,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应置1,同时选择一个序号x,表明后面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

是x+1。

然后,主机B的TCP收到连接请求报文后,若同意,则发回确认。在确认报文中应将SYN和ACK都置1,确认号应为x+1,同时也为自己选择一个序号y。

最后,主机A的TCP收到B的确认后,要向B发回确认,其ACK置1,确认号为y+1,而自己的序号为x+1。SYN置1的报文要消耗掉一个序号。同时,运行

客户进程的主机A的TCP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当主机A向B发送

第一个数据报文时,序号仍为x+1,因为前一个确认报文并不消耗序号。

当运行服务器进程的主机B的TCP收到主机A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建立。

3.TCP连接的释放:数据传输结束后,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出释放连接的请求。TCP

连接的释放采用四次握手方式。

首先,假设主机A的应用进程先向其TCP发出释放连接请求,并且不再发送数据。TCP通知对方要释放从A到B这个方向的连接,将发往主机B的TCP报文首部的终止位FIN置1,其序号x等于前面已传送过的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加1.

主机B的TCP收到释放连接通知后即发出确认,其序号为y,确认号为x+1,同时通知高层应用进程。这样,从A到B的连接就被释放了,连接处于半关闭(half-close)状态,相当于主机A对B说“我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但如果你还发送数据,我仍接收”。

此后,主机B不再接收A发来的数据。但若主机B还有一些数据要发往主机A,则可以继续发送。主机A只要正确收到数据,仍应向主机B发送确认。

若主机B不再向A发送数据,其应用进程就通知TCP释放连接。乳剂B发送的连接释放把握必须将终止位FIN和确认位ACK置1,并使其序号仍为y(因为前面发送的确认报文不消耗序号),但还必须重复上次已发送过的ACK=x+1,因为根据TCP标准,前面发送过的FIN报文要消耗一个序号。这样把B到A的反方向连接释放掉。主机A的TCP再向其应用进程报告,整个连接已经全部释放。

步骤:

1.在PCA和PCB运行ethereal进行报文截获

2.分析TCP连接的建立过程,根据TCP建立过程的三个报文,填写下表:

2.2.4 HTTP协议分析

(1)实验内容:分析HTTP协议报文格式,学习HTTP协议工作过程;

(2)实验分组:2-5人一组

(3)实验设备:每组运行windows 2000/2003 server/xp操作系统PC机2台

●原理: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万维网客户程序与万维网服务器程序之间的交互所要严格遵守的协议。它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使用TCP连接进行可靠的传送。对万维网站点的访问要使用的HTTP协议。它的URL的一般形式是:http://<主机>:<端口>/<路径>。WWW采用B/S结构,客户使用浏览器在URL栏中输入HTTP请求,即输入对方服务器的地址,向web服务器提出请求。如访问北航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office.php,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浏览器分析指向页面的URL

2.浏览器向DNS请求解析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的IP地址

3.域名系统DNS解析出北航服务器的IP地址为:202.112.128.69

4.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服务器端IP为202.112.128.69,端口为80)

5.浏览器发出取文件命令:GET/office.php

6.服务器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给出响应,将文件office.php发送给浏览器。访问过程中,

客户端会打开多个端口,与服务器建立多个TCP连接

7.TCP连接释放

8.浏览器显示“北航…”的页面

服务器提供的默认端口号为80。

●步骤:

1.打开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从浏览器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页面,然后关掉。

3.停止ethereal的报文截获,将结果命名并保存。

4.分析截获的报文:

(1)分析HTTP协议报文:从众多HTTP报文中选择两条,一条是HTTP请求报文(即get报文),另外一条是HTTP应答报文,将报文信息填入下表:

(3)分析HTTP协议应答报文格式

(4)综合分析截获的数据报文,概括HTTP协议的工作过程

2.3实验三网络管理

本次实验我们主要学习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

2.3.1 ipconfig实用程序

学会使用ipconfig实用程序来了解本地PC当前的网络配置状态,下面熟悉ipconfig命令在命令提示符界面执行ipconfig命令。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可以显示适配器的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配置。该实验室应该只有一种网络适配器,即以太网的本地连接。需要了解更多的网络适配器信息可使用带参数的ipconfig 命令。

Ipconfig命令的参数含义如下:

1) ipconfig/all

显示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信息

2) ipconfig/renew

更新适配器的DHCP配置。该参数仅在具有配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的网卡的计算机上可用。

3) ipconfig/flushdns

清理DNS客户解析器缓存内容。

4) ipconfig/displaydns

显示DNS客户解析器缓存的内容,包括从本地主机文件预装载的记录以及由域名解析获得的任何资源记录。DNS客户服务在查询配置的DNS服务器之前使用这些信息快速解析被频繁查询的名称。

2.3.2 ping实用程序

学习如何使用ping实用程序来检查网络的连通性、可到达性和处理名称解析问题。

Ping实用程序通过发送方向接收方发送“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回显(echo)请求消息,接收方将对该回显请求进行自动回显应答,来验证两台支持TCP/IP协议的计算机之间的IP层连接,并在发送方将回显应答消息的接受情况与往返过程的次数一起显示出来。Ping是用于检测网络连接性、可到达性和名称解析等疑难问题的主要TCP/IP命令。如果不带参数,ping将自行显示帮助。

1)ping –t 192.168.x.xxx

指定在中断前ping可以持续发送回显请求信息到目的地。要中断并显示统计信息,请按ctrl+break,要中断并退出ping,请按ctrl+c。

2)ping –a 192.168.x.xxx

指定对目的地IP地址进行反向名称解析。如果解析成功,ping命令将显示相应的主机名。

3)ping –n count 192.168.x.xxx

指定发送回显请求消息的次数。默认值为4。

4)ping –l size 192.168.x.xxx

指定发送回显请求消息中“数据”字段的长度(以字节表示)。默认值为32。在windows2000/2003 server/xp中size的最大值是65500。

5)ping –r count 192.168.x.xxx

指定IP分组首部中的“记录路由”选项用于记录由回显请求消息和相应的回显应答消息使用的路径。路径中的每跳都使用“记录路由”选项中的一个值。如果可能,可以指定一个等于或大于来源和目的地之间跳数的count。Count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9。

6)ping –w timeout 192.168.x.xxx

指定等待回显应答消息的响应的时间(以毫秒计),该回显应答消息响应接受到的指定回显请求消息。若在timeout时间内未接受到回显应答消息,将会显示“请求超时”的错误消息。默认的超时时间为4000ms。

【注意】

1)测试目的主机的可达性。执行ping命令时,若在有限时间内得到目的主机的正确应答,则可认为本机可达目的主机。但是,若在有限时间内没有得到目的主机的正确应答,在可能是本机不可达目的主机,也可能是因为有些主机出于安全或性能原因,将主机设置为不对远端主机的ping操作做出响应。

2)测试目的主机的连通性能。为了粗略地检查网络连通的性能情况,可向目的主机发送n个回显请求消息,看有多少消息能够到达,消息用了多长时间到达。

3)只有当TCP/IP协议在“网络连接”中安装为网络适配器属性的组件时,ping命令才可用。

2.3.3 traceroute实用程序

学习使用traceroute命令测试路由情况的技能。

Traceroute程序的设计是利用ICMP及IP header的TTL(Time To Live)栏位(field)。首先,traceroute送出一个TTL是1的IP datagram(其实,每次送出的为3个40字节的包,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包发出的时间标签)到目的地,当路径上的第一个路由器(router)收到这个datagram时,它将TTL减1。此时,TTL变为0了,所以该路由器会将此datagram 丢掉,并送回一个「ICMP time exceeded」消息(包括发IP包的源地址,IP包的所有内容及路由器的IP地址),traceroute 收到这个消息后,便知道这个路由器存在于这个路径上,接着traceroute 再送出另一个TTL是2 的datagram,发现第2 个路由器...... traceroute 每次将送出的datagram的TTL 加1来发现另一个路由器,这个重复的动作一直持续到某个datagram 抵达目的地。

1)traceroute的基本操作。

Traceroute命令的基本用法是,在命令提示符后输入“tracert host_name”或“tracert ip_address”,其中tracert是traceroute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称呼,host_name与ip_address 分别是目的计算机的主机名和IP地址。

输出有5列:

第一列:描述路径的第n跳的数值,即沿着该路径的路由器序号;

第二列:第一次往返时延;

第三列:第二次往返时延;

第四列:第三次往返时延:

第五列:路由器的名字及其输入端口的IP地址;

多次执行“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操作,比较得到的新浪网的IP地址。若两次ping得到的IP地址不同,考虑其中的原因(负载均衡:对于访问量较多的网站,一台服务器难以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是在网中部署多台内容相同的服务器,通过DNS服务器来实现网络负载均衡,但是每台服务器的IP地址不一样)。

2)traceroute的参数

a)tracert –d

防止tracert试图将中间路由器的IP地址解析为它们的名称,这样可加速显示tracert的结果。

b)tracert –h MaximumHops

在搜索目的主机的路径中指定跳数的最大值。默认值为30个跳数。

c)tracert –w timeout

指定等待“ICMP超时”或“回显应答”消息的时间。若在timeout时间内未收到消息,则显示一个星号(*)。默认值为5000ms。

netstat命令的使用

学习使用netstat命令,以了解网络当前的状态。

Netstat命令能够显示活动的TCP连接、计算机监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路由表、IPV4统计信息以及IPV6统计信息。若不带参数,netstat显示活动的TCP连接。

可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下使用下面介绍的netstat命令监视网络状态。

1)netstat –a

显示含有所有有效连接信息的列表,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也包括监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套接字。

其中,proto表示所采用的运输层协议。Local address表示本地地址。Foreign address表示另一端端系统的地址和端口号。State表示连接状态,常有listening(监听)、established (已建立)和close_wait(等待)几种状态

2)netstat –n

显示IP地址,而不是显示象征性的主机名和网络名。用该命令观察对方的IP地址,可迅速得知与自己通信的对方所使用的IP地址;进一步使用“netstat –a”命令,就可看到对方上网时所使用的IP或域名了。

3)netstat –r

显示关于路由表的信息,功能同“route print”。除了显示有效路由外,还显示当前有效的连接。

其中,network destination表示目的网络,0.0.0.0表示不明网络,这是设置默认网关后系统自动产生的;127.0.0.0表示本机网络地址,用于测试;224.0.0.0表示组播地址;

255.255.255.255表示限制广播地址。Netmask表示网络掩码。Gateway表示网关。Interface 表示接口地址。Metric表示路由跳数。

4)netstat –s

按照各个协议分别显示其统计数据。

5)netstat –e

用于显示关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显示的项目包括传送的数据报的字节总数、错误数、删除数、数据报的数量和广播的数量。这些统计数据既有发送的数据报数量,也有接受的数据报数量。可用该命令来统计一些基本的网络流量。显示结果中,unicast packets

表示广播分组,non-unicast packets表示非广播分组。

6)netstat –v

显示正在进行的工作。

7)netstat –p protocol

显示protocol所指定的协议的连接。Protocol可以是tcp、udp、tcpv6或udpv6。若该参数与– s 一起使用,即可按协议显示统计信息,此时protocol可以是tcp、udp、icmp、ip、tcpv6、icmpv6或ipv6。

8)netstat interval

每隔interval秒重新显示一次选定的信息。按ctrl+c停止重新显示统计信息。

2.3.5远程桌面功能的配置和使用

学习配置、使用windows xp/server 2003远程桌面功能的方法,能够使用“远程桌面”功能访问远程主机。

1) 远程桌面服务器端的设置

(1) 服务器端的设置

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打开“系统属性”,选择“远程”选项卡,选择“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这台计算机”,单击“确定”。

(2) 添加远程管理用户

在“系统属性”界面的“远程”选项卡上,右击“选择远程用户”,打开“远程桌面用户”对话框,点击“添加”,添加远程管理用户,添加的用户名必须是已经创建的用户帐号。

若要创建新用户帐号或将用户添加到其它组,可到“控制面板—用户帐号”中添加,或在“控制面板—性能和维护—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中。单击“本地用户和组”,在“用户”中添加用户帐号,在“组”中将该用户添加到“remote desktop users”即可。

2) 远程桌面客户机端的设置

对于windows xp或server 2003客户机端,使用很简单。它们自身就有“远程桌面”连接的客户机程序。连接方法如下:打开“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远程桌面连接”,弹出“远程桌面连接”对话框。此时,输入远程服务器的名称或IP地址。点击“连接”就打开了服务器的远程登录窗口。

2.实验参考教材

[1] 钱德沛.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

[2] 陈鸣.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从原理到实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2

[3] 陈鸣.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6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实验报告参考

XX 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 的网络层实验 计科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院系名称 计算机学院 课程 题目

实验二:网络层协议实验 实验说明: 1.实验中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回答,如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 2.实验报告共四份,于期末通知时再统一打包上交。 3.报告文档模板中如有错误,请反映到计算机网络 实验内容目录: IP 分析 IP 地址分配实验 ARP分析 ICMP分析 路由协议分析 VPN与NAT协议分析QC群上。 实验实验实验实验实验实验

实验: IP 分析 实验目的: 熟悉 IP 的报文格式以及关机字段的含义。 掌握 IP 地址的分配方法。 理解路由器转发 IP 数据报的流程。 实验思考题: 1. 一个 IP 分组经路由器转发后,有哪些字段会发生变化 答:TTL 字段需要减一,而IP 头部的校验和需要重新计算,因此这两个字段会 发生变化。 2. 为什么任务三中的两个分片的长度分别为 1500字节和 48 字节。 答:原数据长度为1500+8 (ICMP 报文头长度)=1508字节,超过以太网帧的最 大传输能力,因此需要分成两片。长度分别为 1480字节和 28字节,封装成 IP 后,每片的长度分别为 1480+20=1500字节, 28+20=48字节。 1、 2、 3、

实验:IP 地址分配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配置。 2.熟悉CIDR的IP地址编址方法。 3.理解CIDR的路由聚合功能。 实验思考题: 1.与分类的IP编址方法相比,CIDR编址方案具有什么优点 答:1) CIDR的地址分配更高效,因为CIDR采用可变长掩码,能根据网络的实际大小量身定制主机地址空间。2)CIDR具有路由聚合功能,能减少路由器的路由表项。 2.路由器的不同接口能否使用相同的网络号 答:不能,路由器的不同接口必须使用不同的网络号。

实验7_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九IPv6实验 1. 3.5节步骤2中,请思考下面问题: 主机加入到组播组中的过程是什么? 答:1. 主机通过地址自动配置,获得多播组地址; 2.主机发送MLD多播侦听报文给本地链路的路由器; 3.路由器根据报文中的信息,向多播转发表中添加表项,以记录多播组的成员身份。 4. 3.5节步骤3中,仔细观察PC1与RT1之间的交互报文,回答下述问题: 1)为什么报文中的“next header”采用hop-by-hop的选项? 答:因为hop-by-hop选项规定该报文的传送路径上每台中间节点都要读取并处理该拓展报头,起到提醒路由器对MLD报文进行深入检查的作用。 2)为什么跳数被限制为1? 答:为了将此报文限制在链路本地上。 3)在“Hop-by-Hop”选项中,有一个“Padn”,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了使字段符合对齐要求。 5. 3.5节步骤4中,仔细观察Router Solicitation的报文,回答下述问题: 1)在前面的multicast listener report报文中,报文的跳数限制为1,而在这里, 同样是主机发给路由器的报文,为什么跳数却采用255? 答:因为节点只接受跳数限制为Cur Hop Limit字段的RA报文,所以主机无须担心接收到链路外的RA报文,所以主机在发送RS报文时无须担心RS报文传递到本地链路外。 2)报文中的ICMP选项中的“source link-layer address”的作用是什么? 答:表示发送该RS报文的接口的链路层地址,这样路由器在接收到RS报文后无须进行地址解析就可以返回单播的RA报文。

6. 3.5节步骤6中,仔细观察Router Advertisement的报文,回答下述问题: 1)“Cur hop limit”的含义是什么? 答:主机发送普通报文时使用的默认跳数限制。 2)报文中“lifetime”的含义是什么? 答:发送该RA报文的路由器作为缺省路由器的生命周期。 3)“reachable time”的含义是什么? 答:本链路上所有节点的“可达”状态保持时间。 4)“retransmit time”的含义是什么? 答:重传NS报文的时间间隔,用于邻居不可达检测和地址解析。 5)这里为什么会有“source link-layer”地址呢? 答:为了表示路由器发送RA报文的接口的链路层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模拟器实验报告 实验说明:共5个实验,其中前3个必做,后2个选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拟器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配置PC、交换机、路由器的方法; 3、掌握为交换机设置VLAN,为端口设置TRUNK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请注意关闭杀毒软件) WinXP/WIN7、HW-RouteSim 2.2(软件请到BB课程资源下 载,下载后直接解压缩运行;下载前请关闭杀毒软件)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实验一:计算机和交换机基本设置 添加一个交换机,两个计算机,连接A电脑到交换机3号端口,B 电脑到6号端口,双击交换机,进入终端配置: system password: [Quidway]sysname S3026 ;交换机重命名为S3026 [S3026]super password 111 ;设置特权密码为111

[S3026]quit sys password:111 [S3026]display currect-config ;查看当前所有配置 [S3026]display vlan all ;查看当前VLAN设置 观察此时所有交换机端口都在同一个vlan1内。 双击小电脑A: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 ? ;输入?号查看命令提示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1 netmask 255.255.0.0双击小电脑B: login:root password:linux [root@PCA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点击A电脑做测试: [root@PCA root]#ping 10.65.1.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将结果保存为文件net1.txt) [root@PCA root]# ping 10.65.1.2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207 ms 64 bytes from 10.65.1.1: icmp_seq=1 ttl=128 time=0.100 ms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年 月 日 专业 班级 组号 学号 姓名

实验一网线制作及网络设备的配置 3. nslookup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4.检查本地主机的端口占用情况,摘抄部分并解释。 5. 利用ipconfig命令检查本地主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配置 6. 使用 Ping 命令,验证本地计算机的 IP 地址是否正确地添加到网络?默认网关是否运行?能否通过路由器通讯?写出验证方法和结果。

7.使用 tracert 跟踪某个网络连接,说明该命令的工作原理。 8. 解释Arp指令的主要用途 9.完成交换机的以下配置,应该用什么命令? 1)由用户视图进入系统视图: 2)进入交换机的端口1: 3)显示交换机端口1的信息: 10.写出交换机端口1的显示信息,并解释交换机端口1所显示信息的含义 11. 完成路由器的以下配置,应该用什么命令? 1)配置路由器的名称为R2: 2)进入路由器的端口1: 3)设置端口1的IP地址和和子网掩码分别为192.168.5.1、255.255.255.248: 4)显示端口1的信息: 12. 写出路由器端口1的显示信息,并解释路由器端口1所显示信息的含义。

13.查看路由表信息,写出相应命令和路由信息 14. 写出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到192.168.2.0/24,下一跳192.168.1.1)、缺省路由(115.24.92.1)所用的基本命令。 静态路由 缺省路由

实验二组建网络 1、把你在做简单组网实验的连通情况填入下表。 表2-1 配置路由器前的连通情况 2. 配置完路由器后,如何查看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口状态?将路由器的E0及E1的接口状态信息记录下来。 (1)查看路由器的E0的接口状态命令: 根据显示结果填写E0的接口状态信息: Ethernet0/0 current state :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The Maximum Transmit Unit: Internet Address: Hardware address: Media type: 是否设置回环(loopback): 是否设置为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 速率: (2)查看路由器的E1的接口状态命令: 根据显示结果填写E1的接口状态信息: Ethernet0/0 current state : Line protocol current state :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实验3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三网络层实验 2. 分析2.6.1步骤6中截获的报文,统计“Protocol”字段填空:有2个ARP报文,有8个ICMP 报文。在所有报文中,ARP报文中ARP协议树的“Opcode”字段有两个取值1,2,两个取值分别表达什么信息? 答:1表示request,即请求报文,2表示reply,即回复报文。 3.根据2.6.1步骤6分析ARP报文结构: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 4.(1)比较ping1-学号中截获的报文信息,少了什么报文?简述ARP Cache的作用。 答:少了ARP报文。主机的ARP Cache存放最近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一但收到ARP应答,主机将获得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存到ARP Cache中,当发送报文时,首先去ARP Cache中查找相应的项,如果找到相应的项则将报文直接发送。 (2)按照图-4重新进行组网,并确保连线正确。修改计算机的IP地址,并将PC A的默认网关修改为192.168.1.10,PC B的默认网关修改为192.168.2.10。考虑如果不设置默认网关会有什么后果? 答:如果不设置默认网关则无法访问不同网段的主机。

5.根据2. 6.2步骤12分析ARP报文结构: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ARP请求报文和ARP应答报文中的字段信息与上表进行对比。与ARP协议在相同网段内解析的过程相比较,有何异同点? 答:请求报文中,相同网段网络层中的Target IP address为PCB的IP192.168.1.21,而不同网段网络层中的Target IP address为PCA的默认网关的IP 192.168.1.10;应答报文中,相同网段链路层的Source和网络层的Sender MAC address都是PCB的MAC地址00:0c:29:99:cb:04,而不同网段链路层的Source和网络层的Sender MAC address都是PCA默认网关S1 e0/1的MAC地址3c:e5:a6:45:6b:bc,相同网段网络层的Sender IP address为PCB的IP192.168.1.21,而不同网段网络层的Sender IP address为PCA的默认网关的IP 192.168.1.10。 6.根据3.6.1步骤2——在PC A 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然后PC A ping PC B,分析截获的ICMP报文:共有8个ICMP报文,分别属于哪些种类?对应的种类和代码字段分别是什么?请分析报文中的哪些字段保证了回送请求报文和回送应答报文的一一对应? 答:这些报文都是询问报文。具体来分,第1,3,5,7属于request类型,对应的字段为Type: 8 (Echo(ping) request);第2,4,6,8属于reply类型,对应的字段为Type: 0 (Echo(ping) reply)。 网络层的Source和Destination字段保证了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一一对应。 7.根据3.6.1步骤3——在PC A 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运行pingtest程序,设置地址掩码请求报文参数,分析截获报文填写下表: 8.根据3.6.1步骤4——在PC A 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运行pingtest程序,设置时间戳请求报文参数,分析截获报文填写下表: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实验报告材料参考

XX 理工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网络 题目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的网络层实验 院系名称计算机学院 班级计科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6.11.14

实验二:网络层协议实验 实验说明: 1.实验中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回答,如文字,图片,表格等形式。 2.实验报告共四份,于期末通知时再统一打包上交。 3.报告文档模板中如有错误,请反映到计算机网络QQ群上。 实验内容目录: 实验2.1: IP分析 实验2.2: IP地址分配实验 实验2.3: ARP分析 实验2.4: ICMP分析 实验2.5:路由协议分析 实验2.6: VPN与NAT协议分析

实验2.1:IP分析 实验目的: 1、熟悉IP的报文格式以及关机字段的含义。 2、掌握IP地址的分配方法。 3、理解路由器转发IP数据报的流程。 实验思考题: 1.一个IP分组经路由器转发后,有哪些字段会发生变化? 答:TTL字段需要减一,而IP头部的校验和需要重新计算,因此这两个字段会发生变化。 2.为什么任务三中的两个分片的长度分别为1500字节和48字节。 答:原数据长度为1500+8(ICMP报文头长度)=1508字节,超过以太网帧的最大传输能力,因此需要分成两片。长度分别为1480字节和28字节,封装成IP 后,每片的长度分别为1480+20=1500字节,28+20=48字节。

实验2.2:IP地址分配实验 实验目的: 1.掌握主机和路由器的IP地址配置。 2.熟悉CIDR的IP地址编址方法。 3.理解CIDR的路由聚合功能。 实验思考题: 1.与分类的IP编址方法相比,CIDR编址方案具有什么优点? 答:1)CIDR的地址分配更高效,因为CIDR采用可变长掩码,能根据网络的实际大小量身定制主机地址空间。2)CIDR具有路由聚合功能,能减少路由器的路由表项。 2.路由器的不同接口能否使用相同的网络号? 答:不能,路由器的不同接口必须使用不同的网络号。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规划方案

目录 安徽省新华学院...................................................................................................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1章网络实验室的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规划方案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设备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室设备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试验台拓扑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机柜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实验室组网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设备连线以及接口规划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设备的网络地址分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生机区域IP地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RCMS地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室各设备密码的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60-1/2 设备的具体配置命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S-3760-1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S-3760-2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跨交换机实现V ALN 1.1 实验环境 (1)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NP.v6.0.Final.Beta (3).NET Framework 2.0 (4)Adobe Acrobat Reader 1.2 实验目的 理解VLAN如何跨交换机实现。 1.3 背景描述 假设宽带小区城域网中有两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PC2、PC3、PC4分别接在交换机一的0/1、0/2端口和交换机二的0/1、0/2端口。PC1和PC3是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PC2和PC4是另一个单位的两家住户,现要求同一个单位的住户能够互联互通,不同单位的住户不能互通。 1.4 实现功能 在同一VLAN里的计算机系统能跨交换机进行相互通信,而在不同VLAN 里的计算机系统不能进行相互通信。 1.5实验设备 Switch2950 2台 Pc 4台 1.6 实验步骤 (1).用Boson Network Designer 完成实验拓补图并连接好

(2).在模拟器重配置交换机和pc 。 先打开‘Boson NetSim’软件,再在‘Boson Network Designer’中点击Load…进行加载,进入Boson模拟器的环境,一边进行相关配置。 1)交换机S1进行配置 Switch>enable Switch#vlan database Switch(vlan)#vtp domain xyz Switch(vlan)#vtp server Switch(vlan)#vlan 2 name jsjx Switch(vlan)#exit

计算机网络-实验6-网络搭建

实验6:简单网络组建及配置 1.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建设的相关过程,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结合自己掌握到的网络知 识,规划设计网络实施方案。 2)掌握基本的网络设备运行原理和配置技术。 3)独立完成一个简单校园网的基本建设、配置工作,并能发现、分析并解决 简单的网络问题。 4)理论结合实践,深刻理解网络运行原理和相关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和应用 技巧。 5)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2.实验环境 接入Internet的实验主机; Windows xp或Windows7/8; 网络模拟工具:Cisco packet tracer6.2。 3.实验内容 (1)实验项目 某职业技术学校决定新建校园网,网络规划设计师已经完成了该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部分具体项目规划和设计还没有完成;请你根据所学到的网络知识帮助该网络规划设计师完成剩余的工作内容,并承担整个项目的实施建设工作。 如图 6-1 所示,该网络拓扑采用通用的三层架构设计,分别为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汇聚层、核心层均采用了冗余链路设计,防止单点故障影响到系统的核心服务。校园网通过购买的ISP服务同 Internet互联,通过有限的公网 IP 地址,利用地址翻译技术(NAT)提供对 Inter net的访问服务支持;通过端口映射技术提供对学校WEB、数据等服务器的外部访问支持。校园网出口布置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同时提供了VPN访问支持。

图6-1 (2)实验需求 如图6-1所示,在不考虑对外服务(即校园网用户访问Internet和Interne t用户访问校园对外服务器)及冗余链路的前提下,请按用户需求设计出该校园网的局域网部署规划设计,并最终完成各相关区域的各设备连通任务。 用户的相关需求如下,请给出具体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 ①校园中心机房存放网络核心设备、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相关服务器,服务器数量在10台以内,未来可扩展到20台。对全部校园网用户开放,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服务支持。 ②办公区教师和校领导办公区,存放日常办公设备和相关耗材;目前用户数量80左右,未来可以扩展到200;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禁止宿舍区用户访问该区资源,允许教学区用户访问该区资源。 ③教学区提供各教学设备网络连接支持。目前,需联网的有线设备数为1 20,未来可扩展到240。 ④宿舍区提供学生上网服务。目前,用户共计700人,未来可扩展到10 00人。

大学网络实验室方案的设计与建设

大学网络实验室方案的设计与建设

摘要:针对高校教学的需求提出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总体构思,设计基于思科网络设备的网络实验 室建设与维护方案,并予以实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方案;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已经渗透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 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培养具备网络设备配置、 管理维护、安全管理能力的人才成为高校计算机专 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与实践结合 紧密的课程,而许多高校由于实验条件不足,在进行 该课程的设置时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对计算机 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深刻理解,实践能力薄 弱。为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实验 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才能为社会输 送合格的网络技术人才。 1实验室的总体构思 实验室的方案设计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内容丰富 实验室设备能涵盖局域网、广域网、无线、网络

础上实现实践课程与理论课内容的紧密结合,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 (2)设备完善 同类网络设备具备多种不同的型号,为学生在 实验中提供广泛的操作平台,在对比中学习,学习中对比,进一步拓宽眼界。 (3)拓扑灵活 灵活的拓扑设计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跳线即可改 变拓扑,满足多种实验要求,而且能够根据多种需求进行扩展,让学生在实验中有机会充分发挥创新能力,根据实验目的自行完成实验的设计与配置,而且可实现实验室内部网络与校园网的轻松连接。(4)易于维护 紧凑连续的实验课程安排要求在一个班级完成 实验后能够迅速恢复实验设备,以免影响下一个班级的上机使用,这就需要一个易于维护与恢复的实验环境,包括对网络设备及终端计算机的恢复。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1 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实验内容: 1 熟悉Visio绘图软件; 2 使用Visio绘图软件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 3 体会Visio中绘图与Word中绘图的不同。 Visio中绘图与Word中绘图的不同: Visio比word中的更清晰,专业,标准。“对系统、资源、流程及其幕后隐藏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分析和交流,使图表外观更专业。通过 Visio连接形状和模板快速创建图表,提高工作效率,使用图表交流并与多人共享图表。” 业务流程图,项目管理图,灵感激发图,统计、营销图表,因

果图,组织结构图等等都可以画。 实验2 指令ping和tracert的使用实验内容: 1 查看自己计算机设置的TCP/IP网络参数 2 ping指令的选项及其含义; 3 tracert指令的选项及其含义; 4 ping 3个网址(青岛、国内和国外各1个):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 5 tracert 3个网址(青岛、国内和国外各1个):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43789071.html, 1.计算机设置的TCP/IP网络参数: 本地连接2: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具体连接的DNS后缀): IP Adress( IP地址):192.168.1.2 Subnet Mask(子网掩码):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默认网关):192.168.1.1 无线网连接: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具体连接的DNS后缀): IP Adress( IP地址):192.168.1.8 Subnet Mask(子网掩码):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默认网关):192.168.1.1 2. ping指令的选项及其含义: Ping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予答复,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联通。 命令格式: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全

【实验编号】实验一 【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 【实验目的】认识PC硬件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掌握网线的制作和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 一.实验内容 实验拓扑图如下 1.IP地址配置 2.Ping命令 ping 命令是网络测试及故障检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命令,该命令用户确定两台主机之间能否通信,根据返回的信息,可以推断 TCP/IP 参数是否设置和工作正常。

(1)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127.0.0.1 (2)分别在本地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 本机的IP地址 (3)分别在远程主机插线和不插线的情况下Ping远程主机的IP地址插线情况下: 不插线情况下:

使用“-l”和“-f”参数测试当先网络的MTU MTU值为1452 (5)修改IP地址和子网掩码,使两台计算机处在不同网段内,使用Ping命令测试 3.arp命令的使用 (1)显示当前ARPcache中的内容,记录下来 (2)测试删除ARPcache中的内容

(3)使用ping和arp命令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 (4)在远程主机下使用ipconfig-all命令获取实际的MAC地址 (5)获取本网络默认网关的MAC地址 (6)使用arp -s 参数进行静态ARP映射,防范ARP欺骗

(7)使用arp -s 参数将默认网关的IP地址与错误的MAC地址进行静态ARP映射,记录并分析此时的现象 实验体会: 通过此次实验,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和命令,了解了有关网线的制作和一些基本网络设备的相关知识,对计算机网络有了基本的认识。认识了PC硬

计算机网络实验一_

计算机网络滑动窗口 实验报告 班级:2012211306 学号:2012211249 姓名:查凯文

一.实验目的 通过上机编程模拟滑动窗口协议中的协议6——选择性重传协议,熟悉和掌握协议6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实现方法和过程,并与协议5进行对比,加深对滑动窗口协议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验内容 在Linux、WindowsNT下编程模拟实现滑动窗口协议的1bit滑动窗口协议,需要分别实现发送方功能与接收方功能。 三.实验说明 a)窗口机制 滑动窗口协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任意时刻,发送方都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发送的帧的序号,称为发送窗口;同时,接收方也维持了一个连续的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号,称为接收窗口。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序号的上下界不一定要一样,甚至大小也可以不同。不同的滑动窗口协议窗口大小一般不同。发送方窗口内的序列号代表了那些已经被发送,但是还没有被确认的帧,或者是那些可以被发送的帧。 分析: ①初始态,发送方没有帧发出,发送窗口前后沿相重合。接收方0号窗口打开,等待接收0号帧; ②发送方打开0号窗口,表示已发出0帧但尚确认返回信息。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不变; ③发送方打开0、1号窗口,表示0、1号帧均在等待确认之列。至此,发送方打开的窗口数已达规定限度,在未收到新的确认返回帧之前,发送方将暂停发送新的数据帧。接收窗口此时状态仍未变; ④接收方已收到0号帧,0号窗口关闭,1号窗口打开,表示准备接收1号帧。此时发送窗口状态不变; ⑤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来的0号帧确认返回信息,关闭0号窗口,表示从重发表中删除0号帧。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仍不变;

⑥发送方继续发送2号帧,2号窗口打开,表示2号帧也纳入待确认之列。至此,发送方打开的窗口又已达规定限度,在未收到新的确认返回帧之前,发送方将暂停发送新的数据帧,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仍不变; ⑦接收方已收到1号帧,1号窗口关闭,2号窗口打开,表示准备接收2号帧。此时发送窗口状态不变; ⑧发送方收到接收方发来的1号帧收毕的确认信息,关闭1号窗口,表示从重发表中删除1号帧。此时接收窗口状态仍不变。 b)选择重传协议 在后退n协议中,接收方若发现错误帧就不再接收后续的帧,即使是正确到达的帧,这显然是一种浪费。另一种效率更高的策略是当接收方发现某帧出错后,其后继续送来的正确的帧虽然不能立即递交给接收方的高层,但接收方仍可收下来,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同时要求发送方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一旦收到重新传来的帧后,就可以原已存于缓冲区中的其余帧一并按正确的顺序递交高层。这种方法称为选择重发(SELECTICE REPEAT),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显然,选择重发减少了浪费,但要求接收方有足够大的缓冲区空间。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二、交换机组网实验1

实验二:交换机组网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计算机网络的IP寻址和子网划分 2.生成树路由配置实验 3.配置VLAN实验 二、实验内容: 1.IP寻址和子网划分 1)理解网络上的一些术语,例如网络、IP地址、主机地址、网络地址、广播地址、子网、子网掩码、IP地址的分类等等 2)了解IP地址对网络中的计算机的相互连通的影响 3)解答IP寻址和子网划分问题 2.生成树路由配置实验 1)配置交换机观察生成树路由的情况 2)改变交换机、端口的优先级观察生成树路由的变化情况 3)禁止某些端口或者转发成本对于生成树路由的影响 3.配置VLAN实验 1)在一台交换机上配置VLAN,理解VLAN对物理网络的分割作用 2)在多台交换机上配置VLAN,理解VLAN跨越交换机的工作方式 3)修改主机的IP地址,进一步理解网络中机器互通的条件 三、预备知识: 1.IP寻址和子网划分:

表2-1 IP寻址术语 1)IP地址分组的概念 网络中的计算机往往是分组的,而如果其地址也能相应分组,也就是说某一类地址都能集中在一个地方,则无疑将能更好地进行路由选择(只要发现是这类地址那么路由就一样,这点将在后面的路由器实验中讲到)。这就象我们在信封上写地址时往往先写城市,再写具体地址是一样的道理,这样发信的邮局可以不管具体地址先将信送到适当的城市的邮局,然后再由该城市的邮局去处理具体地址。当然现在往往邮政编码起到了代替城市名称的作用。 IP地址是分配计算机接口的,而不是整个计算机,所以一台计算机(或者更普遍地说一个网络设备,比如路由器)可以拥有多个IP,这样IP地址分组的概念可以理解为: 在同一个组中的IP地址不能被路由器分隔开,路由器分隔开的IP地址必须在不同的组中。而同一台计算机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拥有多个IP,甚至可以以不同接口连接到不同网络中。正是因为这种连接,才使得许多独立的网络可以互相通信,从而组合成一个最大的网络——Internet。 2)分类网址 RFC 790定义了IP协议,其中包括三种不同类别的网络。详细规定如下: 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一部分是网络部分,相当于城市,而后面的一部分是主机部分,相当于具体地址。例如11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就是一个IP地址(用逗号分隔只是为了清晰),我们方便,我们也常常将IP地址写成如下形式的十进制数:192.168.1.1。大家可以自行验证它正好是将每八位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结果,其中的.也仅仅是分隔符。 在同一网络中,不同的主机拥有相同的网络部分和不同的主机部分。例如A的IP地址为8.1.0.3,B的IP地址为8.2.0.5,其中网络部分为8,主机部分分别为1.0.3和2.0.5,所以两台机器属于同一个网络。 但如果网络部分是16位,则显然上述两台机器就不属于同一网络了,那么如何确定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大小呢?

实验报告10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十: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班级: 12级数字媒体技术1班 学号: 姓名: 组别:第一组 实验目的: (1)掌握DHCP的报文格式 (2)掌握DHCP的工作原理 拓扑结构:

图10-1 网络结构一 实验内容: 练习一:使用DHCP 获取IP 地址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 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每台主机为一组。现仅以主机 A所在组为例,其它组的操作参考主机A所在组的操作。 1. 记下本机的IP地址,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下面的命令: “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name=“本机可用网卡的接口名” source=dhcp”。 2. 启动协议分析器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DHCP协议)。 3. 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lease”。

4. 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命令“ipconfig -renew”。 5. 察看DHCP 会话分析,填写下表。 表7-1 实验结果 6. 等待时间超过租用时间(上表中的“租借时间”的值)的 50%后,察看捕获的数据包。 ●各报文中字段“操作码”、“DHCP 消息类型”的值分别是多少?该请求报文的作用是什么? 答:操作码为1.DHCP消息类型为8(DHCP通知)。 该请求报文的作用:请求更新租约。DHCP服务器向DHCP客户机出租的IP地址一般都有一个租借期限,期满后DHCP服务器便会收回出租的IP地址。如果DHCP客户机要延长其IP租约,则必须更新其IP租约。DHCP客户机启动时和IP租约期限过一半时,DHCP客户机都会自动向DHCP服务器发送更新其IP租约的报文。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介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介绍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实验室面向全校研究生、本科生开设各类网络技术领域内的实验。 计算机学院网络实验教学从1998年开始设置,由于实验条件限制,当时的网络实验主要以网络协议分析和验证为主,2000年北航开展“教改评优项目”建设,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开始着手进行项目立项和实施,2001年实验室初步建立了以局域网组建的实验环境,2002年,北航为加强实验教学环境建设,在国家“985工程”资金支持下,计算机学院刘旭东副院长作为项目负责人,钱德沛教授作为学科责任教授,建设国内一流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由“985工程”投入建设资金270万,“国防科工委研究生创新工程”投入建设资金211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LUKE、Intel公司等支持设备资金等价值1200多万,中心自筹建设资金70多万,建成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拥有众多先进的网络实验设备的实验环境,组建了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出版了国内第一本计算机网络实验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2006年7月将再出版面向网络测试的实验教材《网络测试实验教程》,实验室配备了包括张力军博士、洪飞博士、王卓讲师、李魏副教授、李云春副教授等在内的高水平的实验教学队伍。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必修的实验课程(非专业为选修),作为独立的实验课程开设,学时数36学时,同时作为开放实验室开放,每学年有超过1000 名学生进行各种层次的网络教学实验,在1000多份面向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调查中,98%的学生对课程表示非常满意,依靠实验室的学习成果,有数名高素质研究生被华为等公司免试聘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成果,2005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计算机网络实验2005年被评为北航精品课程,实验室也成为国内众多高校参观交流的对象,累计有超过200所大学,其中包括43所“211工程”高校、300多名教师来实验室参观,起到典型的示范教学效果。 一流的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实验环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高速网络组网实验环境:能提供利用多种介质搭建100M、千兆网络所需的设备和环境,如核心交换机S8016、骨干核心路由器NE80 NE40、网络测试工具、服务器以及移动网络设备,在该环境中,学生能够完成局域网、广域网的建设,完成有线、无线的网络环境建设,以及相应的网络测试。 网络管理实验环境:网络管理是整个网络正常运行的保证,掌握先进的网络管理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中重要的内容。在实验中心基地中,能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