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存储技术介绍

硬盘存储技术介绍

硬盘存储技术介绍

【】随着国际持续反恐大环境的日益严峻,以及新技术推动监控的新应用,特别是企业对安全防护要求的提高,监控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安防监控市场正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便要求安防产品提升自身的质量和可靠性,应用特性导向的产品细分化,降低总成本,并做到绿色环保,打造适应安防行业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硬盘是监控系统内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承载着保护数据安全的作用。传统硬盘并不适用于安防监控领域,因为长时间的工作需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对普通硬盘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更持久可靠、稳定、并且低耗、低噪音的专业性硬盘将更适用于安防监控领域的特殊要求。

硬盘存储技术介绍

1.Intelliseek-智能寻道技术

目前,硬盘拥有独特的智能寻道技术可主动计算出最优化的寻道速度以减少传动器的仓促运转,从而降低了噪音与能量消耗。有了智能寻道技术,传动器的运转得到有效控制,磁头能准确地接触到下个扇区读取新信息而不是硬盘存储技术的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匆忙上升并等待硬盘的旋转。运转的流畅使寻道操作更加安静,震动大大减少。安防监控领域是一个对产品功耗及硬盘寿命要求较高的领域,而磁盘的机械臂移动速度过快则会造成硬盘的功耗过高,且影响机械臂的寿命,增加故障机率。

2.RotaryAccelerationFeedForward(RAFF)-旋转加速前向反馈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SCSI产品中,通过在硬盘控制PCB上增设震动传感器来实侦测硬盘震动,补偿性能,这种特性在多硬盘的复杂环境尤为有用。

信息存储技术概况

信息存储技术由来已久,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不断推动,存储介质和存储技术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1、存储介质的发展 从存储介质来说,目前主要可以分为磁盘、闪速存储器、固态硬盘和光盘等。 传统的磁盘采用盘片作为存储介质,利用马达和磁头的运转进行数据的读取,这些部件的物理和机械特性具有功耗高、体积大、易损坏、机械运动造成摩擦发热等局限,限制了磁盘存储系统性能的应用场合。 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最早源于EPROM器件,不需要高电压就可以实现擦除和重复编程,可靠性较高,其读写速度和容量近年来还在大幅提升中。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又称电子硬盘,是一种以大量半导体存储器(FLASH或DRAM)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通过SSD控制芯片实现对存储介质的主机传输协议(如SATA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具有抗震、宽温、无噪、可靠等优点。 光盘以“光信息”做为存储物的载体,具有容量大、可随机存取等优点,分不可擦写光盘,如CD-ROM,DVD-ROM等;和可擦写光盘,如CD-RW,DVD-RAM等。 在存储介质的研究,闪存以其独特的优势发展迅速,在容量和读写速度方面都在大幅提升,同时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广泛的应用,美光公司推出的MT29F256G08A FLASH芯片单片的存储容量达到了256Gb。 纳米技术的突破使得纳米存储在不久的将来走向商业化。光存储技术也在飞速进步,常规的磁光和相变存储密度不断提高。 2、存储技术的发展 一直以来,存储系统的高速数据流与通用计算机低速的读写速度之间的矛盾是整个存储系统的瓶颈。 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RAID)技术、固态硬盘技术的使用缓解了这一矛盾。

ONE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

ONEStor 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 关于ONEStor 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小编已在金信润天 容: 技术特点 H3C ONEStor 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可以运行在通用 x86服务器上,在部署该软件时, 会把所有服务器的本地硬盘组织成一个虚拟存储资源池,对上层应用提供块存储功能。 H3C ONEStor 分布式存储软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领先的分布式架构 H3CONEStor 存储软件的采用全分布式的架构: 分布式管理集群,分布式哈希数据分布算法, 分布式无状态客户端、分布式Cache 等,这种架构为存储系统的可靠性、 可用性、自动运维、 高性能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证。其系统架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jyionitors 上图中,ONEStor 逻辑上可分为三部分: OSD Monitor 、Client 。在实际部署中,这些逻辑 Get 到了部分资料,整理出以下内 QSDs CliEnt£ Object I/O V* Failure reporting, v ------ map distribution

组件可灵活部署,也就是说既可以部署在相同的物理服务器上,也可以根据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部署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上。下面对每一部分作一简要说明。 OSD: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 OSD由系统部分和守护进程(OSD deamon两部分组成。OSD系统部分可看作安装了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的计算机,其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以及网卡等。守护进程即运行在内存中的程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每块硬盘(SSD或HDD对应一个OSD并将其视 为OSD的硬盘部分,其余处理器、内存、网卡等在多个OSD之间进行复用。ONEStor存储集群中的用户都保存在这些OSD中。OSDdeamon负责完成OSD的所有逻辑功能,包括与monitor 和其他OSD(事实上是其他OSD的deamon)通信以维护更新系统状态,与其他OSD共同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维护,与client 通信完成各种数据对象操作等等。 Monitor : Monitor 是集群监控节点。Monitor 持有cluster map 信息。所谓Cluster Map ,粗略的说就是关于集群本身的逻辑状态和存储策略的数据表示。ONEStor Cluster Map包括Monitor map osd map pg map crush map等,这些map构成了集群的元数据。总之,可以认为Monitor 持有存储集群的一些控制信息,并且这些map信息是轻量级的,只有在集群的物理设备(如主机、硬盘)和存储策略发生变化时map信息才发生改变。 Client : 这里的Client可以看出外部系统获取存储服务的网关设备。client通过与OSD或者Monitor 的交互获取cluster map然后直接在本地进行计算,得出数据的存储位置后,便直接与对应的OSD 通信,完成数据的各种操作。在此过程中,客户端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元数据服务器,不进行任何查表操作,便完成数据访问流程。这一点正是ONE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实现扩展性的重要保证。 客户的数据到达Clie nt后,如何存储到OSD上,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一级视频云存储技术方案

1一级视频云存储系统设计 1.1一级网络视频云存储概述 本项目采用华为网络视频云存储VCN3000设计一级视频云存储子系统.采取分布式直接存储,集中管理的方式,针对摄像头视频存储硬件采用针对视频存储优化的网络视频存储和磁盘阵列,所有的存储设备部署在各辖区运营商机房(六个),前端摄像头采用标准的H.264编码RTP流,直写到网络视频存储中。 华为网络视频云存储VCN3000采用由管理平台、IP网络,通过虚拟化、云结构化和高精确视频直接存储模式。运用负载均衡、对象存储等技术,结合视频、图片数据特点,面向应用,满足视频监控业务高可靠性、不间断的海量存储需求。采用分散存储技术加速大数据智能分析快速提取和分析效率。 华为网络视频云存储VCN3000系统使用存储虚拟化技术针对海量存储应用需求,为用户提供透明存储构架、高可扩展性的云管理存储服务。在云管理存储系统中将信令与业务承载码流相分离,云管理服务器只处理控制信令而不处理视频数据,实时视频数据直接写入到云管理存储物理存储节点,无需中间环节。 视频云管理存储管理软件在市局监控中心以集群方式进行部署,实现全市所有监控点和所有云管理存储物理设备的统一管理。 视频云管理存储系统中,IPC直写存储设备,采用云管理方案解决云管理存储管理单节点失效问题,利用负载均衡技术充分利用各存储节点的性能。云管理存储系统采用统一接口与视频管理平台对接,降低平台维护和用户管理复杂度。 华为网络视频云存储VCN3000支持基于GB/T28181标准实现与各级标准平台(符合GB/T28181规范的标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平台之间通过信令安全路由网关进行信令对接,在信令的控制下媒体通过媒体服务器互联。该体系构架可以支持上下级级联、平级级联以及监控报警专网与公安网的互联。

《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存储技术》课程标准 《网络存储技术》 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均开设的 一门专业技术课程, 是高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注重 培养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是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 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网络存储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调试技能, 提高网络存储各部件的组装、设置、日常维护、维修及管理系统安装 等使用技术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 2.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构建学生信息化基础核心能力、 为职业能力提供信息化 工具为出发点、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 重构教学做一体式的课程, 以情境式案例为载体,逐步推进学生计算机基本能力的培养。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能够掌握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技术的基 础知识。 通过实际项目及任务,典型案例分析与实战操作为手段,培养学 课程名称: 网络存储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单位: 术专业 信息与软件工程系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网络技 时: 40 学时 分:4 1. 写 人:盛建军 2014年 8 月 审 定 人:尹光辉 课程性质

生进行网络存储与虚拟化实现方案系统分析与实践实施的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以及完成综合任务的能力,对职业素质养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教学内容组织和编排 通过对企业调研,了解到企业中与信息化相关的职业岗位,结合工作实际,根据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形成8个学习案例和3个综合实训项目,针对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设计选修内容。 《网络存储技术》学习案例及课时分配表

5.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每个案例中的典型任务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要达到的能力目标,进行知识点的引导,通过学生自己对任务的实施和讨论,教师对任务的评价,强化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案例与工作任务和知识点之间的对应关系: 任务 任务一:掌 握理论基 础知识

存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储存技术基础》课程论文

存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刘青 【摘要】文章介绍了存储技术中的几种架构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与区别,ISCSL 的概念工作流程标准的制定情况,ISCSL 与FC 的比较与局限性,介绍了ISCSL-SAN 技术以及其应用的发展趋势,ISCSL-SAS 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网络存储;磁盘阵列;光纤通信;SAN;IP-SAN ;ISCSL-SAS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基础设施,数据成为关系到企业生存的主要资源,数据存储以及安全成为信息化进一步的重要基础人们对数据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特别是企业单位的业务运行越来越依赖于所存储的数据信息,而企业单位中关键业务数据量的迅速增长,更加使得存储系统成为企业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门。存储在于终于从过去的隐藏在计算机和传输背后的技术走到了前台。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在线数据存储的快速增长,生物技术科学技术数字影像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数据仓库等导致了对存储容量的极大需求,传统的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以及不适合今天的存储要求。在过去,数据存储过多的集中在如何存储数据本身,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备份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等,无论是DAS SAN NAS ,这些技术都是基于这样角度考虑的。目前以太网络存储'为中心的存储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种存储技术设备和技术正趋于融合。不久的将来光纤网络SCSI磁盘阵列NAS文件服务器,SAS 磁盘阵列磁盘库等设备都可以运行在一个统一标准的架构中。网络存储技术沿着几个主要的方向发展:DAS NAS SAN IP-SAN 。 (一)存储方式分为以下几种架构 1 .1DSA (直接附加存储)通过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直接到服务器,I/O总线连接存储设备和应用服务器的存储架构,存储设备由应用服务器独享,这种方式是连接单独的或两台小型集群的服务器。 1.2NAS (网络附加存储)一种文件共享服务,由专用的服务器通过专有文件系统管理存储空间,连接到TCP/IP网络上(通过LAN或WAN),对外通过NFS (网络文件系统)或者CIFS(通用网际文件系统)等协议提供文件级的访问功能。NAS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共享一个文件。NAS 系统采用了信息技术中的流行的嵌入技术,具有高度智能性能稳定功能专一的特点。

OceanStor存储系统技术架构介绍

华为OceanStor 18800存储系统 技术架构介绍

目录 第1章OceanStor系列存储简介 (1) 1.1产品定位 (1) 1.2 产品特点 (1) 第2章OceanStor存储硬件架构 (2) 2.1引擎 (2) 2.1.1控制器 (2) 2.1.2风扇模块 (2) 2.1.3 BBU模块 (3) 2.1.4电源模块 (3) 2.1.5管理模块 (3) 2.1.6接口模块 (3) 2.2硬盘框 (4) 2.2.1风扇模块 (4) 2.2.2电源模块 (4) 2.2.3级联模块 (4) 2.2.4硬盘模块 (4) 2.3数据交换机 (5) 2.4 SVP (5) 2.5设备线缆 (5) 2.5.1电源线 (5) 2.5.2接电线 (5) 2.5.3网线 (5) 2.5.4串口线 (6) 2.5.5 mini SAS线缆 (6) 2.5.6光纤 (6) 2.5.7 AOC线缆 (6)

第1章OceanStor系列存储简介 1.1产品定位 OceanStor OCEANSTOR85T/OCEANSTOR 18800企业级存储系统(以下简称OCEANSTOR系列存储系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根据存储产品应用现状和存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企业大中型数据中心,推出的新一代(虚拟化、混合云、精简IT和低碳等)存储系统,聚焦于大中型企业核心业务(企业级数据中心、虚拟数据中心以及云数据中心等),能够满足大中型数据中心对海量数据存储、高速数据存取、高可用性、高利用率、绿色环保和易于使用等需求。 OCEANSTOR系列存储系统秉承灵活、可扩展的设计理念,采用创新的Smart Matrix Architecture,该架构采用多引擎(每个引擎包括两个控制器)的横向扩展体系,可为企业数据中心提供一至八个系统机柜和最多两个硬盘柜,无缝配合企业数据中心高度整合、高效率和可扩展的特点,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大型数据库OLTP/OLAP(OnlineTransaction Processing/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高性能计算、数字媒体、因特网运营、集中存储、备份、容灾和数据迁移等不同业务应用的需求。 1.2 产品特点 OCEANSTOR系列存储系统具有高规格的硬件结构,结合多种高级数据应用和数据保护技术,使存储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等特点,满足大中型数据中心对存储系统的各种需求。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介绍

根据did you know(https://www.360docs.net/doc/b4492326.html,/)的数据,目前互联网上可访问的信息数量接近1秭= 1百万亿亿 (1024)。毫无疑问,各个大型网站也都存储着海量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存储,是每个大型网站的架构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存储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下面让将会详细介绍这个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概念 与目前常见的集中式存储技术不同,分布式存储技术并不是将数据存储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节点上,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 具体技术及应用: 海量的数据按照结构化程度来分,可以大致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本文接下来将会分别介绍这三种数据如何分布式存储。 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应用 所谓结构化数据是一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数据类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 大多数系统都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一般存储在Oracle或MySQL的等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当系统规模大到单一节点的数据库无法支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 ? 垂直扩展:垂直扩展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功能切分数据库,将不同功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样一个大数据库就被切分成多个小数据库,从而达到了数据库的扩展。一个架构设计良好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功能一般肯定是由很多个松耦合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而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对应到数据库中就是一张或多张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交互越少,越统一,系统的耦合度越低,这样的系统就越容易实现垂直切分。 ? 水平扩展:简单来说,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按照数据行来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中,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为了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各行数据切分到了哪个数据库中,切分总是需要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来进行的,如按照某个数字字段的范围,某个时间类型字段的范围,或者某个字段的hash值。 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各有优缺点,一般一个大型系统会将水平与垂直扩展结合使用。 实际应用:图1是为核高基项目设计的结构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图。

视频云存储系统设计

视频云存储系统设计 1.1.1.1系统概述 结合目前视频存储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次视频存储系统的建设需要达成以下目标: 采用目前技术领先的视频云存储方式,新建视频云存储系统,有效解决海量高清视频图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求,实现分布式存储,虚拟化集中管理。 为充分利旧,将原有的视频存储系统改造融入视频云存储系统,实现全县范围内可利用视频资源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调阅,避免重复投资。 视频云存储系统提供高速数据接口,为应用平台提供视频数据高效检索、快速调取等服务功能,为公安业务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视频云存储系统提供标准的运维接口,维护便捷,实现高效实用的管理及使用机制。 1.1.1.2存储技术选择 视频监控数据的存储系统历经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传统的视频存储技术主要有DVR存储、IPSAN存储等存储模式。而新兴的视频云存储模式基于云架构开发,采用面向用户业务应用的设计思路,融合了集群应用、负载均衡、虚拟化、云结构化、离散存储等技术,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专业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高性能、高可靠、不间断的视频、图片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服务。 总的来说,相比于传统的存储模式,云存储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视频监控云存储与传统存储对比表 因此,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基于视频监控应用对存储系统的要求,着眼于技术的先进性和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视频存储系统的建设推荐采用新型监控云存储技术来实现。 1.1.1.3存储系统架构

1.1.1.3.1视频云存储技术架构 视频云存储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五层,分别为设备层、存储层、管理层、接口层、应用层。 系统技术架构如下: 视频云存储技术架构图 1)设备层 设备层是云存储最基础、最底层的部分,该层由标准的物理设备组成,支持标准的IP-SAN、FC-SAN存储设备。在系统组成中,存储设备可以是SAN架构下的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或iSCSI协议下的IP存储设备。 2)存储层 将存储设备透明化管理,统一资源虚拟化管理,并设计视频流式文件系统,实现存储传输协议和标准存储设备之间的逻辑卷或磁盘阵列的映射,实现数据(视频、图片、附属流)和设备层存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完成数据高效的写入、读取和调用等服务。 同时存储层实现视频流数据的块级离散存储,支持数据的高效存储和快速提取(回放、下载、查询);实现图片流数据的存储,支持按车道时间段和http协议提取;实现附属流数据的存储,支持视频流分析的结构化数据存储。 3)管理层 在管理层,融合了索引管理、计划管理、调度管理、资源管理、集群管理、设备管理等多种核心的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存储设备的逻辑虚拟化管理、多链路冗余管理、录像计

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

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 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础 类别:存储器 相变存储器技术基础相变存储器(PCM)是一种非易失存储设备,它利用材料的可逆转的相变来存储信息。同一物质可以在诸如固体、液体、气体、冷凝物和等离子体等状态下存在,这些状态都称为相。相变存储器便是利用特殊材料在不同相间的电阻差异进行工作的。本文将介绍相变存储器的基本技术与功能。发展历史与背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Dr.Stanford 1968年,他发现某些玻璃在变相时存在可逆的电阻系数变化。1969年,他又发现激光在光学存储介质中的反射率会发生响应的变化。1970年,他与他的妻子Dr.Iris Intel的Gordon Moore合作的结果。1970年9月28日在Electronics发布的这一篇文章描述了世界上第一个256位半导体相变存储器。近30年后,能量转换装置(ECD)公司与Micron Technology前副主席Tyler Lowery建立了新的子公司Ovonyx。在2000年2月,Intel与Ovonyx发表了合作与许可协议,此份协议是现代PCM研究与发展的开端。2000年12月,STMicroelectronics(ST)也与Ovonyx开始合作。至2003年,以上三家公司将力量集中,避免重复进行基础的、竞争的研究与发展,避免重复进行延伸领域的研究,以加快此项技术的进展。2005年,ST与Intel发表了它们建立新的闪存公司的意图,新公司名为Numonyx。在1970年第一份产品问世以后的几年中,半导体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促进了半导体相变存储器的发展。同时期,相变材料也愈加完善以满足在可重复写入的CD与DVD中的大量使用。Intel开发的相变存储器使用了硫属化物(Chalcogenides),这类材料包含元素周期表中的氧/硫族元素。Numonyx的相变存储器使用一种含锗、锑、碲的合成材料(Ge2Sb2Te5),多被称为GST。现今大多数公司在研究和发展相变存储器时都都使用GST或近似的相关合成材料。今天,大部分DVD-RAM都是使用与Numonyx相变存储器使用的相同的材料。工作原理相变硫属化物在由无定形相转向结晶相时会表现出可逆的相变现象。如图1,在无定形相,材料是高度无序的状态,不存在结晶体的网格结构。在此种状态下,材料具有高阻抗和高反射率。相反地,在结晶相,材料具有规律的晶体结构,具有低阻抗和低反射率。图1 来源:Intel,Ovonyx 相变存储器利用的是两相间的阻抗差。由电流注入产生的剧烈的热量可以引发材料的相变。相变后的材料性质由注入的电流、电压及操作时间决定。基本相变存储器存储原理如图2所示。图2 相变存储原理示例如图所示,一层硫属化物夹在顶端电极与底端电极之间。底端电极延伸出的加热电阻接触硫属化物层。电流注入加热电阻与硫属化物层的连接点后产生的焦耳热引起相变。右图为此构想的实际操作,在晶体结构硫属化物层中产生了无定形相的区域。由于反射率的差异,无定形相区域呈现如蘑菇菌盖的形状。相变存储器的特性与功能相变存储器兼有NOR-type flash、memory EEPROM相关的属性。这些属性如图3的表格。图3 相变存储器的

大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大数据存储技术研究 3013218099 软工二班张敬喆 1.背景介绍 大数据已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从一般意义上讲,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现有信息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近年来,大数据的飙升主要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互联网公司的服务。据著名的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为1.8ZB(1ZB=1021B),其中75%来自于个人(主要是图片、视频和音乐),远远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总量(200PB,1PB=1015B)。 然而,与大数据计算相关的基础研究,诸如大数据的感知与表示、组织与存储、计算架构与体系、模式发现与效应分析等,目前还没有成体系的理论成果。对于大数据计算体系的研究,一方面,需要关注大数据如何存储,提供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平台;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快速并高效可靠地处理大数据的挑战,需要建立大数据的计算模式以及相关的优化机制。 2.相关工作 为了应对数据处理的压力,过去十年间在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有了很多的创新和发展。除了面向高并发、短事务的OLTP内存数据库外(Altibase,Timesten),其他的技术创新和产品都是面向数据分析的,而且是大规模数据分析的,也可以说是大数据分析的。 在这些面向数据分析的创新和产品中,除了基于Hadoop环境下的各种NoSQL外,还有一类是基于Shared Nothing架构的面向结构化数据分析的新型数据库产品(可以叫做NewSQL),如:Greenplum(EMC收购),Vertica(HP 收购),Asterdata(TD 收购),以及南大通用在国内开发的GBase 8a MPP Cluster等。目前可以看到的类似开源和

ONE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

ONE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 关于ONE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介绍,小编已在金信润天Get到了部分资料,整理出以下内容: 技术特点 H3C ONEStor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设计,可以运行在通用x86服务器上,在部署该软件时,会把所有服务器的本地硬盘组织成一个虚拟存储资源池,对上层应用提供块存储功能。H3C ONEStor分布式存储软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领先的分布式架构 H3C ONEStor存储软件的采用全分布式的架构:分布式管理集群,分布式哈希数据分布算法,分布式无状态客户端、分布式Cache等,这种架构为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自动运维、高性能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证。其系统架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ONEStor逻辑上可分为三部分:OSD、Monitor、Client。在实际部署中,这些逻辑

组件可灵活部署,也就是说既可以部署在相同的物理服务器上,也可以根据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考虑,部署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上。下面对每一部分作一简要说明。 OSD: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 OSD由系统部分和守护进程(OSD deamon)两部分组成。OSD系统部分可看作安装了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的计算机,其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以及网卡等。守护进程即运行在内存中的程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每块硬盘(SSD或HDD)对应一个OSD,并将其视为OSD的硬盘部分,其余处理器、内存、网卡等在多个OSD之间进行复用。ONEStor存储集群中的用户都保存在这些OSD中。OSD deamon负责完成OSD的所有逻辑功能,包括与monitor 和其他OSD(事实上是其他OSD的deamon)通信以维护更新系统状态,与其他OSD共同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维护,与client通信完成各种数据对象操作等等。 Monitor: Monitor是集群监控节点。Monitor持有cluster map信息。所谓Cluster Map,粗略的说就是关于集群本身的逻辑状态和存储策略的数据表示。 ONEStor Cluster Map包括Monitor map、osd map、pg map、crush map等,这些map构成了集群的元数据。总之,可以认为Monitor 持有存储集群的一些控制信息,并且这些map信息是轻量级的,只有在集群的物理设备(如主机、硬盘)和存储策略发生变化时map信息才发生改变。 Client: 这里的Client可以看出外部系统获取存储服务的网关设备。client通过与OSD或者Monitor 的交互获取cluster map,然后直接在本地进行计算,得出数据的存储位置后,便直接与对应的OSD通信,完成数据的各种操作。在此过程中,客户端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元数据服务器,不进行任何查表操作,便完成数据访问流程。这一点正是ONEStor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实现扩展性的重要保证。 客户的数据到达Client后,如何存储到OSD上,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存储技术现状

存储技术应用现状调查 摘要在如今的存储市场上,有大量可供选择的技术。而且人们根据这些不同的选项可以作出很多不同的决定。有三个比较全面的存储选项值得你考虑:直连存储(DAS)、网络直连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正如你所期望的,每个选项都会满足特定的需要,并且每个选项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作出决定之前你需要权衡一下利弊。 关键词直连存储;网络直连存储;存储区域网络 1.存储技术的介绍 1.1直连存储 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出)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的环境,使用DAS方式设备的初始费用可能比较低,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每台PC或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所以整体的拥有成本(TCO)较高。 任何曾经接触过服务器的人都会对DAS比较熟悉。DAS是一种将存储介质直接安装在服务器上或者安装在服务器外的存储方式。例如,将存储介质连接到服

务器的外部SCSI通道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直连存储方式。 DAS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是一种不错的存储选择。由于这种存储方式在磁盘系统和服务器之间具有很快的传输速率,因此,虽然在一些部门中一些新的SAN 设备已经开始取代DAS,但是在要求快速磁盘访问的情况下,DAS仍然是一种理想的选择。更进一步地,在DAS环境中,运转大多数的应用程序都不会存在问题,所以你没有必要担心应用程序问题,从而可以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他可能会导致问题的领域。然而,DAS并不是总是具有美好的一面。首要的一个问题是IT经理必须要经常面对所谓的"空间问题"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考虑以下常见的方面:对于一个新的服务器,我需要多少存储空间?如果物资不充沛但需要增加空间时我应该如何做?目前市场上的一些选项可以帮助你减轻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存储负担,但是不管怎样,你也需要对这种存储方式进行一次较好的评估,否则的话,你对存储所做的扩展将只是一个没有预测的表面上的需要。另外,你还需要管理几乎所有基于服务器的DAS系统,这意味着你需要在适当的位置上有一个监控服务器上每个物理单元的磁盘使用率工具。大多数的IT经理都不希望其磁盘空间在工作日的中间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在很多情况下,DAS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如果你的存储系统中需要快速访问,但是公司目前还不能接受最新的SAN技术的价格时或者SAN技术在你的公司中还不是一种必要的技术时,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对于那些对成本非常敏感的客户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DAS将仍然是一种比较便宜的存储机制。当然,这是在只考虑硬件物理介质成本的情况下才有这种结论。如果与其他的技术进行一个全面的比较--考虑到管理开销和存储效率等方面的因素的话,你就会发现,DAS将不再占有绝对的优势。对于那些非常小的不再需要其他存储介质的环境来说,这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1.2网络直连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

云计算的安全技术综述(改)教学内容

云计算的安全技术综 述(改)

云计算的安全技术综述 ** 摘要:云计算是一类新兴的计算方式,也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全新交付模式,因其使快速 有效处理海量的数据变为可能,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云计算的兴起渊源,分析了算法的优越性,并介绍了该技术带来的安全问题及其相应的技术,最后介绍了相关应有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云计算;云计算安全;安全技术及应用 Keyword:Cloud Computing,Cloud Computing Security,Securit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0 引言 云是一种并行和分布式系统组成的一组相互关联和虚拟化的计算机,它基于服务层协议动态配置,作为一个或多个统一的计算资源,基于服务商和消费者之间通过谈判建立[9]。而所谓的云计算,是通过基Internet的计算方式,把共享的软硬件资源、信息按需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全新交付模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数据呈现出一种爆发式的增长,正是因为云计算的存在,使快速有效处理海量的数据变成可能。而云计算多用户、虚拟化、可扩展的特性使传统信息安全技术无法完全适用于云计算平台。因此,云计算的存在又带来了一个新的安全问题,它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云计算的理论依据,然后再对其带来的安全问题、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讨论。 1云计算的理论依据 云计算的概念是由2006年Google提出的,它可认为是分布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多种计算模式混合的进一步演化[17]。 1.1云计算的服务模型 现如今,云计算主要提供以下三个层次的服务:IaaS、SaaS和 PaaS。 基础设施级服务(IaaS)是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计算机、存储空间、网络连接、防火墙等等的基本的计算机资源,然后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随心所欲的部署和运行各种软件,其中包括OS和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消费者可以从完善的计算机基础设施获得服务。 软件级服务(SaaS)是一种通过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可以直接向供应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用来管理企业的运营却不需要购买,但是,云用户没有管理软件运行的基础设施、平台的权限,只能做一些非常有限的应用程序的设置。 平台级服务(PaaS)是将软件研发平台作为一种服务以SaaS的模式交付给用户,因此,PaaS实际上也是SaaS应用的一种,但它主要面向的是进行开发的工作人员,并为其提供在互联网上的自主研发、检测、在线部署应用。 1.2云计算的成功优势

服务器集群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基础精辟讲解

深入讲解服务器集群技术(精辟) 在发展初期,一路处理器便可为一台服务器及其所有应用提供动力。接着就发展到了多处理时代,这时两路或多路处理器共享一个存储池,并能处理更多更大的应用。然后出现了服务器网络,该网络中的每台服务器都专门处理不同的应用集。现在,发展到了服务器集群,两台或多台服务器像一台服务器一样工作,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性能,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您的想像。应用可从一台服务器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或同时运行在若干台服务器上――所有这一切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集群并不是新事物,但在软件和硬件方面,直到最近它们还是专有的。信息系统经理对集群进行了更加仔细的考虑,这是因为现在他们可以使用大规模生产的标准硬件实现集群,如RAID、对称多处理系统、网络和I/O网卡及外设。集群技术在未来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现在,不断推出新的集群选件,而真正的集群标准尚在制定之中。 何为集群? 简单的说,集群就是两台或多台计算机或节点在一个群组内共同工作。与单独工作的计算机相比,集群能够提供更高的可用性和可扩充性。集群中的每个节点通常都拥有自己的资源(处理器、I/O、内存、操作系统、存储器),并对自己的用户集负责。 故障切换功能提供丝捎眯裕旱币桓鼋诘惴⑸ 收鲜保 渥试茨芄?quot;切换"到集群中一个或多个其它节点上。一旦发生故障的节点恢复全面运行,通过前瞻性地将一台服务器的功能"切换"到集群中其它服务器上,可以实现升级,停止该服务器的运行以增加组件,然后将其放回到集群中,再将其功能从其它服务器转回该服务器。利用分布式讯息传递(DMP)可提供额外的可扩充性,DMP是一种集群内通信技术,该技术允许应用以对最终用户透明的方式扩展到单个对称多处理(SMP)系统以外。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必须运行集群软件以提供服务,如故障检测、恢复和将服务器作为约个系统进行管理的能力。集群中的节点必须以一种知道所有其它节点状态的方式连接。这通常通过一条由于局域网路径相分离的通信路径来实现,并使用专用网卡来确保节点间清楚的通信。该通信路径中继系统间的一?quot;心跳",这样,如果一个资源发生故障因而无法发送心跳,就会开始故障切换过程。实际上,最可靠的配置采用了使用不同通信连接(局域网、SCSI和RS232)的冗余心跳,以确保通信故障不会激活错误的故障切换。 集群级别 今天,对于集群购买者来说,幸运的是有多款不同档次的集群可供选择,它们可提供广泛的可用性。当然,可用性越高,价格也越高,管理复杂性也越大。 共享存储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

几种存储技术的比较(FC SAN、IP SAN、DAS、NAS) SAN 的概念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是一种高速的、专门用于存储操作的网络,通常独立于计算机局域网(LAN)。SAN将主机和存储设备连接在一起,能够为其上的任意一台主机和任意一台存储设备提供专用的通信通道。SAN将存储设备从服务器中独立出来,实现了服务器层次上的存储资源共享。SAN将通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存储环境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络存储解决方案,能够同时满足吞吐率、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等方面的要求。 1FC-SAN 通常SAN由磁盘阵列(RAID)连接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组成(为了区别于IP SAN,通常SAN也称为FC-SAN)。SAN和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数据通信通过SCSI命令而非TCP/IP,数据处理是“块级”(block level)。SAN也可以定义为是以数据存储为中心,它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的直接连接方式,提供SAN内部任意节点之间的多路可选择的数据交换,并且将数据存储管理集中在相对独立的存储区域网内。SAN最终将实现在多种操作系统下,最大限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优化管理,以及系统的无缝扩充。 1.1.FC-SAN的组成 在FC-SAN中,有一些专用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FC卡、FC HUB、FC交换机、存储系统等,软件主要是FC控制卡针对各种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和存储管理软件。 ●FC卡:主要用于主机与FC设备之间的连接。 ●FC HUB:内部运行仲裁环拓扑,连接到HUB的节点共享100MB/S带宽(或 更高)。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技术及应用 根据did you know(https://www.360docs.net/doc/b4492326.html,/)的数据,目前互联网上可访问的信息数量接近1秭= 1百万亿亿 (1024)。毫无疑问,各个大型网站也都存储着海量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存储,是每个大型网站的架构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分布式存储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技术,下面让将会详细介绍这个技术及应用。 分布式存储概念 与目前常见的集中式存储技术不同,分布式存储技术并不是将数据存储在某个或多个特定的节点上,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企业中的每台机器上的磁盘空间,并将这些分散的存储资源构成一个虚拟的存储设备,数据分散的存储在企业的各个角落。 具体技术及应用: 海量的数据按照结构化程度来分,可以大致分为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本文接下来将会分别介绍这三种数据如何分布式存储。 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及应用 所谓结构化数据是一种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属性,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数据类型,存储在关系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表达实现的数据。 大多数系统都有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一般存储在Oracle或MySQL的等的关系型数据库中,当系统规模大到单一节点的数据库无法支撑时,一般有两种方法: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 ?垂直扩展:垂直扩展比较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功能切分数据库,将不同功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这样一个大数据库就被切分成多个小数据库, 从而达到了数据库的扩展。一个架构设计良好的应用系统,其总体功能一般肯定 是由很多个松耦合的功能模块所组成的,而每一个功能模块所需要的数据对应到 数据库中就是一张或多张表。各个功能模块之间交互越少,越统一,系统的耦合 度越低,这样的系统就越容易实现垂直切分。 ?水平扩展:简单来说,可以将数据的水平切分理解为按照数据行来切分,就是将表中的某些行切分到一个数据库中,而另外的某些行又切分到其他的数据库中。为 了能够比较容易地判断各行数据切分到了哪个数据库中,切分总是需要按照某种 特定的规则来进行的,如按照某个数字字段的范围,某个时间类型字段的范围, 或者某个字段的hash值。 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各有优缺点,一般一个大型系统会将水平与垂直扩展结合使用。 实际应用:图1是为核高基项目设计的结构化数据分布式存储的架构图。

浅谈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492326.html, 浅谈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 作者:万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1期 摘要:云存储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 数据存储服务。云存储服务相比于传统存储技术在数据安全性、可靠性、易管理性,调取速度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着重于云存储平台架构的4个层次: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并以最接近人们生活的云备份为例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云存储,信息安全,服务,云备份 1云存储技术介绍 云存储和传统存储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势:第一,从功能上来看,云存储系统是很多种类型的网络在线存储服务的集合,而传统存储系统则面向硬件如高性能计算、大容量硬盘等硬件;第二,从性能上来看,云存储服务需要考虑的首要指标是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性等,而且由于用户量多、服务范围大、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这都对高质量的云存储服务提出了更大的技术要求;第三,从数据管理上来看,云存储系统既要提供传统文件访问请求,还要提供支持大量数据管理和公共服务支撑等要求,以方便厂家对云存储系统后台数据的维护。 云存储系统平台主要可分为4个层次: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1]。 (1)数据存储层 数据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它由各种各样的硬件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组成。同时还有一个存储管理系统,负责对硬件设备的集中管理,状态监控和维护升级等。云存储系统可以对外提供很多种存储服务,各种类型的数据统一放在存储系统中,形成一个海量数据池。从网络服务后台数据组织方式来看,传统的单服务器的数据组织难以满足多用户的同时访问;基于P2P的数据结构需要庞大的节点数量和复杂编码算法来支持和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基于多元化存储服务器的数据存储方法能够更好满足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的需求。在用户规模较大时,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2)数据管理层 数据管理层是云存储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复杂的部分。该管理层采用的一般都是集群管理和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在满足可扩展性的同时,也满足了用户对可用性及性能的需求,它还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密、备份及冗余等任务。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数据管理层可以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不同服务间统一的管理视图。还可以通过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副本管理及策略管理等

明晰三种常见存储技术

明晰三种常见存储技术:DAS、SAN和NAS 随着企业网络应用的时间和应用的数据量的加大,企业已经感觉到存储容量和性能落后与网络的应用发展需求,特别是流媒体企业,在这种应用条件下满足用户的存储需求的技术应用诞生,DAS、NAS和SAN三种存储技术成为当今主流的存储技术。 发现自己知识还是非常匮乏的,首先我还是来总结一下基础知识吧,当然这些都是存储互联网上找到的资料,原创不属于本作者,这里也是为了分析存储知识而已。希望能够跟更多的人来探讨存储,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存储的分类,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开放系统指基于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 Storage,简称FAS);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 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简称SAN)。 是不是看着有点乱,那我们对照下面的图片来看一下,这样也许就会清晰多了。 DAS存储 DAS存储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应用中,DAS是最主要的应用模式,存储系统被直连到应用的服务器中,在中小企业中,许多的数据应用是必须安装在直连的DAS存储器上。 DAS存储更多的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直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