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使用教材: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时安排:1课时

学校:连城职业中专学校授课人:张松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掌握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2.知道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3.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知道决定灾情大小的因素,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过程与方法:

1.阅读材料,认识自然灾害,学习从现象中概括出自然灾害的定义,分析形成自然灾害的条件,锻炼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定义,联系所学知识,推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锻炼知识间的联想推理能力。

3.通过分析案例,全面的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4.通过案例的对比,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然灾害,客观的看待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灾害,提高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灾害的内涵、判别标准。

2.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难点:

灾情大小的决定因素和地域差异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法、推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学法:

概括法、归纳法、对比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汶川地震视频片段,让学生畅谈感

想。

师感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是面对自然灾害,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战胜自然灾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的面对,去研究,总有一天,我们能掌握自然的规律。

过渡活动

设问:1.除了地震,我们地球上还有那些自然

灾害?

2.什么是自然灾害?

知识探究:

1.自然灾害的内涵。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共同要素:①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因子都是自然因素②都损害了人类的利益

指导学生将要素串成概念

过渡:指导学生翻开课本,做好笔记,辨析课

本第2页思考题,由此引出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

2.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

①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②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看视频,说感想

观察图片,思考并

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发现共

同要素

试着自己说出概念

辨析思考题

以真实的视频引入

课堂,让学生融入

情境。

通过问题,和表示

现象的图片,加深

感性认识。

从现象概括概念,

锻炼概括分析材料

的能力。

及时的辨析,加深

印象。

知识探究:

3.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①地质灾害

②气象灾害

③水文灾害

④生物灾害

活动:

在课件中展示各种自然灾害,指导学生将自然进行分类。

过渡:

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判断什么是自然灾害,知晓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不是我们研究它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战胜自然灾害,保护人类。因而,我们就必须知道自然灾害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请大家阅读屏幕中的材料,思考自然灾害对人类破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探究:

4.自然灾害的影响

①人员伤亡:生理、心理

②财产损失:直接、间接损失

③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指导学生从材料的关键语句中,提炼有效信息

过渡:

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广泛性,亚洲自然灾害比较频发,欧洲西部,澳大利亚的发生频率则较低,同样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区域,危害会相同吗?思考如何将课件中

展示的自然灾害分

阅读材料,并分析

问题

联系所学知识,加

深“自然”与”地

质、气象、水文、

生物“间的包含关

锻炼阅读和提取有

效信息的能力

知识探究:

5.灾情大小的决定因素及地区差异

①致灾因子强度(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

②受灾体特性(受灾体的社会状况、抗灾能力)

使用课件展示汶川地震与北海道地震对比的案例,指导学生分析:都是里氏8.0级的地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

练习巩固:

分组完成随堂练习

课堂总结:

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串联课堂知识,指导复习思路。阅读材料,并思考

问题

按照教师分组,完

成练习。

锻炼发散思维

检测课堂教学效

果,及时获得反馈

并巩固课堂知识。

介绍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什么是自然灾害?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二.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三.都有哪些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2.气象灾害:台风、干旱、寒潮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四.自然灾害会产生哪些影响?

1.人员伤亡:生理、心理。

2.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教学总结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预防(通用版)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预防(通用 版)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39

自然灾害的分类与预防(通用版) 为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规范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消除各类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加强预防、预报、预警工作;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预案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工作准备。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公司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

急处置工作。 (3)落实责任,常备不懈。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预警、预防手段和措施,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提高防范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公司按相关专项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4)加强值班,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5)密切关注极端天气的生成、发展、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并及时启动极端天气的预防、预警机制。要时刻关注当地气象台站的预报,及时以电话或短信、等形式通知公司所有人员,做好预防工作。加强自然灾害期间的值班和领导带班工作。 (6)灾情过后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做好灾情的统计,并及时向上级通报本单位防抗自然灾害情况的报告。 1、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全公司员工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知各项规章制度,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分类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分类 一、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 1、在燃气的生产、输送、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气管道等燃气设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在燃气的生产、加工、处理、输送过程中,由于供气气质指标严重超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2、在城市供水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质重大污染或严重不符合《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3、在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排水设施中沼气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爆炸或大规模扩散等。 4、城市生活垃圾因沼气引发爆炸、火灾,因暴雨等引起滑坡,或因突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引起大规模污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5、在城市公交客运活动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交通安全、火灾等安全事故。 二、建设工程施工安全 在房屋建筑新建、扩建、改建、拆除活动中,因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防护或操作不符合强制性标准和有关规定,造成人员伤

亡;或者深基础支护、土方开挖边坡失稳,致使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倒塌、毁坏、倾斜,隧道、桥梁塌陷,道路损坏,管线断裂,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三、工程质量安全 1、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和地下空间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引起建筑物、构筑物坍塌、倾斜,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2、在房屋建筑使用阶段,由于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对房屋建筑的非正常使用,或者对其损坏没有进行必要的修缮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对周边工程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内外建筑设备安装和建设装饰装修施工破坏主体结构,任意加层、加装设备超过设计荷载,屋面积雪清理不及时,改变房屋使用用途等原因造成建筑物坍塌、损毁等,有关部门对已鉴定为危房仍在使用的房屋应加强监管。 3、在城市市政桥梁隧道运行阶段,由于自然力或人为破坏以及管理不善等造成桥梁隧道损毁、塌陷、坍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因撞击、运输车辆有害物质泄漏、爆炸、挖沙取土等造成城市市政桥梁隧道损毁、塌陷、坍塌等情况。 4、斜坡(包括高切坡)防护工程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表面、支挡结构、排水系统的缺陷,汛期雨水较集中等因素引起滑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事故。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高中生物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学案人教版_选修

1.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习重点、难点】 1.自然灾害的影响 2.自然灾害危害形成机制 3.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自学探究】 定义:由于造成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自然灾害作为诱因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形成条件 作为承受灾害的 圈 孕育灾害的环境圈 圈 圈 灾情 环境 自自然灾害系统致灾 受灾体 然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 孕灾环境 灾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 害伤害;心理和伤害 人员伤亡脆弱群体:及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不易受灾害损 害群体 影经济损失:财产损毁 自然灾害财产损失 响的影响(灾情)经济损失: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 结构和管理方面等的损失 具有和隐蔽性 自然资源 与环境破坏具有(可再生、非可再生) 影响因素: 自然灾害的危害 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发展水平和灾害具体差异

【能力提升】 知识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781年冰冰岛拉基山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解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据此回答1-3题。 1. 火山喷发() A .不属于自然灾害 B .属于孕灾环境 C .属于致灾因子 D .不属于自然异变 2.火山喷发时岩浆是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 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4.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2月2日,山西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23名矿工遇难,53人一氧化碳中毒。 B.1月31日,香港旅行团在埃及胡尔加达城市发生车祸,造成14人死亡 C .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至27日已死亡13人 D .某一地区发生连续性暴雨 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嫁荡然。据此回答5~7题。 5.材料中的自然灾害属于( ) A .气象灾害 B.水文灾害 C. 生物灾害 D. 地质灾害 6.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 A .人员伤亡 B .财产损失 C .自然资源损失 D .环境受到污染 事件 现象 自然 属 性 社会属性 定义 灾害事件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教案 课题第四节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教学目标赵黎明 ㈠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说明自然事件与自然灾害的区别;简要描述某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现象和产生的危害。 2.知道我国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并对长江防洪提出建议。 3.理解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活动规律与洪涝灾害发生的相互关联性。 ㈡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表和资料数据,说明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 2.根据图片和资料,综合分析长江(淮河)洪涝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结合我国洪涝灾害发生和分布的特点,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洪涝灾害发生的地理机制和规律。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人类活动可能对自然灾害产生诱发和加剧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确立起人地和谐、保护环境的观念,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坚定科学发展观。 重点中国的洪涝灾害。 难点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某种灾害的发生原因。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教学内容、过程介绍(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手册》及学生学情) 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常常造成对现代社会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的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自然灾害已成为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限制因素。但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的正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或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回避它,应当正视它,认识其危害、了解其机制、预知其发生、减少损失。课标设置“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其目的是通过对某种自然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的探究,以增强学生的灾害认识、防灾意识、减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科学发展观。这就是本节基本教育价值所在。 根据本节教材的编排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对地理图表数据的阅读分析,收集和运用数据说明地理问题;运用案例的方法,剖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机制和规律。 ⒈自然灾害的概念 本节包括自然灾害定义、特征和类型三部分内容,教材的文字量很少,用了一个图标示自然灾害的一些特征。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区别自然灾害与自然事件,并结合本地实际,知道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自然灾害的特征要求一般了解,重点是认识到自然灾害形成的多因性和复杂性,其他特征不深究。 为了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对自然灾害需要把握三方面要点:①是发生在自然领域,即地球表层系统中; ②具有自然属性,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然事件;③同时具有社会危害性,即对人类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对自然灾害特征,结合实例分析时点明,重点分析成因的复杂性和多因性(在分析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时解决),多因性中还得强调人为因素通过对环境要素的改变,进而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 关于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法很多,涉及分类标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因此,只提几种中国常见、危害较大的几种,但不进行系统探讨,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⒉自然灾害的危害 对于自然灾害的危害是需要学生了解的重点之一。为了说明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安排了一个统计图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从全球视角选择几种主要自然灾害进行了扫描示演示。为了强调中国多灾害的国情,增加了一段阅读文字,简要点明中国灾害的基本特点: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进而指出洪涝、干旱、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分类(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71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 分类(正式版)

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的分类(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市政公用设施运营安全 1、在燃气的生产、输送、使用过程中,由于燃气管道等燃气设施发生泄漏,引起中毒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在燃气的生产、加工、处理、输送过程中,由于供气气质指标严重超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2、在城市供水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因各种原

因造成的水质重大污染或严重不符合《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等。 3、在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运行阶段,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城市排水设施中沼气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爆炸或大规模扩散等。 4、城市生活垃圾因沼气引发爆炸、火灾,因暴雨等引起滑坡,或因突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引起大规模污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 5、在城市公交客运活动中,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运行秩序的安全事故。包括交通安全、火灾等安全事故。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1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1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经典例题1] (2006年高考广东卷)从表1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 ) 表1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统计 A. C.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D.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减小了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以来,尽管自然灾害次数增加,死亡人数却在下降。说明人类抵御灾害能力已有所提高;但灾害损失却越来越大,受影响人数也越来越多,说明灾害对人类社会的损害程度增加了。 【答案】BC

浅论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浅论自然灾害对土木工程的影响 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作为居住之用的建筑物,人们对它的耐用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建筑物对于自然灾害的防御方面,如何有一个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建筑物成了人们对选择现代住房的一个新的标准。 关键词:自然灾害土木工程防御技术 1.土木工程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 1.1 地震对土木工程的危害 地震对于土木工程具有极大地破坏力。地震是地壳内部作用力造成的,这种作用力产生的能量非常巨大,根据震级的大小,它可以产生不同的后果。较大震级的地震可以瞬间摧毁地面上所有的东西,如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给整个汶川、北川、青川造成毁灭性的的破坏,又如日本9级大地震,给日本造成了毁灭性的的破坏。这两次大的地震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建筑物的倒塌造成了财产和生命的流失。除此之外,桥梁断裂、隧道塌方、河堤决口等也是地震带来的一系列连锁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土木工程的抗震能力,成为了现代土木工程发展的重要挑战。 1.2泥石流对土木工程的危害 泥石流是现代土木工程面临的又一大问题。泥石流属于地质次生灾害,它往往伴随着地震、暴雨、山体滑坡、山体塌方等自然灾害一起发生。该地质灾害发生时,大量的泥水伴随着淤泥、石子等冲入集镇、村庄、城镇,它造成的损害也是破坏性的。有时候,大的泥石流带来的灾害甚至比地震还厉害。灾害发生时,往往是成片的房屋、庄家和大量的人畜被淹没。灾害发生后,救援难度较大,只要是被泥石流淹没,基本就等于毁灭。如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员伤亡惨重,土木工程基建项目基本被毁。人们是反思自然灾害发生的背后,对于城市土木工程的选址是否提出过思考,这对以后土木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有一个新的课题。 1.3火山对于土木工程的危害 火山和地震同为土木工程行业的两大主力杀手。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具有相似之处,都是因为地壳内部运动所造成的,只不过一个是因为地球板块的运动,另一个是因为地球释放内部压力。但不论二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共同的作用都是对人类造成灾害,特别是对人类发展的土木工程行业危害巨大。火山的爆发,往往会造成大量人畜死亡,建筑物也会被火山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摧毁。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会持续很长时间,并且火山灰会随着风向的偏移而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危害就变成了全人类共同的危害。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5)

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课标要求: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 的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旨在学习自然灾害形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 的内涵; 2、运用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差异形成机制。 4、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法。 2.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科学的自然灾害观念。 四、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自然灾害危害形成机制 2.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 差异。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习题

高中地理选修5 同步练习及解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自然灾害的诱因是() A。自然异变B。地球表层 C。人员伤亡D。自然现象 答案:A 2。上述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异变 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C。自然灾害本身 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答案:B 读图,回答3~5题. 3。该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 B。2010年河南陕县煤矿透水事故 C。2011年中原及华北地区旱灾 D.华北平原盐渍化 4。该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是() A.吞没城镇、道路和田园 B.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 C。交通、输电、输水线路中断 D.作物根部缺氧,造成收成不足 5。该灾害灾情指标有() ①厂矿的破坏②受灾的农田 ③减产的粮食④成灾面积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组旨在考查对干旱现象的认识和旱灾的危害。图中展示的是干涸湖泊的景象,是长期无降水、无河流注入,湖泊失去补给水源所致.干旱使河流、水塘、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旱灾灾情指标主要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粮食、饮水困难和经济损失。 答案:3、C4、B5、D 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火山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14日凌

晨1时(北京时间9时)喷发,附近800名居民紧急撤离。 材料2:见下图. (1)结合材料1、2可知火山灾害孕育于________圈层。 (2)火山喷发能给自然资源和环境带来哪些灾害?是否“百害而无一利”? (3)该火山和日本富士山火山若同时喷发,何处的灾情严重?为什么? 解析:(1)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岩石圈中的软流层。(2)岩浆毁灭地表事物,气体喷发物对大气质量有影响。火山喷发能形成温泉、矿产,并且火山灰能肥沃土壤。(3)富士山和艾雅法拉若同时火山喷发,危害程度孰大孰小应以受灾体的密度和质量作为衡量标准. 答案:(1)岩石 (2)摧毁森林、吞没土地、污染大气和水源.火山喷发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火山喷发中也能产生一些矿产资源,形成肥沃的火山灰等。 (3)日本富士山。日本富士山地区是日本经济发达地区,又是旅游名胜区,虽然防抗灾能力强,灾后恢复速度快,但与人口密度较小的艾雅法拉火山附近相比,其灾害危害程度要大得多。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①2011年春季,我国西南五省大旱 ②海底火山喷发于无人荒岛 ③山洪爆发冲毁桥梁 ④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大量强辐射物质外泄,使少部分居民患上严重的放射病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①西南五省大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②中的火山喷发为自然异变,但其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损坏发生,没有受灾体,不属于自然灾害,仅为自然异变。③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害的概念.④虽导致受灾体的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异常活动,其属于人为灾害。 2。中新网2010年2月26日电北京时间2月26日12时42分许,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发生5、0级地震,目前尚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有关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致灾因子B。是孕灾环境 C.是自然异变 D.是自然灾害 解析:选C。此次地震首先是自然异变过程,由于报道中称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故不属于自然灾害,也就谈不上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 3.不同的自然灾害各有其一定的受灾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B.地震的主要受灾对象为农作物及农田 C。风暴潮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D.洪水的主要受灾对象是工程建筑 解析:选A。不同的自然灾害都会对人身、财产、资源造成损害,但不同的灾害其主要

自然灾害类型

【材料一】 过去的一年,我国多灾并发,重灾连发,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城镇受灾重,重复受灾、贫困地区受灾比例高,农业损失、民房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特别是年初1月份北方大部严重寒潮冰雪、2月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省市出现严重秋冬春百年一遇连旱、3月份台湾、河北地震、北方爆发大规模沙尘暴、4月14日青海玉树7.1级强震、5月份重庆12个区县遭受了大风、冰雹、暴雨灾害、汛期南方地区连续多次严重暴雨洪涝、8月8日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数次重特大自然灾害,造成伤亡人数之多、灾情之重、救灾和恢复重建难度之大历史罕见,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经核定,2010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7844人,紧急转移安置1858.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6万公顷,其中绝收面积486.3万公顷;倒塌房屋273.3万间,损坏房屋670.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材料二】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7月12日报道,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Munich Re)最近公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前六个月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约合1.7万亿元人民币),超过2005年全年的2220亿美元(约合1.4万亿元人民币)。这样看来,2011年将成为史上最昂贵灾年。 报道称,今年3月,日本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损失约为2100亿美元(约合1.36万亿元人民币)。今年损失第二大的是发生在2月的新西兰大地震,共损失200亿美元(约合1294万元人民币),然后是美国西南部发生的龙卷风造成损失75亿美元(约合485万元人民币),澳大利亚12月和1月发生的洪水使五分之一的面积陷入百年一遇的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3亿美元(约合472万元人民币)。 以美国为例,除了龙卷风外,美国今年上半年共发生其他自然灾害98次,包括风暴、洪水、火灾以及地震等,总经济损失达270亿美元(约合1748亿元人民币),几乎是十年平均值118亿美元(约合764亿元人民币)的两倍。 其中有三个大洲发生洪水泛滥事件,从德国、罗马尼亚、菲律宾到斯里兰卡、受灾人数超过二百多万,受灾超过三个法国面积; 1月5日开始,全球超过5座知名活火山相继开始喷发,其中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印尼喀拉喀托火山、勘察加半岛Kizimen火山、莫拉比等巨型活火山相继喷发,火山灰影响面积超过40万平方公里。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五1.1《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习题2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习题2 [基础随堂巩固] 1.自然灾害的孕灾环境不包括( ) A.大气圈B.水圈 C.软流层D.生物圈 解析: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答案:C 2.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不涉及( )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地壳运动 解析:地壳运动是造成地质灾害的致灾因子之一,而不是自然灾害的影响。 答案:D 3.下列受灾体的损毁,属于间接经济损失的是( ) A.人员伤亡B.社会失稳 C.资源破坏D.文物古迹损坏 解析: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是由于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答案:B 4.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财产的损失而言具有的特点是( ) A.滞后性和隐蔽性B.长远性和超前性 C.广泛性和间接性D.滞后性和地域性 解析:资源损失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答案:A 5.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解析:在灾害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单位面积资产密度大,灾害造成的损失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答案:C 6.读“自然灾害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孕灾环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环境。 (2)致灾因子是对人类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________变化。 (3)灾情的大小通常以________和________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由图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灾害发生的必要条件;_________是自然灾害形成的充分条件;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灾情的形成是该三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系统的各种要素。自然灾害的形成具备两个条件: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灾情的形成是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答案:(1)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2)自然异常(3)人类社会自然资源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4)自然异变作为诱因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孕灾环境 致灾因子受灾体综合、相互作用 [知能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2012年6月11日河南濮阳市超载校车起火燃烧造成幼儿4死3伤 B.2012年3月4日有着“袖珍地球”之称的火星上演“冲日”奇观 C.人民网兰州2012年5月13日电甘肃雹洪突害致49人死亡,23人失踪 D.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里氏4.8级地震,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解析:A项属人为灾害,B项只是一种自然现象,D项无人员伤亡也没有造成财产损失,所以,以上三项都不属于自然灾害。 答案:C 地震是大类所面临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防御难度大等特点。据此回答2~4题。 2.地震的孕灾环境主要是( ) A.岩石圈B.大气圈 C.水圈D.生物圈 解析:地震是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错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急剧释放。

自然灾害的分类

气象灾害 2.(2011·山东文综,31)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 响因素。(8分)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 其中的原理是什么?(2分) 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 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 7.(2014·辽宁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2009年以来,我国西南地区呈暖干趋势。2009~2012年,西南地区降水偏少,平均年降水量为961.6毫米,较常年偏少9.4%。2009~2012年,西南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年平均气温14.9℃,较常年偏高0.3℃。自2012年10月以来,降水已连续5个月偏少,少雨高温导致我国云南中北部、贵州东部、四川南部等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云南中部和北部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局部达到特旱级别,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出现一定程度困难。 (1)西南地区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旱灾,主要的气象原因是什么?(4分) (2)除了气象因素,有专家认为工程性缺水是西南地区旱灾损失严重的重要原 因,谈谈西南地区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6分)

答案(1)冬春季节,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较弱,难以形成降水,降水少。 太阳辐射强,气温偏高。 (2)西南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易发干旱;石灰岩面积大,地表 水容易发生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开采难度大。通过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收集雨水,蓄积地表水,开发利用地下水,减少旱灾的损失。 9.(2013·聊城模拟)下图是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比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加强对该灾害的________是减轻灾害的主要措施。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 统在上述灾害的监测中起了哪些作用?(6分) (2)我国在上述自然灾害防御中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有哪些?(4分) 答案(1)监测与预报利用RS技术可以发现台风的形成过程,及时发现其中心位置,并将台风的这些信息迅速传送到地面接收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出台风的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及时做出台风预报,以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 (2)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和防风海堤、海塘。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2016.肇庆统测)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43.(10分)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存在缺陷(2分),城区建筑密度大,地表硬化(2分),下渗弱(2分),排水能力不足,(排水系统老化)(2分),遭遇暴雨时雨水易在短时间汇集(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地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预防

地理自然灾害的种类及预防 咸潮: 发生季节:冬、春季节(我国) 原因:1、入海径流量减少 a此季节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 b降水、径流量较常年少 c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用水量大 2、海水入侵 a海平面上升 b处在强天文大潮的来临阶段 c人类无序采砂 措施:1、上、中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入海径流量,引淡压咸 2、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产业 3、植树造林,建设海防林 雷电:导P233 高温: 冰雹 指出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我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 龙卷风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 美国多发原因:导 危害:强风使庄稼果木瞬间被毁,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到威胁。防御措施:加强对龙卷风的跟踪监测、预报;加固房屋等基础设施;大力加强宣传,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堰塞湖: 危害:淹没湖区村镇;堰塞体可能被破坏,存在潜在的洪涝危害。措施:开挖泄洪通道。 冻害:(气温低)纬度、地形、冬季风影响(寒潮)。 防御措施:加强天气预报和监测;增加土壤水分,起到保温作用;温室大棚,保温作用;增加烟雾,加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地膜覆盖。 冻雨、雪灾:较强冷空气南下遇到暖湿气流 危害:压断电缆、电线杆,使通讯、供电中断,地面结冰妨碍公路、铁路交通,威胁飞机安全;危害越冬作物;停电停水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严重的冻雨会把房子压坍,造成人员伤亡。暴雪冰封道路,阻塞交通;破坏通讯与电力设施;对农牧业产生严重危害;融雪造成洪水灾害等;引起心血管等疾病增多。 措施:寒潮+及时除雪除冰+外出采取防滑措施。 森林火灾: 主要原因:高温干旱天气;降水,植被较干燥。 危害:森林被毁,生态破坏严重(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产生的烟尘导致大气能见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使用教材:人教版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课时安排:1课时 学校:连城职业中专学校授课人:张松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掌握自然灾害的判别标准。 2.知道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3.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知道决定灾情大小的因素,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过程与方法: 1.阅读材料,认识自然灾害,学习从现象中概括出自然灾害的定义,分析形成自然灾害的条件,锻炼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自然灾害的定义,联系所学知识,推理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锻炼知识间的联想推理能力。 3.通过分析案例,全面的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4.通过案例的对比,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然灾害,客观的看待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灾害,提高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自然灾害的内涵、判别标准。 2.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难点: 灾情大小的决定因素和地域差异 教学方法 教法: 启发法、推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学法: 概括法、归纳法、对比法、思维导图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导入 播放汶川地震视频片段,让学生畅谈感 想。 师感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但是面对自然灾害,古人也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我们现在还无法战胜自然灾害,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的面对,去研究,总有一天,我们能掌握自然的规律。 过渡活动 设问:1.除了地震,我们地球上还有那些自然 灾害? 2.什么是自然灾害? 知识探究: 1.自然灾害的内涵。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中的共同要素:①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因子都是自然因素②都损害了人类的利益 指导学生将要素串成概念 过渡:指导学生翻开课本,做好笔记,辨析课 本第2页思考题,由此引出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 2.自然灾害的判断标准。 ①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②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看视频,说感想 观察图片,思考并 回答问题 观察图片,发现共 同要素 试着自己说出概念 辨析思考题 以真实的视频引入 课堂,让学生融入 情境。 通过问题,和表示 现象的图片,加深 感性认识。 从现象概括概念, 锻炼概括分析材料 的能力。 及时的辨析,加深 印象。

高中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危害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①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 2、主要的气象灾害 气象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干热风等,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4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2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4、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②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水文灾害灾情严重

③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4、灾害链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他因素,心脏病人死亡数量多、地震次数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等。 灾害链可从自然地理要素及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分析: ①自然地理要素气包括气候(气温、降水、风等)、地形(岩石圈,如滑坡、泥石流、沙尘暴等)、生物(虫灾、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等)、水文(洪涝、干旱等)、土壤(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要素等; ②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导致人员、财产损失的火灾、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等。 三、自然灾害与环境 1、自然灾害损失的地域差异:从自然灾害损失程度看,人口和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社会财富密度高的地区,灾害绝对损失严重,各项绝对指标高。相反,在人口和城镇稀少、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发生了强度较大的自然灾害,绝对损失程度也较低。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从世界范围看,亚洲和非洲受自然灾害的危害较为严重。 2、我国灾害多发的原因归纳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1.自然灾害的定义; 2.自然灾害的内涵和各方面的危害; 3.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自主探究 一、自然灾害 1.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_________造成的____伤亡、____损失、 ____失稳、____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自然灾害形成具备两个条件:①要有_____作为诱因;②要有受到损害的____________. 3.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共同作用。其中孕灾环境由圈、圈、圈、圈共同组成。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灾情大小衡量标准是社会和资源的损失,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破坏等。 1.人员伤亡包括____伤害;心理和___伤害。 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___反应不同。 2.财产损失 (1)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等造成损毁,形成___经济损失,。 (2)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流通、商贸金融等损失,称为___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自然灾害还会对______和______造成破坏。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_______和_____,但它们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往往更广泛和长远。 在人类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中,_____资源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___资源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由于______发展水平不平衡,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__,但防抗灾害能力__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低。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现象的是() A.2004年12月1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发生地震 B.2003年,我国广东、北京等省发生“非典” C.2005年11月,松花江甲基笨污染 D.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2.自然灾害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对人类心理、生理的损害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D.停工停产、交通通信中断 3.承受自然灾害的客体是() A.自然异常变化B.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C.自然灾害本身D.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水圈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别。据此回答4~5题。 4.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D.①② 5.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能力强,关于其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D.很难确定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