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

1.1 一般规定

1.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

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

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1.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路基排水设施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30 年,路基边坡防护结构设计使

用年限应为60 年。

1.1.3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

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

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

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

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1.1.4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

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1.1.5 路基填料最大粒径在基床底层内应小于60mm,在基床以下路堤

内应小于75mm。

1.1.6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1.1.7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

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1.1.8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

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

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

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

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

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1.1.9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

定的要求,

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

土地等要求。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

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

的规定。

表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列车

活载

种类

设计

轴重

(kN)

轨道形式分布

宽度(m)

计算高度(m)

土的重度(kN/m3)

18 19 20 21 22

ZK 活载 200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3.0 3.1 2.9 2.8 2.6 2.5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3.4 2.8 2.7 2.6 2.4 2.3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3.25 2.9 2.7 2.6 2.5 2.3

有砟轨道 3.4 3.0 2.8 2.7 2.6 2.4

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

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

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 的渐变段。

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

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

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1.2 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1.2.1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

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

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

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1.2.2 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

小于1.5m。

1.2.3 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1.2.3 采用。

表1.2.3 路基面标准宽度

轨道类型设计最高速度

(km/h)

双线线间距

(m)

路基面宽度

单线(m) 双线(m)

无砟轨道

250 4.6

8.6

13.2

300 4.8 13.4

350 5.0 13.6

有砟轨道

250 4.6

8.8

13.4

300 4.8 13.6

350 5.0 13.8

1.2.4 路基面在无砟轨道正线曲线地段一般不加宽,当轨道结构和接

触网支柱等设施的设置有特殊要求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有砟轨道

正线曲线地段加宽值应在曲线外侧按表1.2.4 的规定加宽。曲线加宽值应在

缓和曲线内渐变。

表1.2.4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度

(km/h)

曲线半径R

(m)

路基外侧加宽值

(m)

250

R ≥ 10000 0.2

10000 >R ≥ 7000 0.3

7000 >R≥ 5000 0.4

5000 >R≥ 4000 0.5

R < 4000 0.6

300

R ≥ 14000 0.2

14000 >R ≥ 9000 0.3

9000 >R ≥ 7000 0.4

7000 >R ≥ 5000 0.5

R < 5000 0.6

350

R >12000 0.3

12000 ≥ R >9000 0.4

9000 ≥ R ≥6000 0.5

R < 6000 0.6

1.2.5 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8 所示。

基床以下路堤

基床底层

基床表层4%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及维护

路基排水设备施工 地面排水设备的类型?分别适用于什么条件? 地面排水设备主要有:排水沟、测沟、天沟、截水沟、矩形沟槽、跌水沟和急流槽等。 排水沟是设置于路堤护道的外侧,用以排除路堤范围内的地面水和截排从田野方向流向路堤的地面水的地面排水设备。 测沟是位于路堑路肩边缘的外侧,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堑范围内的地面水。在线 路不填不挖的地段亦应设置测沟。 天沟位于堑顶边缘以外,可设一道或几道,用以截排堑顶上方流向路堑的地面水。截水沟设置于路堑边坡平台上及排水沟、测沟、天沟所在部位以外的其他地方,用以截排边坡平台以上的坡面水或所在地区的部分地面水。 矩形水槽,当水沟所在地段土质不良或地质不良,水沟易于变形,以及受地形、地物或建筑限界的限制,不能设置占地较宽的梯形水沟时,排水沟、测沟、天沟、截水沟均宜采用矩形水沟的形式。 跌水、缓流井和急流槽,在地形陡峻地段,水沟的沟底纵坡很大时,可修建跌水、急流槽和缓流井等排水设施,以减少沟内流速,降低动能。 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分别适用什么条件? 地下排水设备的类型有:明沟与槽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截水渗沟与引水渗沟、渗水隧洞、水平钻孔、立式集水渗井与渗管 明沟与槽沟是敞开的地下排水设备,用于拦截、引排埋藏不深的地下水(一般为2m以内的潜水和上层滞水),并可兼排地表水。设置时,宜沿线路方向和顺沟谷走向布置,沟底应埋入不透水地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的底部应高出沟底不小于0.2m。为避免开挖断面过大,明沟深度不宜超过1.2m,若再深可用槽沟;槽沟深度不宜超过2m,若再深宜改用渗沟。 边坡渗沟是为疏导潮湿边坡及引排边坡上层滞水和泉水而修建的排水设备,同时可起支撑边坡的作用。其适用于土质路堑边坡不陡于1:1 或路堤边坡因潮湿容易发生表土坍滑的部位。 支撑沟是用来支撑可能滑动的不稳定土体或山坡,并排除在滑动面附近的地下水和疏干潮湿土体的一种地下排水设备。 截水渗沟与引水渗沟,截水渗沟用于拦截地下水,使其不流入病害区;引水渗沟是用来引排山坡湿地、洼地或路基内的地下水,以便疏干附近土体和降低地下水位。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试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试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吉图珲客专X X X标 路基专业考试题 姓名:单位:职务:专业类别: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40分) 1、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路堤填筑材料基床底层填料的粒径应小于( 60)mm,基床底层以下路堤填料的粒径应小于( 75)mm,且应级配良好。 3、区间原地面处理、浆体喷射搅拌桩、CFG桩沿线路纵向连续路基长度每(≤200m)的单个工点为一个检验批;站场路基折合正线双线每(≤200m)的单个工点为一个检验批; 4、路基相关工程包括(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防护栅栏)、(过轨管线、综合接地)等分项工程。 5、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200m以上或以构筑物为界。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6、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压实系数(≥),砂类土及细砾土地基系数K30 (MPa/m) (≥ 110 ),碎石类及粗砾土K30 (MPa/m)(≥ 130 ),基床底层路堤压实标准:压实系数(≥),砂类土及细砾土地基系数K30 (MPa/m) (≥130 ),碎石类及粗砾土K30 (MPa/m)(≥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 (MPa) (≥ 40 )。 7、路堤边坡宜采用加宽超填或专用边坡压实机械施工。当采用加宽超填方法时,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及技术措施分析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及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以往出现的铁路路基质量病害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才能相应地摸索出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之后的高速铁路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铁路路基的质量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实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高速铁路路基;设计方法;技术措施 一、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工程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其建设速度和工程质量都被社会各界所密切关注。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许多铁路工程在其建成通车之后往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害,尤其是铁路过渡段的路基工程,出现病害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对以往出现的铁路路基质量病害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才能相应地摸索出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技术措施,为之后的高速铁路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保障。本文通过对铁路路基的质量病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实用有效的技术措施。 二、铁路路基质量病害原因分析 1、铁路过渡段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达标 铁路工程中的过渡段桥台台背大都要求对其台背的填料进行处理。然而,由于桥台台背的填料压实度受到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施工机具、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操作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桥台台背的填料土压实度往往难以满足规范的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这可以说是铁路工程过渡段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另外,在铁路工程的运营阶段,由于列车荷载与天气、环境等因素长期不断的作用影响,会导致其路基的土基塑性变形逐渐累积,最终导致铁路工程过渡段路基产生差异沉降,并以此来破坏铁路工程过渡段路基的平顺度。 2、铁路过渡段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理不完善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 6 项标准 局部修订条文.pdf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等6项标准 局部修订条文 一、《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 1. 第7.1.8条修改为“相邻桥涵之间路堤长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高速列车运行的平顺性要求、路桥(涵)过渡段的施工工艺要求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 2.第7.2.1条修改为“桥涵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的特性,按表7.2.1所列的荷载,就其可能的最不利组合情况进行计算。 表7.2.1 荷载分类及组合

注:1 当杆件主要承受某种附加力时,该附加力应按主力考虑。 2 长钢轨纵向作用力不参与常规组合,其与其他荷载的组合按《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 10002 的相关规定执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作用力应根据实际情况另行研究。 3 流水压力不宜与冰压力组合。 4 当考虑列车脱轨荷载、船只或排筏的撞击力、汽车撞击力以及长钢轨断轨力时,应只计算 其中的一种荷载与主力相组合,且不应与其它附加力组合。 5 地震力与其他荷载的组合应符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的规定。” 3. 第7.2.12条修改为“横向摇摆力应按80kN水平作用于钢轨顶面计算。多线桥梁只计算任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4. 第7.3.9条修改为“墩台横向水平线刚度应满足高速行车条件下列车安全性和旅客乘车舒适度要求,并对最不利荷载作用下墩台顶横向弹性水平位移进行计算。在列车竖向静荷载、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的作用下,墩顶横向水平位移引起的桥面处梁端水平折角如图7.3.9所示,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7.3.9 梁端水平折角示意图 1 梁端水平折角不应大于1.0‰ rad。 2 梁端水平折角计算应考虑以下荷载作用:竖向静荷载;曲线上列车的离心力;列车的横向摇摆力;列车、梁及墩身风荷载或0.4倍的风荷载与0.5倍的桥墩温差组合作用,取较大者;水中墩的水流压力作用;地基基础弹性变形引起的墩顶水平位移。” 5. 第7.4.4条修改为“预应力钢筋或管道的净距及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后张法结构中,采用钢丝、钢绞线束、螺纹钢筋的管道间净距,当管道直径等于或小于55mm时,不应小于 40mm;当管道直径大于55mm时,不应小于0.8倍管道外径。 ……” 6. 第8.6.2条修改为“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结构防水设防要求设置防水层。地下水环境保护要求高、埋深浅的隧道应采用全断面封闭防水。防水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02年11月27日 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特点 ?路基按照结构物设计,填料和压实标准高; ?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 ?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 ?路基动态设计; ?地基处理类型多。 路基填筑质量标准高 ?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强化结构,K30 、E v2、E vd、n 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基床底层采用A、B组或改良土填筑,K30、E v2、K 、n满足设计要求 ?基床以下路基采用A、B、C组或改良土填筑,K30、E v2、K 、n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工后沉降 ?工后沉降是高速铁路路基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路基发生强度破坏之前,已经出现了不能容许的变形;

?我国对无砟轨道的路基工后沉降要求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可调高量15mm,路桥路隧差异沉降不超过5mm。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设置过渡段 ?路桥及横向构筑物间的过渡段,是以往设计及施工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既有线发生路基病害的重要部位。由于桥台与路堤的刚度相差显 著,高速列车通过时对轨道结构及列车自身会产生冲击,从而降低列 车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度,加快结构物和车辆的损坏。 ?为保证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舒适,对路桥过渡段采用了刚度过渡的设计方法。在桥台后一定范围内,采用刚度较大的级配碎石作为过渡 填筑段,与路堤相接处采用1:2的斜坡过渡。 路基动态设计 ?为了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量及沉降速率,需要开展路基动态设计。 ?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预压土高度,确定预压土卸荷时间,以及铺轨前对路基进行评 估及合理确定铺轨时间,以确保铺轨后路基工后沉降量与沉降速率控 制在允许范围内。路基动态设计的成果可以为后续的轨道工程打下了 良好的基础。 地基处理的种类多 ?对于浅层软弱地基采用了换填碾压处理、或换填砂垫层处理; ?对于深层软基的主要地段采用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的排水固结加预压的处理方 法; ?对于工后沉降要求高及路桥过渡段,根据地质条件和经济对比,采用了砂桩、碎 石桩、粉喷桩、搅拌桩、旋喷桩等地基处理方法; ?对于有地震液化的粉土或粉细砂层的地基段,采用了挤密砂桩的处理方法; ?新建的一些客运专线采用强夯、CFG桩、灰土挤密桩、桩网、桩板等地基处理方

风沙地区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修编

风沙地区铁路路基设计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修编草稿) 8.1 一般规定 8.1.1风沙地区路基设计,应按近期与远期防护相结合、铁路建设与防治同时进行的原则,采取工程与植物防沙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8.1.2风沙地区路基宜以路堤通过,路堤高度一般不宜小于1.0m,高速铁路、Ⅰ级铁路根据基床填料来源、土质改良及加固经济比选结果确定适宜的最小路堤高度。并应根据风沙范围、对路基危害程度、风沙活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有效的防护措施。 8.1.3 当横向取、弃土时,取土坑和弃土堆应设在背主导风向侧。取土坑内边缘距路堤坡脚不应小于5m,弃土堆内边缘距堑顶不应小于10m,并应采取防风沙措施。 8.1.4路基工程应避免在大风季节施工。施工时应保护原有地表硬壳及植被,对车辆和施工机械应划定行驶路线。线路两侧各500m范围内的天然植被和地表硬壳均不得破坏。 8.2 基床 8.2.1风沙地区路堤基床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速铁路及Ⅰ级铁路基床表层不得采用砂类土作填料;Ⅱ级、Ⅲ级及Ⅳ级铁路基床表层采用粉、细砂作填料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措施。 2 高速铁路及Ⅰ级铁路基床底层采用粉、细砂作填料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 8.2.2风沙地区路堑基床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速铁路及Ⅰ级铁路基床表层应采取换填措施,填料应符合有关规定。 2 高速铁路及Ⅰ级铁路基床底层、Ⅱ级铁路基床表层土质为粉、细砂时,应采取换填、土质改良或其它加固措施。 8.3 路堤 8.3.1粉、细砂路堤边坡形式应采用直线型。边坡高度h≤6m时,边坡坡率应采用1:1.75;边坡高度为6m<h≤12m时,应采用1:2。

8.3.2当大风地区采用碎石类土作填料,且路堤边坡无防护措施时,路基每侧应加宽0.3~0.5m。 8.4 路堑 8.4.1粉、细砂路堑边坡形式应采用直线型。边坡高度h≤6m时,边坡坡率应采用1:1.75;6m<h≤12m时,采用1∶2。戈壁风沙流地区的浅路堑,宜采用展开式,其边坡坡率宜缓于1∶4。 8.4.2粉、细砂地层应设置侧沟并铺砌加固。干早与极干旱荒漠带,一次降雨能全部渗入沙层不产生径流时,可不设侧沟。 8.4.3路堑地段应根据沙源、风向及一次最大积沙量情况,在侧沟外设置宽度不小于2m的积沙平台;不设侧沟时,积沙平台宽度不应小于3m。积沙平台应采用卵石土、碎石土、粗砾土、黏性土或水泥砂浆块板等覆盖。 8.5 路基边坡防护 8.5.1路基本体为粉砂、细砂及易被吹蚀的粉土时,应对路肩、坡面以及路堤坡脚或堑顶外2~5m范围的地表进行防护。当基床采用其它填料时,宜根据情况对路肩和坡面采取防风蚀措施。 8.5.2路基边坡防护型式及结构尺寸,应根据路基土质、风沙活动规律,材料来源和施工条件等确定。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植物防护措施,也可采用碎石类土、黏性土或土工网(垫)植草、坡面栽砌卵石方格、铺砌水泥砂浆块板等防护。8.5.3防护材料应根据当地情况选用卵石土、碎石土、粗砾土、黏性土、矿碴、片石、水泥砂浆块板、土工合成材料或其他不易被风吹蚀的材料。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可选用草席、树枝、土工合成材料等。 8.6 路基两侧防护 8.6.1路基两侧应结合当地的治沙经验,采取固沙、阻沙、输沙和封沙育草、保护天然植被等多种防护措施,构成严密的、整体性的防沙结构体系。 8.6.2两侧防沙体系应自路堤坡脚(或堑顶)外依序设置防火带、防护带、植被保护带等。防护带内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措施应相互协调配合,发挥整体效能。 8.6.3防沙林和采用草类等易燃材料的防护带,应在路基坡脚或堑顶外选用卵石上、碎石土、粗砾土等铺设防火带。防火带宽度应符合《铁路工程设计防火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高铁设计说明

高速铁路绿化带滴灌工程 2010-11-30

一、设计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提高,高速铁路的绿化越来越受到了广大设计人员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高速铁路进行绿化,不仅可以大大改善高速铁路在建设期和运营期给沿线造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局部影响,保护铁路用地内和相邻地带原有的植被;而且还能减少沿线环境受列车噪声、废气排放和夜间行车灯光等带来的各种影响及缓和沿线居民的心理功能等作用。同时,通过高速铁路绿化设计,不仅利于路堑、路堤边坡的美化与稳定,美化路容;而且还能防止雨水对路堑、路堤的侵蚀,保持水土流失。 通过对高速铁路进行绿化,除改善环境方面因素外,还能使其具有优美的流线型、新颖的构造物,而且还具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能使司乘人员及游客置身于舒适、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的感觉,进而提高高速铁路的使用效率,发挥高速铁路的功能。 滴灌是一种以小量、频繁的方式向植物根部输送水份,从而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里需水的均匀灌溉技术。滴灌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出现,经过近50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独立产业。目前滴灌产业系统化的步伐大大加快,生产商按统一的标准生产系列化产品,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技术和产品日趋完善,所使用的各种管道、配件供应也十分齐全。滴灌的微灌节水产品研发、制造和技术应用的企业之一,公司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论证,这为高速铁路绿化工程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据公司试验测算,滴灌的灌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且灌溉定额仅为漫灌的25%,因此,在大力提供构建节水型社会的今天,采用滴灌对高速铁路绿化带植物进行灌溉,可节省大量用水和费用。 二、高铁绿化带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 1、系统特点 高速铁路绿化带滴灌系统与田间农作物滴灌系统的技术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 ①地形差异明显。 随着铁路呈线状分布,坡度变化较大,因此我们选取了压力及流量偏差较小

(完整word版)09-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9轨道)

9 轨道 9.1 一般规定 9.1.1 正线及到发线轨道应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9.1.2 正线应根据线路速度等级和线下工程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选择轨道结构类型,轨道结构宜采用无砟轨道。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应集中成段铺设,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之间应设置轨道结构过渡段。 9.1.3 无砟轨道的结构型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同一线路可采用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同一型式的无砟轨道结构宜集中铺设。 9.1.4 轨道结构部件及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 9.1.5无砟轨道主体结构应不少于6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9.1.6 轨道结构设计应考虑减振降噪要求。 9.1.7 轨道结构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排水系统。 9.2 钢轨及配件 9.2.1 正线轨道应采用100m定尺长的60kg/m无螺栓孔新钢轨,其质量应符合相应速度等级的钢轨相关要求。 9.2.2 有砟轨道采用与轨枕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60±10kN/mm。 9.2.3 无砟轨道采用与轨道板或双块式轨枕相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25±5kN/mm。 9.3 轨道铺设精度(静态) 9.3.1 正线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1-1、9.3.1-2和9.3.1-3的规定。

表9.3.1-1 有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表9.3.1-2 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注:表中a为扣件节点间距,m。

表9.3.1-3 道岔(直向)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9.3.2 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2的规定。 表9.3.2 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9.4 无砟轨道 9.4.1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砟轨道设计荷载应包括列车荷载、温度荷载、牵引/制动荷载等,同时应考虑下部基础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2结构设计活载 1)竖向设计活载:P d=α ? P j 式中:P d-动轮载; α -动载系数,对于设计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线路,取3.0;设计时速250公里线路,取2.5。 P j-静轮载。 2)横向设计活载:Q=0.8 ? P j 3结构疲劳检算活载 1)竖向疲劳检算活载:P f =1.5 ? P j 2)横向疲劳检算活载:Q f =0.4? P j 4温度荷载及混凝土收缩影响 1)露天区间(包括隧道洞口200m范围)年温差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取值。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专业技术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技术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史存林 一、我国高速铁路路基的发展情况 路基工程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工程,在线下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铁路向高速化发展,路基标准及施工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列车高速、平稳、舒适和安全的技术指标。 我国客运专线铁路路基的技术标准及主要参数,是九十年代以来在高速铁路“八五”、“九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高速铁路路基施工和建设的经验;在设计过程中借鉴、消化、吸收了国外铁路设计新方法和新标准;结合秦沈线的实际情况,并经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国内专家的论证而最终确定的。 1.1路基主要研究的课题及成果 1.1.1“八五”“九五”路基主要研究的课题 《高速铁路路基技术条件的研究》(1993~1995) 《高速列车作用下地基弹塑性与刚度的研究》(1993~1995) 《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及变形控制值的研究》(1995~1997) 《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工后沉降标准的研究》(1995~1997) 《高速铁路路基与桥梁过渡段技术措施的研究》(1995~1997) 1.1.2秦沈客运专线路基科研试验的主要项目(2000~2003)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试验研究》 《路基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的试验》 《路桥过渡段设置方法试验》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处理路基试验》 《不同基床表层结构及路基、轨道动态试验研究》 1.1.3高速铁路(京沪)路基工程试验研究项目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形式及填料改良优化研究》(1997~1998) 《(高速铁路)路基和桩基沉降控制的试验研究》(1999~2001)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控制的试验研究》(2002~2003) 《高速铁路软土和液化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2002~2003)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加固技术的试验研究》(2003~2004) 1.1.4客运专线路基工程试验研究项目 随着客运专线的大规模规划建设,针对客运专线通过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考试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考试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考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应严格按进行,全面贯彻,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功能,保障铁路安全。 2.高速铁路工程施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等建设各方应坚持“”的原则,设置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制定生产规章制度,落实生产责任制。 3.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明确了建设各方应建立健全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控制。规定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包括、、人员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合 选择,弃土不得堵塞沟槽、挤压河道、桥梁墩台及其它建筑物。 5.高速铁路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手段,质量数据 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格。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和其它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必须按规定,而且严格履行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及入员应经过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8.高速铁路路基的工后沉降达不到要求时,严禁进入轨道工程施工工序。 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采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和单位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不应用于工程施工。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迸行控制,单位和单位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全面检查,并形成记录。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应满足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应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设施。 11.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的地质资料进行核查,地基条件应符合文件。核查的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应及时反馈。 12.原地面坡度陡于1:5 时,应顺原地面挖,整平,沿线路挖台阶的、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 m 。 13.采用机械挖除换填土时,应预留由人工清理,保护层的厚度宜为㎝。 14.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 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性出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培训试题及答案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有一种或多种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不得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铁道行业标准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 AB )。 A.产品标准 B.工程建设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推荐性标准 2.每套移动模架首次拼装后应采用不小于( C )倍的施工总荷载进行预压。 A. 1.0 B. 1.1 C. 1.2 D. 1.2 3.高速铁路简支箱梁梁体徐变变形观测点每孔梁不少于( B )个。 A. 4 B. 6 C. 8 D. 10 4.高速铁路工程验收标准的两部分内容是( CD )。 A. 一般规定 B. 检验项目 C. 主控项目 D. 一般项目 5.高速铁路工程验收单元有( ABCD ) A. 单位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分项工程 D. 检验批 6.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满足( AC )。 A. 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B. 检验批验收记录签认完成; C. 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D. 参加验收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 7.高速铁路工程中不受条件限制的钢筋连接方式有( BD )

A. 闪光对焊 B. 机械连接 C.搭接焊 D. 绑扎连接 8.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过程组成资料有( ABCD ) A. 验收标准规定的质量验收记录 B. 质统表与程检表 C. 资料管理规程规定施工记录 D. 试验检测报告 9.高速铁路工程桥梁钻孔桩笼式检孔器应( C ) A.检查长度宜为3~4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5m。 B.检查长度宜为3~4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6m。 C.检查长度宜为4~5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5m。 D.检查长度宜为4~5倍设计桩径,且不宜小于6m。 10.高速铁路桥梁工程钻孔桩孔底沉渣厚度应( AC ) A.柱桩不大于50mm B. 柱桩不大于100mm C. 摩擦桩不大于200mm。 D.摩擦桩不大于300mm。 11.铁路混凝土结构凿毛的要求有( BCD ) A. 人工凿毛不小于2.5MPa B. 人工凿毛不小于5MPa C. 机械凿毛不小于10MPa D. 接缝面露出75%以上新鲜混凝土面 12.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应满足( AD ) A.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5%,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B. 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 C. 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5天 D. 混凝土的龄期不小于7天 1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成桩工艺性试验要求( BC ) A. 试验根数不少于2根 B. 试验根数不少于3根 C. 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工艺性试桩,并确认试验结论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版

1 总则 1.0.1 为统一高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高速铁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 的高速铁路,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 1.0.3 高速铁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 (2)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 (3)体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高舒适的技术要求; (4)符合数字化铁路的需求。 1.0.4 高速铁路设计速度应按高速车、跨线车匹配原则进行选择,并应考虑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兼容性。 1.0.5 高速铁路设计年度宜分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 对铁路基础设施及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要求。 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可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而增减的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五年运量进行设计。 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应符合图的规定,曲线 地段限界加宽应根据计算确定。 7250 5500 4000 2440 1700 1750 1250 650 ③ ① ② ④ ⑤ 1700 25 1250 ①轨面

②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 ③有站台时建筑限界 ④轨面以上最大高度 ⑤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正线不适用) 图1.0.6 高速铁路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单位:mm) 1.0.7 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应采用ZK 活载。 ZK 活载为列车竖向静活载,ZK 标准活载如图1.0.7-1 所示,ZK 特种 活载如图1.0.7-2 所示。 图1.0.7-1 ZK 标准活载图式 图1.0.7-2 ZK 特种活载图式 1.0.8 高速铁路应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1.0.9 高速铁路设计应执行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节省用地、保护环境等有关法律、法规。 1.0.10 高速铁路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应符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及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1.0.11 高速铁路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3.7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工艺 3.7.1路基工程 3.7.1.1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加水泥及混凝土、砂浆的拌和要求 路基基床表层、过渡段填筑的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加5%水泥以及改良土填料等混合料采用厂拌法施工;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砂浆采用机械拌和。分别设3座混合料拌合站统一进行厂拌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加5%水泥)的拌合生产供应,挡护工程混凝土就近与桥梁或隧道工程混凝土拌合站共用,级配碎石的生产实行严格的准入及准出制度,水泥、碎石及砂等材料的材质满足要求方能入厂,级配碎石等混合料的级配、含水量及水泥的灰剂量、含水量等满足要求方能出厂。 3.7.1.2填料及压实标准 路基填筑时,基床、过渡段及基床以下部分路堤的填料与压实标准以及地基条件等均要满足铺设相应轨道类型的要求;基床表层、路堤与桥台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立交框架、箱涵等)过渡段、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采用的级配碎石的材质和级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7.1.2.1基床表层填料及压实标准 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基床表层的材料的规格及压实标准应符合下述技术要求: (1)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技术条件》(暂行)的规定。颗粒的粒径、级配应符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表”中规定,且0.5mm以下的细集料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6%。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表 表3.7.1.2-1 (2)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经认真考察当地有关碎石加工厂后确定符合设计及《暂规》要求的碎石材料。 (3)在粒径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少于30%。同时用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性能需满足: 碎石材料性能需满足: ①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洛杉矶磨损率不大于50%。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 一般规定 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与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得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与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得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 基床表层得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得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得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得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得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得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得强度及良好得水稳性与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得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得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得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与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与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得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得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得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设计说明-路基 (17)

设计说明 一、施工范围: DK72+540~DK73+120(K237+595.13~K238+175.13),长580m。 二、工点类型:风沙路基 三、工点概述: 鄂尔多斯高原区,地势开阔有起伏,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粉砂,褐黄色为主,潮湿-饱和,松散-稍密,局部夹有细砂,σ/0=90-100 kPa;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4eol/):细砂,褐黄色为主,潮湿-饱和,松散-稍密,局部夹有粉砂,σ/0=100-120 kPa;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Q/4l/):粉砂,灰黄色-褐灰色、黄褐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夹有细砂,σ/0=100-110 kPa;第四系全新统湖积层(Q/4l/):细砂,灰黄色-褐灰色、黄褐色,潮湿-饱和,稍密-中密,局部夹有粉砂,σ/0=120-150 kPa;白垩系下统(K/1)泥质砂岩:棕红色,细粒砂状结构,薄-中厚层构造,泥质胶结,胶结程度较低,全-强风化,全风化层厚0-10.0m,σ/0=200-350 kPa。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较浅,一般为0.7~10.5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级,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80m。 DK72+540~DK73+120(K237+595.13~K238+175.13)为流动沙丘,沙害程度中等。 四、工程措施: 1、基床加固:基床表层填0.6m厚A组填料,基床底层填筑1.9m厚的B组填料,基床以下填筑C组填料。 2、边坡防护:DK72+725~DK73+045(K237+780.13~K238+100.13)两侧边坡采用C25混凝土六棱空心砖进行边坡防护,空心砖内植草,六棱空心砖详细技术要求参见“陶鄂竣路-02-04”。其余路基两侧边坡采用树枝沙障内植沙柳防护,树枝沙障规格1m×1m,沿线路方向边坡每隔4m(边坡高度2.5m≤h<4m)或8m(边坡高度0.6m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8

1.明确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补充了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验收要求。 2.优化调整了施工质量验收单元单元划分,补充了站场路基填筑、工程材料、路堑坡体排水、防风沙设施、防雪害设施的验收单元,取消了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验收单元,调整了地基处理验收单元分类及划分;并规定了施工前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的要求。 3.规定了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要求以及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要求。 4.为确保材料进场质量,保证材料进场进行专业化检验和验收,并减少材料进场重复验收和资料归集的工作量,新增了工程材料一章,统一规定了路基工程所用填料、混凝土、砂浆注(喷)浆材料、土工合成材料、钢筋(钢料)和拉锚材料、石料、预制构件、其他材料的原材料制品和检验要求。 5.补充了CFG桩、螺杆(纹)等素混凝土桩和托梁、承载板的验收要求;明确了施工前和施工期间地址核对工作相关要求,补充完善了成桩、垫层、预压、岩溶及采空区注浆等地基处理的验收要求。 6.补充了按过渡段设计的短路基、提堑连接处、半挖半填路基的检验规定;明确了过渡段及锥体采用同种材料、不同填料填筑时的填层检验要求;完善了化学改良土混合材料的块料粒径技术条件和掺水泥级配碎石的使用时限技术条件。 7.补充了槽型挡土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锚杆、锚索注浆检验规定,取消了短卸荷板式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沉井基础等高速铁路路基不使用支挡类型的验收要求。 8.补充了空心砖内客土植生防护、喷混植生、植生袋、生态袋、植被毯的质量验收内容,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理念;完善了一般地区、旱地地区、寒冷地区不同地区植被覆盖、成活的验收要求。 9.补充了孔窗式护墙(坡)、柔性防护网、拦石墙的验收要求;完善了边坡防护的防冻胀设施及措施的验收要求。 10.补充了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防(隔)水层、轨道板与封闭层构造缝嵌缝等新型防(隔)水措施的验收要求;补充完善了吊沟消力池及挡水墙、盲(渗)沟、坡体仰斜孔及引水、排水管的验收要求,细化了地面排水工程系统化的一般规定。 11.补充了防风沙设施和防雪害设施的验收要求,取消了端刺基坑等验收要求;完善了电缆槽垫层和基底压实质量的验收规定;增加了接触网下锚支柱基础及拉线基础的验收内容;补充了补充了接地端子预埋检验、综合接地系统及其连接方式核查和选取试验段进行声屏障基础、锚杆试验性施工的要求。 12.细化、补充完善了沉降变形观测和冻胀变形监测的有关要求。 新增: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3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包括实体质量检查、观感质量检查、质量控制资料检查等内容。 2.涉及结构安全、环境保护或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或见证检验。 3.隐蔽工程在覆盖前应经监理单位验收,并按附录A的要求留存影像资料。 4.单位工程以及涉及结构安全、环境保护或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在验收前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3.1.4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真实、系统、完整,并应包括下列主要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路基 6.1 一般规定 6.1.1 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 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 100 年。 6.1.3 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 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 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 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 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 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 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 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 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 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各工序施工工法、工序衔接及工期安排,材料供应计划和服务于施工的各项设施的设置等。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必须了解和掌握高速铁路的工程内容、特征和施工工艺要求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一、与其他铁路相比高速铁路的主要特点 (一)部分设计标准 1?路基、桥涵工程工后沉降标准高,要求路基50mm,桥梁30mm.从路基结构料看,基底承载力要求明确提高,路基主体为AB级填料或改良土,路基基床底层必须填筑AB级填料;路基基床表层填筑级配碎石和沥青混凝土。 桥涵工程的设计要按沉降要求检算下部工程;路桥、路涵过渡段采用砼和级配碎石等填充;桥涵上部工程的动力特性应满足运行速度要求。 2?轨道工程为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单层道床,摊铺机铺碴。 (二)施工工序 1.架梁工程必须在路基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1-2个月后开始实施。简支粱由设置的工地梁场预制,一般采用无轨或有轨运输,特制架桥机架设;连续梁采用挂篮或支架法施工。 2.路基工程采用分层填筑压实的施工方法,在填料的级配以及含水率等方 面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基床部分必须按级配要求采用设备拌合后填筑。对于软 土路基地段,一般来说地基处理工程完成后 3 —6个月后填筑土石方,土石方完成后3-6个月施做级配碎石。 3.轨道工程在架梁完成后一次铺设无缝线路。有碴地段一般采用单枕法施工,无碴地段采用特制轨道小车拖拉法铺设无缝线路。无碴轨道整体道床的铺设应在架梁完成后铺设,时间间隔在2个月左右为宜。 4.站后工程:为不影响路基地段的施工质量和标准,接触网等工程的支柱 基础,通信信号电力工程的电缆槽宜在路基表层级配碎石完成后施做,柱基一般采用钻孔浇注混凝土施工方案,电缆槽采取切割后安装槽板法施工。站后其他工程待铺轨

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

关于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 定等 3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 〔2012〕3号) 时间:2012.01.18 现发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等3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自发布之日施行。铁道部原发上述3项标准(含局部修订)相应条文及相关内容同时废止。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等3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 一、《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一)增加第5.1.2条第6款: 6 桥上应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规定设置护轮轨。 【说明】现行《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规定客货共线铁路桥上应铺设护轨,《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作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设计的补充规定,未对桥上铺设护轨再作规定。为避免标准执行过程中对条文理解等方面产生歧义,本次修订中明确了桥上护轨的设置要求。 (二)第5.2.3条第5款修改为: 5 列车竖向脱轨荷载可不计动力系数。对于多线桥,只考虑一线脱轨荷载,且其他线路上不作用列车荷载。

按下列两种情况,计算列车脱轨荷载的影响: 1)列车脱轨后一侧车轮仍停留在桥面轨道范围内。脱轨荷载按图5.2.3-1所示计算,两条线荷载平行于线路中线,相距为1.4 m,作用于线路中线两侧2.0 m范围以内的最不利位置上。该线荷载在长度为6.4 m的一段上为50kN/m,前后各接以25kN/m。 图5.2.3-1 列车竖向脱轨荷载1 2)列车脱轨后已离开轨道范围,但仍停留在桥面上。列车脱轨荷载应考虑竖向脱轨荷载和水平脱轨荷载作用。竖向脱轨荷载按图5.2.3-2所示计算,该荷载为一条平行于线路中线的线荷载,作用于挡砟墙内侧,离线路中心线的最大距离为2.0m。荷载长度20m,其值为80k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