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七种插值方法的对比分析

arcgis中七种插值方法的对比分析
arcgis中七种插值方法的对比分析

反距离权重法的工作原理

反距离权重(IDW) 插值使用一组采样点的线性权重组合来确定像元值。权重是一种反距离函数。进行插值处理的表面应当是具有局部因变量的表面。

此方法假定所映射的变量因受到与其采样位置间的距离的影响而减小。例如,为分析零售网点而对购电消费者的表面进行插值处理时,在较远位置购电影响较小,这是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在家附近购物。

使用幂参数控制影响

反距离权重法主要依赖于反距离的幂值。幂参数可基于距输出点的距离来控制已知点对内插值的影响。幂参数是一个正实数,默认值为2。

通过定义更高的幂值,可进一步强调最近点。因此,邻近数据将受到最大影响,表面会变得更加详细(更不平滑)。随着幂数的增大,内插值将逐渐接近最近采样点的值。指定较小的幂值将对距离较远的周围点产生更大影响,从而导致更加平滑的表面。

由于反距离权重公式与任何实际物理过程都不关联,因此无法确定特定幂值是否过大。作为常规准则,认为值为30 的幂是超大幂,因此不建议使用。此外还需牢记一点,如果距离或幂值较大,则可能生成错误结果。

可将所产生的最小平均绝对误差最低的幂值视为最佳幂值。ArcGIS Geostatistical Analyst 扩展模块提供了一种研究此问题的方法。

1. 3

限制用于插值的点

也可通过限制计算每个输出像元值时所使用的输入点,控制内插表面的特性。限制经考虑的输入点数可加快处理速度。此外,由于距正在进行预测的像元位置较远的输入点的空间相关性可能较差或不存在,因此有理由将其从计算中去除。

可直接指定要使用的点数,也可指定会将点包括到插值内的固定半径。

2. 4

可变搜索半径

可以使用可变搜索半径来指定在计算内插像元值时所使用的点数,这样一来,用于各内插像元的半径距离将有所不同,而具体情况将取决于必须在各内插像元周围搜索多长距离才能达到指定的输入点数。由此将导致一些邻域较小而另一些邻域较大,这是由位于内插像元附近的测量点的密度所决定的。另外,也可指定搜索半径不得超出的最大距离(以地图单位为单位)。如果在获取指定点数之前特定邻域的半径达到最大距离,则会针对最大距离内的测量点数执行该位置的预测。通常,如果此现象产生的偏差较大,则应使用较小邻域或最少点数。

3. 5

固定搜索半径

固定搜索半径需要邻域距离和最少点数。距离用于表示圆形邻域的半径(以地图单位为单位)。因为半径距离是常量,所以对于每个内插像元而言,用于查找输入点的圆半径完全相同。最少点数用于表示将在邻域内使用的最少测量点数。计算各内插像元时会使用位于半径内的所有测量点。当邻域中的测量点数小于所指定的最少值时,搜索半径将不断增大,直到可以囊括最少点数时为止。由于将针对研究区域内的每个内插像元(像元中心)应用所指定的固定搜索半径,因此如果测量点分布不均匀(它们很少均匀分布),则很可能会在不同的邻域中使用不同数量的测量点,从而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

4. 6

使用障碍

一个障碍即是一个用作可限制输入采样点搜索的隔断线的折线(polyline) 数据集。一条折线(polyline) 可以表示地表中的悬崖、山脊或某种其他中断。仅将那些位于障碍同一侧的输入采样点视为当前待处理像元。

END

克里金法的工作原理

1. 1

克里金法是通过一组具有z 值的分散点生成估计表面的高级地统计过程。与插值工具集中的其他插值方法不同,选择用于生成输出表面的最佳估算方法之前,有效使用克里金法工具涉及z 值表示的现象的空间行为的交互研究。

2. 2

什么是克里金法?

IDW(反距离加权法)和样条函数法插值工具被称为确定性插值方法,因为这些方法直接基于周围的测量值或确定生成表面的平滑度的指定数学公式。第二类插值方法由地统计方法(如克里金法)组成,该方法基于包含自相关(即,测量点之间的统计关系)的统计模型。因此,地统计方法不仅具有产生预测表面的功能,而且能够对预测的确定性或准确性提供某种度量。

克里金法假定采样点之间的距离或方向可以反映可用于说明表面变化的空间相关性。克里金法工具可将数学函数与指定数量的点或指定半径内的所有点进行拟合以确定每个位置的输出值。克里金法是一个多步过程;它包括数据的探索性统计分析、变异函数建模和创建表面,还包括研究方差表面。当您了解数据中存在空间相关距离或方向偏差后,便会认为克里金法是最适合的方法。该方法通常用在土壤科学和地质中。

3. 3

克里金法公式

由于克里金法可对周围的测量值进行加权以得出未测量位置的预测,因此它与反距离权重法类似。这两种插值器的常用公式均由数据的加权总和组成:

在反距离权重法中,权重λi 仅取决于预测位置的距离。但是,使用克里金方法时,权重不仅取决于测量点之间的距离、预测位置,还取决于基于测量点的整体空间排列。要在权重中使用空间排列,必须量化空间自相关。因此,在普通克里金法中,权重λi 取决于测量点、预测位置的距离和预测位置周围的测量值之间空间关系的拟合模型。以下部分将讨论如何使用常用克里金法公式创建预测表面地图和预测准确性地图。

4. 4

使用克里金法创建预测表面地图

要使用克里金法插值方法进行预测,有两个任务是必需的:

找到依存规则。

进行预测。

要实现这两个任务,克里金法需要经历一个两步过程:

创建变异函数和协方差函数以估算取决于自相关模型(拟合模型)的统计相关性(称为空间自相关)值。

预测未知值(进行预测)。

由于这两个任务是不同的,因此可以确定克里金法使用了两次数据:第一次是估算数据的空间自相关,第二次是进行预测。

5. 5

变异分析

拟合模型或空间建模也称为结构分析或变异分析。在测量点结构的空间建模中,以经验半变异函数的图形开始,针对以距离 h 分隔的所有位置对,通过以下方程进行计算:

Semivariogram(distanceh) = 0.5 * average((valuei –valuej)2)

该公式涉及到计算配对位置的差值平方。

下图显示了某个点(红色点)与所有其他测量位置的配对情况。会对每个测量点执行该过程。

6. 6

通常,各位置对的距离都是唯一的,并且存在许多点对。快速绘制所有配对则变得难以处理。并不绘制每个配对,而是将配对分组为各个步长条柱单元。例如,计算距离大于40 米但小于50 米的所有点对的平均半方差。经验半变异函数是y 轴上表示平均半变异函数值,x 轴上表示距离或步长的图(请参阅下图)。

7.7

空间自相关量化时采用以下地理的基本原则:距离较近的事物要比距离较远的事物更相似。因此,位置对的距离越近(在半变异函数云的x 轴上最左侧),具有的值就应该越相似(在半变异函数云的y 轴上较低处)。位置对的距离变得越远(在半变异函数云的x 轴上向右移动),就应该变得越不同,差值的平方就会更高(在半变异函数云的y 轴上向上移动)。

8.8

根据经验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

下一步是根据组成经验半变异函数的点拟合模型。半变异函数建模是空间描述和空间预测之间的关键步骤。克里金法的主要应用是预测未采样位置处的属性值。经验半变异函数可提供有关数据集的空间自相关的信息。但是,不提供所有可能的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因此,为确保克里金法预测的克里金法方差为正值,根据经验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即,连续函数或曲线)是很有必要的。该操作理论上类似于回归分析,在此回归分析中将根据数据点拟合连续线或曲线。要根据经验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则选择用作模型的函数(例如,开始时上升并在距离变大而超过某一范围后呈现水平状态的球面类型)(请参阅下面的球

面模型示例)。经验半变异函数上的点与模型有一些偏差;一些点在模型曲线上方,一些点在模型曲线下方。但是,如果添加一个相应的距离,每个点都会在线上方,或者如果添加另一个相应的距离,每个点都会在线下方,这两个距离值应该是相似的。有多种半变异函数模型可供选择。

9.9

球面模型示例

该模型显示了空间自相关逐渐减小(等同于半方差的增加)到超出某个距离后自相关为零的过程。球面模型是最常用的模型之一。

10.10

指数模型示例

该模型在空间自相关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减小时应用。在这里,自相关仅会在无穷远处完全消失。指数模型也是常用模型。要选择使用哪个模型基于数据的空间自相关和数据现象的先验知识。

END

自然邻域法的工作原理

1. 1

自然邻域法插值工具使用的算法可找到距查询点最近的输入样本子集,并基于区域大小按比例对这些样本应用权重来进行插值(Sibson 1981)。该插值也称为Sibson 或“区域占用(area-stealing)”插值。该插值方法的基本属性是它具有局部性,仅使用查询点周围的样本子集,且保证插值高度在所使用的样本范围之内。该插值方法不会推断趋势且不会生成输入样本尚未表示的山峰、凹地、山脊或山谷。该表面将通过输入样本且在除输入样本位置之外的其他所有位置均是平滑的。

2. 2

所有点的自然邻域都与邻近Voronoi(泰森)多边形相关。最初,Voronoi 图由所有指定点构造而成,并由橄榄色的多边形表示。然后会在插值点(红星)周围创建米色的新Voronoi 多边形。这个新的多边形与原始多边形之间的重叠比例将用作权重。

3. 3

相比之下,基于距离的插值器工具(如 IDW(反距离加权))会根据距插值点相同的距离为最北部的点和东北部的点分配相同的权重。但是,自然邻域法插值会根据重叠百分比为其分别指定19.12% 和0.38% 的权重。

END

样条函数法的工作原理

1. 1

概念的背景

从概念上讲,采样点被拉伸到它们数量上的高度;样条函数折弯一个橡皮页,该橡皮页在最小化表面总曲率的同时穿过这些输入点。在穿过采样点时,它将一个数学函数与指定数量的最近输入点进行拟合。此方法最适合生成平缓变化的表面,例如高程、地下水位高度或污染程度。

基本形式的最小曲率样条函数插值法在内插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两个条件:表面必须恰好经过数据点。

表面必须具有最小曲率- 通过表面上每个点获得的表面的二阶导数项平方的累积总和必须最小。

基本最小曲率法也称为薄板插值法。它确保表面平滑(连续且可微分),一阶导数表面连续。在数据点的周边,梯度或坡度的变化率(一阶导数)很大;因此,该模型不适合估计二阶导数(曲率)。

通过将权重参数的值指定为0,可将基本插值法应用到样条函数法工具。

2. 2

样条函数法类型

有两种样条函数方法:规则样条函数方法和张力样条函数方法。规则样条函数方法使用可能位于样本数据范围之外的值来创建渐变的平滑表面。张力样条函数方法根据建模现象的特性来控制表面的硬度。它使用受样本数据范围约束更为严格的值来创建不太平滑的表面。

3. 3

规则样条函数类型

REGULARIZED 选项对最小化条件进行了修改,从而将三阶导数项加入到最小化条件中。权重参数指定最小化期间附加到三阶导数项的权重,在文献资料中称为τ (tau)。增大此项的值可以得到更加平滑的表面。介于0 和0.5 之间的值比较适合。使用REGULARIZED 选项可确保获得平滑的表面以及平滑的一阶导数表面。如果需要计算插值表面的二阶导数,此方法很有用。

4. 4

张力样条函数类型

TENSION 选项对最小化条件进行了修改,从而将一阶导数项加入到最小化条件中。权重参数指定最小化期间附加到一阶导数项的权重,在文献资料中称为Φ(phi)。权重为零时,将变为基本薄板样条函数插值法。增大权重值将会降低薄板的硬度,在极限情况下,随着phi 接近无穷大,表面形状将近似于经过这些点的膜或橡皮页。插值的表面很平滑。一阶导数连续但不平滑。

5. 5

其他样条函数参数

通过以下两个附加参数可以进一步控制输出表面:权重和点数。

权重参数

对于规则样条函数方法,权重参数定义曲率最小化表达式中表面的三阶导数的权重。权重越高,输出表面越平滑。为该参数输入的值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可能会用到的典型值有0、0.001、0.01、0.1 和0.5。

对于张力样条函数方法,权重参数定义张力的权重。权重越高,输出表面越粗糙。输入的值必须大于或等于零。典型值有0、1、5 和10。

点数参数

点数识别在计算每个插值像元时所使用的点数。指定的输入点越多,较远数据点对每个像元的影响就越大,输出表面也就越平滑。点数的值越大,处理输出栅格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6. 6

样条函数法方程

样条函数法工具的算法为表面插值使用以下公式:

其中:

j = 1, 2, ..., N

N 为点数。

λj 是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而获得的系数。

rj 是点(x,y) 到第 j 点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选的选项,T(x,y) 和 R(r) 的定义将有所不同。

出于计算目的,输出栅格的整个空间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块或区域。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区域数相等,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均为矩形。将输入点数据集中的总点数除以指定的点数值可以确定区域数。如果数据的分布不太均匀,则这些区域包含的点数可能会明显不同,而点数值只是粗略的平均值。如果任何一个区域中的点数小于八,则该区域将会扩大到至少包含八个点。

7.7

对于REGULARIZED 选项

T(x,y) = a1 + a2x + a3y

其中:

ai 是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而获得的系数。

以及

其中:

r 是点与样本之间的距离。

是权重参数。

Ko 是修正贝塞尔函数。

c 是大小等于0.577215 的常数。

8.8

对于TENSION 选项

T(x,y) = a1

其中:

a1 是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而获得的系数。

以及

其中:

r 是点与样本之间的距离。

φ2 是权重参数。

Ko 是修正贝塞尔函数。

c 是大小等于0.577215 的常数。

9.9

对输出的区域处理

出于计算目的,输出栅格的整个空间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块或区域。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区域数相等,并且这些区域的形状均为矩形。将输入点数据集中的总点数除以指定的点数值可以确定区域数。如果数据的分布不太均匀,则这些区域包含的点数可能会明显不同,而点数值只是粗略的平均值。如果任何一个区域中的点数小于八,则该区域将会扩大到至少包含八个点。

END

“含障碍的样条函数”的工作

1. 1

含障碍的样条函数工具应用了最小曲率方法,其实现方式为通过单向多格网技术,以初始的粗糙格网(在本例中是已按输入数据的平均间距进行初始化的格

网)为起点在一系列精细格网间移动,直至目标行和目标列的间距足以使表面曲率接近最小值为止。

在各种格网细化级别上,基于当前格网的表面模型均被视为弹性膜,并会反复对各结点应用收敛式线性迭代变形运算符以获得接近最小曲率的表面,该表面兼顾在障碍中编码的输入点数据及不连续性。应用于各栅格单元的变形基于分子求和公式(Terzopoulos,1988)计算得出,即:将12 个相邻栅格单元的加权求和结果与中心目标栅格单元的当前值相比,从而为目标单元计算出一个新值。

END

地形转栅格的工作原理

1.地形转栅格工具属于一种插值方法,专门用于创建符合真实地表的数字高程模

型(DEM)。该方法基于由Michael Hutchinson(1988、1989、1996、2000、2011)开发的ANUDEM 程序。有关ANUDEM 在整个大陆范围的DEM 生产的应用,请参阅Hutchinson and Dowling (1991) 以及ANU Fenner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nd Geoscience Australia (2008)。

Hutchinson and Gallant (2000) 和Hutchinson (2008) 对DEM 在环境建模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Hutchinson et al 对ANUDEM 的后续开发进行了讨论。(2009, 2011). ArcGIS 中使用的ANUDEM 的当前版本为5.3。

在施加约束的同时,地形转栅格会为栅格内插高程值,从而确保:

地形结构连续

准确呈现输入等值线数据中的山脊和河流

因此,它是唯一专门用于智能地处理等值线输入的ArcGIS 插值器。

通过文件实现地形转栅格工具在多次执行地形转栅格工具的情况下非常有用,因为更改参数文件中的单个条目然后重新运行工具通常要比每次都重新填充工具对话框方便。

2.插值过程

插值过程旨在利用常用输入数据类型和高程表面的已知特征。该方法将采用迭代有限差分插值技术。它经过优化,因此具有局部插值方法(例如,反距离权重(IDW) 插值)的计算效率,同时又不会牺牲全局插值方法(例如,克里金法和样条函数法)的表面连续性。实际上,该方法属于离散化的薄板样条函数法(Wahba, 1990),其粗糙度惩罚系数经过修改,从而使经过拟合后的DEM 能够还原真实的地形突变,例如河流、山脊和悬崖。

水是决定多数地形大致形状的主要侵蚀力。因此,大部分地形都包含很多山顶(局部最大值)但汇却很少(局部最小值),从而形成一种连续的地形样式。

地形转栅格将利用有关表面的这方面知识对插值过程施加约束,从而使地形结构连续并准确呈现山脊和河流。施加的该地形条件约束有助于通过较少的输入数据生成更精确的表面。输入数据的数量所能达到的数量级将小于使用数字化等值线充分描述表面时通常所需的数量级,从而使获得可靠DEM 的成本进一步降至最低。全局地形条件约束实际上也消除了为移除生成表面中伪汇而进行编辑或后处理的需要。

该程序在移除汇点时表现得比较谨慎,并且在与输入高程数据可能会产生矛盾的位置并不会施加地形条件约束。此类位置通常以汇的形式显示在诊断文件中。

通过此信息可校正数据误差,尤其适合处理大型数据集。

地形强化过程

3.地形强化过程

地形强化过程的目的是将输出DEM 中尚未识别为输入汇要素数据集中汇的所有汇点移除。该程序运行的前提假设是所有未识别的汇都属于错误,因为天然景观中汇较不常见(Goodchild and Mark, 1987)。

地形强化算法尝试通过修改DEM 来清除伪汇,从而利用每个伪汇周围水域内的最低凹谷点推断出地形线。该算法并不会尝试清除通过“汇”功能得到的真实汇。由于汇点的清除受到高程容差的限制,因此尝试清除伪汇时该程序将非常谨慎。也就是说,该程序不会清除由于大于容差1 的值而与输入高程数据相矛盾的伪汇。

地形强化的功能还可以通过结合河流线数据而得到补充。这在需要更准确地安置河流时十分有用。可通过允许每个像元拥有最多两个的下游方向对河流的支流进行建模。

如果关闭地形强化,则汇点清除过程将被忽略。如果您拥有除高程之外其他内容(例如温度)的等值线数据并要为这些数据创建表面,则关闭地形强化十分有用。

4.等值线数据的使用

最初,使用等值线是存储和表示高程信息的最常见方法。遗憾的是,该方法也最难正确应用于各种常规插值法。其缺点就在于等值线之间的信息欠采样,特别是在地形较低的区域。

插值过程初期,地形转栅格将使用等值线中固有的信息来构建初始的概化地形模型。这是通过标识各等值线上的局部最大曲率点实现的。然后,使用初始的高程格网(Hutchinson,1988)可得到一个与这些点相交的由曲线河流和山

脊组成的网络。这些线的位置会随着DEM 高程的反复更新而更新。该信息可用于确保输出DEM 具有正确的水文地貌属性,还可用于验证输出DEM 准确与否。

等值线数据点也可用于在每个像元中内插高程值。所有等值线数据都会被读取并概化。最多从每个像元内的等值线中读取100 个数据点,并将平均高程值用作与等值线数据相交的每个像元的唯一高程数据点。对于每个DEM 分辨率来说,每个像元仅使用一个关键点。因此,多条等值线与输出像元交叉的等值线密度是多余的。

确定好表面的大致形态后,等值线数据还将用于为各像元内插高程值。

使用等值线数据内插高程信息时,将读取并概化所有等值线数据。对于每个像元,将从这些等值线中最多读取50 个数据点。在最终分辨率下,每个像元仅使用一个关键点。因此,多条等值线与输出像元交叉的等值线密度是多余的。

5.湖泊数据的使用

早期版本的地形转栅格中的湖泊面是用于将每个湖泊表面的高程设置为与湖泊紧邻的所有DEM 值的最小高程的简单掩膜。湖边界算法已升级为能够自动确定与相连河流线和相邻高程值完全兼容的湖泊高度。

经修订后的湖边界方法也将每个湖边界视为具有未知高程的等值线,并会根据湖边界上的像元值以迭代方式估算该等值线的高程。同时会将每个湖边界的高程调整为与任意上游和下游湖泊的高程保持一致。每个湖边界高程还会调整为与相邻的DEM 值保持一致。会使湖泊外的像元值位于湖边界的高程之上,而使湖泊内的像元值位于湖边界的高程之下。

允许湖边界在湖内包括岛以及在岛内包括湖。正如湖边界面所确定,湖泊内的所有DEM 值都会设置为湖边界上的DEM 的估算高度。

6.悬崖数据的使用

悬崖线允许数据悬崖线每侧的相邻像元值之间的连续中出现完全中断,正如将其编码到输出栅格中那样。悬崖线必须以有向直线形式提供,每条悬崖线的低侧位于左侧,高侧位于右侧。这样就可以移除位于悬崖错误侧的高程数据点(正如将其编码到栅格中那样),并且更好地相对于流线放置悬崖。

已经发现,在河流和悬崖上施加的微小位置偏移(将河流和悬崖包括在栅格中时)会导致这些数据之间发生伪相交。因此开发了一种自动化方法,可在放置河流和悬崖线时进行微小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伪相交。

7.海岸线数据的使用

位于该面要素类所指定面以外的最终输出DEM 中的像元会被设置为在内部确定的特殊值,该值小于用户所指定的最小高度限制。由此产生的结果为:可将一个完整的沿海面用作输入并将该面自动裁剪为处理范围。

8.多分辨率插值

该程序使用的是多分辨率插值方法,分辨率范围可从粗略栅格采用的分辨率到用户指定的精细分辨率。在每种分辨率下,将强制施加地形条件约束并执行插值,而剩余汇点的数量将记录在输出诊断文件中。

9.处理河流数据

地形转栅格工具要求河流网络数据中的所有弧线均指向下坡方向,并且网络中没有面(湖泊)。

河流数据应由树枝状的各条独立弧线组成,其中任意的平行河岸、湖泊面等都将通过交互式编辑进行清理。编辑网络之外的湖泊面时,应从蓄水区域的起始到末端放置单一弧线。如果已知或存在一个历史河床的轨迹,则该弧线应沿着此轨迹。如果已知湖泊的高程,则湖泊面及其高程可作为“等值线”输入数据。要显示线各个部分的方向,可将符号系统更改为“终点处显示箭头”选项。这样,将使用显示线方向的箭头符号绘制线的各个部分。

10.10

创建和镶嵌相邻栅格

有时需要根据输入数据的相邻切片创建DEM。如果输入要素从地图图幅系列中获得,或者由于内存限制而必须将输入数据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处理,通常会发生这种情况。

插值过程使用周围区域中的输入数据来定义表面的形态和地形,然后内插输出值。但是,任一输出DEM 边缘处的像元值都没有中心区域的值可靠,因为它们只能根据一半的信息进行插值。

因此要使对感兴趣区域边缘处的预测最准确,输入数据集的范围应大于感兴趣区域。像元间距参数提供了一种根据用户指定的距离修剪输出DEM 边缘的方法。重叠区域的边缘至少应为20 个像元宽。

如果要将多个输出DEM 合并为单个栅格,输入数据应与相邻区域存在部分重叠。如果不存在重叠,合并后DEM 的边缘可能会不平滑。多次内插中每次内插的输入数据集范围应比进行一次内插仅得到一个插值时的区域大,这样才能确保尽可能准确地预测边缘。

arcgis空间内插教程(实例教程,超详细)

GIS空间插值(局部插值方法)实习记录 一、空间插值的概念和原理 当我们需要做一幅某个区域的专题地图,或是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研究的时候,必须具备研究区任一点的属性值,也就是连续的属性值。但是,由于各种属性数据(如降水量、气温等)很难实施地面无缝观测,所以,我们能获取的往往是离散的属性数据。例如本例,我们现有一幅山东省等降雨量图,但是最终目标是得到山东省降水量专题图(覆盖全省,统计完成后,各地均具有自己的降雨量属性)。 空间插值是指利用研究区已知数据来估算未知数据的过程,即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利用空间插值,我们就可以通过离散的等降雨量线,来推算出山东省各地的降雨量了。 二、空间插值的几种方法及本次实习采用的原理和方法 –整体插值方法 ?边界内插方法 ?趋势面分析 ?变换函数插值 –局部分块插值方法 ?自然邻域法 ?移动平均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插值 ?样条函数插值法(薄板样条和张力样条法) ?空间自协方差最佳插值方法:克里金插值 ■局部插值方法的控制点个数与控制点选择问题 局部插值方法用一组已知数据点(我们将其称为控制点)样本来估算待插值点(未知点)的值,因此控制点对该方法十分重要。 为此,第一要注意的是控制点的个数。控制点的个数与估算结果精确程度的关系取决于控制点的分布与待插值点的关系以及控制点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为了获取更精确的插值结果,我们需要着重考虑上述两点因素(横线所示)。 第二需要注意的是怎样选择控制点。一种方法是用离估算点最近的点作为控制点;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半径来选择控制点,半径的大小必须根据控制点的分布来调整。 结合上述分析,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局部分块内插的这4种方法(上文中划横线的方法)进行插值,首先,我们按照默认参数进行插值,目的是粗略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然后选择出最好的一种方法,对该方法再尝试用不同的权重和点数参数来插值,得出最佳的效果。 三、目标 1、根据带坐标的山东省县域矢量地图(sd_county.shp),完成山东年平均降水量与矢量图的

ArcGIS中几种空间插值方法

ArcGIS 中几种空间插值方法 1. 反距离加权法(IDW) ArcGIS 中最常用的空间内插方法之一,反距离加权法是以插值点与样本点之间的距离为权重的插值方法,插值点越近的样本点赋予的权重越大,其权重贡献与距离成反比。可表示为: 1111() ()n n i p p i i i i Z Z D D ===∑∑ 其中Z 是插值点估计值,Z i (i=1Λn)是实测样本值,n 为参与计算的实测样本数,D i 为插值点与第i 个站点间的距离,p 是距离的幂,它显著影响内插的结果,它的选择标准是最小平均绝对误差。 2.多项式法 多项式内插法(Polynomial Interpolation)是根据全部或局部已知值,按研究区域预测数据的某种特定趋势来进行内插的方法,属统计方法的范畴。在GA 模块中,有二种类型的多项式内插方法,即全局多项式内插和局部多项式内插。前者多用于分析数据的全局趋势;后者则是使用多个平面来拟合整个研究区域,能表现出区域内局部变异的情况。 3.样条函数内插法 样条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进行一次拟合只有少数点拟合,同时保证曲线段连接处连续,这就意味着样条函数可以修改少数数据点配准而不必重新计算整条曲线。样条函数的一些缺点是:样条内插的误差不能直接估算,同时在实践中要

解决的问题是样条块的定义以及如何在三维空间中将这些“块”拼成复杂曲面,又不引入原始曲面中所没有的异常现象等问题。 4.克里格插值法 克里格法是GIS 软件地理统计插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方法充分吸收了地理统计的思想,认为任何在空间连续性变化的属性是非常不规则的,不能用简单的平滑数学函数进行模拟,可以用随机表面给予较恰当的描述。这种连续性变化的空间属性称为“区域性变量”,可以描述象气压、高程及其它连续性变化的描述指标变量。地理统计方法为空间插值提供了一种优化策略,即在插值过程中根据某种优化准则函数动态的决定变量的数值。Kriging 插值方法着重于权重系数的确定,从而使内插函数处于最佳状态,即对给定点上的变量值提供最好的线性无偏估计。 对于普通克里格法,其一般公式为 01()()n i i i Z x Z x λ==∑,其中,Z(x i )(i=1, Λ,n)为n 个样本点的观测值,Z(x 0)为待定点值,i λ为权重,权重由克立格方程组: 011 (,)(,)1n i i j i i n i i C x y C x x λμλ==?-=????=??∑∑ 决定,其中,C(x i ,x j )为测站样本点之间的协方差,C(x i ,x 0)为测站样本点与插值点之间的协方差,μ为拉格朗日乘子。 插值数据的空间结构特性由半变异函数描述,其表达式为: () 21 1()(()())2()N h i i i h Z x Z x h N h ν==-+∑ 其中,N(h)为被距离区段分割的试验数据对数目,根据试验变异函数的特性,选

克里格插值基础arcgis

克里格插值基础 来源:互联网 1. 克里格方法概述 克里格方法(Kriging)又称空间局部插值法,是以变异函数理论和结构分析为基础, 在有限区域内对区域化变量进行无偏最优估计的一种方法,是地统计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南非矿产工程师D.R.Krige(1951年)在寻找金矿时首次运用这种方法,法国著名统计学家G.Matheron随后将该方法理论化、系统化,并命名为Kriging,即克里格方法。 克里格方法的适用范围为区域化变量存在空间相关性,即如果变异函数和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化变量存在空间相关性,则可以利用克里格方法进行内插或外推;否则,是不可行的。其实质是利用区域化变量的原始数据和变异函数的结构特点,对未知样点进行线性无偏、最优估计。无偏是指偏差的数学期望为0,最优是指估计值与实际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也就是说,克里格方法是根据未知样点有限邻域内的若干已知样本点数据,在考虑了样本点的形状、大小和空间方位,与未知样点的相互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变异函数提供的结构信息之后,对未知样点进行的一种线性无偏最优估计。 克里格方法与反距离权插值方法类似的是,两者都通过对已知样本点赋权重来求得未知样点的值,可统一表示为: 式中,Z(x 0 )为未知样点的值,Z(x i )为未知样点周围的已知样本点的值,为第i个已知样本点对未知样点的权重,n为已知样本点的个数。 不同的是,在赋权重时,反距离权插值方法只考虑已知样本点与未知样点的距离远近,而克里格方法不仅考虑距离,而且通过变异函数和结构分析,考虑了已知样本点的空间分布及与未知样点的空间方位关系。 2. 克里格方法的具体步骤 用克里格方法进行插值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ArcGIS_6 克里格方法内插生成高程曲面

???д6?????????????? 1ˊ?? ???????????????????????????????????????ˊ???????? 2ˊ?? ?????Ё???????????????????ˊ?????????????д?c????ˊ??????????ˊ?????????????Ё?????3ˊ?? ??????????????????????????????????????????г??????????????????????????????4ˊ?? ??????????jyg.shp?? 5ˊ???? 1??ArcMapЁ??jyg.shp? 2??????????????Geostatistical Analyst? 3???Geostatistical Analyst??????????Create Subsets??? 4????????Ё?Input?-???????▊???jyp???Next???5??????????▊????▊?????Output Personal GeodatabaseЁ???▊?????????????????6-1?? ?6-1 ?????▊???????? 6????Ёjyg_training??????Geostatistical Analyst?????????Explore DataЁ?Histogram??????Geostatistical Analyst?????????Explore Data Ё?Normal QQPlot?????????6-2?????6-2?????????????????????????????

arcgis空间内插值教程

GIS空间插值(局部插值方法)实习记录一、空间插值的概念和原理 当我们需要做一幅某个区域的专题地图,或是对该区域进行详细研究的时候,必须具备研究区任一点的属性值,也就是连续的属性值。但是,由于各种属性数据(如降水量、气温等)很难实施地面无缝观测,所以,我们能获取的往往是离散的属性数据。例如本例,我们现有一幅山东省等降雨量图,但是最终目标是得到山东省降水量专题图(覆盖全省,统计完成后,各地均具有自己的降雨量属性)。 空间插值是指利用研究区已知数据来估算未知数据的过程,即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利用空间插值,我们就可以通过离散的等降雨量线,来推算出山东省各地的降雨量了。 二、空间插值的几种方法及本次实习采用的原理和方法 –整体插值方法 ?边界内插方法 ?趋势面分析 ?变换函数插值 –局部分块插值方法 ?自然邻域法 ?移动平均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插值 ?样条函数插值法(薄板样条和张力样条法) ?空间自协方差最佳插值方法:克里金插值 ■局部插值方法的控制点个数与控制点选择问题 局部插值方法用一组已知数据点(我们将其称为控制点)样本来估算待插值点(未知点)的值,因此控制点对该方法十分重要。 为此,第一要注意的是控制点的个数。控制点的个数与估算结果精确程度的关系取决于控制点的分布与待插值点的关系以及控制点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为了获取更精确的插值结果,我们需要着重考虑上述两点因素(横线所示)。 第二需要注意的是怎样选择控制点。一种方法是用离估算点最近的点作为控制点;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半径来选择控制点,半径的大小必须根据控制点的分布来调整。 S6、按照不同方法进行空间插值,并比较各自优劣 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工具——插值,打开插值方法列表,如下图:A、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对降水量数据进行插值: 反距离权重法的特点是按照距离待插值点的远近核定已知数据点的权重,从而对待插值点进行插值的过程。一个已知数据点距离待插值点越远,权重就越低,它的值对待插值点的影响就越小。影响的程度用点之间距离乘方的倒数表示,通过“power”设置乘方。乘方为1意味着点之间数值变化率为恒定,称为线性插值法;乘方为2或更高则意味着越靠近已知点,数值的变化率越大。 这种插值方法的优点是对于数据分布均匀的区域,插值效果好;缺点是在数据分布不均地区插值容易出现小的封闭等值线(“球状突起”)和因数据缺乏而产生的不规则等值线。 双击ArcToolbox里面的“反距离权重法”,输入点要素选择“prec”,Z值字段选择“prec”,输出像元大小选择1000。点击确定,效果如下图:

ArcGIS中的空间插值和面积计算

说明:本文阐述了空间插值和污染面积估算的方法,供群内交流学习用,若要用于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本文若有不正确之处,敬请指出! 一、空间插值 插值方法种类很多,每种插值方法里参数也很多,至于哪种最好,没有定论,只能根据需求以及制图的效果来选定。建议:插值效果图与网格图进行对比,哪种效果最接近网格图(能体现局部)而且又能反映整体趋势就取哪种。 1.1、 1.2、以“反距离权重法,1次方”为例:

请问:此处有可选smooth ,可以做进行平滑处理吗? 可以,但精度会受到影响,看平滑后的效果来决定是否进行平滑处理。建议不做

3、扩展研究区域 4、至此可以制作分层设色图filled contours/等值线图contours 为减少误差,还可以对分级进行设置 请问:此处分级该如何设置?有无相应依据? 含量图主要根据百分含量,如果作图效果不好,适当调整 评价图根据污染等级

5、这是采用“反距离权重法,1次方”来插值的。 可选用“局部多项式”或“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来试试,看哪种和网格分级图更接近些。但无论哪种方法聚类误差可能都较大,一部分高值可能被掩盖。 二、下面转成栅格图层再进行分层设色图制作,这样精度较高,且图层可用来进行面积估算 2.1、导出成栅格图层

2.2、设置格网大小,一般在50到100左右(本次都设为100)

(2.3和2.4均非必要步骤,只是为了另外的处理或制图的美观性。如果是为了制图的美观性有可能这两个步骤会弄巧成拙,是否须要请根据具体需要和效果来定) 2.3、并可对栅格图层重分类,生成新的栅格图层如(ah_cd)

ARCGIS空间操作步骤讲解

ARCGIS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Arcgis 做插值掩模示例(可用)

Arcgis 做插值掩模示例(可用) 打开arcgis—窗口-目录-依次打开qxz、qujie,打开编辑器工具条,可以对qxz、qujie,属性等进行修改。 插值方法:窗口-目录-搜索-克里金-克里金法(空间分析)-输入点要素(qxz)-Z值字段(例如:干旱)-选择输出表面栅格(文件名、储存地址kriging_shp1)-环境-栅格分析-掩膜-选取qujie-确定-确定。----完成克里金插值-形成kriging_shp1插值文件。在内容列表窗口-右击kriging_shp1-属性-可以对其色标等属性进行修改。(注:后续插入的图例标注在属性-符号系统-标注(修改数据或添加汉字即可)) DEM边界裁剪:方法1 窗口-搜索-掩膜提取-按掩模提取-输入栅格-选择DEM数据dem_all_84.img-输入栅格数据或掩膜数据-选择kriging_shp1--输出栅格(Extract_img1)。方法2 窗口-搜索-裁剪-裁剪(数据管理)-输入栅格(选择DEM数据dem_all_84.img)-输入范围(qujie)-将输入要素用于裁剪几何勾选上-确定—生成裁剪好的边界范围的dem数据 提取山体阴影:窗口-搜索-山体-山体阴影(空间分析)-输入栅格(Extract_img1)输出栅格 (Hillsha_dem1)-确定-形成山体阴影Hillsha_dem1栅格文 件。 插值图kriging_shp1与山体阴影Hillsha_dem1图叠加: 在内容列表窗口-勾选kriging_shp1与Hillsha_dem1-编辑器-开 始编辑Hillsha_dem1-自定义-工具条-效果-透明度。-输出图形 了。(插入图例、比例尺—视图-布局视图-插入-图形的比例 尺、指北针、文本等等) 乌鲁木齐地形高程图的制作:窗口-目录-打开DEM数据 dem_all_84.img文件-裁剪或者掩膜(方法如上)-得到乌鲁木 齐边界范围内的DEM高程文件-内容列表-选中高程文件-右击- 属性-可以对高程文件色彩进行调整-图形比例尺、指北针等要 素添加如上—输出地形高程图。(注站点的添加如插值图和山 体阴影的叠加)

ARCGIS重金属污染空间插值详细操作步骤

具体操作过程: 1、数据准备:将高斯点gaosidian35.xls另存为dbf格式,将重金属含量点也另存dbf; 2、导入数据:启动ArcMAP——Tools菜单——Add XY Data——导入高斯点和重金属点— —最好导入数据后,右击gaosidian35——Data——Export Data保存一下; Ps:安丘市地理坐标:东经118°44′10〃~119°27′10〃,北纬36°4′50〃~36°38′5〃,可以点击Edit按钮设置Coordinate System——Select高斯投影(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目录中20N带),也可以不管; 3、属性链接:右击高斯点——Joins and Relations——Join(注意选两表中的公共字段如fid 才可以连接); 4、保存链接属性:右击链接后的高斯点——Data——Export保存——打开属性表查看链接 上了cr(镉)pb(铅)hg(汞)属性——start editing——stop editing,为了保存一下连接后的属性,否则只是显示属性连接,下次打开连接的属性可能不存在了; 5、添加安丘市范围xiangzhenjie.shp文件; 6、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操作:工具箱——spatial analyst tools——interpolation——IDW、 Kriging、Natural Neighbor、Spline插值方法——需要插值的z value可以选铅镉汞——注意环境设置——output extent:选安丘市的范围shp——点OK就生成了栅格的插值结果图; 7、把安丘市的shp矢量转栅格——工具箱Conversion——to Raster——Features to Raster; 8、在工具栏空白处右击——添加spatial analyst工具条; 9、重分类:reclassify——点击classify——equal interval——分成1类(安丘市内为1,外 为no data,相当0)——OK; 10、栅格运算,把安丘市外的(0)裁剪掉:Raster calculator ——将重分类后的安丘栅 格图*插值后的重金属分布结果图——OK; 11、Layout 出图:制图修饰,右击安丘市xiangzhenqie图层——Lable Features,显示 各乡镇名——View——Layout——添加图名,制图人、时间,图例(重金属单位mg\kg),修改比例尺上的注记等,也可在Insert——新Data Frame,添加上安丘市在山东省的位置缩略图; 12、制图输出:File——Export Map—设置JPG格式及分辨率300pi——大功告成啦~

arcgis中七种插值方法的对比分析

反距离权重法的工作原理 反距离权重(IDW) 插值使用一组采样点的线性权重组合来确定像元值。权重是一种反距离函数。进行插值处理的表面应当是具有局部因变量的表面。 此方法假定所映射的变量因受到与其采样位置间的距离的影响而减小。例如,为分析零售网点而对购电消费者的表面进行插值处理时,在较远位置购电影响较小,这是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在家附近购物。 使用幂参数控制影响 反距离权重法主要依赖于反距离的幂值。幂参数可基于距输出点的距离来控制已知点对内插值的影响。幂参数是一个正实数,默认值为2。 通过定义更高的幂值,可进一步强调最近点。因此,邻近数据将受到最大影响,表面会变得更加详细(更不平滑)。随着幂数的增大,内插值将逐渐接近最近采样点的值。指定较小的幂值将对距离较远的周围点产生更大影响,从而导致更加平滑的表面。

由于反距离权重公式与任何实际物理过程都不关联,因此无法确定特定幂值是否过大。作为常规准则,认为值为30 的幂是超大幂,因此不建议使用。此外还需牢记一点,如果距离或幂值较大,则可能生成错误结果。 可将所产生的最小平均绝对误差最低的幂值视为最佳幂值。ArcGIS Geostatistical Analyst 扩展模块提供了一种研究此问题的方法。 1. 3 限制用于插值的点 也可通过限制计算每个输出像元值时所使用的输入点,控制内插表面的特性。限制经考虑的输入点数可加快处理速度。此外,由于距正在进行预测的像元位置较远的输入点的空间相关性可能较差或不存在,因此有理由将其从计算中去除。 可直接指定要使用的点数,也可指定会将点包括到插值内的固定半径。 2. 4 可变搜索半径 可以使用可变搜索半径来指定在计算内插像元值时所使用的点数,这样一来,用于各内插像元的半径距离将有所不同,而具体情况将取决于必须在各内插像元周围搜索多长距离才能达到指定的输入点数。由此将导致一些邻域较小而另一些邻域较大,这是由位于内插像元附近的测量点的密度所决定的。另外,也可指定搜索半径不得超出的最大距离(以地图单位为单位)。如果在获取指定点数之前特定邻域的半径达到最大距离,则会针对最大距离内的测量点数执行该位置的预测。通常,如果此现象产生的偏差较大,则应使用较小邻域或最少点数。

ARCGIS空间分析操作步骤

ARCGIS空间分析操作步骤

ARCGIS空间分析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 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 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空间数据及其表达 空间数据(也称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

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等。它是GIS所表达的现实世界经过模型抽象后的内容,一般通过扫描仪、键盘、光盘或其它通讯系统输入GIS。 在某一尺度下,可以用点、线、面、体来表示各类地理空间要素。 有两种基本方法来表示空间数据:一是栅格表达; 一是矢量表达。两种数据格式间可以进行转换。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空间信息或者从现有的数据派生出新的数据,是将空间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空间隐含信息的提取和传输能力)是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

方面,也是评价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指标。 空间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库。 空间分析运用的手段包括各种几何的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 空间分析可以基于矢量数据或栅格数据进行,具体是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空间分析步骤 根据要进行的空间分析类型的不同,空间分析的步骤会有所不同。通常,所有的空间分析都涉及以下的基本步骤,具体在某个分析中,可以作相应的变化。 空间分析的基本步骤: a)确定问题并建立分析的目标和要满足的 条件 b)针对空间问题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c)准备空间操作中要用到的数据。 d)定制一个分析计划然后执行分析操作。 e)显示并评价分析结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