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山

浅谈中山
浅谈中山

浅谈中山

内容提要:我的家乡在中山,是我深深热爱的一片热土。中山市位于中国华南,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北连广州,毗邻港澳。中山旧称“香山”,因境内五桂山多奇花异卉而得名。近代以来,涌现了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首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等名人。1925年,为纪念刚刚去世的孙中山,香山易名为中山。中山市总面积为1783.67平方公里,南部是以五桂山为主的低山丘陵区,北部是平原河网区,常住总人口251.74万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主要语言为粤语,是一座社会和谐、经济兴旺、环境优美、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关键词:中山、行政沿革、方言、习俗

一、中山的行政沿革

(一)、中山古称“香山”,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近十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

(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之地后,中山属南海郡番禺县辖地。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中央管辖。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西晋末年,晋朝皇族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宝安县辖地。

(三)、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东莞县辖地。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开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皇族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四)、近代,中山涌现出了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国父孙中山。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成为了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

二、中山的方言

广东有三大汉语方言:白话方言、福建方言、客家方言。而这三大方言,至少在中山、珠海、深圳、香港等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不过中山方言除了三大方言均有分布外,还有其他一些自身的特点,使得中山方言表现出多样性,可以说是“十里不同音”。

(一)、方言的种类和分布。在中山,白话方言主要分成四大类亚方言:石岐话,主要分布在中山石岐城区、南区、南蓢大部分地区、板芙的东部;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进一步还可细分为古镇话、曹步话、海洲话;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中山北部大部分地区,以及南部的板芙、坦洲等地,地域几乎占了中山的一半,而沙田话则可进一步细分,主要有小榄话、黄圃话、水上话等。而中山的福建方言,也叫“村话”,主要分布在沙溪、大涌、火炬开发区、南蓢、三乡等地,还有神湾的芒冲、南区的树涌等“方言岛”。大致可以按地域来划分为:隆都话、张家边话、南蓢话、三乡话。而中山的客家方言,也叫“捱子话”,主要分布在五桂山、南蓢部分地区(包括翠亨)、神湾、三乡、坦洲部分地区,地域上大致以五桂山与神湾为中心。不过关于方言的分布,其实几乎可以说,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方言,在口音上多多少少存在些差异。

(二)、方言的特点。在中山,白话方言的各类亚方言都和广州话相近,但都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差异,而白话方言内部诸亚方言之间均有较大差异。然而

这些亚方言大部分均与周边地区的方言相近,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旧时香山(包括今中山、珠海、澳门,以及广州市番禺、南沙等部分地区)立县前后的居民原籍构成。在福建方言内部,主要表现在隆都话与三乡话之间差异较大。中山各地方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掺杂了一部分外国语言词汇。因而中山的福建方言,并非单纯的福建方言,如隆都话,它以闽南泉州话为基础,夹杂闽东福州话部分单音词,甚至还掺杂部分英语、西班牙语词汇,当然,现在也受广州话影响较大,里面也有很多广州话的词汇。因而,这样的福建方言,不能和泉州话同日而语,但仍保留着闽南话自身的特色,相互之间也难以听懂。而客家方言也相类似,里面也有很多广州话的词汇,和梅州的客家话不大相同了。此外,历代中山各地人民的交往,也促进了方言的相互交流与发展,产生了某些只有部分中山方言所共有的词汇。

(三)、方言形成的原因。中山方言的复杂分布是由香山立县时的原籍居民所构成的。1152年,当时的南宋朝廷批准设立香山县,划当时的南海、新会、东莞等县的一部份地区成立香山县,当地居民保留了原县籍的方言,产生了这些白话方言在当时的香山县的分布。此外,还和历代人们的迁徙分不开。来自福建以及客家地区的人们的迁徙,带来了各自的方言,导致了福建、客家方言在中山的分布;后来,原来的一片大海,逐渐淤积成陆,当时顺德、番禺等地人民为了逃避各种战乱,纷纷来到中山的这些荒地,后来开垦为一片片大沙田,而他们也带来了原籍地的方言,使得沙田地区的方言与顺德话相近,这种现象甚至延伸到了中山南端的坦洲。此外,迁徙后居民的方言,有的被当地方言所同化,所以才导致了中山方言的丰富多样。

三、中山的习俗

中山早在秦汉时期就存在,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一过程中,中山的人民形成了丰富的习俗文化,接下来我便略举几个:

(一)、沙溪龙狮鹤凤舞。沙溪的龙舞,源于古象角村。在明末清初,这个村发生了一次疫病,村民的科学知识贫乏,自然寄望于“神”助。他们认为龙有至高无上的神力,能祛邪消灾除病,就派出乡绅到有“龙”的南粤古镇佛山,请来了“龙”舞。自此,每逢民间重大节日,特别是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便舞龙游街,祈求平安吉祥。

(二)、黄圃飘色。所谓飘色,是由童男童女饰扮历史故事人物,造型定格在一个色柜上,由人扛抬,辅以乐曲在街上进行表演。黄圃飘色,主要由色柜、色心、色脚、色梗、色扛等组成。传统的飘色多用二岁到十二三岁的小孩作“色心”,以扮成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八大仙”等的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中的人物,或佛、道神像等。这“色心”比较讲究,一般只选用体重较轻的小童扮演,以达到“飘”的作用。因此黄圃飘色形成了色彩艳丽、色心妖俏、讲究力学、色梗幼细、造型大方、装置奇妙、内容含蓄、玲珑飘逸的地方特色。由于黄圃飘色的出色表现,1998年在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中,黄圃镇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飘色艺术之乡。

(三)、小榄菊花会。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朝廷欲血洗广东南雄珠玑巷。人们纷纷南逃,珠玑巷有部分难民逃至小榄,时值秋高气爽,月白风清,黄菊漫山遍野,溢香流金,景物宜人,便在此定居垦殖,建立家园。先人们喜爱菊花不畏寒霜、高风亮节的性格,于垦植之余,移野菊于园圃。久而久之,品种繁衍,菊艺日精,赛菊之风应运而生。清代乾隆元年初起“菊试”,继而举办了“黄华会”。至嘉庆甲戌(1814年),十个菊社联合举办规模盛大的菊花会,借以纪念先辈创业之功,寄爱乡之情,以花会友,促明日之发展,并相约今后以先辈定居小榄的年份———甲戌年为小榄大型菊花盛会之期,即每六十年举办一次,成为传统。其后于同治甲戌(1874年)举办了第二届,民国甲戌(1934年)举办了第三届。

(四)、现代中山人的习俗----慈善万人行。1988年春节后大年初七,为帮助中山市福利院筹集资金,改变孤寡老人的生活条件,由市文化局、市行政局联合发起举办第一届中山市敬老万人行。由此,每年的春节前开始一直到元宵节中山各界将为宏扬孙中山先生的博爱精神,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结合“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等不同的主题,演变成百万市民爱心大行动,举办全市性的慈善万人行活动。每年至此,中山人唱着“万人行之歌”穿行于大街小巷开展慈善募捐,以步行为公益筹款,慈善万人行活动当天有精彩的艺术表演和编演有时代气息的大型歌舞,另有彩旗队、鲜花队、鼓号队、彩巾队、花环队、彩车队等,形成了中山市一年一度的节日民俗活动,也成为中山市体现现代精神文明风貌的一项重要习俗。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山市. 百度百科

【2】浅谈中山方言. 中山吧

【3】中山习俗. 百度知道

【4】文化中山.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11年4月

岐江公园分析

《建筑与世界名园赏析》结课论文——园林2012级 中山岐江公园 姓名:刘人源 学号:2012512280 院系:农学院林学系 班级:园林2012 教师:王翠 日期:2015/3/28

一、简介 项目名称:中山岐江公园 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建成时间:2001年10月 造价:4000万 规模:占地面积:11公顷,其中水面面积:3.6公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俞孔坚简介: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全国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代表作:陕西省体育馆、法门寺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等。 总述: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历史背景下,几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在这里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为此,我们保留了那些刻写着真诚和壮美、但是早已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的旧厂房和机器设备,并且用我们的崇敬和珍惜将他们重新 幻化成富于生命的音符。 面对未来美丽的城市,这里的来龙去脉,属于劳动与创造者的人文灵光。这个项目由当时尚在初创阶段的广州土人承担施工任务。面对一个经典的设计,技术和质量上的要求已远不是最困难的事了,他们追求的是对精神与内涵的更为丰富的表现。本着同样

低碳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中国低碳经济分析及优化建议 摘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进一步加大,在生产力进步的同事,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由于现代产业的发展,碳排放量随之扩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全球变暖的现象导致世界各地发生了剧烈的环境变化。本文从微观经济学和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特征,在生产领域中,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如何实现社会最优,实现社会公平。分析低碳经济的最优合理配置,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MSC和MPC以及MSB和MPB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完全相等,因此需要引入政府为外部化成本买单,即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或者收费政策来实现帕累托最优。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对于污染水平达到最优进行碳排放配置的分析。最后总结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外部性,公共物品,政府管理,产权交易 一、前言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大量化石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人为地增加了大自然的二氧化碳浓度,打乱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现象。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International Panelon Climate Change,IPCC)会发布的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1906年~2005年)中,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56℃~0.92℃,由于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GHG)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预计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与1980年~1999年相比)将继续升高l.8℃~4.0℃,平均地面温度可能会升高1.1℃~6.4℃(IPCC,2007),这种全球的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的上升,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气候现象和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退化等。 由于人们无节制地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制定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明确提出:“将大

论文—浅谈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发展之路

浅谈如何认识低碳经济 郭亚军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的影

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

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特别是日俄战争后,宪政救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曾留学日本,深入了解接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宋教仁也坚持宪政救国。宋教仁的宪政思想主要包括三权分立、政党政治和内阁政治三大部分。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始终坚持致力于其宪政思想的实践,但由于受当时社会具体条件的限制以及其宪政思想本身存在的某种缺陷,最终归于失败。 正文: 20世纪初,中国已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迫在眉睫,各种救国思潮纷纷涌,1905年爆发的日俄战争,明治维新后实行君主立宪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战胜了老牌封建大国。这给中国带来极大的震撼,一时之间,宪政思潮逐渐从宣传、讨论提上改革议程。但是,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甚至一个党派内部对于宪政的理解相差甚远,想要实现的宪政模式也不一样,如清末立宪中立宪派官员就主张实行德日式的保留君主权力的君主立宪制,既想通过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由弱变强又能保持君主的权力。以梁启超、张謇为代表的多数在野立宪派就主张实行英国式的立宪君主制,虽保留君主,但希望尽早召开国会,由国会产生内阁,内阁对国会负责,皇帝不负责实际政务,“垂拱而治”即可。革命党人则反对一切君主制,主张实行美国式与法国式的共和立宪制,但在革命党内部,就采取何种形式的共和政体这一问题上,也存在者分歧,有主张美国式的总统制,有主张法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便是在此种环境下展开。 一.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形成背景 宋教仁,子得尊,号敦初,别号渔夫。1882年生于湖南省桃源县香冲村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宋教仁所处的19世纪末期正直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内有没落王朝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外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和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深深影响着宋教仁,使之走上了一条革命救国的道路,后在日本的学习和探索更加坚定了他革命救国,宪政就国的思想。具体而言: 1.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和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产生的客观原因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即救亡图存便成为了时代的主题而贯彻近代中国的始终。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都在救亡图存的号召下不懈地探索着救国救民之道。地主阶级经世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来抵制侵略的口号;于是,洋务运动便在“中体西用”的口号下开始大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大力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工业,但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人们觉醒,西方国家不仅优越在机器生产,更是其政治制度的先进,于是,对西学的理解从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出现了戊戌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开始著书立说,组织办刊学会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自由﹑平等的学说,要求改革君主专制,实行“定国是诏”,戊戌政变的爆发,使得这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很快归于失败,但是这场运动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清清政府反动的本质,思想更加先进,逐渐萌生了反清革命思想。1899年,时在湖南漳江书院读书的宋教仁便对友人说:“中国苦满政已久。有英雄起,雄据武昌,东扼九江,下江南,北出武胜关,断黄河铁桥,西通蜀,南取粮于湘,击鄂督之头于肘,然后可以得天下。”说明当时的宋教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已经产生反清革命思想。到20世纪初,庚子事件,日俄战争等等一系列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使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掀起了爱国救亡的高潮,西方的议会政治﹑政党政治﹑内阁制等等宪政思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效法西方实行宪政改革逐渐提上改革日程,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宋教仁的救国方案——民主宪政思想也逐渐形成。

中山市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中山市区域经济发展 在研究中山市区域经济相关问题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介绍一下中山。 中山市原名香山县,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为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珠江口伶仃洋,北连番禺、顺德,西及西南与新会、江门、斗门为邻,东南靠珠海、澳门。同时也是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5年3月改名为中山县,1983年改设为中山市,1988年初升格为省地级市。现辖22个镇和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经济上,中山市在2010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6.3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73.60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702.20亿元,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为2.8:58.7:38.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4%,拉动GDP增长9.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1%,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309.64亿元,增长20.4%;实现工业增加值1021.51亿元,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056.19亿元,增长20.8%。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89亿元,增长3.3%。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0.37亿元,增长2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11亿元,增长18.2%。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11.19亿美元,增长27.2%,其中进口86.14亿美元,增长27.9%,出口225.05亿美元,增长26.9%。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37亿元,增长26.2%,一般预算支出146.19亿元,增长24.8%。 在工业通过实施“技改贴息”政策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地推动了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进程。技改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备案的技改项目由2000年的50个增加到2004年的200个,技改贴息总额由2000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3800万元。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工程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仅2004年,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就高达60个;技术中心的建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2004年底,共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农业上积极引进各种农业器具,入各种先进农机。农机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动中山市农业经济发展。有关部门一个统计表明:农业机械每年可为全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浅析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摘要:低碳经济的本质就是找到一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道路。本文以低碳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背景,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对策建议,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困境策略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low carbon economy is to find a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in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road. this paper to a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 econom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plight strategy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具体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核心思想并无出入。即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

浅谈低碳经济方面的论文

浅谈低碳经济方面的论文 摘要:低碳经济的特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并且现在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很多发达国家都通过财政方式对低碳经济做出很多有益的尝试,加大政府财政的激励和约束作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低碳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瓶颈,详细的阐述解决措施,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参考依据。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财政政策 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暖,主要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在运行中主要是解决气候的变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该事件已经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中国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前行的国家,不但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要承受环境负担,所以我国的整体发展中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推动低碳产业链的发展,让我国的低碳产业在国际发展中立于前列,在产业发展中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是也要考虑环境为子孙后代带来的影响,因而要运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节能降耗的效果显著。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央安排336亿的财政内投资,中央财政总体资金额达到505亿元,用于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与城市污水设施配套处理。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导致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根据现行数据统计累计下降大概10.1%,而这直接节约了2.9亿吨标准煤。 (二)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显著提升。我国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进展显著,不但提升其整体的技术水平,并且产业发展也形成一定的规模,2013年底,我国的新生能源主要占比已经超过原有的13%。2014年,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经位居世界榜首,成为全球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在全球发展态势不利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30%的高增长。2014年底,中国的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300万千瓦,风力发电在全球排名第四,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发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述略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述略 ” 一般认为,宪政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合理的制度,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回首百年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这一进程与国人变法图强、试图回应现代化的主观努力息息相关,也是中国在寻求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立宪主义思潮的客观反映。本文对近百年来中国宪政理论作一梳理和简介。 一、中国近代以来宪政思想发展阶段的划分 以政权性质为标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宪法学和成立以后的宪法学。有学者依据这一标准,分为清末立宪、北洋政府立宪和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宪法,孙中山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以社会性质为标准,有学者认为可分为两个阶段: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宪法学、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宪法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学。 以历史阶段作为划分方法,有学者认为,可将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近代宪法时期,包括清末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时期;二是现代宪法时期,包括新民主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时期。也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宪政历史可以分为晚清皇朝的宪法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宪法、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宪法性文件、国民党政府的宪法和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 以立宪政体为标准,有学者将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清末君主立宪时期、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有学者将宪政思想与不同时期的宪政建设分割开来,将中国近代宪政运动分为孙中山宪政思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政、中国苏维埃政权宪政、新民主主义宪政。 还有学者以立宪主义主导及核心价值为标准,把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封建君宪宪政思想、资产阶级市民宪政思想和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宪政思想。 上述分类方法各有其合理之处,都有助于从某一方面说明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宪政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了突出宪政思想的发展演进,本文将分为君主立宪的宪政思想、资产阶级市民宪政思想和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宪政思想三个阶段,对近年以来宪政思想进行综述。

中山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中山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要求紧紧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和“建设…三个适宜?、更加美丽中山”的核心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推进我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山要抢抓发展机遇,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加快转型升级为基点,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编制好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陈良贤强调,编制“十三五”规划要准确把握“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支撑条件,科学合理设定规划目标,努力填补发展短板,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平共享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式;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创发展新优势;要切实加快转型升级,加快建立核心产业体系,推动城市转型与产业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大力推进人的城镇化,切实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工作方案,市“十三五”规划体系包括市总体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程序包括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环节。编制期限从2014年7月启动,到2016年初完成。会议同时审议确定了31个拟编制的“十三五”专项规划,其中重点专项规划20个,一般专项规划11个。 会议还审议了《中山市行政处罚权力网上运行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议题,并传达了省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会议、省全面深化气象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议等会议精神。

10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中山岐江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中山歧江公园是一个现代景观设计的实验,他所要体现的是脚下的文化——日常的文化、作为生活和作为城市记忆、哪怕是昨天的记忆。岐江公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区,园址原为粤中造船厂旧址,水面与岐江河相联通。场内遗留了不少造船厂房及机器设备,包括龙门吊、铁轨、变压器等等。作为工厂,它不足称道。但几十年间,粤中船厂历经新中国工业化进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史沧桑,特定年代和那代人艰苦的创业历程,也沉淀为真实并且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中山歧江公园设计所要表现的美是野草之美,平常之美,那些被遗忘、被鄙视、被践踏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美。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对作为人及其整体的存在基础和背景的认识。中山歧江公园设计的特点,可以从设计方法及其所表达的含义等方面来认识。 设计揭示人性与自然之美 从方法上,设计曾面临了三个设计思路上的诱惑:第一大诱惑是借用地方古典园林风格,即岭南园林的设计方法,。优越的临江及含湖环境、丰富的岭南植物以及中山市已有的园艺和工艺技术,加上资金上的保证,为创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园林创造了条件。第二大诱惑是设计一个西方古典几何式园林,其理由也相当充分。首先中山作为一个华侨城市,近百年来,受到南洋建筑风格的影响。其次,近年

来的城市景观建设也特别注重园艺和工艺之美。第三大诱惑是借用现代西方环境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路子,其典型代表是Rchard Hagg 的美国西雅图炼油厂公园和Peter Latz的德国Ruhr钢铁城景观公园论文格式,这两者都强调了废弃工业设施的生态恢复和再利用,而成为具有引领现代景观设计思潮的作品。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贯穿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其中的许多方法也借鉴到本设计中来了。歧江公园的个性正是在与以上三种设计思路的不同和相同中体现出来的。与岭南园林相比,歧江公园彻底抛弃了园无直路、小桥流水和注重园艺及传统的亭台楼阁的传统手法,代之以直线形的便捷步道,遵从两点最近距离,充分提炼和应用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与西方巴洛克及新古典的西式景观相比,歧江公园不追求形式的图案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经济与高效原则下形成的“乱”,包括直线步道的蜘蛛网状结构,“乱”的铺装以及空间、路网、绿化之间的自由,却基于经济规则的穿插。与环境主义及生态恢复相比,歧江公园借鉴了其对工业设施及自然的态度:保留、更新和再利用。同时,与之不同的是,歧江公园的设计强调了新的设计。并通过新设计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揭示人性和自然之美。 视觉与空间传递足下之美 歧江公园的景观设计通过视觉与空间的体验传达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足下的文化。即一个普通造船厂所注释的那片土地上、那个时代、

浅谈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浅谈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低碳旅游以及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景区低碳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原则及开发策略。 一、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产生于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低碳经济是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正逐渐成为新的时代发展潮流,旅游业作为当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响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最早正式提出“低碳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降低“碳”的旅游。在旅游活动中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并用自己的行动弥补行动所释放的“碳”。低碳旅游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旅游景区开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第一,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碳旅游

实质上是协调旅游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低碳旅游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第二,推动旅游景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如重视硬开发,忽视软开发;景区内服务设施等方面能源消耗比较突出;智能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应用不足。发展“低碳旅游”能够推动景区由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促进低碳产业合作。由于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低碳旅游景区在开展低碳旅游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其他低碳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这将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共赢”的发展模式。 第四,有利于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低碳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将这种新理念纳入到景区的开发及经营管理中,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新产品、开辟新领域。 第五,宣传低碳理念的平台。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旅游景区通过开展低碳旅游让人们去体验低碳生活,由此而成为低碳理念的宣传平台,在倡导“低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塑造旅游景区良好的形象。在目前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旅游景区开发设计低碳旅游产品是迎合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 按: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在城市发生较大变革的时候编制的,分别是1983年设立县级市后修编的85版和1988年升为地级市后修编的92版。经过省人民政府审批的这两次城市总体规划为我市的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和“适宜创业、适宜居住”的城市发展新目标的确立,已把我市的城市发展推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我市新一轮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展编制的,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及诸多专家两年多的努力,该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了纲要成果。欢迎广大读者就该规划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可通过电子邮件(zssghj@https://www.360docs.net/doc/b51316235.html,)、信函或直接递交到市规划局。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保障中山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特制定《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中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3条本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1)市域范围为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也是本规划确定的中山 市城市规划区范围,陆域总面积1800.14平方公里、海域总面 积176平方公里。其行政建制为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 火炬开发区、南朗、小榄、三乡等24个镇区。 (2)中心城区的规划区范围包括主城区(石岐区、东区、西区、 南区)、火炬开发区及沙溪镇、大涌镇、港口镇、五桂山镇、南 朗镇(简称为5区5镇),陆域总面积为760.62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近期为2004-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2020年以后为远景。 第5条文本中粗体字条文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展低碳经济是保护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严峻,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发展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重大进步[1]。 1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所占的比重较高,低能耗的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中煤炭所占比例达2/3,电力结构中,燃煤发电约占80%,这与我国的“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密切相关[2]。建材、钢铁、电力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热,部分行业仍存在工艺和装备缺陷。 1.2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资源、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我国高碳经济特征十分明显,作为出口大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能源和消耗快速增长。单位GDP能耗虽然有所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地区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经济生产方式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工艺陈旧,设备老化,节能技术应用不广,造成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环保设施落后甚至缺少,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 1.3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 可再生的能源在消耗后可以得到恢复和补充,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清洁能源。但由于技术条件、区域限制、前期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率很低。 1.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大部分人普遍认为低碳环保是政府的行为,与个人没关系,一些人甚至认为低碳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的关系,制约经济的发展,公众的节约意识不高、绿色消费意识淡薄,过度消费现象较为普遍。 2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2.1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培育全民低碳意识

2017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中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450.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89亿元,下降2.5%;第二产业增加值1734.97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48.45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50.3:47.8。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金融业增长6.0%。全市人均GDP达106327元(折15748美元),增长5.7%。

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210.17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8.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06.32亿元,增长3.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4.6%,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385.62亿元,增长8. 3%;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10.11亿元,增长9.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1.3%。

民营经济增加值1799.82亿元,增长5.7%,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52.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9%。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七升一降”态势,其中,医疗保健类、居住类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8%和2.8%;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价格分别上涨1.7%、1.3%、1.2%、0.9%和0.5%;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0.3%。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61073人,城镇登记失业105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政府对策

2012年第15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15 收稿日期:2011-11-30,修回日期:2012-02-24 基金项目:2009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低碳经济取向下加快企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L09BZX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15.01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与政府对策 秦书生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态经济模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许多困难: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有待于完善,低碳技术开发不足,能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等。我国政府促进低碳经济发展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低碳经济教育引导,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法律体系,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服务体系。关键词:低碳经济;政府;技术;政策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15-0056-04 Difficulties and Government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China QIN Shus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Law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China ) Abstract :Low carbon economy is an ecological economic model which is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low emission as its foundation.We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course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For example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coal -based energy structure ;th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nomic need to be perfect ;the low carb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insufficient ;the use of energy is inefficient ,and so on.Therefo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economy ,it is necessary for our government to strengthen public education and guidance ,strengthen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push forward low carbon technology R&D ,vigorously develop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and establish the market service system of low carbon market. 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government ;technology ;policy 当今世界,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恶化、资源紧缺已成为世界性难题。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热点。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形成全球的共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各国都在探索中前进。中国是一个高耗能的国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同时带来了机遇。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传统的发展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即通过低端技术开采、利用资源,持续不断地将其变成废物,通过牺牲环境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其环境治理模式是末端治理:先污染,后治理,即以环境和资源的高耗竭性消费取得经济发展后再治理 环境。传统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加重了资源耗费、环境污染,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CO 2)浓度升高,并带来全球气候变暖,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反思。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消耗低碳燃料为主,追求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最小化排放的生态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国低碳经济发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说明

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简本)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确定中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中山市域范围,即中山市行政辖区范围;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1.市域规划范围 包含陆域总面积1784.00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76.00平方公里。其行政建制包括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火炬开发区、小榄镇、南朗镇、三乡镇等24个街道办事处及建制镇。 2.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包括主城区(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4个街道办事处)、火炬开发区(不含马鞍岛部分)及港口镇、五桂山街道办事处(不含桂南、南桥部分),陆域总面积362.6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2010-2020年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坚持全面改革创新,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打造新型专业镇,加强两岸四地区域合作,走国际化道路,与粤港澳共同建设世界级城镇群,把中山建设成为适宜居住、适宜创业、适宜创新的创新发展与专业制造中心城市、珠三角宜居建设精品城市、全国改革先锋示范城市。 (二)城市发展策略 1.经济发展策略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构建以现代专业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区域创新服务业为支撑,都市休闲农业协调发展的创新型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中山区域与国际竞争力。 (3)加快专业镇与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打造新型专业镇,发挥经济转型引领作用。强化生物医药、健康保健、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与粤港澳和湾区合作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研发、教育、信息、文创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为珠三角都会区提供观光、休闲、教育等服务。 2.空间发展策略 (1)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强两岸四地合作,围绕珠江口湾区打造世界级城镇群,形成与港澳共建的世界生态宜居湾区。借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联系,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 (2)强化市域空间管制,优化整体空间结构,提升外围组团中心服务功能,培育翠亨新区等战略性发展节点,构筑分工明确的多层次空间结构。 (3)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强化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 3.社会发展策略 (1)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完善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建立全口径的人口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加快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率先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市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保障型住房建设,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4)加快智能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打造政府现代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城市。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完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对中山市旅游发展的一点思考

2009年11月6日,《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总体规划》评审会在中山市召开,我作为评审专家与会并发言。该规划由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目的是将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打造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山市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中山市政府对这次评审会高度重视,副市长谭培安亲自到会,郑向荣副秘书长主持评审,市委宣传部、市旅游局、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建设局和规划局等16个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评审会结束后,谭副市长又就中山旅游发展问题跟专家组交换了意见。 在会上,我对规划单位所做的前期调研工作给予了肯定,对旅游区项目布局和功能定位表示认可,并且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为了加强规划的落地性和市场可操作性,我就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的品牌定位和市场营销问题做了发言,主要内容如下: 1、品牌定位。 要做好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的文化品牌,首先应梳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提炼和彰显景区文化品牌个性。目前规划单位对自然资源的调查比较扎实,但对人文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孙中山先生作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为什么会诞生在这里呢?如果孤立地看https://www.360docs.net/doc/b51316235.html,问题,我们也许认为这是历史巧合。但是,如果视野放开一些,我们会发

现几乎是在同一时期,距这里不远的佛山和江门,还出了两个重量级的人物:康有为和梁启超。清末至民国初期是风云激荡的时代,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康有为和梁启超戊戌变法失败,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都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件。而改良派和革命党的领袖人物同时产生于岭南地区,颇耐人寻味。 我到广东以后,一直在思考岭南文化的精神本质是什么。今年观看国庆大阅兵,当看到全国所有花车中最靓丽最耀眼的广东彩车时,我一下子领悟了岭南文化的精神本质就是四个字:“领潮争先”。从近现代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由于地处南疆边陲,距离中央权力中心较远,开埠最早,对外交流频繁,民众思想开放,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使岭南文化具有一种激流勇进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站在这个角度去看历史人物和文化现象,我们就能看到一种必然性。 但是,广东旅游在展现岭南文化方面,至今做得很不够。就拿广东在国内旅游市场的主推线路“广深珠”来说,全国人民来广东旅游,似乎就是为了看一眼广州的中信广场,逛几个深圳的主题公园,再经过虎门大桥远眺虎门炮台。这样下去,岭南文化会越做越贫薄。广东要做旅游强省,要做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我认为还是要依托岭南文化。岭南文化的人格化代表就是孙中山。孙中山生在这片土地,童年在这里度过,成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