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醉操作规范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

小儿麻醉操作规范

(一)术前准备:

①患儿准备:术前禁食时间:

<6月,禁:固体4h,清饮料2h

6—36月, 6h, 3h

>36月, 8h, 3h 麻醉师应向家长强调术前禁食禁饮的必要性,如因手术延迟禁食时间过长,术前应静脉输液,5岁以下小儿术前最好建立静脉通路。

②了解营养发育情况:小儿体重(kg)计算法:(出生体重3kg;1~

6月,月龄×0.6+3; 7~12月,(月龄-6)×0.5+6×0.6+3; 2~12岁,年龄×2+8)。小儿身长计算:(年龄×5+75cm)(2岁以上)。

血红蛋白<100g/L或红细胞压积(Hct)<0.3应纠正。

③麻醉师术前必须访视病人,与病儿建立感情,减少其恐惧心态,

避免术后精神创伤。根据病史、检查情况向家长讲明麻醉的风险性,以取得理解。进行评估决定麻醉方法和家长签署麻醉协议书。

对伴有上呼吸道感染者施行全麻,麻醉期间并发症多,可发生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紫绀等,暂停选择性手术。

发热伴有其它炎性症状或疾病,应暂停择期手术。急症手术发热者应适当降温。

④实施方案的准备:麻醉师麻醉前对实施的麻醉做好全面的准备,

合适的麻醉器具(麻醉机、咽喉镜、加压面罩、气管导管、喉罩等),所需药品稀释、标签、备用,监护仪性能完好,积极采取有

效的保温措施(新生儿、早产儿室温35-37℃为宜),备小儿绑手带及脚带、肩下垫枕。

(二)术前用药:

②托品0.01-0.02mg/kg,新生儿0.1mg/次,早产儿酌减。

②对于不合作患儿,给予氯胺酮(肌注4-6mg/kg或静脉1-2mg/kg)

麻醉后,抱入手术室,没有建立静脉通路的建立静脉通路。(三)连接好监护仪进行监测。

(四)三种麻醉实施方案:

静脉麻醉

1.适应症:短小简单浅表手术。

2. 氯胺酮1-2mg/kg(20ml注射器稀释5mg/ml)静脉注射,必要时追

加1/2-1/3,可复合异丙酚维持,异丙酚诱导剂量:2-2.5mg/kg 泵注剂量:小儿9-15mg/kg/h,成人4-12mg/kg/h,可根据患儿情况调整泵注速率.麻醉中密切注意呼吸情况,麻醉师不能离开并需常规给氧,监测SpO2。

喉罩全身麻醉

1.适应症:①无呕吐返流危险的手术,②不需肌松的体表、四肢全麻手术③困难插管时

2.麻醉诱导:七氟醚吸入,或氯胺酮1-2mg/kg,异丙酚2-2.5mg/kg,

芬太尼2-3ug/kg或瑞芬太尼1ug/kg(50ml注射器稀

释20ug/ml)。注意:2岁以下小儿慎用芬太尼。

3. 喉罩置入:

附喉罩型号对应相关体重、套囊容量。

4. 机控呼吸:见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呼吸管理

5. 维持:七氟醚、异丙酚、瑞芬

6.退出喉罩时机为浅麻醉状态。

7.注意事项:①麻醉过浅,插入喉罩时,容易引起患儿呛咳、喉

痉挛等并发症。②喉罩型号选择不恰当,会厌被推向

声门,引起呼吸道部分梗阻。③喉罩在舌后遇到阻力

时,不可强插以防造成损伤

8.并发症:①误吸和返流。预防措施:a选择型号合适的喉罩和

仔细进行置入操作,b良好的肌肉松弛、低通气罩充

气压和正压通气中尽可能降低通气压c压迫环甲状软

骨等。②呼吸道梗阻。处理:a因位置不当造成的应

立即拔出重新插入或改其他通气方法,b避免套囊过

度充气,c因麻醉深度不当在置入喉罩时发生屏气,

一般不要移动喉罩,20-30s屏气会自动消失。③气道

损伤和咽喉疼痛。④意外性脱出。⑤通气罩周围漏气。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1.适应症:需肌松有返流危险的手术。头颈、口腔手术、腹部大

手术、危重病儿手术,侧卧位、俯卧位、手术等。2.常用药物:①吸入全麻药:七氟醚,②静脉全麻药:氯胺酮

1-2mg/kg,咪唑安定0.1~0.2mg/kg,异丙酚2~

2.5mg/kg, 单独应用剂量宜偏大,两药合用时应减

量。③肌松药:琥珀胆碱0.6~1mg/kg(气管插管),

维库溴铵0.08~0.1mg/kg,作用维持40min左右,追

加量为初量的1/3~1/2。

3.麻醉诱导:阿托品,氯胺酮,异丙酚,维库溴胺,(地塞米松

0.2-0.5mg/kg或甲强龙1mg/kg防止喉水肿、喉痉挛)

4.气管插管:

①插管后双眼用防过敏胶布粘住。

②气管插管注意事项:

a、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置管深度根据年龄和发育状况合理选

择。常用公式:导管内经=年龄(岁)/4+4;导管插入深度:

年龄(岁)/2+12.

b、婴幼儿呼吸道最狭窄处在环状软骨水平,喉腔呈现漏斗型,

插管如遇阻力应选择小一号导管。

c、插管后检查两肺呼吸音是否均等,当给予15~20cmH2O正压

通气时,无套囊导管周围允许有轻度气体漏出。

d、导管应牢固固定,体位变动后,应再作两肺听诊,以防导管

滑出、扭曲或误入一侧支气管。

③呼吸管理(控制呼吸及机械通气):

a、呼吸频率:婴儿及新生儿36次/分;1~5岁:25~30次/分;

6~9岁:20~25次/分;10~12岁:18~20次/分。

b、潮气量:新生儿6ml/kg,婴儿8~10ml/kg,小儿10ml/kg。

c、吸/呼比:1∶1.5或1∶2。

d、吸气压:7~15cmH2O。

长时间机械通气需监测动脉血气,根据结果调整呼吸参数。

5.麻醉维持:七氟醚,异丙酚,瑞芬或芬太尼,维库溴胺。

6.麻醉苏醒期处理:

a、拔管指征:肌力基本恢复:自主呼吸正常,呼吸交换量满

意,潮气量>8ml/kg,吸入空气时SaO2>90%,PaO2>80mmHg,PaCO2<45mmHg。下列情况必须完全清醒后拔管;①插管困难病儿;②急症手术病例避免呕吐返流;③新生儿。

b、拔管时须充分清理口咽分泌物。拔管后体位取侧俯卧或肩

下垫薄枕、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舌后坠者,置口咽通气

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5)术中输血补液原则

一、手术期间输液

1、正常维持液量:

正常维持量(ml)=每小时需要量4ml/kg/h:2ml/kg/h:1ml/kg/h×估计手术时间。

2、术前禁食所致的液体缺失量:

术前禁食液体缺失量(ml)=禁食时间×每小时需要量,此部分液体可在第一小时输入1/2,第2、3h各输入1/4。

3、麻醉丢失量:

随麻醉装置不同,吸入冷而干燥的气体,呼吸道液体损失多,吸入加热湿化的气体时,呼吸道液体丧失少。

4、手术创伤所致液体丢失:

一般按小手术补充2ml/kg/h);中等手术4ml/kg/h);大手术6ml/kg/h;腹腔大手术可达15ml/kg/h。

例:10kg小儿禁食4h施行中等手术,则术中补液第1h应为:40ml+80ml+40ml=160ml。第2、3h各为:40ml+40ml+40ml=120ml。5、电解质需要量:每100ml水需要量应补充电解质:Na+2.5mmol,K+

2.5mmol,CL- 5.0mmol。

二、液体选择

手术开始时用5%GS平衡液输注,即5%GNS入室,输完250ml后改用平衡液输注,即乳酸林格液,可以满足术前失液、术中维持及第

三间隙失液的需要。

三、估计血容量、失血量及其补充

a、估计病儿血容量(EBV):新生儿80mg/kg,婴儿75ml/kg,小儿70ml/kg,肥胖小儿65ml/kg。

b、计算最大允许失血量(MABL):MABL=EBV×(病儿Hct-30)/Hct,如失血量<1/3MABL,补平衡液:失血量>1/3MABL,而<MABL用胶体补充,适当加用血液或平衡液;失血量>MABL,则必须输血。

c、补充:输注平衡液与失血量之比为3∶1,胶体液与失血量之比为1∶1。

对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多的手术,麻醉中保证静脉通畅,手术开始即可输血,先按10ml/kg补充,并根据出血情况调整输血速度。

四、补液监测

对出血较多的手术,应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外周静脉充盈度及囟门下陷等,保持尿量在1~2ml/(kg?h),必要时监测CVP。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1、麻醉器械用品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体格等个体特征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各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把,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 1)麻醉诱导用药:硫喷妥钠、丙泊酚、依托咪酯、地西泮、咪达唑仑、羟丁酸钠或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琥珀胆碱、筒箭毒碱、维库溴铵、泮库溴铵、哌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麻醉要:恩氟烷、异氟烷、地氟烷、七氟烷、氟烷以及氧化亚氮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和氯胺酮。 3、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为例,按以下顺序进行: 1)检查喉镜、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擦拭并包裹,放在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请托病人下颌,维持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间歇辅助呼吸。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畅。 3)缓慢静注一定浓度、剂量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剂量的肌松药,左手扶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进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自病人右口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界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全段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气管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导芯。 7)调节导管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称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挤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称,再听诊剑突下有无气过水声,方可断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 8)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开启麻醉机机械通气,实行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进入麻醉维持期。 麻醉维持与管理麻醉结束前30分钟,首先停用肌松药,待缝皮时停吸入麻醉药,继续給氧;静脉复合麻醉时,则依所用药物性质酌情减量至停用。严格掌握拔出气管导管指征:病人清醒,咳嗽反射和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正常,对指令反应良好,肌力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前必须清理口腔和气道分泌物。拔管后给予面罩吸氧,继续术中基本监测。麻醉维持期管理和麻醉后注意事项按“围麻醉期监测处理要点”规定执行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精选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 目录 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 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起一台。 2.麻醉用药 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依托眯脂,地西泮,力月西,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 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 8)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开启麻醉机机械通气,施行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进入麻醉维持期。 4.麻醉维持和管理麻醉结束前30分钟,首先停用肌松药,待缝皮时停吸入麻醉药,继续吸氧,静脉复合麻醉时,则依所用药物性质酌情减量止停用。严格掌握拔除气管导管指正:病人清醒,咳嗽反射和自主呼吸恢复,潮气良正常,对指令反映良好,肌力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前必须清理口腔和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予以面罩吸氧,继续术中基本检测。麻醉维持期管理和麻醉后注意事项按“围麻醉期检测处理要点”规定执行。 ) 二. 硬膜外阻滞操作规范 1.操作方法 1)病人体位:侧卧位,背部近手术台沿,头向胸壁弯曲,双膝卷屈靠近腹壁,屈背务使拟定穿刺点后突。 2)穿刺部位:根据手术部位选择。 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戴消毒手套,常规皮肤消毒,铺消毒巾。

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236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医院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为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按照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完成各项医疗指标的控制、分析工作,诊疗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现、整改工作。组长:高宝柱副组长:武毅成员:邢金城华伟瞿秋

(二)科室成立以诊疗小组为单位的下一级质控小组由诊疗小组负责人具体负责落实本组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各项工作。组长:邢金城华伟瞿秋成员:各医疗小组所有医务人员 二、医疗质量控制内容科室质量控制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部分。 (一)医疗指标 1.麻醉人数≥医院对科室的医疗指标的要求; 2.麻醉死亡率≤0.02%; 3.临床及药物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3.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4.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标准

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一麻醉科接到手术通知单后 由总住院医师根据手术种类、病人情况和麻醉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手术病人的麻醉;必要时向科主任报告麻醉安排情况。二术前准备: 术前访视患者掌握病情,进行评估,行ASA分级,预测麻醉危险程度。介绍麻醉方案、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和麻醉前病人的准备并麻醉前谈话和签字。行术前用药。 三麻醉前准备: 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插管 器具、吸引器等器具准备。 2、药品:诱导药(略)肌肉松弛药(略)吸入麻醉药(略)^ 静脉麻醉药(略)急救药品(略)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 饱和度等,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 5、核查病历 6.查对: ①.由麻醉医生主持与巡回护士主刀医生三方查对患者姓名、住 院号、科室、诊断、手术方式及部位、术前用药及麻醉方法等 ②.药品查对:名称、剂量等

③.麻醉机等器械的再次检查。 ( 四麻醉诱导: 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按以下顺序进行: 1、进行手部消毒打开一次性全麻包并检查喉镜、一次性气管导管。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气道 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辅助呼吸。 3、维持输液管道通畅,缓慢静注一定浓度、剂量的麻醉诱导药, 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剂量的肌松药;右手扶 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左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进行控制呼吸,直 至病人呼吸停止,肌松完善。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自 病人右口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托住病人颞枕 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露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界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 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 门轻柔插入气管内,退出管芯,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 ) 7、调节导管深度,放置牙垫,导管气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 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称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 挤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称,再听诊剑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淇县福利医院 麻 醉 科 技 术 操 作 规

目录 一、全身麻醉操作规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 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 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 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 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 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 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

一. 全身麻醉操作规 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气管导管三根(根据 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 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 库溴铵等。 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 及氟烷等。 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 麻醉诱导 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 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 分放床头。 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 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

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 8)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开启麻醉机机械通气,施行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进入麻醉维持期。 4.麻醉维持和管理麻醉结束前30分钟,首先停用肌松药,待缝皮时停吸入麻醉药,继续吸氧,静脉复合麻醉时,则依所用药物性质酌情减量止停用。严格掌握拔除气管导管指正:病人清醒,咳嗽反射和自主呼吸恢复,潮气良正常,对指令反映良好,肌力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前必须清理口腔和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予以面罩吸氧,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002]

麻醉科常用设备操作规范与流程 麻醉机 一、使用前准备 1.开机前首先应检查麻醉机各管路的连接是否正确、可靠,包括麻醉机与钢瓶或中央供气口连接的进气管以及病人回路等。 2.打开氧气钢瓶或中央供气阀门,将供气压力调至0.4MP左右 3.接好电源,打开麻醉机电源、气源总开关,仔细检查整机各部分是否有漏气;确认麻醉机能正常工作后再使用。 二、开机操作程序 1.按病人的实际情况,麻醉师应调整好各项参数,如流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以及上下限报警值等,然后气体控制器上的手动/机控开关切换到机控位置。用快速充氧将有机玻璃罩内的呼吸皮囊升到顶部,接上模拟肺,开启呼吸机试运行。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检测出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若无误则可关闭呼吸机,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 2.使用时将管路接到病人身上,开启呼吸机,析开蒸发罐开关,实施手术病人麻醉。 3.在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麻醉监护仪中所得到的各项测量数据,必要时作相应的参数调整。 4.麻醉结束后关闭呼吸机和蒸发罐开关,如有接台手术,应更换经过消毒的病人呼吸管路,并使麻醉机处于待机状态;如无接台手术,则关闭总电源开关和气源开关。 三、操作要求: 1.麻醉机应由有资格的麻醉师负责使用,无资格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2.出现各类报警时,应分析报警原因。如因麻醉机本身故障引起的报警,而无法排除的应马上更换备用机,并通知工程师维修;如属病人生理参数变化引起的报警,应马上采取必要措施或关机处理。 3.麻醉机使用中,未经麻醉师同意,其他人员不能任意改变设置参数与报警上下限。 四、维护保养要求: 1.每日手术结束后,需卸下流量传感器模块及病人呼吸管路做维护保养。建议使用高温高压方式对硅胶吸管路进行消毒。 2.使用中性洗涤剂擦拭主机各表面的污垢。

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15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 度标准版本

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医院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为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按照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完成各项医疗指标的控制、分析工作,诊疗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现、整改工作。组长:高宝柱副组

长:武毅成员:邢金城华伟瞿秋 (二)科室成立以诊疗小组为单位的下一级质控小组由诊疗小组负责人具体负责落实本组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各项工作。组长:邢金城华伟瞿秋成员:各医疗小组所有医务人员 二、医疗质量控制内容科室质量控制包括医疗指标、规章制度、病历书写质量、培训与考核、医患沟通及知情告知、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监控六个部分。 (一)医疗指标 1.麻醉人数≥医院对科室的医疗指标的要求; 2.麻醉死亡率≤0.02%; 3.临床及药物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3.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4.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5.甲级病案率≥90%; 6.药品比例≤28%; 7.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8.完成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9.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10.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11.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三级医院≤0.04%; 12.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13.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14.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15.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16.“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17.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8.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

一、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

麻醉科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麻醉科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连续硬膜外麻醉操作规范 适应症: 1、常用于腹部、腰部、盆腔及下肢的手术。 2、颈部、上肢及胸壁的手术也可在硬膜外腔阻滞下完成。 3、术后镇痛。 禁忌症: 1、不能合作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者。 3、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颅内压升高者。 5、严重低血容量及休克者。 麻醉操作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包括手术方式、麻醉选择适应度、手术及麻醉文书的签署情况等,还需向病人询问包括药物过敏史、禁食时间、身体不适情况、有无不良麻醉史等以及对其进行气道的评估。对于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寻求帮助。 2、开放一条及以上快速的静脉通道。给病人行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监测并并作为基础值记录在麻醉单上。给麻醉机连接螺纹管并检查能否正常使用,确保吸引器和气道通气设备到位。 3、准备药物包括(不限于):阿托品(0.1mg/ml)、麻黄素(5mg/ml)或甲氧明 (0.5mg/ml)、2%利多卡因(5ml)和生理盐水(10ml)各两支、0.75%罗哌卡因15ml(乳腺手术为0.25%罗哌卡因15ml)。麻醉药物应有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玻璃安培药液用砂轮锯瓶口后应用消毒液涂抹锯口。 麻醉操作: 1、打开麻醉穿刺包和加强型硬膜外导管。 2、病人摆左侧卧位,定L2/3椎间隙位置(乳腺手术为T4/5)。 3、以免洗手消毒液行卫生手消毒后再戴无菌手套。 4、以麻醉穿刺包内独立的方盘装消毒液,应避免消毒液接触穿刺物品。

麻醉科操作技术规范

第一节临床麻醉日常工作规范 麻醉选择的基本原则 麻醉选择主要指麻醉方法、麻醉药物、检测项目和方法的选择。麻醉的选择主要由麻醉医师来进行,如果外科医生或病人有特殊要求,可与麻醉医师协商,麻醉医师有决定权。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选择对病人生理扰乱轻,镇静、镇痛、肌松完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能满足手术操作要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任何麻醉都有一定失败率,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允许在手术期间更改麻醉方法。 【麻醉选择依据】 一、病人的情况 病人的情况包括年龄、拟手术治疗的疾病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重要脏器的功能、情绪与合作程度、肥胖程度、病人医院。例如,幼儿不能配合就只宜选择全麻或基础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病人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须行上腹部手术,可能以小剂量结合浅的全身气管麻醉比较稳妥;对尿毒症病人的急症手术就只能考虑局麻或部位麻醉;如病人情绪异常紧张,无疑全麻较为合适;肥胖病人如果在仰卧位即有明显通气不足的表现,则克服困难进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为较好的选择;对病人的意愿应该充分考虑,如果没有麻醉上的禁忌症又能满足手术要求,则应该接受病人意见,如

果病人有某种麻醉的禁忌症,则只能选择其他麻醉方法。 二、手术方面 1、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要求选择麻醉。麻醉的风险性与手术复杂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手术复杂性可使麻醉风险性增加,而有时手术并不复杂,但病人的病情和并存疾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 2、手术部位选择麻醉。如颈部或胸壁手术,可选择局部浸润麻醉加强化、神经传导阻滞、硬膜外阻滞或气管内全麻。胸内手术都在气管内麻下进行,必要时插双腔管。 三、麻醉方面 在自己能够胜任的情况下,选择安全性最大、操作最熟练、最有把握的麻醉方法。 择期手术麻醉前的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访视 1、手术前一天麻醉科医师必须到病房访视手术病 人: (1)了解病人的发育﹑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 (2)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麻醉手术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及烟酒嗜好等。 (3)查阅术前有关检查资料。 (4)看病人,针对病人并存疾病详细询问,必要时进行体格检查,综合评估病人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同时根据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精编版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淇县福利医院 麻 醉 科 技 术 操 作 规 范 目?录 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二、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三、骶管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四、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五、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规范 七、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 八、麻醉机安全操作常规 一.全身麻醉操作规范

1.麻醉用品器械准备,麻醉机和监护仪必备。气管导管三根(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个体特性选择合适的导管一根,再备大小号一根),管芯一根,牙垫一个,麻醉喉镜一套,插管钳一个,喷雾器一个,吸痰管数根,吸引器一台。 2.麻醉用药? 1)麻醉诱导药: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等。 2)肌肉松弛药:司可林,维库溴铵,哌库溴铵,泮库溴铵,以及罗库溴铵等。3)吸入性麻醉药:安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氧化亚氮以及氟烷等。4)静脉麻醉药:包括以上‘麻醉诱导药’及氯胺酮。 麻醉者可根据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和方式,本医疗单位和设施及技术能力,选用相关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3.麻醉诱导 4. 以经口明视插管为例,安以下顺序进行: 1)检查喉镜及气管导管,将其与牙垫一并用酒精纱布檫试并包裹,分放床头。2)病人取仰卧位,面罩吸入纯氧,麻醉者轻托病人下颌,维持病人气道通畅,令病人自主呼吸,必要时予以间歇扶助呼吸。同时开放静脉,维持输液管道通常。

3)缓慢静注一定计量和浓度的麻醉诱导药,继续辅助呼吸,待病人入睡后,注入诱导计量的肌松药,左手扶持面罩并托病人下颌,右手控制麻醉机呼吸囊行控制呼吸,直至病人呼吸停止。 4)取下面罩,将病人头向后仰。左手持喉镜,右手分开口唇,止病人右手角放入喉镜,将舌推向左边(此时右手拖住病人颞枕部)。沿舌面缓慢推进喉镜,显漏悬雍垂,直至看到会厌。 5)喉镜片尖端放置在会厌与舌根交接处,向上向前提起喉镜,即可显露声门,如使用直喉镜片,则用喉镜片前端挑起会厌。 6)右手持气管导管后段,使其前端经病人右口角进入口腔,对准声门轻柔插入口腔内,按压胸壁可感知气流逸出,初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退出管芯。 7)调节道观深度,放置牙垫,退出喉镜导管套囊充气,接麻醉机。挤压麻醉机呼吸囊,胸廓应有对成起伏,即进一步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在按压呼吸囊的同时听诊两肺有呼吸音,且呼吸音对成,在听诊尖突下无气过水声,方可确定导管在气管内,否则应调整气管导管位置,乃至重新插管。 8)胶布固定气管导管,开启麻醉机机械通气,施行吸入麻醉或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进入麻醉维持期。 4.麻醉维持和管理?麻醉结束前30分钟,首先停用肌松药,待缝皮时停吸入麻醉药,继续吸氧,静脉复合麻醉时,则依所用药物性质酌情减量止停用。严格掌握拔除气管导管指正:病人清醒,咳嗽反射和自主呼吸恢复,潮气良正常,对指令反映良好,肌力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拔管前必须清理口腔和气道分泌物。拔管后予以面罩吸氧,继续术中基本检测。麻醉维持期管理和麻醉后注意事项按“围麻醉期检测处理要点”规定执行。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内容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目录 第一节麻醉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麻醉科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制度2.麻醉设备管理、维护、物品消毒登记制度 3.麻醉科特殊危险物品管理制度 第二节各级人员岗位职责 1.科主任职责 2.主任医师职责 3.主治医师职责 4.总住院医师职责 5.住院医师职责 6.助理医师职责 7.麻醉护士职责 8.工程技术人员职责 第三节麻醉科工作制度 1.岗位责任制度 2.麻醉科主治医师负责制 3.麻醉(急诊)术前术后访视、讨论制度

4.麻醉术前知情告知签字制度 5.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6.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7.麻醉科医疗事故防范制度(医疗事故预防) 8.麻醉并发症登记制度 9.麻醉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10.麻醉记录单书写规范(管理)规定 11.麻醉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12.会诊制度 13.抢救工作制度 14.麻醉科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5.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第四节临床麻醉工作程序 1.临床麻醉工作流程 2.麻醉科手术安全核查流程 3.手术患者术前确认工作流程 4.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第五节麻醉分级操作规定

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 第一节麻醉科药品、设备管理制度 1、麻醉科毒、剧、麻醉类药品的管理和登记制度 1、麻醉科执业医师应当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必须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方可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者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2、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应当根据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保险柜储存,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储存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有记录。 4、麻醉科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专项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管理人员应当掌握与麻醉、精神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熟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安全管理工作。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只限于在本院内临床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型仅限于本科内使用。 6、麻醉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病情、手术情况以及所选择的麻醉、镇痛方法合理选择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种类、剂型、剂量,并在手术日晨向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职人员提出申请,由管理专职人员发放相应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并有记录在案。 7、麻醉结束后,执业医师使用专用处方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格式及单张处方最大限量按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执行。 8、执业医师对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型的,应当在麻醉结束后交回原批号的空安瓿,并记录收回的空安瓿数量。 9、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由专人负责计数,并同处方一起交回住院药房,凭空安瓿和处方领取新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10、值班医师应当和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专职人员交接班,当面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数量、剂型,并签名记录在交接班本上。值班期间随时锁上储存专柜,专柜钥匙随身携带,值班完毕交回专柜钥匙。节假日期间,值班医师之间相互交接班,并签名记录在交接班本上。 11、发现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丢失或者被盗、被抢的,应当立即向院医务科、院保卫科以及上级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12、具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违反规定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或者未按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报医务科取消其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报上级机关处理。未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不能擅自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2、麻醉设备管理、物品消毒登记制度 麻醉科设备管理制度 1.科内各种设备有一览表、设备卡片并设专入管理。 2.设备设置专门管理人员

椎管内麻醉操作规范

椎管内麻醉 操作规范 将局麻药注入椎管内的不同腔隙,使脊神经根或脊神经产生传导阻滞,达到相应区域的麻醉效应称之。 蛛网膜下腔阻滞 硬膜外腔阻滞 骶管阻滞 一、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①患者拒绝或不合作者 ②穿刺部位感染 ③未纠正的低血容量 ④凝血功能异常 ⑤脊柱外伤或解剖结构异常 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相对禁忌证: ①菌血症 ②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 ③应用小剂量肝素 二、术前访视 ⑴术前评估与全麻病人相似,并根据病情确定适宜的区域麻醉方法。 ⑵查体时应特别注意患者的背部,观察是否有畸形、外伤、感染等。 ⑶追问患者是否有脊椎病病史,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难或疾病,还应记录既往的神经病变。 ⑷追问异常出血史、用药史、过敏史。 ⑸向患者讲解麻醉操作过程,说明麻醉的优、缺点;还应讲明术中可能需要另外加用镇静药和麻醉药,若阻滞失败或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超出预想范围,可能改用全身麻醉。 ⑹术前用药:适量的镇静药、镇痛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与疼痛。 三、穿刺体位: 穿刺体位有侧卧位及坐位,临床上主要采用侧卧位 侧卧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两手抱膝,大腿贴近腹壁,头尽量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向后弓成弧形。棘突间隙张开,便于操作。 坐位:臀部与手术台边沿相起,两足踏于凳上,两手置膝,头下垂,使腰背部向后弓出。 四、穿刺部位: 穿刺点应根据手术部位选定,一般取支配手术范围中央的相应棘突间隙; 上肢:T3~4 下腹部: T12至L2

下肢: L3~4 会阴: L4~5 五、穿刺方法: 直入法:用左手拇、示两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将穿刺针在棘突间隙中点与病人背部垂直进针,针尖稍向头侧作缓慢刺入。 旁入法:于棘突间隙中点旁开 1.5CM处做局部浸润。穿刺针与皮肤成75°角,进针方向对准棘突间孔刺入。 六、棘突间隙的体表解剖标志: 颈部明显突出的棘突为颈下棘突 两侧肩胛冈联线交于T3棘突 两侧肩胛下角联线交于T7棘突 两侧髂嵴最高点联线交于L4棘突或L3~4棘 突间隙 七、麻醉前准备 1、按照手术间麻醉准备工作常规准备吸引器、麻醉机、呼吸回路、全套气管插管用具以及抢救的应急药物,打开并检查穿刺包内穿刺用品是否齐全。 2、患者入室后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医嘱执行情况、睡眠质量,消除其顾虑和紧张。 3、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无创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开始麻醉记录。 4、建立静脉通路后进行椎管内穿刺。 八、硬膜外阻滞 ㈠穿刺步骤: 1、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共同协助患者摆好穿刺体位。 2、根据手术部位确定穿刺点,摸好间隙于穿刺点用指甲轻轻压个痕迹。 3、穿戴无菌手套(注意无菌原则),抽取穿刺需要的药品和生理盐水等,将穿刺用品摆放整齐。 4、选用适当的消毒液进行大面积皮肤消毒,谨防消毒液沾染穿刺用具,以避免消毒液潜在的神经毒性作用。 5、抽取5ml 1%的利多卡因,于穿刺点作皮内、皮下和棘间韧带逐层浸润。 6、破皮针破皮。 7、用左手拇、示两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将硬膜外穿刺针在棘突间隙中点与病人背部垂直进针。依次进入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穿刺时仔细体会针尖的阻力变化。 8、确定进入硬膜外腔后,测量硬膜外至皮肤的距离,导管进入硬膜外腔3~5厘米。然后边拔针边固定导管,直至将针退出皮肤。 9、拔针过程中不要随意改变针尖的斜口方向,以防斜口割断导管。 10、针拔出后,调整导管的长度,接上连接器和注射器回抽无血或脑脊液,注入少许生理盐水无阻力后固定导管。

麻醉技术操作规范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规范 一、择期手术麻醉前的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访视 1.手术前1d麻醉科医师必须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访视的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1)了解病人的发育、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 (2)了解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麻醉于术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及烟酒嗜好等。 (3)有无并存疾病及其程度与治疗情况。 (4)查阅术前有关检查资料,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5)评估病人对于术麻醉的耐受能力。 (6)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充分,还需要进行哪些必要的准备。 (7)询问病人对于术和麻醉的理解和(或)顾虑,听取和解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焦虑心情,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8)对于危重或疑难病例应进行麻醉前讨论。 2.阅读病历 (1)根据临床诊断和病史记录初步了解和评估病人的病情。 (2)根据病情制定对病人重点询问和检查的计划。 (3)查阅与麻醉有关的化验及检查是否完备。 3.访视和检查 (1)询问手术麻醉史、吸烟史、药物过敏史及药物治疗情况,并存疾病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平时体力活动能力及目前的变化。 (2)以关心和鼓励的方法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和焦虑心情,必要时可酌情将麻醉方法、术中可能发生的不适感及应该配合的情况,向病人进行恰当的解释。以适当的方式向病人或其亲属介绍麻醉方法的选择、可能发生的麻醉并发症及意外、药物不良反应等,耐心听取和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信任和合作。由病人或被授权的亲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3)观察病人的体型、组织结构,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昕诊心律及上肺呼吸音。重点检查心、肺及呼吸道,脊柱及神经系统,并对并存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估。 (4)根据所选择的麻醉方法进行特殊检查,如椎管内阻滞麻醉应检查脊柱情况,必要时应拍摄脊柱X线片。全身麻醉应检查有无义齿、龋齿或牙齿松动,张口程度,头颈活动度等,以判断气管内插管的难易程度。 4.麻醉风险坪估 麻醉的风险性与手术复杂程度并非完全一致,手术复杂可使麻醉的风险性增加,而有时手术并不复杂,但病人的病情和并存病却为麻醉带来许多困难。为了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应根据访视和检查结果,对病人的病情

(完整版)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淮南新华医院麻醉科质量控制与管理制度 第一节麻醉质量控制 一、麻醉质量评估 1.麻醉效果:无痛、肌松、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应激反应、病人无严重不适和全麻时无术中知晓等; 2.麻醉并发症少,麻醉意外发生率低,无差错事故发生,麻醉死亡率低或等于零; 3.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 手术医师、病人满意。 二、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指标 1.各种神经组滞成功率≥90%; 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 3.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三级医院≤0.04%; 4.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 5.非危重病人死亡率≤0.02%; 6.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 7.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率<10%; 8.“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9.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 10.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 11.硬膜穿破发生率<0.6%; 12.抢救设备完好率100%; 13.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4.麻醉机性能完好率100%; 15.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三、全麻效果评级标准 (一)Ⅰ级: 1.麻醉诱导平顺,无缺氧、呛咳、燥动及不良的心血管反应,气管插管顺利无损伤; 2.麻醉维持深浅适度,生命体征稳定,无术中知晓,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优良的条件,能有效地控制不良的应激反应,保持肌体内分泌功能和内环境稳定; 3.麻醉苏醒期平稳,无苏醒延迟,呼吸、循环等监测正常,肌张力恢复良好,气管导管的拔管时机恰当,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呼吸道梗阻等,安全返回病房;

4.麻醉后随访无并发症。 (二)Ⅱ级: 1.麻醉诱导稍有呛咳、躁动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2.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调节不够熟练,血液动力学有改变,肌松尚可,配合手术欠理想; 3.麻醉结束,缝皮时病人略有躁动,血压,呼吸稍有不平稳; 4.难以防止的轻度并发症。 (三)Ⅲ级: 1.麻醉诱导不平稳,气管插管有呛咳、躁动,血液动力学欠稳定,应激反应明显; 2.麻醉维持期对麻醉深度掌握不熟练,应激反应未予控制,生命体征时有不平稳,肌松欠佳,配合手术勉强; 3.麻醉结束病人苏醒延迟伴有呼吸抑制,或缝皮时病人躁动、呛咳,被迫进行拔管,拔管后呼吸功能恢复欠佳; 4.产生严重并发症。 四、椎管内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1.Ⅰ级:麻醉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2.Ⅱ级:麻醉欠完善,有轻度疼痛表现,肌松欠佳,有内脏牵拉反应,血流动力学有波动,需要辅助用药; 3.Ⅲ级:麻醉不完善,疼痛明显或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五、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 1.Ⅰ级:神经阻滞完善,无痛、安静、肌松良好,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发生; 2.Ⅱ级:神经阻滞欠完善,病人有疼痛表情,肌松效果欠满意,生命体征尚稳定,有轻度并发症发生; 3.Ⅲ级:神经阻滞不完善,病人疼痛较明显,肌松较差,有呻吟,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改善,尚能完成手术; 4.Ⅳ级:改用其它麻醉方法。 第二节麻醉科规章制度

麻醉科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

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技术操作规 (麻醉科) (2017年10月修订)

目录 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3) 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3) 第二节硬膜外阻滞 (5) 第三节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 (8) 第四节气管插管 (10) 第二章有创监测技术操作规 (16) 第一节桡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 (16) 第二节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操作规 (18)

第一章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第一节蛛网膜下腔阻滞 将局麻药注入到蛛网膜下隙,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为蛛网膜下腔阻滞,习称脊椎麻醉(spinal anesthesia),简称脊麻或腰麻。 【适应证】 下腹部、腰部、盆腔、下肢、肛门及会阴部位的手术。 【禁忌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或脊神经根病变、脑膜炎等。 2.感染,如脓毒血症、穿刺部位感染等。 3.脊柱疾病,如脊椎严重畸形、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等。 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 5.不能合作的小儿、精神病病人。 6.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外伤失血、腹高压者等为相对禁忌证。【操作方法】 1.体位侧卧位为最常用体位;坐位一般用于鞍麻;俯卧位较少用,偶尔用于俯卧位腰椎手术。 2.穿刺部位成人应在腰2以下的腰椎间隙,儿童在腰3以下的腰椎间隙。 3.穿刺方法 (1)皮肤消毒后铺消毒洞巾。确定穿刺点,并于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做完善的局部浸润麻醉。 (2)正中穿刺法。将腰麻针经穿刺点与皮肤垂直刺入,沿穿刺针轴心方向将

针推进。依次穿过皮肤、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到蛛网膜下隙,取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 (3)旁正中穿刺法。穿刺针自距中线1.5cm近尾侧处剌入,然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穿刺针只穿过部分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及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隙。 (4)穿刺成功后,固定针体,回吸有脑脊液回流,再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注入。 【常用药物】 1.0.75%布比卡因,剂量8~12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9%生理盐水或脑脊液以调节药物浓度和容量。 2.0.75%罗哌卡因,剂量10~15mg,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病情加0.9%生理盐水或脑脊液以调节药物浓度和容量。 【并发症及处理】 1.低血压 (1)原因:麻醉平面过高(超过胸4),交感神经广泛阻滞,血管扩,回心血量减少。 (2)处理:局部浸润时局麻药中加入麻黄碱15~30mg。穿刺前或蛛网膜下隙注药后,立即开放静脉,快速输液200~300ml,必要时也可经静脉用血管收缩药。2.恶心、呕吐 (1)原因:麻醉平面升高,血压下降,肋间肌部分麻痹而出现呼吸抑制,一过性脑缺氧。麻醉药不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化学性刺激。 (2)处理:加快输液或静脉注入麻黄碱15mg使血压回升,面罩吸氧。 3,头痛 (1)原因:脑脊液漏出引起的颅低压,化学性刺激等。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准则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准 则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一、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转科、转院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技术准入制度,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门诊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 1、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证门诊诊疗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