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醇和醚

10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醇和醚
10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醇和醚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基础有机化学知识整理 (1) 烷烃 卤代——自由基取代反应 链引发: ??? →?? X X hv 2/2 链转移: ?+?→? +?R HX RH X ?+?→?+?X RX X R 2 链终止: RX R X ?→? ?+? 2X X X ?→??+? R R R R -?→??+? 反应控制:H H H ?>?>?123 (2) 热裂解——自由基反应 ?'+??→?'-? R R R R 2222CH CH R CH CH R =+??→??---断裂:β 2. 硝化、磺化(自由基)——与卤代类似。 3. 小环开环 (1) 2H 引发的开环:自由基机理,区域选择性小。 CH 3 H 2 C 3CH 3 + CH 3 C H 3H 3 (2) 2X 、HI 引发的开环:离子机理,倾向于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 I - C H 3CH 3 I C H 3H 3I 优势产物 (仲碳正离子比伯碳正离子稳定) 在断键时,一般断极性最大的键(如取代最多的C 原子和取代最少的C 原子之间的键)。 二、 亲核取代 1. 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要区别对待。H Cl 原子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双键整体电子云密 度降低,表现在反应性降低;给电子共轭效应使双键π电子云向C -β迁移,C -β相对 C -α带部分负电荷。判断基团共轭效应的性质: (1) 吸电子基团中直接相连的原子电负性较小且与电负性较大的原子相连,电子云密度 低;直接相连的原子多没有孤对电子。如:2NO -,CN -,COOH -,CHO -, COR -等。 (2) 给电子基团中直接相连的原子电负性较大且与电负性较小的原子相连,电子云密度 大;直接相连的原子均有孤对电子。如:2NH -,NHCOR -,OH -,OR -, OCOR -等。 (3) 苯环的共轭效应:相当于一个电子“仓库”,与电子云密度小的原子相连时给电子,与电子 云密度大的原子相连时吸电子(如苯酚显酸性)。在共轭体系中,判断双键的极性时仅考虑共轭效应。

10第十章 醇和醚(答案)

第 十 章 醇 和 醚 1 【答案】 1. 命名下列化合物 季戊四醇2-甲基-2,3-环氧丁烷 2-壬烯-5-醇 2-甲基-2-环已烯-1-醇 C CH 2OH HOCH 2 2OH CH 2OH O H 3C H 3C CH 3 OH OH (1)(2) (3) (4) 2.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H 2C CHCH 2CH 2OH CH 3CHCH 2OH 3CH 3CH 2CHOH 3 C CH 3 H 3C CH 3 OH Br 2/CCl 4 褪色 Lucas 试剂 室温下立即浑浊 室温下几分钟后浑浊 室温下不变浑浊 × ×× 3. 完成下列反应 (1) CH 2 CHCH(CH 3)2 +CH=CHCH(CH 3)2 ( ) +OH H 2SO 4 (2) ( ) OH +HI ( ) ( )+ OCH 2CH 3CH 3CH 2I (3) (4) CH 2CH 2CH 2Cl OH ( )CH 2CH 2CH 2OH OH ( ) O SOCl 2Na 2CO 3OH OH H + ( ) (5) O ▲C CH 3H 3C C OH CH 3 CH 3 OH + ( ) C CH 3H 3C CH 3O CH 3 (6) ▲

班级 学号 姓名 2 4. 由指定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无机试剂任选),用反应式表示合成过程。 (1) 由五个碳以下的有机物合成 C CH 3 OH 3 /干醚 +HBr Br MgBr CH 3COCH 3C CH 3 OH CH 3 Mg 2① 由 合成 OH CH 2CH 2CH 3 O (2) 2+ O 3 22CH 2CH 2CH 3 HO CH 2CH 2CH 3 CH 2CH 2CH 3 HO ①22-B 2H 6 ①② 由 及C 3以下有机物合成 C OH CH 3 CH 3(3)①CH 3CCl O 3 CCH 3 O ②H 3O + 干醚 C OH CH 3 CH 3CH 3I 干醚CH 3MgI

第10章醇和醚

第十章醇和醚 1. 将下列化合物按伯仲叔醇分类,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CH3CH3 C CH3 OH OH OH (1) 仲醇,2-戊醇(2) 叔醇,叔丁醇(3) 叔醇,3,5-二甲基-3-己醇 OH OH HOCH2CH2CH2OH (4) 仲醇,4-甲基-2-己醇(5) 伯醇,1-丁醇(6) 伯醇,1,3-丙二醇 OH OH OH (7) 仲醇异丙醇(8) 苄醇1-苯基乙醇(9) 2-壬烯-5-醇,仲醇 2.预测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的顺序。 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顺序如下: 2-甲基-2-戊醇>二乙基甲醇>正丙醇 3.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说明理由。 解:溶解度顺序如右:(4)> (2) > (1) > (3) > (5)。 理由:羟基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羟基越多在水中溶解度越大,醚可与水形成氢键,而丙烷不能。 4. 区别下列化合物。

5. 顺-2-苯基-2-丁烯和2-甲基-1-戊烯经硼氢化-氧化反应后,生成何种产物 解: CH3 C=C CH3 H C6H52622C 6 H5CHCHOH 3 CH3 CH3 HOCH22CH2CH3 CH3 CH2CH2CH2CH2622 6.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脱水产物。 7.比较下列各组醇和溴化氢反应的相对速度。 解:(1) 反应速度顺序:对甲基苄醇> 苄醇> 对硝基苄醇。 (2) a-苯基乙醇>苄醇> β-苯基乙醇 8.(1)3-丁烯-2-醇与溴化氢作用可能生成那些产物试解释之。 解: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如下:

CH2=CH CHCH OH HBr CH2=CH CHCH OH + 2=CH CHCH OH2 + 2 CH2=CH CHCH3 +CH 2 CH=CHCH3 + Br-- BrCH2CH=CHCH3 + Br CH2=CH CHCH3 Br CH2=CH CHCH3 BrCH2CH=CHCH3 (2)2-丁烯-1-醇与溴化氢作用可能生成那些产物试解释之。 解: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如下: HOCH2CH=CHCH HBr BrCH2CH=CHCH3+CH2=CHCHCH3 OH HOCH2CH=CHCH3 + H2O+CH2CH=CHCH3 2 2CH=CHCH3 + CH 2 =CHCHCH3 + - - BrCH2CH=CHCH3CH2=CHCHCH3 OH 9. 应历程解释下列反应事实。 解:(1) 反应历程: H+ 3)3CCHCH3 (CH3)3CCHCH3 OH + H+(CH 3)3CCH=CH2 CH3C CH3 3 3CH3C CH3CH 3 CHCH3 + H+ (CH3)2CHC=CH2 3 +(CH3)2C=(CH3)2 (2) 反应历程: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三版)第九章

§9 醇、酚、醚
简单含氧化合物

§9.1 醇、酚、醚的分类及命名
1、醇的分类:
A.按分子内所含羟基的个数分类 a.一元醇 b.二元醇 c.多元醇
CH3OH 甲醇 H2C
OH
CH2
OH
CH2CHCH2
OH OH OH
CH3CH2OH 乙醇
乙二醇 OH-
丙三醇(甘油)
CH2OH
CH3CHO + HCHO (过量)
HOH2C
C
CH2OH
CH2OH
季戊四醇

B.按羟基所连的碳分类
主要用于一元醇的细分 a. 1°(伯)醇 b. 2°(仲)醇 c. 3°(叔)醇 羟基所连的碳为伯碳 羟基所连的碳为仲碳 羟基所连的碳为叔碳

如:
CH3CH2CH2OH CH3CHCH3 OH CH3 CH3C OH CH3
1
o
2o
3o

2、酚的分类:
A. 单酚--分子中只含一个酚羟基
OH OH OH CHO OH COOH
B.多酚--分子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酚羟基
OH OH
CH3
HO
OH
OH HO
OH

3、醚的分类:
?
?
A.(简)单醚-O两侧连两个相同的烃基 CH3CH2OCH2CH3 CH3CH2CH2OCH2CH2CH3 B. 混(合)醚-O两侧连两个不同的烃基
CH3 OCH2CH3 CH3 CH3OC CH3
CH3OCH2CH3

有机化学课后答案第十章醇和醚

第十章 醇和醚 一. 将下列化合物按伯仲叔醇分类,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仲醇,异丙醇 仲醇,1-苯基乙醇 仲醇,2-壬烯-5-醇 二. 预测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的顺序。 1.正丙醇 2.2-甲基-2-戊醇 3.二乙基甲醇 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顺序如下: 2-甲基-2-戊醇>二乙基甲醇>正丙醇 三. 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说明理由。 四. 区别下列化合物。 仲醇,2-戊醇 叔醇,叔丁醇 叔醇,3,5-二甲基-3-己醇 仲醇,4-甲基-2-己醇 伯醇1-丁醇 伯醇 1,3-丙二醇

3.α-苯乙醇β-苯乙醇 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α-苯乙醇立即变浑,β-苯乙醇加热才变浑。 五、顺-2-苯基-2-丁烯和2-甲基-1-戊烯经硼氢化-氧化反应 后,生成何种产物? 解: 六、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脱水产物。

七、比较下列各组醇和溴化氢反应的相对速度。 1.苄醇,对甲基苄醇,对硝基苄醇 解:反应速度顺序: 八、1、 3-丁烯-2-醇与溴化氢作用可能生成那些产物?试解释之。解: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如下: 2、 2-丁烯-1-醇与溴化氢作用可能生成那些产物?试解释之。解: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如下:

九、反应历程解释下列反应事实。解:反应历程如下:

十、用适当的格利雅试剂和有关醛酮合成下列醇(各写出两种不同的组合)。 1.2-戊醇

4.2-苯基-2-丙醇 十一、合成题 1.甲醇,2-丁醇合成2-甲基丁醇 解: 2.正丙醇,异丙醇 2- 甲基-2-戊醇 2.2-甲基-2-丁醇 3.1-苯基-1-丙醇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4章~第6章【圣才出品】

第4章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 习题4-1查阅下列化合物的沸点,将它们按大小排列成序,并对此作出解释。 解: 对于正烷烃及其卤代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其沸点也越高。 对于分子式相同的烷烃,正烷烃的沸点最高,叉链烷烃的分子沸点较低;碳原子相同的链烷烃沸点低于环烷烃的沸点。 习题4-2化合物A转为化合物B时的焓变为一7kJ·mol-1(25℃),可忽略不计,请计算平衡常数,并指出A与B的百分含量。 解:根据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势能变化的关系为 可忽略不计,得

所以, 设A的百分含量为a,B的百分含量为b,则 解得, 习题4-3下列反应在某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k=4.8×10-6mol-1·L·s-1,请根据已给的浓度计算反应速率。 解:

习题4-4将下列自由基按稳定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 解: 因为既是烯丙型自由基,又是苯甲型自由基,离域范围很大,比单纯的烯丙型自由基和单纯的额苯甲型自由基更稳定;解离能越低的碳自由基越稳定,因此有。 习题4-5溶剂的极性、酸或碱性催化剂对自由基反应有无影响?为什么? 解:没有影响。因为自由基的反应是由于键的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起的,而溶剂的极性、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利于键的异裂,而对键的均裂没有影响,所以对自由基反应也不会产生影响。 习题4-6写出新戊烷在光作用下溴化产生溴代新戊烷的反应机理。 解:链引发: 链转移:

链终止: 习题4-7写出C5H11Br的所有可能异构体的结构式(如有构型问题,须用伞形式表示),写出每个异构体的中英文系统名称。指出与溴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级数。 解:

习题4-8定性画出溴与甲基环己烷反应生成1-甲基-1-溴代环己烷链转移反应阶段的反应势能变化图。标明反应物、中间体、生成物、过渡态的结构及其相应位置,并指出反应的速控步是那一步。(溴的键解离能:192.5kJ﹒mol-1,三级碳氢键的键解离能:389.1kJ ﹒mol-1) 解:查表得知键的键解离能为192.5kJ·mol-1,所以 H—Br键的键解离能为366.1kJ·mol-1,三级碳氢键的键解离能为389.1kJ·mol-1所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4版上册配套练习题库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第4版上册配套练习题库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上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绪论 第2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示方法命名 第3章立体化学 第4章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 第5章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 第6章卤代烃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β-消除反应 第7章醇和醚 第8章烯烃炔烃加成反应(一) 第9章共轭烯烃周环反应 第10章醛和酮加成反应(二)

第11章羧酸 第12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13章缩合反应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Lewi s酸的有()。[中山大学2009年研] A.CuCl2 B.Ag+ C.H+ D.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Lewis酸是电子的接受体,只有D项不能再接受电子。 2下列物质酸性最小的是()。[中山大学2009年研] A.

B. C.CH3OH D.C H3C N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一般地,酚类的酸性强于醇类的酸性,而醇类的酸性又强于烷基的酸性,所以D项的酸性最小。 3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大到小的次序是()。[首都师范大学20 10年研] a.苯酚 b.戊醇 c.对硝基苯酚 d.间硝基苯酚 A.c>d>a>b B.a>c>d>b C.b>a>d>c D.c>a>d>b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酸性的大小比较,四个选项中有两类物质,即醇和酚,由于苯环的共轭结构,使得酚类的酸性大于醇类,则排除C项,苯酚中苯环上含有吸电子取代基时其酸性增强,则排除B、D项。

第十章 醇和醚

CH 3CH 2OH OH CH 2CH 2OH 醇分子中氧的价健及未共用电子对分布示意图 醇、醚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之一。醇的分子中含有羟基(—OH )官能团。羟基直接与脂肪烃基相连的是醇类化合物。醚是氧原子直接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R —O —R 、Ar —O —Ar 或R —O —Ar ),通常是由醇或酚制得,是醇或酚的官能团异构体。 (一) 醇 醇是脂肪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 )取代的衍生物,也可看作是水中的氢原子被脂肪烃基取代的产物。 10.1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0.1.1醇的结构 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其分子的结构决定的。羟基是醇类化合物的官能团,羟基中的氧原子为不等性sp 3杂化,其中两个sp 3杂化轨道被两对未共用电子对占据,余下的两个sp 3杂化轨道分别与碳原子和氢原子形成C —O 键和C —H 键。 10.1.2醇的分类 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结构,可把醇分为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羟基连在芳烃侧链上的醇)等。例如: 脂肪醇 脂环醇 芳香醇 根据羟基所连烃基的饱和程度,可把醇分为饱和醇和不饱和醇。例如: CH 3CH 2CH 2OH CH 2=CH —CH 2OH 饱和醇 不饱和醇 根据分子中羟基的数目,可把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 2n+2O 。在二元醇中,两个羟基连在相邻碳原子上的称为邻二醇,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称为胞二醇(不稳定)。例如: 一元醇 二元醇 二元醇(邻二醇) 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型,可把醇分为伯醇(一级醇)、仲醇(二级醇)和叔醇(三级醇)。例如: CH 3CHCH 3OH CH 2CH 2CH 2CH 2CH 2

基础有机化学 邢其毅 复习经验分享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525616659(2011-06-20 14:16) 下面的是比较广泛的一个经验当时写个别人的参考一下吧 暑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留在学校为考研积极备战。其实这个时候更大的是心理战,很多人回家呆久了之后,一想到正在学校努力学习的竞争对手就会有自己输在起点的感觉。暑期在校虽然不能保证复习多少内容,但起码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一个警示:我要考研了。有一部分人还没最终确定自己要考哪里,但是已经有几个备选的学校或研究所,其实这都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可以先看看英语、政治等公共课,但有一点越早确定目标对后面的复习计划越有利,并且目标确定了不要轻易更改(我们班一回族同学当时要考上海XX,复习了挺长时间了才发现那的餐厅没有清真窗口,又临时改考上海**了)。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腾出些坐在自习室的时间,上网查一查到底哪个更适合自己,不仅从学科兴趣、师资、地理、以后的出路等等,不过好像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对某个要报考的地方是一见钟情…… 每一年考研过后都会有很多考的好的师兄师姐出来讲成功的经验,我觉得成功的 经验不能听太多,尤其是讲自己如何在几天内突破某一科,非常轻松之类的话,那都是扯淡,即使真有也是运气成分……当一个人成功了,再讲他的成功之路时,经常会居高临下的面对一群崇拜者描述的很easy,因为他现在的心情就是很easy的,很难找到当时处于 困境的感觉。都说考研难,首先表现心理上。虽然暑期时候大家见面都在抱怨考试内容多,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抱怨。见面抱怨考试难是学生的通病,就好像街坊邻居见了面总爱问:“吃了没?”。考研最考验一个人心理承受能力是在最后的那几天,现在没还必要细想这个。(通常越临近考试越烦躁,越紧张,去年我们那个时候很多人就不在自习室学习了,嫌气 氛压抑,受不了……话说回来了,紧张还是因为心里没底,要是每一科都认真复习了,习题认真做了,真题认真研究了,就会很淡定地盼着考试来证明自己,抑或是结束现在的痛苦生活呵呵。) 考研复习时有可能会跟当学期的课冲突,很多人选择逃课,我觉得上不上 课问题不大,关键是要下定决心:我这节课铁定不上了,就安心复习;或者是我这节课去好好听听老师都讲些什么。忌讳想逃课又怕点名或者上课时候只低头看自己的考研书,因为这样基本都是在浪费时间,正所谓一心不可二用。考研重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不行。既然总觉的内容多,有时候还老爱忘,那就要连续复习,勤翻,勤看,勤写。复习过程的放松也很必要,我说的不是一上午放松几回,而是一周,一个月的问题,我那时候基本上是两个星期打一次球,一个多小时就够了,因为老觉得时间不够呵呵。关于复习的方法问题,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自己觉得有效,觉得舒服、不枯燥、不烦躁就行。我当时喜欢拿整个的时间来复习某一科,比如一上午只看有机,一晚上只看物化。其实我巴不得一整天都看有机,不过那样确实不太合理呵呵。而有的人喜欢一天里把所有的科目都照顾一遍。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机需要连续看的时间长一点才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主编 第2章 烷烃第10章 醇和醚

第十章 醇和醚 一、 将下列化合物按伯仲叔醇分类,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 2. CH 3CH 3 CH 3 C OH 3. OH 4. OH 2227. OH OH 8. 9 . OH OH 仲醇 异丙醇 仲醇1-苯基乙醇 2-壬烯-5-醇 二、 预测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的顺序。 1,正丙醇 2,2-甲基-2-戊醇 3,二乙基甲醇 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顺序如下: 2-甲基-2-戊醇>二乙基甲醇>正丙醇 三、 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说明理由。 1. CH 3CH 2CH 2OH 2. HOCH 2CH 2CH 2OH 3. CH OCH CH .2OH 5.CH 3CH 2CH 3 2 1 3 5 >>> >四、 区别下列化合物。 1. CH 2=CHCH 2OH 2.CH 3CH 2CH 2OH 3.CH 3CH 2CH 2Cl

2. CH 3CH 2CHOHCH 3CH 3CH 2CH 2CH 2OH (CH 3)3COH 解: 2-丁醇 1-丁醇 2-甲基-2-丙醇 3.α-苯乙醇 β-苯乙醇 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α-苯乙醇立即变浑, β-苯乙醇加热才变浑。 五、顺-2-苯基-2-丁烯和2-甲基-1-戊烯经硼氢化-氧化反应后,生成何种产物? 解: CH 3C=C CH 3H C 6H 5 B 2H 6 NaOH,H 2O 2 C 6H 5CHCHOH 3 CH 3CH 3 CH 2 =C CH 2CH 2CH 3 B 2H 6 NaOH,H 2O 2 CH 3 HOCH 2CHCH 2 CH 2CH 3 六、 出下列化合物的脱水产物。 1. CH 3CH 2C(CH 3)2 OH CH 3CH=C(CH 3)2 2.(CH 3)2CCH 2 CH 2OH H 2SO 4 1 moleH 2O (CH 3)2C=CHCH 2OH 3. CH 2CHCH 3 H + CH=CHCH 3 4. CH 2CHCH(CH 3)2 + CH=CHCH(CH 3)2 5. CH 3CH=C CH 3CH 2C(CH 3)C(CH 3)CH 2CH 3 CH 3C CH 3 =CHCH 3OH OH 七、 比较下列各组醇和溴化氢反应的相对速度。

第十章 醇和醚 答案

第十章 醇和醚 习题A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H 3CC CCCH 2OH CH 3 CH 3 2. C H 3C CH 3 H CHCH 2Cl 3. Cl HO H 3C 4. Br H H OH 5. H 2C CHCH 2OCH 2C 6H 5 6. CH 3CH 2OCH 2CH 2OH 7. CH 2CHCCCH 3 CH 3CH 3O 8. C C H 3COH 2 C H CH 2CH 2OH 三.完成下列反应式。 1. OH + C 2H 5I 2. CH 3CH 23OCH 2CH 3 3. CH 3CH 23O 4. H 3CH 2CC CHCH 3 CH 3 5. OHCCH 2CH 2CH 2CHO 6. OCH 2CH CH 2 1. 甲基异丙基醚 2. 2-丙烯-1-醇(烯丙醇) 3. 2,2-甲基-1-丙醇 4. 3-甲氧基-2-戊醇 5. 3-苯基-1,2-戊二醇 6. 1-甲基环己醇 7. 甲基叔丁基醚 8. 甲基乙烯基醚 9. 苯甲醚 10. 1-苯基-2-丙醇 11. (Z )-2-甲基-1-乙基环戊醇 12 对乙氧基溴苯 13. 2-对氯苯基乙醇 14. 顺-1,2-二甲基-1,2-环戊二醇 15 苯甲醇 16. 3-氯-1,2-环氧丙烷

7. CH3 8. O 9. (H3C)2C CHCH3 OHOH 10. OH +C 2 H5I 11. CH2OCH2CH=CH2 12. CH3CH2CH2CH2OH + CH3I 13. C6H5HC CHCH(CH3)2 14. CH3CHO + HCOOH + CH3COCH3 15. CH3CH2CH23 Cl 16. CCH2CH3 CH3 17. CH 2 Cl 18. CH3 3 )2 19. CHO CHO 20. Br 21. CHCH2OH OCH3 22. O O

醛酮知识要点—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

十醛、酮知识点 [知识要点] 一、醛酮的结构和命名 二、醛酮结构、光谱性质(羰基的特征吸收峰) 三、化学性质(重点) 1.亲核加成反应 1.与HCN的加成,产物为丙烯腈,在水解产物为羧酸。 2.与NaHSO3加成 3.与H2O的加成,生成偕二醇,但不稳定。只有当羰基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时,产物才稳定。 4.与ROH加成,发生醛缩反应,产物为缩醛或缩酮。反应可逆,可以用来保护羰基。 5.与金属有机物加成,主要与格氏试剂,有机锂试剂反应,水解最终产物为醇。 6.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反应。 7.Wittig 试剂加成:即与磷叶立徳的加成反应,此反应也叫维西蒂反应。 2.还原反应 1.金属氢化物的还原(LiAlH4 NaBH4); 2.催化加氢(氢化):分子中的双键、三键、羰基、氰基、硝基也一并被还原。 3.麦尔外因—庞多夫—维尔莱还原:醛酮在异丙醇和异丙醇铝的作用下,被还原为醇的反应。 4.克莱门森还原:醛酮在Zn/Hg +HCl的条件下被直接还原为烃的反应。 5.凯希尔—伍尔夫—黄鸣龙还原:醛酮与NH2-NH2在强OH-的条件下还原为烃的反应。该方法与上述克莱门森还原法互补使用,一个适用于耐酸醛酮,一个适用于耐碱醛酮。 3. 氧化反应 1.O2氧化。 2.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法氧化:高锰酸钾的氧化性通常强于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的还原产物复杂,如果是二氧化锰将很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3.醛的托伦试剂(新制的银氨溶液)和斐林试剂(新制的斐林试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羧酸,或羧酸盐。 4.酮与过氧酸发生贝耶尔—维林格反应:产物为酯。

4.歧化反应 康尼查罗反应:无α-H的醛与强OH-共热时,会歧化,其中一分子被还原为醇,另一分子被氧化为羧酸。 5.α-H 的酸性 1.互变异构:酮式与烯醇式的互变异构 2.α-H 的卤代反应:醛酮分子中有多少个α-H,就可以被多少个卤原子取代。如果分子中有3个α-H是被I取代,生成物叫“碘仿”,发生碘仿反应,而碘仿是黄色晶体,水溶性极小。所以可以用来鉴别甲基酮、甲基仲醇。 3.羟醛缩合反应: 4. Perkin 反应 5.安息香缩合 四、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电子效应、空间位阻) 1.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2.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3.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4.羟醛缩合反应历程 五、醛酮的制法 1.醇的氧化 2.烃的氧化 3.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还原(酰氯、酰胺、腈、酯的还原) 4.偕二卤代物的水解 5.Friedel-Crafts 酰基化 5.Gattermann-Koch 反应:加特曼—科克反应,苯、甲醛、氯化氢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合成苯甲醛。 6.Vilsmeyer 反应:维路斯梅尔反应,指用N,N—二取代甲酰胺和POCl3使芳环甲酰化的反应。 六、重要的醛酮:甲醛、乙醛、丙酮、苯甲醛、环己酮。 七、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1 ,4- 加成、Michael 反应)

第10章醇、酚、醚练习与实践参考答案

[练习与实践] 一、选择题 1.乙醇在浓硫酸在170℃时脱水反应的产物是( B ) A 、乙烷 B 、乙烯 C 、 丁醚 D 、乙醚 2.下列物质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 A ) A 、苯 B 、乙烯 C 乙炔 D 、苯酚 3.下列化合物属于叔醇的是( A ),能氧化并生成酮的是( C )。 A 、 B 、 C 、 D 、 4.下列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D ) A 、乙醚和丁醇 B 、邻甲酚和苯甲醇 C 、戊烯和环戊烷 D 、以上都是 5.下列化合物一般不容易被氧化的是( D ) A 、丁醇 B 、2,2-二甲基丁醇 C 、3,3-二甲基-2-丁醇 D 、2 -甲基-2-丁醇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式 2,3-二甲基-2-丁醇 2,4-己二醇 CH 3CH 2C CH 3OH CH 3CH 3CH CH CH 3OH 3CH 3CH CH 2CH 3OH CH 3C CH 2 OH CH 3CH 3CH C OH 3CH 33CH 3(1)CH 3O H (3)CH 2CH CH 3(4)CH CH 3CH 2CH 2CH CH 3(2)

间甲基苯酚(3-甲基苯酚) 1-苯基-2-丙醇 间苯二酚(1,2-苯二酚) 苯甲醚 (7) 2,3-二甲基-2-戊醇 (8)甘油 (9)苯甲醇 (10)亚硝酸异戊酯 三、完成下列化学反应 1)(2)(3)CH 3 CH OH CH 32H 24o CH 3C H CH 2CH 3OH [O]OH +Br 2 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甲醇、苯酚和苯乙烯 (2)乙醇、甘油 五、推导结构式 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5H 12O ,能发生下列反应: (1)与金属钠作用放出氢气 (2)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酮 (3)与浓硫酸共热只生成1种烯烃,若将生成的烯烃催化氢化得2-甲基丙烷。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和名称,并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OH OH (5)OCH 3 (6)CH 3CH CH 3OH [O](2)CH 3CH 2OH 2(1)浓硫酸 140℃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下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4-15章)【圣才出品】

第14章羧酸衍生物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4.1复习笔记 一、羧酸衍生物的结构 羧基中的羟基被-X,,—OR,—NH2(或—NHR、—NR2)置换后产生羧酸衍生物,包括酰卤(acylhalide)、酸酐(acid anhydride)、酯(ester)、酰胺(amide)。 1.酰胺中的C—N键较胺中的C—N键短,主要因为: (1)酰胺与胺中C—N键的碳分别采用是sp2与sp3杂化轨道与氮成键,前者杂化轨道中的s成分比后者多; (2)羰基与氨基的氮共轭,从而使C—N键具有某些双键的性质。 2.由于共轭作用,酯基中的C—O键也比醇中的C—O键短。 3.酰氯中C—Cl键比氯代烷中的C—Cl键长,这是因为氯在酰氯中的吸电子诱导效应远远强于与羰基的共轭效应。 4.这种具有相反电荷的偶极结构在羧酸衍生物中的重要性:酰胺>酯>酰氯。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低级酰氯与酸酐是有刺鼻气味的液体,高级的为固体;酰氯与酸酐不溶于水,低级

的遇水分解。 2.低级酯具有芳香的气味,存在于水果中,可用作香料;十四碳酸以下的甲酯、乙酯均为液体,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3.酰胺除甲酰胺外,均是固体,脂肪族的N-取代酰胺常为液体,低级的酰胺可溶于水。 酸酐与酰胺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高,酰氯和酯的沸点比相应的羧酸低。 这些羧酸衍生物都可溶于有机溶剂,而乙酸乙酯是很好的有机溶剂,大量用于油漆。 三、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1.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酰基碳上的一个基团被亲核试剂所取代: ①碱催化的反应机理: 四面体中间体 反应分为两步: a.羰基碳上亲核加成,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四面体中间体(tetrahedral intermediate)。 b.消除一个负离子。消除反应决定于离去基团的性质,越易离去的基团,反应越易发生。 在羧酸衍生物中,基团离去能力的次序是: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胺)

第17章胺 17.1 复习笔记 一、胺的分类 1.概念 氨上的氢被烃基取代后的物质称为胺(amine)。氨基(一NH2、--NHR、NR2,amino)是胺的官能团。 2.分类 (1)根据胺分子中烃基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脂肪胺(aliphatic amine)和芳香胺(aromatic amine)。例如: CH3CH2NHCH3 对甲基苯胺(芳香胺)甲基乙基胺(脂肪胺)(2)根据在氮上烃基取代的数目,胺可分为一级(伯)胺(primary amine)、二级(仲)胺(secondaryamine)、三级(叔)胺(tertiary amine)和四级(季)铵盐(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这里所指的一级、二级和三级胺是指氮与几个烃基相连,而不是烃基本身的结构。 二、胺的结构 1.氨

(1)氮是用sp3杂化轨道和其它原子成键的。氨具有棱锥形的结构,氮用sp3杂化轨道与三个氢的S轨道重叠,形成三个sp3-s σ键,成棱锥体,氮上尚有一对孤电子,占据另一个sp3杂化轨道,处于棱锥体的顶端,类似第四个“基团”。 (2)氨的空间排布基本上近似碳的四面体结构,氮在四面体的中心。 2.胺 (1)与氨的结构相似,在胺中,氮上的三个sp3杂化轨道与氢的s轨道或别的基团的碳的杂化轨道重叠,亦具有棱锥形的结构。 如图l7-l所示: 氨的结构甲胺的结构三甲胺的结构 图l7-l 氨及胺的结构 (2)在苯胺中,氮仍是棱锥形的结构,H—N—H键角为ll3.9°,H—N—H平面与苯环平面交叉的角度为39.4°,如图l7-2所示: 图17-2 苯胺的结构 (3)胺对映体之间的互相转化,需要能量很低,故两个对映体在室温就可以很快地互相转化,见图17-3。 (4)在四级铵盐中,氮上的四个sp3杂化轨道都用于成键。氮构型的翻转不易发生,可确实分离得到这种旋光相反的对映体,例如图17-4所示的化合物可以拆分为(+)及(-)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精心整理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复习经验分享 下面的是比较广泛的一个经验当时写个别人的参考一下吧 暑假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留在学校为考研积极备战。其实这个时候更大的是心理战,很多人回家呆久了之后,一想到正在学校努力学习的竞争对手就会有自己输在起点的感觉。暑期在校虽然不能保证复习多少内容,但起码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一个警示:我要考研了。有一部分人还没最终确定自己要考哪里,但是已经有几个备选的学校或研究所,其实这都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可以先看看英语、政治等公共课,但有一点越早确定目标对后面的复习计划越有利,并且目标确定 服、不枯燥、不烦躁就行。我当时喜欢拿整个的时间来复习某一科,比如一上午只看有机,一晚上只看物化。其实我巴不得一整天都看有机,不过那样确实不太合理呵呵。而有的人喜欢一天里把所有的科目都照顾一遍。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有机需要连续看的时间长一点才能看的透彻,一个小时肯定是不行的;物化也是这样甚至需要更久(如果你也考物化的话)。复习方法的问题可以边复习边摸索。 有机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总起来说有机化学用来考试的题型不外乎以下几种:1、命名。因学校而异。医工院考得不多可以放到过了十二月再开始看2、选择题:这部分题主要是基础知识,常见的有比较题(酸碱性、芳香性、稳定性、反应活性、氨基酸等电点等)。3、完成反

精心整理 应:大多在习题集上能找到类似的反应。要注意周环反应,还要辨清相似的反应。4、机理:反应机理有几个经典的模式,像SN1、SN2亲核取代,构型翻转与保持,Claisen缩合与逆Claisen 缩合,[3,3]-σ迁移,还有一些开环、关环机理的组合。机理题中一般默认H+和H2O是随手捏来的。做机理题忌眼高手低,需认真体会每一步骤的电子转移与结构变化,因为机理题是按步骤给分的。5、合成:合成是有机化学取得高分的关键。一般都会有长链烷烃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的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也是一大热点。做合成题的关键是基础反应了然于胸、运用得当,这几个字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耗时。每一道合成题的路线必然都是最常见反应的组合,如果你的答案自己都觉得很勉强,那多半是有问题的。6、结构推断:这部分10-30分不等。因为研究生做实验,结果的判定依靠的就是核磁、质谱等,因此结构推断就几乎等于波谱题(一般只涉及红

常州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有机化学复习考试题及答案第10章醇和醚习题

1. 用系统命名或俗名来命名。 OH OH C CH 3 H 3C CH 3 OH CH 2OH CH 2CH 2OH OH HO OH OH O 3 2.比较下列化合物沸点的大小,由高到低排列并解释原因。 (A) HOCH 2CH 2OH (B) CH 3OCH 2CH 2OH (B) CH 3OCH 2CH 2OCH 3 3.完成反应 (1) OH OH SOCl 2 NaOH (2) H 3C C CH 3 CH 3 CH=CH (CH 3)3C CHCH 3 OH 3)3C CH 2CH 2OH (3) ONa +CH 3 I (4) 1mol HI (CH 3)2 CH O 3 (5) 3 (6) H 3C C CH 3 CH 3 CH 2 OH (7) (CH 3)CHCHCH 3 OH Cu K 2Cr 2O 7/H

KMnO4/H (8) 4.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A) CH2=CHCH2OH (B) CH3CH2OH (C) (CH3)2CHOH 5.用化学方法除去正溴丁烷中的1-丁烯、1-丁醇和正丁醚。 6.化合物(A)分子式为C6H14O,能与Na作用,在酸催化下可脱水生成(B),以冷KMnO4溶液氧化(B)可得到(C),其分子式为C6H14O2,(C)与HIO4作用只得到丙酮。试推(A)、(B)、(C)的构造式,并写出有关反应式。 7. 合成题。 OH (A) 以≤2个C的有机物合成,无机试剂任选。 (B) CH3CH=C H2CH3CH2C H2OC H(C H3)2

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3版)(上册)课后习题-羧酸(圣才出品)

第13章羧酸 习题13-1通过查阅资料,列举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元饱和脂肪酸、一元不饱和脂肪酸、芳香羧酸、二元羧酸、多元羧酸各一种,并简单阐明它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解:一元饱和羧酸:乙酸,CH 3COOH,食用醋的主要成分,也可用作杀菌剂。 一元不饱和酸:亚油酸,CH 3(CH 2)4CH=CHCH 2CH=CH(CH 2)7COOH,用于制肥皂,在医药上用于治疗动脉硬化症。芳香羧酸:苯甲酸,COOH ,苯甲酸和它的钠盐是重要的防腐剂。 二元羧酸:草酸,HOOC—COOH,可除去衣物上的墨迹和铁锈。 多元羧酸:柠檬酸,HOOCCH 2CH2CH 2COOH COOH OH ,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如饮料、食品等。 习题13-2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大至小排列。讨论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和沸点的关 系。 解: 沸点高低: 对于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对于同分异构体,叉链化合物的沸点低于直链化合物的沸点;分子中含羟基越多,分子间形成的氢键越多,沸点越高;由

于羧酸可形成二缔合体,一元羧酸的沸点高于碳原子数相同的一元醇的沸点。 习题13-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编号: 解:

习题13-4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编号: 解:

负电荷处在电负性大的原子上较稳定,碱性相对较弱。轨道的杂化状态影响原子的电负性,例如呈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电负性大小的顺序为:Csp>Csp2>Csp3。 习题13-5请解释邻、间、对A基苯甲酸的酸性大小顺序(参见表13-4)。 解:邻位取代苯甲酸由于有邻位效应,其酸性一般比间位和对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也比苯甲酸的酸性强。 由于氯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大于给电子共轭效应,所以上述三个化合物的酸性均比苯甲酸

第十章 醇和醚

第十章醇和醚 1.醇的物理性质 低级的一元饱和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辛辣味。甲醇、乙醇和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4~11个碳的醇为油状液体,仅可部分地溶于水;高级醇为无臭、无味的固体,不溶于水。在同系列中,少于10个碳原子的相邻两个醇的沸点差为18~20℃。 实验结果显示,氢键的断裂约需要能量21~3kJ·mol-1,这表明它比原子键弱得多(105~418 kJ·mol-1)。醇在固态时,缔合较为牢固;液态时,氢键断开后,还会再形成;但在气相或非极性溶剂的稀溶液中,醇分子彼此相距甚远,各个醇分子可以单独存在。 2.醇的结构 乙二醇和2-氯乙醇中由于邻位构象内存在氢键,故以邻位交叉构象形式为主。 3.醇的反应 (1)醇的酸性和碱性

醇羟基的氧上有两对孤电子氧利用孤电子对与质子结合形成鍚盐,所以醇具有碱性。在醇羟基中,由于氧的电负性大于氢的电负性,因此氧和氢共用的电子对偏向于氧,氢表现出一定的活性,所以醇也具有酸性。 在气相下研究一系列醇的酸性次序,其排列情况如下:(CH3)3CCH2OH > (CH3)3COH > (CH3)2CHOH > C2H5OH > CH3OH > H2O这说明烷基是吸电子基团。醇在气态时,分子处于隔离状态。因此烷基吸电子反映了分子内在的本质。 在液相中测定的醇的酸性次序与电子效应方面正好相反:CH3OH > RCH2OH > R2CHOH > R3COH这是因为在液相中有溶剂化作用,R3CO-由于R3C体积增大,溶剂化作用小,负电荷不易被分散,稳定性差,因此R3COH中的质子不易解离,酸性小。而RCH2O-体积小,溶剂化作用大。因此RCH2OH中的质子易于解离,酸性大。一般pKa值是在液相测定的,很多反应也是在液相中进行的。因此根据液相中各类醇的酸性的大小顺序,认为烷基是给电子的。 各类醇的共轭酸(ROH2+)在水中酸性的强弱,也由它们的共轭酸在水中的稳定性来决定,共轭酸的空间位阻小,与水形成氢键而溶剂化的程度愈大,酸性就愈低。如空间位阻大,溶剂化作用小,质子易离去,酸性强。 醇与钠反应产生醇钠——若将醇钠放入水中,醇钠会全部水解,生成醇和氢氧化钠。虽然如此,工业上制甲醇钠和乙醇钠还是用醇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设法把水出去,使平衡有利于醇钠一方。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形成共沸混合物把水带走转移平衡。 (2)醇与含氧无机酸的反应

第十章醇酚醚习题答案(第五版)

第十章醇、酚、醚 (P306-310) 1.写出戊醇C5H11OH的异构体的构造式,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解: (1) (2) 1-戊醇 3-戊醇 (3)(4) 2-戊醇 3-甲基-1-丁醇 (5)(6) 2-甲基-1-丁醇 2-甲基-2-丁醇 (7)(8) 3-甲基-2-丁醇 2,2-二甲基-1-丙醇 2.写出下列结构式的系统命名: (1) 3-甲基-2-戊醇 (2)反-4-己烯-2-醇或 (E)-4-己烯-2-醇 (3) 2-对氯苯基乙醇 (4)(顺)-2-甲基-1-乙基环己醇(1-己醇中的1可以省) (5) 2-甲基-1-乙氧基丙烷或乙基异丁基醚 (6) 5- 硝基-3-氯-1,2-苯二酚 (7) 对溴乙氧基苯或对溴苯基乙醚 (8) 2,6-二溴-4-异丙基苯酚 (9) 1,2,3- 三甲氧基丙烷或丙三醇三甲醚 (10) 1,2-环氧丁烷

(11)反-1-甲基-2-乙氧基环己烷或反乙基-2-甲基环己基醚 (12)1-甲氧基-1,2-环氧丁烷 3.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 (2) OCH 3 OCH 3 (4) (9) (10) O O O O 4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5.写出异丙醇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 (1) Na (2) Al (3) 冷浓H2SO4 (4) H2SO4 > 1600C (5) H2SO4 < 1400C (6) NaBr+H2SO4 (7) 红P + I2 (8) SOCl2 (9) CH3C6H4SO2Cl (10) (1) 的产物+C2H5Br

(11) (1)的产物+ 叔丁基氯 (12) (5)的产物+HI(过量) 6. 7 .有试剂氘代醇和HBr,H2SO4共热制备, 的具有正确的沸点,但经对光谱性质的仔细考察,发现该产物是CH 3CHDCHBrCH 3 和CH 3CH 2 CDBrCH 3 的混合物,试问反应过程中发了什么变化?用反应式表明。 解:第一个实验是亲核反应,第二个实验以消除反应为主,生成烯烃气体放出,过量的乙醇没参加反应而留下。 8.完成下列反应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