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技巧5

英语翻译技巧5
英语翻译技巧5

关于加词、减词等在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所谓加词就是根据原文的思想内涵透过文字表达上的表面现象,充分照顾到另一种语言的文法特征、描述规律,在将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该加词的地方加词,该减词的地方减词,千万不可以为了可以追求所谓的“精练、简洁”而随随便便地减词;也不可以离开原文,凭空腻测,随随便便加词。具体地说:

加词:

i.由于词汇方面的原因而引起的加词现象:1.加动词由于英语是一门“静止”的语言,在所有的词汇当中,用名词的居多;而相比较而言,汉语则无此限制,不管有多少动词都可以并排使用。因此,许多英语的名词翻译成汉语时都要加上一些动词,否则,意思则很不完整,例如:a. but by 1981 he had to have further surgery on his hand. and a month later, he suffered as stroke. (到了1981年,他的手不得不又做了一次手术。一个月以后,他又中风了。)

b. his speech in at the meeting turned out exert an stimulating effect on the mind of the people present that day. (他那天在会上所做的报告使所有在场的人深受鼓舞。)

c. he maintain that only hard work and unswerving perseverance can lead to improved performance.(他坚持认为,只有通过勤奋工作加上不懈的努力才会取得好的成绩。)

d. the lives claimed by shoddy construction projects should be enough to put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on the alert. (伪劣建筑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这一点足以使我们的各级部门提高警惕。)

e. efforts must be made to improve service for more than 1 milli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tourists. (为了一百万的国内外旅客的利益,我们一定为改善服务质量而进行努力。)

f. you ought to know better than to go swimming straight after a meal.(你不应该一吃过饭,马上就去游泳,这是很不明智的。)

2.加名词:在汉语中,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不是很明显,有时所谓及物动词后面的宾语如果上下文中能够看的出,往往可以省略不说;而英语则不然。由于英语对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很明显,因此翻译成汉语时则很麻烦。特别是一些不及物动词必须带上它后面的宾语句子意思才能显得完整。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往往就需要增补。

  b. it was two hours before the old couple mustered up enough courage to get up and called the police and they explained that they‘d done that after much deliberation.(直到两个小时以后,那对老夫妻才有勇气敢从床上爬起来给警察打电话,并解释说那也是经过仔细考虑才敢作的。)

c.这见事据说是一个组织严密团伙干的。

(the operation is believed to be the work of a well-organized organized group. )

d.我是为友谊和求学而来。

(i came here in the spirit of friendship and learning. )

有时形容词前面也可以加上名词:e. his wife thinks that this furniture is too expensive and , moreover looks very ugly.(他妻子认为,这件家具价格昂贵而且外表难看。)

f. i thus appeared to them to be quite familiar with this sort of situation and it confirmed them in their belief that i was a thoroughly disreputable character.(然后,我继续装着对这种事情很内行的样子,结果更使他们认定我是一个名声很坏的人。)

有时,一些名词或者数量词的复数形式翻译成汉语后前面也要加词表示重叠:g. thousands of students from the city‘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ammed the railway station awaiting the arrival of their football team. (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一起涌到火车站欢迎他们的足球队凯旋。

h. these she bought the medical supplies with the large sums of money given to her by many friends to help her in the crimea (她用朋友们给她的一笔笔钱购买医疗设备。)

i. to look after the hordes of sick men there were only a few old doctor who were helpless before such scene of suffering and misery. (只有这些老医生来照看一群群的伤员,他们在如此的痛苦、悲伤面前,显得无可奈何。

3.加代词:这里的代词主要是指作动词宾语的代词,因为英语中的所有及物动词都必须带有宾语,所以汉语翻译成英语时也需要增补: a. if you like this novel , i can lend it to you.(如果你喜欢这本小说,我可以借给你。)

b. i think she‘d appreciate it if we all helped out a bit more.(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帮她一把,她回很感激的。)

c. would you please look for the key once more? i remembered clearly putting it in the drawer last time. (能不能再找一遍钥匙?我记得上次放在抽屉里了。)

4.加连词和介词:汉语可以通过上下文来连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而英语则靠一些连接词来完成:a. if you want to go, i would give you my advice that you take an umbrella.(你要去,我建议你别忘了带把伞。)

b. since its opening five years ago , the shop has attracted a lot of customers.(这家商店五年前开业以来,吸引了大批顾客。)

d. his friends asked him to write them as soon as he got ther

e. (他的朋友要他到了那儿就给他们写信。)

e. he went so far as to cheat openly on test. (他居然敢公开作弊。)

f. the factory has decided to mass-produce the equipment at a low cost. (这家工厂已经决定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这种仪器。)

g. why was he absent from school yesterday?

(他昨天为什么不上学?)

h. the older leader gave us the suggestion that we be free from arrogance and rashness.(老领导告戒我们要戒骄戒躁。)

i. this , he said, deprived him of his civil rights , and he asked for $150,000 in damages. (他说,这等于是剥夺了他的公民权力,因此申请$150,000 的赔偿。)

j. his marriage suffered and ended in divorce.(他的婚姻也受到影响,最后还是离了婚。)

k. after a few rounds of talks, both sides regarded the territory dispute as settled.(几轮会谈以后,双方认为边界问题可以解决了。)

l. as her year as chief resident drew to a close, mrs. white decided to specialize in children ‘s diseases. (在她作住院总医师要结束时,怀特太太决定专攻病理。)

5.下面的一些句子则是为了修辞目的而加词:a. he was sentenced as much as six months in jail for drunk driving.(他因酗酒驾驶而被判入狱半年。)

b. as many as twenty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accident yesterday.(二十个人在昨天的事故当中丧生。)

c. i came here as early as eight o‘clock this morning. (我今天八点钟就来了。)

6 . 在某些作定语的不定式结构中,介词有时需要加上:a. i‘d like to find someone to play with (我想找人玩。)

b.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a piece of paper to write on. (你能否递张纸给我,我想写点东西。)

c. totally alone in the room, her mother wanted to find someone to talk to (她妈妈觉得一个人在房间里太孤单了,想找个人说说话。)

7.某些独立结构中:with a book in his hand ,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 (老

师走了进来,手里拿本书。)

8.加副词a. they started up into the sky until the noise of the rocket died away.(他猛地抬头往天空看,直到火箭发射的声音渐渐远去。)

b. he stole a glance at the pretty girl walking alongside with him. (他偷偷地瞥了他一眼。)

9.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加上一些表示“范畴”的词,即表示笼统意思的单词,意见、想法、道理等等。

b. a situation in which suc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cheat openly on the exam and escape punishment is very dangerous and cannot last long(如此多的学生作弊,居然没人管,是很危险的,也不可能持久。)

c. so he began to study the children‘s responses in situation where no milk was provided(所以,他开始研究小孩子得不到牛奶时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以上的几句虽然没有“局面”、“情况”等词,但其意思却已经包含在了里面。如果不加上“policy”,“business”,“situation ”等词,意思就不是很清楚,句子也不通顺。

ii. 由于汉英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加词现象:

1.由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而引起的加词现象:句子结构方面:a. in most cases, this action will produce results. however , if it does not , there are various means the consumer may use to gain satisfaction.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有一定效果。如果还不行,顾客可以采取许多措施直至满意为止。)

b. they illustrate, for one thing, the underlying american faith that our future rests on the way our children turn out, and that a basic way to affect children ‘s development is through their education. (有一点,他们表明了美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如何成长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而影响他们发展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通过e a piece of paper to write on. (你能否递张纸给我,我想写点东西。)

c. totally alone in the room, her mother wanted to find someone to talk to (她妈妈觉得一个人在房间里太孤单了,想找个人说说话。)

7.某些独立结构中:with a book in his hand ,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 (老师走了进来,手里拿本书。)

8.加副词a. they started up into the sky until the noise of the rocket died away.(他猛地抬头往天空看,直到火箭发射的声音渐渐远去。)

b. he stole a glance at the pretty girl walking alongside with him. (他偷偷地瞥了他一眼。)

9.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加上一些表示“范畴”的词,即表示笼统意思的单词,意见、想法、道理等等。

b. a situation in which such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cheat openly on the exam and escape punishment is very dangerous and cannot last long(如此多的学生作弊,居然没人管,是很危险的,也不可能持久。)

c. so he began to study the children‘s responses in situation where no milk was provided(所以,他开始研究小孩子得不到牛奶时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以上的几句虽然没有“局面”、“情况”等词,但其意思却已经包含在了里面。如果不加上“policy”,“business”,“situation ”等词,意思就不是很清楚,句子也不通顺。

ii. 由于汉英结构不同而造成的加词现象:

1.由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而引起的加词现象:句子结构方面:a. in most cases, this action will produce results. however , if it does not , there are various means the consumer may use to gain satisfaction.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有一定效果。如果还不行,顾客可以采取许多措施直至满意为止。)

b. they illustrate, for one thing, the underlying american faith that our future rests on the way our children turn out, and that a basic way to affect children ‘s development is through their education. (有一点,他们表明了美国人内心深处的一个信念,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如何成长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而影响他们发展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通过

考研英语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编辑整理by会员solxf)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 及多义词的翻译 (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 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考研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版

考研英语翻译的基本方 法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3年考研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7月 版) 在解答考生关于考研英语真题学习中的具体问题时,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对英汉翻译所懂甚少。长期以来,一直有考生提问诸如“老师,这句英文中这个短语怎么没有翻译出来?”、“这半句汉语是从那里来的,英语中怎么没有对应语句?”以及“这个句子为什么翻译成汉语时,添加了否定词?”等等的问题。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很笼统的告诉考生:基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模式的差异。在很多时候,英译汉必须按照汉语思维模式以及语境的需要,去增添或者省略一些信息、调整一下语序、转换表达方式。 为了让考生更深入地了解英译汉,我们选用一些真题中的句子,来做先关探讨。在此之前,我们先简单地阐述一下翻译的标准和过程。 翻译标准 在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的翻译标准是严复的“信、达、雅”。就考研英语翻译而言,由于文章的题材大多是有关、经济、文化、教育、科普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文体以议论文为主,说明文为辅,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我们很难在“雅”这一标准上做文章。“达”,即通顺,译文必须通顺且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这是一个重要的评分标准。“信”,即忠于原文,是翻译的最高标准。由于要翻译的5个句子

是从一篇文章中截取出来的,因而译文必须和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一致。如果歪曲了原文的意思,那么该句的得分就会很低。 因此,翻译不能违背原文本身,这是考研翻译的最基本标准。 翻译过程 翻译一般分三个阶段:①找核心句;②译核心句;③译其修饰限定补充的句子。由于考研英语翻译大部分句型都是长难句,这一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简而言之,考生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然后再处理其余的细枝末节,如修饰成分等。考试中,考生应该先通读全文,从大处着手,通篇把握文意,然后分析需要翻译的句子,找出主干,理分支,并翻译。最后是检查书写以及时态。 翻译策略 1.直译和意译 直译,既忠于原文意思又保留原文形式的翻译;意译,不受原文词语的限制,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的结构,用不同于原文的表达方式,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在考研英语翻译中,我们应遵循的方法是:尽量采用直译,不能直译才采用意译,必要时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1)能直译就直译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一、词汇方面 ㈠.词义选择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 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 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 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

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 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 1. 顺译法与逆译法 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而汉语

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 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 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8, 翻译常用八种方法(考试复习)

考试复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翻译常见的八种技巧: 1.重复repetition 在翻译中被称为一种技巧,自然就不是一般所说的不必要的重复,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在翻译中,有时为了忠实于原文,不得不重复某些词语,否则就不能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这种反复使用某些词语于翻译的方法就叫重译法。一般说来,重译法有如下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明确;二是为了强调;三是为了生动。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译addition/amplification 什么叫增译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增译法。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Although you may escort a guest a thousand miles,yet the parting must come at last.

3.减译法deletion 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翻译也是有增必有减。懂了增译法之后自然也就会懂得什么是减译法。它是增译法的反面:以同一个译例来说,在英译汉中如果用增译法的话,在汉译英中自然就要用减译法了。把第二节中的31个例子倒译的话(即把汉译英改为英译汉或把英译汉变为汉译英),所用的译法就不是增译法而是减译法了。 关于减译法,应该记住这样一条总原则:减译法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法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法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 此外,冠词、连词、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在英语中经常使用,但译成汉语时几乎很少出现,要使译文忠实而地道,减译法就自然必不可少了。例如: A book is useful. 书(是)有用(的)。 4.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 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

翻译技巧总结

1. 句子内部指代的翻译 当代词与其所指代的对象在同一划线句中时,一般来可以将代词译为相对应的代词。但是如果前面出现多个名词,而且从数量、性质等方面很难判断代词的指代,则最好将代词翻译成相对应的名词。 98 71) But even more important, it was the farthest 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 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 But even more important是整个句子的状语,it was the farthest是主句,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是修饰the farthest的定语从句,for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参见1995年71题),在这个状语从句中,what they were seeing是主语从句,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是状语从句中的系表结构,that existed…是修饰名词patterns and structures的定语从句。 译文: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科学家们所能观察到的最遥远的过去的景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01 71)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是主句,其中hosted by robots是过去分词短语做television chat shows 的后置定语,with pollution monitors是介词短语修饰cars;that will disable them是定语从句,修饰pollution monitors ;when they offend是时间状语从句,修饰动词disable。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以及装有污染监控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排 污超标(违规),监控器就会使其停驶。 01 74) But that, Pearson points ou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But tha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是主句,其中有一个插入语Pearson points out。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是直接引语中的主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integration,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路的第一步,最终会使人们在下世纪末之前就研制出完全电子化的仿真人。" 2. 句外指代的翻译 A.对于指代具体某个或几个名词的词,一定要搞清楚他指代的内容,译文中用代词表示不清的就用名词来表达,哪怕是罗嗦一点也一定要多用名词,只有在明显清楚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名词才用代词。P8-74 01 74) But that, Pearson points ou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 "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But tha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是主句,其中有一个插入语Pearson points out。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是直接引语中的主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integration,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

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英汉翻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此外,翻译还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能更自觉、更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下面就英译汉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结合翻译实例作一概述。 1.词义的选择 ? 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类是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因此,在平日的翻译练习和测试中,我们在弄清原文句子结构后,务必注意选择和确定句中关键词的词类和词义,以保证译文的质量。通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词义选择: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词义 例如:Censorship is for the good of society as a whole. Like the law, it contributes to the common good. [译文]:审查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它像法律一样维护公众利益。 [注释]:本句中like作介词,意为"像……一样"。但like作动词用,则意为"喜欢;想要"。例如:He likes films with happy endings. (他喜欢结局好的电影。)又如:Would you like to leave a message (你要不要留个话儿)此外,like还可以作形容词用,意为"相同的",如: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 charges attract.(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根据上下文和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选择词义 例1According to the new school of scientists, technology is an overlooked force in expanding the horizon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译文]:新学派的科学家们认为,技术在扩大科学知识范围过程中是一种被忽视的力量。 [注释]:school一词常被误译为"学校",其实,school还有一个词义"学派"。可见,正确选择词义对译文质量有重要影响,而文章的上下文和逻辑联系是翻译中选择词义的重要依据。 例2Now since the assessment of intelligence is a comparative matter we must be sure that the scale with which we are comparing our subjects provides a "valid" or "fair" comparison. [译文]:既然对智力的评估是比较而言的,那么我们必须确保,在对我们的对象进行比较时,我们所使用的尺度要能提供"有效的"和"公平的"比较。

翻译技巧总结

翻译技巧总结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及多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 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 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译名词) 3转换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如:

英语翻译的十大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一、增译法 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④、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⑥、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⑦、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译暗含词语) ⑧、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译注释性词语) 二、省译法 这是与增译法相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又如: ①、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 ②、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翻译的方法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翻译应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即译文在抓住全文要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对所译文字融会贯通,达到自然完美。 翻译的几种基本方法: (一)词类转~化法 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译文与原文在语法结构上不可能完全对等,翻译时需要转换词类,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词类转换有以下四种: 1、转化为动词 即有动作意味的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翻译成汉语时常转换为动词。The turning point of my life was my decision to give up a promising literature career and begin a business career instead. (名词decision 转`化为动词) 译文:我生活的转折点是我决定弃文从商。 Man is becoming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afeguarding environment. (形容词aware转`化为动词) 译文:人类正在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I open the window to let fresh air in. (副词in 转`化为动词) 译文:我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进来。 2、转化为名词 即名词派生的动词,名词转用的动词,部分形容词及副词译成汉语时常转换为名词。 The young man, who looks and talks like a film star, is Li Ming's brother. (look & talk为派生动词转译为名词) 译文:那个年轻人是李明的哥哥,他的相貌言谈像一个明星。 Tom is strong physically but weak mentally. (physically & mentally 为副词译为名词) 译文:汤姆身体强健,但智力差。 3.转化为形容词 某些形容词派生的名词及副词译成汉语时需要转换为形容词。 We found difficulty in solving this complicated problem. (形容词派生的名词difficulty转译为形容词) 译文:我们发现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是困难的。 The film "The Sixth Day" impressed me deeply. (副词deeply 转译为形容词) 译文:电影《第六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形容词转化为副词 英译汉时,一些形容词可译为副词。 The delegation was given a warm welcome by the students. (warm译为副词) 译文:这个代`表团受到了学生热烈的欢迎。 (二)词义的引申

最常用的十大英语翻译技巧

最常用的十大翻译技巧 转载自:花开有声转载于:2010-06-22 13:41 | 分类:转载的阅读:(1) 评论:(0) 常用十大翻译技巧之一:增译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因为口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译员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 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汉译英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 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译物主代词) (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 (6)这是我们两国人民的又一个共同点。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译介词) (7)在人权领域,中国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翻译技巧:汉译英最易翻错的100句(12)

英语知识 56. 我的学习很忙。 [误] My study is very busy. [正] I am very busy with my study. 注:第一句译文完全套用汉语的结构和语序,却犯了英文的句法错误。因为在英语中,study(学习)是一个行为,并不懂得忙不忙,感到忙的应是进行这一行为的人。所以,be busy with sth. 或be busy (in) doing sth. 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 57. 给他当二把手我看也值得。他太能干了。 [误] I feel it worth being a second hand to him. He is so capable. [正] I feel it worth playing second fiddle to him. He is so capable. 注:英语的second hand 作名词指“中间人”、“旧货”或“助手工人”,而汉语的“二把手”是“副手”,即“第二负责人”的意思,所以二者不是一回事。play second fiddle 则源于管弦乐队中第一提琴手(first violin)不在的时候由第二提琴手负责,并被人们引申为“当主要领导人的副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当第二把手”。由此,不难猜出“当一把手”译成英语应该是paly first fiddle了。 58. 电车上十分拥挤,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误] The tram was so crowded that there was hardly sufficient room for you. [正] The tram was so crowded that there was scarcely sufficient room for you. 注:副词hardly 和scarcely 虽然都含有“几乎不”等否定含义,有些时候也可以互换,如:I could hardly/scarcely recognize her (我几乎认不出她来了),但仍有细微的差异。如在强调数量“不足”时只能用scarcely,这时它常与enough、sufficient等词连

英语翻译技巧

英语翻译技巧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01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 形合与意合 定义及理论知识 1 英语是语法型语言,重语法结构:其语义通过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用 and 表示并列关系,用 if 表示条件关系,用 because 表示因果关系等。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通常汉语各分局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逻辑纽带或语序之间接地表现出来,句子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 实例分析 2 ① Dear dear, think of me,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 When should I do when you die 哎呀!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我我想想,你死了我怎么办呀 (译文中省略介词of和连词when、if) ②爹,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我想想,也得想到......俺娘。 Dad, think of me... and my mummy,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 (译文中增补介词of和连词if) ③ 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 and by an effort, we may be nearer to be the truth. 也许我是错的,你是对的。我们做出努力,就会更接近真理。 (译文中省略了连词and) 举一反三 3 1. 听到这个消息,他满眼是泪。

2. 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长,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 02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 形合转为意合 英译汉——形合转为意合 1 在英译汉时,要摆脱原文形合结构的束缚,尽可能采用意合方法,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流转自如,明白晓畅。 另外,英语中除了多用关联词外,还有其他连接手段,包括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语法概念。 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对“好的翻译”所下的定义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语文里,似的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确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 实例分析 2 ① Some delighted films made by the late Dr. Arnold Gesell of Yale University show little creatures who can barely talk investigating problems with all the zeal and excitement of explorers, making discoveries with the passion and absorption of dedicated scientists.(Gilbert Highet,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 由已故的耶鲁大学阿诺德·盖塞尔博士拍摄的几部有趣的电影表明,还没学会说话的小家伙们竟以探险家般的热情和兴奋来探究问题,以热诚的科学家们那种激情和专注来进行研究发现。 (句中 made by 构成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修饰 films,两个现在分词investigating 和 making 则与宾语 creature 一起构成复合宾语。汉语中的动词没有词形变化,因此在汉语中就不必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

英语翻译技巧

01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 形合与意合 定义及理论知识 1 英语是语法型语言,重语法结构:其语义通过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用and 表示并列关系,用if 表示条件关系,用because 表示因果关系等。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显性连接。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通常汉语各分局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逻辑纽带或语序之间接地表现出来,句子成分之间靠隐性连贯。 实例分析 2 ①Dear dear, think of me,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 When should I do when you die? 哎呀!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我我想想,你死了我怎么办呀? (译文中省略介词of和连词when、if) ②爹,你就是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我想想,也得想到......俺娘。 Dad, think of me... and my mummy, if you won't think of yourself. (译文中增补介词of和连词if) ③I may be wrong and you may be right, and by an effort, we may be nearer to be the truth. 也许我是错的,你是对的。我们做出努力,就会更接近真理。 (译文中省略了连词and) 举一反三 3 1. 听到这个消息,他满眼是泪。 2. 中国将努力促进国内粮食增长,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 02 英汉语言结构对比和翻译中的转换 形合转为意合 英译汉——形合转为意合 1 在英译汉时,要摆脱原文形合结构的束缚,尽可能采用意合方法,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使译文流转自如,明白晓畅。 另外,英语中除了多用关联词外,还有其他连接手段,包括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各种语法概念。 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对“好的翻译”所下的定义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语文里,似的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确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样” 实例分析 2 ①Some delighted films made by the late Dr. Arnold Gesell of Yale University show little creatures who can barely talk investigating problems with all the zeal and excitement of explorers, making discoveries with the passion and absorption of dedicated scientists.(Gilbert Highet, The Pleasure of Learning )

翻译常用八种方法

考试复习 一、英汉互译下列习语(每小题2分,共20分) 书上或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习语或成语。 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中文,并指出使用的翻译技巧(每小题3分,共30分) 翻译常见的八种技巧: 1.重复repetition 在翻译中被称为一种技巧,自然就不是一般所说的不必要的重复,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在翻译中,有时为了忠实于原文,不得不重复某些词语,否则就不能忠实表达原文的意思。这种反复使用某些词语于翻译的方法就叫重译法。一般说来,重译法有如下三个作用:一是为了明确;二是为了强调;三是为了生动。 We have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我们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增译addition/amplification 什么叫增译法?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它的定义:为了使译文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与风格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必须增加一些词语,这就叫增译法。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yet the parting must come at last.3.减译法deletion 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翻译也是有增必有减。懂了增译法之后自然也就会懂得什么是减译法。它是增译法的反面:以同一个译例来说,在英译汉中如果用增译法的话,在汉译英中自然就要用减译法了。把第二节中的31个例子倒译的话(即把汉译英改为英译汉或把英译汉变为汉译英),所用的译法就不是增译法而是减译法了。 关于减译法,应该记住这样一条总原则:减译法是指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而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换言之,减译法是删去一些可有可无的,或者有了反嫌累赘或违背译文习惯表达法的词,但减译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内容删去。 此外,冠词、连词、代词(尤其是人称代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在英语中经常使用,但译成汉语时几乎很少出现,要使译文忠实而地道,减译法就自然必不可少了。例如: A book is useful. 书(是)有用(的)。 4.词类转移法conversion 在翻译时,由于两种语言在语法和习惯表达上的差异,在保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译文必须改变词类,这就叫词类转移法。这种方法不仅指词类的改变,而且还包括词类作用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化。当然主要是指词类的变化,如原文中的名词可以转移成译文中的动词等词类。众所周知,语言是个无限制生成的系统,在翻译实践中,词类转移的情形也是千变万化的。重要的是,要知道在翻译中为了保证译文忠于原文并使译文合乎表达习惯,可以改变词类。下面所举的例子可以说明词类转移的一些常用情况。 The mastery of language is not easy and requires painstaking effort. 这句话的英译文应该说是忠实而地道的,但分析一下汉英文中的词类,却很少是对应的。原文中的词类到了译文中,差不多都发生了变化:“学好”是动词,意思上相应的英文词mastery是名词;“随便”是副词,意思上相应的英文词是作表语的easy,等等。假若译文中的英文词类、词序都与汉语完全相同,不作任何改变,那么这就不成一句英文句子了。 5.词序调整法inversion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 要真正掌握英文翻译的技巧并非易事。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推荐,来欣赏一下吧。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推荐 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

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相似极了。(形容词)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 欢物理。(动词) 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名词) 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