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大纲总结

血液大纲总结
血液大纲总结

《血液系统》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整合了血液系统相关的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和临床诊断和治疗学等方面的基础和临床相关知识,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掌握,突出学科发展的前沿,涵盖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适合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础理论课程学习以及进入临床前相关内容的学习。

The hematology organ system modules featur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basic molecular, cellular, and organ systems processes in conjunction with mechanisms of disease. Sophisticated scientific information is introduced in a clinical context, illustrating its clinical relevance, and enhancing the students’ learning. Physiology, patho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disorders of the hematology organ system are included. The learning methodologies include active lectures, laboratories, case based learning and self-study.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apply discipline knowledge to hematologic diseases so that they will be prepared to manage patients in clinical clerkships and beyond.

二、基本学习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理论课学习造血和血液细胞相关的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础知识和初步的临床血液疾病相关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知识;通过临床见习、实验课和PBL锻炼临床和科研思维。按要求程度不同,将学习内容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掌握”,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熟记,并能脱离书本进行简明扼要的口头与书面叙述;第二级为“熟悉”,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并记住内容提要;第三级为“了解”,要求对所学内容理解。

三、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使用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实验训练、床旁教学、角色扮演、PBL与口头书面交流等手段,帮助尽快掌握主要教学内容,为临床学习打好基础。

四、参考教材

《威廉姆斯血液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血液系统》胡翊群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病理生理学》李桂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实验诊断学》王鸿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采用百分制,其中理论知识书面考试占课程成绩的40%;PBL过程评估占20%,实验训练及完成质量、参与度、实验报告评估占课程成绩的20%;临床见习占20%。

六、学时分配

讲课顺序教学内容教学时数

第一讲总论 3

第二讲造血与调控 3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实验) 3

第三讲红细胞与贫血 3

红细胞相关检查(实验) 3

第四讲白细胞(髓系) 3

凝血与血栓试验(实验) 3

第五讲白细胞(淋巴系) 3

第六讲血小板 3

血液病症状、体征和病史缮写(见习) 3

第七讲出血和血栓 3

第八讲输血 3

血液肿瘤(见习) 3

第九讲PBL 6(10人/组,分二次完成)

总学时45(不包括书面考试)

第一讲总论

一、掌握

1. 血液学和血液病的基本概念。

2. 血液病的常见症状,体征(贫血、出血、发热、黄疸、脾淋巴结肿大)

3. 血液学的实验室检查(血象、骨髓象、流式细胞术、细胞化学染色、染色体检查、出凝血实验)

二、熟悉

1. 血液病的基本诊断思路

2. 血液病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三、了解

1. 血液学的发展历史和展望

第二讲造血及其调控

一、掌握

1. 造血的概念、造血过程、发生的场所

2. 造血的细胞因子调控

3. 造血干细胞和肿瘤起始细胞的概念

4. 骨髓穿刺和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干抽

二、熟悉

1. 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动员

2. 骨髓移植的原理、适应症

3. 骨髓穿刺和活检部位、步骤

4. 造血的增殖、成熟和死亡信号传导调控

三、了解

1. 骨髓各阶段细胞的比例、形态和特殊染色

2. 细胞治疗

第三讲红细胞和铁代谢

一、掌握

1. 红细胞的形成、数量、形态和功能

2. 铁的分布、吸收、转运、细胞摄取和贮存

3. 血红蛋白的类型、结构和功能、氧离曲线

4. 贫血定义,分类

5. 贫血产生原因、常见症状和体征、血涂片的特点,骨髓检查特点和治疗

6. 红细胞调节剂(1)铁剂的临床应用(2)叶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维生素B12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4)红细胞生成素

二、熟悉

1.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症状和体征、血涂片的特点,骨髓检查特点和治疗

2. 铁的实验室检查

三、了解

1. 血红蛋白异常疾病(地中海贫血)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溶血筛选实验和特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第四讲白细胞(髓系)

一、掌握

1. 髓系白细胞的生成、组成和分布

2. 白细胞减少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

3. 白细胞增多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

4. 急性髓系白血病:定义、分类、常见症状体征、细胞形态、常见病因

5. 慢性髓系白血病:定义、发病阶段、常见症状体征

二、熟悉

1. 急性髓系白血病基因异常、细胞化学、免疫表型

2. 慢性髓系白血病的费城染色体、BCR/ABL作用机制

3. 靶向治疗药物:伊马替尼、三氧化二砷、全反式维甲酸

4. 血液肿瘤化疗药物作用机制:(1)干扰核酸合成(2)破坏DNA结构与功能(3)嵌入DNA及干扰转录RNA (4)干扰蛋白质合成

5. 白细胞调节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三、了解

1. 白血病的染色体和融合基因的检查,原理和应用

第五讲白细胞(淋巴系)

一、掌握

1. 淋巴细胞的生成、构成和分布

2. 淋巴细胞减少的原因

3. 淋巴细胞增多的原因

4. 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定义和诊断

二、熟悉

1. 淋巴瘤分类、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

2. 多发性骨髓瘤:定义、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3. 常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巯嘌呤、门冬酰胺酶、环磷酰胺、阿糖胞苷、阿霉素

4. 靶向治疗药物:美罗华、万柯

三、了解

1. 淋巴细胞疾病的流式细胞术检查,原理和应用

第六讲血小板

一、掌握

1. 血小板的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

2. 血小板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体征、原因

3. 血小板调节剂(1)阿司匹林的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2)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二、熟悉

1. 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

三、了解

1. 血小板功能的实验室检查

第七讲出血和血栓

一、掌握

1. 人体正常的止凝血功能及其调控(血管、凝血因子(内外源凝血途径)、血小板;)

2. 出血性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原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

二、熟悉

1. 出凝血相关疾病:过敏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2. 抗凝和溶栓药物(1)肝素(2)香豆素类 (3) 链激酶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4)维生素K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三、了解

1.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血管病变检查;凝血和纤溶活性检测;病理性抗凝物质检测

2. 血栓栓塞性疾病:分类和治疗原则

第八讲输血

一、掌握

1. 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血液的理化特性

2. 血型,合理输血

3. 安全输血:输血传播疾病、输血反应

二、熟悉

1. 内环境与稳态

2. 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

1. 输血的实验室检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