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体系探索

沾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在我校已历经了11个春秋,通过全校师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此探索已深入我校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这种开放式教学激活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逐渐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搭建了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11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探索,我们初步构建了开放式教学体系:从组织实施来看,从校长→教务处→教研组→教师→学生,形成了科学的管理体系;再看教学组织体系,无论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评价的目标和方法,教学空间的拓展等方面,都改变了封闭的教学体系,构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潜能和创造性学习的开放的教学体系。

一、开展课题研究,普及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

我校有一支团结敬业的教师队伍。近几年以来,我们不断地探索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方面取得了

显著的成绩。通过课题的研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竞争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结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课题研究,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是消除教师思想误区,普及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这又是我们从开放式教学体系入手进行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为此,从2001年以来,我校数学教研组积极探索开放式教学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操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习的内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富于创新意识新一代人才;并与2004年顺利通过市级鉴定,荣获市级二等奖。同时,通过亲身的实践,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以进一步推进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的成长。

二、关于“开放式”教学体系的理解

1.关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是针对“封闭式”而言,它是指在教学中减少“指令性”成分,由教师创设开放式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位的探求知识和运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才智,学会学习,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数学开放式教学,是以社会对未来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通过教师树立开放的数学教学观念,实行数学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结构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打破

传统的课堂教学时空概念,拓宽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开放式教学,可以使数学教学不再离我们遥远,它会越来越清晰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已经逐步步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数学课堂上也可像语文课堂上一样,我们同样可以欣赏音乐,童话,听历史故事;数学课不再总是在教室进行,我们也可以走出教室,来到操场,商店里,工厂里,大自然中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教科书加本子和笔的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一方面使他们认识到了数学教学确实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时空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更加投入,掌握灵活而牢固;最后就是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最终目标

(1)探究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堂情景,让学生心情舒畅,无拘无束的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从而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进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的核心目标。离开了学生的发展,谈教育科研

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没有效益的,为此,我们强调,①注意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既有数学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②重视学生发展的全员性,即人人可以获得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永久目标;③允许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存在着个体发展的差异,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发展意味着超越自我,超越他人;④发挥学生发展的主动性,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形成自觉、主动发展自身能力的意识,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总之,开放式教学,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潜能,为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搭建平台,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

(2)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

开放式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时空概念,实行数学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教学手段的开放、教学时空的开放,拓宽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3)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社会的进步,新课程改革的落实,学校的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通过课题的研究,以教科研为手段,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推动学校名师工程的实施,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实现“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

促进教师脱颖而出,早日成才。

(4)科研兴校,办特色学校。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有利于促进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端正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并以此来推动和促进整个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推进以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走科研兴校之路,逐步形成我校的数学教学特色。

三、积极实践,逐步形成了我校数学基本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体系,并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各方面。

(1)实行了六大开放

即:开放教学时空、开放教学目标、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程序、开放教学评价、开放学生作业。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应用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式教学”新理念在课堂中得以展现,并转化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积极发言,提出疑问。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拓展”的过程。

(2)抓“一节课”活动。

为了使校教师人人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认真务实开展“一节课”活动,此项活动要求人人参与,方法先是以抽签的形式决定授课顺序,然后每周安排一位教师授课,要求授课教师课前认

真准备,写好教学程序和教案,课后说课,然后大家一起评课,评课时主要是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法,不走过场,使教学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使在坐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数学、探索数学并喜欢上数学,使数学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课堂,而是一个个让学生熟知,喜欢的生活实例,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学生对学好数学的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数学的目的。

(3)、开放式教学体系与校本课程开发相联系。

我们的“小学数学开放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行了六大开放,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科学地应用好教材外,还联系本地特色,学生生活实际开发了不少学生喜欢的数学新课题,让学生把数学学习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如:为了把数学学习与本地特产联系起来,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后,开发了校本课程《沾化冬枣你真棒》一课,文中设计的以下问题:关于沾化冬枣,你知道什么你了解沾化人民的生活情况和经济收入状况是怎样的沾化冬枣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沾化儿女,你将来有何打算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从事劳动锻炼,在实践活动中去调查了解、学会统计、加强计算,并联系实际谈理想,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并且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从而立志,树立建设美好家乡而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的远大理想。

四、开放式教学体系初见成效,成绩可喜。

通过“开放式教学教学体系的探索”,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出现了“五个转变”和“三个重组”。五个转变即由“教师权威”转变为“共同探索”,由“教师本位”转变为“学生主体”,由“单纯说教”转变为“合作交流”,由“批评指责”转变为“激励表扬”,由“埋头苦学”转变为“自主乐学”。三个重组即学生学习、师生关系重组;学生学习、教学时间重组;促进学生学习、教学手段、方法、内容重组。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近11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1)、构建了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创设情景→放手或参与探索→肯定结论→扩展提高

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应用实践

具体做法是:教师精心设计导语,如讲故事,做游戏,看录像,做已经做过的数学题等,通过活动,巧设悬念,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急于找到问题答案的欲望。在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中得出结论,并予以验证,然后教师给予指导,强化结论的正确率,并扩展、提高。比如教学三年级《可能性》时,教师通过掷骰子的游戏活动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得出结论;再次,教师对学生的结论在全班进行交流,使学生明确事件的发生一般有可能、不可能和不能三种情况,结合具体的事例对结论进行验证;最后,教师设计开放

式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巩固、扩展、提高。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只做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或合作者,让学生各自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考虑问题,探索知识,不再是沿着老师的教学思路,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效果上看,我校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学习数学的方式得以改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创新意识逐步增强。

(2)、探索了实施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基本策略

1、开放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引发师生思维共振的“磁石”,传统的教学观片面强调双基教学,注重传统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是主要的教学目标;而素质教育则要求一个“双向性教学目标体系”,一是强调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素质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根据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们把开放式课堂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①、基础目标,即达到教材双基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②、弹性目标,即对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③、发展目标,即着眼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例如:百分数的的意义的教学在目标定位上,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写法;弹性目标则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发展目

标就是让学生难过调查实践,明确百分数在生活中运用的作用和必要性。六年级一班是我们的实验班,在教学前老师让学生走进生活,收集生活中关于百分数的信息,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中我们则根据学生收集的信息组织教学,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要短时间内完成了基础性的目标,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必要性,同学们积极性高了,兴趣浓了,发言积极了,在交流时,同学们不仅对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和意义有民进一步的认识,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探究出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

之几”的方法,可谓是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

2.开放教学内容,整合了教育资源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依托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这是因为教材的改革永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只有引进时代的“活水”,才能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们在教学中广泛联系教材实际与生活实际,选择和重视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把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教学的“大课堂”,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来组织教学。如:在教学分数意义第一课时时,教师并没有按照教材中的例题来组织教学,而是让学生分组准备了不同数量的苹果,让学生按照组内人数进行分配,有四人四个苹果的小组,有四人一个苹果的小组,

也有四人三个苹果的小组,各小组按照老师的要求很快进行了分配,然后让每一个学生口述自己已分得的数量,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例题改变成了学生感兴趣、又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例题,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来,让学生真切感到生活中处处、时时有数学。另外,开放教学内容关键是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采撷生活实例,开发校本课程为课堂的教学服务。如:为了把数学学习与本地的特产联系起来,在学习统计初步知识之后,开发了“沾化冬枣你真棒”一课,设计了以下问题:关于沾化冬枣,你了解多少沾化枣农的生活情况是怎样的冬枣有哪些价值作为沾化儿女,你有何打算这些问题促使学生从事劳动锻炼,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树立了为建设家乡、成为有用之材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3、开放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放式教学组织形式要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运动变化的,要求教师要把握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的角色,不断极力把问题的探索时空还给学生,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交流的机会,而且大胆摒弃了师问生答、师讲生听、师演生看的狭隘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尝试、实验、讨论、类比、归纳、验证等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开创了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新天地,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创设了一套师生

互动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即教师的:巧设导语激情→放手或参与探索→肯定结论→扩展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应用实践。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校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先把学生带到长方形的小操场上,让学生自由的沿着小操场的边缘走一圈,接着提问:“谁知道自己刚才走了多少米”学生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没有回答,教师接着又问:“你能想办法弄清楚自己刚才究竞走了多少米吗”于是先让学生独立考虑了一会儿,再分组由小组长组织同学们讨论,通过讨论,有的说:“用皮尺量”;有的说:“皮尺太短不方便,先用绳量,再用皮尺量绳长比较好”;还有的说:“因为长方形的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所以只要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后,把长和宽的长度相加,再乘以2就可以了”。就这样让学生亲身实践,从中寻求到了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这时教师表扬道:“你们真棒,都找到了如何知道自己走了多少米的方法,那么,你们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学生很快就知道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量出小操场的长和宽,很快他们就计算出了小操场的周长,找到了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了周长的含义,使学生知道自己刚才的计算,就是用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求出小操场的周长的。这样使学生明确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在学生明确了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后,教师再把学生带回教室里,让学生用米尺或皮尺量出黑板、门窗、课桌面、教材封面等各自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他们的周长。这样,学生很

感兴趣,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把学习当做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去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老师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的作用,重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群体信息交流、小组信息交流、个体信息交流的作用,这样,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强调开放题的研究和设计,注重变机械重复训练为开发思维训练,变意向求同思维为多向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理解、创造性的表现,创造性的思考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4、开放教学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是教学主阵地,但不是唯一的场所。开放式教学,在强调课堂教学开放的同时,重视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发和利用,开放教学时空,即,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空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利用多种媒体组织学生学习数学,教学不受时间限制,不受人员限制,不受内容限制,不受空间限制,只要有数学知识的存在,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就可以为数学课所用。如,在学习土地面积的计算时,我们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自家土地面积,在课中展示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可以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为土地不可能是规则的图形,学生为了计算面积,并能说明清楚是怎样计算的,把土地的形状画了出来,然后分割成不同的规则的

图形,进行测量计算。这节课把数学知识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在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活动中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创造“天赋”。另外,我们在全校推广并实施了用写数学日记和办数学手抄报的方法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经验,近几年的时间证明,写数学日记和办数学手抄报不仅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研究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的在日记中记录了在生活中用数学的过程;有的学生记录了发现数学问题或规律;还有的则在日记中记录了探究数学问题的过程。如,五年级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发现了计算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做完作业后,我无意之间,拿着一张纸围在圆柱形的杯子上,展开一看,咦!怎么是一个长方形这不说明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吗心里想着想着,于是,我打来多个圆柱形的物体,用纸围绕一周,再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然后将其展开,哈!原来是一个长方形哦!我高兴的跳起来,如果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不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的面积吗边说我边来米尺测量每张长方形的纸的长与宽,并很快算出了他们的面积。” 读了这篇日记,我们不仅为这位同学的意外发现而喝彩。他不仅知道了测量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已经掌握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具备了创新意识。

5、开放教学评价,构建了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学结果不以完成教材教学任务为标志,以激发学生课外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为己任;不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为终结,以学生灵活运用

知识、迁移能力为目标;不以考试为唯一评价手段,以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为核心;不以学生的书面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而以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过程来综合衡量。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组织起以学生、教师,乃至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的评价体系。

①、改革评价内容,评价结果综合。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然后按要求和标准讨论、制定数学学科学生素质评价方案,并由学校教务处修改、审查,最后按形成的评价方案实施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我们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随堂评价,即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二是总体评价,我们设计A、B、C三个层次的试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试卷答题。总之,我们做到在评价内容上力求全面,在评价结果上力求综合。

②、改革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综合。在实施评价方案的过程中,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有学生素质的等级评价,又有定性描述性评价及过程评价。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即主体参与,允许学生对老师、同学所给的结论质疑。开放式的小学素质评价,给小学生的素质评价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真正发挥了素质评价,达到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作用。

6.布置开放式作业激活创新思维

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对于学生理解、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尝试了布置开放式作业的做法。

1. 观念上要开放。

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学习。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为学生留有探索和思考的余地,为学生提供进行课堂交流的宽松氛围。

2.作业内容要开放。

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主选择,或写或做。同时,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使学生听、说、写的能力协调发展。

3.完成作业的方式要开放。

完成作业时,学生可以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或亲自实践。他们既可以独立完成作业,也可以与同学合作交流,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目标。

4、检查作业的方式要开放。

课外作业是课堂作业的延伸和补充,其内容丰富,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在评价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评价时应因人而异。对于学困生,即使他们取得了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应严格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进取。

总之,我们教师通过对开放式教学体系探索,改变了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形成了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教育思想,初步掌握了教育科研的过程和方法,并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从而提高教学的水平。从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型教师。这些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自己明确的教学思想,教学环节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均有自己的设计思想,教学水平提高较快。由于我们的探索虽从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两方面着手,力求整体改革,但由于我们的教师水平所限,仍有相当多的经验成分,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开放的度和量的控制;

2、教学空间开放的管理问题;

3、开放式教学与现实教学体制的矛盾(如现有课程、教材、教学时数、教学评价体系的限制)

4、怎样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以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需要;

5、通过开放式教学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6、开放式问题的设计和教学评价。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也促使我们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做更多扎扎实实的研究工作。

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完整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 (一)学段划分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术语解释见附录1)。 (三)课程内容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 “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描述,进而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且进行广泛应用的科学。数学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计算机的结合愈来愈紧密,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繁杂的信息作出最优的判断和选择,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将为今后学习工程数学、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为这些课程的提供必需的数学概念、理论、方法、运算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基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为适应迅猛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公司企业输送相应层次的技术人才,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必须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对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和素质。 第二部分课程基本任务 一、优化课程结构,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因此,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应突出“应用”的主旨,从而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相适应,与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国际化趋势相适应,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衔接。 二、以能力培养为切入点,充分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它为其它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从而数学的基础性地位无可替代,更不

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以吉林师范大学为试点,在明确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定位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所遵循的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体系构建的特点等方面,对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以其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0)06—0115 [作者简介]兰婷,张作岭,刘国权,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专业定位 要合理地进行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明确其专业定位。小学教育专业是个全新的专业,既具有现行高师的共性,又具有明显的个性。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培养的是具有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同时专长英语教学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也就是说,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培养的是小学英语教师,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而非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英语专业。按照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高等师范院校系科的设置是以初中、高中的分科教学特点为依据的,它培养的是中学教师。因此,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初、高中英语教学特点为依据,要求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要有较为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并在深度和广度上也有较高的要求。而小学不是分科教学,对学生所学英语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则很高。因此,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和英语专业等同,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 二、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一般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小学教育的特殊性来进行。具体原则如下; 1,师范性原则。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培养的是适应21世纪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突出小学教育

学而思十二级课程体系

《小学数学智力开发课程》十二级体系 1 、 什么是十二级体系? “十二级体系”,即“小学数学智力开发课程十二级体系”。是学而思教育专家团队经过7年的积累和沉淀,在2010年推出的全国唯一的完整的奥数学系知识体系。其包括“ 优秀儿童智力开发体系”、“超常儿童培养体系”两个结构统一的部分。 为了培养孩子品质全面提升,十二级体系中加入了二十四项品格教育,将采取“分阶段、分年级”的方式,使品格教育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 孝顺、勇敢、勤奋、谦虚 二年级 自律、自信、主动、同情心 三年级 诚信、专注、坚持、忠诚 四年级 反思、行动、感恩、坚韧 五年级 学习、热忱、乐观、责任 六年级 宽容、目标、信念、全力以赴 《超常儿童培养课程》封面 《优秀儿童智力开发课程》封面 各年级阶段品格培养目标

年级划分(一年两级,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 注:由于体系详细内容属教研宝贵成果,暂不对外公布,请见谅! 2、为什么要建立十二级体系? (1)我们每年培训无数金牌选手的培训教材需要沉淀; (2)近几年尤其是09年和10年杯赛及小升初的现状有了新的变化; (3)当前缺乏完整而优质的教材体系,数学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分层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 3、谁来创立主导十二级体系? 在全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超常教育的卓越实践者陶晓永教授指导下,在众多华杯赛等全国顶级赛事的主试委员们的关心下,由一批全部来自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拥有辉煌竞赛及培训战绩的学而思教育核心教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充分酝酿及反复调研,最终推出这套《超常儿童培养体系》及《优秀儿童智力开发体系》。 编委会成员: 王伟张瑞祥林博季云英周清赵永明陈晨张旷昊张超月申强 张剑肖京园曹岚李春芳吴昊庄文辉吴旭谷运增张邦鑫韩涛 孙凯赵璞铮杨巍田芳宇张嘉荆晨伟况雯董博聪王雪婷戴宁 震荣谢玉才兰海赵元红周斌姜付加王磊张宇鹏何晓燕 4、在哪些班级展开? 在学而思小学数学课程全面展开。其中,"优秀儿童智力开发体系"将在现有的基础班、提高班、尖子班推行;"超常儿童培养体系"将在竞赛班、竞赛123班推行。 5、何时开始推行? 从春季班第十次课起开始全面启用新的十二级体系,新体系保留了原体系专业性和应试性的优点,同时增加了层级间的区分度、趣味性、励志性、针对性。

2016年度小学数学课程规范标准

2016小学数学新课标内容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研究(doc 7页)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的探讨 傅平董丽花 摘要:分析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就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创新,它是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与社会力量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联合举办的,以开展普通本三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随着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六个独立要求,各独立学院逐步从母体分离自主办学。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既能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但是,如何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架构、设计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这里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简单化。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是简单的降低各项要求,从而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二是类同化。把对本一、本二的教学体系,尤其是母体高校的照搬到独立学院的学生上,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终也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笔者结合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的架构提出几点看法,以供探讨。 1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突出问题 1.1 缺乏独立且完善的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生产物,目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大多数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还不是很长,各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成熟,在教学、

管理等方面大都会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在发展初期,一般都会照搬母体高校一致的课程体系。这和独立学院的“独立”极不协调,更不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些问题或矛盾在所难免。举例来说,由于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的差距,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难以完成与母体学校一致的教学内容,于是往往采取简单的删减课程内容,生硬的拼接教学体系等方法,以应付教学常规的需要。很明显,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基础性与严密性,结果是学生基础课程学得不扎实,真的要用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会应用,也给后继的专业课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同时,又因为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各专业教学而编写的合适教材,独立学院大都采用和母体高校一致的教材。这样做不仅限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得一些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更增加了畏惧和排斥的心理。 1.2 教学内容和体系一成不变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强调内容的完整性和理论的严密性,这不仅不能适应适应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需要,而且也超出独立学院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学工作者们对数理课程的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尝试。但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体系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经典较多、现代不足,分析推导较多、数值计算较不足,运算技巧较多、数学思想不足。目前,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一般也只是对教学内容机械性的删减和增加,即删去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的内容,增加一些习题的练习。比如,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中一些定理的证明都被删去不讲,只教给学生定理结论和其简单应用,这样做看似降低了学习难度,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反而使学生陷入模仿和死记的深渊,更本谈不上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数学的思维方法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2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的教学体系不够独立、不够完善,也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难以满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对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其构建的原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2.1 坚持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原则 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教育,具体到高等数学课程,则是以培养

小学课程体系

小学课程体系

"小学奥数智力开发课程十二级体系"是学而思教育专家团队与网校名师团队经过7年的积累和沉淀,在2010年推出的全国唯一的完整的奥数学系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建立奥数十二级体系? (1)我们每年培训无数金牌选手的培训教材需要沉淀; (2)近几年尤其是09年和10年杯赛及小升初的现状有了新的变化; (3)当前全国缺乏完整而优质的教材体系,奥数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分层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学而思网校作为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中小学第一品牌耗费巨资打造十二级体系。 谁来创立主导十二级体系? 在全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超常教育的卓越实践者陶晓永教授指导下,在众多华杯赛等全国顶级赛事的主试委员们的关心下,由一批全部来自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拥有辉煌竞赛及培训战绩的学而思教育核心教研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充分酝酿及反复调研,最终推出这套《超常儿童培养体系》及《优秀儿童智力开发体系》。 怎样理解十二级体系的优越性? 十二级体系具有曾经数版教材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材施教、深入浅出、科学系统、思维与技巧同练、应试与趣味兼顾。

小升初课程体系 课程规划 推荐班次 学科 时间 适合学员 学习内容与目标 小升初冲刺第一轮:专项知识点突破 暑期班 语文、数学、英语 7~8月 所有目标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小升初考试大纲的专项知识点精讲,掌握小升初考察知识点。 小升初冲刺第二轮:专项综合题突破 秋季班 语文、数学、英语 9~12月 所有目标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小升初考试大纲的经典考试题型精讲,掌握小升初考察基本题型与解题技巧。 小升初重点中学真题模拟班 考前应试冲刺(短期突破) 语文、数学、英语 9~3月 所有目标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各重点中学的入学考试真题与模拟 小升初冲刺第三轮:全面复习、考试技巧 寒假班 语文、数学、英语 1~2月 所有目标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全面复习小升初考试考察知识点,进行真题演练。 小升初最后冲刺:考试实战、真题模拟 春季班 语文、数学、英语 3~5月 所有目标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以各大重点中学名校真题为基础进行专项考试训练,全面模拟考试。 小升初初中衔接班 春季班 语文、数学、英语 3~6月 已确定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复习小学奥数重点知识点,并学习部分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知识点,打下基础。 重点中学分班考试冲刺班 考前应试冲刺(短期突破) 语文、数学、英语 4~7月 参加重点中学入学分班考试的优秀学员。 集中学习各重点中学入学分班考试的考试真题与模拟。 提前学习初一课程 春季班、暑期班 语文、数学、英语 3~8月 已确定考入重点中学的优秀学员。 提前学习初中上学期重点知识点,为初中打下扎实基础。 小升初衔接由于处于学生的阶段性过渡,很多家长面对众多课程选择无从下手,学而思网校从专业的角度给家长提供最合理的衔接课程规划 总体上,小升初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阶段(小升初预备冲刺阶段):7月~12月份(暑期与秋季)阶段,这段时间主要的学习课程有:暑期班、秋季班、小升初真题班、各类考级杯赛冲刺班,奥数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可以选择专题班。

(完整版)初中数学的课型体系

初中数学的课型体系 基于以上的数学学习分类,我们可以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单元课课型作这样的基本分类: 1、概念课:以学生进行“代表学习”、“概念学习”为主的课。 2、命题课:以学生进行“命题学习”为主的课。 3、习题课(解题课):以学生进行“解决问题学习”为主的课。 4、讲评课:作为对上述几类“学习”的一种补充,强化学习反馈信息,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五类“学习”及时调控,以利于及时矫正和巩固知识。为转入下一个环节学习作准备的课(实质上也“内化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 5、单元回顾概括课:以学生进行“内化学习”为主的课。 以学生的数学学习分类为基础去划分数学单元课的课型,其优点是:(1)能较准确地提示学生的课内学习的主要属性;(2)能较好地体现数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3)能与数学学科知识的三大主干——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问题和思想方法,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利于对这三大主干的教法、学法进行探讨研究;(4)能体现正确的教学观,体现主体性教育观念,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利于结合学生对不同知识的学习心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现把这些基本课型的研究体例表述如下: 一、新知课 (一)概念新知课 1、教学目的任务 该课型通过各种数学形式、手段,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把握准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解决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概念课教学还

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任。突出数学源于客观存在,源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劳动实践的思想。要通过概念课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课型特征 该课型体现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进行“代表学习”和“概念学习”。通过“概念学习”,把作为新知识中的概念,正确地初步地转化为学生自身认知结构的概念体系里的概念。通过“代表学习”,对概念的文字、语言叙述或概念的定义能初步理解,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所对应的数学符号及这些符号的书写、使用方法。初步了解由这些数学符号组成的语言含义,并能初步把它转译成一般语言。 3、教学策略原则 1)概念课应注意直观教学。让学生了解研究对象,多采用语言直观、教具直观、情境直观、电化直观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经概括和整理之后形成新的概念,或从旧概念的发展中形成新概念。 2)概念课应解决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①对每一个数学概念,都应该准确地给它下定义。对一些基本(原始)概念,不宜定义的也应给予清晰准确的“描述”。通过给概念下定义的教学,让学生从定义的表达形式及逻辑思维中去领会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根本区别。并注意对同一概念的下定义的不同方案,从而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②对概念(定义)的理解必须克服形式主义。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相互干扰。 ③概念教学还必须认真解决“语言文字”与“数学符号、式子”之间的互译问题,为以后在数、式运算中应用数学概念指导运算打下基础。使学生把代表某一概念的数学符号与概念内涵直接挂钩。 ④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学数学只管计算,何必花时间学概念”之类的错误认识。重视概念课教学的启发性和艺术性,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概念学习的高度重视。同时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如选择答案、填空、变式等),从多个侧面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4、教学基本结构分析 1)上好一节概念课,应体现该课型一般的课堂结构: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部数学教研室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前言 为了全面贯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知识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广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需要,切实落实学院《关于修订专业人材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数学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和工具课要主动适应新时期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依据教育部制定的《高职高专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培养规格》,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实际,特编写本大纲。 课程目的和任务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实用技术人才为重点,讲求理论联系实践的紧密结合,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实现这一人才规格培养目标的需要,数学这门课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具体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专业课程中概念、原理的能力;二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三是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使得本门课程更为有力的为专业教学服务,真正发挥其基础理论、工具课的作用。 二、课程基本要求 数学是高职高专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的主要内容和核心部分是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其次还有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微分方程,级数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高等数学的发展过程,对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要点有个较为清晰地把握。一方面,要透过数学抽象的表达形式,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内涵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领会数学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兴趣,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善于钻研,勤于思考,创造性思维的学习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真正实现育人为本,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课程体系结构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模块、应用模块、探索模块。具体可分为: 公共模块:主要是微积分学内容(一元、多元),这是对各专业的统一要求; 应用模块:主要是微分方程、级数、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 探索模块:主要是数学模型的构建、利用计算机方法、数学软件的应用,通过现代教 育技术介绍数学在工程和管理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体系结构框图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简答题DOC

第一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数学的特点:高度抽象性、逻辑严密性、广泛应用性 2、数学的概念: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对“形和数的研究” 3、数学的作用:1)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2)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 3)是一种意识或者思维方式,人们经常用数学的观点处理问题 4)是一门艺术,促进人们对美的追求 4、小学数学课程含义:1)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在特定目标、计划制约下的数学学科及数学学习活动 3)结合数学学科的有关内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的过程和经验的总和 5、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1)对学生发展具有特殊功能,是由数学的特点所赋予 2)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与其他课程的学习密切相关(理科课程) 4)对青少年品格的形成,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6、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百废待兴,统一课程(1949-1952) 2)学校、模仿和初步总结苏联经验(1952-1957) 3)开展“教育革命”,中学内容下移小学(1957-1961) 4)纠正急躁冒进,加强基础教学,初步构建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1961-1966) 5)“文化大革命”时期,课程遭到严重破坏(1966-1976) 6)拨乱反正,课程教材重建(1976-1986) 7)构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义务教育(1986-2001) 8)颁布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和实验新教材(2001-) 7、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的主要背景: 1)首先人才观发生变化 2)我国基础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a、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 b、课程结构单一,缺乏选择性、整体性和综合性 c、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d、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对学生创新、实践关注不够。 e、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 f、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8、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的主要成绩: 1)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 2)教师角色发生变化 3)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增强了 4)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5)开始建立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6)教材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学生更加喜爱,充分运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已经成为共识 9、《课标(实验稿)》的讨论: 1)关于课程体系的创新与继承 2)关于联系实际,注重实用 3)关于“重教轻学”与“儿童中心”两种倾向 4)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5)关于减轻学生负担与保证学生学习质量 6)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内容泛化 7)加强研究,聚焦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建设规划

数学教研室“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非数学类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非数学类专业本科生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标准,根据《浙江树人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浙江树人大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基础部中长期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前阶段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经验,特制定了基础部基础部数学教研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其目的是数学课程逐步建设成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教学文件完备的优质课程;同时把数学学科建设成为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并重,并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基础学科。 一、数学教研室建设总目标与指导思想 1.数学课程建设的总目标: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辅导教材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优化队伍结构,规范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文件,加强教学管理。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2.学科建设总目标: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出数学学科研究方向,分别是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最优控制理论。应用数学方向主要是依托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展复杂网络计算和粒计算理论研究;运筹学与控制方向主要开展群体多目标决策、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多目标最优化、复杂系统理论。 二、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与标准 (一)大学数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个梯队状况良好、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稳定、教学效果好、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中50%达到博士学历。 2.选择和培养部分骨干教师从事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形成大学数学竞赛指导、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3.实现教学过程规范化 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是备课、讲授、辅导、作业、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反映,也是教书育人及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体现。 (1)建立优秀教案档案,促进教学团队的教案水平提高。每学期每位教师提交两份优秀教案(教研室指定一份,个人推荐一份),教研室通过评定、交流后存档,逐步提高整体教案质量。 (2)执行作业、辅导规范,做到统一作业要求,保证课内外学时比不低于1:1,《高等数学》(A,B,C)课程作业至少完成300个习题以上,《高等数学》(D)课程作业至少完成150个习题以上,《线性代数》课程作业至少完成100个习题以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作业至少完成100个习题以上。教师作业批改量不低于二分之一。 4.建立主、辅教材体系,实现辅教材系列化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3版)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益友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尽力信心。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统筹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设计思路 (二)关于目标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研究

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架构研究 1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的探讨 傅平董丽花 摘要:分析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就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办学思路、办学模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创新,它是由公办普通本科院校与社会力量采用新机制、新模式联合举办的,以开展普通本三层次学历教育为主的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随着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六个独立要求,各独立学院逐步从母体分离自主办学。绝大多数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同时,高等数学课程是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既能为后续的相关课程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可是,如何针对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架构、设计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这里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简单化。认为 2

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是简单的降低各项要求,从而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二是类同化。把对本一、本二的教学体系,特别是母体高校的照搬到独立学院的学生上,没有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最终也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笔者结合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教学实践,对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的架构提出几点看法,以供探讨。 1独立学院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突出问题 1.1缺乏独立且完善的教学体系 独立学院是现阶段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新生产物,当前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但大多数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还不是很长,各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成熟,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大都会借鉴甚至照搬母体高校的模式。作为基础课程的高等数学,在发展初期,一般都会照搬母体高校一致的课程体系。这和独立学院的”独立”极不协调,更不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些问题或矛盾在所难免。举例来说,由于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的差距,一个普遍的问题是难以完成与母体学校一致的教学内容,于是往往采取简单的删减课程内容,生硬的拼接教学体系等方法,以应付教学常规的需要。很明显,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基础课程的科学性、基础性与严密性,结果是学生基础课程学得不扎实,真的要用到有关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会应用,也给后继的专业课学习带来许多困难。同时,又因为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各专业教学而编写的合适教材,独立学院大都采用和母体高校一致的教 3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为了界定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和内涵,从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形态,根据学生自我学业发展需求的紧迫,来探究数学这一门学科自身的特征。以全面全新的视角来讨论数学核心素养及其体系的构建过程。数学的教育过程中对于教师的培养应该符合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需求,对于数学教育数学科目所设有的问题,应借鉴国际教育良好的特点和先进的经验,以及适应全球化数学核心素养体系的形势。 在小学所有课程中,数学作为重要的课程之一,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目前所需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应该在构建小学数学课程系统前,充分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构建完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的目的。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在小学教学课程中,为了满足社会以及自身发展需求而形成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想,数学教育不能作为应付考试的功利性目标,不是学科化,而是学科本质化[1]。有相关的数学研究者曾指出,99%的学习者很难在以后成为专业的数学研究者,71%的学生不会再持续运用数学知识。由此可见,人们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低严重受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高低的影响。笔者将数学课程标准中运算水平、逻辑推理、数学应用以及培养数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构建数学课程体系的数学核心素养[2]。 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讲是简单的对数学形成初步认识,其重点是从基层数学理论知识抓起,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力。因此,加强数学文化的熏陶感染是必然的选择[3]。老师应该采用开放式的授课方式,锻炼学生对探索问题的能力。学生兴趣提高,进而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求学欲望,在渴望知识的驱动下,学生会积极探索更多的数学理论知识。学生学习数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很好地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受到数学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进而产生数学文化的共鸣[4]。 (二)微观上,融会贯通,打开数学的理性思维模式 实现数学符号化,使学生的思维变得不再僵硬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利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5]。尤其是几何问题,利用图形辅助数字符号,可以更好地解决数学上的实际问题,从而打开数学的理性思维模式。当复杂的数学题目变得简单化,学生轻松地解答问题,就容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感到轻松愉悦,有利于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6]。 (三)整体上,落实数学课程的改革联系实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