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研究综述37 海芳

武则天研究综述37 海芳
武则天研究综述37 海芳

盐城师范学院

隋唐史专题

2013—2014年度

关于对武则天评价的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海芳

学院社会学院

专业历史(师范)

班级 111班

学号 11161137

指导老师:徐丽娟

2014年 6月 5日

关于对武则天评价的研究综述

摘要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帝,曾经叱咤风云,不可一世,无论在古代史臣的心目中或现代史学家的视野中,都占有特别醒目的重要地。对她的评价历来代有不同,毁之者不乏其人,誉之者也偶有发现,时至今日,这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学术界对武则天的不同评价来写一篇研究综述。包括王船山对武则天的评价、古人以及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关键词】武则天、评价、王船山、现代人、古代人

武则天是唐朝唯一的女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皇帝。唐朝天授元年九月,朝廷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等总计六万多人上表请武则天称帝,皇帝李旦也上表自请让位,改姓武氏。我们所了解的武则天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成为唐太宗的才人,继而成为唐高宗的皇后,再成为“大周”的皇帝,先后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将近半个世纪,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千二百多年以来,她的是非功过,始终是人们谈论的重要话题。有人说她倒行逆施,荒淫残暴;有人说她知人善任,优劳天下;有人说她昏暗无道;有人说她明察善断。时至今日,仍然是众说纷纭,毁誉不一,本文就学术界对武则天的评价进行一个综述。

一、学者对武则天的总体评价

在王翠改《1990一2000年间武则天研究综述》中,收录了一些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看到人们对武则天的总体评价,有好的评价也有不好的评价,也有一些学者很全面的评价武则天,还有学者认为评价武则天要从多方面出发,不能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杨剑虹《武则天新传》(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认为,武则天是一位震烁古今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赵文润、王双怀《武则天评传》(三秦出版社,1993年版,后收入1999年出版的《隋唐历史人物评传丛书》)从史实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再现了女皇的一生,对她的历史地位给以新的评说,认为武则天是一位应该肯定的历史人物,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女政治家。此外,有关专著还有王涤武的(武则天时代)(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何磊的《武则天传》(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刘曼春、梁恒唐的《大周女皇武则夭》(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等。

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一文分古代、现代两个阶段阐述了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作者指出,武则天是一个既相当重要又争议很大的历史人物,文章分析了出现分歧对立的原因,指出对武则天的评论往往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郭绍林《论古人的武则天地位观》(<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一文指出,唐人对武则天的看法就不一样,主要分为三派:反对者、拥护者、隐忍者。至唐中宗复辟后,开始统一认识,取消“中兴”说法,认为母子相承、周唐一统。此后人们逐渐把她摈出帝王之列,修史者提出了年系中宗、事归太后的主张。

胡如雷《关于武则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1期)一文则认为,武则天是一个应当基本肯定的历史人物,但肯定中又应该掌握分寸,

不能评价过高。在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确实在继续发展,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隋末农民大起义,个人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与此相反,武氏的消极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进步起了拖后腿的作用。欧远方《一代女皇—再论武则天)(<安徽史学>1997年第2期)一文对武则天时期的文治武功及其个人生活经历、生活作风作了评价,认为武则天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女皇,勘称“千古一后”,对武则夭的生活历史应从历史、民族、社会、文化观念诸方面加以分析,不能失之片面。刘炬、刘鸿雁《武则夭是成功者吗)((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则对史学界的一个共识即武则天是位成功者提出了疑问。文章通过对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诸方面进行考察得出结论:武则天是个失败者,其最大的失误是改唐为周,失尽民心。

此外,苏者聪《简论武则夭其人其事》(<武汉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高光晶、戴承杭《武则天不是肯定的历史人物》(<求索>1993年第1期),姜同春《浅谈武则夭的功过》(<中国历史教学参考>1994年第8期),黄永年《武则天真相》(《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3期),徐深、罗丽的《女学者论武则天》(<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 等也是其中的力作。

二、王船山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王涤武的《王船山对武则天的评价》中,王船山认为在武则天统治下,“嬖倖之宣淫,酷吏之恣杀,古今未有也。”注.(《读通鉴论》卷二十一《中宗》) 但船山承认武则天之朝有正人存在,有邪正之争存在,而且结局是正人胜利。船山对武则天虽持否定态度,但在若千地方,也有所肯定。

王船山将武则天与唐之懿、僖、宋之徽、钦相比,认为武则天之恶,远远超过他们。但是,他们“速亡”而武则天“犹安”,其原因在于武则天尚有善政和帮助她堆行善政的正人。船山认为武则天“杀愈惨而人愈激”,对于这句话,我们不能作片面理解,因为一个“杀”字决不能概括武氏人才政策之全部,其中还有某些别的因素。首先,船山指出,武则天不是不顾一切地杀,而是把“杀”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王船山在论述武则天之世的史事时。涉及党争问题,他认为党争都带有邪正斗争的性质,奸邪与忠直之士“争名”,而忠直之士则与奸邪“竞气”。

尽管王船山的思想还没有摆脱封建主义的羁绊,但作为一个史学家,他能够坚持“因其时,度其势,察其心,穷其敬”(《读通鉴论·叙论》)的比较科学的方法,评论史事,却是难能可贵的。他对于武则天的评价,固然存在着因阶级局限

性而导致的偏见,然而,这同某些史学家对武则天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相比较,我觉得他还不过于武断。他力求在不违背封建彝伦的原则下,对历史人物作出比较能符合其本来面目的评价。这一点,是应当肯定的。

二、古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在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和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什么样的评价都有,还是比较丰富的。古代人从武则天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对武则天进行评价,唐代一直到清代一直有人对武则天进行评价。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是从本世纪初叶开始的,8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对武则天的研究和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古人和现代人对武则天的各种评价。

(一)唐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古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最早可以追溯到武则天在世的时候。据文献记载,武则天临朝称制时,骆宾王曾代表徐敬业攻击武则天,骂她是“秽乱春宫”的淫徒妖女,“掩袖工谗”的奸佞小人,“包藏祸心”的杀人恶魔,“窃窥神器”的江洋大盗。武则天改唐为周后,王公百官、四夷酋长、远近百姓则把武则天视为顺天应人的明君,甚至在洛阳树立巨大的“天枢”,以歌颂武则天的功德。

武则天死后,唐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曾发生过一些变化。神龙二年五月,唐中宗给武则天举行隆重的葬礼。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不朽的“鸿业大勋”,认为武则天具有超乎常人的“英才远略”,高度评价了她的历史功绩。但睿宗即位后,却采取了贬低武则天的措施:“复则夭大圣皇后号曰天后”。虽然不久又“迫号夭后曰大圣天后”,“天后圣帝”,但对武则天的评价明显降低。玄宗以其母昭成皇后窦氏为武则夭所杀,一开始也对武则夭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后来唐玄宗认为武则天的施政纲领不错,加之武惠妃得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怨,唐玄宗基本上还是肯定了武则天。盛唐以后的统治者对武则天是相当尊重的,不仅把武则天绘进《历代圣贤图》,而且每当春耕时节,都要让有关人士进献武则天所撰写的《兆人本业记》,效法武则天进行劝农。此外,在乾陵献殿中所塑造的武则天依然是天子形象,皇帝和百官朝渴乾陵时,都要向她行天子之礼.这些情况说明,最高统治者是肯定武则天的。但文献中没有他们对武则天进行总评价的记载。宪宗元和年间,名相李绛也说:“武氏命官狠多,而开元中有名者皆出其选。”同样对武则天的用人方略作了充分的肯定。

(二)五代后晋以及宋朝对武则天的评价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专叙唐朝史事的《旧唐书》问世。《旧唐书》的作者在“褒贬以言,孔道是模”的方针指导下,对武则天任用酷吏、改朝换代的事和武周政治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北宋初年,赵匡胤曾对历代君主的治乱得失进行过研究。他在谈到武则天时说:“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从说话的语气上看,对武则天颇有几分肯定。仁宗嘉佑五年(1060),《新唐书》修成。在《新唐书》中,欧阳修、宋祁等人模仿“春秋笔法”,用最恶毒的语言攻击武则天。欧阳修等人只是反对武则天参预朝政,任用酷吏,杀戮宗室大臣以及改朝换代,并不否认她的政绩。

《新唐书》修成不久,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写作。《通鉴》隋唐纪是司马光在范祖禹草稿的基础上删改而成的。范祖禹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特别反感女人专权,对武则天颇有微词。他在《通鉴》中采用了旧史中有关武氏过恶的一些记载,但对武则天贬责较少,在某些地方还表现出赞赏的态度。及至南宋,随着理学的兴起,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越来越低,但也不是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三)明代学者以及清代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

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出于对骆宾王的崇拜,极力贬低武则天,竭尽谩骂攻击之能事。到了清代,王夫之因对异族统治不满,又无能为力,遂借古讽今,鞭挞历史上的“篡夺之君”,称武周政权为“伪周”,骂武则天是“嗜杀之淫抠”,认为“武氏之恶,浮于韦氏多矣!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万世闻其腥,而无不思按剑以起”。

三、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

(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对武则天的评价

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是从本世纪初叶开始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人们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武则天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从争取女权的角度出发,撰写了一批呼吁妇女解放的文章,对武则天进行了较高的评价。三四十年代,史学家对武则天态度不一,文学家则倾向于全面肯定。1935年,宋之的写成多幕剧《武则天》。1943年,田汉又写成京剧《武则天》。两个剧本基本上都是把武则天塑造成了正面人物。

(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武则天的评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研究走上正轨,武则天成为史学界最关注的历史人物之一。50年代至60年代前半期,曾有不少史学家对武则天进行过研究和评价。岑仲勉认为武则天居心疑忌,秉性残酷,“即使撤去私德不论,总观其在位二十一年,实无丝毫政绩可纪”。吕思勉也认为武则夭是暴君,不仅滥刑杀人,残酷异常,大兴土木,奢侈腐化,御边无方,而且不能用人。杨志玖、吴枫、吴泽、张家驹等人则认为武则天对历史是有贡献的。其主要贡献是打破了关陇贵族集团对政治的垄断,促进了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剪伯赞、吴晗、吕振羽、尚锥等人也认为武则天是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1960年,郭沫若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四幕历史剧《武则天》,以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对武则天的一生作了总的评价,高度肯定了武则天的历史功绩。这个剧本在狂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学术界有关武则夭的讨论出现了空前热列的场面。缪钱、若思等人不大同意郭沫若的观点,认为武则天增殖户口、奖拔人才应当肯定,但她重用酷吏、滥杀无辜、自坏长城、御边无方、赋役繁重、崇信佛、助长兼并,缺点也是相当严重的。赵吕甫撰文与缪钺商榷,提出相反的看法,韩国篮亦认为应对武则天作出肯定的评价。汪筱进一步指出:武则天“帮助了普通地主的兴起,进一步打击了大地主、豪强地主”;“基本上消灭了关中地区的军事贵族的部曲、佃客制,为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凭这两点,就可以充分肯定武则天”。

(三)“文革”等因素影响武则天评价

6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前半期,由于受“文革”等因素的严重影响,有关武则天的研究和评价出现了很大的波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没有人再去关心武则天评价的事。1974年,韩国盟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评武则天》一文,重新提出继续评价武则天的问题。但这件事很快被“四人帮”所利用。“四人帮”的御用文人为了吹捧江青,极力拔高武则天,在极左路线和影射史学的指导下,掀起了一场评价武则天的“热潮”。在这次“热潮”中,武则天被打扮成了“尊法反儒”的女政治家。“四人帮”跨台后,学术界发表了数十篇“拨乱反正”的文章。这些文章出于对“四人帮”的义愤,大都对武则天简单地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四)8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对武则天的研究和评价

80年代中期以来,学术界对武则天的研究和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鉴于武则天在中国历史上所处的重要地位及长期以来人们在评价武则天问题上所存

在的重大分歧,中国唐史学会成立了武则天研究会,组织了五次全国性的武则天讨论会,出版了《武则天与乾陵》、《武则天与洛阳》、《武则天与文水》等文集,极大的推动了武则天的研究工作。从1985年到现在,有关学者撰写了近200篇论文,从不同侧面对武则天进行了研究或评价。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武则天是有功绩的。

有的学者还认为,“与世界中世纪所有的女皇对比,武则天是28位女皇中的佼佼者;与吕后、冯太后、慈禧太后对比,武则天谋略、胆识、权术最高明,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与高宗、中宗、睿宗相比,她最有才能,是成功的皇帝”。但仍有部分学者坚持否定武则天的观点,认为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风气都显示了全面的倒退。武则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她的残忍酷虐、好杀成性以及倒行逆施的统治方针,使她的统治成为唐代历史上的一段黑暗时期,给当时的社会和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莫大的灾难。胡如雷认为对武则天应当基本肯定,但不宜评价过高。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对武则天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对武则天的研究和评价,仍是摆在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任务。

四、对“武则天评价”进行总结与见解

(一)对“武则天评价”的总结

本文一开始总结了学者对武则天的总体评价,有的学者肯定武则天认为武则天是一位震烁古今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也有学者认为武则天是个失败者,其最大的失误是改唐为周,失尽民心。还有学者认为评价武则天要从多方面出发,不能全盘否定或者全盘肯定。我觉得文章中王船山对武则天的评价还是比较全面的,因为他是从两个方面去评价武则天的。王船山对武则天虽持否定态度,但在若千地方,也有所肯定。他在评价武则天时他力求在不违背封建彝伦的原则下,对历史人物作出比较能符合其本来面目的评价。这是我们评价武则天时需要学习的,我们在评价武则天时要公正,不能扭曲历史事实。本文中的古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和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很多。随着时间的变迁古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一直在变化。武则天临朝称制时,骆宾王曾代表徐敬业攻击武则天。武则天死后,唐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曾发生过一些变化认为武则天具有超乎常人的“英才远略”,高度评价了她的历史功绩。睿宗即位后,却采取了贬低武则天的措施。后来玄宗认为武则天的施政纲领不错,加之武惠妃得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旧怨,唐玄宗基本上还是肯定了武则天。玄宗以其母昭成皇

后窦氏为武则夭所杀,一开始也对武则夭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旧唐书》对武则天任用酷吏、改朝换代的事和武周政治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北宋初年,赵匡胤对武则天颇有几分肯定,随着理学的兴起,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越来越低,但也不是都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欧阳修等人只是反对武则天参预朝政,任用酷吏,杀戮宗室大臣以及改朝换代,并不否认她的政绩。

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一直在改变。1919年“五四”运动后,人们对武则天进行了较高的评价,三四十年代,史学家对武则天态度不一,文学家则倾向于全面肯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术研究走上正轨,武则天成为史学界最关注的历史人物之一,学者对武则天进行了不同的评价有的肯定她,有的否定她,有的不全面肯定或不全面否定她。现代人对武则天的评价真的是很多。

(二)对“武则天评价”的见解

看了这么多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后,我觉得评价武则天要从各方面出发,不能完全肯定武则天,也不能完全否定武则天。积极肯定武则天的功劳,我们不能因为她夺取政权而否定她的功劳。对于武则天“帮助了普通地主的兴起,进一步打击了大地主、豪强地主”;“基本上消灭了关中地区的军事贵族的部曲、佃客制,为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的这些功绩我们可以进行赞扬。我们不能抹煞她的这些功绩,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

武则天当上女皇后,肯定有许多事情是没有做好的,有人说她滥用权力,残酷异常,奢侈腐化,如果这是历史事实,那么我们也不能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要公正的对这些进行评价。对于武则天任用酷吏,杀戮宗室大臣以及改朝换代,我们应该批评,她这样的做法肯定是会引起后世的愤慨。

我觉得,不论怎么评价只要做到公正、全面就可以了,我们应该多读武则天的历史,了解她的历史再对她进行评价。不能只看到她的某些事迹后就对她进行评价,这样的话我觉得会漏掉很多东西。我们要知道武则天功绩以及她所犯的错,在对她进行评价。而且在评价的时候不能偏向于她的功绩,也不能偏向于她所犯的错误,要根据历史进行评价。要做到不全盘否定或不全盘肯定,我觉得这就是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双怀历代对武则天的评价 [J] 唐史研究: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

[2]王涤武王船山对武则天的评价 [J]

[3]1990一2000年间武则天研究综述 [J] 王翠改

[4]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85年第5期(112-129页)

[5]王双怀本世纪以来的武则天研究 [J] 史学月刊:一九九七年第三期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我对武则天的认识 班级:国贸1202 姓名:李江学号:201243070207 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她的智慧以及领导才能为后世百姓和文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不休,但同时,也有人对她的狡诈、狠毒不齿,她就是武则天,历史上一位争议颇多的女性。深深地被她身上的魅力所吸引,我总是对有关她的历史很感兴趣,也有着自己对她的看法。 她本唐太宗的才人,却成为唐高宗的皇后,最终还开创武周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是什么促使她完成了这一巨大转变?有人说是因为她攻于心计,心狠手辣,而我看到的则是一个不服从命运安排,勇于追求的女子。封建社会的女性大都受到过封建教条的摧残,女人似乎注定只能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便是最鲜活的写照。在武则天之前,也曾有女性在政治上有过较大建树,如汉代坚韧刚毅的吕雉,扶持了三代明君的窦太后。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武则天一人称帝,她的成功是无人能及的。我敬佩她的勇气,群臣反对,她仍冒天下之大不韪,登上皇后之位,勇敢地追求他所想要的;我欣赏她的大度,重用那些曾极力反对她的臣子,并广开言路,不拘一格举用人才,从而开创了“贞观遗风”;我赞扬她的伟绩,尽管她曾经为了达到一些目的,而采取了十分狠毒的手段,但她的成功是历史所无法泯灭的。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近五十年。在她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中,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以下,我将对武则天掌权期间的几点做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广开言路,善纳诤言。在部分人眼中,由于武则天登上后位后残害王皇后,陷害褚遂良、长孙无忌等大臣,认为她心胸狭隘,不能包容他人。但是在治理国家时,武则天十分敬重直言敢谏的臣子,尽量采纳他们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言语有所冒犯,她也能加以宽恕,比起唐太宗毫不逊色。虽然有些臣子的话语触及她的隐私,甚至劝她退位,但她仍能大度包容,并不降罪,有的甚至还受到奖赏。只因他们说这些话是出于对国家安定的考虑,因此武则天站在国家统治者的立场上,撇开个人恩怨,只为国家安定。比如在谏诤中涉及她的个人私生活的朱敬则就曾得到赏赐,后来还被提拔到宰相地位。另外,当武则天读完《讨武曌檄》后,她的第一反应并非愤怒,而是赞赏此文文词漂亮,并对没有发现骆宾王的才能感到惋惜。在武则天统治期间很少有人因为直谏获罪的,因此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上情得以下达,这对于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起了很大作用。而当今社会,一些政府部门的上访举报制度形同虚设,部分官员甚至还对上访人员进行打压,很少听取下属和群众的意见。的确,拥有权力的人总是容易迷失方向,但武则天站在权力的最高峰却能做到广开言路,善纳谏言,这实在值得一些官员反思、借鉴。 (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在以自然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武则天一再下令劝课农桑,并采取强硬措施,地方官的升降以当地农业发展好坏为标准。农业发展得好,家家有余粮的州县长官可得到升迁,而“为政苛滥、户口流散”的州县长官则会贬职,甚至面临杀头的危险。此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写了一本农书的皇帝,名为《兆人本业记》,在她死

最新关于生态补偿研究中的技术问题研究

关于生态补偿研究中的技术问题研究 1 生态补偿的科斯概念 生态补偿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对生态补偿有不少定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早期的生态补偿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惩罚性措施,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生态环境损害的经济刺激手段[11];随着生态建设实践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生态补偿的内涵发生了拓展,由单纯针对生态环境破坏者的收费,拓展到对生态服务提供者(或生态环境保护者)给予补贴,激励这些提供者(或保护者)主动提供优良的生态服务[4]。 1.1 生态补偿的科斯概念 迄今为止,生态补偿的主流思想基础仍是科斯经济学。科斯定理表明,无论资产的初始产权配置如何,社会最佳状态都可以通过讨价还价来实现。就环境问题来说,只要交易成本足够低、产权界定清晰,个体、社团甚至超级国家实体都可以交易他们的权利,直到环境物品和服务实现帕累托最优供给[5]。因此,建立生态服务交易市场成为解决因市场失灵引起的生态服务供给不足的有效方案。 基于科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Wunder等[6]提出“生态补偿是一种自愿交易、具有明确的生态系统服务或能保障这种服务的土地利用、至少有一个生态系统服务购买者和一个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当且仅当服务提供者能够保障服务的供给(有条件的)”。目前,该概念在生态补偿文献中占主导地位,它认为理想的生态补偿项目应该把生态系统服务整合到市场中,生态补偿应该尽力实行科斯定理[12],一个“真正”的生态补偿项目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清楚被提倡的土地利

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之间的关系;②利益相关者必须有终止合同关系的可能性;③监督系统必须与干预相伴,以确保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为此,在生态补偿项目设计中,科斯方法把重点放在减少交易成本、产权分配、建立生态服务提供者与购买者之间的交易过程等方面。生态补偿作为一种将外在的、非市场环境价值转化为当地参与者提供生态服务的激励机制,目的在于把正面激励转让给生态服务提供者,而且生态服务的供给是有条件的。激励是影响决策者参与行动动机的因素,生态补偿目的就在于建立一种把个体和/或集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利益连接在一起的激励[5]。根据决策者的感知,可将其分为积极激励和消极激励。积极激励是生态补偿的核心,一方面积极激励可以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决策,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服务由个人或集体供给,通过积极激励可以改变个人或集体的土地利用决策,从而改变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例如中国的退耕还林项目;另一方面,积极激励还可以影响对规章或法律效力的态度,例如哥斯达黎加PSA项目,因与反砍伐法案一致,而使其得到了社会支持[13]。积极激励的贡献并不意味着消极激励的缺失,消极激励常以强制参与或罚款与惩罚等形式出现在生态补偿中。但是,在实践中积极激励的权重应超过消极激励,而且应该尽可能把积极激励转让给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个人[7]。条件性是激励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的核心方法,究竟以生态系统服务物理量还是以服务提供者采取的行动作为激励条件对项目设计至关重要[14],在实践中选择何种方法取决于技术和监督成本。由于测量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很困难,因此,常以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有假定关系的生态指示器作为激励条件,而不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例如,利用栖息地变化的卫星监测结果来估计碳服务供给[15];此外,由于生态补偿干预力求改变行动者的行为,也常以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的特殊行动作为激励条件,例如欧

鱼玄机诗歌的创作历程【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汉语言文学 鱼玄机诗歌的创作历程 晚唐女诗人鱼玄机是一位才貌出众,创作个性鲜明的女作家。其独具特色的诗歌及传奇色彩的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诗歌能够冲破封建道德的束缚,把自己的人生感受表现得恣意荡漾、自由洒脱,从而在中国女性诗人的作品中大放异彩,与她初则身为艺伎、后来又出家为女冠的经历、体验有直接关系。玄机初踏入人生旅途,就遭受巨大的磨难。这成为她遁入道门的一个原因。而她出家到咸宜观,在那里又进行了人生另一段颇具波折、颇为浪漫的活动,则与唐时长安女观冠的具体情形有关。入道不但是她人生的一大转折,也进一步推动了她的诗歌创作。女道士的身份不但改变了她自身的环境,也充实了她的人生,从而使她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境界。现做如下文献综述: 一、生平事迹 晚唐皇甫枚传奇小说《三水小牍》有所记载:“西京咸宜现女道士鱼玄机,宇幼微,长安里家女也.色既回国,思乃入神,直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破瓜之岁,志慕清虚。咸通于咸宜;而八月赏玩之佳句,往往佞于士林。”这是记述玄机事迹较早的文字。但《三水小牍》》系“仙灵怪异”故事的传奇之作,作为史料依据,未免缺乏科学性。不过作者皇甫枚和玄机是同时人,所记其沉浮身世及生活年代,与事实相距不会甚远。又因受汉司马迁史传文学影响,有一定的实录特点。故后人评介玄机生平多取享于此。另据来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玄机入道观之前,年方十五十妙龄,为在朝内任补闲之职的李亿所爱说,要纳为妾。因而她曾有机会以爱妾的身份助身于上层社会,扬其诗名,并随从丈夫游历过不少各城胜地。二人过了一段和谐恩爱的生活。后因“夫人妨不能容”而被弃。她离开李家到长安咸宜为女道士,于此终身。 二、道教文化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这一思想文化体系的最高范畴,为所有的道家学者所推崇。“道”从文字学的意义上来说,即是我们所说的道路。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其名著《说文解字》中说:“道,所行道也。”即是指人走的路。而道家作为一个思想文化流派,其核心范畴“道”,显然不是这种文字学上的意义所能解释的。一般说来,道家的“道”

选修课:简述武则天的成就

简述武则天的成就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是一个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彟的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的政治成就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较清明 这主要表现在武则天提倡科学,能够破格用人。在她统治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制,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并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二、经济有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武则天的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武则天时代的手工业也在发展。主要表现在采矿业、铸造业和纺织业上。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市”的增加或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的交业事业,亦相应发达。 三、国力很强盛 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因此,衡量和评价任何一个帝王的好坏、是非功过,都要看其如何处理各民族的关系,能否维护国家的版图和主权。武则天执政的时代,继承了唐太宗的民族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劂等族贵族的侵扰和叛乱,采取了坚决抵抗、讨伐的态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现在,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长安二年(702)十二月,武则天又在庭州设置北庭大都护府(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安西大都护府分别管辖天山南北两路,维护了国家主权和版图完整,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与中亚人民的友谊。 四、文化已发达 武则天在位时裁文史,光耀文史。重视古建筑的修建,较著名的有长安大雁塔、松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乾陵。兼容三教,使其发展。武则天本人遵儒、宠道、信佛,她派人把三教之精华江为一本《三教诸英》。发展科举,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开放殿试,增加制举次数和常举难度。

历史上真实的徐贤妃——徐惠

历史上真实的徐贤妃——徐惠 徐惠即历史上著名的徐贤妃,徐惠(公元627年―公元650年),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 《武媚娘传奇》中作“徐慧”,“惠”和“慧”仅一字之差,或许包含着编剧的良苦用心。历史上的徐惠突出了她的“贤惠”,电视剧中的徐慧则突出了她的“智慧”,而历史上真实的徐惠则是“惠”与“慧”的完美统一。徐惠出生东海徐氏,唐果州刺史徐孝德是他的父亲。徐惠才华出众,其弟与妹亦有文采,因此,当时人将徐氏三姐弟比作汉朝班氏。 徐惠才华出众,才思敏捷,少时便被认为“神童” 徐惠是唐太宗的妃子,不过说她是位诗文能手亦不为过。徐惠现存诗文共七篇,其中诗五首,赋两篇。其《长门怨》诗如下: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颓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荐。 其诗端雅亦不乏气骨,后世对此颇有好评。比如清代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这样评价徐惠,说她:“词风度端雅,善自矜惜,不失为宫妃体制。”清代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更是将她与才女上官婉儿进行对比,对其大加赞赏,说:“岂徒宫闱中,士之变塞者类然也。此语殆参透人情。贤妃诗饶有气骨,殆非上官婉儿可比。”民国梁乙真亦说:“唐初宫廷中一大作手。” 徐惠才华出众,少时便已出名,被誉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神童”。据史料记载,徐惠五个月时就会说话,四岁时便熟读《论语》、《毛诗》,八岁就会写作诗文。当时其父徐孝德让她试着拟《离骚》作诗,她写了《拟小山篇》诗,内容如下: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其父看后大为惊讶,从此徐惠名流于外,唐太宗亦是慕其诗名,将他召入宫中,封为才人。 徐惠贤能堪比长孙皇后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_张建肖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张建肖 安树伟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 要:归纳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历史背景。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化研究作了综合阐述。在以上基础上,从森林生态补偿和流域生态补偿两个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的研究的基本结论:一套广泛适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形成需要BPP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有效实施;而变“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解决补偿标准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生态补偿;外部性;价值化;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BP P原则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645(2009)01-0023-06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持续膨胀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补偿问题随之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及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补偿规划、补偿标准制定、补偿管理及实施操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比之下,我国的生态补偿理论研究与实践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综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我国生态补偿的效力、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 1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历史背景 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麻省马塞诸塞大学的Larsno和M azzares,第一个提出了帮助政府颁发湿地开发补偿许可证的湿地快速评价模型。1956年,美国政府推行保护性退耕计划,又称土壤银行计划,即鼓励农场主短期或长期退耕一部分土地,“存入”土壤银行,银行付给一定的补助,对按照计划退耕的农场主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引导农场主把退耕土地用于土壤保护。1961年又制定了紧急饲料谷物计划,为减少饲料谷物的库存和产量,鼓励农场主停耕20%的耕地,即可以从政府取得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助;如果停耕土地超过20%,补偿比例可提高到60%。1965年又实施了有偿转耕计划,进一步细化了退耕休耕的生态补贴。此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制定了税制绿色化措施、水源林基金和使用者收费措施。如欧盟在其成员国内部,推行CO2税、SO2税、石油收益税、能源税等多种税种,以求实现生态补偿。日本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建立了水源地基金和使用者收费措施,以补偿河流上游的林主和增强森林涵养水源。 收稿日期:2008-06-17 作者简介:张建肖(1983-),女,河北保定人,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基金项目:2007年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专项科研计划项目“主体功能区建设与陕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07JK137)及2007年陕西省软科学项目“主体功能区建设与陕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批准号: 2007K R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武则天的_改制_及其评价

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O李志贤~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 最保守的估计,她开始参政的时间,应该是始于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以后。当时, 唐高宗李治因风眩不能视事,故国家一切奏 章之批驳与国事之策划,都由已经被立为皇 后的武则天代为执行。事实上,武则天在唐 高宗死后,便积极地布置她临朝称制,改朝换代的格局。为此,她一方面大力打击反对其 政权的朝中王公大臣,消灭他们的势力,另一方面,她主张“时既沿革,莫或相遵,自我作古,用适于事”①,认为时代既已改变,便不能遵循陈旧的方法,应按照新创的标准进行变革,以适应当时的需要。因此,她在官制、年号、服饰、文字及其他方面标新立异,别立系统,表现出其政权的特色与新气象,当然也蕴含着渐改政制,使人们逐渐摆脱李唐王朝影 响力的政治作用。据(旧唐书》卷七(中宗本纪)记载,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 天被迫退位,中宗重柞,二月甲寅便采取了一系列复辟的措施:“复国号,依旧为唐。社傻、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并依永淳已前故事。神都依旧为东都……”根据这个记录来看,很明显的,在武则天专政期间,可说是无所不改。 一、改换新政权的标志 武则天的第一项改制是在新政权的标志 方面。篡唐天下,另立新朝,她当然要先改国号。除了改国号为“周”,迁国都于洛阳之外,她也更易旗帜。光宅元年(公元684年)九 月,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时,“旗帜 改从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②。到了天授二年(691年),即她称帝后的第二年,再将 “旗帜尚赤”③。光宅元年,她在易旗帜的同时,也下令“八品以下,旧服青者更服碧”④。在服饰方面,除了改换颜色外,武则天也几度修改朝廷官员佩带鱼符的条规。垂拱二年 (686年)二月,她“令都督、刺史并准京官带鱼”⑤。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又“改内外官所佩鱼并作龟”⑥。 武则天也依周历更改正朔。她在载初元 年(689年)正月,“依周制建子月为正月,改 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

《武则天》观后感1500字

《武则天》观后感1500字 2018-10-23一个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武则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彠当初是山西木材商人,为了理想去从军,结识李渊(唐高祖),武德三年升正三品工部尚书。 母亲杨氏,也饱读诗书,所以武则天受父母的影响,很有才气。 贞观十一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名武媚娘,2017年后,出家感业寺为尼。 后复回宫,永徽六年登上皇后的宝座,载初元年登上皇位,史称武周,神龙元年退位。 这就是武则天的一生。 一口气看完蒙曼的百家讲坛之武则天,已是凌晨两点了。 合上书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是什么,能够让一介女流之辈能够突破中国古代传统道德观念,在权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登上盛唐皇帝的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是什么,能够让她在充满坎坷变数的政治道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呼风唤雨,成为母仪天下继而又母权天下的龙上之凤;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在爱情和亲情面前心狠手辣、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丈夫和儿女的利益,来达到她渴望已久的权利欲望;又是什么,能够让她在耄耋之年突然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的大周王朝,重新又让李唐后人来替代武家王朝?纵贯她叱诧风云、波诡云谲的一生,是那么得富有戏剧性,又是那么得惊心动魄,令人回味良

久。 历史从来都是一张张的智力拼图,后人只有永无休止地考证、拼凑、续接,才有可能一点点地接近她的真实面目;然而历史又是血肉鲜明的,一切历史的传承,无不在文字的渗透和纪录中容颜妩媚。 喜欢蒙曼的讲解,是因为她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历史脉络中可以轻松自如地为读者和观众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坐标,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她确实可以成功地让历史缩影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我也曾有幸,在龙门石窟观摩过貌似武则天的卢舍那大佛,有幸在乾陵无字碑前伫立思索;只是我有心无力,我的学识和阅历还无法去打开那扇雄奇与苍凉的历史大门。 所幸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殚精竭虑、化繁为简,让我们在时隔一千多年之后,能够轻松而愉快地了解武则天的平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位教授用这种态度读史研史传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快事!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站在历史的高点上,古老而神奇的中华文明会让我们感到惊诧,感到博大,感到自豪。 我们会问:在浩瀚如海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又是我们取几瓢之饮呢?所有的历史玄疑只有在时间的面前才会变得清澈,变得透明,而我们永远看不清的,则是时间那最最神秘的面容!虽然武则天的一

厦门市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办法

厦门市海洋生态补偿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规范我市海洋生态补偿工作,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厦门市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建设暨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厦门市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是指从事海域开发利用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履行海洋生态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责任,对其造成的海洋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等损害进行的补偿。 凡在我市管辖海域内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从事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导致海洋生态损害的单位和个人,应采用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或者缴交海洋生态补偿金的方式对其造成的海洋生态损害进行补偿。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海洋生态损害补偿实行“谁使用、谁补偿”原则。 第三条海洋生态保护补偿,是指市、区政府在履行海洋生

态保护责任中,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对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等进行保护或修复的补偿性投入。 鼓励单位或个人在我市管辖海域内实施其应尽环境责任之外的海洋生态保护活动,市、区政府或海洋生态保护的其他受益者可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补偿支持。 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 第四条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生态补偿的管理工作,牵头制定有关制度办法,编制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收支预算;市财政部门负责海洋生态补偿资金收支预算的审核,并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督;市审计部门负责对海洋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审计监督。 第二章海洋生态损害补偿管理 第五条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方案应在编制用海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时进行专章论述。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评审,评审专家应对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方案提出明确意见,签字确认。 厦门市海洋生态损害补偿标准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公布。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作者:————————————————————————————————日期:

2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综述 2.1.1 国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综述 生态补偿的理念在西方国家产生的比较早,作为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理论创新概念,生态补偿在经济学界、生态学界和管理学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此外,作为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制度创新安排,生态补偿在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层面上的实践也倍受关注,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方面: 2.1.1.1关于生态补偿动机的研究 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2005)的测算,1960~2005年间,翻了一番的世界人口和增长超过六倍的全球经济对生态环境服务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同时近三分之二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却在下降。World Bank(2004)和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2005)认为正是因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态服务的消耗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生态服务供给与生态服务消费之间的平衡,人们不得不选择PES的方式。此外,《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21世纪议程》(1992)等重要国际文件的出台也有利的促进了PES的发展。Mulder et al.(2005)对公司进行环境投资的动机进行了分析。此外,很多学者则从PES的比较优势出发分析了其流行了原因。Ferraro(2001a), Ferraro and Simpson(2001), Ferraro and Kiss(2002),Pagiola et al.(2005)认为采取PES项目相比于其他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而言更加直接,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效果;Jenkins et al. (2004),Scherr et al.(2005)则认为一次性的生态补偿项目对于资金的需求往往是很大的,很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而PES则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Pagiola and Platais(2002),Rosa et al.(2003),Pagiola et al.(2005)认为PES项目可以使生态环境与当地居民之间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局面。 2.1.1.2关于生态补偿影响因素的研究 Pagiola et al.(2005)系统化的分析了资源管理者参与到PES的主要影响因素:

武则天作文素材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历史评价 整体评价 惟不可否认的是,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更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 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史书评价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治乱,时也,存亡,势也。使桀、纣在上,虽十尧不能治;使尧、舜在上,虽十桀不能乱;使懦夫女子乘时得势,亦足坐制群生之命,肆行不义之威。观夫武氏称制之年,英才接轸,靡不痛心于家索,扼腕于朝危,竟不能报先帝之恩,卫吾君之子。俄至无辜被陷,引颈就诛,天地为笼,去将安所?悲夫! 昔掩鼻之谗,古称其毒;人彘之酷,世以为冤。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菹醢碎椒涂之骨,其不道也甚矣,亦奸人妒妇之恒态也。然犹泛延谠议,时礼正人。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赞曰:龙漦易貌,丙殿昌储。胡为穹昊,生此夔魖?夺攘神器,秽亵皇居。穷妖白首,降鉴何如。 《新唐书》评价:昔都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其于杀君篡国之主,皆不黜绝之,岂以其盗而有之者,莫大之罪也,不没其实,所以著其大

海洋生态补偿.doc

概念 一般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将生态补偿机制看成调动生态建设积极性,促进环境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国内著名学者毛显强等将生态补偿定义为:“通过对损害(或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或补偿),提高该行为的成本(或收益),从而激励损害(或保护)行为的主体减少(或增加)因其行为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或外部经济性),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研究生态补偿机制, 需要从理论上厘清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 如何进行生态补偿, 补偿的额度以及期望的最终目标。经济学者从各个角度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可以做如下归类: (一)公共产品理论解决为什么需要生态补偿问题。 公共物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 都能使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获益的物品,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除性。公共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公地悲剧”和“搭便车”问题。如果生态领域某种资源的使用没有竞争性, 就会导致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 最终使生态平衡被打破, 生态资源被耗尽, 全体成员的利益受损的“公地悲剧”。由于生态产品的消费中的非排他性, 必然产生众多的“搭便车”者, 最终将会使得生态产品的供给不足, 生态环境恶化。对于像生态产品这样的公共物品, 不是政府能够免费提供的。相反, 应当通过制度创新设计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以及生态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 激励公共产品的足额提供。 (二)外部性理论提供了解决生态补偿提供问题的思路。 生态补偿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庇古等人的关于环境资源的外部性研究。资源与经济学认为, 引起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外部性。庇古区分了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庇古认为: 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失灵, 必须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对于正的外部影响政府应予以补贴, 对于负的外部影响应处以罚款, 以使外部性生产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但是对于政府能否有效地校正外部性, 西方经济学界存在争议, 就连庇古也怀疑道: “确定恰当的补助金和课税标准, 实际上有很大困难。要做出一个符合科学的决定, 几乎完全没有必要的材料可以作为概括。”可见, 要准确确定边际外部成本十分困难。罗纳德·科斯(RonaldH.Coase)提出了明晰产权的思路(1960)。科斯在其著名的关于社会成本的论文中, 讨论了如何解决对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经营行为问题。科斯认为, 如果市场交易是无成本的, 则通过市场交易修改权利最初的合法限定通常是可能的。在产权明晰前提下, 只要能最大限度节省社会成本, 或最大限度节省社会交易费用, 就可以实现最优制度结构。当不存在交易成本时, 产生外部性的一方可以受外部性影响的一方进行交易, 通过谈判, 合作解决争端。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就很难满足。由此可见, 无论是庇古税, 还是科斯定理, 间接地承认了只要企业支付足够的费用、成本, 它就享有污染、破坏环境的权利, 而忽视了这里产权的实质是污染的权利, 忽视了无论是征税还是明晰产权都给社会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这个结果, 因此是一种“先污染, 后治理”的方式, 不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整体性。 (三)生态资本理论从原理提供了计算补偿额的方法。 生态资本理论认为, 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服务应被视为一种资源, 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 具有生态效益价值, 这种生态产品、服务或者说生态效益价值就是生态资本。大体有四种不同的观点:(1)效用价值论。价值的本质是效用, 其大小由稀缺和供求状况决定。生

生态补偿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的经济理论综述 孟艾红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本文从不同角度概括了生态补偿的内涵,并对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化研究作了综合阐述,从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方面归纳了国内外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实践研究的基本结论:一套广泛适用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形成需要BPP原则,即“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的有效实施;而变“输血式”补偿为“造血式”补偿、解决补偿标准问题是生态补偿机制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用博弈分析法和离差平方法的生态补偿量分担模型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但是只依靠这些方法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生态补偿的标准问题,不能使生态补偿标准更加精确,更加可行。 [关键词]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离差平方法;生态补偿标准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展经济,人们不惜破坏环境,结果造成全球气候升高、臭氧层破坏等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补偿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及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西方发达国家对此已开展了各种生态补偿理论及实践研究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目前国际上关于生态补偿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关于生态补偿的标准更是难以确定。本文就当前学术界关于生态补偿的研究做一概述。 一、生态补偿的内涵 生态补偿在当前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因此研究它的人也比较多,他们从不同方面研究生态补偿,比如矿山生态补偿,草地生态补偿,海洋生态补偿,森林生态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农业生态补偿等。但由于侧重点不同及生态补偿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是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关于生态补偿内涵的认识。 美国生态学家Cuperus的定义,认为生态补偿是“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这些补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Cuperus是从人们行为的负外部性来理解态补偿的,他主要是说对已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助,是对一种既定事实进行补救,而不是防患于未然。 张国庆、钟吉安指出,生态效益补偿,不单是为了控制生态破坏,而应该包括因自然资源的使用所造成的生态功能丧失的恢复和补偿,具体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

鱼玄机诗歌鉴赏

鱼玄机诗歌鉴赏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建安诗人徐干有著名的《室思》诗五章,第三章末四句是: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后世爱其情韵之美,多仿此作五言绝句,成为自君之出矣一体。女诗人鱼玄机的这首写给情人的诗(题一作《江陵愁望寄子安》),无论从内容、用韵到后联的写法,都与徐干《室思》的四句十分接近。但体裁属七绝,可看作自君之出矣的一个变体。惟其有变化,故创获也在其中了。 五绝与七绝,虽同属绝句,二体对不同风格的适应性却有较大差异。近人朱自清说:论七绝的称含蓄为‘风调’。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总之是余味深长。这也配合着七绝的曼长的声调而言,五绝字少节促,便无所谓风调。(《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读鱼玄机这首诗,觉着它比《自君之出矣》多一点什么的,正是这里所说的风调。本来这首诗也很容易缩成一首五绝:枫叶千万枝,江桥暮帆迟。忆君如江水,日夜无歇时,字数减少而意思不变,但我们却感到少一点什么的,也是这里所说的风调。 试逐句玩味鱼诗,看每句多出两字是否多余。 首句以江陵秋景兴起愁情。《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极目千里兮伤春心。枫生江上,西风来时,满林萧萧之声,很容易触动人的愁怀。千枝复万枝,是以枫叶之多写愁绪之重。它不但用千、万数字写枫叶之多,而且通过枝字的重复,从声音上状出枝叶之繁。而枫叶千万枝字减而音促,没有上述那层好处。 江桥掩映──暮帆迟。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掩映二字写出枫叶遮住望眼,对于传达诗中人焦灼的表情是有帮助的。词属双声,念来上口。有此二字,形成句中排比,声调便曼长而较江桥暮帆迟为好听。 前两句写盼人不至,后两句便接写相思之情。用江水之永不停止,比相思之永无休歇,与《室思》之喻,机杼正同。乍看来,西江、东流颇似闲字,但减作忆君如流水,日夜无歇时,比较原句便觉读起来不够味了。刘方平《春怨》末二句云: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晚清王闿运称赞说以东、西二字相起,(其妙)非独人不觉,也不自知也,不能名言,但恰入人意。(《湘绮楼说诗》)鱼玄机此诗末两句妙处正同。细味这两句,原来分用在两句之中非为骈偶而设的成对的反义字(东、西),有彼此呼应,造成抑扬抗坠的情调,或擒纵之致的功用,使诗句读来有一唱三叹之音,亦即所谓风调。而删芟这样字面,虽意思大致不差,却必损韵调之美。 鱼玄机此诗运用句中重复、句中排比、尾联中反义字相起等手段,造成悠扬飘摇的风调,大有助于抒情。每句多二字,却充分发挥了它们的作用。所以比较五绝自君之出矣一体,艺术上正自有不可及之处。 (周啸天) -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武则天的功与过及影响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号:00911111 姓名:侯天宇分数: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承“贞观之治”之遗风,下启”开元盛世“之伟业。在政治,经济,文化多有创作。为中国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究其评价也是众说风云。 关键词:武则天,功与过,中国发展,影响, 武则天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改革家。她在四十多年的统治生涯中以超人的魅力对中国的军事,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究其功与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功 1、政治清明 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如狄仁杰、姚崇、宋璟,后来成为开元时期的贤相。唐中期的宰相陆赞扬武则天善于用人,赏罚分明。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亦认为,武则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断”。因而那种认为武则天重用酷吏、外戚、男宠,政治上一片黑暗的观点,是值得商榷。 2、经济发展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她继续推行均田制。在边远地区实行军事性屯田、营田,成效显著。重视和提倡兴修水利,在独掌政权的二十一年里,地方水利工程有19项。还以境内农田好坏作为奖惩地主官吏的标准。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其一,国家仓库里储满了粮食;其二,地方储粮亦很丰富;其三,户口显著增加。 3、国力强盛 长寿元年(692),武则天批准西州都督唐休璟收复“安西四镇”的请求,并慧眼识英雄,在众多的将领中擢拔王孝杰为全军主帅、武威军总管,率军大破吐蕃,一举收复“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勤、碎叶),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派兵镇守,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4、文化发达

武则天人物分析

武则天人物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才智过人、果敢深沉的女政治家,比如西汉的开国皇后吕后,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清初的太皇太后孝庄。但是她们都没有改朝换代,一生都是以后妃的身份干预政治,没有踏出通往权力顶峰的最后一步。如果说武则天与其他女政治家有什么最大的不同,在我看来,那就是心性,用专业的心理学术语来讲就是“情商”。 可以说,武则天对这个世界,对当时的政治、人物、社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她的人生道路。同样是遭遇情感危机,吕后为刘邦移情别恋的事自怨自艾,武则天则利用丈夫唐高宗的性格弱点和愧疚心理,谋求政治上的更高地位;同样是作为幕后的参政者,北魏文明太后采取怀柔政策,以保证皇帝不会对自己的野心产生怀疑,更不会在日后对自己进行清算,武则天则采取高压政策,让名义上的皇帝成为自己手中的傀儡,让这些傀儡失去与自己对抗的能力;同样是面对亲情与政治的冲突,孝庄太皇太后一直摇摆不定,试图在家庭关系与政治利益的平衡木上保持稳定,而武则天则毫无顾忌,使天平向政治一面倾斜,只要大权在握,丈夫、儿子、女儿都可以抛弃。 雁冀的《题乾陵无字碑》中写到:这里埋藏着一个伟大的女人,但离开男子一分钟也不能生存,爱与恨,难解分离。武则天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魅力过人的女人,她的魅力到底来自何处,她到底有着一个什么样的个性特征,本篇文章力求以真实的史料,站在心理学角度来来阐述武则天的心理世界。 后宫之地本就你虞我诈,不争也是争,“不进则退”这个词语恰到好处的形容了后宫的无奈,一个女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保护自己,要如何全身而退,要怎样才能在每一个深夜睡得稍微安稳,走每一步都稍微安心踏实,那就要变强。常常不是人想争斗,而是她不得不争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武则天曾经尝过许多屈辱,她骨子里拥有反抗封建皇朝的精神,她不服气也不认输,她相信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靠自己,才能不再受辱,我们都扪心自问,换做是我们,我们能认输吗? 无法否认武则天对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她所统治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给予保守的贵族沉重的打击,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言十二事,劝农桑,减少赋役,社会安定繁荣。武则天还大开志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她用人从不看出身,只看其才华能力,为国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也激发了老百姓读书求知识的热情,培养一大批后起之秀。郭沫若评价她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

2012年第11期山东社会科学No.11总第207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7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刘慧黄秉杰杨坚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为有效推进和保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在加强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应努力将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完善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路径: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是前提;多方 位开拓海洋生态补偿资金渠道,扩充资金来源是基础;明确海洋生态补偿的主体、权限、范围 和标准,采取多种补偿方式是关键;明确执法主体和严格问责制度是保障;专业监督和公众参 与的海洋生态补偿监管机制是有益补充。 [关键词]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11-0142-04 积极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加速发展海洋经济,是山东省“十二五”发展的亮点和重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前提,为有效推进和保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在加强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应努力将半岛蓝色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对生态补偿及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界定 生态补偿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保护各利益相关主体的环境经济政策和利益分配机制。狭义的生态补偿强调由于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自然资源造成的破坏进行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动。广义的生态补偿则包括“对因环境保护丧失发展机会的区域内的居民进行资金技术、实物上的补偿、政策上的优惠,以及为增进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水平而进行的科研、教育费用的支出。”①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看,广义的生态补偿突出了补偿的方式和补偿费用的用途,更有利于“既重污染防治,更重环境保护”科学发展理念的践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现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社会公平。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做到“谁使用谁掏钱,谁污染谁买单”,实现生态成本和利益的平衡,在立足社会公平的基础上保护生态。 生态补偿作为保护生态环境,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项公共制度,对海洋生态补偿同样适用。本质上,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是对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有效利用与成本补偿之间利益的再分配,通过调整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保障生态成本的公平支付与经济来源的稳定性,从而满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延续。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规范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实践的需要,更是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有序开发的重要保障。 二、山东半岛海洋生态补偿的现实困境 2010年山东省出台了《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费和损失补偿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暂行办法》),作为我国首个海洋生态方面的补偿和赔偿办法,首次涉及补偿主体和适用范围、赔偿费和补偿费征收与使用管理、补偿费的各级分成与减免、监督检查等方面的具体界定。2011年山东沿海各地依据这一暂行办法,对30 收稿日期:2012-06-05 作者简介:刘慧,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经济师。 黄秉杰,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杨坚,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①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