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期末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期末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期末专题复习

初三化学

期末专题复习材料

专题一重点实验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用加热铜粉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如右图所示:

1.该实验设计的原理:在加热条件下,利用消耗密闭容器中

的,使密闭容器中的减少,_ 减小,

等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_____ 至室温,将气球内的全部

挤入硬质玻璃管。根据反应前后记录的注射器及硬质玻璃管的体积,进而计算

氧气的含量。

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管内的铜粉,气球。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误差分析: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

①、②、

③、④等

5.实验时选择的药品的应具备以下条件:(1)(如镁条不行);

(2)(如硫粉、木炭等不行)。

6.结论:(1)空气中氧气约占_______ 。

(2)管内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其物理性质

有;化学性质有。

7.拓展:实验室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利用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

甲乙丙丁

(2)利用带刻度的仪器测量密闭容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

戊己庚

巩固练习

1.下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10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25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

B.实验过程中气球始终变瘪

C.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结束后,注射器中还剩约5mL水

3.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请参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A装置是人教版教材设计的“测量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装置,教材实验所需试剂是水和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实验前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后将水面上方空间准确分为五等分,该操作中一定要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 ;

(2)小华用A装置测定的氧气含量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任答一点);(3)B装置也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 ;

(4)使用B装置进行实验时需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恢复到室温后读数即可计算出氧气含量,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一点)。

4.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

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

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所有的。

3.微观解释: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重新组合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 友情提示: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的反应,一定要在

中进行实验,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

巩固练习:

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⑴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C.石灰石和稀盐酸

⑵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

是。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化学史料时发现: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玻义尔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能够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中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这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相似,为何结论不同?该学习小组沿着科学家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完成以下相关内容:

(1)交流讨论: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究竟与哪些实验因素有关呢?

(2)提出假设:若用同种金属、同一容器都进行实验,两位科学家得出不同的结论主要是由于

的缘故.

(3)实验验证:

已知: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

(4)得出结论:假设成立.

(5)依据以上实验事实:解释两位科学家的实验结论:

(6)拓展与提高:小组内的同学又做了如下两个小实验.

①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实验前小组内同学推测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轻,实验结果与推测一

致.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扩散到空气中.请你接着分析,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的总质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原因是_____ _.②测定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实验前小组内同学推测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理由是____ __.但实际测定的结果却发现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减少了,请你帮他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

3.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乙组

实验

方案

(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种元素组成.

三、探究燃烧条件

1.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控制变量法

2.实验结论: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巩固练习:

1.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另一个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____;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__。

(2)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_ 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__________。

(3)如图2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____ 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3..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1)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2)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已知木炭是一种可燃物.请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发生燃烧.

某化学实验小组已经在完成气密性的检查后为你填装好了药品,并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请你继续设计实验步骤完成后续探究,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

(3)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在“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这一步中的作用是

③小华同学认为,x处的气体不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大家经讨论后认为很有道理,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

专题二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式的写法:(写出下列各类物质的化学式):

单质:①金属单质:钠镁铝钾钙铜铁锌

②固态非金属单质:碳硫磷

③稀有气体单质:氦(气) 氖(气) 氩(气)

④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氧气氮气氢气氯气

化合物:

(1)氧化物

①常见金属氧化物:

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铜

②常见非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硅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

(2)常见酸:盐酸氢硫酸硫酸碳酸

(3)常见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铁氢氧化铜

(4)常见盐:

①盐酸盐:

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铜

②硫酸盐:

硫酸钠硫酸铜硫酸铁

③碳酸盐:

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

④硝酸盐:

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钡硝酸银

⑤其它:

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硫化亚铁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C + O

2CO

2

为例)

①质的方面:表示

②量的方面:表示

③微观方面:表示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C + CO

2

—— CO

(2) P + O

2 P

2

O

5

(3) CuO + C Cu + CO

2

(4) H

2O

2

H

2

O + O

2

三、O2的化学性质(助燃性)

O2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

1、氢气燃烧

2、硫磺燃烧

3、红磷(白磷)燃烧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6、铜在空气中受热

7、一氧化碳燃烧

8、天然气燃烧

9. 乙炔(C 2

H 2)燃烧 10.乙醇(酒精C 2H 6O )燃烧

四 氧气的制取

五、CO 2的化学性质

CO 2的化学性质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反应基本类型 14、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 、加热上述反应后的溶液

15、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16.向变浑浊的石灰水中继续通二氧化碳。

17.再加热上述溶液。

18.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19.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六、CO 2的制取

CO 2的生成

化学方程式

反应基本类型 2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21、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七、 CO 2的性质的综合应用

22.按要求写出下列转化中的化学方程式

O 2的制取

化学方程式

反应基本类型

实验室 制法

1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1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3、用双氧水制氧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3.(1)为了使用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而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

更加潮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实验事实: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浑浊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的固体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__ 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白色固体可用(填名称)

清洗,有关化学方程式。

八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相互能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C……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CO→CO2”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H2CO3”的反应可用石蕊试剂验证

2. (1)在点燃条件下,2.6g C2H2与7.2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 CO2、1.8g H2O和x g

CO。则x = 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饼干包装袋中用作干燥剂的是生石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3)当汽车受撞击后,汽车安全气囊中的NH4NO3固体瞬间分解成N2O和一种常温下的无色液体,

反应方程式是。

(4)下图是硫化氢(H2S)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

类型)。

3.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 从微观角度(图5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_ (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 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Fe2O3)能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________(填化学式)。)

(3) 从能量变化角度

(借用图6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

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_______ (填标号)。A. 氯化纳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4碳及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由此可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及硫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1)模仿碳及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写出硫及硫的化合物转化反应中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2)反应②中,V2O5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均为m,则V2O5在该反应中起____作用。

(3)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 _(填反应序号)。

5.(2011济宁)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小颖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很快变红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清洗仪器时,小颖发现变红的石蕊又变为无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产物加盐酸后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6.(2014济宁)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日常生活中的牙膏也常用它作摩擦剂。目前轻质碳酸钙的生产主要是碳化法,工艺流程见下图:

请分析轻质碳酸钙的生产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

(2)在A→B之间,过滤操作的目前是;

(3)在B+C→CaCO3的过程中,应控制物质C的流量,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7.(2015济宁)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HCl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________保存。8下图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图。

H2O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C中硫粉燃烧的现象是,装置D的作用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____m2(填“>”、“<”或“=”)

10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元素,判断的依据是;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专题三氧气和二氧化碳

★比较O2、CO2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药品

原理(化学方程式)

发生

装置 A B C D E

B

B C D E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和反应

收集装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和

检验

方法

验满方法排空气法:排水法:

注意事项1.用固固加热法和排水法制取氧气时,要先_______,再____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管口要______________;

其它:装药品前要先……;长颈漏斗…;集气时导管要伸入…;

排水法集气时,看到_________时开始收集。

工业

制法

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溶解

性。

密度比空气、溶解性。

固体的二氧化碳叫,该固体易。

a b a b

a b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比较

从CO 和CO 2的化学式可看出,虽然CO 和CO 2的______________相同,但1个CO 分子比1个CO 2

分子少_____________,也即______________不同,所以,就使得CO 和CO 2的_________有很大

( ) ( )

规律:物质的( )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 )

( )

巩固练习

1.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

C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D 冰和干冰室温(20℃)放置,过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液体残留

2.经过一年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初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现象、生成物等与反应物的量有着密切关系。请各举一例说明:

(1)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2)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现象可能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3.木炭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一氧化碳是木炭在时燃烧的生成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__________不同,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同。实验室就是利用二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鉴别两种气体的。请写出鉴别二者的一种方法;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高温下,炽热的碳可以使二氧化碳转变为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 。

4.下图是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备的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中能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且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的发生装置是;

要想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需要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理由是;

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在课外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锥形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以下是化学实验室里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中a、b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下同)。

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Na2CO3+H2O+CO2↑②NH4HCO3NH3↑+H2O+CO2↑

某同学采用反应①的方法制取C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他不选择反应②制取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别用A、B两种不同的发生装置和不同的药品可以制取一种相同的气体,该气体是,你认为制取该气体时使用B装置比使用A装置的一个优点是:。

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a b

A B C D E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

8.三位同学对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CO2变红色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假设](1)是水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______ __;(3)_______ _。[查阅资料]浓硫酸不能和CO2反应,能吸收大量水分,可用于气体干燥。

[实验分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________。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前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当有二氧化碳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 _ 。

③写出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

[结论]原假设________成立(填编号)。

9.装置如图所示.烧杯A、B中分别盛两种溶质不同的无色溶液,小木块

上各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向A烧杯中加入白色固体后,发现烧杯中蜡烛熄

灭,向B中撒入黑色固体粉末后,则发现烧杯中蜡烛燃烧更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