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 其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基本练习题(一)填空题 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 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 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 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 1 / 8

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 B.上位概念 C.同义词 D.交*概念 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 D.B 和 C 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马克思主义 D.实证主义 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人的异化理论 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 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 D.有联系也有区别 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 B.一种教育模式 C.一种教育政策 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三)判断题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2.明确教育目的,就是要明确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 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个根本问题。 3.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 4.教育目的是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需要辩证统一关系的反

2009年4月自考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2009年4月全国自考审计学真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BDBBA,BCCAC,ACADB,CDCBD) 1.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财产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B.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C.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 D.遵守《公司法》的需要 2.下列情况中,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独立性影响最大的是() A.注册会计师的母亲退休前担任被审计单位工会的文艺干事 B.注册会计师的配偶现在是被审计单位开户银行的业务骨干 C.注册会计师的一位朋友拥有被审计单位的股票 D.注册会计师的妹妹大学毕业后在被审计单位担任现金出纳 3.在资产负债表中列作长期负债的各项负债,在一年内不会到期,这属于管理当局的哪项认 定() A.估价或分摊 B.表达与披露 C.权利和义务 D.存在或发生 4.根据审计证据充分性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可以收集到较多的实质性测试证据的情况是() A.业务性质比较简单 B.被审计单位面临亏损的压力 C.内部控制比较健全 D.被审计单位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客户 5.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6 000张凭证中选取300张作为样本,确定随机起点凭证编号 为35号,则抽取的第5张凭证的编号应为() A.115号 B.135号 C.195号 D.235号 6.下列有关审计证据可靠性的表述,注册会计师认同的是() A.书面证据与实物证据相比是一种辅助证据,可靠性较弱 B.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位承认,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C.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有助于审计结论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D.环境证据比口头证据重要,属于基本证据,可靠性较强 7.部门经理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称为()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着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

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题不同程度的显着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 核心观点:大众传播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普遍关心和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

2009年4月全国自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9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7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答案:B 2.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答案:B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总统选举法》 答案:A 4.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答案:C 5.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答案:D

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A.戊戌变法运动 B.保路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7.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土地革命总路线 答案:C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答案:A 解析:(P66) 9.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B 10.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 A.中山舰事件 B.整理党务案 C.四一二政变 D.七一五政变 答案:C 11.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商业方面开始的 C.轻工业方面开始的 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答案:D

2008年07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际传播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际传播仅指( B) A.自我传播 B.亲身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第一个明确提出“大众传播科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B) A.李普曼 B.拉斯韦尔 C.卢因 D.施拉姆 3.卢因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C) A.提出传播的五W模式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第一个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把关人”概念 D.从微观入手,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4.霍夫兰的代表作是( A) A.《传播与说服》 B.《宣传、传播与舆论》 C.《报刊的四种理论》 D.《权力的媒介》 5.把符号还原成意思的过程叫( B) A.编码 B.译码 C.组码 D.释码 6.在传播学史上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过程的美国学者是( D) A.施拉姆 B.霍夫兰 C.赖利夫妇 D.拉斯韦尔 7.在控制实验中,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 B) A.实验组 B.控制组 C.测量组 D.模拟组 8.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以群为单位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群,再对抽中的群内各单位实 行普查的随机抽样形式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9.下述功能之一是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这种功能是( B) A.娱乐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 C.动员功能 D.议题设置功能 10.斯蒂芬森对传播的个人功能提出了( D) A.“个人说” B.“工具说” C.“影响说” D.“游戏说” 11.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一种理论的发展,这种理论是( B) A.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 B.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C.报刊的极权主义理论 D.报刊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2.巴斯把传播媒介的把关行动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 C) A.记者 B.校对 C.编辑 D.受众 13.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B )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 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14.大众传播的内容大多属于( B) A.消息性内容 B.娱乐性内容 C.新闻性内容 D.知识性内容 15.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下述选项中属于“冷媒介”的是( D)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 16.有两个科学家在1895年为无线电通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是意大利的马可尼和俄国的( D) A.兹活里金 B.费森顿 C.尼普科夫 D.波波夫 17.关于受众的某种理论认为,同一社会群体的成员具有大致相同的经验,信奉类似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观,对事物抱有类似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理论叫( B)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 C.认识连贯论 D.社会关系论 18.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第一个选择是( B) A.选择性理解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解释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传播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6分) 1、被公认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学者是【 C 】(点击括号查看答案) 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施拉姆 D、罗杰斯 2、下列哪种方法不是量化/实证研究方法【 D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哲学思辨 3、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属于【 A 】 A、线性传播模式 B、控制论传播模式 C、系统论传播模式 D、受众中心模式 4、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主要履行的是大众传播的【 A 】功能 A、传播信息 B、引导舆论 C、教育大众 D、提供娱乐 5、既能进行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重要工具的媒介是【 D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6、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指出,两级传播流动过程中,【 A 】扮演着重要角色。 A、舆论领袖 B、把关人 C、受众 D、追随者 7、“大多数时间里,报界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却是惊人的成功。”伯纳德·科恩的这段话与【 D 】一脉相承。 A、枪弹论 B、两级传播论 C、创新与扩散论 D、议程设置论 8、霍夫兰认为,正反两面说的宣传方式对【 B 】较为有效 A、教育程度低的人 B、教育程度高的人 C、男性白人 D、家庭主妇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传播学的先驱者包括【 A B C D 】 A、哈罗德·拉斯韦尔 B、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2、关于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正确的是【 A B C 】 A、传播媒介的发展贯穿人类历史的始终 B、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加速度趋势 C、传播媒介的发展是叠加式的,新老媒介互相竞争又互相促进 D、传播媒介的发展是替代式的,新媒介使一切传统媒介必然消亡 3、符号的特点包括【 B C D 】 A、可积累和可衰减性 B、指代性 C、社会共有性 D、发展性 4、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 A B C D 】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 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 负责。 (√)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 用。 )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 16.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 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 23. 《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 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P165 32. 《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 (√)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

全国2009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 本试题答案由华夏自考社区会员提供,不保证答案的完全准确,如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请联系我们纠正,不胜感激! 联系邮箱:hyywxbwh@https://www.360docs.net/doc/b612319893.html,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 A、浪漫主义 B、自然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 A、黑幕小说 B、言情小说 C、影射小说 D、讽刺小说 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 A、弥洒社 B、莽原社 C、未名社 D、沉钟社 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

A、创造社 B、新潮社 C、新月社 D、鸳鸯蝴蝶派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 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 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 是() A、沈从文 B、梁实秋 C、朱光潜 D、萧乾 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 A、茅盾 B、周作人 C、鲁迅 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作者“我” D、长妈妈 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 A、人物形象鲜明 B、结构严谨 C、现实主义 D、主情主义 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 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 A、反对种族歧视 B、反帝反封建 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 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 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 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 A、《志摩的诗》、《云游》 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 A、《尝试集》 B、《红烛》 C、《微雨》 D、《昨日之歌》 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 A、静女士 B、方罗兰

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1.1948年,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确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 2.香农——韦弗第一次提出“噪音”的概念,噪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可造成干扰,由此产生信息的衰减和失真。 3.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评学派。 4.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个案研法 5.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霍夫兰 6.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7.传播的英文是communication 8.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9.美国(传统学派)欧洲(批判学派) 10.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11.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信号系统的最根本特征 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学问。 2.“麻醉精神” 麻醉精神指大大小小的传媒给人们带来的讯息,其数量之多已达到令人难以招架的地步。而且人们花费许多时间从事这种视听活动,自认为已经充分了解周围的社会,实际上他们已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投身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关系反而日趋疏远和冷漠了。 3.受众 传播学中的“受众”一词,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大众传播的受众,则指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是通称这些信息接受者的集合名称。 4.意见领袖: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 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5.传播效果:“传播效果”这一概念具有双重含义:1指带有说服动 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2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直接+间接+潜在)的总体。 6.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 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7.议程设置功能:指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

大学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教学基本采用: A. 班级授课制 B. 个别教学制 C. 道尔顿制 D. 集体上课制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 B. 主张教师对学生不应多加干涉。 C. 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超出发来设计教学 D. 主张把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它,而只能顺应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德国教育家()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一词。 A. 梅伊曼 B. 洛克 C. 杜威 D. 康德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教学疾病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包括: A. 教学失偏 B. 教学失衡 C. 生理阻隔 D.

教学失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古雅典的( )曾提出:“父亲有送子女入学的义务。” A. 棱伦 B. 亚里士多德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A. 《学记》 B. 《中庸》 C. 《论语》

D. 《荀子》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属于课外教育活动特点的是: A. 活动的灵活性 B. 参加活动的自愿性 C. 活动内容的广泛性 D. 活动的策划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A. 实证性研究报告 B. 回炉研究报告 C.

理论性研究报告 D. 文献性研究报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体育的任务不包括: A. 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B. 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C. 传授知识和能力 D.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属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是: A. 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B. 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全国自考2009年4月英语语法试题参考答案

全国自考2009年4月英语语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 DCAA 6-10、DBCCC 11-15、BCBBB 16-20、BBAAD 二、选择填空题 Fill in each of the blanks with one of the items given. 21. were, was, had, animal, animals Small amounts of land was used for keeping animals. 22. has, have, its, their, theirs The committee has reached its decision. 23. more, more of, most, as, like, than Bill is more of a fool than John. 24. qualified, a teacher; qualifying, teachers; qualify, teaching Susan is a teacher as qualified as Mary. 25. be, is, was, are, were, will be, shall be a. That the man kissed his love in the street on the Valentine Day will be a hot topic for tonight's TV show. b. Neither his voice nor his donation to the funding organization shall be forgotten in the days to come. 26. have, has, had, will have, shall have a. She is the only one of the factory who has been laid up. b. This is the only family in the community who has different opinions while making up the mind. 27. be, is, was, are, were, will be, shall be, has, have, had a. She is one of the girls who have been to the Sentosa Beaches. b. This is the only one of the houses which was newly built up in this area. 28. physics, gentry, binoculars, bronchitis, bacteria, stimulus a. Singular only: physics, stimulus, bronchitis b. Plural only: binoculars, bacteria, gentry 三、填空题 29、anywhere 30、none 31、nowhere 32、never 33、is carried 34、thought 35、has lost 36、questioning 37、realizing 38、at 39、to 40、of 41、for 42、that 43、where

2006年04月自考00642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B)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D) 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B)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D)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D)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 A.反馈 B.信息的发生 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B) 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B) A.确定指标 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 C.测定指标 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 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C) A.娱乐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社交性功能 D.宣传性功能 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 A.社会化 B.信息化 C.系统化 D.知识化 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D) A.记者 B.教师 C.编辑 D.A、B、C都是 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B) A.1950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66年 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C) A.拉斯韦尔 B.卢因 C.英尼斯 D.麦克卢汉 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B) A.全球村 B.媒介即讯息 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B) 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C) A.“培养”理论 B.“议程设置”理论 C.“知识沟”理论 D.“沉默的螺旋”理论 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A) A.经济效益 B.艺术价值 C.思想价值 D.社会效益 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D) A.维持在上限 B.扩大 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C)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 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BC) A.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亲身实践了实地调查法

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反馈 B.信息的发生 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A.确定指标 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 C.测定指标 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 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 A.娱乐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社交性功能 D.宣传性功能

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 A.社会化 B.信息化 C.系统化 D.知识化 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 A.记者 B.教师 C.编辑 D.A、B、C都是 12.《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出版于() A.1950年 B.1956年 C.1960年 D.1966年 13.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卢因 C.英尼斯 D.麦克卢汉 1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全球村 B.媒介即讯息 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5.“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6.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 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7.与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是() A.“培养”理论 B.“议程设置”理论 C.“知识沟”理论 D.“沉默的螺旋”理论 18.按照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工业,关注的首先是() A.经济效益 B.艺术价值 C.思想价值 D.社会效益 19.“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 A.维持在上限 B.扩大 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20.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 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09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知识产权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关于《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公约采用自动保护原则 B.该公约不保护演绎作品 C.该公约未涉及作者的精神权利 D.受保护的作品须以发表为前提 2.某研究所接受某企业委托研究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双方事前没有约定研究成果的归属,该成果的专利申请权( ) A.属于某研究所所有 B.属于某企业所有 C.属于某研究所和某企业共同所有 D.属于两单位中先提出专利申请者所有 3.甲公司拥有一项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方法专利,乙公司在该专利申请日前也自行研究出相同的方法并且作好了生产准备,依照《专利法》的规定,乙企业( ) A.不得继续制造、使用 B.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应当同专利权人订立使用许可合同 C.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应当向专利权人支付费用 D.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不得许可他人制造、使用 4.在下列作品类型中,应当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保护办法的作品是( ) A.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B.杂技艺术作品 C.口述作品 D.地图作品 5.在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专利的是( ) A.康乃馨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B.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 C.高尔夫球比赛的新规则 D.航天器运行轨道的计算方法 6.外国公民W于2008年5月9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根据中国《专利法》的规定,其申请将丧失新颖性的是( ) A.2008年5月9日以前W在本国准备生产该实用新型产品 B.2008年1月W在中国政府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该产品 C.2008年3月W将该申请内容公开发表在国外的刊物上 D.2007年8月W就相同技术主题在本国已提出过专利申请,但申请尚未公布 7.甲制药厂研制的一种新药取得了发明专利,销路比较好。该药厂在市场上发现有侵权产品在销售,经查,侵权产品的制造者是A省省会城市B市的乙企业。如果甲制药厂拟通过司法途径制止侵权行为,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 A.A省高级人民法院 B.B市中级人民法院 C.甲厂所在市中级人民法院 D.甲厂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是( ) A.跑步机 B.一种新型碳酸饮料 C.集成电路的制作工艺 D.奥运绘画扑克牌 9.2004年6月8日,某省G公司向专利局提出一项发明专利申请,2005年10月该申请公布,G公司于2006年4月6日提出实质审查请求,2007年1月8日授权公告。G公司的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起算日为( ) A.授权公告日 B.申请日 C.初审合格日 D.提出实质审查请求日 10.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是指( ) A.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专利产品 B.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销售专利产品 C.在非专利产品上标注他人专利号 D.在非专利产品上标注虚构的专利号 11.在下列选项中,依法享有出租权的主体是( ) A.表演者、图书出版者 B.录音、录像销售者

00642传播学概论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组织内部有很多不按组织指定的“职能线路”进行的人际交流活动,这种活动的沟通渠道是 A、正式沟通渠道 B、非正式沟通渠道 C、自上而下沟通渠道 D、自下而上沟通渠道 2、1948年,拉斯韦尔在一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5W传播模式,这篇论文是 A、《宣传·传播·舆论》 B、《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C、《大众传播和大众鉴赏》 D、《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 3、亚里士多德认为演讲有三个要素,即讲者、听者和 A、场地 B、时间 C、条件 D、内容 4、现代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工具是 A、文献 B、录音笔 C、问卷 D、实地观察 5、有学者认为,很多传播行为属于工具性行为,即使是自我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这位学者是 A、皮亚杰 B、霍克海姆 C、托尔曼 D、斯蒂芬森 6、怀特的把关研究的缺陷是过分强调 A、把关人的任职资格 B、与把关人相联系的社会因素 C、把关人的独立权限 D、把关人所在媒体的环境因素 7、大众传播中最重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A、新闻信息 B、商业信息 C、教育信息 D、娱乐信息 8、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其中口头传播时期也叫 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9、按照选择性因素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传向受众时遇到的第三关是受众的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暴露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理解

10、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传播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提出的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 A、“皮下注射论” B、“培养理论” C、“有限效果论” D、“知沟理论” 11、格伯纳等学者提出的“培养理论”特别强调一种传播媒介在“培养”人们形成“共识”方面的作用,这种传播媒介是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网络 12、下述学者中,被视为传播学传统学派代表人物的是 A、奇斯曼 B、阿列克谢耶夫 C、霍克海姆 D、拉扎斯菲尔德 13、按照信息传受范围的大小,传播分为五个层次,其中位于第一层次的是 A、大众传播 B、群体传播 C、自我传播 D、人际传播 14、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A、整合机能 B、导向机能 C、反馈机能 D、创新机能 15、有学者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重新定义了“功能”的概念,并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概念。这个学者是 A、默顿 B、赖特 C、麦奎尔 D、加纳姆 16、哭声和笑声属于非语言符号中的 A、身体语言 B、类语言 C、自然语言 D、生成语言 17、有种观点认为,人们对大众传媒发出信息的选择会受到家庭、朋友和熟人等的影响。这种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A、个人差异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关系论 D、选择性因素理论 18、蒂奇诺等学者提出的“知识沟”理论认为,有多种因素会导致“知识沟”的不断扩大,但主要因素是人们 A、社交范围的差异 B、传播技能的差异 C、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 D、已有知识存储的差异 19、“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如报纸的读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的把关模式是 A、怀特的把关模式 B、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C、巴斯的把关模式 D、布雷多克的把关模式 2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 A、“地球村” B、“媒介有冷热之分” C、“媒介即讯息”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