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卉美术教案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欣赏

工笔花卉美术教案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欣赏
工笔花卉美术教案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欣赏

工笔花卉美术教案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欣赏【--春节祝福语】

王道中是花鸟画大师,当代工笔书画学会理事,黑龙江省花鸟研究会顾问,黑龙江省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联谊会顾问,作品《双都之春》为大阪伊丹市博物馆收藏,被誉为“中国牡月之首”。下面一起去看看王道中先生的工笔白描作品,欣赏下他的风采。

每一种花卉都有自己的特点或是一些比较独特的特性,比如说:花色、花型等等。画面十分的清新,没有用过多的修饰成分,整张画面显得干净利落。颜色处理合宜,浓淡适宜,并没有给画面添加太多的黑色元素。

有的花卉并不只是只有一种颜色,有的花蕊部分还有其他的颜色,或深或浅,与花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朵的刻画十分的细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绘画,叶子的形态不同,不过整体的感觉却是十分的干净,黑白两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兰花,被古人尊为“花中君子”,兰花又被称为中国兰,兰花以自身的花香著称,特点是:高洁、清雅。工笔白描的兰花,弯曲的叶子以及兰花,不仅表现出了兰花的柔弱,还表现出了兰花的高雅,蜻蜓也给画面融入了更多的生机。

在不同的环境下,花卉的形态以及特别的元素会发生的变化。然而有的花卉不一样,它们的花盘不会像向日葵一样朝向天空,而是垂向地面,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柔弱感。蝴蝶一高一低的接近花朵,不同的姿态,展现出不一样的美。

以上就是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的相关欣赏图片了,大家还喜欢吗?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在画作的欣赏方面也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欣赏角度不相同,从而会导致欣赏的结果不同。不过,哪有人的欣赏是一模一样的呢,大家说是不是?看了王道中工笔花卉白描欣赏文章看了:

1.工笔画图片欣赏

2.工笔画色彩知识

3.工笔花鸟画的技法

4.工笔画的绘制技巧

5.花卉速写步骤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工笔画基础教程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 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 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 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 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 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工笔画中的一些特殊技法、基本染色技法 1冲染法。冲染法也称撞染法,积水积色法。积水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清水。积色法是先把墨或者颜色平涂,在六七成干的时候,点入颜色,一般是点入石色。这两种办法最好先把画纸裱在画板上再进行。 2撒盐:特技的一种。铺好底色后,趁湿在上面撒上食盐,任其自然渗化,形成雪花状的肌理效果。 3涂蜡:特技的一种。在未画或画到中间过程时,在画面上不规则地涂抹上一些石蜡,使画面产生局部不挂色的班驳效果。此法也可表现下雨时的效果。 4皱纸:勾好白描稿后,用喷壶把画稿稍微打湿,水不要太多,然后把画稿慢慢攥在一起轻轻揉搓,再展开扶平,用大白云笔蘸事先准备好的颜色(颜色略重),在画稿的背面皴擦点染,使颜色渗透,画稿正面产生碎瓷般斑驳的效果。 7水洗:是画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使画面更加统一、协调,同时也可以把表面浮色洗掉,使画面更加沉稳。水洗时,先用清水把画稿打湿,用白云笔轻轻洗刷,可整体洗,也可局部洗,用力不要太大,否则会把画稿弄破。也可以在画面颜料的水分全部都干了以后再洗。 三、关于用具 绘制工笔牡丹之前,我们首先要准备好作画工具。下面列出了绘制过程中会用到的各种画具。因为考虑到初学者的因素,所以列出的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画具,在各地美术用品商店里都可以很方便的购买到。 1、笔:主要分底色笔、染色笔、勾线笔三部分。笔者常用的底色笔有五寸、二寸、寸半底纹笔,底纹笔要求全为羊毫所制,笔锋柔软蓄水能力强,主要用来平涂底色。染色笔方面我一般都是采用大白云,其中填色的大白云要求狼毫成分略少一些(纯羊毫也可),色易填润。染色的大白云则选择稍硬一些的,色易拖开。在勾线笔的选择上,勾勒花头和叶子我一般采用定制的长锋兔尖美工描笔,勾线时既可婉转自如又不失轻盈灵动。勾花用新笔,勾叶可用稍旧一点的笔,因笔中含胶渐多,笔锋较之新笔硬朗不少,很适合表现叶子的质感。绘制牡丹还要准备一根小号的狼毫笔,主要用来勾勒山石、枝干,局部填色之用。一支短锋的狼毫红圭也是不可少的,像花房、花蕊、芽孢这些细微处的设色都需要用小笔绘制才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设色用的大白云要多配几支,白色、冷色、暖色、暗色最好都有相对应的笔。(见附录图1) 2、墨:工笔画的绘制中主要用有光泽的油烟墨。乌黑而无光泽的松烟墨染色易脏,慎用。市场上出售的各类瓶装书画用墨汁因携带和使用都比较方便,用来绘制工笔也挺不错。我常用一得阁墨汁,颗粒比较细腻,色彩上也能满足墨分五彩的要求,推荐初学的朋友使用。 3、颜料:工笔画绘制所采用的颜料主要是传统的国画颜色。其中属水色的有藤黄、花青、曙红、胭脂等,属石色的有赭石、朱磦、石青、石绿、朱砂等,还有近年来新开发的化学合成国画颜料酞青蓝、玫瑰红、翡翠绿、桔黄、焦茶也都可和传统国画颜料结合使用。水彩颜料因色泽鲜艳,在国画绘制中也可使用,但是要注

工笔画基本教程--入门知识

工笔画基础教程—入门知识 本文仅供工笔画初学者了解工笔画的基本知识及介绍工笔画的入门技法。 1、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2、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2)色彩。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3)装饰性与平面感。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3、工笔画使用什么种类的笔

(1)勾线笔。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3)板刷类。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4、工笔画用什么样的纸 工笔画用熟宣纸或是熟绢,是生宣纸或生绢经过一定比例的胶矾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渗水。熟宣纸目前有不少品种,如清水书画宣、冰雪宣、书画笺、蝉翼笺、云母笺等。以上熟宣纸中有薄有厚,胶矾水有浓有淡。一般来说薄者适合画淡彩,厚者适合画重彩。以蝉翼笺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洒金笺以及各种染色纸都可以用来画工笔绢为纯丝织制品,分圆丝、扁丝两种。圆丝绢又称“原丝绢”,在古代绘画中常用。现在常用的是扁丝绢,是在绢织成之后加以捶砸,使绢丝呈扁形,以减少绢丝之间的空隙,使绢刷上胶矾水之后不易漏矾。这种绢有白色和仿旧色等几种。另外各种皮纸、高丽纸、水彩纸以及亚麻布、棉布等都可以用来画工笔,但要经过适当处理才好用。 5、工笔画怎样用笔

白描人物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人物基本技法 一、白描概况: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

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

《白描花卉》

《白描花卉》——临摹画 教学目的: 使学生通过白描花卉画的练习,提高描线的技巧,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运笔行线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在顿挫、提按中画出流畅或凝重的线条,表现出所描绘的对象的质感和量感。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白描花卉的写线的方法、技巧,由于条件限制只能让学生用铅笔或者其他画笔代替毛笔。 教学教具: 花卉白描图稿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临摹一幅白描花卉,临摹前先讲一下什么是白描: 白描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名称(中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

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学生活动:大家对国画有了了解,那么大家从书上可以找到几幅中国画欣赏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白描花卉》——临摹画 1 讲解“白描”的含义: 就是用墨线勾描形象,不设颜色,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亦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 中国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吴道子、赵孟頫、顾恺之、李公麟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 2、同时指出这节课主要是“临摹”,并讲解其含义: “临”——是照着原作描画。 “摹”——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 3、教师小结临摹的意义: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技法和经验。我国传统绘画的学习方法,就是从临摹入手,再逐步过渡到写生,即所谓“师古人”和“师造化”。在临摹中研究、分析、揣摩画家创作的意图和表现技巧。 4、教师出示本节课要临摹的白描画稿让学生欣赏,同时启发学生细心观看线条的变化。 教师讲解绘画方法: 1、构图: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翠鸟》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解析)

【工笔教程】李晓明《工笔翠鸟》绘制步骤。(含详细文字 解析) 名称:《翠鸟》画种:工笔花鸟创作时间:2005年4月绘制时间:5小时第一步:中墨勾鸟嘴、爪,浓墨勾眼睛、硬羽等,淡墨勾胸腹、耳羽。嘴部线条从尖部弱起实收,要考虑质感。胸腹部线条要柔软而流畅,飞羽线条要挺拔飘逸。绒毛的线条要用笔尖虚入虚出,轻轻挑出的感觉要把握准确。眼睛周围可用重墨点些色斑,突出显示眼部的神采。 第二步:墨青分染鸟背部,淡墨统染飞羽、复羽部分。淡淡的花青分染胸、腹部。中墨分染嘴。上嘴从根部往尖部染,下颌相反。 第三步:眼平涂朱磦色。鸟背部罩染青蓝色(石青+酞青蓝),头部用青蓝色从后枕部位往头顶部位分染。中墨分染飞羽、复羽,留水线。胸、腹部平涂一层白色底色后用朱磦在花青色继续分染。爪平涂淡朱磦。下颌用淡朱磦从根部往尖部分染。 第四步:薄三绿在羽毛和背部的交界处接染,头顶部分用稍浓三绿分染,背部整体罩染薄薄的酞青蓝。稍浓的白色分染胸、腹部、颌下白羽、耳羽的明暗关系。石青罩染飞羽和复羽后再次用中墨分染。眼睛用淡墨分染明暗,前深后浅。

眼白为了体现玻璃般的透明感,可用朱磦+白色提染反光部位。淡胭脂提染嘴上部。 第五步:浓白粉丝背部和头顶白斑。淡花青丝背部羽毛,最亮处用花青+白粉再丝一次,注意和暗面丝毛的衔接要自然。飞羽、复羽、尾羽用重墨丝毛。胸部朱磦丝毛,转到腹部开始用白粉丝毛,注意二者之间的逐步转化要自然。重白色剔出羽毛梗。胭脂填爪表面鳞片,用细碎的小点来点爪下部突起。眼睛焦墨点后等完全干了用浓白粉点高光。 颌羽、耳羽、眼先等处用浓白粉顺着生长结构细心丝毛。淡墨剔出鼻毛。嘴部整体用淡墨红色罩染一层。局部图工笔画论坛微信公众平台id:工笔画论坛中国工笔画论坛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63828802.html, 定期发布各种【工笔图文教程,国内工笔展赛,论坛书画竞赛,组织写生观摩,工笔教学培训,名家作品展示,书画电子期刊】等活动消息。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工笔画基础知识入门 一、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仕女和佛像)。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 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 (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2、什么是工笔重彩画? 即浓重色彩的画法。以矿物质颜料和粉质颜料为主,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 二、笔墨纸颜料 1、笔 1)勾线笔 工笔画多用中锋勾勒细而匀的线条。一般选用狼毫类细而尖的笔。常用的笔有衣纹笔、叶筋笔、大红毛、小红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2)染色笔(染色、清水各2只,) 常用的染色笔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和其他软毫毛笔。纯羊毫笔过于软,一般不太好用,白云笔较好,因为它外层是羊毫,中间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弹性。 (3)板刷类 工笔画经常需要涂底色,或做大面积的平涂和渲染,因此需备有各种宽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笔。

岭南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岭南版)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第11册教案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画家介绍》 1 2. 《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 1 3. 《线描花卉》—临摹画 1 4. 《盆栽植物》—线描写生画 2 5. 《盆栽植物》—色彩写生画 2 6. 《瓶花》—综合拓印 2 7. 《纸条工艺》—制作 2 8. 《塑料瓶装饰品》——制作 2 9. 《小挂饰》—制作 2 10. 《椅子》—写生画 1 11. 《静物》—色彩写生画 2 12. 《静物写生》—黑白画 2 13. 《风景》—色彩写生画

14. 《标志》—设计 2 15. 《招贴画》—设计 2 16. 《书籍封面》—设计 2 17. 《布袋木偶》—制作 2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第一课时 200 年月日星期第节 一、教学内容: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二、教学目的: 通过作品欣赏和画家生平简略介绍,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表现方法,学习画家为艺术事业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五、课的类型: 欣赏课 六、教学方法和教具: 讲解法、引导法、范画、幻灯片。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利用幻灯、挂图指导学生欣赏: 1、指导学生欣赏中国画,教师讲解。 《祖国万岁》—齐白石 这幅画是著名画家齐白石为国庆十周年而作。画面上盛开着红花的“万年青”傲然挺立,象征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画上的题款“祖国万岁”与“万年青”花组成独特的构图,像三支利箭,劲冲霄汉,用笔简练,含义深远,主题材突出。这幅画运用了中国画传统的“借物抒情”的独特表现手法。 《奔马》—徐悲鸿 《奔马》画面上两匹奔驰着的骏马雄健有力,寄寓祖国建设一日千里的情思。豪放的笔调,饱满多彩的墨色,精确在刻画出奔驰中的骏马,是对力量的赞美、歌颂。是徐悲鸿的得意之作,深为人民群众喜爱。

国画基础教程:工笔蝴蝶画法与线描画谱

国画基础教程:工笔蝴蝶画法与线描画谱 蝴蝶色彩绚丽,舞姿轻盈,为我国历代文墨客所喜爱。“狂随柳絮有时见,舞入梨花何处寻”,生动地描绘了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的美妙情景;“复此从凤蝶,双双花上飞。寄与相知者,同心终莫违”,诗人将蝴蝶看作美好爱情的象征,表达了忠贞的感情。 蝴蝶入画历史悠久,古代名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杰作:五代黄筌绘有《花荫蝶阵图》,北宋赵昌有《写生蛱蝶图》绘三只蝴蝶,色彩艳丽典雅用笔精确,画面秀雅平和。明朝戴进的《葵石蛱蝶图轴》用工笔重彩画法绘制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形象生动逼真,勾画细腻传神。郎世宁《荷花蝴蝶》,绘两只蝴蝶飞舞在荷花间,设色艳丽,蝴蝶描绘细致逼真,立体感强。当代更有名家绘出的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蝴蝶,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引领着艺术的发展。明戴进葵石蛱蝶图1 蝴蝶概述蝴蝶,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量递减。蝴蝶白天活动,成虫取食花粉和花蜜。 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躯体表面密披着整齐的鳞片和鳞毛,头部有一对圆圆的复眼、一对球杆状的触角,一对翘起的下唇须和卷曲的口器。胸部分为前中后三节,以

中胸节最为发达,各胸节腹面生有一对足,在中胸和后胸各生有一对翅膀。蝴蝶的腹部细长,雄性可见8节,雌性仅7节。 蝴蝶翅膀的形状和色彩千变万化,翅膀的大小因种类不同而变化。我国人民常将蝴蝶作为一种观赏类昆虫采集和收藏。蝴蝶的种类很多,我国蝴蝶的各类主要有凤蝶类、绢蝶类、粉蝶类、斑蝶类、蛱蝶类、环蝶类、眼蝶类、灰蝶类等。2 工笔画蝶所需工具与材料由于工笔蝴蝶画的技法、特点及艺术要求,对笔墨纸砚等绘画材料也有一定的选择。 笔:工笔蝴蝶所使用的毛笔可分为勾线用笔和渲染用笔两大类。勾线笔要求锋长健挺,染色笔选择大中小号白云即可。此外还可准备几只山水画笔或用过的秃笔,以备勾皴树、石之用。 墨:大致可分为油烟墨、松烟墨两种。油烟较光泽,用于勾线,渲染鸟类羽毛、点睛之类,可浓可淡,用途甚广。松烟无光,用于渲染蝶翅和某些底色,用途较少。画工笔蝴蝶画要使用新研磨的墨,切忌使用宿墨或墨汁,因为其中的颗粒浮在纸面上,遇水会洇开,弄脏画面。 纸、绢:工笔蝴蝶画一般先用熟宣和熟绢。熟宣以纸质细密均匀、纹理清晰、绵韧,耐湿耐擦者为上好;绢的质地以细密均匀者为佳。

白描花卉临摹教案

课题:白描花卉临摹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型 授课对象:初中2年级 教材分析: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形式的一种,主要多用于人物或双勾花鸟画。白描画法全凭线的虚实刚柔,浓淡粗细来体现物体的不同质感和变化。白描作为国画的一种画种,古代则称之为白画,通常也叫线描。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线的长短、粗细、方圆、曲折、疏密、虚实以及用笔轻重、顿挫、刚柔等,各种节奏变化都是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使学生在练习画作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运笔、用墨、用线以及构图等方面的基本功,以及掌握花鸟画的造型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白描是画工笔画上颜色的基础,首先是通过白描画法勾出画面的轮廓,然后在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线条的曲折,弯曲变化之美,在跟老师的交流的中能够了解白描的魅力。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的特点画出优美生动的画作。 教学难点:对工具材料性能的初步掌握和基本技法的运用,如何能够把握用线、用笔画出一幅趣味生动的画。 教学方法:在讲授、欣赏、演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摹写练习 1.教法:课本、作品讲解 2.学法:多练习速写,写生花卉、草木等

教具准备:课本、图片 学具准备: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清点人数,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出示范画。(4分钟)二:引入新课:“白描”即线描 ,古代称“粉本” ,后成为一个独立画科 ,具有单纯朴实、造型严谨、气韵生动、讲究用线、形式感强等艺术特点按现代广义的理解 ,属于素描之一种 ,古代称为“白画”或“粉本” ,即是绘画的底稿。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加些人物画。(4分钟) 三:讲授新课:(27分钟) (一):导言: 总结、评价前课工笔花卉的情况,并表扬优秀作品 1:临摹前的准备:学习白描首先从临摹入手,学习今古名家的表现技法,其次是到生活中去观察、写生。 ①:范本的选用。 ②.:读画:选定范本后,分析理解其技法特点。通过读画,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2:怎样临摹:用笔切记挑、滑。一般说来,勾好每一条线都必须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要领在于: a:起笔藏锋,如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右行。反之,则欲左先右,上下行笔也如此要求。 b.:行笔要稳、速度宜慢,用力要均匀。行笔中途转向应稍停为后折回为“挫”,顿、挫时要调整笔锋方向以免出现侧锋。 C:收笔回锋,使线条沉稳含蓄,避免“飘” (二)作品欣赏 《朝元仙仗图》 宋代画家武宗元。从这幅画中,可以感受到白描作品的魅力。整幅画以铁线为主,劲挺流利。画的内容虽然取材于道教神话人物,它的内容显然已经超过了对神仙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丝毛

工笔动物画基础知识 乾隆时期,意大利人郎世宁以西画的光感透视融入了中国画之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画风。从此,动物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现代的刘奎龄继承了传统技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一些有益因素,开创了一代画风。他对动物画的作用是承前启后的。以后又有许多的画家像徐悲鸿,高其峰,赵少昂,刘继卣,冯大中,王申勇,刘继彪对动物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上对生态环境的日益关注,人们对我们在一个星球上的各种朋友包括动物,植物也日益关注。动物画也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视线和家庭。这也导致了大批动物画家群的涌现。动物画创作日渐活跃。许多画家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有扎根传统的,有中西合璧的。探索之路孕育着新的高潮。 一表现技法 1、渲染 渲染是为了使动物画增加体积感和厚重感。分分染,平染,罩染,烘染。 分染也称润然,晕染,是有浓淡变化的渲染法。一般方法是一手握两支笔,一支色笔一支水笔。先是色笔上色趁未干之时用清水笔轻快的晕开,有什道歉,不留笔痕。分染时要注意两支笔的含水量。色笔饱和,水笔含水略少,水多了容易冲击上色部分,能滋润的染开颜色即可。分染在动物画中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技法,可以用来增加动物体毛的层次和厚重感。 平染是以墨或色在画面上一遍或几遍的均匀的平涂。此法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常常有涂不匀的现象出现,要求要多练,达到运笔熟练才行。大面积的平涂可用底纹笔来回刷即可。 罩染一般是在分染或丝毛后罩色。罩染一般使用比较透明的颜色。目的是增强形象的色相增加质感。动物画的罩染是在丝毛分染完成后以平染的方式罩上一层所绘动物的固有色。趁湿要用清水笔晕染开边缘。中国画颜料分透明与不透明两大类,各种颜色分层罩染可产生多种不同的色相。 烘染目的是有变化的衬托物象以及增加画面气氛,产生明度,冷暖的对比效果来突出主体。其技法与分染大致相同。 2、丝毛

第一学期教学划进度表

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教学目标:通过作品欣赏和画家生平简略介绍,使学生从作品欣赏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学生画家 为事业刻苦学习,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花鸟画的欣赏,齐白石、徐悲鸿、岭南画派详讲。 教学难点: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维持纪律,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复习观赏性艺术品的主要内涵,主要作用是什么进行导入,针对不少同学面对一件艺术作品不知如何欣赏,不知好在哪里的情况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画家介绍(美术欣赏)。 2、利用幻灯、挂图指导学生欣赏:教师介绍中国花鸟的特点及表现手法(以少胜多、借物抒情、虚实葳露、笔墨技法)阐明如何欣赏中国画。启发学生表达自己对每幅画的欣赏体会及评价。教师作欣赏情况小结。并结合作品欣赏介绍作者。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及油画《田横五百土》。 4、请学生阅读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的文字介绍。 5、学生独立欣赏《秋色有香》、《南瓜》、《双鸭》、参考文字介绍、注解以及个人搜集的材料,留心问题并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作品与作者要对上号。 (2)作品的表现方法和意境。 (3)作者的艺术风格或成就。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点明现代中国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着突破、创新与发展。 四、布置作业: 以200字为限,每人试析一幅中国现代美术作品。 教学后记:学生的兴趣很高。 白描花卉(临摹画)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自描花卉的练习,提高描线的技巧,学习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 艺术的感情。 教学重点:写线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写线的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了国画,可知道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是什么画?学习国画最重要的基本功夫是什么板书课题:自描花卉。 二、宣布这节课学习内容是“白描花卉”。“白描”就是用墨线色描形象,不设颜色,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种,可根据教材分析,给学生简述。同时,指出这节课主题是“临摹”临是照着原作描画,摹是用薄纸蒙在原作上面描画,绘画的临摹,主要是指对着某一美术作品进行描绘。临摹是学习绘画技巧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学习前人的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工笔画基础教程―白描基本技法 一、中国线描人物历史渊源 白描概况 中国白描人物画是从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区别于西方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之“白描”。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他们都是以线构成,故而白描人物画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中国人物画的基础。 古代人物画按题材可分道释,人物、写貌三类,道释即宗教画,人物以古贤故事为主也包括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写貌即肖像画。 中国画表现对象是以线为基础,而对象本身并没有线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中国画不是“再现”,而是“表现”为特长;这就决定了中国画必然从写实走向写意。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线描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线描艺术,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它画种无法取代的。 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东晋前后,卷轴画已经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开始成熟。目前我们所能见到最早的中国卷轴画《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传世摹本。这两幅画中所用的线描已由过去的粗拙简单发展到圆润挺秀的笔法,那种“青云浮空”、“流水行地”的紧劲连绵的线条已具风格化,被誉为“春蚕吐丝”。顾恺之在理论上提出了“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传神”之说和与南朝宋宗炳提出的“畅神”之说,代表着当时的美学思想。可以说东晋的绘画和理论给隋庸、五代,两宋的绘画出现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中国线描人物画繁荣、鼎盛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佛教画也侧重世俗化,技法上意向求巧;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线描人物技法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而融进恢宏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长线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一批封建帝王自持、骄矜、贪婪、淫威等个性特征的肖像画。 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自己的程式。中国白描人物画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成为我们民族绘画之一。历代白描人物画的发展概况和流派,它们的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对古代白描人物画的研究与借鉴,不断地在买践中体悟民族文化的真谛和传统艺术的奥妙,无疑将成为当代人物画走向辉煌的起点。 隋唐时期 张萱、周仿在他们的《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中使用的遒劲纤细的铁线描,生动地再现了唐代妇女的“丰颐典丽、雍容自若”的典型形象,人称“倚罗人物”为工整艳丽的重彩人物画开创了新风格。 吴道子,又名道玄,今河南禹县人,是盛唐“画圣”。道子一身创作甚丰,各种题材兼工,而以宗教题材为主,人称“道玄以佛道为第一”。道子用笔道劲,中锋圆转,富有粗细变化,这种注重用笔的顿挫、转折、行笔放纵,表现出来的衣纹神采飞动有迎风飘举之感;所绘人物八面生动,传彩染色,别出心裁,人称“吴家样”。这种有别于浓艳、富丽的表现方法,后世苏东坡赞曰:“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自己也曾说:“众皆谨于像似,我则脱落其俗”。正因为如此他才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工笔画专业初级班教学大纲

工笔画专业初级班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经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和训练,使老同志能基本熟悉了解工笔画的绘画材料和历史发展过程,大致掌握工笔画的绘画技巧,对工笔画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主要通过临摹来掌握工笔花鸟、草虫和人物的白描与着色。并尽量使学员能够进行简单的花鸟与人物创作,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训练基础。 二、学制与学时 学制2年,每周2学时,共60周、120学时。 第一学年:上半学年26学时,下半学年34学时 第二学年:(未定) 三、教材 第一学年: 上班学期 《工笔花卉技法》俞致贞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笔牡丹》王天胜著天津杨柳青出版社 下半学期 《工笔草虫》周宏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黄筌作品技法解读》唐晓红著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四、教学方法及要求 1、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板书、实际示范与作业讲评,向学员传授工笔花鸟、草虫和人物的绘画技法。从临摹入手,通过学员对白描、着色的学习来激发他们学习工笔画的兴趣。

2、通过教师的板书讲解和范画讲读使学员大致了解工笔画的发展历史沿革和在当今艺术领域中地位与作用。 3、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员的不断临摹使学员能够对实物进行简单写生创作,从而激发学员的绘画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绘画审美水平与绘画技法。 教学方法主要有三大方面:1,课堂讲解与板书相结合,详细书写当堂课的讲授内容。2,示范范画的绘画技法,通过实地对学员进行绘画演示来加深他们的理解。3,讲评学员的作业,以便其他学员有学习与借鉴的机会来相互取长补短。 五、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60学时)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工笔画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工笔画的特点及工具材料 第二章中国工笔画的临摹 第一节临摹范画及绘画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二节工笔花鸟和草虫的勾线方法。 第三节工笔花鸟和草虫的基本设色方法 第四节整体调整与细部勾勒 第二学年(60学时) (未定) 第三章花鸟画写生 第一节花鸟画写生(外出) 第二节白描写生练习 第四章工笔花鸟画创作 第一节花鸟、草虫的写生创作 第二节花鸟、草虫的白描与设色。

工笔画的步骤学习

工笔画的步骤学习 基础技巧篇 一、关于用线 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到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 --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的“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譬如:铁线描就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皴就比披麻皴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传统绘画中,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训练,来源于画家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来源于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而当代画坛肌理盛行,也就是将创造这种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了而已。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技巧难度。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用线,首先要考虑中锋,只有中锋行笔,笔锋才会始终在笔划的中央行进,所以中锋画出的线条两边都是光洁的,线的顺滑和力量感觉都较好。侧锋的线则如图谱所示,一边光洁一边毛涩,其力度感觉较之中锋线条相比要单薄许多。只有在一些需要皴擦的部位或者是特殊的场合才会用到侧锋线条。 古人有对线条有“十八描”之说。如铁线、游丝、橄榄、撅头钉、乱柴、混描等等。我们画工笔牡丹主要能用到的描法有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兰叶描、撅头钉描这几类。具体的描法应用和解释请参阅线描图谱。 工笔画的线,首先是起到勾勒出物象轮廓的作用,但最为重要的还是体现在线条的笔意上。写书法在解决了点画写法和结体等基础技巧以后,首先讲究运笔变化,因为只有有了各种运笔变化,那一横一竖才不是简单的黑线,而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工笔画的用线也是如此,解决了粗细均匀、直曲如意的基本功以后,线条的各种行笔变化是我们需要重点解决的,和书法用线的要求并无二样。另外,单纯的工笔线条的线条枯燥训练可能有些乏味,所以,大家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法如“瘦金书”等来强化自己的线条。

工笔画教程:工笔画中国画色彩

工笔画教程:工笔画中国画色彩 分植物色、矿物色、动物色三种。(现有的所谓“化学色“,我不懂,无从谈到)。 植物色:藤黄、花青、胭脂、黑墨等 矿物色:朱砂、朱、赭石、铅粉、锌太白、石黄、头二、三、四青、头二、三、四绿、杯金、杯银等。 动物色:蛤粉、调色用的黄明胶。据说西洋红是动物色,究竟什 么原料我不了解。 色彩的性质 红、朱红、金黄、黄等颜色,热烈明快,称为热色;紫、兰、绿、黑、白等色,皆为暗调子,称为冷色。善于用色的,冷色也能够使其 明快,热色也会使其灰暗。问题在于互相配合适宜。比如画大红花朵,用色达到饱和水准,那么花朵周围的绿色的叶子,就不能再使其达于 饱和,宜浅为佳,如花朵红色的面积大,则花叶绿色的面积要小。总之,两色相邻,不可面积对等,也不可浓度对等,如或对等,则全画 面是冷是热、糊里糊涂,缺乏重点,令人产生闷气。就如一个人吧, 上身穿大红袄,下身穿条大绿裤子,深度相等,面积相等,就不协调。本来在一幅画里,各方面都要求对比的,但以大红比大绿,就显得火 气和土气了。再如画白色的花朵,周围叶色,就要尽量重,用绿色的 叶子,不够对比,用青的叶子,也不够对比,就用上黑色,虽然与真 的叶子不一样了,但看起来花朵突出了,就使人有明快的感觉,这就 是说色彩的性质本身的冷热是绝对的,但善于调配者,其变化无穷, 则又是相对的。所以,冷与热、热与冷,性质也会变化的。 色彩一般知识 1、一般色彩,粉剂的现浸现用,管装的现拧现用,特别是掺了的 色彩或本身胶性大的色彩,浸久了容易变质,或变成细黑小颗粒状,

或变成粘糊状,就不好用了,勉强用了也很难看了。所以,调色盘子应该经常洗净,色彩是现制现用,用多少,拧多少。 2、西洋红(西红),粉剂的(真西红过去是小瓶装的)现浸现用,浸时有不溶解现象,必须略加点碱粉,切不可多,多了红色容易变紫,装裱时又容易跑色。为了防止衬时跑色,画好后,应该使矾水在西红花朵上罩染一遍。现在国画色,都以曙红代替西红,原料是否一样,我不了解,不过看起来,名称都叫曙红,出自不同厂的,颜色就不一样,这倒无妨,作画的根据需要,还应与别的色彩相调,问题在于持久性如何,尚待研究。现在的管子曙红,用多少,拧多少。如果剩下的下次加水再用,既调不开又不鲜明。 3、朱砂。用这两种颜色,画好后等干了,必需罩染很浅很浅的曙红水,或罩染很浅很浅的藤黄水,不然表面上好象有层白霉,使本身色彩,再压多层,也是不行,用在生宣纸上,这种现象很严重,而在熟纸绢上,就好一些,不过也得罩染为好。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 工笔也称“细笔”。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用细致的笔法制作,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如宋代的院体画,明代仇英的,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等。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之说,工笔的要求乃属于后者。著名的工笔画家有张萱、王维、赵佶等等。下面 ___为大家了工笔画入门知识总结,一起来学习吧! 工笔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以线造型是中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用中锋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白描 以线为表现手段的画法,依靠线本身的刚柔,粗细、巧拙,方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各种物象。同时线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白描就整个中国画来讲也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作为工笔白描,一般线形变化不大,细而均匀,为敷色留有余地。

皴擦:里常遇到土、石、树桩等物类,用笔中常以皴增强质地和厚重感,亦是线的补充,较讲究用笔。一般要求而顺势,不故作姿态。擦,更加隐笔。一般只是丰富皴的技法,有时亦起修改皴的败笔的作用。 染法:有许多种,一般有平涂、分染、罩染等,平涂多在做色底及画面局部平涂颜色时用,不宜见笔痕,分染是分出物体结构的染法,有高染与低染两种,染在物中间凸起部位并造成一点立体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过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种颜色,这样能产生厚重而沉着的色彩变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强主物的塑造,实际上有染扩大的意味,月云雪边多用。 点:在绘画中点的用途极广,视所打处可为花草野卉、可为苔点、也可不计何物仅为画面的装饰用。点是小点,是扩大了的点,斯法在画作中常用。用点时一般求用笔的一致统一。 撞水撞粉:些画法灵活多变,有色粉相撞法,亦有色粉水撞法,也有互用者。一般是以含水量大的笔画出对象的形结构再以色墨粉相撞生趣,因水化不溶而发生变化,活泼生动。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浙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共22套) 出水芙蓉 教学目标 了解荷花的相关知识及结构特点。 学习线描荷花的方法,掌握不同工具的涂色技巧。 通过学习,感受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线描荷花的技巧 教学过程 1学时 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出水芙蓉 导入新 老师:同学们来猜猜这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同学们有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谜底是什么呢?同学:荷花 老师:嗯,回答对了,同学们都很聪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荷花的图片,欣赏一下荷花吧。荷花是不是很美呀? 同学:是的。

老师:荷花很美,长在水中,人们称它花中仙子,犹如出了水的芙蓉花,非常漂亮,但它美在哪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吧。 引出课题:展示幻灯片出水芙蓉 二、授 、同学你知道有关荷花的知识吗? 荷花又名水芙蓉、莲花等。生于沼泽、池塘中。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所以要爱护环境,保护植物。 荷叶 -----荷叶 因“荷”与“和”、“莲”与“连”谐音,所以老百姓喜欢用荷花来表示和谐、美满、富裕等的象征意义。荷花有四美:1.外观清秀,花香四溢;2美在实用,从叶到茎,从花到果,都是很好的药材;3、.美在诗情画意,很多诗人都以荷花的美作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等等; 4、美在品质,荷花具有骄阳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教师介绍荷花的结构荷花的结构 接下来看看荷花的结构:荷叶、荷梗、花瓣、莲蓬。 、刚刚大家都跟着老师一起了解了荷花的小资料,初步掌握了荷花的结构,现在如何去画荷花呢:就是咱们这节课

工笔二乔牡丹花瓣画法

李晓明工笔花鸟画技法教程之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的绘画教程:绘制时间:3小时。 作品名称:《二乔花瓣》,2007年,作者:李晓明,画种:工笔花鸟画,尺寸:UC视频教学图。 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墨:一得阁云头艳墨汁,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笔:长锋勾线笔、大白云、小兰竹。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一: 1、二乔是牡丹中的一种名贵花种。其特点是一株牡丹上开放深浅不同的两种颜色的花头,甚至一个花头中具有两种颜色的花瓣。这在牡

丹中是非常少见的,所以常为画家们所描绘。 2、长锋勾线笔蘸淡墨勾勒最下部和上部的粉红花瓣,蘸重墨勾勒中间的紫红花瓣。 3、勾线的时候需要注意线条的轻盈灵动,同时注意笔速的变化以及每一根线条的起收。线条上的运笔要带入书法的“运笔”概念,或收锋、或藏锋、或露锋、或顺锋切入等等。线条的收笔也要注意各种变化,如顺势剔出、钝收、圆收、垂露等变化。 4、造型上也得注意疏密变化,花瓣边缘的方圆变化,以及造型上是否存在局部过于雷同化、概念化等。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二: 1、粉红花瓣部分平涂白粉底色,涂完注意细心检查看看白粉是否完全涂均匀,白纸上涂白粉可以头部略偏一些利用侧光检查。 2、深红花瓣部分平涂中等浓度曙红。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三: 1、粉红花瓣用淡曙红统染三到四次左右,每次颜色深浅不变,但是统染面积得逐次缩小,最后再用中等浓度曙红根部整体提染一下。 2、深红花瓣用淡墨统染,背面根部留水线。

工笔画牡丹花二乔花瓣画法步骤四: 1、粉红花瓣用中等浓度曙红分染花瓣中间的结构,注意结构的走向和明暗处理方式不要全部都一样,避免雷同。花瓣顶部用淡曙红提染细微结构处,每一个小结构的最终走向都是对准花房,同时还得注意小结构的明暗线条需要随着花瓣凹凸不同而有所变化。 2、深红花瓣用重墨分染,接着用淡墨整体罩染,最后用重墨青色(花青+墨)提染最暗处,底色完全干以后整体平涂两层中等浓度的曙红,画面如果有些闷(明暗对比不足)可以用淡墨再次局部“醒染”一下,引出底层的底色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