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章节知识点总结

函数章节知识点总结
函数章节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1、分母不为0

2、根号下大于等于零

3、0

0无意义,例:x

0的定义域为{

}R x x x ∈≠,0

4、对数函数x y a log =的定义域为{}

R x x x ∈>,0 5、正切函数x y tan =的定义域为?

??

?

??+

≠2ππk x x 习题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x

x x x y -+-=

2

3)1(2

()261

1

2x x x x y --++-=

()()

22

162log 3x x y -+=

()()x

x x y +-=

14

()()

241ln 1

5x x y -++=

6、抽象函数定义域的求法(重点)

(1)例:()x f y =的定义域为()2,2-,求函数()32-=x f y 的定义域为:

解:()()

()2

5

212322322,2<

<<-<--=∴-=x x x f y x f y 解得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

一般性总结,直接代入法:已知()x f y =的定义域()b a ,,求()[]x g f y =的定义,直接代入即可,()b x g a <<,根据不等式解出x ,即是()[]x g f y =的定义域。 习题1: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是{}10<

x

f y =的定义域为_____

(2)例:()32-=x f y 的定义域为()2,2-,求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____

解:()()()

1,71

327222,2-32-=∴<-<-∴<<-∴-=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x f y x x x f y

一般性总结,值域法:已知()[]x g f y =的定义域为()b a ,,求()x f y =的定义域,只需求出()x g 的值域即可,即为()[]x g f y =的定义域。

习题1:若函数()x f 23-的定义域为[]2,1-,则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为_____ (3)已知函数()1-=x f y 的定义域为()1,1-,求函数()3+=x f y 的定义域为____

解:()()

()()

()()

3530,21,11--+=∴-=∴--=,的定义域为定义域的定义域为x f y x f y x f y

总结:已知函数()[]的定义域x g f y =,求函数()[]的定义域x h f y =,只需要将上述(1),(2)的两种方法综合一下即可。即使找()x f y =进行一次过度。由()[]x g f y =求出

()x f y =,按照(2)的步骤求出,然后再由()x f y =求出()[]的定义域x h f y =,按照(1)

的步骤即可。

知识点二:函数值域的求法

1、直接代入法:已知()232

+-==x x x f y ,求()2f 的值

解:将2=x 直接代入()x f y =的表达式计算结果即可。()02=f 2、计算区间法:区间的计算法则(1)()3,1的倒数区间为??

? ??1,31 (2)()+∞,1的倒数区间为()1,0 (3)()2,0的倒数区间为??

? ??+∞,21

(4)()1,2--的倒数区间为??

? ??-

-21,1 (5)()2,-∞-的倒数区间为??

?

??-

0,21

(6)()0,3-的倒数区间为??

? ??-∞-31,

(7)()2,2-的区间等价于(][)2,00,2?-的倒数区间为 ??

? ??+∞???? ??-∞-,2121, 例题:求1

212+=

x y 的值域

解:[)[)(]1,01

21,,11202

2

2

∈++∞∈+∞+∈x x x ,,

3、一元一次函数b kx y +=和一元二次函数c bx ax y ++=2求值域 例题:[]3,1,32∈+=x x y 上的值域_______

总结,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利用单调性求值域,即直接代入端点值即可。 例题:①()2,0,322

∈++=x x x y 上的值域

②()2,4,322--∈++=x x x y 上的值域 ③()2,2,322

-∈++=x x x y 上的值域

对于上述三种一元二次函数求值域,首先要判断对称轴的位置是否在定义域内,若不在定义

域内即可以利用单调性直接代入端点即可,如①②的形式,如果对称轴在定义域内,一定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值,再其中一个端点处取得值域的另外一端。

4、分离常数法:(1)例:求函数1

3

-+=

x x y 的值域为_____ 解:1

4

114113-+=-+-=-+=x x x x x y ,由此可知13-+=x x y 的值域为{}R y y y ∈≠,1

总结:分离常数法适用于齐次式(齐次式即为因式的分子和分母的最高次幂一样高,常见的

有一次比一次式和二次比二次式。)

如例题所示为一次比一次的分式,按照分离常数后的结果,全部根据x

y 1

=得出定义域和值域。x y 1=

的定义域为{}0≠x x ,值域为{}0≠y y ,根据x

y 1

=的对称中心()0,0,横坐标即为定义域取不到的点,纵坐标即为值域取不到的点。1

4

114113-+=-+-=-+=x x x x x y 的对称中心可以由x

y 1

=的图像向右移动一个单位并向上一个单位平移得到,所以对称中心也依

次平移到了()1,1点处,所以定义域为{}1≠x x ,值域为{}

1≠y y 。 习题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2

3

21+-=

x x y ()1

2322+-=x x y ,(特殊的齐次式)注:换元法将x

2设为t 之后,

就可以变为齐次式了。根据区间计算法求值域就可以了

()()16,4,3

log 33

log 2322∈+-=x y x

x

,仍然是特殊的齐次式,换元之后之后改变取值范围。根据区间计算法求值域就可以了。

补充知识点:对勾函数的性质(1)当0>x 时,对勾函数有最低点(最小值),其横坐标为a b x =

,???? ??

a b ,0上单调递减,???

? ??∞+,a b 上单调递增。 (2)当0

=,???

? ??-∞-a b ,上单调递增,???

?

??-0,a b 上单调递减。 (3)其图像如图所示

(2)例1:求1

2

2

2++-=x x x y 的值域_____ 分析: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是二次式,依然符合齐次式的特征,所以需要通过分离常数求解

解:

()()()()1

2

211

11

12111211111111112222222

2-++--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y 然后按照对勾函数性质求出分母的值域,再按照区间计

算法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

例2:求2

3

222+-++=x x x x y 的值域_____

判别式法,适用于定义域为R 的函数求值域

接()

()()的取值范围即可

,求出根据y 00

32213

2223222

22

2≥?=-++--++=+-+-++=y x y x y x x x x y x x x x y

总结:若函数()x f y =可以转化为一个系数含有y 的二次方程()()()02

=++y c x y b x y a ,

则在()0≠y a 时,若R x ∈,则0≥?,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并验证()0=y a 时对应的x 的值是否在函数定义域内,以决定()0=y a 时,y 的值的取舍。 5、对勾函数法,适用于一次比二次或者二次比一次的非齐次式。

例题1:x

x x y 2

32++=的值域为

解:x

x x x x y 2

3232++=++=

转换成了对勾函数,按照对勾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 例题2:求4

31

2+++=

x x x y 的值域_____

解:()()1

2

111

2

111

43122++++=

+++++=

+++=

x x x x x x x x y 然后利用对勾函数求出值域即可 6、换元法求值域

(1)适用于d cx b ax y +±+=的形式

例题:x x y +++=121

方法一:利用单调性,因为函数x 21+和x +1均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所以函数

x x y +++=121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所以代入断电之即可。

方法二:换元,将d cx +的形式设为新参数t

解:

(

)

1

21211

,1122

22-+=+-+=∴-=∴=+=+t t y t t y t x t x t

x ,然后按照一元二次函数的形式求值域即可。

例题2:求x x y -++=11的值域

分析,因为函数x +1是单调递增的,而x -1是单调递减函数,所以x x y -++=11在定义域内无法判断其单调性,所以只能通过换元的方法求值域,即t x =-1然后将函数转化成一元二次函数的形式,最后按照一元二次函数的形式就值域。 (2)三角换元求值域

例题1:求21x x y -+=的值域

分析,对于形如2x 1-+=一次y 的形式,按照三角换元的形式进行求解。

解:?

?? ?

?

+=+=-+==-+=4sin 2cos sin sin 1sin ,sin ,122παα

αα

αa y x x x y 设,由此可知值域为[]

2,2-

例题2:求221x x y -+=的值域 同样利用三角换元的形式

解:()?ααααα

+=+==

=-+=sin 2

6cos sin 22sin 22sin 2,2122y x x x x y 令,所以可知值域为??????-26,26 7、利用几何意义和函数图像的性质求值域 例题1:求102422++++=

x x x y 的值域

分析,这样的函数求值域比较难,而且形式比较复杂,所以,当不符合以上上面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求值域方式时,需要考虑用几何意义和图像的性质求值域。

所谓的几何意义,主要包括,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 解

()()

()()

2

2

2

2

223012001024-+++

-+-=

++++=x x x x x y 将该式子理解成P ()0,x 这个点,到点A ()

2,0和点B (

)3,1-的两点间的距离和。所以求值域过程如图所示

做A 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1A ,所以PA+PB 有最小值,无最大值,所以连接1A 和B 点的直线与x 轴的交点为最小值点1P ,所以函数()()

()()

2

2

2

2

223012001024-+++

-+-=

++++=x x x x x y 的最小

值为B A 1的距离。 例题2:求4

cos 21

sin 4-+=

x x y 的值域

分析,利用斜率和圆的性质求值域

解:()2cos 41sin 22cos 241sin 4-?

??

??--?=-??? ??+=x x x x y 将该式子理解成单位圆外一点?

?? ?

?-41,2与单位圆上

的点()x x sin ,cos 所连线的斜率的2倍,所以如图所示:

具体求解过程

如下:

()65

23,125,431141k 2,0412241

212≤

≤-∴=-==++

=----=+

y k k k k y kx x k y P 解得令即点的直线方程为设过,所以综上所示函数的值域为???

???-65,23

8、忽略定义域的值域问题 例题1:函数42+-=

ax x y 的值域为[)+∞,0,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若想让函数42+-=

ax x y 取到[)+∞,0的值域,

则42

+-ax x 必须能取到[)+∞,0的所有值,即42

+-ax x 的?必须大于等于零,如果所示:

如图所示,必须能取到x 轴下方的部分,至

于小于零的部分,虽然跟根号下大于等于零矛盾,可以通过定义域的规定,去除掉。

解:

()()

+∞-∞-∈≥-≥?+-=,44,04*404

2

2 a a ax x y

例题2:已知函数()()1,0,4log ≠>??

?

??-+=a a x a x x f a 的值域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分析过程如上,若()x f 的值域要为R ,4-+x

a

x 必须可以取到大于零的所有值,且分析可知0>x ,所以04>-+

x

a

x 等价于042>+-a x x 能取得大于零的所有值,所以依然是?大于等于零,对于小于零的部分,虽然与真数大于零矛盾,依然可以通过定义域去除掉。 9、利用导数求值域

例如高次函数或者各类基本初等函数混合的复杂函数求值域,可以利用导数的方法就值域

例题:x x x y ++=2

3

2,[

]2,1∈x 上的值域 解:3

1,1,01

43,221223-

=-=='++='++=x x y x x y x x x y 然后利用极值点判断出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单调性

求出函数值域即可。 知识点三:单调性

判断单调性的方法:1、掌握所有基本初等函数

()

x y x y x y x y x y a y a

x

tan ,cos ,sin ,,log

,======μ的单调性区间

2、

()()()()()[]0021212121>-->--x f x f x x x x x f x f 或单调递增

()()()()()[]0021212

121<--<--x f x f x x x x x f x f 或单调递减 3、导函数大于零单调递增,导函数小于零单调递减 4、取倒数和添负号均改变一次单调性 5、复合函数()[]x g f 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6、奇函数在对称区间内的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内的单调性相反

7、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8、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单调性相同

9、观察函数图像,若图像从左下角向右上角变化,则为增函数,若函数图像从左上角向右下角变化,则为单调递减函数。 10、分段函数的单调性:

例题:已知函数()()???

??>≤+-=1,21,53x x

a x x a x f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

分析:对于分段函数,不单要讨论每个分段区间上的单调性,即0203><-a a 和,还需要注意分段点处的单调性,()a a 253≥+-

11、单调区间不可以用并集,若要连接两个单调区间,只能用逗号,或

者“和” 例题:x

x y 4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 根据对勾函数的性质:()()2,0,0,2-是单调递减区间,而()()2,00,2 -是单调递减区间的写法,是错误的。 知识点四:奇偶性

1、奇函数:()()x f x f -=-,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定义域对称,若在0=x 处有定义,则必有()00=f

2、()()()()R y x y f x f y x f ∈+=+,,是奇函数

证明过程如下:()()()

()()()()()()()()()

x f x f x f x f f x f x f x x f y

x f f f f y x -=-=-+=-+=-∴-==∴+=∴=0

0000000

,

3、偶函数:()()x f x f =-,图像关于y 轴对称,定义域对称

4、复合函数奇偶性:同奇则奇,一偶则偶。

5、函数奇偶性的运算法则: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偶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奇函数=奇函数 偶函数/偶函数=偶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

总结:奇偶性相同的函数做乘除等于偶函数,奇偶性不同的函数做乘除等于奇函数 6、奇函数的导数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导数是奇函数。 7、唯一的一个及时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是()0=x f

8、一些反应奇偶性的重要表达式:(1)()x x a a x f --=奇函数,()x x a a x f -+=偶函数

(2)()1

1

22+-=x x a a x f 奇函数

(3)()bx

bx

x f a +-=11log 奇函数 (4)()()

bx x

b x f a ±+=2

2

1log 奇函数

知识点五:周期性

1、特殊函数的周期性:()()?ω?ω+=+=x A y x A y cos ,sin ,ω

π

2=T

()?ω+=x A y tan ,ω

π=

T 2、反应周期函数的表达式(1)()()T x f x f +=,周期函数最基础表达式,以T 为周期 (2)()()a x f a x f -=+,a T 2=

变形:()()b x f a x f +=+依然是周期函数,周期为b a T -= (3)()()x f a x f -=±,a T 2=

(4)()()C x f a x f =++,C 为常数,a T 2= (5)

()

()x f a x f ±=+1

,a T 2=

(6)()()()x f a x f a x f =++-,a T 6=

证:

()()()()()()

()()()()()()()()

a x f x f a x f a x f a x f a x f a x f a x f a x f a x f x f x f a x f a x f 322022+-=+-=-+-=+=++++=++=++-,a T 6=∴

3、利用奇偶性推导周期性:若()x f 为偶函数,()a x f ±为奇函数,则()x f 为周期函数, 且周期为a 4。同理若()x f 为奇函数,()a x f ±为偶函数,则 依然为周期函数,且周期为a 4

4、利用对称性和奇偶性推导周期性:若()x f 是偶函数,且()()x a f x a f -=+,则()x f 以 a 2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5、利用计算得出函数周期性: 例:已知函数()x f 满足:()()()()()y x f y x f y f x f f -++==

4,4

1

1,则()___2010=f 分析:此题需要求()2010

f 的值,因为2010过于大,所以分析可知需要利用函数的周期性去求解,所以根据题的已知条件,()4

1

1=f ,依次计算()()()4,3,2f f f ,观察规律即可得出周期的结论。

知识点六:对称性

1、反应函数对称性的式子:()()x a f x a f +=-,()()x f x a f =-2,均反应a x =是函数的对称轴。

2、奇函数原点对称,偶函数y 轴对称

3、()x f 与()x f -关于y 轴对称 ()x f 与()x f -关于x 轴对称 ()x f 与()x f --关于原点对称 知识点七:函数图像

1、()

x f 的图像,将y 轴右侧的函数图像向左翻转 2、()x f 的图像,将x 轴下方的图像图像向上翻转 3、函数的平移变化,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例题1:()x f y =图像经过怎样的变化可以得到()121--=x f y 平移变化1:先平移的变化:

()()()

()()1

2112121x --?????→?--?????→?-????→?-?????→?x f x f x f x f x f 向上移动一个单位

轴对称一次

关于横坐标压缩一般向右移动一个单位 平移变化2:先拉压的变化:

()()()()()

121121222

1

--?????→?--?????→?-?????→?????→?x f x f x f x f x f x 向上移动一个单位

轴对称一次

关于个单位

向右平移横坐标压缩一半

例题2:()x f y =图像经过怎样的平移变化可以得到()x f y --=11

该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平移过程中只对x 做变化,也就是说需要注意前面的负号。

()()()[]()[]()()()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x f --?????→?--?????→?+-=--?????→?-=-?????→?11111x y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轴对称一次关于向右移动一个单位轴对称一次

关于

知识点八:求函数的表达式 1、换元法求表达式

例题:已知()6412

++=+x x x f ,求函数()x f 的表达式

解:

()()()3

2644126

1411

,122

2

++=+-++-=+-+-=-==+t t t t t t t t f t x t x 设

2、直接带入法求表达式

例题:已知函数()4322

++=x x x f ,求()1+x f 的表达式

解:()()()9

724

332424

1312122

2

++=+++++=++++=+x x x x x x x x f

3、配方法求表达式

例题1:已知()6412

++=+x x x f ,求函数()x f 的表达式

解:()()()()()()()()3

231215

21215

216

4121122

222

++=∴++++=+-+++=+++=++--+=+x x x f x x x x x x x x x x f

例题2:已知41122

-+=??? ??+

x

x x x f ,求()x f 的表达式 解:()6

6

14

21122

2

-=∴-??? ?

?

+=--??? ??+=??? ?

?

+x x f x x x x x x f

3、利用奇偶性求函数表达式

例题1:已知()x f 是奇函数,当0>x 时,()()1ln +=x x x f ,求0

解:()()

()()

()()()()

x x x f x x x f x f x f x x x f x x -=∴+--=-∴-=-+--=-∴<>-1ln 1ln 1ln 0,,0 所以令,利用奇偶性求表达式题型1,求法固定。

例题2:已知函数()x f 是偶函数,当0>x 时,()12++=x e x f x

,求当0

表达式。

解:

()()()()1

2120

,0+-=∴=-+-=-∴<>---x e x f x f x f x e x f x x x x 则令

例题3: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和偶函数()x g ,满足()()x e e x g x f x

x ++=+-22,

求()x f ,()x g 的表达式。

解:()()()()()()()()

()()()x

x x x x

x

x x x x e e x g x e e x f x

e

e x

f x

g x g x f x f x

e e x g x

f x e e x

g x f 4

3

432222,2222+=∴+-=

++-=-=-=--+=-+-++=+-----

4、利用对称性求表达式

(1)利用对称轴求函数表达式

例题:已知()3ln 2

++=x x x f ,且()x f 和()x g 关于1=x 对称,求()x g 的表达式

解:()()()()()()()()()3

2ln 4432ln 443

2ln 23

ln 2,12,

,,222

02

0000

000+-++-=∴+-++-=+-+-=∴++=-==+=x x x x g x x x y x x y x x y x x x x y y x g y x x f y x 上在上,

在设类型是有两个函数()x f ,()x g 关于一条对称轴对

(2)利用对称点求函数表达式

例题:已知()()x f x f -=4,当2>x 时,()32++=x e x x f ,求()x f 的表达式

解:()()()()()()()()()?????++-++=∴++-=-=∴++====∴-=--19

83

3

4432,,,2442

242

2

000000

x

x x x e x x e x x f e x x f y e x x f y x x f y x y x x x f x f 对称

上两点,且关于均是是对称轴

5、倒代换求表达式

例题:已知()132122

++=??

?

??+x x x f x f ,求()x f 的表达式

分析:观察表达式,只有x 和

x

1

两种形式,用倒代换求表达式 解:()()()()3

1

234322

644121

32211

1

321222222+

++--=∴++=+??

?

??++=+??

?

??++=???

??+x x x x x f x x x f x f x x x f x f x

x x x x f x f 换成

6、反代换就表达式

例题:已知()()x x x x f x f sin 3222

-+=-+,求()x f 的表达式

分析,题中只含有()()x f x f -,表达式,两种形式,所以采用反代换的形式求表达式

解:

()()()()()()()()x

x x x f x x x x f x

x x x f x f x x x x f x f x x x x x x f x f sin 2sin 3363sin 26442sin 322sin 322222

22++-=--=-++-=+-++-=+---+=-+替换

全部用将

知识点九:函数的凹凸性

1、凹函数:若函数()x f 上每一点的切线都在图像的下方,则函数为凹函数。(函数的鼓出方向对着x 轴方向,则为凹函数)。如图所示:

凹函数的性质:()()222121x f x f x x f +≤

??

?

??+ 2、凸函数:若函数()x f 上每一点的切线都在图像的上方,则函数为凸函数。(若函数的鼓出方向背离x 轴方向,则为凸函数。)如图所示:

凸函数的性质:()()222121x f x f x x f +≥

??

?

??+ 3、函数的凹凸性:x a y =是凹函数 x y a log =是凸函数

μx y =,当10<<μ时,函数为凸函数,当1>μ时,函数为凹函数。 知识点十:反函数

1、反函数定义:将原函数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对换位置,也就是用原函数中的因变量去表示自变量。

2、反函数达的求法:例题:已知函数()32+==x x f y ,求函数的反函数。

解:()3

32

33

2321-=

-=

-=+=-x x f y x y x x y

3、反函数的性质:(1)原函数的定义域即为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即为反函数的定义域

(2)原函数、反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3)原函数、反函数的图像关于x y =对称。 4、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的条件:函数在给定定义域内具有单调性。 原函数与反函数的经典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例:x

y 2=和x y 2log =

如图所示:

知识点十一:函数的零点问题

1、二分法:用来判断函数根的位置。

()()0

数根。

2、函数的零点个数:()()()x g x f x h -=,()x h 的图像的零点个数,等于()x f 和()x g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

()()()x g x f x h +=,()x h 的图像的零点个数,等于()x f 和()x g -的图像的交点个数。

3、常见函数的交点个数:x y x y sin ,==在定义域内有且仅有一个交点。x y x y 2,2==在定义域内有3个交点,其中一个在y 轴左侧,另外两个在y 轴右侧,分别是4,2==x x 知识点十二:观察法观察函数性质

所谓的观察法即是通过观察函数表达式的形式,或者做稍微简单的化简变化而得出的函数性质的方法。观察法要求对函数的性质,尤其是对于函数的奇偶性和单调性有比较强烈的敏感性,才能比较准确的观察出函数的性质。

例题1:()3x x x f +=,通过观察需要观察出函数具有奇函数且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的性质。 例题2:()x x x f sin -=,通过观察函数首先具有奇函数的性质,但是无法直接观察出函数的单调性,所有通过对函数求导,才能得出单调递增的性质。()()0,sin 1≥'-='x f x x f 所以原函数单调递增。

例题3:()()

2412lg x x x f ++=,且()2lg 21lg f f +??

? ??

的值。

通过观察可知函数()x f 是一个奇函数,且2lg ,2

1

lg

互为相反数,所以()2lg 21lg f f +??

?

??等于0。

函数经典例题:(主要针对函数的零点和根的分布的问题)

1、设()x f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10≤≤x 时,()()x x x f -=12,则=??

?

??-

25f 分析:??

?

??-

25f 并不在题中给出定义域中,所以无法应用()()x x x f -=12进行计算,所以需要应用奇偶性和周期性将??

?

??-

25f 转化到10≤≤x 区间内。

解:2

121121*221211*********

-

=????????? ??--=???

??-=??? ??-≤≤??? ??-=??? ??+-=??? ??-=f f x f f f T 偶性

所以此时需要用函数奇内

法赚到个周期和不加周期均无此时需要注意,多加一

2、对实数a 和b ,定义运算“?”:?

??>-≤-=?1,1

,b a b b a a b a ,设函数

()()()

R x x x x x f ∈-?-=,222。若函数()c x f y -=的函数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

分析:注意题中语句,函数与x 轴有两个交点,所以判断交点个数问题应该考虑函数图像,即理解为()x f 与c y =的交点个数。其次需要读懂题中?新定义的算法

解:()???

???

??

?? ??><-??? ??

≤≤--=231,231,222x x x x x x x f 或根据题中定义可知

画出函数图像可知,

根据图像可知,在BD 直线上方,且直线与()x f 有两个交点的地方就是所求的范围。所以总结,根据题干描述,只要涉及到交点个数的问题,基本都需要用函数的图像去解决。

4

3

12-<<--≤c c 或

3、已知函数()???

??>+-≤<=10,62

1100,lg x x x x x f ,若c b a ,,互不相当,且()()()c f b f a f ==,则abc

的取值范围

分析:()()()c f b f a f ==由此性质可以知道,()x f 于某条直线有三个交点,才能得到此条件。再次根据求abc 的范围可以,多变量问题一定要转化成一个变量。所以一定要将abc 转换成一个未知量才可以。 解:如图所示

()

12,10,1,lg lg ,lg lg 11∈=∴=∴=∴=∴=---c c abc c

abc ab b a b a b a 的范围的范围就是如图所示

4、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

??>---≤-=0,210

),1(log 2x x f x f x x x f ,则()2009

f 的值为___

分析:()2009

f 不在题中给出具体函数表达式的定义域中,且2009较大,所以必须转化到0

需要根据条件导出函数的周期。

()()()()()()

1121--=+---=x f x f x f x f x f x f 将两式子相加可以得出

()()21--=+x f x f ,()()x f x f -=+3,所以可知T=6,所以()()()152009

-==f f f ,()12log 12==-∴f ,所以()12009=f

5、已知函数()x f 满足:()()()()()()R y x y x f y x f y f x f f ∈-++==

,,4,4

1

1,则()=2010f ___

分析,()2010

f 求的数比较大,所以应该利用函数的周期性求解,但是无法通过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得出周期的性质,所以,我们只能多算几遍,根据算出的结果判断函数的周期性。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汇总

函数及其图像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在x 轴上纵坐标为0 , 在y 轴上横坐标为, 原点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2y x + 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解析法(2)列表法(3)图像法 3、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 4、自变量取值范围 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b kx y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一次函数b kx y +=中的b 为0时,kx y =(k 为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知识点归纳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 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 (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汇总(精选)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及名段名句 文学常识: 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 ②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1922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有颓废色彩。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自成一家。 ③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名段名句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学习作者运用的比喻、排比

和通感的修辞手法,并学习合理安排描写顺序。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学会使用“文眼”,总领全文。)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学会使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要描写的事物。) (4)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描写景物要细致,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字词、成语 字词:沉闷、梦幻、嫦娥、诞生、落伍、翌年、酝酿、苛刻、横亘、辉煌、蓊蓊郁郁、弥望、袅娜、羞涩、渺茫

初三数学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 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 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 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 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 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 则(,)和(,)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4.k的几何意义 如图1,设点P(a,b)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作PA⊥x轴于A点,PB⊥y轴于B点,则矩形PBOA的面积是(三角形PAO和三角形PBO的面 积都是). 如图2,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知,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Q也在双曲线上,作QC⊥PA的延长线于C,则有三角形PQC的面积为. 图1 图2 5.说明: (1)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要将两个分支分别讨论,不能一概而论. (2)直线与双曲线的关系: 当时,两图象没有交点; 当时,两图象必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3)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四)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 1.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1)待定系数法;(2)根据实际意 义列函数解析式. (五)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 题.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知识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就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 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 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 (即公共的原点)叫做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 轴和y 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 轴和y 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2、点的坐标的概念 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知识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0,0>>?y x 点P(x,y)在第二象限0,0>?y x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 轴上0=?y ,x 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 轴上0=?x ,y 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x ,y 同时为零,即点P 坐标为(0,0)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 与y 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 轴、y 轴或远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 与点p ’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y 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点P 与点p ’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 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P(x,y)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 (1)点P(x,y)到x 轴的距离等于y (2)点P(x,y)到y 轴的距离等于x (3)点P(x,y)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 2y x + 知识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 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 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知识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知识讲解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正比例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 (k≠0的常数) 二、图像: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0)和(1,k)的直线; 说明: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一、三象限; k<0时,直线过原点,在二、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四、成正比例关系的几种表达形式: 1、y与x成正比例:y=kx (k≠0); 2、y与x+a成正比例:y=k(x+a) (k≠0); 3、y+a与x成正比例:y+a=kx (k≠0); 4、y+a与x+b成正比例:y+a= k(x+b) (k≠0);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表达式:y=kx+b(k≠0, k, b为常数) 注意:(1)k≠0,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为1; (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 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是:一条经过(-,0)和(0,b)的直线。 说明:(1)一次函数y=kx+b (k≠0, b≠0)的图像也叫做“直线y=kx+b”; (2)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 直线y=kx+b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三、性质特征: 1、图像经过的象限: (1)、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时,直线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时,直线经过一、二、四象限; (4)、k﹤0, b﹤0时,直线经过二、三、四象限; 2、增减性及图像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3、一次函数y=kx+b (k≠0, b≠0)中“k和b的作用”: (1) k的作用:k决定函数的增减性和图像的走向 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往右由高降低; 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往右由低升高; (2)∣k∣的作用:∣k∣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 ∣k∣越大,直线越陡,直线越靠近y轴,与x轴的夹角越大;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 总结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 )(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x 且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供参考)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李苗 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 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0k ≠), ②1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 x k 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 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 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 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 标轴相交。 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 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 反比例 函数 x k y =(0k ≠) k 的 符号 0k > 0k < 图像 性质 ① 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①x 的取值范围是0x ≠,y 的取值范围是0y ≠ ②当0k <时,函数图像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1)

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点P(x,y),则x>0,y>0; 第二象限:(-,+)点P(x,y),则x<0,y>0; 第三象限:(-,-)点P(x,y),则x<0,y<0; 第四象限:(+,-)点P(x,y),则x>0,y<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m,n), 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 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n) 横,纵坐标都反号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x,y)的几何意义: 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 |y|,

点P (x,y )到y 轴的距离为 |x|。 点P (x,y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22y x + 8、两点之间的距离: X 轴上两点为A )0,(1x 、B )0,(2x |AB|||12x x -= Y 轴上两点为C ),0(1y 、D ),0(2y |CD|||12y y -= 已知A ),(11y x 、B ),(22y x AB|= 2 12212)()(y y x x -+- 9、中点坐标公式:已知A ),(11y x 、B ),(22y x M 为AB 的中点,则:M=(212x x + , 2 1 2y y +) 10、点的平移特征: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点(x,y )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x-a ,y ); 将点(x,y )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 ,y ); 将点(x,y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将点(x,y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注意: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 从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加减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函数的基本知识: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 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A 是否为B 的函数,只要看B 取值确定的时候,A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和值域: 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值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因变量所得的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精华版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I U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①偶函数:)()(x f x f =-,②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c.求)(x f -;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对数函数y=log a x (a>0且a ≠1)的图象和性质: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形如x k y = (k 为常数,0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⑵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的一切实数,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0y ≠; ⑶比例系数0k ≠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⑷反比例函数有三种表达式: ①x k y = (0k ≠), ②1 kx y -=(0k ≠), ③k y x =?(定值)(0k ≠); ⑸函数x k y = (0k ≠)与y k x =(0k ≠)是等价的,所以当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时,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k 为常数,0k ≠)是反比例函数的一部分,当k=0时,x k y =,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2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由于反比例函数x k y = (0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要一组对应值,就可以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画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它们与原点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函数中自变量0x ≠,函数值 0y ≠,所以它的图像与x轴、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 远达不到坐标轴。 反比例的画法分三个步骤:⑴列表;⑵描点;⑶连线。 再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列表时选取的数值宜对称选取; ②列表时选取的数值越多,画的图像越精确; ③连线时,必须根据自变量大小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切忌画成折线; ④画图像时,它的两个分支应全部画出,但切忌将图像与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关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像的位置及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如下表:

初中所有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所有函数知识点总结 1、一次函数 2、二次函数 3、反比例函数 4、正比例函数 1、正比例函数的求法 形如y=kx(k为常数,且k不等于0),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图象做法:1.带定系数2.描点 3.连线 图象是一条直线,一定经过坐标轴的原点 性质:当k>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当k<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2、反比例函数求法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它可以无限地接近坐标轴,但永不相交. 性质:当k>0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图象在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形如y=kx+b(k为常数,且k不等于0),y就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3、一次函数求法 正比例函数过原点(0,0),属于一次函数 k>0,b>O,则图象过1,2,3象限 k>0,b<0,则图象过1,3,4象限 k<0,b>0,则图象过1,2,4象限 k<0,b<0,则图象过2,3,4象限 4、二次函数求法 二次函数:y=ax^2+bx+c (a,b,c是常数,且a不等于0) a>0开口向上 a<0开口向下 a,b同号,对称轴在y轴左侧,反之,再y轴右侧 |x1-x2|=根号下b^2-4ac除以|a| 与y轴交点为(0,c) b^2-4ac>0,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b^2-4ac<0,ax^2+bx+c=0无实根

b^2-4ac=0,ax^2+bx+c=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对称轴x=-b/2a 顶点(-b/2a,(4ac-b^2)/4a) 顶点式y=a(x+b/2a)^2+(4ac-b^2)/4a 函数向左移动d(d>0)个单位,解析式为y=a(x+b/2a+d)^2+(4ac-b^2)/4a,向右就是减 函数向上移动d(d>0)个单位,解析式为y=a(x+b/2a)^2+(4ac-b^2)/4a+d,向下就是减 当a>0时,开口向上,抛物线在y轴的上方(顶点在x轴上),并向上无限延伸;当a<0时,开口向下,抛物线在x轴下方(顶点在x轴上),并向下无限延伸。|a|越大,开口越小;|a|越小,开口越大. 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a2+b2=c2。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sin):角α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α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α的对边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识点总结归纳

关于高考数学高考必备知 识点总结归纳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高考前重点知识回顾 第一章-集合 (一)、集合: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 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 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注]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2、集合运算:交、并、补.{|,}{|} {,} A B x x A x B A B x x A x B A x U x A ?∈∈?∈∈?∈?U 交:且并:或补:且C (三)简易逻辑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1、“或”、 “且”、 “非”的真假判断 4、四种命题的形式及相互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q.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奇偶性:(在整个定义域内考虑) ①定义:偶函数:)()(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 ②判断方法步骤:a.求出定义域;b.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c.求)(x f -;d.比较)()(x f x f 与-或)()(x f x f --与的关系。 (4)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10(≠>=a a a y x 且的图象和性质

初中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一次函数知识点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在时间t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 x (4)y=2-1-3x (5)y=x2-1中,是一次函数 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6、函数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解析式。 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汇总

平面直角坐标系 1、定义: 1、定义: 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点P(x,y),则x>0,y>0; 第二象限:(-,+),点P(x,y),则x<0,y>0; 第三象限:(-,- ),点P(x,y),则x<0,y<0; 第四象限:(+,-), 点P(x,y),则x>0,y<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 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 原点的坐标为(0,0)。 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 4、点的对称特征: 已知点P(m, n), 关于x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n),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相反; 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m, n),纵坐标相同,横坐标相反;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m, -n),横、纵坐标都相反。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x,y)的几何意义: 7、点P(x,y)的几何意义: 点P(x,y)到 x 轴的距离为 |y| , 点P(x,y)到 y 轴的距离为 |x|。 点P(x,y)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8、两点之间的距离: 8、两点之间的距离:

初中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函数知识点总结(掌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 (一)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1、正比例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注:正比例函数一般形式 y=kx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 x 指数为1 ③ b 取零 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 (2) 必过点:(0,0)、(1,k ) (3) 走向:k>0时,图像经过一、三象限;k<0时,?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4) 增减性: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0,y 随x 增大而减小 (5) 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 2、一次函数及性质 一般地,形如y=kx +b(k,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时,y=kx +b 即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注:一次函数一般形式 y=kx+b (k 不为零) ① k 不为零 ②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 k b ,0)两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1)解析式:y=kx+b(k 、b 是常数,k ≠0) (2)必过点:(0,b )和(- k b ,0) (3)走向: k>0,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b>0,图象经过第一、二象限;b<0,图象经过第三、四象限 ?? ??>>00 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 ??<>00 b k 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 ?><0 b k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0 b k 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初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5)y=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3、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 (5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 . D . 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已知函数22 1+-=x y ,当1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2325≤<-y B.2523<0时,直线y=kx 经过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0时,?直线y=kx 经过 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x 增大y 反而减小. (1) 解析式:y=kx (k 是常数,k ≠0)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重点(供参考)

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一)知识结构 (二) (三)(二)学习目标 (四)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五)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六)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八)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九)(三)重点难点 (十)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十一)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十二)二、基础知识 (十三)(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十四)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十五)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十六)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十七)(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十八)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十九)(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二十)1.函数解析式:() (二十一)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十二)3.图象: (二十三)(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二十四)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 (二十五)(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