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复习资料(营养医学)

基础化学复习资料(营养医学)
基础化学复习资料(营养医学)

医学营养学题库

.单选题 1.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 A.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 B.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 C.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 D.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E.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 2.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B.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E.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3.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色氨酸 B.苏氨酸 C.蛋氨酸 D.精氨酸 E.赖氨酸 4.食物中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 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 C.合成组织蛋白质受限

E. 机体氮平衡受限 5.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 A.30% B.10% C.8% D.5% E.3% 6.下列人群中不需要维持正氮平衡的是 A.乳母 B.青少年 C.成年男子 D.婴幼儿 E.孕妇 7.% 是 A.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B.蛋白质真消化率 C.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D.蛋白质净利用率 E.蛋白质功效比 8.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 A.蛋白质含量低 B.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 D.与脂肪含量有关

E.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色氨酸 10.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A.谷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色氨酸 11.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瘦猪肉 B.鸡蛋 C.牛奶 D.鱼 E.黄豆制品 12.按照目前我国膳食习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A.肉、鱼、禽类 B.豆类及豆制品 D. 粮谷类

医学基础化学最全的总结!!!!

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种依数性,它们均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p = ? = (难点) ? = ? = (重点) 根据依数性,可求出溶质的相对分子量,已知一种依数性,可推算其他几种依数性。 非电解质:渗透浓度 = 物质的量浓度 电解质 :渗透浓度 = i ×物质的量浓度 混合溶液的渗透浓度 = 非电解质渗透浓度 + 电解质渗透浓度 稀溶液 ≈ 临床上规定渗透浓度在280~320 ·1的溶液为等渗溶液。 渗透现象产生的条件:有半透膜及膜两侧有渗透浓度差存在。 测定小分子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用(凝固点降低法) 测定蛋白质等大分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常用(渗透压法) 常见等渗溶液: 50 g ·1 葡萄糖溶液, 9.0 g ·1 溶液, 12.5 g ·1 3溶液等。 渗透浓度(·1):渗透活性物质(溶液中能够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电解质溶液 计算电解质溶液依数性的校正因子 i 与解离度的关系: α = i -1 (适用于1-1型) 离子强度是溶液中所有离子产生的电场强度的量度: 2 1 Σ z i 2 298K 时 I 与γ±的关系: γ± = –0.509 z –| (适用于I < 0.01 ? –1 的极稀水溶液) 活度与理论浓度的关系 a = γ? c c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的定义、共轭关系、反应实质、酸碱的强度。 质子酸、质子碱、两性物质的判断;共轭酸碱对。 H 24的共轭酸:H 34 H 24-的共轭碱:42- [(H2O)6]3+的共轭碱:[()(H2O)5]2+ 酸解离常数、碱解离常数的影响因素:本性、温度。 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浓度(稀释定律)、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部分解离;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 解离度α的影响因素:本性、温度、浓度。 同离子效应的定性判断、定量计算。 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重点) 一元酸碱: 近似式、最简式及使用条件。 多元酸碱: 按一元酸碱计算。 两性物质 二元弱酸的酸根阴离子浓度近似等于2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重点)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和换算 溶度积规则

医学营养学的试题

【A1型题】 1. 关于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正确的说法是 A. 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RNI=1.5EAR B.一般而言,AI>RNI C. 每日营养素摄入量大于RNI,即使小于UL,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D. RN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E. RNI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某营养素的目标值 2.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 A.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 B.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 C.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 D.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E.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 3.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B.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D.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E.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4. 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色氨酸 B.氨酸 C.蛋氨酸 D.精氨酸 E.赖氨酸 5. 食物中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 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 C.合成组织蛋白质受限 D.蛋白质分解代受限 E.机体氮平衡受限 6. 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 A. 30% B. 10% C. 8% D. 5% E. 3% 7. 下列人群中不需要维持正氮平衡的是 A. 乳母 B. 青少年 C. 成年男子 D. 婴幼儿 E. 孕妇 8. %是 A.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B. 蛋白质真消化率 C. 蛋白质生物学价 D. 蛋白质净利用率 E. 蛋白质功效比 9. 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 A. 蛋白质含量低 B. 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 C. 蛋白质含量高 D. 与脂肪含量有关 E. 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10. 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组氨酸 C. 蛋氨酸 D. 赖氨酸 E. 色氨酸 11. 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组氨 C. 蛋氨酸 D. 赖氨酸 E. 色氨酸 12. 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 瘦猪肉 B. 鸡蛋 C. 牛奶 D. 鱼 E. 黄豆制品 13. 按照目前我国膳食习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A. 肉、鱼、禽类 B. 豆类及豆制品 C. 蛋、奶类 D. 粮谷类 E. 薯类 14. 脂肪摄入过多与许多疾病有关,因此要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一般认为脂肪的适宜的供能比例是 A. 10%~15% B. 60%~70% C. 20%~25% D. 30%~40% E. 40%~50% 15. EPA、DHA的良好食物来源是 A. 海水鱼 B. 花生油 C. 牛肉 D. 杏仁等硬果类 E. 豆油 16. 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者不是 B. 前者可以在人体合成,而后者不能

(完整版)临床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9.7.2临床营养学试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引起医源性营养不良的原因为( ) A.对病人缺乏营养宣传B.医疗处理不当C.进食太少D.住院时间短E.诊断不及时 2.完全胃肠外营养是( ) A.通过静脉输入全部营养 B 胃管内补其不足C.少量口服 D.补充要素膳E.添加匀浆液 3.肝昏迷早期膳食应( ) A.禁食豆类B.禁食鱼类C.低蛋白膳食D.低钾膳食 E.低钠膳食 4.空肠造瘘管饲流质最佳温度是( ) A.37℃B.35℃C.41℃T).39 ℃E.38℃ 5.代谢膳食制备要点是( ) A.温度适中B.消毒严格C.先洗后切D.称量准确E.食 品新鲜 6.婴儿增添辅食应避免( ) A.根据月龄增食 B .由少量开始C.几种食物同时增添D.喂乳 以前添加E.上午增添 7.要素膳是( ) A.低蛋白膳食B.化学配制膳c.需经胃肠道消化D.低脂肪膳 食E.低盐膳食 8.术前病人的营养补充最好选择( ) A.高蛋白膳食B.粗细粮搭配食用C低盐饮食D.低胆固醇膳 食E.高热能、高维生素膳食 9.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构成和修复组织B.供给热能C.调节代谢D.阻止癌细胞分裂E.维持胶体渗透压 10.限脂肪、限胆固醇膳食不包括( ) A.每天脂肪不超过50 g B.每天胆固醇300 mg以下C.忌食动物 内脏D.忌食海产品E.忌用动物油 11.限脂肪膳食不适合以下哪类病人( ) A.急、慢性胰腺炎 B.慢性胃炎C.胆囊疾患D.肥胖症 E.高脂血症 12.糖尿病控制饮食的主要目的不是( ) A.纠正代谢紊乱B.稳定血糖c.保护胰岛功能D.预防慢性并发症E.控制血脂升高 13.要素膳的特点不包括( ) A.营养全面B.易于消化C.无残渣D.使用方便E.由肉 类、蔬菜加工而成 14.下述哪项不是要素膳的适应证( ) A.超高代谢B.结肠手术的肠道准备C.胃肠道瘘D.营养不良

2017年江苏省医学基础化学考试试题

2017年江苏省医学基础化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胺碘酮不具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甲状腺功能紊乱B.位性低血压C.损伤肝功能D.间质性肺炎E.角膜黄色微型沉着 2、关于吡嗪酰胺的特点,应除外: A.不易进入脑脊液和细胞内 B.有肝毒性 C.可诱发痛风 D.易产生耐药性 E.在酸性环境中,作用较强 3、下列影像学表现中,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 A.骨质结构紊乱,可有成骨和溶骨现象 B.瘤骨形成,表现为斑片状或日光放射状 C.骨膜反应呈层状或袖口状 D.可有死骨形成 4、应用利福平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A.外周神经炎B.引起肝损害,并能激活肝药酶C.使GABA生成减少 D.视神经炎 E.耳、肾毒性 5、下列何药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 A.普鲁卡因胺 B.奎尼丁 C.利多卡因 D.美西律 E.氟卡尼 6、不是胸壁带状疱疹的是 A.成簇的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B.呈刀割样疼痛C.疼痛游走不定 D.疱疹不超过体表中线 E.以上都不是 7、病人因近视配戴接触镜,20天后,出现视力模糊,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发现角膜红肿,有炎症反应。根据以上症状应考虑是何种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性? A.耐格里属阿米巴B.结膜吸吮线虫C.棘阿米D.眼囊虫病E.溶组织内阿米 8、胆碱酯酶复活剂分子结构中主要功能基团是: A.羟基 B.甲基 C.羧基 D.疏基 E.肟基 9、Louis角是 A.腹上角 B.胸骨柄

C.胸骨下角 D.胸骨角 E.胸骨体 10、对于蠕形螨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可经卵传递B.可引起过敏反应C.生活史中分卵、幼虫、前若虫、若虫和成虫五期 D.属不完全变态 E.成虫有3对足 11、可以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 A.百日咳 B.伤寒 C.结核病 D.白喉 E.破伤风 12、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__ A.海藻疗瘿 B.泽泻久服不饥 C.紫苏久服轻身 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 E.车前用全草 13、催产可选用: A.利托君 B.缩宫素 C.麦角新碱 D.加压素 E.麦角碱 14、HLA抗原多态性的原因是 A.HLA基因呈共显性B.HLA基因的突变C.HLA基因重组D.以上均对 E.HLA的基因转换 15、氯丙嗪导致锥体外系反应是由于: A.阻断结节-漏斗通路多巴胺受体B.α受体阻断作用C.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受体 D.阻断外周多巴胺受体 E.M受体阻断作用16、有关利多卡因下面哪些说法是不恰当的: A.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B.是防治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C.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动过缓D.可缩短动作电位时程E.属于IB类抗心律失常药 17、高亲和性的可结合到肥大细胞上的IgE分子部位是 A.Fab段 B.CH2功能区 C.HVR区 D.H链恒定区 E.Fc段 18、关于胸部骨骼标志的概念,错误的是 A.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形成的夹角B.肋骨在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在前胸均与相应肋软骨相连接后,再与胸骨相连C.肩胛骨最下端为肩胛下角D.正常情况下气管位于胸骨上切迹正中E.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19、腺病毒的基因组为 A.线状双链DNA B.分节段的线状RNA C.线状双链RNA

医学营养学题库

一.单选题 1. 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 A. 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 B. 蛋白质的消化率和生物学价值 C. 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 D. 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E. 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 2.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B. 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C.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D. 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E. 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3. 以下为人体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 色氨酸 B. 苏氨酸 C. 蛋氨酸 D. 精氨酸 E. 赖氨酸 4. 食物中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 A. 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 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 C. 合成组织蛋白质受限 D. 蛋白质分解代谢受限 E. 机体氮平衡受限 5. 为安全可靠,摄入氮需大于排出氮多少,才能考虑机体处于氮平衡状况 A. 30% B. 10% C. 8% D. 5% E. 3% 6. 下列人群中不需要维持正氮平衡的是 A. 乳母 B. 青少年 C. 成年男子 D. 婴幼儿 E. 孕妇 7. %是 A.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B. 蛋白质真消化率 C.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 D. 蛋白质净利用率 E. 蛋白质功效比 8. 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

A. 蛋白质含量低 B. 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 C. 蛋白质含量高 D. 与脂肪含量有关 E. 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 粮谷类食品中存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组氨酸 C. 蛋氨酸 D. 赖氨酸 E. 色氨酸 10. 豆类存在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 A. 谷氨酸 B. 组氨酸 C. 蛋氨酸 D. 赖氨酸 E. 色氨酸 11. 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 瘦猪肉 B. 鸡蛋 C. 牛奶 D. 鱼 E. 黄豆制品 12. 按照目前我国膳食习惯,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 A. 肉、鱼、禽类 B. 豆类及豆制品 C. 蛋、奶类 D. 粮谷类 E. 薯类 13. 脂肪摄入过多与许多疾病有关,因此要控制膳食脂肪的摄入量,一般认为脂肪的适宜的供能比例是 A. 10%~15% B. 60%~70% C. 20%~25% D. 30%~40% E. 40%~50% 14. EPA、DHA的良好食物来源是 A. 海水鱼 B. 花生油 C. 牛肉 D. 杏仁等硬果类 E. 豆油 15. 必需脂肪酸与非必需脂肪酸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人体所必需的,而后者不是

《临床营养学》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

欢迎共阅 《临床营养学》题库答案 第一章 1.食物所含营养素可分几大类?请列出名称? 答:食物所含营养素可归为6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和水。 2.营养素对人体健康有那些重要作用? 答:1、促进生长发育 2、促进智力发育 3、增强免疫功能 4、预防治疗疾病 3.合理营养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能提供给人体所需的热能及营养素,且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比例均衡。 2、食物选择多样化,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使营养更全面,并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3、科学加工烹调,减少食物中营养素的丢失,增进食物感官性状,促进食欲,提高消化率。 4、合理的进餐制度和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餐有规律,比例适当,与生活、劳动需求相适应。 5、食物不含任何对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 4.列举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四项营养素水平指标的名称及意义? 答:1、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 S)是在RD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4个营养水平指标: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2、平均需要量(EAR) 平均需要量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摄入量达到EAR水平时可以满足群体中半数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另外半数个体的需要。EAR主要用于计划和评价群体的膳食。 3、推荐摄入量(RNI) 推荐摄入量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它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是健康个体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目标。 4、适宜摄入量(AI) 适宜摄入量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AI应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AI主要用于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入的标准。当健康个体摄入量达到AI 时,出现营养缺乏的危险性很小。 5、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不致于损害健康。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入是否过高的可能,避免发生中毒。

交大《医学营养学》习题册与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 医学营养学课程练习册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科)、护理学(专升本) 第一章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 A.4kcal/g、9kcal/g、9kcal/g B.4kcal/g、9kcal/g、4kcal/g C.9kcal/g、4kcal/g、4kcal/g D.4kcal/g、4kcal/g、9kcal/g 2.下列关于基础代谢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男性的基础代谢率高于女性 B.瘦体重者,肌肉发达者,基础代谢率高 C.成年后,随年龄增长,基础代谢率不断下降 D.环境温度升高时,基础代谢率降低 3. 在哪种情况下,机体为正氮平衡 A. 饥饿 B. 进食低质量蛋白 C. 生长发育 D. 糖尿病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是指 A.糖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物学价值的作用 B.脂肪和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物学价值的作用 C.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食用,以提高其生物学价值的作用 D.糖、脂肪、蛋白质及维生素混合食用,以提高食物生理价值的作用 5.下列食物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的是 A.煮黄豆 B.焖黄豆 C.炒黄豆D.豆腐 6.评价食物蛋白质的质量高低,主要看 A.蛋白质的含量和消化率 B.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生物学价值 C.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消化率及生物学价值 D.氨基酸组成、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发挥 7.以下为非必需氨基酸的是 A.色氨酸 B. 苏氨酸 C. 蛋氨酸 D. 精氨酸 8.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 A. 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 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 C.合成组织蛋白质受限 D. 蛋白质分解代谢受限 9.为保证膳食中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一般要求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膳食蛋白质总量的: A.10~15% B.15~20% C.20~30%D.30~50% 10.大豆类食品的限制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胱氨酸 D.牛磺酸 11.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 A.蛋白质含量低 B.植物性食物蛋白质被纤维所包围,不易与蛋白酶接触 C.蛋白质含量高 D.与脂肪含量有关 12.氮储留量/氮摄入量*100是 A.蛋白质消化率 B.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C.蛋白质生物价 D.蛋白质净利用率 13.以下哪种食物中哪种食物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 A.白菜 B.绿豆 C.大米 D.鸡蛋 14.限制氨基酸的存在使机体 A.蛋白质的吸收受到限制 B.蛋白质供应热能受限

《医学营养学》重点知识点整理复习

能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是什么?1 kcal= 4.184KJ (P4) 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产热系数是多少?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4:9:4(Kcal) (P4)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的合理范围?碳水化閤物55%~65% 酯類20%~30% 蛋白質10%~14%(P7) 人体热能的消耗有哪几个方面?基礎代謝體力勞動食物特殊動力學作用生長發育(P5~7) 何谓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因攝入食物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P6) 何谓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遠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從膳食中獲取的氨基酸. 氮平衡?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一般营养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正氮平衡?.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 生长期的儿童少年,孕妇和恢复期的伤病员负氮平衡?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叫做负氮平衡. 慢性消耗性疾病,组织创伤和饥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生物价生物价(BV)=保留氮量/吸收氮量×100%(P11) 化学分氨基酸评分=待評蛋白每克N的某AA含量(mg)/参考蛋白每克N的该种AA含量(mg)×100% 限制性氨基酸如某一氨基酸过少,就要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营养学上把这种氨基酸成为限制氨基酸. 优质蛋白质的概念是什么?该蛋白质内的必须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与模式与人体蛋白质较接近.(P13)

6脂肪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供能和储能 2.构成组织细胞 3.EFH来源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6.改善食物器官饱腹作用 7何谓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包括哪几种?包括w-6系的亚油酸和w-3系的@-亚麻酸。 半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精氨酸、组氨酸(P14) 8何谓膳食纤维? 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利用的多糖,即不能被人类的胃肠道中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 有哪些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通便防癌;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餐后血糖和防止能量摄入过多;吸附某些化学物质(P17,18) 9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特性? 书60页表格3-1 10维生素A、D、E的典型缺乏病是什么?食物来源有哪些?(60-68) 夜盲症;佝偻病;脂质过氧化(不确定。。) A: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只的胡萝卜素 D: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类,乳类 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和植物油中,其次谷类,坚果类,绿叶菜 要背的为黑体字,其他看看了解下吧~ 11.维生素B1、B2、C的典型缺乏症是什么?食物来源有哪些?P.72 B1典型缺乏症脚气病。

临床营养学试题(一)

临床营养学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临床营养学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3.膳食调查 4.血糖指数 5.蛋白质互补作用 二、填空题 1.人体必需氨基酸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 2.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包括、、、、、和水共七大类。 3.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 4.营养调查工作的内容包括、、和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5.食物热能供给中学生机体可用于、、

、等四个方面。 6.糖尿病临床上可分为、、等四类;典型症状为、、、。 三、选择题(请将答案集中填写在答题处) ( A 饥饿B进食低质量蛋白 C 生长发育D糖尿病 ()2.与基础代谢无关的因素是 A 体型 B 年龄 C 体力劳动强度 D 性别 ()3.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 A.各种氨基酸含量 B.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 C.各种必需氨基酸构成比 D. 各种非必需氨基酸构成比()4.与影响钙吸收无关的因素是 A.草酸盐 B.植酸盐 C.膳食纤维 D.胆固醇()5.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钙B铁C钠D氯 ()6.维生素A缺乏后果严重的是 A.粘膜上皮细胞的角化 B.夜盲症 C.毛囊角化症 D.干眼病 ()7.下列关于必需脂肪酸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磷脂重要组成成分B亚油酸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 C与胆固醇的代谢有关D改善食物的感官性状 ()8.目前糖尿病治疗的最基本措施是 A营养治疗B运动治疗C口服降糖药D注射胰岛素()9.下列属于多糖类 A棉子糖B蔗糖C葡萄糖D果胶 ()10.我国居民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

A.肉鱼、奶类 B.豆及豆制品 C.粮谷类 D.禽蛋类 ()11.对老年人膳食的要求,下面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应增加适宜的饮水量B应适当减少热能的供给 C应多供给优质蛋白质D应多供给糖类 ()12.下列不属于碳水化合物功能是 A贮能B节约蛋白质C抗生酮D增加饱腹感 ()13.体力活动所消耗热能多少与哪种因素无关 A体重B活动时间C肌肉发达程度D年龄 ()14.以下几种食物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哪种最高 A大米B大豆C花生D鸡蛋 ()15.下列哪种维生素缺乏时,可引起癞皮病。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 尼克酸()16.某人一日需热能3000Kcal,按蛋白质占总热能10%计算,应供给蛋白质是 A.65g B.70g C.75g D.80g ()17.营养素是指下列哪种化学物质 A 食物中存在的 B 可以供能的 C 调节机体代谢必需 D 以上都包括 ()18.钙最丰富和良好的食物来源是 A 蔬菜、水果 B 乳类、乳制品 C 肉类 D 植物油 ()19.贫铁食品是 A 鱼类 B 奶类 C 肉类 D 蛋类 ()20.维生素是下列哪一类物质 A 不参与机体组成 B 不能供能 C 人体不能合成 D 以上都包括()21孕末期的膳食特点是 A富含蛋白质的食物B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 C限制盐和糖的摄入量D以上都是 四、简答题: 1.简述膳食纤维的重要生理功能。 2.我国居民膳食金字塔内容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3.某女性,65岁,身高160cm,体重60Kg,轻体力劳动,空腹血糖7.5mmol/L

《基础化学》期考试卷

2005级医学本科《基础化学》期考试卷(2005.12.29)(共7页) 一、单选题(请把最合适的答案填到表格内)(42分) 1、下列水溶液浓度都是0.1mol·L-1,在相同温度下,蒸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NaCl>Na 2SO 4 >C 6 H 12 O 6 B、 C 6 H 12 O 6 >NaCl>Na 2 SO 4 C、 NaCl>C 6H 12 O 6 >Na 2 SO 4 D、 Na 2 SO 4 >NaCl>C 6 H 12 O 6 2、下列几组用理想半透膜隔开的溶液中,在相同温度下水渗透方向不对的是() A、5%的C 6H 12 O 6 →2%的NaCl B、 0.050mol·kg-1NaCl→0.080mol·kg-1 C 6H 12 O 6 C、 0.050mol·kg-1MgSO 4→0.050mol·kg-1 CaCl 2 D、 0.90%的NaCl→2%的NaCl 3、The freezing-point of certain solution prepared by dissolving 10g strong electrolyte, AB, in 100g pure water is -0.62℃, then the molecular mass of the AB is ( ) .(Kf=1.86) A、200 B、300 C、400 D、600 4、配制萘的稀苯溶液,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萘的摩尔质量,凝固点时析出的物质是() A、萘 B、水 C、苯 D、萘和苯 5、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其溶液的() A、 [H+]与[OH-]乘积变大 B、 [H+]与[OH-]乘积变小 C、 [H+]与[OH-]乘积不变 D、 [H+]与[OH-]乘积不可能不变 6、A solution was prepared by mixing equal volume of 0.20mol·kg-1NH4Ac and 0.10mol·kg -1NH3·H2O, its ionic strength ( I ) is ( ) mol·kg-1. A、0.15 B、0.10 C、0.05 D、0.075 7、已知H 2A的Ka 1 为10-7,Ka 2 为10-13,那么0.1mol·L-1 [H 2 A]水溶液的pH值为() A、 10.28 B、 4 C、 10 D、 7 8、Al(OH) 3的溶解度(S)与溶度积常数K sp 之间的关系是() A、S=(K sp )1/2 B、 S=(1/4K sp )1/2 C、 S=(K sp )1/3D、S=(1/27K sp )1/4 9、已知HCN的Ka=5.0×10-10,则CN-的Kb等于() A、 2.0×10-10 B、 2.0×10-5 C、5.0×10-5 D、 5.0×10-10 10、0.10mol·L-1NH 3·H 2 O (pK b = 4.75)40.0ml,与0.1mol·L-1 HCl20.0ml混合,所得 溶液pH值为() A、4.75 B、9.25 C、5 D、10 11、ClO 4-和HCO 3 -在水中分别是()(最好给pKa 或pKb) A、强酸和强碱 B、弱碱和弱酸 C、强酸和弱碱 D、弱碱和强酸 12、用H 3PO 4 (pK a1 =2.12, pK a2 =7.21, pK a3 =12.67,)和NaOH所配成的pH=7.0的缓冲溶液 中,抗碱成分是() A、 H 3PO 4 B、 PO 4 3- C、 HPO 4 2-D、H 2 PO 4 - 13、下面那个是人体血浆存在的缓冲对中的共轭碱() A、 H 2CO 3 B、 CO 2 C、 HCO 3 - D、 H 2 PO 4 - 14、在F-CH=CH-F分子中,C-F间σ键合所用的轨道是() A、s-p B、 sp-p C、 sp2-p D、 p-p 15、Which molecule not only has geometry of V shape but also central atom is sp3 hybridization() A、H 2S B、CO 2 C、NH 3 D、PH 3 16、Which substance can use as indicator to show the end point for the titrations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营养(nutrition)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是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谋求养生。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实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的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 食物(food)是生物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是营养素的载体。 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它可以供给能量、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同一营养素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同营养素也可具有相同生理功能。营养素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种。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是构成膳食的主要部分,是提供能量及生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水都为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是根据营养学原则,以科学成果为依据,针对人群中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让人群科学用餐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宗旨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在推荐膳食摄入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摄入量的参考值,是设计和评价膳食质量的标准,也是膳食指南的具体体现。它包括以下四个指标: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

医学基础化学期末试卷

第 1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春季期末试卷 基础化学试卷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20=40分) 二、填空题(1×20=20分) 1.物质的量 ;溶剂 ; mol·kg -1 2.(1)有半透膜存在(2)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浓度不相等或膜两侧单位体积中溶剂分子数不等; 从纯溶剂向溶液 或从稀溶液向浓溶液。 3.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 4. Na 2CO 3 ; NaHCO 3 ;pH = ~ . 5.H + ;负溶胶 ;[Co(NH 3)6]Br3 ;[Co(NH 3)6]Br 3 6.HCl; HF; HF ;氢键。 7. 三、是非题(1×10=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计算题(30分) 1、 11 -4L mol 6149.0mol g 48.53L 0020.0g 160.0Cl)(NH -?=??= c 3分 -1-1-14os L mmol 2.299mol mmol 00012L mol 6149.0Cl)(NH ?=????=c 3分 红细胞行为正常 2分 2、 HB + KOH = KB+ H 2O [HB]=0.100200 10.000.5010.0?-?= ×10-2 mol·L -1, 2分 [B -]= .10000 .2010.0? = ×10-2 mol·L -1, 2分 [ H + ]= ×10-6 mol·L -1 1分

医学营养学论文

健康与饮食 一.饮食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由此可见,合理膳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但如今,越来越多的科研结果表明,危害人类健康的大部分疾病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人们在平日的饮食中,大多只注重食物口味和方便,但在营养、卫生、健康方面的考虑却不够周全。想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提倡健康饮食显得尤其重要。“养生之道,莫先于食"。应用日常食物,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生理病理需要进行调理养生,不但能充饥,更能补充营养,有益健康,祛病延年,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生活是一座天平,天平的一端是您的饮食习惯,另一端是您的健康。您对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多少,就能得到健康几何。只有遵循着健康的饮食法则,才能够始终如一地享受健康人生。 二.正确的饮食方式 我们要有正确的饮食方式,正所谓寝不言,食不语,细嚼慢咽,粗细兼顾,荤素相宜。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每天上班一族往来穿梭于行色匆匆的人群之中。根据都市人群健康调查资料表明:城市中的胃肠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这些都市现在都市生活的快乐奏带来的健康隐患。每日三餐对于上班族补充每日消耗和人体必需的营养是必不可少的,其重要性对于上班族的健康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上班族一般生活节奏较快,生活没有规律,忙起来有上顿没下顿,或者干脆用方便面充饥,这样的饮食方式对健康非常有害。有规律的三餐对于上班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常人也一样,特别是学习紧张的高中生。那怎样安排好这一日三餐呢?这是很有学问的。有的家庭安排得非常合理,吃的花样是五花八门,而有的家庭的饮食则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品种极为单调;还有的青少年不吃早餐,上两堂课就饿了,精力不集中而影响学习。总之,一日三餐不仅要定时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证营养的供应,做到膳食平衡。 一般情况下,一天需要的营养,应该均摊在三餐之中。每餐所摄取的热量应该占全天总热量的1/3左右,但午餐既要补充上午消耗的热量,又要为下午的工作、学习提供能量,可以多一些。所以,一日三餐的热量,早餐应该占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那么,一日三餐应怎样安排呢? 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这一养生经验是有道理的。早餐不但

医学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医学基础化学教学大纲 前言 本大纲是根据我校五年制本科医学基础化学教学总学时72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授课45学时,实验操作27学时)的理论教学计划制定的。 医学基础化学是医学各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化学基础课,学好医学基础化学课程对于医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医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基础化学》理论包括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应使学生对于溶液等基本性质,结构化学等基本理论以及容量分析等基本操作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理论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在理论课上应重点讲授,亦为学生考试的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学生要熟悉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生自学提高,教师也可选择性讲授,一般不安排在考试范围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补充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新内容,学时安排可酌情变更。 本大纲对应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第一版。 绪论 了解化学与医学的关系以及基础化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基础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分散系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2、掌握用凝固点降低和溶液渗透压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应用。 4、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和胶团的结构。 5、熟悉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产生渗透压的原因和规律。 6、熟悉溶胶的稳定因素和聚沉作用。 7、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和分类。 二、教学内容 1、分散系的分类。 2、混合物和溶液的组成标度。 质量分数,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 3、稀溶液的通性。 溶液的蒸气压,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力。 4、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 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医学营养学 黄承钰

医学营养学黄承钰 《医学营养学》力求做到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突出营养素、食物、膳食三个层次,强调正常人、特定人群和病人的膳食和营养;章前有英文目录、章末有思考题,书末有中英文对照索引、专业网址名,编排方便、实用。 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营养水平鉴定和主要食物来源;第二章介绍食物的营养价值特点和品质鉴定、膳食模式、平衡膳食与合理营养、膳食计划与实施;第三章介绍食品安全,包括食品的污染,各类食品的主要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第四章介绍处于特殊生理阶段、特殊生活和工作环境人群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和膳食;第五章介绍病人营养,包括病人膳食和营养制剂、营养支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等;第六章介绍各系统疾病代谢特点、营养需要和膳食原则。 第一、二章是所有营养及营养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其他章节内容可因专业不同确定为掌握、熟悉和了解内容。比如,医技、临床、护理专业可在第五、六章,预防医学可在第三、四章,食品科技和加工专业可在第二、三章确定较多的知识点。一本书可供多专业选用,不同专业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大纲,这为担任多门专业课程的老师提供了便利,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宽领域的营养知识。第一章营养素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蛋白质 一、蛋白质代谢与氮平衡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三、蛋白质组成与必需氨基酸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 五、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 六、蛋白质分类和食物来源 第三节脂类 一、脂类的分类、代谢和生理功能 二、必需脂肪酸 三、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 四、食物来源 第四节碳水化物 一、碳水化物分类 二、可利用碳水化物生理功能 三、食物来源 第五节能量 一、概述 二、人体能量消耗 三、人体能量需要及供给 第六节矿物质

医学营养学重点知识整理

医学营养学重点知识整理 1.能量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是什么?1 kcal= 4.184KJ (P4) 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产热系数是多少?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4:9:4(Kcal)(P4)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的合理范围?碳水化閤物55%~65%酯類20%~30% 蛋白質 10%~14%(P7) 2.人体热能的消耗有哪几个方面?基礎代謝體力勞動食物特殊動力學作用生長發育(P5~7) 3.何谓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因攝入食物引起的能量消耗增加的現象.(P6) 4.何谓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遠不能滿足機體需要,必須從膳食中獲取的氨基酸. 氮平衡?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状态. 一般营养正常的健康成年人就属于这种情况. 正氮平衡?.摄入氮大于排出氮叫做正氮平衡. 生长期的儿童少年,孕妇和恢复期的伤病员 负氮平衡?摄入氮小于排出氮叫做负氮平衡. 慢性消耗性疾病,组织创伤和饥饿等就属于这种情况. 5.生物价生物价(BV)=保留氮量/吸收氮量×100%(P11) 化学分氨基酸评分=待評蛋白每克N的某AA含量(mg)/参考蛋白每克N的该种AA含量(mg)×100% 限制性氨基酸如某一氨基酸过少,就要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营养学上把这种氨基酸成为限制氨基酸. 优质蛋白质的概念是什么?该蛋白质内的必须氨基酸的种类齐全,含量与模式与人体蛋白质较接近.(P13) 6脂肪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供能和储能 2.构成组织细胞 3.EFH来源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维持 体温,保护脏器6.改善食物器官饱腹作用 7何谓必需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包括哪几种?包括w-6系的亚油酸和w-3系的@-亚麻酸。 半必需氨基酸有哪几种?精氨酸、组氨酸(P14) 8何谓膳食纤维? 指食物中不能被人体利用的多糖,即不能被人类的胃肠道中消化酶所消化的,且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多糖。 有哪些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通便防癌;降低血清胆固醇;降低餐后血糖和防止能量摄入过多;吸附某些化学物质(P17,18) 9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有哪些特性? 书60页表格3-1 10维生素A、D、E的典型缺乏病是什么?食物来源有哪些?(60-68) 夜盲症;佝偻病;脂质过氧化(不确定。。) A: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只的胡萝卜素 D: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类,乳类 E:主要存在于各种油料种子和植物油中,其次谷类,坚果类,绿叶菜

完整版临床营养学试题及答案

§9.7.2 临床营养学试卷(二) 、选择题(每题1 分,共40分) 【 A 型题】1.引起医源性营养不良的原因为( ) A ?对病人缺乏营养宣传 B ?医疗处理不当 C ?进食太少 D ?住院 时间短E.诊断不及时 2. 完全胃肠外营养是() A ?通过静脉输入全部营养B胃管内补其不足C.少量口服 D ?补充要素膳 E ?添加匀浆液 3 ?肝昏迷早期膳食应() A .禁食豆类 B .禁食鱼类 C .低蛋白膳食 D .低钾膳食 E?低钠膳食 4 ?空肠造痿管饲流质最佳温度是() A . 37C B. 35C C. 41 C T). 39 C E. 38C 5.代谢膳食制备要点是( ) A .温度适中 B .消毒严格 C .先洗后切 D .称量准确E.食 品新鲜 6.婴儿增添辅食应避免( ) A .根据月龄增食 B .由少量开始C.几种食物同时增添 D .喂乳 以前添加 E .上午增添 7.要素膳是( ) A?低蛋白膳食B .化学配制膳c.需经胃肠道消化D .低脂肪膳 食E.低盐膳食 8.术前病人的营养补充最好选择( ) A .高蛋白膳食 B .粗细粮搭配食用C低盐饮食D .低胆固醇膳 食E.高热能、高维生素膳食9.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 A .构成和修复组织 B .供给热能C.调节代谢 D .阻止癌细胞分 裂E.维持胶体渗透压 10.限脂肪、限胆固醇膳食不包括( ) A.每天脂肪不超过50 g B .每天胆固醇300 mg以下 C .忌食动物 内脏 D .忌食海产品E.忌用动物油 11.限脂肪膳食不适合以下哪类病人( ) A .急、慢性胰腺炎 B.慢性胃炎C.胆囊疾患 D .肥胖症 E.高脂血症 12.糖尿病控制饮食的主要目的不是( ) A .纠正代谢紊乱B.稳定血糖c.保护胰岛功能 D .预防慢性 并发症 E .控制血脂升高 13.要素膳的特点不包括( ) A .营养全面 B .易于消化 C .无残渣 D .使用方便E.由肉类、蔬菜加工而成14.下述哪项不是要素膳的适应证( ) A .超高代谢 B .结肠手术的肠道准备C.胃肠道痿 D .营养不良 E.痛风 15.下列关于高热能、高蛋白膳食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_每天热能摄入量>8. 4 MJ(2000 kcal) B .蛋白质每天应不小于 1. 5 g/ kg体重C.优质蛋白质占总量蛋白质的50%以上 D .适用于超高代谢人群E.适用于不能经口进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