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6.⑸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_________,常见的隔离类型有_________和_________,通常经过长期的_________隔离而达到_________隔离。不同的果蝇种群之间,若一旦发生了_________隔离,就不会有基因交流了。

⑹通过对果蝇和其他生物的群体遗传学的研究,可得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_________的方向。

7、某植物种群,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

(1)该植物的A、a基因频率分别是、。

(2)若该植物自交,后代中 AA、aa基因型个体分别占、。这时,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3)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在两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原

因。

(4)由此可见,进化的单位是,进化的原料由提供,生物进化方向决定于,进化的实质是。

6.⑸必要条件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地理生殖生殖

⑹种群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隔离自然选择生物进化

7、(1)55%、45% (2)42.25% 、32.25% 55% 、45% (3)否

基因频率没有改变(4)种群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2018贵阳)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概念图,涉及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和性状,请完善本概念图: 第1题图 ①:,②:,③:,④:。 【答案】①DNA②生物的性状③DNA④染色体 2.(2018新疆)如图分别是经过整理后的人体(女、男)细胞内的染色体排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2题图 (1)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甲图为性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乙图为性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 (2)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3)若甲、乙是一对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还是女孩的可能性 是。 【答案】(1)男女(2)22条+X或22条+Y22条+X(3)50%

3.科学家将玉米中控制β-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导入到水稻中,使水稻长出能合成β-胡萝卜素的“金黄色米”。 (1)控制β-胡萝卜素合成的基因应该导入到水稻细胞的_______中(选填“细胞膜”、“细胞质”或“细胞核”)。 (2)研究人员说,利用“金黄色米”种子繁殖得到的下一代还是含有β-胡萝卜素,原因是_______。(3)“金黄色米”就是一种转基因食品,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下列属于支持转基因技术的是_______。(可多选) A.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B.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C.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D.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

的生存 E.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答案】(1)细胞核(2)遗传物质发生改变(3) A、C 4.(2018青岛)如图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用 A、a表示)和红绿色盲(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4题图 (1)由图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6号个体的基因组成是,其为杂合体的概率是。若6号为杂合体,和

可遗传变异

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 知道); (2)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B:识记); (3)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B:识记)。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中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重点实施方案:(1)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2)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在诱变育种上取得的成就,进一步突出重点内容。 2.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 难点突破策略:通过举例放映有关的投影和录像的方法,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具体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采用导入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下去预习,完成基础复习 自学案: 一、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贫血症。症状(见课本P80) 蛋白质正常异常(直接原因) 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 mRNA DNA C T T () (根本原因) 2、基因突变的概念: 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而引起的基因____ 的改变。 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和分裂期,DNA复制时。 4、基因突变产生的原因 ①外来因素的影响(外因) 易诱发生物发生因素:如紫外线、和等射线、等 基因突变并提高因素:如、等 突变频率的因素因素:如某些、某些等 ②自身原因(内因) DNA分子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

5、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____________。 (2)随机性: ①可以发生在生物_____________的任何时期; ②可以发生在任何细胞。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基因突变若发生在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传递给后代。人体某些体细胞基因的突变,有可能发展为; ③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上; ④同一DNA分子的不同。 (3)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基因。但虽然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基因突变的结果只是产生此基因的基因。 (4)低频性:在自然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当一个种群内有许多个提时,就有可能产生随机突变。 (5)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是有害的,是有利的,但有害有利取决于。 6、基因突变的意义 ①产生的途径。 ②的根本来源。 ③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定义:指在生物体进行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 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自由组合 2、类型②交叉互换: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 导致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③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或基因拼接技术)(第六章学习) 3、基因重组意义: 基因重组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具有重要意义,能产生新的。 三、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浅析性状分离与可遗传变异

浅析性状分离与可遗传变异 遗传学上把子代和亲代以及子代之间出现的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中学阶段所介绍的生物的可遗传变异途径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对于孟德尔杂交实验中所提及的“性状分离”,由于其的确也在子代个体间产生了性状的差异,但这种“变异”似乎从可遗传变异的三个途径上又莫名其因。那么,“性状分离”究竟可不可以看作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呢,本文试析之。 1 性状分离不能视为基因重组 有人把性状分离归属为基因重组,认为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间随机结合所致,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 1.1 遗传学所认为的基因重组 遗传学认为,只要存在遗传物质DNA或RNA就会发生重组。这种广义上的基因重组既可以存在于在高等真核生物中,也可以存在于在细菌、病毒中;既可以出现于减数分裂中,也可以出现于高等生物的体细胞中;既可以发生在核基因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叶绿体、线粒体等质基因间。而狭义的基因重组只是指两个DNA分子间的物质交换,可以分为三类。 1.1.1 同源重组。它的发生依赖于大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重组过程中,两个染色体或DNA分子相互交换对等的部分。在真核生物中,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内部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细菌和某些低等真核生物的转化,细菌的转导、接合以及某些病毒的重组等均属于这一类型。 1.1.2 位点专一性重组。这类重组在原核生物中最为典型。它的发生依赖于小范围的DNA同源序列的联会。两个DNA分子并不交换对等的部分,有时是一个DNA分子整合到另一个DNA分子中。 1.1.3 异常重组。完全不依赖于序列间的同源性而使一段DNA序列插入另一段中,但在形成重组分子时往往依赖于DNA复制而完成重组过程。例如,转座子从染色体的一个区段转移到另一个区段,或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 高中教科书所提及的基因重组,应该是广义的作为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生物进化的材料的基因重组。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只介绍了同源重组(交叉互换)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阐明的基因重组,前者属于狭义的基因重组,后者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导学案

性状?状?么是生物的性(2)试概括什做补充。导学生,归纳并适当教师:教师引的形生物性状,许多何生物体都有许多的学生:任状。生物的性性或行

为方式等都是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方式。征、生理特征、行为(板书:形态结构特?能遗传吗生物的所有性状都2、讨论:能会生有可的父母遗传,如双眼皮不是所有性状都能女。眼皮的子出单找们找)请同学冰和她妈妈的照片(出示影星范冰不同?妈妈长得有什么范冰冰和她的学生:认真观察,找出两人的差异。如脸型、眼皮、嘴巴等。 教师:像这样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再展示图片资料,理解什么是相对性状。(板书:相对性状) 展示:几组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相对性状。 学生:做练习。 三、拓展与延伸 教师: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目前,已有转基因作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食品、转基因药品等。 展示:各种转基因物品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教师: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转基因生物?你吃过哪些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转基因会引起哪些争议,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激趣导学 1.想一想自己有哪些特征像父亲,哪些特征像母亲,哪些特征与父母都不像?为什么会与父母即像又不像呢? 2.为什么这个小猫和它的妈妈长得一模一样? 3.为什么这个小狗和它的妈妈的皮肤又不一样? 二、自学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第24页—第26页的内容,完成该做的以下题并归纳结果内: 1、遗传是什么? 、变异是什么?2. 3、什么是生物的形状? 4、什么是相对形状? 三、精讲实练 活动一: 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活动二:(性状) 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苹果和提子的特点? 什么是性状? 活动三:(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四、合作互助 合作互助1: 1、仅凭肉眼的观察和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2、生物体所有的性状都能遗传吗?如果不是,请举一个例子,并试着做出解释。

分辨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实验

分辨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实验 一、【目的】 1、掌握果蝇的杂交技术。 2、利用果蝇做实验分辨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二、【原理】 辨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变异,一般只表现于当代,不能遗传下去。 也就是说,变异可分为两大类: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这里要强调指出,这两类变异的划分是相对的。因为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长期定向的影响和选择,由量变的积累可以转化为质变,不遗传的变异就有可能形成为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生物的变异有可遗传和不可遗传两种情况,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环境条件的改变都可以引起变异,所以判断生物的变异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相当于判断是受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影响 方法:将变异雌、雄个体放在变异前的条件下杂交产生后代,若恢复变异前的性状则为环境因素引起,是不遗传的变异;反之,则为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若为植物也可用无性繁殖方法,若恢复变异前的性状则环境引起,是不遗传的变异;反之,为可遗传的变异。) 规律: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以观察其性状是否改变 三、【材料】 黑腹果蝇品系 四、【方法】 1、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如果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

处理6—24小时后。 2、看是否得到了残翅果蝇。 3、若有,让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 4、看后代是否仍然是长翅果蝇。 5、若是,则为不可遗传变异;若不是,则为可遗传变异。; 五、【结果与分析】 结果: 分析: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作用,酶的合成由基因控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长翅果蝇的基因指导合成的酶在正常温度下催化反应使幼虫发育成长翅果蝇。而在较高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一些反应不能进行,造成长翅果蝇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但残翅果蝇体内的基因没有改变,仍然是长翅果蝇的基因,所以在正常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六、【讨论与结论】 七、【作业和文献】 某生物兴趣小组饲养了一批纯合的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分装在10支试管中,准备放在25°C 培养箱中培养(果蝇生长的最适温度),由于疏忽,其中有2支试管未放入培养箱,当时气温高达37°C,十天后观察发现,培养箱中的果蝇全为长翅,而未放入培养箱中的果蝇出现了残翅。(1)残翅性状的出现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你认为了现残翅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2)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简要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步骤: a 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与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本题以变异为探究点,考查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是否是高温引起的,可以改变温度即恢复正常的温度,以观察幼虫发育状况。本题是将37°C与25°进行了比较,以便得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1)变异温度的变化影响果蝇的发育,果蝇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或发生改变)(2)a.利用高温下发育的雌雄残翅果蝇交配产卵 b.将卵放在25°条件下培养 c. 观察子代果蝇翅的性状表现(3)预期结果与结论:子代全为长翅,说明残翅是由温度引的不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推测正确(或错误);子代全为残翅或出现部分残翅,说明残翅是可遗传的变异,温度的变化引起了遗传物质改变,推测错误(或正确)

高中生物复习精讲精练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课题55: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课标要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考向瞭望】容易出现考查基因突变内涵的题目,渗透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两个概念的比较与整合。 【知识梳理】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概念因基因的重新组合而产生的变异 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 基 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染色体结构或数 目变 化而引起的变异 类型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 合②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之 间交叉互换 ①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自然 突变 ②人为条件下发生的——诱发 突变 ①染色体结构变 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 异 适用范围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配子 时在核 遗传中发生 任何生物均可发生(包括原 核、真 核生物及非细胞结构的生物) 真核生物核遗传 中发 生 产生结果只改变基因型,未发生基因的改 变,既 无“质”的变化,也无“量”的 变化 产生新的基因,发生基因“种 类” 的改变或“质”的改变,但量 未变 可引起基因“数 量” 上的变化 意义形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对生物 进化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生 物进 化的原始材料 对生物进化有一 定意 义 育 种应用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 单倍体、多倍体 育种 二、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比较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减 少,然后 再加倍从而获得纯种 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形式成倍增加 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用秋水 仙素处 理幼苗 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 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大,营养成分含量高,产量增加 缺点技术复杂,需要与杂交育种配合 适用于植物,动物难以开展。多倍体植物生长 周期延 长,结实率降低 举例

新课标高考生物微专题提升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综合分析题型突破

微专题提升系列 九、三种可遗传变异的综合分析题型突破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6页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比较 2.“ 3.关注可遗传变异的3个“唯一” 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的观察来识别。图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体、交叉互换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易位 C.三体、染色体片段重复、三倍体、易位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易位 解析:图a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三体;图b增加了4号片段,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图c 有三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图d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易位。 答案:C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DNA中某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增加了1条,会对个体性状产生很大影响 C.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人工诱导产生所需的多倍体,说明变异是定向的解析:DNA中某个碱基丢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化,且一般会对个体造成较大影响,B正确;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一般只会增加基因的数目,不会增加基因的种类,C错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属于多倍体育种,变异都是不定向的,D错误。 答案:B 3.某植物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由两对基因控制,现有两个绿色子叶的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基因用M、m和N、n表示): Ⅰ.X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杂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3∶5。Ⅱ.Y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花粉成熟前需对母本做的人工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2)Y的基因型为________,X的基因型为________。 (3)纯合的绿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让Y的F1与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杂交,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归纳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归纳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点归纳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的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 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 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 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男:44条常染色体+X女:44条常染色体+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 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 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如何区分可遗传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如何区分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的变异有可遗传和不同遗传两种情况,遗传物质的改变或环境条件的改变都可以引起变异,所以判断生物的变异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相当于判断是受环境因素还是遗传因素影响 方法:将变异雌、雄个体放在变异前的条件下杂交产生后代,若恢复变异前的性状则为环境因素引起,是不遗传的变异;反之,则为遗传物质改变的结果。(若为植物也可用无性繁殖方法,若恢复变异前的性状则环境引起,是不遗传的变异;反之,为可遗传的变异。)解题规律: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以观察其性状是否改变。 提示:将引起变异的环境条件改变以便对照,则可以得出正确结论。如果变异是染色体 则还可以通过制片显微观察,观察其染色体的结构或数目是否发生改变。 例1:已知家鸡的突变类型无尾(M)对普通类型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鸡杂交产的受精卵来孵化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一点点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就表现出无尾性状。 请设计实验探究是胰岛素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胰岛素只是影响胚胎发育的结果?[答案] 让上述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鸡,成熟后雌雄交配,所产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相关性状表现。如果后代出现无尾鸡,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是诱发基因发生突变;如果后代全部表现出有尾性状,则证明胰岛素的作用并非诱发基因突变,只是影响了鸡的胚胎发育的正常进行。 例2: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的培养温度为25℃,如果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37℃处理6—24小时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结合基因与酶的关系及酶的特性作出合理的解释。 (2)果蝇长翅是显性(B),残翅是隐性(b)。一试管内有一些残翅果蝇,但不知是基因控制的,还是温度影响的结果。请设计实验确定它们的基因型。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可能出现的结果及果蝇的基因型。 设计思路: 结果及基因型:①; ②; ③。 [答案] (1)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的作用,酶的合成由基因控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长翅果蝇的基因指导合成的酶在正常温度下催化反应使幼虫发育成长翅果蝇。而在较高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一些反应不能进行,造成长翅果蝇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但残翅果蝇体内的基因没有改变,仍然是长翅果蝇的基因,所以在正常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2)设计思路:让这些残翅果蝇相互交配产卵,正常的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子代果蝇翅的形成。 结果及基因型:①若在一试管内这些残翅果蝇的后代都是残翅果蝇,则基因型是bb ②若在一试管内这些残翅果蝇的后代都是长翅果蝇,则基因型是BB ③若在一试管内这些残翅果蝇的后代出现了既有残翅果蝇,也有长翅果蝇,则基因型是Bb。 例3.秋季,在田野里选取一株生长良好的蒲公英,将其根部刨出。然后在同一直根上切取相似的两段,埋入装有相同潮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待蒲公英发芽后,将这两段根取出,分别移栽到装有相同沃土的花盆A和花盆B中培养。培养过程中A花盆放在背风向阳处(在

2020年最新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要点归纳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 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 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 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 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1)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2)实验材料:选择的是具有明显相对性状且闭花受粉的豌豆。(豌豆的相对性状:植株的高和矮,种子的黄和绿,种皮的光滑和皱缩。) (3)实验方法:人工控制的传粉杂交。 (4)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都是高杆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 不过矮的要少得多(高矮之比为3﹕1)。 (5)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为: a.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例如,豌豆的高 和矮,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杂交的后代只表现高不表现矮。 b. 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用同一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 成有DD或Dd两种。 c. 基因组成是Dd的,虽然d控制的形状不表现,但d(隐性基因)并没有受D(显性基因)的影响,还会遗传下去。 2.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1. 1902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朗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与别的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概念 1.概念整理: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 x 表示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的总称。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d。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英文字母的大写和小写表示,如D、d。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 纯合子: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杂合子:是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2.例题: (1)判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x )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x )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x )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x ) 只要存在等位基因,一定是杂合子。(√) 等位基因必定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必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x )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人的长发和白发 B.花生的厚壳和薄壳 C.狗的长毛和卷毛 D.豌豆的红花和黄粒 (3)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C ) A. aa B. Bd C. Ff D. YY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种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时,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例: (1)在二倍体的生物中,下列的基因组合中不是配子的是( B ) A.YR B. Dd C.Br D.Bt (2)鼠的毛皮黑色(M)对褐色(m)为显性,在两只杂合黑鼠的后代中,纯种黑鼠占整个黑鼠中的比例是(B ) A.1/2 B.1/3 C.1/4 D.全部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测试题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测试题 1.有“遗传之父”称号的是() A.孟德尔 B.达尔文 C.袁隆平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 2.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A.性状 B.遗传物质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3.当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A. 显性性状 B. 显性基因 C. 隐性性状 D. 隐性基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B.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C. 现在任何生物都可以克隆出来 D. 父亲是A型血,母亲是B型血,儿子是O型血,这属于相对性状 5.下列几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双眼皮和单眼皮 B.金发和卷发 C.有耳垂和无耳垂 D.白皮肤和黑皮肤 6.对基因有显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B.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掩盖作用 C. 成对基因Aa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 D. 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只有一种 7.番茄果皮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dd)的柱头上,则黄色番茄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黄色;Dd、dd B.红色;Dd 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 8.如图,基因组成是AA的芒果枝条①,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所结芒果的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分别为() A.①的性状,AA B.②的性状,aa C.①的性状,Aa D.②的性状,Aa 9.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C.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同种生物生殖细胞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样多 10.下列不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 狗的后代还是狗 C. 女儿的脸型与母亲相像 D. 父母不识字,儿子也不识字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

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比较表 1、基因突变、基因冲啊、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属于变异,但不一定都能传给子代。 2、是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属于水平上的变化。 3、基因重组的实质是的重新组合,自然情况下在 过程中才能发生。但在人工操作下也可实现,如。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比较表 1、基因突变、基因冲啊、染色体变异都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均属于变异,但不一定都能传给子代。 2、是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化,染色体变异是属于水平上的变化。 3、基因重组的实质是的重新组合,自然情况下在 过程中才能发生。但在人工操作下也可实现,如。

育种方法的比较表 相应习题 1、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⑴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若经过②过程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理论上有株。 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 ⑵过程⑤常采用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育种的优势是。 ⑶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与过程⑦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④育种的优势是。变式 1.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的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2、下列各种育种措施中,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A、高杆抗病小麦和矮杆易感寎小麦杂交获得矮杆抗病优良品种 B、用秋水仙素诱导二倍体西瓜获得无子西瓜 C、有X射线、紫外线处理青霉素获得高产青霉菌株 D、用离体的花药培育小麦植株 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⑴AAB B⑵Ab⑶AaBBC⑷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 在石家庄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 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kg左右,若再引种回石家庄,大多叶球又只有 3.5kg。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2. 生物的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阳光充足处比树阴下麦穗大 B.农民精心耕种,种出了粒大的水稻 C.为减肥坚持锻炼,一年后身体变苗条 D.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高产玉米 3. 在下列的几种变异中,哪种是不遗传的变异() A.路边的车前长的瘦小,而同种车前在田边生长的却很肥大 B.红花紫茉莉与白化紫茉莉传粉后,生出了粉花紫茉莉 C.透明金鱼与不透明金鱼杂交,生出了五花鱼(既有透明部分,也有不透明部分)的后代 D.父亲的血型为A型,母亲为B型,却生下了O型的子女 4. 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A.无色盲的夫妇生下色盲的孩子 B.长期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C.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D.长在贫瘠地的小麦比肥沃地的麦秆细 5. 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山坡阳面比阴面的小麦产量高 B.杂交水稻后代比亲代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6. 科学家在研究新冠病毒时,发现一名患者体内出现两种新冠病毒,其中一种发生了变异。下列关于病毒变异描述不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导致病毒变异 B.新冠病毒变异不一定使患者致死率增强 C.若变异后新冠病毒传染性增强,属于有利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教学设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学生在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节复习课,以习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分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考纲要求】 1、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描述人的性别决定。 4、认同优生优育。 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能列举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概念,并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写有相关概念的卡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 下表是对某个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1、 单双眼皮、有无酒窝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 父母有酒窝,女儿也有酒窝,此现象称为 ; 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2、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 )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 )为隐性基因, 下图为父母双眼皮,女儿单眼皮的遗传图解,请尝试完成: 3、父母为双眼皮,女儿为单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女儿的 发生改变引起的, 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女儿做整形成为双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 引起的, 并没有改变,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4、若决定有白化病的基因(b )为隐性基因, 决定无白化病的基因(B )为显性基因, 则这个家庭成员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 若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婚配后所生的子女患 病的机会增加。 5、人的性别是 决定的,父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母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这对父母再生一个儿子的机率是 。 单眼皮 父 母 卵细胞 受精卵 亲代 子代的性状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初二生物知识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 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 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 (男:44条常染色体+XY 女:44条常染色体+XX)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X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五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知识点

第四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1、遗传的概念: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做遗传。 遗传的本质:亲代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 2、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伞藻是一类大型的单细胞水生绿藻,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 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伞帽的形状是由含细胞核内的假根部分控制的。 伞藻嫁接实验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 4、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具有重要作用。 5.染色体特点: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数目相同、形态相似的染色体。 6.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和DNA。 7.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 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9. 细胞核中有多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含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包含许多基因。 10.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 12.一般情况下,每种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恒定的,保证了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第二节性状的遗传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如:双眼皮属于形态特征,血型属于生理特征。 * 2 . 基因控制性状。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性状并不是都能遗传的。 3.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 基因与性状:(区分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A、成对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相对性状一般也分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B、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则表现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为两个隐性基因。 C、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一样,都能独立遗传给后代。 5.人的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或成对的染色体),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6.在生殖过程中,亲代的基因随着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并控制着子代的性状表现。 @ (遗传的是基因,表现的是性状) 7.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两个亲本;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子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一个亲本。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 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XY女 XX。女性产生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等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 体细胞内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男性: 22对+XY(或44条+XY) 女性:22对+XX(或44条+XX)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精子:22条+X 或 22条+Y 卵细胞:22条+X …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含有23条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受精卵中含有23对染色体,因此受精卵是体细胞。 性状的遗传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体细胞:染色体和基因成对存在。一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会随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生殖细胞:染色体和基因不成对且染色体数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 3. 生男生女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的类型。 第四节生物的变异 — 1. 变异:生物学上把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2. 变异的类型: 根据产生的原因分为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能够遗传给子代 不可遗传变异:仅由环境因素引起导致,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子代。 根据对生物个体的意义分为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变异。 3.变异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各种有利的变异通过遗传不断积累和加强,更加适应环境,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 4.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培育优良品种——育种。 (1)杂交育种:通过杂交,使亲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子代,再从中挑选出符合人们需要的类型进行育种。 (2)诱变育种: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诱导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新品种。 5.变异是随机的,有利突变少。 第五节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1.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1)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如先天性愚型是由于染色体数多了一条。 2)基因遗传病:致病基因控制。 ¥ ①显性致病基因控制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多指。 ②隐性致病基因控制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血友病、色盲、苯丙酮尿症等。 2.禁止近亲结婚的目的:为了减少遗传病发病几率。 原因:近亲的双方来自与同一个祖先,所以含有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生下来的子女中患有遗传病的几率高于正常夫妇生下来的子女。 3.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有: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4.人类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人类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计划破解人类的遗传密码,解决人类健康问题 月,我国科学家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全部基因序列的1% 。 日,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宣布, “人类基因组框架草图”的绘制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 要以生物自身的生存为标准 最主要的手段 ~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