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会计学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

研究意义:最近一些年我国频繁发生“蓝田”、“德隆系”等上市公司舞弊丑闻和会计造假恶性事件, 挫伤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持续低迷。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不尽合理以外, 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生命线,内部审计质量的优劣,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也会影响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和形象,因此,如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努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解决现在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内部审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预期目标:实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多种方法,通过对审计程序质量控制,审计质量关键点控制,审计质量检查控制的改革,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一体系更加完善。通过调查某企业的一些现有状况,自身在内部审计上的不足来说明完善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以及改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一些措施。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很多学者对内部审计的本质和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关键提

出了自己

的观点。

De Ange l (1981)首先提出“审计质量是审计者发现和报告客户会计信息错漏的联合概率,发现错漏的可能取决于审计者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报告错漏的几率则由审计者的独立性状态决定。因此,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者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安德鲁〃D〃钱伯斯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内部审计》一书中分别从“为什么对内部审计进行审计”、“谁来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及内部审计外部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劳伦斯〃恩维也等人2001年出版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分别围绕监督、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查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戴

维〃弗林特Da vi d Fl i nt (2003)认为,审计从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受托责任的观点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接受,被广泛地引入到审计理论研究中,并且有所发展,其中包括对内部审计本质的探寻。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很多学者对内部审计的本质和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关键提

出了不同

的观点。王旭刚(2007)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这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设臵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该机构是内审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或内审业务较少,在内审机构中可以设臵专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员。该质量控制机构与内部审计的其他分支机构紧密相连和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共同完成质量控制的任务。然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这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内部审计质量的考评制度和质量控制的责任制度等。

肖军华( 2009) 对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出的措施:(1)计划立项要围绕中心, 有相容性(2)审计方案要明确目标, 有指导性(3)审计实施要瞄准重点, 有突破性(4)审计复核要扎实细致, 有严谨性(5)审计评价要客观公正, 有准确性(6)审计档案要规范管理, 有完整性(7)审计成果要发挥作用, 有宏观性(8)各项制度要不断完善, 有前瞻性(9)人员素质要不断强化, 有融入性。李素清( 2007) 对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出的措施:

首先, 要转变观念, 对内部审计要有新的认识, 在内部控制中, 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各层执行者的素质和观念, 而内部审计在强化内部控制中处于中心地位, 决定了各层执行者包括高级管理者, 必须对内部审计有充分的认识。其次, 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刘良才( 2008) 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探讨提出的措施:(1)加强内审质量控制方面的法制化建设, 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营造一良好的法制环境。(2)明确内部审计目标,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这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3)要切实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根本措施。(4)对内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把握好影响内审质量的各个环节。(5)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提供保障。

本文的写作思路先对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再是以鼎天钢构为例具体阐述该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再是对我国现存问题提出措施,最后是总结全文。

3.参考文献

[ 1 ] 陈汉文,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 [ J ]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 (1 )

[ 2 ] 劳伦斯〃B 〃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M] .北京:中信出版社, 1973 .

[ 3 ] 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 J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 (1 ) .

[ 4 ] 徐启哲 .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 J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1 ). [ 5 ] 李素清.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 [ J ] .价值工程, 2009 (7 ) .

[ 6 ] 王耕,胡安明.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 [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 7) .

[ 7 ] 王旭刚.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简析 [ J ] .中国审计, 2007 ( 6 ) .

[ 8 ] 美玲玲.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 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 ) . [ 9 ] 于丹.浅议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 J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 2 ) .

[ 10 ] 刘良才.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 J ] .经营管理者, 2008 (7 ) .

[ 11 ] 肖军华.论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 [ J ]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9 ( 2). [ 12 ] 陈云飞.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J ] .科技通讯, 2009 (8 ) .

[ 13 ] 谢卫华.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管理 [ J ] .科技广场, 2010 ( 6) .

[ 14 ] 饶庆林,谭文浩.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思考 [ J ] .财会通讯, 2010 (4 ) .

[ 15 ] 黄国瑞.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保证问题研究 [ J ] .安徽大学学报, 2007 (4 ) .

[ 16 ] 刘赟.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J ] .科技咨询导报, 2009 ( 10 ) .

[ 17 ] 安德鲁〃D〃钱伯斯、乔治〃M〃塞利姆、杰拉尔德〃温顿合著,陈华等译《内部审计》(第二版) [ M] . 北京:机械科学出版社, 1995 .

[ 18 ] De A ng lo L. E.1981 . A uditor S ize and A udit Quality [ J ]. J ournal of A 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 5 ).

[ 19 ] PK.M auts and H.A .S haraf.T he philosoP of A nditing [ J ] .A meriean A ccounting A ssociation,2001 ( 5 ).

二、研究方案

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

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理论分析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现存问题

2.1 内部审计没有完全摆脱中间人地位

2.2 内部审计不能独立发挥作用

2.3 内部审计人员认识存在问题

2.4 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2.5 内部审计程序缺乏相关内控制度

3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3.1 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

3.2 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3.3 加强企业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3.4 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3.5 健全内部审计程序

4 案例分析—鼎天钢构

4.1 鼎天钢构的简介

4.2 鼎天钢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4.3 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通过从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报刊杂志和书

籍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以及通

过某些软件查找上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情况。进度计划:

第 6 学期第 19-20 周至第 7 学期第 1-5 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搜集、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 7 学期第 6-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撰写;参加开题答辩,进一步论证选题价值、确立主要研究内容,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 7 学期第 13-14 周:撰写论文详细提纲,交给导师批阅,反复修改,保证论文结构的合理性。

第 7 学期第 15-20 周:开始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 8 学期第 1-2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写作、完善毕业论文。

第 8 学期第 3-6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毕业论文内容开展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完成论文。

第 8 学期第 7 周: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定稿上交。

第8 学期第9 -11 周: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文献综述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1 内部审计的含义关于内部审计的概念,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素青(2007)的

论述:内部

审计质量是指内部审计工作总体上的优劣程度, 即内部审计工作体现合法性、准

确性、客观性和效益性的程度, 它贯穿于内审活动各方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

指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根据审计质量标准, 使各项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按预定目标和规定程序运作, 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内部审计质量

是内审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和集中体现, 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必须在控制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上下功夫。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 I A)则认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

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的方法,评价和改

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2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很多学者对内部审计的本质和质量控制是内部审计的关键提出

了自己

的观点:De .Angel(1981)首先提出“审计质量是审计者发现和报告客户会

计信息错漏的联合概率,发现错漏的可能取决于审计者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报告错漏的几率则由审计者的独立性状态决定。因此,审计质量取决于审计者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安德鲁.D.钱伯斯等人在1999年出版的《内部审计》一书中

分别从“为什么对内部审计进行审计”、“谁来审计内部审计人员”及内部审计外

部检查和评估内部审计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劳伦斯〃恩维也等人2001 年出版的《现代内部审计实务》分别围绕监督、内部审查和外部审查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戴维.弗林特David. Flint(2003)认为,审计从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

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受托责任的观点为我国大多数学者接受,被广泛地引入到

审计理论研究中,并且有所发展,其中包括对内部审计本质的探寻。

3 国内研究现状

3. 1 建立内部审计质量

王旭刚(2007)首先,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机构,这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体,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设臵一个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该机构是内审机构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如果企业规模较小或内审业务较少,在内审机构中可以设臵专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人员。该质量控制机构与内部审计的其他分支机构紧密相连和相互制约,在实际工作中共同完成质量控制的任务。然后,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这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保证。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内部审计质量的考评制度和质量控制的责任制度等。

3. 2 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肖军华(2009) 对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出的措施:(1)计划立项要围

绕中心, 有相容性(2)审计方案要明确目标, 有指导性(3)审计实施要瞄准重点, 有突破性(4)审计复核要扎实细致, 有严谨性(5)审计评价要客观公正有准确性(6)审计档案要规范管理, 有完整性(7)审计成果要发挥作用, 有宏观性(8)

各项制度要不断完善, 有前瞻性(9)人员素质要不断强化, 有融入性。

李素清(2007) 对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提出的措施:

首先, 要转变观念, 对内部审计要有新的认识, 在内部控制中, 人的因素是至

关重要的, 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各层执行者的素质和观念, 而内部审计在强化内

部控制中处于中心地位, 决定了各层执行者包括高级管理者, 必须对内部审计有充分的认识。其次, 加强内部审计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内部审计业务控制制度。

刘良才(2008)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探讨提出的措施(1)加强内审质量控制方

面的法制化建设, 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营造一良好的法制环境(2)明确内部审计目标,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这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措施(3)要切实提高

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根本措施(4)对内审工作的全过

程进行控制, 把握好影响内审质量的各个环节(5)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 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提供保障。

本文认为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审计复核要扎实细致, 有严谨性,对内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把握好影响内审质量的各个环节

4 我国内部审计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美玲玲(2007)认为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1)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健全(2)内部审计程序缺乏相关内控制度和相关措施。徐启哲 , 刘赟( 2009) 认为我国内部审计质量空主要存在四个主要问题:(1)内审机构设臵不规范;(2)内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3)内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面;(4)内审方法比较落后。陈云飞(2009)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存在三个主要问题:(1)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手段不全, 表现为制度薄弱、为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考核制度未能有效执行、责任追究不到位等。

本文认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对于企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目前我国内部审计质量的下降, 已成为影响内部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 我们必须

客观分析内部审计质量方面的差距和不足, 科学制定内部审计量的具体措施, 促进审计事业在新阶段取得更大发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1 ] 陈汉文,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 [ J ]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 (1 )

[ 2 ] 劳伦斯〃B〃索耶.现代内部审计实务[ M].北京:中信出版社, 1973 .

[ 3 ] 赵保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 [ J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1 (1 ) .

[ 4 ] 徐启哲 . 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 J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11 ). [ 5 ] 李素清.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 [ J ] .价值工程, 2009 (7 ) .

[ 6 ] 王耕,胡安明.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 [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 7) .

[ 7 ] 王旭刚.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简析 [ J ] .中国审计, 2007 ( 6 ) .

[ 8 ] 美玲玲.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 D]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 ) . [ 9 ] 于丹.浅议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 J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 2 ) .

[ 10 ] 刘良才.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 J ] .经营管理者, 2008 (7 ) .

[ 11 ] 肖军华.论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 [ J ]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9 ( 2). [ 12 ] 陈云飞.如何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J ] .科技通讯, 2009 (8 ) .

[ 13 ] 谢卫华.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与管理 [ J ] .科技广场, 2010 ( 6) .

[ 14 ] 饶庆林,谭文浩.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思考 [ J ] .财会通讯, 2010 (4 ) .

[ 15 ] 黄国瑞.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保证问题研究 [ J ] .安徽大学学报, 2007 (4 ) .

[ 16 ] 刘赟.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J ] .科技咨询导报, 2009 ( 10 ) .

[ 17 ] 安德鲁〃D〃钱伯斯、乔治〃M〃塞利姆、杰拉尔德〃温顿合著,陈华等译《内部审计》(第二版) [ M] . 北京:机械科学出版社, 1995 .

[ 18 ] De A ng lo L. E.1981 . A uditor S ize and A udit Quality [ J ]. J ournal of A 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3 ( 5 ).

[ 19 ] PK.M auts and H.A .S haraf.T he philosoP of A nditing [ J ] .A m eriean A ccounting A ssociation,2001 ( 5 ).

毕业论文

( 20 _ _届)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

摘要

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都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集团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现阶段,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不适应新形势发展之处。内部审计是组织的一道重要防线,在促使组织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管理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许多组织中,内部审计机构却是“精简的对象”和“摆设”,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内部审计质量低下。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写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第一章主要写了内部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简介的介绍了相关的定义。第二章写了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现存问题。第三章写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更加的完善。第四章的案例是具体阐述战略风险导向审计,具体说明该公司的状况。最后是总结与建议。

关键词: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风险导向审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武汉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学院(系):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班 学生姓名:孙阳 指导教师:刘成国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孙阳专业班级:电信科0802 指导教师:刘成国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论文)题目: 智能加温控制器的改进设计与实现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1) 研究已有智能温控系统,确定系统改进方案; (2) 设计各子系统电路,完成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和整机的设计与实现; (3) 研究改进的控制模式,形成代码,在单片机系统中运行; (4) 翻译与本题目有关的外文文献; (5) 撰写毕业论文。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查阅不少于15篇的相关资料,其中英文文献不少于2篇,完成开题报告; (2) 完成电路的设计、系统的联试和整机调式、安装; (3) 测试系统功能,完善系统样机功能; (4) 按要求完成不少于5000汉字的英文文献翻译; (5) 完成不少于12000字数的毕业论文。 必读参考资料: [1] 高峰.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科学出版社[M].2009 [2] Zhang Huaguang, He Xiji, Fuzzy auto-adapting control and application[J], The publishing company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 297-306,2002. [3] Li Zhuo, Xiao Deyun, He Shizhong, Fuzzy auto-adapting PID control metho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J], Control and decision-making, (3), 340-345, 1996. 指导教师签名: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

内部控制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经济效益较差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2007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指引》及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的设计、制定、实施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近年来,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众多学者作了分析,促进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发表了意见。但是,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内部控制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1 内部控制定义 其实我们通过学习观察所得,内部控制的定义在不同年代都有所不同。各国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是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 冯培根(2000)认为,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强化内部监督,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文章认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对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 Lauraf.Spira(2003)指出 Turnbull 指南的公布从根本上重新定义了内控的性质,尤其是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相接合。 彭君翔(2008)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企业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和企业内部控制原理探析三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回顾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全面风险管理”五个发展阶段;并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三个角度,探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原理。 安艳红(2008)提出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部门,为了保护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信息的真实、正确,利于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 写 开题报告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书写的,同时也让很多毕业生无从下手。这里小编带来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内部审计论文参考文献企业内部审计论文:浅谈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摘要: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对审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 的作用。准确地把握内部审计文化的作用和特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文化凝聚、协调、形象、约束、团结五大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文化建设先进文化 一、新时期下内部审计文化对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加强中国特色的内部审计文化的研究,是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改进审计工作机制,由粗放式 审计向集约化审计,由外延审计向内涵审计转变的重要途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切实重视审计文化建设,为审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l、内部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 而奋斗。 2、内部审计文化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化为审计行为准则,形成“内控”机制。 3、内部审计文化将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凝结为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又通过审计人员发挥着知识、科技和智能的机能。内部审计文化的机能正在于将知识等因素和审计人员融为一体,从而造就出一批适应时代进步要求、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4、内部审计文化以其自成体系的组织目标、宗旨和原则等本质内容和特征,给外界以完整、深刻的印象,具有塑造审计组织形象的功能。内部审计文化通过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发散和辐射其影响,并外化成在审计客体和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5、内部审计文化将发挥组织“调节器”的机能,将审计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消解于萌芽状态之中。由于内部审计文化中群体共同的价值观、精神、道德观、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作用,审计组织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协调一致。即使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也比较容易消解。 二、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微观解读 1、塑造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在内部审计文化的构建上,应该本着科学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处环境、人员结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企业内部审计文化也需要发展、完善,还应该适时分解细化,构建适合企业自己的、具体的行动准则和价值观念,来作为每个员工工作的动力、行动的指南、判别是非曲直的标准。 2、科技的投入和严格的审计工作程序保证了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和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保证内审部门审计业务高效开展,企业应建设提供“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平台。利用这个审计平台,使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更加灵活,提高工作效率。审计人员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随时将细节告知被审计部门的相关当事人及其上一级,以便随查随改,并及时接受被审 计部门的解释和反馈。审计结束后,被审计部门须在六周之内对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将整改的结果或者预计整改完成的时间提交“内审信息系统”,并有第三人监督,直到审计建议和意见被落实为止。内审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独立的审计发现和意见拟写审计报告,并逐级上报。内部审计委员会根据整改情况,可责成限期整改。内审部门根据风险大小,可随时安排后续审计。上述一系列措施和流程,为审计建议和意见的落实奠定了基础。加之审计结果,直接影响被审计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的年度考核结果,从而提高了被审计单位整改的积 极性,达到巩固审计成果的目的。

本科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例(1)

###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 学院(系):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一、课题国内外现状 中厚板轧机是用于轧制中厚度钢板的轧钢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广泛的采用中板。它主要用于制造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拖拉机、传播、铁路车辆及航空机械等)、钢机构件(如各种贮存容器、锅炉、桥梁及其他工业结构件)、焊管及一般机械制品等[1~3]。 1 世界中厚板轧机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用采用二辊可逆式轧机生产中板。轧机前后设置传动滚道,用机械化操作实现来回轧制,而且辊身长度已增加到2m以上,轧机是靠蒸汽机传动的。1864年美国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套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当时盛行一时,推广于世界。1918年卢肯斯钢铁公司科茨维尔厂为了满足军舰用板的需求,建成了一套5230mm四辊式轧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5m以上的轧机。1907年美国钢铁公司南厂为了轧边,首次创建了万能式厚板轧机,于1931年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连续式中厚板轧机。欧洲国家中厚板生产也是较早的。1910年,捷克斯洛伐克投产了一套4500mm二辊式厚板轧机。1940年,德国建成了一套5000mm四辊式厚板轧机。1937年,英国投产了一套3810mm中厚板轧机。1939年,法国建成了一套4700mm 四辊式厚板轧机。这些轧机都是用于生产机器和兵器用的钢板,多数是为了二次世界大战备战的需要。1941年日本投产了一套5280mm四辊式厚板轧机,主要用于满足海军用板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掌握了中厚板生产的计算机控制。20世纪80年代,由于中厚板的使用部门萧条,许多主要产钢国家的中厚板产量都有所下降,西欧国家、日本和美国关闭了一批中厚板轧机(宽度一般在3、4米以下)。国外除了大的厚板轧机以外,其他大型的轧机已很少再建。1984年底,法国东北方钢铁联营敦刻尔克厂在4300mm轧机后面增加一架5000mm宽厚板轧机,增加了产量,且扩大了品种。1984年底,苏联伊尔诺斯克厂新建了一套5000mm宽厚板轧机,年产量达100万t。1985年初,德国迪林冶金公司迪林根厂将4320mm轧机换成4800mm 轧机,并在前面增加一架特宽得5500mm轧机。1985年12月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新型制造了一套4700mmHCW型轧机,替换下原有得轧机,更有效地控制板形,以提高钢板的质量。 - 2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部分字体格式要求模板

?建议用NoteExpress1.4.1.100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b716502727.html,)采用相同的文献输出格式编排。 ?文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都必须是在期刊、论文集、专著、标准等正式发表的论文。必须按正 文中出现顺序列写所有的参考文献。文献总数量超过20篇,且至少有3~8篇英文文献。 除英文以外的其他文字的参考文献需译为英文并在该文献的后面加“in …”以说明原文字。 ?在作者超过3个时,用缩写,如“张叁, 李四, 王五, 等.”、“Zhang S, Li S, Wang W, et al.” ?对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档案类参考文献必须写出起止页码。 ?对于专著类文献,必须给出参考页码,引用了几次写几次页码,且按顺序书写。设专著 共引用了三次,第一次引用是第34~37页,第二次引用是第67页,第三次引用是90~100,…,则页码为:34-37, 67, 90-100. 不满足此要求者不容许进入评阅和答辩环节。 ?文献类别绝对不能丢,如[P]、[J]、[M]等。 ?对于第一版专著,省略其版本信息。 ?要特别注意标点符号,不能用中文符号,标点后加一空格。

.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纳氢氧化铝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学生姓名:任旭洋 指导教师:潘明珠讲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本文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关于纳氢氧化铝对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基本概括了今年来国内外关于木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关键字:氢氧化铝,木塑复合材料,阻燃 正文: 木塑复合材料是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的通用复合材料,它是由一种大量可再生的且价格低廉的木粉或木纤维和聚合物树脂复合而成的。它的开发对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回收废旧塑料,消除白色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复合材料具有使用寿命长、美观、可再生、成本低、防虫、防腐、抗滑、可喷涂、比纯塑料产品的硬度高,可与木材一样进行加工、粘接和固定等优点。因此,木塑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门窗、地板、舰船材料、栅栏材料、家具材料和汽车材料等。从世纪年代中期开始,对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有大量的论文和专利发表[],并有专门的国际会议研讨该领域的技术和发展, 材料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随着木塑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该复合材料的防火安全性的研究应用受到很高的重视。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涉及到对木材组分阻燃和对聚合物的阻燃。聚烯烃和木材的阻燃常采用无机阻燃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含卤阻燃剂( 十溴二苯醚等)和含磷阻燃剂( 聚磷酸铵、磷酸酯等) 等, 而材料的无卤阻燃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为阻燃添加剂对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贺金梅从各个组分出发研究木粉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阻燃,适用于复

合材料中单一组分的阻燃剂都被考虑在内。发现对该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最好,可赋予其氧指数,比未阻燃配方提高了个单位,非常适合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而且也没过多地劣化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邵博等以对木粉复合材料进行阻燃处理,研究发现:添加量达到时表现出显著的阻燃作用,并且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房轶群等用淀粉阻燃体系阻燃木粉复合材料,锥形量热仪分析表明:淀粉对木粉复合材料是有效的阻燃体系,当添加量在以下,淀粉添加量在以下时,复合材料可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李斌等对()阻燃的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 随木粉和()添加量的增加()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效率增加, 高木粉添加量的复合材料氧指数达()的阻燃效率达。增加木粉含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但()对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而明显提高弯曲强度。增加木粉和()的含量,均能明显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破坏复合材料的韧性。结论:()氧指数实验结果表明,木粉复合材料是易燃材料,木粉添加量增加, 其氧指数略有上升。采用()阻燃剂能较好地提高该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而且高木粉添加量体系更有利于()对材料阻燃效率的提高,这可从各材料体系中()每单位百分含量对值的贡献得到证实。() 随着木粉添加量的增加, 木粉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明显的增加,但()阻燃剂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不大,但随着()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木粉添加量和()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明显的降低,破坏了复合材料的韧性。 殷希丽等重点讨论了提高()阻燃性能的途径和方法,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经过超微细化、超微细化后硅烷处理、复合处理后添加到高聚物中的阻燃效果和对高聚物物理性能的影响;介绍了()作为阻燃剂的发展方向及在高聚物应用中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结论:()()经过超微细处理后作为阻燃剂添加到高聚物中,高聚物的阻燃性能进一步提高,()粒径对高聚物阻燃性能有很大影响,粒径越小,阻燃性能越好,起主要作用。 ()()经过超微细处理并硅烷处理后,其阻燃性能同单纯超微细处理相比,阻燃性能更好。 ()由于高聚物的种类或硫化体系不同,应选用不同活性剂处理的()阻燃剂与之相匹配;所选的硫化助剂也应当起到协同作用。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的文献综述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关于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系别:商学系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N121班学号:2012451090345 学生姓名:周丽君指导教师:施寅国、吴英 一、前言部分 (一)写作目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摧垮了一批批的民营企业,大量民营企业裁剪员工、降低薪水,更有甚的是倒闭破产。这场灾难给我国民营企业敲响了警钟,使民营企业开始审视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审计。当今环境下,企业面临风险不断增多、组织机构愈加复杂等问题,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由单一家族式企业转向人才多样化的过程当中,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通过专职的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状况、经营管理状况以及其他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型以及合法性进行审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的相关规定,评价民营企业的经济责任,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经济性监督活动。民营企业的审计机构是与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是相互独立的,这样可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客观、公平、公正以及可信度。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一,所以其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企业审计机构以及专业的审计人员具有高水平的审计能力,也需要企业管理者拥有较高的管理水平来对内部审计的相关规制机制进行经验性的总结以及创新性的探索。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初创阶段主要是家族式管理,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不需要内部审计,随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企业管理就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制度来解决。 本文通过系统地查阅与所选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通过对文献进行搜集、

内部审计的一些文献

参考文献 [1] 杜殿明. 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J]. 北方经济, 2007, (14) . [2] 李云婷. 浅谈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J]. 北方经济, 2009, (02) . [3] 路媛媛,袁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02) . [4] 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 [5] 杨霞. 浅析当前企业内部审计[J].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Z2) . [6] 汪海鸿.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 供电企业管理, 2006, (03) . [7] 王大友. 浅议企业内部审计防范衍生金融风险的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06) . [8] 王红,李继志. 论风险基础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J]. 消费导刊, 2008, (05) . [9] 王清华. 试论集团化企业的内部审计[J]. 消费导刊, 2008, (08) . [10] 马明全.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J]. 广西电业, 2009, (01) . [11] 黄文武. 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 . [12] 王荣,于露. 对于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审计效力的研究[J]山西建筑, 2007,(01) . [13] 施岩.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09) . [14] 余超挺.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7,(27) . [15] 黄劲,蒋健华.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 2008,(16) . [16] 刘军. 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J]科技风, 2009,(09) . [17] 张娇,田坤. 关于工程审计的有效控制[J]山西建筑, 2008,(30) . [18] 卢轶乔晏晨晖.公司治理模式影响下的审计模式[J].当代财经,2007.8 [19] 王光远.建立政府机关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政府施政效率和效果[J].中国内部审计.2007.4 [20] 戚振东段兴民吴清华. 国外人力资源审计发展现状及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7 [21] 陈美华.国有企业审计监督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7 [22] 吴秋生.论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企审计职责的重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7 [23] 马玉申姚清云高厚礼.内部审计外部协同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7 [24] 李海东莫鸿芳.基于风险控制的公司内部审计监控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7.8 [25] 余玉苗田娟朱业明.审计合谋的一个博弈均衡分析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2007.8 [26 ]傅黎瑛.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互协作的现状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7.9 [27] 王炳华.内部审计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9 开题报告中的参考文献 [1]吴文娟,高俊杰,赵珂.内部控制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2):239-240 [2]程新生,张宜.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模式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05:70-74 [3]万全,隋玉明,姜春碧.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N],2008, (3):33-35 [4]张淑艳.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J]. 党政干部学刊, 2008, (01) :150 [5]张庆龙.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J].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11:45-50 [6]刘继红.浅议内部审计质量控制[N],2007,(29):170 [7]张小英.先带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J],中国总会计师,2005,3:32-37 [8]汤谷良,刘晓嫱,任晨煜.《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构建与运行的启示,对外经贸财会[J],2005,5:9-10 [9]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J],审计研究.2005,3:72-75 [10]杨士华.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J],2005,1:60-62 [11]白丹.油田企业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探究[N],经济师,2009,(3):18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科技师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院(系、部)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文诗 学生学号:1910100204 指导教师:庞海明 2014年3月10日 科技师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能将拍摄者的思想情感直观的呈现给观众。诚然,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源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构图手段呈现出比客观现实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摄影画面。人像的拍摄是当今大众生活中最普遍的拍摄题材,是人们记录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拍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人像摄影当做随意的消遣,而是追求更加生动耀眼、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人像照片。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人像摄影构图技巧,只有画面的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通过调研和实践,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拍摄者和初学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国外文献,了解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形势,综合分析解决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论述提升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建议,以及各种人像摄影构图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关键字: 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方法分析

前言 人像摄影,无论是对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常见的拍摄题材中最重要的容,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拍摄者来说,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拍摄人像。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时会合影留念;偶尔发条微博,会秀几自拍。有些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的照片却了无生趣,平淡无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摄影构图。摄影构图诞生于绘画构图,众多绘画艺术家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画面看上去更漂亮的构图规则,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与摄影艺术。不同的是,相机本身(镜头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为摄影提供了多种个性表现的可能。[1]通过摄影者的匠心独运和情节生动的画面布局,一幅形神具备的人像摄影作品才得以诞生。 大部分人拍摄人像时,都会将被摄对象简单的放在取景画面中,最终得到的画面效果往往普普通通,毫无特色;而有些人拍摄的照片总是赏心悦目,能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摄影构图的神奇作用。好的容和思想要通过具体的形式结构来呈现,然而摄影构图作为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大量人像摄影构图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了人像摄影构图的构图形式和方法,以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通过广泛的访问调研和不断的摄影实践,总结了普通拍摄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对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详细分析人像摄影构图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在了解基本构图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阐述影响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景别、画幅、角度等相关因素,分析不同因素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拍摄容合理调节各种因素以提升照片效果的建议,最后基于对文献和摄影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在实际拍摄中的选择和应用技巧。 一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摄影家们对摄影构图高度非常重视。如被誉为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2]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对拍摄画面的布局非常敏感,他看似轻松随意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严谨的画面构图所呈现出来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它却只能从直觉中产生,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刻,而且,它所牵涉到的种种相互关系,都处在运动之中。应用黄金分割时,摄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没有什么规矩准绳可以遵循。”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了很多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和法则,国外的摄影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他们非常看重摄影的临场感。摄影时,拍摄者必须根据拍摄容环境和创作意图等进行灵活的处理。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也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

文献综述说明(参考系里关于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

文献综述说明 文献综述是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确定后,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文献综述切忌简单堆砌。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字数应在2000字以上。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 文献综述格式参考 专业文献综述的写作格式应参照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格式要求,一般应包括题目、中 1、前言 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2、正文 综述的主体,篇幅长约1000――1500字,无固定格式,应围绕需要解决或要论述的问题对当前的学术研究基本情况做出比较全面的说明,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

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说明作者研究的起点和可能得到的结论。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3、总结 对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中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研究目标,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部分约200—300字。 4、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直接相关,但所涉及的范围可适当广些,参考文献数量适当多些;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除非第一手资料散失,否则,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第一次文献检索作业中文参考文献一样,将其复制即可(注意字体为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 注意:前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个标题用—小四—宋体—加粗—左对齐(空两格)。 正文中的下标题用—五号—宋体—加粗—左对齐(空两格)。 其它用—五号—宋体—行距22磅。 要有页码,页码放在每页的下面中间。页码格式为:3 (五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写法

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包括: ①过程管理手册;②文献综述(3000~5000字);③翻译文章(包括外文原文)(与毕业论文/设计相关内容);④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包括封面、题目、内容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论文目录、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附录(可选)等;⑤其他附件。有条件的可将文字资料装订成册,鼓励制作电子文档。毕业设计作品应提交作品说明书。这些材料要求在答辩之前全部填写完成。 文献综述写法 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即“有什么研究进展,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 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 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 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着、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内部审计问题探讨:国内外文献综述 侯俊志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国 内外主要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目标、实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的对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对内部审计人员能力要求,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等方面对风险导向模式下内部审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一、引言 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对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日益关注。正是存在这样的需求,一种以内部审计主体组织的内部控制为基础、同时考虑公司治理在内的、以组织整体风险作为审计重点的审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应势而生。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主要集中于如何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运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于如何在具体审计项目中贯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念的实践性资料并不多见。而要将这种新型审计模式贯彻到内部审计全过程,就必须在如何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方面有所突破。 二、国内外关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内外运用情况研究 目前内部审计领域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运用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宏观层面,即在编制年度审计计划、选择审计项目时采用这一方法,而在微观层面,即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还非常有限,如Marco Allegrini,Giuseppe D'Onza(2003)对在意大利上市的前100家大型企业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25%的企业未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67%的企业只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中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只有8%的企业在年度审计计划编制过程和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采用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并未在具体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界定研究 理论界对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李曼(2010)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要关注风险,依据风险选择项目,识别风险,测试管理者降低风险的方法,并以风险为中心出具审计报告,协助企业风险管理。这里的“风险”不仅是指“审计风险”,还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内部审计的英文文献

内部和外部审计监督的实证比较 理查德?L.拉特利夫、理查德?L.詹森、詹姆斯 C.弗拉格 管理审计杂志,第8 卷,第2章,2006 年,第9-16页 ? MCB 大学出版社,0268-6902 引言 审计监督项目的对象包括所有可以确保审核有效地进行的必要活动。监督一个审计项目与向管理方提出的审计报告息息相关。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其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出正确的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包含约定计划和监督。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以及其在美国的总部与新西兰的区域分会在其《内部审计专业实践标准》中也提到:“审计工作应妥善计划和监督”。 总体审计项目监督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那些计划已得到批准的审计工作的监督。 内部审计师协会(IIA)重点要求审计项目应得到“妥善监管”,其中包括: ●指导审计人员的工作分配 ●监督审计方案的批准 ●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审计底稿 ●保证足够的审计报告 ●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 ●监督审计过程中记录并保留证据 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在审计准则4中明确指出:“审计工作者应当小心地直接监督和审查那些委托助理们完成的工作。”为达到本文研究目的,这里引用准则4中提到的审计监督方面的术语包括“方向”“监督”“审查”。 “方向”包括“告知助理他们的职责和审计程序的目标”,督促他们并且“让他们知道那些可能会影响整个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及进度的事项……”。准则针对正确的审计工作列出了时间计划表、计划备忘和审计书面方案。 “监督”包括监察审计工作的进展、对审计工作计划中要求修改的部分提出警告以及用自己的专业判断来解决问题。准则中同时还指出:对每一项由助理完成的工作必须进行检查。 尽管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和新西兰社会会计师公会提供了一些关于审计监督的指导性意见,但除了公会简要的未明确定义出规划的时间表、计划备忘以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