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人类的家园_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同步测试新版浙教版

第3章人类的家园一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

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_、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__6378__千米, 径约为

__6357__千米,仅差0.33%。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赤道周长约

2 .地球内部的结构与煮熟的鸡蛋相似,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母分雇集训

【夯实基础】

1?读图3- 1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D )

A. ①T③T② B .③T②T①

C.②T③T① D .③T①T②

2 .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A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B .人造卫星上天

C.郑和下西洋D .人类登上月球

3.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时,会出现如图3—1 —2中①?③所示的现象,

的地理事实是(B )

1

①②③

图3—1 —2

A.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 .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4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C )

A. 6378千米B . 6357千米

C. 17千米D . 18千米

5.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D )

两极方向的半

__4万—千

米。

__地壳__和_

这种现象反映

A. 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 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 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6 .软流层位于地球内部结构的哪个部位(C )

A.地壳B .地核

C.上地幔D .地幔顶部

7 .自从有了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兔子们很不服气。有甲、乙两只兔子,身体强壮,意志坚定,夸下海口要跑步绕地球一圈。甲兔子绕赤道跑一圈,乙兔子绕两极方向跑一圈,且跑的速度一样,日行1000千米。

请问:

(1) 甲、乙两只兔子,哪一只先跑完一圈?为什么?

—乙兔子先跑完。因为地球两极方向的半径比赤道半径小_。

(2) 甲兔子绕赤道跑完一圈要多少天?

__40 天。

8.读图3- 1 —3,并回答问题。

(1) 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飞机升得越高,望得越远,

这些现象说明地球表面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球面。由此,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2) 请再举一个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实例:一麦哲伦等航海家的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

拍摄到的地球照片_ 。

【能力提升】

9 .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B )

A. “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 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

C. “神七”拍摄的地球照片

D. 月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

10?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星球,这是因为(D )

A. 地球外面大气层的干扰

B. 过去人们测量有误差

C.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 地球赤道半径与两极方向半径相差很小

11?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

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B )

A. 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 张衡的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次大飞跃

C. 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 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12?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修成正果。这天,佛祖召见悟空,说土行孙要与他比试本领。

闲来无事的悟空高高兴兴地到了西天。请你结合材料,帮悟空解决下列问题:

(1) 悟空与土行孙商定,两人从西天的某地出发到地球的另一面去,谁用的时间短,谁就得胜。土行孙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目的地。过了一会儿,孙悟空才气喘吁吁地赶来:“你怎么比我还要快?”土行孙说:“我通过的距离比你短啊!”聪明的同学们,你能告诉悟空,土行孙穿地而行的距离是(C )

A.十万八千里B . 6378千米

C. 12756千米D . 4万千米

(2) 悟空很不服气:“想我老孙,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 “那有什么。”喜羊羊来了,“我站在这里一动不动,一天下来还能行八万里路呢!”喜羊羊所说的“八万里路”是指地球的

(B )

A.平均半径B ?赤道周长

C.极半径D .地球表面积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5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

还有不少人病死在途中。

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介入岛上部族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

船队只剩下1艘帆船和10多名船员。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于1522 年9月回到原出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材料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如图3- 1-4所示。

旷邸尸]205]8?°|耳]“百0°Qt

0°60。1201I&U 120°60°0°

图3- 1 —4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__球 _____ 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

出发点。

⑵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

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大西—洋。

(3) 你能够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什么?

【答案】科学探究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

想、探索与实践,需要多方考证,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合理即可)

【拓展创新】

14.下列古诗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A )

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如图

3—1 —5中图甲所示;还有发生月食时,在月球表面可以看到圆弧状的地球阴影,如图乙所

示。如果只根据上面两个例子,是否就可以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你的理由是什么?

甲乙

【答案】不能,如果地球是圆的或圆柱体,看到的影子边缘也是弧形的,也能先看到帆船的最高部位--- 桅杆。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6.地球的形状

Mark 6.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难点】 1.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教学准备】 纸船、瑜伽球、桌面、大纸板、小立方体、小球、手电筒、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出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地球) 2.教师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地球究竟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3.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太大了,人站在地球上,只能看到陆地和海洋的一部分。其实在飞出地球之前,人类就已经知道地球的形状了。那么人类是怎样逐步正确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2.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 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张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看一看这两张图片,并读一读下面的文字,了解古代印度人和古代中国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教师小结:这就是最初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这个时候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的都是“天圆地方”的猜想,他们都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不过,后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交替循环,又使古人做出了另一种猜测。 3.课件出示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 教师:可是张衡的浑天说和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并没有被世人所接受,这是什么原因 ll

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探索的艰辛过程以及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 球形状的一些问题。(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与表达交流的学 习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 程,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赖以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就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地球仪、火柴棍、纸船。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共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的科学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地球的形状》。 二、简单交流,了解进程 (一)了解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请大家说说地球到底就是什么形状的呢? 2、您就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知识) (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如今人类通过科技能从各种途径认识地球的形状,但古代人们就是如何认为地球的形状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中相关资料并汇报。 2、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展示。 3、填空练习,教师小结。 (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锅);地像一个(方形棋盘),就是(平)的。 (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就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

《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 要性。 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利用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的例子生动的教育学生的爱国激情以及对未来地球和宇宙发展的展望。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地球上的生物,也了解了一些组成我们生物世界的微观世界。当我们抬头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茫茫的宇宙,那时候,你的脑海中会想些什么呢?你对宇宙和地球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1、宇宙有多大,中心在哪里? 2、有没有外星人,星星离地球远吗? 3、…… 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古代中国人——浑天说,盖天说,天圆地方。 (2)古代印度人——地球是个大圆盾,由大象(一个民族的象征)驮着在龟背上。 (3)古代巴比伦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中国人也拍到了第一张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但如果你古代人,他们没有走出过地球,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你可以通过那些现象去判断地球的形状呢?

全班分两大组讨论,竞争看谁讲的例子更多,更有说服力,同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太阳和月亮的东升西落;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驶来的帆船,船帆先出现。 模拟篮球实验:老师演示,全班一起观察,讨论:在篮球表面移动的铅笔,慢慢的从下到上开始消失,而木板上的铅笔则不会消失,这个和帆船消失远去的原理一样,证明地球是圆的。 2、看地球外貌,让学生自己分析了解地球。 可以每一排派一个代表,描述地球的外貌特征——形状,颜色,陆地,海洋和大气(通过各种从太空拍摄的图片进行讨论) 3、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 经过精密的计算,我们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像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二、地球的大小 但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想必,只长了21千米,仅差0.33%,所以,肉眼看不出。)由地球的赤道半径算出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理解4万千米的长度:课后练习2:一个人日行50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圈要走800天——环游地球80天。) 三、人类了解地球的历程 大航海时代的哥伦布和麦哲伦,以及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都对地球的认识做了很大的贡献。(课后通过网络或书籍更详细的了解) 四、我们的地球家园 地球只有一个,人类已经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虽然已经开始探索外太空(插入我们载人航天的事例和对外太空探索的简单计划),但毕竟这个探索的时间是相当长的。 外星人来到地球,在进入大气层前,会看到什么呢? 伊拉克油田上空的黑烟;洪水冲过留下的黑色痕迹;沙漠化留下的一片黄色土地——这就是我们的绿色地球吗? 爱护地球,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因为,地球只有一个!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练习《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科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A.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2 . 下列各项中,不能完全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麦哲伦环球航行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枙杆最后消失 3 . 下图为地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地球各圈层从内到外依次为() A.地核、地幔、地壳B.地核、地壳、地幔 C.地壳、地核、地幔D.地幔、地核、地壳 4 .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应很好地认识它。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的圈层结构由地心到地表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B.地球上的自然灾害都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C.火山和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D.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5 . 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麦哲伦航海 C.在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D.大海中帆船在远处逐渐消失的过程 6 . 下列不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形的证据有()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远去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日食的阴影是弧形的D.哥伦布的环球航行 7 .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B.从飞机上看地面,地面是弧形的,说明地球是球体 C.早上太阳由东方升起,晚上太阳于西方落下,说明地球是球体 D.看到远航归来的船只最先出现桅杆,渐渐地才能看见整个船只 8 . 下列有关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全

第一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 现象。 2、变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 现象。 二、填空 1、从五至六年级的时间里,我们的生长与往年相比(身高)和(体重)明显加快。 2、(青春发育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女同学比男同学发育要(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0至12岁);男同学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2至14岁)。 3、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五个阶段。我们正处在(少年期),还要经历(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4、动植物都有(遗传)和(变异),(遗传)与(变异)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课地球 一、填空 1、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他们对地球的认识是(居住地中心说);我国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天圆地方说);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于是提出了(地球说)。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意大利(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率领约90名水员操纵3艘帆船,历经2个月零9天的艰苦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 4、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9月率领(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西穿(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与1522年9月回到原3出发地(西班牙),历时(3)年,这是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5、地球上的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非洲)、(亚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球内部构造的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地球内部构造的简介 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例如,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 克/厘米3。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 2.7 克/厘米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5 克/厘米3 为大。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个组成部分。 地壳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大陆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45 千米,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70 ~80 千米。1909 年A.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界面的存在,在此界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秒突然增至7.8 千米/秒。这个分界面后人称之为莫霍界面。大陆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下地壳较软。海洋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大陆地壳均匀。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2800 余千米。1914 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界面深度为2900 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 千米。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 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岩石圈下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 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

冀人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5.20 地球的形状 教案

第二十课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 能说出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 能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3. 能说出地球仪的结构。 4. 能说出在地球仪上找到某个国家的方法。 科学探究 1. 能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形状的科学事实。 2.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表述结果。 3.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 能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探究兴趣。 2.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EST) 能说出科技进步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地球形状的阅读资料、地球仪、课件等。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地球形状的资料、自制模型、《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1 课时。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引导: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还可以领略山川广布的丘陵和平原(课件出示图片)。那同学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2. 提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有哪些假说? (二)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1) 讲述: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提出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宇宙思想,但这些都仅仅停留在直觉或猜想的层面。除了以上假说,人们自古以来为探索地球的形状做出了很多努力。阅读你手中的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2) 出示阅读方法:先根据阅读目的来选择有用的资料;再快速阅读找到关键词句后用笔勾画出来,做上标记。 (3) 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整理资料。 (4) 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5) 总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从直觉(“盖天,说”、天圆地方)到猜想(“浑天说”“宣夜说”),从猜想到验证(麦哲伦,环球航行)再到确认(地球卫星照片),最终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 (6) 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例?(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只,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说明海平面并不是真正的平面;远观高塔时,看不到塔身的全部等。) 2. 观察地球仪。 (1) 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轻易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和认识地球仪吧! (2) 出示观察方法:①观察地球仪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②观察球体表面的颜色及线条。 (3)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 (4) 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 (5) 讲解①地球仪绕“地轴”运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仪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地轴”和球体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 ②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在地球仪上,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④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

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绕着太阳转教案冀教版

地球绕着太阳转 【教学目的】 1.能用模拟实验研究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2.能调查本地动植物受四季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行记录。 3.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关系的概念。 4.能用文字或图的形式把四季的显著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是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公转是引起一年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教学过程】 一、模拟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这一科学事实。但是对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地球运动又引起了哪些自然现象等,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教材用文字的形式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呈现了出来,要求学生通过科学阅读,分析整理资料,来加深对自转相公转的认识。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资料,培养学生从科学阅读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填写下表: 1.对于"地球上的季节变化与什么有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渡曟從麌從际上是一个验证实验。通过多次模拟演示、反复的观察,来分析理解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模拟实验的关键是要考虑用什么来模拟什么。本实验要引导学生考虑分别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公转的轨道、用什么来模拟地球和太阳、用什么来模拟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等。 2.可以按照教材上的图示来做模拟实验,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模拟地球的公转。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要提醒学生地球的公转是自西向东逆时针的方向,千万不能转错方向。二是要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三是实验的条件最好选择室内光线比较暗的地方,灯光最好选择直线光源(如手电筒等),这样便于学生观察。 3.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同学转动地球仪,其他同学注意观察。重点要指导学生观察春、夏、秋、冬四个特殊位置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这个实验需要反复多次,学生需要反复观察、反复分析推理。重点研究地球公转过程的规律,如地轴的倾斜等。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引起了太阳在地球表面南北两半球直射点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是引起南北两半球四季交替变化的根本原因。 4.实验中要求学生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记录下来,并用自已的语言解释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季节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地球的形状1

《地球的形状》创新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 2、了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 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 地球仪、纸船、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件出示轮船在大海上航行逐渐消失的画面。提问:如果这艘轮船一直向着同一个方向航行,它最终会到哪里去呢?学生猜想发表意见。你想不想知道正确答案呢?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 在1519年,葡萄牙有一个航海家叫麦哲伦,他就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自己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提问:麦哲伦的轮船从葡萄牙出发,绕了一圈后又回到葡萄牙,我们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地球到底是不是球形的。 (二)探究地球的形状 1、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一下。

(1)教师演示小船在地球仪上出港进港的方法,边演示边讲解。小船是由船身和船帆两部分组成的,从你面前开向地球仪的另一面叫出港。从地球仪的另一面向你开来,叫进港。仔细观察船在出港时什么先消失,什么后消失;船在进港时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学生分组实验。 说明注意事项:船在地球仪上航行时眼睛看的位置要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观察船帆和船身的变化。船行进的速度一定要慢。(教师示范观察方法) (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船的变化情况。学生实验速度较慢,给足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结果。同学们实验做得非常认真,观察也很仔细。 (2)学生实验,小船在桌面上移动的情形,提出注意事项:视线要与桌面保持平行。(教师示范观察的角度)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猜一猜,小船在桌面上一直走下去,不拐弯,能否回到原地?交流汇报。 你们今天学会了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力又提高了一步,以后继续努力。 提问:比较这两个实验船身的变化有什么不同?最后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教师:科学探究,不仅要会动手,还要会动脑。 教师小结:船在地球仪上出港时,船身渐渐地先看不见了,只看到船帆,最后连船帆也看不见了。进港时,恰恰相反,先看见船帆再看见船身;在桌面上移动时,帆和船一直都能看到,这与我们在码头看到的轮船行驶中船的变化是一样的。地球仪是球形的,说明地球也是球形的。这与麦哲伦的看法是相同的。 同学们也能像科学家们一样,用实验来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努力吧!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h b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 一、选材依据 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课1课时。 二、教材分析 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对于地球的探索自古就有。地球从最原始的“天圆地方”到现代的地球是圆形的概念,现代科学家又进一步地深入地壳,从内部分析其组成。这些都为我们正确认识地球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对于自出生以来认识的概念“地球是圆的”根深蒂固,无法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人们对这一概念形成的历程。而且这一概念需要进一步地加深,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根本上巩固这一概念。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人们认识中的形状的不断变化过程,并能用生活经验出发证明“地球是圆的” 2.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其内部结构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理解球是圆的同时,学会运用生活知识证实,将概念内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并举例证实“地球是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严谨的科学态度,为学习科学打下基础。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的特点。 2.教学难点:从生活经验出发生动地证实“地球是圆的”。 六、教法学法 1.教法:讲授法、实验总结法 2.学法:小组讨论法、实验证明法 七、教学工具

1.多媒体课件; 2.实验用工具:篮球、直尺、铅笔。 八、教学设计

八、板书设计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一、地球是个球体 1、证据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麦哲伦环球航行 月食时的轮廓 “篮球实验” 站的高,看的远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半径=6378Km 两极小21 Km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 从外到内分三层: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 软流层

探索地球内部结构

探索地球内部的结构 文晖中学章舒垚 我的父亲一直是个地理迷,而最令他困惑的是地球内部的构造。到了初一下半个学期,科学书中的第4章终于讲到了地球,我也一直带着爸爸的疑惑在探索着。 在书本的认知为: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很相似,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3层,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其实,谁也没有真正到达过地球的内部,虽然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二三百万年。可是它的内部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有人说,如果我们向地心挖洞,把地球对直挖通,不就可以到达地球的另一端了吗?然而,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仅为地球半径的1/500,所以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还是很不准确的。 直到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也根据以上的论证,我明白了其实书上讲到的内容也并不是绝对的,只是人们认为这种观点趋向于主导。而火山的活动,喷发后沉淀到地面的火山灰会把城市淹埋,而炽热的熔岩流会使大地变成盘土,而这些熔岩来自哪里,是来自地心的吗?而科学的解释是:在地幔上分布着一个呈部分熔融状态的软流圈,其深度在60-400公里左右,是液态岩浆的发源地。由于莫霍面上下物质都是固态,其力学性质区别不大,所以将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部分统称为岩石圈。 如此,从这个角度看,也似乎证明了课本上的理论是正确的。但是,科学是永远不会停滞不前的,就如同原子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一个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以使论证更接近事物本质。那么人类没有真正涉入地心中去,总会有新的理论诞生。 科学家们一直利用一个办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铜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人们还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 现在,科学技术成熟,人们可以更清晰地对地球内部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对地球内部深处进行扫描时发现,在地球的东亚地区下面存在一个巨大的水域,水域的水量不小于一个北冰洋。这是在地球的深处第一次发现有如此大的水域。这项发现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地震学家维瑟逊和他以前的学生——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一起研究的结果。 地球内部首次发现庞大水域 维瑟逊和劳伦斯一起分析了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震波装置收集的多达60万份震波图,他们研究发现,在亚洲大陆下面,地震波出现了减弱的现象,而且地震波传输的速度也有所减慢。维瑟逊解释说:“水可以减缓地震波的传输速度,通过地震波在亚洲大陆下的这种显著减弱和减缓的现象,我们可以预测在那里存在着大量的水。” 之前人们的预测认为,当海底的冰冷岩层浸入数千英里的地球内部时,地球深处的高温会将岩石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维瑟逊说:“我们这儿发现的结果正和这一预测相吻合。当岩石中的水随着海底岩层下沉时它是冷的,但随着水越浸越深,温度也开始上升,岩层开始变得不稳定,并最终失去岩层中的水分。”水汽上升后,地球的一层就变成了水饱和区。维瑟逊说:“虽然那部分看上去仍像是固体岩石,但如果把它放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就可以发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意图/方法/操作 教师活动 (讲/操作) 学生活动 说明/预期效果 /预期反馈调控 引入 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 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层 的,分几层呢? 三层 … 师:咱们的地球也像一个 蛋,是不是也和鸡蛋一样可以 分层吗?怎么知道? 板 书启发讲解 板:“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鸡蛋可以剥开看看有几 层,那么地球咱们可以剥开看 吗? 不可以 地球不 能剥开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怎么 样知道地球圈层? 启发 既然不可以,那我们怎么 知道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呢 地震 波、钻探岩 芯、火山喷 发物 结合课本可能得出 承转 提问 引导启发讲解 明确: 我们了解地理圈层的结 构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方式 两种波的速度一样吗 大家把一个小石子丢进 水里,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时如果上面有一个软木塞, 会不会随着波纹向外扩散 什么是 地震波 以石头 入水处为中 心有波纹向 外扩展 会/不 会 师:当地震发生时,地下 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 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 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 之分。 师:木塞将上下跳动,但并 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 被石击起的波慢慢向外散 去 这与地震波相似(1) 读图 分析 学生看图,介绍,提问: 1.图中哪一种波比较快? 2.两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发 生了什么变化? 3.这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 看图 思考 1.纵波。这也是为什么地震 时人们先感觉到上下抖动,再 左右摇摆的原因了 2.两波都在大约33千米处 突然变快,到大约2900千米处 发生转折,横波消失,纵波变 慢。 3.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 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 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 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并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意识到科技发展在人类认识事物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 3.了解地球形状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初浅感受地球的大小。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时经历的曲折过程。 教学难点:能尝试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地球是个球体的结论。 教学准备:课件,小船模型(带桅杆)、瑜伽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地球和月球图片 师:我们知道了月球的形状,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问题。 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人类是怎么知道地球形状是一个球体的呢?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1.师生交流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关于不同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及学说的资料。首先,就请大家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相应的补充介绍,并进行相应的板书。 (1)古代中国人的猜想: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个锅,是半圆的;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2)古代印度人的猜想: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只巨大的海龟身上,海龟又蹲在一种巨大的蛇身上。他们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张衡的“浑天说”: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根据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循环交替的现象,提出了“浑天说”,他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三、人类的疑惑 1.月球被地影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2.帆船进港时,往往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提出疑问:地球到底是不是平的? 提出问题: 1.如果地球是平的,远航归来的船只将看到什么现象?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地球

调查问卷(问答题) 1.说说你了解中的地球,知道多少写多少! 2.你了解唐山地震吗? 3.你知道中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吗? 4.你了解沙尘暴这些自然现象吗? 《我们的地球》的实验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1.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1.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1.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8.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5.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1.4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1.7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3.2了解火山喷发现象。 3.3了解地震的现象。 5.6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8.1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3.4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3.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7.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8.1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本单元的内容: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表面 3、地球的内部 4、火山和地震 5、地表的变迁 单元结构图 课题:地球的形状 课程标准: 1.5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1.6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1.7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8.2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目的: ●能够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七年级科学上册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一学期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 七年级科学上册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北山镇学校 蓝小燕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更科学更生动的来了解地球的形状。通过课件让学生更形象的接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生:聆听歌曲《地球的孩子》 师;引导学生爱护地球、了解地球。 二、新课教学 思考与讨论:1、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你来描述一下。 2、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与你对地球的认识,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 引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现象使人们对之前的认识产生怀疑。 活动: 参阅课本83页《活动》,把排球和桌面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把铅笔的头竖直朝下,分别在桌面、球面上移动一段距离,观察铅笔的长度和铅笔头随位置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动前思考: 铅笔头相当于 ;铅笔的笔身相当于 ;排球相当于 。 现象记录: (1)铅笔在桌面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长度 (有或没有)变化。 (2)铅笔在排球表面上由近及远移动,看到的铅笔 (笔头或笔身)先消失, 这与海岸上远去的帆船 (桅杆或船身)先消失的情况相似。 实验结论:地球的形状是 的。 思考和讨论:1、你还能列举地球是个球体的现象和验证方法吗? 2、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3、到底有没有天涯海角呢?

我们的地球(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答案)

修文县久长镇中心小学 六年级2012—2013—1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形状; 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我们居住的地球如(鸡蛋)形状; 3、古希腊学着(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球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4、人们通过观看远处的航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在看见船身,推测出地球是(球形); 5、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通过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一直朝西行,最终又回到西班牙。(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并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6、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这时发现地球是(椭圆)形状的。 7、地球上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和深浅不一的(沟壑),地球上还有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海洋)。地球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8、现在,人们利用(飞机)和(卫星)在空中拍摄地面,获得地面精确的、全景式的地球面貌; 9、人类现在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十四)千米; 10、科学家通过(地震)和核试验时产生的(地震波)来猜测地球内部的秘密; 11、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 12、(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13、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14、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 15、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16、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迅速躲入桌子下面)或(站立到房间的墙角处)或(迅速离开楼房到开阔地带);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年级:七年级上学科:科学课堂导学案编制:审核: 教学内容:第3章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第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在不断深化,知道一些证实地球是圆形的现象和方法。 ] 2.了解并能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从我国的载人航天成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从宇宙空间看地球,发现一些地球的污染,意识到珍爱地球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 1、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的,地是的。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 先提出了大地是形的设想。过了2个世纪,亚里斯多德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是形的,由此推断地球是个体。 ) 2、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球体,它的赤道半径是。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是个圆球体 5、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其中地核又可分为和 二、精讲导学: % 探究一、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演示实验:铅笔分别在篮球表面和模板表面移动篮球表面和模板表面上移动铅笔,其长度和铅笔头位置的变化。在木板上移动,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的移动(会、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的铅笔,其长度随铅笔位置的移动(会、不会)发生变化。此实验证实了() A 地球是个球体 B 物体长短与观测距离有关 C 物体长短与运动表面大小有关 D 物体长短与观测角度有关 [ 例题:分析粉笔在水平板上和球面上远去的现象: (1)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应与 上述_______ (填‘‘(1)”或“(2)”)相似,说明大洋面是_______ (填“平面”或“曲面”).(2) 麦哲伦的环球航海(实例) 2、现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复习题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单元复习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地球表面千姿百态,上面有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沟壑、平原、山地、海洋与岛屿等。 2.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了获得精确的全景的地貌照片,人们采用的拍摄方式是航空拍 摄。70年代以后,为了获得更精确、清晰的地貌照片,人们采用的拍摄方式是卫星拍摄。 3.地球内部温度高,压力大,那里有炽热的岩浆。 4.科学家是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构建的。 5.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6.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7.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8.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9.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10.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1、我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2、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 二、判断题 1.地表变化导致喜马拉雅山从海洋变成了陆地。(√) 2.侵蚀是指岩石的风化。(×) 3.人类改变地表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4.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的环球航行。(√) 5.假如以每天走8小时,每小时走4千米的速度,绕地球赤道一周需要3年多。(√)6.地球表面千姿百态。(√) 7.张衡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8.风化后的岩石被磨蚀、搬运的过程叫做侵蚀。(√) 9.在地球内部,地幔最深,地壳最厚。(×) 三、选择题 1.(③)第一个提出地球是个球体,(②)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第一个 亲眼看清地球是个球体。 ①加加林②麦哲伦③亚里士多德 2.地球赤道半径约为(②)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为(③)千米。 ①510067866 ②6378 ③40091 3.1976年,我国某城市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这个城 市是(③)①上海②台湾花莲③河北唐山④北京 4.(①)会发生地震。 ①地壳岩层在断裂时②地壳岩层在褶皱时③地壳岩层在平静时 5.候风地动动仪是(②)发明的①卡蒂娅·喀夫物夫妇②张衡③毕昇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案

地球的内部圈层教案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撰写者:杨慧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第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要求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圈层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还有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具体分析如下: ①利用教材之外补充的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和教材中的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基本能完成课标要求。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主要说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变化情况和四大圈层特点。 ②对于其他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但是对外部圈层相互作用形成自然环境的描述过于简单,因此需要补充相关材料,而重点在于对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方面。在对这一部分自然环境学习的基础上,可知人类通过长期活动创造了人文环境(也有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组成地理环境。由此得出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结论。 因此本节内容旨在从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课标要求: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②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 ③能够区分横波和纵波的特点以及岩石圈和软流层的范围。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建立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②确立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形成地球系统观念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②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③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2.难点: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极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教具和课时安排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1课时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假说,到麦哲伦航海旅行,再到人类登上太空看到地球,当地球的形状第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才最终确认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事实。 本课学生将重历人类认知地球形状的过程。很久以前,人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但有一些现象,如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这些现象并不支持古人“天圆地方”的猜测。于是人们猜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而后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为“地圆学”提供了直接证据,人们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聚焦环节,教师要将学生代入古代的观测条件,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个情境营造很重要,也是本课探究的前提。“天圆地方”的观点,是人们根据生活现象观察总结的一个经验性的猜想。但是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现象,例如海边的船用望远镜总是先看到帆顶;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人们开始认为地球可能是球形的。探索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理解和推测,如果地球是方的,就不能出现“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的现象;如果地球是方形的,那么在月球上的影子也应该是方形的,这与我们的生活现象不符合,所以地球可能是球体。如果地球是球体,那么围绕地球走一周,是可以回到起点的。麦哲伦的航海旅行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