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摘要: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面对频繁的地

质工程建设,各种的自然资源逐渐地呈现出匮乏的趋势,而且地质环境和生态环

境都发生了变化。地质灾害不仅破坏各种工程设施,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

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防治1.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自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地质工程学,是研究

与解决从规划到竣工乃至工程运行后效的全过程的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的科学。地质工程学研究范畴涵盖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两个方面。岩土工程是指工程

建设中涉及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

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含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

管理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地质活动的异常而形成的不良地质现象。它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

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找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

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通过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减少岩土地质灾害的损失成了目前

岩土工程事业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2.地质灾害的成因我国地质灾害按照诱发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由自

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属于自然地质灾害;二,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属于人为灾害。岩土工程引发的自然灾害通常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

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等特点,一旦发生就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

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

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的主要危害因素。

2.1 自然灾害2.1.1 滑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

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

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其产生的原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2.1.2 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

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

采掘矿产资源;道路工程开挖边坡;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堆(弃)渣填土;强

烈振动。

2.1.3 泥石流。泥石流是暴雨、洪水携带沙石和坡面松散破碎岩土体的洪流,

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大量的粉砂及粘粒的粘稠

泥浆推动粗大固体碎屑物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

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

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

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2.1.4 地面变形。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1)地面沉降

有自然的地面沉降和人为的地面沉降。自然的地面沉降一种是在地表松散或半松

散的沉积层在重力的作用;人为的地表沉降主要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地基软弱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