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特征

肝硬化的特征
肝硬化的特征

肝硬化的特征

*导读:肝硬化的特征都有什么?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发生轻微病变的时候,大部分健康的组织尚能够应付日常代谢活动的需要,所以不容易发生不适的症状。很多肝病患者正是忽视了肝病的早期表现,所以肝硬化病情加重。……

肝硬化的特征都有什么?肝硬化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在发生轻微病变的时候,大部分健康的组织尚能够应付日常代谢活动的需要,所以不容易发生不适的症状。很多肝病患者正是忽视了肝病的早期表现,所以肝硬化病情加重。

这种疾病如果不早日进行治疗,也会导致人们发生肝纤维化,所以大家知道肝纤维化的发病原因都有哪些后,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内过度蓄积,造成肝脏的持续性损伤,导致肝细胞的脂肪变性、脂质代谢的紊乱,使肝脏对炎症反应和各种肝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增高,进而促进肝脏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1.病毒性肝炎:目前在中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是引起门静脉性肝硬化的主要因素。

2.酒精中毒:长期大量酗酒,是引起肝硬化的因素之一。

3.营养障碍:多数学者承认营养不良可降低肝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肝硬化的间接病因。

肝硬化的特征都有什么4.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剂、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蝶呤、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黄曲霉素也可使肝细胞发生中毒损害,引起肝硬化。

5.循环障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血性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6.代谢障碍:如血色病和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

7.胆汁淤积: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胆红素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由肝外胆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8.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时由于虫卵在汇管区刺激增生成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可引起显著的门静脉高压,亦称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要注重中医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优势。中西医相结合对肝纤维化如何治疗有非常显著的疗效。但要保证用药安全,盲目过多地滥用一般性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肝脏恢复。对肝

脏有害的药物如异烟肼、巴比妥类应慎用或忌用。

肝纤维化的进展取决于导致肝损伤的因素是否存在及肝脏

病变是否继续活动。如果消除了致病因素、肝脏病变活动停止,则绝大部分肝纤维化会自发恢复。基于这一认识,对肝纤维化的病因学治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以上就是肝硬化专家为您介绍的肝硬化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您可以即时在线咨询我们的专家进行解答。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临床病例讨论 例一 患者梁某某男性,50岁,因“乏力、食欲减退2年腹胀3月,加重3天”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中老年男性,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否认长期饮酒史,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 2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呕血、黑便、黄疸不适,未引起注意,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月前患者自觉腹胀,四肢浮肿,曾到当地中医诊所就诊,于中药水煎服,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近3天自觉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我科,发病以来,食欲差,小便略减少,日均600~700ml,大便一天两次,量约200g,色黄,质软,非陶土样,夜间睡眠差,体重近期少许增加。 3 查体:T36.5℃P100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体重75kg 腹围110cm 神志清,面色晦暗,无扑翼样震颤,四肢见色素沉着,前胸面颈部见数枚蜘蛛痣,双手见肝掌,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患者直立时下腹部饱满,仰卧时腹部两侧膨隆呈蛙腹状,见脐疝,无腹型及胃肠蠕动波,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上,脐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脐周静脉呈海蛇头样,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剑下3cm可触及,质硬,表面欠光滑,脾脏轻度肿大,

莫菲氏征阴性,液波震颤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四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生理发射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 4 辅查:ALT 380 IU/L AST 400IU/L 白蛋白25. 5 g/L, 总胆红素39μmol/L;直接胆红素:19.3 μmol/L。 讨论 1、该患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 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该病的诊疗计划与治疗原则? 例二 病例摘要: 男,62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近日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继之神志恍惚来诊。检查:BP 80/50 mmHg,巩膜黄染,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计算能力下降,幻觉出现,睡眠时间倒错,有扑翼震颤,肌张力↑,EEG异常,Hb 60 g/L,血pH 7.48,血清钾2.8 mmol/L,血氨↑。 分析题: 1、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采用哪些治疗方法?乳果糖的作用机理? 3、患者发病过程中经历了肝性脑病几期?

肝硬化早期症状及考点

肝硬化早期症状及考点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也是各类医疗考试重点考的一个疾病。所以,今天中公医疗卫生网主要和大家分享肝硬化临床表现的相关内容。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很好理解,肝硬化就是肝脏质地变硬等一些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身体发生一系列的临床表征。此期通常会考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与代偿期的临床表现注意区分。 这种病理变化会引起我们身体发生什么样的症状呢?肝硬化病程缓慢,潜伏期长,临床上把它分为两期,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身体还能代替补偿肝脏的功能,此期症状可无可轻,主要是消化系统症状。重点在于失代偿期的症状,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全身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我们先来看下肝功能减退的症状,此期病人一般状况较差,精神不振,面色晦暗呈现肝病面容。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肝功能严重减退者会出现黄疸。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导致凝血障碍,会出现出血的症状,从而导致贫血。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病人体内雌激素增多,部分病人会出现蜘蛛痣、肝掌的病理特征。 针对于以上临床表现,考试中经常会考属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临床表现的是?蜘蛛痣形成的原因是?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

现?所以大家要着重记忆肝硬化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再来看下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由于门静脉高压致脾静脉压力增高。脾淤血而肿胀,形成脾大。门静脉压力增高,来自消化器官和脾脏的回心血液流经肝脏受阻,使门腔静脉交通支开放并扩张,建立起侧支循环,临床上重要的侧支循环有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门静脉压力增高,组织间液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因素引起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腹水。 以上就是肝硬化临床表现的重点内容,大家要重点记忆,以利于顺利的通过考试。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肝硬化肝功能损害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2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肝功能改变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病变程度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均呈正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也逐渐加重,并发胃黏膜出血的机会增多。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 近年来,随着对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内镜检查的广泛使用,门脉高压时的胃黏膜病变渐引起关注。被认为是门脉高压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总结分析本院2002-2007年62例肝硬化患者胃黏膜内镜学的改变与临床肝功能损害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门脉高压时胃黏膜损害的发生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28~69岁,平均50.2岁,病程1~25年。病因主要是肝炎后肝硬化,占47例,其余为酒精性肝硬化,心源性肝硬化等。1.2 临床表现本组资料中,全部患者均有乏力、纳差,双下肢浮肿、腹胀58例,不同程度呕血黑便29例,腹水37例,腹壁静脉曲张23例,皮肤、巩膜黄染12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47例,56例B超见门静脉扩张。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胃镜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胃镜检查,根据Smart[1]和Viggiano[2]等提出的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内镜分离标准,本组病例分轻度和重度两型。轻度PHG20例,表现为:①胃黏膜弥漫性充血;②黏膜有细小粉红色斑区或猩红热样疹;③胃黏膜覆盖淡黄色或白色网状分隔的复发性红斑区或“蛇皮样”改变。重度PHG 42例表现为:①胃黏膜点片状充血水肿或出血点;②胃黏膜有弥漫性出血或糜烂。轻度多局限在胃窦部,重度可见于胃窦、胃底、胃体或全胃黏膜,以胃底、胃体部居多。合并消化性溃疡14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3例(均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两型PHG患者的肝功能Child分级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PHG加重。见表1、表2。

肝硬化试题

选择题 1.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型病毒性肝炎 C.自身免疫性肝炎 D.丙型病毒性肝炎 E.药物中毒 2.肝硬变时,门静脉高压可引起 B A.男性乳腺发育 B.食管静脉曲张 C.氨中毒 D.凝血因子减少 E.黄疸 3. 关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B A.门静脉压力增高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C.低白蛋白血症 D.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E.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4.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B A.齿龈出血 B.脾大 C.黄疸 D.浮肿 E.肝掌 5. 关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正确的描述是 C A.一般起病急,伴高热、寒战,剧烈腹痛,出现板状腹、反跳痛B.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C.易出现顽固性腹水 D.治疗时应加强利尿治疗 E.应进行腹水培养,待培养结果出来后有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治疗6. 最能说明肝硬化病人已存在门脉高压的表现是 B A.腹水 B.门静脉增宽 C.脾大 D.痔核形成 E.食道静脉曲张 7. 对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意义不大的指标是 C A.腹水 B.白蛋白 C.血清电解质 D.凝血酶原时间 E.肝性脑病

8. 48岁,男性,肝硬化患者,有腹水。不规则服用利尿剂治疗,二天来出现嗜睡。体检:轻度黄疽,测血钠120mmol/L,血钾2.6mmol/L,氯化物92mmol/L,BUN 10mmol/L,血pH 7.5。21.此时最好的治疗是静脉滴注 E A.谷氨酸钠 B.谷氨酸钠+精氨酸 C.谷氨酸钠+谷氨酸钾 D.谷氨酸钠+左旋多巴 E.谷氨酸钠+精氨酸+10%氯化钾 9. 男,42岁,呕吐、腹泻2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 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Hb 90g/L,WBC 3.22×109/L,血糖7.0mmol/L,尿糖(+),尿酮(-)尿镜检(-)。对确诊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E A.血气分析 B.腹部CT C.肾功能 D.肝功能 E.血氨 10. 如果肝性脑病患者躁动不安,不宜选用 C A.东莨菪碱 B.地西泮 C.水合氯醛 D.扑尔敏 E.异丙嗪 11. 肝性脑病的治疗,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D A.禁食蛋白质 B.口服乳果糖 C.静滴精氨酸 D.肥皂水灌肠 E.补充支链氨基酸 12. 下列哪项体征对肝性脑病诊断有特征性意义 C A.肌张力增强 B.腱反射亢进 C.扑翼震颤阳性 D.腹壁反射消失 E.嗜睡 13. 下列最可能为肝硬化腹水的是 A A.腹水比重<1.016,蛋白=20g/L B.腹水比重>1.018,李凡他(Rivalta)试验阳性 C.乳糜样腹水 D.腹水细胞总数>109/L,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E.腹水细胞总数为108/L,分类以间皮细胞为主

肝硬化诊断及治疗指南

肝硬化诊断和治疗指南 肝硬化(Cirrhosis)的形态学定义为弥漫性肝脏纤维化伴有异常结节形成。仅有弥漫性肝纤维化而无结节形成(如先天性肝纤维化),或仅有结节形成而无纤维化(如结节性再生性增生)均不能称为肝硬化。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肝硬化是指上述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所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血清白蛋白降低、胆硷酯酶活力降低、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和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其破裂出血、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等表现。从病理学上来看,慢性炎症坏死首先导致肝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沉积(纤维化),继而导致肝小叶结构的破环和假小叶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实际由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临床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 一、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临床分类 1.根据肝脏功能储备情况可分为:①代偿性肝硬化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虽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少或腹胀症状,但无明显肝功能衰竭表现。血清蛋白降低,但仍≥35g/L,胆红素<35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多大于60%。血清ALT及AST轻度升高,AST可高于ALT,γ-谷氨酰转肽酶可轻度升高,可有门静脉高压症,如轻度食管静脉曲张,但无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②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疸,胆红素>35μmol/L,ALT和AST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患者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2.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①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肝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并伴在门静脉高压征。②静止性肝硬化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肝质地硬,脾大,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肝硬化的影像学诊断B 超见肝脏缩小,肝表面明显凹凸不平,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边缘变纯,肝实质回声不均、增强,呈结节状,门静脉和脾门静脉内径增宽,肝静脉变细,扭曲,粗细不均,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 二.肝硬化的诊断 (一)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方法1.组织病理学检查: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至今仍被认为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1994年国际慢性肝炎新的分级、分期标准建议将肝脏纤维化作为病情分期的依据,与分级(主要是炎症、坏死的程度)分别评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干组织评分方法包括Knodell, Scheuer, Ishak, Metavir, Chevallier等系统。我国1995和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也采用了相应的分级、分期标准,王泰龄教授也发表了改进了的肝纤维化的半定量积分系统。利用常规HE染色和各种细胞外基质的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甚至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可从肝组织标本获得许多的有关纤维化方面的信息;计算机图像分析等各种技术更能提供定量的资料以便于观察抗纤维化治疗的效果。目前在B超引导下采用自动肝穿枪进行肝活检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很高,病人的痛苦也很小。但肝活检也

精神病档案最新表格指导

附件4 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相关表格 (表格1-表格5为患者个人信息及随访信息内容的来源表格,其中灰色底色 标记的条目为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需录入的数据项。) 表1 个人基本信息表 姓名:编号□□□-□□□□□

表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表3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表5 重性精神疾病应急医疗处置记录单应急医疗处置单位:

填报人:填报时间:年月日表1-1 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 指导语:为了促进公众的健康,我们需要了解您身边的人(居委会的居民,村里的人,家中的人)是否曾经出现下述情况,不论何时有过,现在好或没好,都请您回答我的提问。我们保证对您提供的信息保密,谢谢您的帮助。现在请问您,有没有人发生过以下情况: 1.曾经住精神病院,目前在家。有没有 2.因精神异常而被关锁在家。有没有 3.经常胡言乱语,或者说一些别人听不懂、或者不符合实际的话有没有 (比如说自己能够和神仙或者看不见的人说话、自己本事特别大,等等) 4.经常无故吵闹、砸东西、打人,不是因为喝醉了酒。有没有 5.经常自言自语自笑,或者表情呆滞,或者古怪。有没有 6.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古怪,衣衫不整,甚至赤身露体。有没有 7.疑心特别大,怀疑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或者害他(比如给他下毒,等等)。有没有 8.过分话多(说个不停)、活动多,到处乱跑,乱管闲事等。有没有 9.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什么事情都不做,甚至整天躺在床上。有没有 10.自杀,或者自残。有没有 11.无故不上学、不上班、不出家门、不和任何人接触。有没有 注释: 1. 本问题清单用于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由基层医疗机构的精防医生或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如护士)在对知情人调查提问时填写。 2.调查提问时逐条向知情人解释清楚,使知情人真正了解问题的含义。 3. 每个问题答为“有”或“没有”。 4. 当知情人回答有人符合任何一条中任何一点症状时,应当进一步了解该人的姓名、性别、住址等情况,填写《重性精神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6-09-22T15:59:07.51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11期作者:陈珍进 [导读] 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给予肝功能检验,针对患者肝组织表现出的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评定,针对患者肝硬化疾病发展程度可以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获得满意的肝硬化治疗效果。 陈珍进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15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表现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对照组;临床对两组研究对象展开肝功能检验,对比肝功能检验指标。结果:在肝功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给予肝功能检验,针对患者肝组织表现出的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评定,针对患者肝硬化疾病发展程度可以进行详细了解,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获得满意的肝硬化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检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5.2;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1-065-01 患者在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后,临床存在较高概率出现肝硬化的情况。针对患者在准备实施肝硬化治疗过程中,临床展开肝功能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价值,通过实施肝功能检测,可以对肝硬化临床治疗方案的设计作出有效调整【1】。为了探讨对肝硬化患者实施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本文主要将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的观察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实验的对照组,临床均展开肝功能检验,最终对肝功能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75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9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9±6.36)岁;因为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导致患病的患者23例,因为表现出酒精中毒导致患病的患者17例,因为表现出循环障碍导致患病的患者15例,因为表现出代谢障碍导致患者的患者10例,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患病的患者10例。对照组(75例):男51例,女24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岁~8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33±6.39)岁;观察两组检测对象的基础资料,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对于观察组肝硬化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于第二天清晨,在空腹状态下对其静脉血(3毫升)实施采集,完成后,准备实施送检【2】。对两组检测对象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以及血清胆固醇含量等进行观察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临床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展开所有肝硬化患者以及健康体检人员检测数据统计学分析,肝功能检测结果实施t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以及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肝功能检验指标方面,观察组肝硬化患者同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临床对比() 3、讨论 肝硬化作为慢性进行性肝病的一种,于临床较为普遍,对此种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肝细胞表现出较大程度坏死以及变性的情况,患者的纤维组织以及结缔组织表现出弥漫性增生的现象。针对肝硬化疾病患者在实施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加以明确,之后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加以疾病治疗。对此临床确定有效方法对肝硬化患者实施疾病检测表现出显著的价值【3】。 针对肝硬化患者,临床通过实施血压生化检验,表现出检查费用低以及不会对肝硬化患者造成系列创伤等优点。经过本次研究发现,在血清胆固醇合成以及白蛋白合成两方面,肝硬化患者均显著低于健康体检人员,从而证明随着患者肝功能损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严重之后,上述两项指标的合成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对于针对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进行检测,针对患者表现出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可以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患者的肝细胞,其可以有效完成白蛋白的合成,当患者的肝细胞如果表现出坏死或者表现出变性的情况之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较易导致患者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情况。此外,患者出现了肝硬化的情况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表现出胆管胆汁酸淤积的情况,与此同时患者的白蛋白活性以及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也会因此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通过对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总胆汁酸水平以及白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针对患者表现出的肝功能损害程度可以进行仔细评定。 综上所述,对于肝硬化患者,临床通过实施肝功能检验,最终针对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可以进行准确反应,最终为肝硬化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准确参考依据。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 1、病情不稳定病人要及时处理转诊~病情基本稳定病人每月访视一次~如发现治疗效果不好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转为每两周访视一次~病情稳定病人每季度访视一次。 2、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 3、对新出院患者的第一次随访~确定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精神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4、对病情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 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 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师的治疗方案~3个 月时随访。 5、对病情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的患者:若无其他异常~主管医生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调整过一次剂量后~可每两周访视一次~若患者症状稳定或虽然明显但比上次已有好转~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 6、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询问和检查有无出现暴力、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和严重躯体疾病。若有~对症处理后立即要求住院治疗~并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7、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患者参加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8、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相关治疗。 9、随访前应了解患者家庭的基本情况~并通知患者家属~尤其对病情不稳定患者的随访要做好及时处理。 10、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11、积极做好每年精神卫生日宣传。 12、对所有精神病防治资料整理、归档保存。 13、及时了解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病人情况~并对村、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 14、每年节前布置村、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干部对易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排摸~并上报。

肝硬化失代偿期诊疗规范

失代偿期肝硬化诊疗规范 诊断 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依据:①有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等可导致肝硬化的有关病史;②有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③肝功能试验有血清白蛋白下降、血清胆红素升高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指标提示肝功能失代偿;④B 超或CT提示肝硬化以及内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常有困难,对慢性病毒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者应长期密切随访,注意肝脾情况及肝功能试验的变化,如发现肝硬度增加,或有脾大,或肝功能异常变化,B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回声不均等变化,应注意早期肝硬化,必要时肝穿刺活检可获确诊。 完整的诊断应包括病因、病期、病理和并发症,如“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大结节性,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同时,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不但有助预后估计,且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常用Child_Pugh分级来评估。 改良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方案 指标 异常程度的分数 1 2 3 脑病无1~2度3~4度 腹水无轻中等 胆红素(mg/dl)1~2 2~3 >3 白蛋白(g/dl) >3.5 2.8~3.5 <2.8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秒) 1~4 4~6 >6 PBC时胆红素(mg/dl)1~4 4~10 >10 注:5~6分属A级;7~9分为B级;10~15分为C级。 鉴别诊断 1.肝脾肿大的鉴别诊断如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必要时可作肝穿刺活检。 2.腹水的鉴别诊断腹水有多种病因,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腹水检查,与肝硬化腹水鉴别并不困难,必要时作腹腔镜检查常可确诊。 3.肝硬化并发症的鉴别诊断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针对病因给予相应处理,阻止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后期积极防治并发症,及至终末期则只能有赖于肝移植。 (一)一般治疗 1.休息代偿期患者宜适当减少活动、避免劳累、保证休息,失代偿期尤当出现并发症时患者需卧床休息。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肝性脑病时饮食限制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原则。盐和水的摄入视病情调整。禁酒,忌用对肝有损害药物。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验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10-22T14:37:04.6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作者:杨乃珍陈玉徐于秀 [导读] 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金葡素、奥沙利铂腹腔内注射联合射频透热治疗恶性腹水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杨乃珍陈玉徐于秀 (金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2116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viral hepatitis cirrhosis,VHC)患者的肝功能检验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为治疗组,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4例患者的血液标本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 (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血清胆碱酯酶 (CHE)、白蛋白( ALB )、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肝硬化依照child三个分级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变化。结果: (1) 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P<0.01)。(2) Child B、Child 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 A组,两组与Child A组比较(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同时其变化立玉可以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变程度,在临床治疗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123-02 肝炎肝硬化(VHC)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变化,如不及时施治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症[1],临床检测肝功能变化情况,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4例VHC患者,均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2]。其中男性83例,女性51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5.1±4.1)岁。按照CHILD-Push分级:本组134占54.5%;例VHC患者中Child A 73例,占54.5%;Child B级33例,占24.6%; Child C级28例,占20.9%。病程3-21年,平均病程(15.4±2.3)年。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124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4例,女性60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43.4±3.7)岁。排除标准:感染性疾病;近期接受过药物治疗者;肿瘤疾病者;腹部手术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如表1所示,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 [n, (x-±s)] 组别 n 男/女※年龄(岁)# 治疗组 134 83/51 45.1±4.1 对照组 124 64/60 43.4±3.7 χ2/t 0.893 0.872 P >0.05 >0.05 ※采用χ2检验,#采用t检验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检测肝功能指标。患者给予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同时比较Child分级A级、B级、C级患者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变化。试剂盒均由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轶和(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肝功能变化 治疗组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 2.2 不同Child分级肝功能变化 Child B、Child C组患者AIT、AST、ALP、GGT、CHE、ALB 、CHO、TBA水平均显著高于Child A组,两组与Child A组比较在统计

英文--肝硬化完整大病历

Complete Medical History General information Name: Du Donghe Sex: male Profession : retired worker Age:53 years Native place: Tian Jin Address:shenghe Department pujijian Road hebei district tianjin Marital state: married Nationality: Han th th 2012 Date of history taking :July 162012 Date of admission: July 16Narrator: the patient's daughter Reliability of the history: reliable The History Chief Complaint: weakness for 1 year, more severe with edema in lower limbs for half a year. Present Illness:1 years ago ,without significant causes,the patient began to feel weakness. No headache, dizzy, palpitation, shortness, abdominal pain or diarrhea . The patient went to the hospital in his town, and checked his

肝硬化失代偿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失代偿期)准入标准 (一)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肝炎临床上可分为: (1)轻度:临床症状、体征轻微或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2)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明显乏力、纳差、腹胀、便溏等,伴有肝病面容、黄疽、肝掌、蜘蛛痣、脾大并排除其他原因,且无门脉高压症者。实验室检查血清ALT和域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异常、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除前述条件外,凡白蛋白≤32g/L、胆红素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凝血酶原活动度为60%—40%,胆碱酯酶<2500U/L,四项检测中有一项达上述程度者即可诊断为重度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的实验检查异常程度参考指标~≤≥>< 项目轻度中度 重度 ━━━━━━━━━━━━━━━━━━━━━━━━━━━━━━━━━━ ALT和/或AST(IU/L)≤正常3倍 >正常3倍 >正常3倍 胆红素(μmol/L)≤正常2倍 >正常2~5倍 >正常5倍 白蛋白(A)(g/L)≥35 <35~>32 ≤32 A/G ≥1.4 <1.4~>1.0 ≤1.0 电泳γ球蛋白(%)≤21 >21~<26 ≥26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70 70~60 <60~>40 胆碱酯酶(CHE,U/L) >5400 ≤5400~>4500 ≤4500 (二)肝硬化(失代偿期) 失代偿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b—PughB、C级。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及失代偿征象,如血清白蛋白<35g/L,A/G<1.0,明显黄疽,胆红素>35/anol~,ALT和Asr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60%。可出现腹水、肝性脑病及门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明显曲张或破裂出血。 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2010-12-14 14:41【大中小】【我要纠错】

肝硬化病历

主诉:再发上腹不适、恶心、厌油、乏力1周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厌油、乏力症状;无发热及下肢水肿。未引起注意和重视,后来上述症状表现逐渐加重,随即到当地医院,做相关系统检查,报告结果提示:1.病毒性乙型肝炎。2.肝硬化。曾来院治疗好转后出院。近一周来上述症状又复出现,疑似肝病复发;遂即来我院门诊,以“肝硬化”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食欲不振,睡眠差,小便黄,大便无异常。 即往史:患者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曾来院治疗好转后出院。否认有“结核、伤寒”及其它传染病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及献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其它特殊不良嗜好。 婚育史:适龄结婚,家庭和睦。 家族史:父母已故,原因不详。否认家族中有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病史。 体格检查 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神志清,精神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头颅五官正常无畸形,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脓血性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外观无畸形,鼻通畅,鼻中隔无偏曲,鼻腔无异常分泌物,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苍白、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肋间隙增宽及变窄,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心音有力,节律整齐,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澎隆,叩诊呈鼓音。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区压痛叩击痛,肝脾肋缘未触及,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检查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巩膜无黄染。腹部澎隆,叩诊呈鼓音,腹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肋缘未触及,脾肋下3cm。肠鸣音正常。肝区压痛叩击痛明显。双肾区无叩击痛。 辅助检查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

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作用 目的研究和探讨肝功能检查对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肝硬化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入选病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10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检查,都无心、脑、肾、肝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在肝功能检查前禁酒类,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晨空腹采集经脉血3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测定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并将两组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除总胆汁酸指标相比健康对照组高,其他指标均低于健康组。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25例,Child B级56例,Child C级19例,其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下降幅度为Child A级0.05),具可比性。 1.2肝功能检查方法在检查前一天禁酒类,肝功能检查前一天晚上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清晨空腹采集经脉血3 ml,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如下: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 1.3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2];(2)年龄范围在14~85岁之间;(3)能听从医生做好各项检测;(4)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进行对比,多组间方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肝功能检查结果对比(见表1),肝硬化组除总胆汁酸高于健康对照组外,平均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肝硬化组不同Child-Pugh级间的肝功能指标比较,见表2。肝硬化患者Child A级25例,Child B级56例,Child C级19例,其检查结果显示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下降幅度为Child A 级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 ×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肝硬化的营养治疗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肝硬化的营养治疗策略 肝硬化的营养治疗策略营养治疗目的通过合理的营养干预。 减轻机体代谢负担,降低自由基等有害物质对肝细胞的损害,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营养治疗原则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其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亦不同,在营养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肝功受损的程度制订合理的营养供给标准,以减轻机体的代谢负担,利于病情恢复。 肝功能损害较轻、无并发症者应给予三高三适量的膳食,即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的脂肪、碳水化合物与矿物质。 充足的能量具体用量根据患者的自然情况、病情及营养状态而定,可按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应激系数或(126147) kJ(30~35kcal)/(kg 日)来计算。 充足的蛋白质可按(1. 21. 5) g/(kg 日)左右来供给,具体用量依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及机体对膳食蛋白质的耐受性而定。 为避免或纠正低蛋白血症、腹水,促进受损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不应低于 6070g,其中优质蛋白质宜占总蛋白的 40%以上。 1 / 5

造宜的脂肪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胆汁合成减少,对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减退。 若脂肪摄入过多,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则会沉积于肝内,使肝功能进一步下降。 因此,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以(0. 70. 8)g/(kg 日)为宜,其来源以富含长链甘油三酯的植物油为主。 为了快速提供机体所需能量,同时又不刺激胰液和胆盐的分泌,避免脂肪肝的发生,可用少量中链甘油三酯代替长链甘油三酯,但不宜过多,以免酮体产生增加,加重肝脏负担。 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推荐摄入量为 350500g/日。 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能增加肝糖原储备,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起到保肝解毒的功效。 同时,能纠正因肝功能受损可能发生的低血糖反应,并且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适宜的矿物质肝硬化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代谢紊乱。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注意钾、锌、铁、镁等矿物质的补充。 充足的维生素维生素直接参与肝脏的生化代谢过程,能起到保护肝细胞、增强机体抵抗力及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肝硬化患者常有维生素的缺乏,其中以维生素素 B1、维生素B6、维生素 B12 叶酸、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K 等较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