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发展、人口政策、传统文化观念、社会福利、自然环境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低,青少年比重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寿命延长。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原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

6、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有利影响: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开发土地资源

不利影响:造成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有利影响:流入大量优秀人才和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利影响: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8、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和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人们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

(3)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

总之,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9、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10、美国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

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

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量

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决定开发数量、人口生活

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决定消费数量、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区外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受教育程度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6、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的原因:(见《非常学案》)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2、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集聚效应: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商业区的形成:(课本18页)

工业区的形成:(课本20页)

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

中高级住宅区的分布特点:

低级住宅区的特点: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它们的结构模式、 特点、 成因、 举例(理解)

同心圆模式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为以市中心呈同心圆状; 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以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成都

扇形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 ;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 沈阳

多核心模式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以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他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淄博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交通的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理解)

市中心地租最高,交通干线两侧比远离地区地租高,交通干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OA 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 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 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线与外围公路交汇处形成地租次高峰。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北京市) (5)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 (6)行政因素 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

、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 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数目多,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 城市等级高,数目少,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影响城市等级提升的因素

影响因素 影响、表现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提供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优越的地理位置[理解记忆] (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联系广大城市,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耕地广。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5、城市等级体系理论[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每一个高等级的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德国南部为例) 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

(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 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 (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

根据门槛人口的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

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 7、中心地理论:

(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

(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

(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人口的城市化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 土地的城市化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记忆]

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4、城市化的意义:

(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利影响: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见课本)

后期阶段:一慢一高(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 逆城市化

市化水平变化大) 郊区城市化 初期阶段:两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低)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8、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

(1)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个功能分区的关系。

(2)建立生态城市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横断山区的农业(地形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水源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

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位置: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优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

(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单产高,商品率低 (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口诀:“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交通运输便利 (3)市场广阔

(4)地广人稀 (5)机械化程度高 (6)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就美国而言的部分典型区位优势:如位于五大湖区及密西西比河有丰富的水资源,地处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且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地价低 (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

(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3)种植饲料 (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 (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 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气候温凉、潮湿,

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

(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五种农业地域对比表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分类: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

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

2、主要的区位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

目的:低投入、高产出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

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

(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鞍钢与宝钢的区位变化特征:

共同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接近市场、接近水源

区别:鞍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接近消费市场

钢铁工业的三次变革: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

(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

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

第二种时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

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

(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

(3

2、工业集聚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

分类:专业化生产的工业集聚、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1.发展的区位特点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如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如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

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提示:德国鲁尔优化环境的措施:A、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B、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C、植树造林

4.辽中南工业区的特征

(1)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

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 衰落原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印度的班加罗尔、北京中关村等。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口诀:“小、轻、散、低、散”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4.对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发展的启示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 五、美国“硅谷”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①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③世界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 ④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⑤稳定的市场(军事订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3.我国中关村科技园发展

(1)与美国硅谷的相同之处: ①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③交通便捷。 不同之处: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不足、 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 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 度和法规不完善和健全。 国内条件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和方式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五种主要现代化交通工具对比表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①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②连云港——鹿特丹)、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

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1.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以南昆铁路为例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③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④有科学技术作保证;

⑤促进区域间的交流和联系;⑥有稳定的客货源;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2.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①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②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3.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5.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

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如株洲市城市沿铁路发展,日本筑波科学城呈南北狭长的带状;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的;我国清末大运河淤塞,加之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公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场所,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于平原地区。

商业网点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1)环境问题产生:

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

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自净能力。

环境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者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2、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1)中国走可持续之路原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的主要分布区我国南方,我国华北的水资源短缺。

(2)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带来了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的来源。经济效益: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

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讲解整理版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 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日本。原因:生产力水平高,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生育观念转变 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二战后,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 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判断方法 类型原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及型低自然增长率 特点传统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 型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 型低自然增长率然增长率﹤1%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的因素 ⑴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⑴生产力水平是根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本原因 统型向现代型转变⑵国家政策⑶社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会福利 型的过渡阶段⑷文化观念⑸宗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教信仰 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⑹自然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 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特 点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 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2020年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2020年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 们获取食物的水平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 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持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 水平,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点、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 会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因为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 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 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 适合。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对应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人口问题 历原始低增长阶段——“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人口增长过 快 史加速增长阶段———“高低高”模式——传统型—————— 儿童比重过大 轨增长减缓阶段——人口增长缓慢 迹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点 7、为什么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填空)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和共同决定 2.回顾历史,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的,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 4.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 5.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6.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什么问题 7.自然增长率= 8.人口增长模式的三类型(按发展顺序) 9.原始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传统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现代型的特点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10.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 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和 12.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和 13.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是主要因素 14.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5.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叫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各功能分区之间界线 2.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分区是。中高级住宅主要分布在城市的,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一般 是住宅区的分布地。 3.商业区多位于、的两侧或街角。 4.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中,是主要因素。 5.影响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6.城市等级通常是以来划分的 7.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务范围;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级别,服 务范围;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地国际的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8.城市化的标志。 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的国家是 9.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来表示。它体现了。 10.城市化进程可分、、三个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的是阶段,出现逆城市 化的是阶段。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是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是阶段。 11.过快的城市化就会使城市环境质量,甚至出现污染、污染、污染和等环境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完整归纳.doc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完整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来人口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及其转变 6、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型,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传统型。欧洲除冰岛外,均为现代型,德国、匈牙利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北美全为现代型;亚洲除韩国、新加坡、日本、中国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拉美除古巴、乌拉圭近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现代型外,均不是。

7、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口数)] 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孕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定;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又称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 拉力是积极因素,把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3、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4、人口迁移效应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策和战争。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 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 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6图1.6) 构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判断方法 类型及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均﹥3%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1%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1%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地区差异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 ⑴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⑵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⑶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⑷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已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⑴生产力水平是根本原因 ⑵国家政策⑶社会福利⑷文化观念⑸宗教信仰⑹自然环境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 人口迁移分类特点方向 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于殖民扩张,人口从欧洲迁往美洲和大洋洲二战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⑴欧洲经济发展快,变为人口迁入地⑵拉丁美 洲人口迁往美国、加拿大和西欧⑶西亚和北非 由于石油开采,招募大批外籍工人 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80 年代中期 前 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 籍管理制度,多是有计划、有组织的 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迁移 20世纪80 年代中期 后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人口迁移以 自发迁移为主,流量大频率高 由内地向沿海迁移;由农村向城市、工矿区迁 移;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进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1、人口增长的总趋势:上升趋势;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 2、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4、人口增长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慢,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人口增长稳定甚至出现负增长。(俄罗斯、德国、日本)欠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自然增长率水平高。(中国、巴基斯坦、几日利亚) 5、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因而人口增长很快。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①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③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7、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①分类: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②具备条件:Ⅰ改变常住居住地;Ⅱ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的时间;Ⅲ跨越一定的行政条件。③影响因素:⑴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灾害;⑵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主导因素) ⑶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国家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8、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⑴二战前:①原因: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②特点:⒈从旧大陆到新大陆;⒉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 ⑵二战后:①原因:.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特点:⒈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⒉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 9、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 ⑴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①原因:⒈计划经济体制;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 度;②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③方向:⒈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⒉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地广人稀的地区。 ⑵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①原因:改革开放政策;②特点:自发迁移、民工流动;③方向:⒈内地到沿海;⒉山区到平原;⒊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 10、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⑴迁入地:①有利影响:⒈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⒉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⒊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②不利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的管理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⑵迁出地:①有利影响:⒈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⒉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⒊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②不利影响: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高一地理必修2 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999.10.12,世界60亿人口日;2005.1.6,中国13亿人口;至2008年,世界总人口已达67亿。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人口数量变化原因:①生产力水平;②医疗水平;③政策;④传统观念;⑤社会保障体系;⑥婚姻制度;⑦教育水平;⑧宗教信仰。5.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①时间差异: ②空间差异: 6.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发达国家人口总数将较为稳定,有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相对缓慢。 7.中国人口问题:①人口老龄化严重(因为医疗、计划生育);②人口性别比例失调;③人口素质较低。应对措施: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关心照顾老年人。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3.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新加坡、韩国、古巴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辨识:人口流动,范围更大,包括人口迁移;短期。如出差、上学、度假、探亲】2.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最小单位为县市);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3.在世界六大洲中,那些始终是人口迁入区:北美洲、大洋洲;哪些时候总是人口迁出区:亚洲、非洲;二战前迁出,二战后迁入:欧洲;二战前迁入,二战后迁出:拉丁美洲。4.分类:⑴、国际人口迁移 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②⑵、国内人口迁移 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②A、古代: B、现代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导作用、交通

最新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1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2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3 4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5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6 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7 灾害,人口政策等。 8 3、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9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 11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13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 14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15 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16 17 18 第三节人口迁移 19 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0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人口迁移 对迁入地 和迁出地 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37 38 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39 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 40 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41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 42 43 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Array 44 政治:政策。战争,政治中心变更, 社会:教育。家庭婚姻。宗教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59 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 60 城市区位因素 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 61 62 气候:中低纬(温度)。沿海(降水) 63 河流,供水,运输,军事 64 人文:矿产。交通。旅游。政治。宗教。科技。 65 66 67 68

高一地理必修2_课堂笔记知识点整理(背诵版)

高一地理必修2 课堂笔记整理(背诵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1)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2)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生产力发展,近一百年尤其近五十年增长速度最快。 (3)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还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日本(零增长)。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趋缓。 (4)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变化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现在,欧洲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进入现代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但我国已进入现代型。(参考课本P6图1.6)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对策(课本P4笔记) 2、(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的新特点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2)我国人口迁移: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方向是由东部迁向西北、东北、内地。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发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较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潮”。 (3)古代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 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它们跟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正比、正比、反比、正比。)西亚地区,新疆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美国老年人口为什么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知道两者的不同)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1)我国的成都、合肥城市形态呈团块状,兰州、洛阳呈条带状,重庆呈组团状。 (2)城市中的一般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兼有其它(3)土地利用方式最广泛的功能区是住宅区,一般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 高、大、外、全、美(高中级和低级的区别,课本P19)(4)商业区多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线状分布。有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还形成中心商务区,它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5)工业生产有大量运输要求,应寻求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 (6)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态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7)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寸土地用于那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而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参考课本P23图2.8) 2、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的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工厂外迁的原因:降低成本(主要),保护环境(次要)。注意课本P24活动题 不同等级的城市提供服务不同:如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范围小。

中图版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汇总

必修二阶段地理知识汇总 1.1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相关概念 人口自然增长:即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2. 人口过渡理论 人口数量的变化

3.人口增长模式

4.特别提醒 a 某时段人口的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两个方面 b 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长的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c 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d “三低”模式的人口增长模式因老龄人口比重较高,死亡率可能上升 典型例题: 过渡模式的人口增长,平均预期寿命较短,出生率高,总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低,为年轻型人口结构(多为发展中国家);“三低”人口增长模式,由于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少年儿童比重继续下降,而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老年型人口结构(多为发达国家);由过渡模式向“三低”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则会出现成年型人口结构,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中少年儿童比重略有下降,成年人口比重上升,成为成年型人口结构。 1.2人口的迁移 1、概念 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a 空间位移:有迁入地到迁出地 b 居住地变更:跨越行政区域界限 c 时间限度:具有永久性或长期性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2、应用举例——国际人口迁移

a 新大陆发现前人们的迁移活动集中在旧大陆 b 发现新大陆至二战前的迁移主流 方向:旧大陆(亚、欧、非)→ 新大陆(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原因:为了缓解旧大陆的人口压力,开发新领地,带着发财梦的移民 自愿迁移,被贩卖的奴隶被迫迁移 c. 二战后至今的迁移主流 方向:欠发达地区(亚、非、拉)→ 发达地区(欧、北美洲、大洋洲) 原因:欠发达地区人口压力大,发达地区经济条件好,机会多。 注:欧洲由人口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 迁出区; 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3、 推拉理论及实例 迁出地的推力、迁入地的拉力以及地域联系的方式促成了迁移。具体分为: a.经济原因——主要原因 如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外流、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三峡移民、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移民 b.政治原因(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迫害) 如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戌边、巴勒斯坦战争难民 c.社会文化原因(包括宗教、民族、种族、求学问题) 如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海外留学,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d.生态原因(包括自然环境差异、环境破坏、自然灾害) 如美国老年人向南部“阳光地带”的迁移,旱涝灾害引起的迁移 e.其它原因(包括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年龄) 如落叶归根、男性比女性更富有迁移动力 4、特别提醒: a 几百年由移民建立起来最大的国家:美国 b 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空间形式: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 中东地区外籍工人较集中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朗、沙特等产油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 典型例题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图1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1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注意:在图1中平行斜线应取a ,而不是取b ;因为斜线b 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在图1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0~14 岁为23﹪,15~46岁为73﹪;65岁以上为4﹪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 类型。 (2)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中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列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但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某一种功能区可能兼有其 他类型的用地。 (3),1,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中所占的面积最大。 并且分化出了高级住宅区和中低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外缘,房屋 面积较大,多处于城市河流上游,上风向及环境优美、文化设施齐全的地方。 低级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 分布,在某些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市中心,会形成特殊商业区(中心商务区, 简称CBD),其中有大型商场、豪华酒店、知名大公司的总部,可以提供金融、 保险、旅游等服务。 ,3,工业区: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且企业之 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工业企业多处于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 捷的地带用来布置其厂房和仓库等设施。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不同的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同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主要有三种:1同心圆模式:呈同心圆状,一般有五个同心圆构成,形成因素是地租因素。 2 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其形状由交通因素影响。 3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远离中心的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成多核心模式。 (3)土地付租能力的不同,也决定着功能区的分布状况。其中,商业区付租能力最强,所以分布在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地区。住宅区付租能力一般,所以分布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区。工业区付租能力最低,搜所以一般分布在距离市中心最远的地区。 (4)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社会因素,其中包括居民收入、本地知名度以及种族或宗教信仰的不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3,历史因素,包括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昔日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4行政因素,国家政策和行政规划会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的不同等级 (1)城市是有等级的,这种等级通常是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的。从小到大一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大到小是地月系(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其他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其他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特点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本P6) 外部条件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的水——来自地球内部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⑷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光球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色球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课本P11) ⑴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黑子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课本P11活动); ⑵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⑶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⑷两极地区产生极光;⑸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的影响因素: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人口基数; 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数变为零时,人口总数达到最多。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的。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 △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较多的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较多。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5.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过渡。 (2)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经进入现代型。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 人口老龄化问题 (1)衡量指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以上 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以上。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员不足; 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养老等费用增加; 老年人生活困难、生活孤单,青壮年负担过重。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迁出人口 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2.人口迁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2)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1)19世纪以前:①特点: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②流向:旧大陆(欧、亚、非)迁向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③影响因素: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张(2)二战以后:①特点: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②流向:从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流向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大 洋洲)和西亚、北非等石油输出国 ③影响因素: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西亚、北非等石油资源的开发(3)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二战前二战后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最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让自己有所进步!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

逐渐减少 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中国水平较低增长缓慢人口基数大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6、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7、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 19世纪以前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