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

对于《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的几点构想

陈惠敏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以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各旅游景区、景点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是从事导游服务、计调、市场开发、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工作岗位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导游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后续开设的《导游基础》、《导游服务程序与规范》、《景点导游》、《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课做铺垫的技术基础课。因此我系在旅游管理专业示范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建设工作,经过不断挖掘和论证,我们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教学内容

1.1课程内容

根据我院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需要,并结合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我们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想,坚持重视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立足于旅游地理特点与中国旅游地理基本知识领域,对教学内容进行统筹与重组,着重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突出地理环境与旅游发展相互关联的主线,贯穿中国区域旅游地理环境及其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地理分析能力;

二是从地理性与实用性出发,将中国区域地理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主要具体落实到区域旅游开发最基本的旅游资源、旅游地与旅游区点的分析介绍上,尤其是对它们的分布规律与地域特征认识上;

三是以总论为主导,在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貌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注意以旅游地、旅游客流与旅游交通地理的结合,特别是旅游地与旅游客流地理的相关分析,形成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格局与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整体概念;

四是以分区为主体,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出发,依据各省区旅游资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全国划分为10个旅游模块,分别由5位老师主讲,主讲老师的选择主要依据是曾经实地考察、旅游或带过相应的旅游团,旨在通过主讲教师对各旅游环境、主要旅游景点,以及旅游节庆活动和地方风味特产的亲身体验,充分介绍与体现中国区域旅游发展的地方特色。

1.2教材及相关资料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注意选择适合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用教材,并在教学中对教材部分章节进行了一些整合,对各旅游模块的景点知识进行更新,从而保证了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为适应高职教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已经与沈阳世纪国旅等各大旅行社达成合作意向,着手进行该课程教材的编著工作。

学生资料:从2000年开始,学校图书馆为学生订阅《中国国家地理》、《时尚旅游》、《新旅行》、《中国名胜大观——

旅游百科》等旅游类杂志、书刊近20种,旅游类书籍200多册,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创性思维提供了有效指导。通过该类杂志和书籍的阅读与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了视野。

2.教学方法与手段

2.1教学理念

多年来,《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在教学中一直贯彻“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多媒体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 2教学设计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开放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

2.2.1构建工学结合、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运用多媒体软件技术、网络技术与旅游地理相结合,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努力营造立体化的学习氛围。

2.2.2整合教学目标,构建互动课堂

课堂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核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更新教学理念,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1)教学内容的设计。紧跟旅游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创新性。教学内容的选择在介绍各地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及国家4A 级旅游景点。

(2)教学方法的设计。充分利用欣赏、互动启发、现场展示、模拟训练、填图拼图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气氛活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手段的设计。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在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室完成景点认知实习、模拟训练任务等。

2.2.3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导游任务为驱动,精心设计和实施各教学环节,促使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与实地景点现场教学一体化。在现场教学中,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郑州市著名景点参观讲解,为将来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2.2.4加强辅助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辅助教学环节,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还是实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增强主体意识,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是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的重要途径。辅助教学活动

包括:网络课件件浏览、相关资料查询、网上习题训练、网上答疑等,师生可通过互联网实现交流讨论。

2.3网络教学环境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室已连通Internet 互联网,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化、多媒体化的教学,并且开设了《饭店计算机管理》课程,既可满足学生自学所用,也可为其他教师教学、科研、组织培训之用,为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服务创造条件。

3.实践教学

3.1实践教学条件

学院斥资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在实训室中即可以完成岗位认知实习、模拟训练任务,也可以为教师开发实践教学方案提供方便,基本能满足学生校内职业技能、能力训练需要。

3.2实践教学内容

现场及实践教学中我们设计了:

(1)让学生观察主要旅游景点的图片、旅游风光片、主要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料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主要旅游景点的特征、历史文化名城的演变和发展;

(2)由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名星导游员带领学生到郑州市主要景点现场教学,培养学生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教学效果很好;

(3)计划引进中国、世界主要景点多媒体互动式视频教学软件,以增强学生对国内外景点的认知能力。

以上是我们对《中国旅游地理》课程建设的几点构想,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尽全力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10级) 总学时:7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32学时;课内实践学时:32学时; 其它(放假):6学时 独立实践学时:10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基本要求 (一)性质与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介绍和讲解中国旅游区划及各区域的旅游景点与风俗文化,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上年目的: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意识;全面认识和掌握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掌握人文旅游资源;学会设计相关旅游线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了解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环境;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网的分布;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的主要方式;.熟悉我国旅游交通网线;中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图填绘;熟悉我国高速公路线;掌握中国八大文化区域的特征;熟悉中国不同文化区域的民俗特色;了解各个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及成为旅游热点的优势;掌握最突出的优势旅游资源;掌握最重要的旅游景点概况;认识旅游区应该侧重发展的对象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学会设计旅游区的特色旅游线路;景点分布图的填绘;分析旅游区旅游的发展趋势,预测旅游发展前景。 二、主要内容及其教学要求 第1章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1.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2.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求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熟悉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第2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计划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计划(2013、3———2013、7) 南涧职中 余江娥 2013、3

新学期快开始,接受新的班级,面对新的面孔、新的课程,开始了新的教学。为了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学期教学班级为跳菜班,共有学生64人,女生少男生多,总体上学生基础都很差,因此教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首先维持课堂纪律就成了最难的事;其次备课也必须具有针对性;最后须花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接触和交流,以便于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课程分析 本学期所教科目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锡畴王雁主编的《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本内容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必要的技能训练。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强化技能训练、 满足职业岗位的需要、 以培养应用型的旅游服务人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概况。 2、掌握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3、熟练掌握书写导游词的方法以及数据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4、通过多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阅历。 (三)、教材分析本书共分为18章 为全年教材 第一学期学习了前九章 分别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第三

章:旅游资源赏析;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第六章: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第七章: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第八章:中国旅游区划;第九章:东北旅游区。其中第一章有一节内容;第二章四节;第三章三节;第四章三节,第五章四节,第六章两节,第七章两节,第八章两节,第九章四节。内容比较多。根据每周3节的课时,拟定以下教学计划。下学期按计划学习教材的后八章 最后两张为自学内容。第九章介绍了东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章介绍了华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一章介绍了华东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二章介绍了华中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三章介绍了华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四章介绍了西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五章介绍了西南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第十六章介绍了青藏高原旅游区的概况、主要旅游城市和游览胜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第二章:中国旅游资源概述(掌握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掌握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3、第五章: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掌握主要旅游交通方式;掌握中国旅游交通网络的构成)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常洲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占有学分:4学分 一、课程定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2.1课程基本理念 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

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本门课程总学时为64,总学分为4。一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开设。 2、3 课程目标 A、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段。 B、知识目标 (1)熟悉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2)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东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3)熟悉华东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东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4)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中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5)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的基本概况;了解华南地区各省市地理与气候、区划与人口、交通与资源、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等基本情况;掌握民族与宗教、旅游资源、特产与美食、民俗风情。。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题1

职高二年级上册·《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第 1 页 (共4 页) 职高二年级上册·《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4页) 秘密★启用前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美术 、美工 (用于幼儿教育专业班)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专业班级、考号、姓名准确无误地填写在密封线内. 一、选择题(30) 1、下列属于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 A 、九寨沟 B 、吉林雾凇 C 、路南石林 D 、武侯祠 2、下列属于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 ) A 、北京故宫 B 、杜甫草堂 C 、云冈石窟 D 、长江三峡 3、我国著名的咸水湖是( ) A 、鄱阳湖 B 、洞庭湖 C 、太糊 D 、青海湖 4、云南滇池按成因属于( ) A 、河迹糊 B 、构造湖 C 、火口湖 D 、冰川湖 5、我国第一大河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珠江 D 、黑龙江 6、具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名胜位于我国( ) A 、北戴河海滨 B 、青岛海滨 C 、三亚海滨 D 、大连海滨 7、我国古代,把植物中的( )称为"岁寒三友"、 A 、梅、兰、菊 B 、松、竹、梅 C 、梅、兰、竹 D 、松、菊、梅 8、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是( ) A 、武汉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昆明大观楼 B 、武汉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江西腾王阁 C 、武汉黄鹤楼 昆明大观楼 江西腾王阁 D 、武汉黄鹤楼 湖南岳阳楼 成都望江楼 9、苏州四大名园中最大的( ) A 、沧浪亭 B 、狮子林 C 、拙政园 D 、留园 10、素有"陶都"之称的是( ) A 、江西景德镇 B 、湖南醴陵 C 、江苏宜兴 D 、福建德化 11、素有"瓷都"之称的是( ) A 、江西景德镇 B 、湖南醴陵 C 、江苏宜兴 D 、福建德化 1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是( ) A 、农坛 B 、天坛 C 、地坛 D 、月坛 13、位于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是我国( )朝工匠李春设计制造的 A 、唐 B 、、隋 C 、宋 D 、元 14、我国现存植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 A 、花梨木 B 、油松 C 、、银杏 D 、红松 15、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专塔是( ) A 、碧云寺金刚宝塔 B 、嵩岳寺塔 C 、大雁塔 D 、河北开元寺塔 二、填空题(20分) 1、我国东部临( )、( )、( )、( )四大海域、 2、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 )、 3、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有( )、( )、 ( )、( )。 4、按照我国传统美学的分析,形态美主要包括( )、( )、( )、( ) 、 ( )、( )、( )等七种类型。 5、文化地理环境必然具有( )的延续性与( )的分异两重性。 三、连线题(20分) 1、五岳的名称及所在省份: ┆┆○ ┆┆┆┆○ ┆┆┆┆○ ┆┆┆┆┆┆ 装 ┆┆┆┆┆┆┆ 订 ┆┆┆┆┆┆┆线 ┆┆┆┆┆┆○ ┆┆┆┆○ ┆┆┆┆○ ┆┆┆ 年级 班 姓 考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旅游经管专业本科教案计 划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Undergraduate Course Program 专业代码:110206 执笔人:张继宏 审核人:刘玉林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中西合璧,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强化实践教案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并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旅游经管基本理论和方法, 能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企业与政府部门从事旅游经管工作的国际性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掌握旅游经管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关旅游经管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2、能力要求:具有运用旅游经管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商务活动。 3、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及心理素质,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规范及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世界公民意识。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管学 主要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导游业务、饭店经管、旅行社经管、旅游规划与开发、市场营销学、景区经管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 导游模拟实训(课程中实习),前台与客房实训(课程中实习),专业综合实习(集中实习),毕业实习(集中实习)。 五、学制、授予学位

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

《旅游民俗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课程所属系部:旅游艺术系 学时:30 编写执笔人: 审定负责人:审定日期:2013年8月10日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旅游民俗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宗教世俗信仰、民族服饰、饮食特点、社交礼仪和传统节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现象,提高学生的旅游品位,培养学生的文化情趣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认识能力和开发、挖掘能力。本课程为学生从事民俗导游、旅游管理打下深厚的知识与理论基础。 本课程与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等课程有机地衔接,共同构成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的支撑性课程。后续课程:《旅游美学》。 1.2课程基本理念 《旅游民俗文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始终贯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在教学内容选择时注意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同时还兼顾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导游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1.3课程设计思路 《旅游民俗文化》采用以任务驱动并参照导游资格证书考试标准来进行课程开发和学习领域设计。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主要教学场所,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实战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在学中做、做中学。 2.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重点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知识目标: (1)掌握民俗与旅游主要概念、民俗旅游的基本知识、民俗旅游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 (2)掌握中国各民族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人生仪礼民俗、节日民俗、游艺民俗、宗教信仰民俗、禁忌民俗等。 能力目标: (1)具备民俗导游能力,能够熟知和理解各类民俗事象的表现,并对此作出准确判断与分析; (2)能利用民族民俗相关知识进行传统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具有旅游市场拓展能力; (3)具备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所需的收集信息、查阅资料、逻辑思维及创新的能力; (4)能灵活运用与分析民俗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内涵,能撰写个性化导游词。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南华技工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个空1分,共14分) 1.岭南四大名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2.中国佛教分三个派别,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唐代高僧________________六次东渡方至日本,把佛教及中国文化传入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中国当代三大名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的顶属于() A.庑殿顶B.歇山顶 C.悬山顶D.硬山顶 2. 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 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3. “以山为陵”是()陵墓的形式。 A.周代B.秦汉C.唐代D.明代 4. 我国长城修建史上的最后一次高潮是()。 A.唐代B.宋代C.清代D.明代 5. 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颐和园B.避暑山庄 C.圆明园D.拙政园 6. 藏传佛教分为四大教派,俗称红教、花教、白教、黄教,它们的正式名称依次是() A.宁玛教、萨迦教、噶举教、格鲁教 B.格鲁教、宁玛教、萨迦教、噶举教 C.宁玛教、萨迦教、格鲁教、噶举教 D.萨迦教、宁玛教、格鲁教、噶举教 7. 纪念佛祖诞生的节日是() A.盂兰盆节B.涅槃节 C.浴佛节D.佛成道节 8. 道教圣地“三山五岳”中的三山是指() A.武当山、庐山、罗浮山 B.蓬莱、方丈、瀛洲 C.龙虎山、天台山、武当山 D.青城山、武当山、终南山 9. 中国沿海伊斯兰教四大古寺是() A.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灵隐寺、扬州仙鹤寺 B.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大明寺 C.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扬州仙鹤寺 D.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灵隐寺、扬州大明寺 10.古语“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中的曹、吴分别是指() A.曹操和吴道子B.曹操和吴国 C.曹仲达和吴国D.曹仲达和吴道子 11.()是草原上牧民为适应游牧生活的圆形穹庐顶的流动住宅。 A.吊脚楼B.蒙古包C.四合院D.围屋12.福建菜尤以烹饪()见长。 A.海鲜B.家禽C.辣椒D.烤鸭13.端砚产于广东() A.云浮B.潮州C.肇庆D.韶关14.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碑文是现存于北京国子监的() A.《石鼓文》B.《兰亭序》 C.《赤壁赋》D.《纪泰山铭》 15.基督教的标记是() A.新月B.莲花 C.十字架D.八卦太极图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重庆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适用班级:09 1-4 授课时间 3.18 班级09 1-4 授课顺序第 1 次课 课题第二章地文景观 目的要求 基本要求:理解地文景观的主要类型;掌握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其他地貌的成因。理解一些著名的山地资源和风景名山。 教学内容要点 第二章:地文景观 第一节:我国地貌旅游资源概况 一、类型复杂多样 (一)我国地形特点 (二)主要地形区 二、地形差异大 三、开发现状及前景 (一)开发历史悠久.历来是旅游资源之重点 (二)精品倍出.居世界重要地位 (三)开发前景广阔 第二节:我国地貌景观主要类型 一、花岗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地貌景观的突出特点 二、岩溶地貌. (一)岩溶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主要类型:①峰林②溶洞 (二)岩溶地貌在我国的分布. 1、桂林山水 2、路南石林 3、主要溶洞. 三、熔岩地貌 (一)熔岩地貌成因及类型 1、成因 2、类型:火山锥、堰塞湖、火口湖、熔岩台地、熔岩隧 道、“地下森林” (二)在我国典型分布 1、东北地区 2、云南腾冲 3、台湾大屯 四、海岸地貌 (一)海岸地貌分类 1、山地海洋 2、平原海岸 3、生物海岸

(二)我国海岸地貌分布 五、流纹岩地貌 (一)成因与分布 (二)主要景点 六、丹霞地貌 (一)成因与特点 (二)在我国的分布 七、其他地貌简介 重 点难点 重点:地文景观的主要类型、岩溶地貌、丹霞地貌、海岸地貌以及其他地貌的成因。 难点:地貌的成因。 教 学思路与教法设计 先通过欣赏图片资料,提出什么是地文景观,引入新课;再对地文景观进行概述,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引用一些名胜景区来理解问题,最后归纳总结。 课后分析教学时间分配、节奏把握比较合理重点难点把握合理,教学方法恰当

4《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标准 1、前言 《中国旅游地理》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范教材,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并参照旅游行业相关标准编写。作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承担着向学生传授旅游工作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提升旅游服务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培养把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普及人们旅游活动常识的义务。基于此,我们对以往《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不断吸取精华,总结、完善,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动态,结合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特点,对教材进行编写。在整体内容选取和编排上,突出实用性、时效性、新颖性。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岗位基础平台核心课程,此门课程所学内容是众多专业课如旅游资源与开发、旅行社实务、旅游文化、导游业务等的基础知识,地位十分重要,课程内容及教学体现了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是研究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我国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点掌握中 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旅游地理环境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

原因,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主要旅游区和 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1.2设计思路 按照“以职业能力目标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体系的中职 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 工作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围绕旅游管理专业的“区域旅游设计”的职业能力,特别 关注旅游区域资源价值与市场需求识别、旅游目的地设计、 旅游形象设计、旅游生态保护设计等进行课程项目开发,实施项目化教学。 2、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的地域分异规律,能够进行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学会进行旅游线路设计、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同时培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具有生态保护意识与创新设计意识。 2.1知识目标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试卷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旅游地理 试卷A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分: 一、填空题(本题每格1分,共10分) 1、 是西藏的首府,有“ ” 之称。位于它西隅的 ,依山而建,是汉藏艺术结合的典范,是西藏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 2、素有“济南三绝”美誉的景点分别是趵突泉、 、 。 3、我国四大避暑胜地分别是 、 、 、庐山。 4、蒙古游牧文化旅游区内的两大王陵分别是 、 。 装订

二、判断题(正确的答“√”,错误的答“×”;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1、素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是浙江省。() 2、四川省是我国境内拥有的世界遗产数目最多的省市之一。() 3、我国最大的石刻佛像是位于四川的乐山大佛。() 4、丹霞山为广东的四大名山之首,被视为岭南道教圣地。() 5、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 6、妈阁庙是福建省内祭祀海神妈祖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7、我国修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是位于河南省的少林寺。() 8、苏州四大园林分别是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 9、位于西岳华山的悬空寺是我国罕见的集儒、释、道三教于一体的寺庙。()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赞美庐山瀑布的名诗句。()

三、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4个是正确的,多选、少选或答案没有填在表格内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新疆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民族众多,被誉为()。 A 歌舞之乡 B 瓜果之乡 C 民族之乡 D 文化之乡 2、以下信奉妈祖文化的省市有()。 A 福建省 B 天津市 C 浙江市 D 澳门 E 广东省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三年制专科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1.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业、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方面: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专科水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 3.工作能力素质方面:熟悉和掌握旅游行业的法律与法规,了解旅游行业法制建设的进程,培养运用旅游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知识,正当从事旅游业的经营与服务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本知识和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热爱所从事的事业,胜任相关工作。 二、学制三年 三、学时分配与课程结构 总学时1536学时,其中面授1420学时,自学20学时,实验48学时,实践4周,毕业论文6周。公共基础课672学时,占总学时43.8% ,专业基础课416学时,占总学时的27%;专业主干课448学时,占总学时的29.2%。 四、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见附表) 五、课程简介 1.旅游心理学 本课程主要研究以旅行社为主体即旅游者的心理;研究旅游业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心理依据。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分析旅游者的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提高旅游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2.旅游经济学 讲授现代旅游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旅游经济产业化标志、旅游者的经济行为、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政府的旅游主体地位和经济行为、旅游业经济部门及其运行、旅游业和经济增长、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等。 3.旅游法规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法的概念、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知识;重点掌握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旅游景区管理条例等内容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解决导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完整版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2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初稿) 常洲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占有学分: 4 学分 一、课程定位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政策与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2.1 课程基本理念 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 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考试题(1)

孙埠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末考试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奇松、怪石、_____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2. 着名的长江三峡是由 峡、巫峡和 峡组成。 3. 颐和园因当年慈禧每到夏季即来此避暑常住,并例行朝政,故有_________________之称。颐和园昆明湖北部的苏州河,有______________之称。 4. 秦兵马俑已成为世界公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衡山四绝: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 、水帘洞之奇。 6. ________ 是我国唯一的亚热带高山植物园。 7. _______是苏州现存最古的塔,成为苏州城的象征,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福建的武夷山是典型的( )地貌。 A 、岩溶 B 、丹霞 C 、火山熔岩 D 、黄土 2. 天山天池是( )。 A 、火山堰塞湖 B 、火口湖 C 、冰碛湖 D 、断层湖 3、享有“泉城”之称的城市是( ): A 广州 B 武汉 C 济南 D 南京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用来形容( )的瀑布 A 庐山 B 黄山 C 桂林 D 雁荡山 5、我国素有“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的说法,从地貌形态看,这三座名山均属于( ): A 、丹霞地貌 B 、岩溶地貌 C 、花岗岩地貌 D 、流纹岩地貌 6、我国海南省的天涯海角旅游区是典型的( ) . A .海岸堆积地貌 B.沙砾质海岸地貌 C.生物海岸地貌 D.海岸侵蚀地貌 7、. 我国以雾凇景观而着称于世的城市是( ): A,哈尔滨市 B,齐齐哈尔市 C,长春市 D,吉林市 8、.泰山和黄山旅游景观美学特征的突出表现是( ): A.险、幽 B.雄、秀 C.险、奇 D.雄、奇 9、《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水淹七军的故事发生在湖北的( )。 A 、随州 B 、襄樊 C 、十堰 D 、武汉 10、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说的是( )。 A 、爱晚亭 B 、岳麓书院 C 、橘子洲 D 、麓山寺 11、( ) 在庐山众多瀑布中气魄最雄伟、姿态最秀美,号称“庐山第一奇观”。 A 、三叠泉 B 、茅屋瀑布 C 、五龙潭瀑布 D 、黄龙潭瀑布 12、( )位于杭州市西南,北依五云山,南濒钱塘江,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 A 、宋城 B 、瑶琳仙境 C 、清明上河园 D 、宏村 13、( )名胜古迹和山海胜景兼而有之,一向以“海天佛国”着称于世。 A 、普陀山 B 、九华山 C 、莫干山 D 、雁荡山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旅游地理教学计划

2017年上学期教学计划 旅游地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教材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课本容既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图片进行视觉浏览。其承担着向学生传授旅游工作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提升旅游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培养把知识应用于实际能力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普及人们旅游活动常识的义务。本课程是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希望通过学习旅游地理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及旅游区域的划分。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旅游价值及分布状况。 2、掌握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与代表性景区景点。 3、了解八大旅游区的概况。 4、掌握八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各省会城市概况及主要游览地景观特色。 三、教材分析 本书共分为2个模块10个项目。 第一模块共2个项目,项目一主要介绍了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常识。项目二对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全面介绍。 第二模块共8个项目,分别介绍了中国八在旅游区的概况、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本书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在适当位置插入“我的资料夹”扩大

学生相关的知识面、引起学生的求知兴趣;针对教学容安排“课堂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 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对本书的学习,对旅游相关专业的各学科有了更新的认识,这学期学生会感到对本学科的学习相对轻松一些,学生领悟能力有所增强,接受的速度相对快一些。由于本学期教材的涉及全国34个省份的著名旅游景点,学生阅历很浅,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但从整体角度讲,学生已经进入角色。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五、教学方法、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掌握课外相关知识。 2、加强理论的教学,多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从实例出发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提高到理性的认识,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 3、多延伸至课外知识,了解和导基相关的知识容,让以后学起来更轻松。 4、注意课外作业布置的质量,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在作业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辅导和解决。 5、上课时要讲求教学方法,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多通过事例说明所学的容,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6、加强对中下生的辅导,对待进生多谈心多鼓励,从而提高待进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7、适当、及时巩固学习的效果,做好总结,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 学时: 64 制(修)订时间: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培养旅游欣赏能力,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也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 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 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

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 (三)能力目标 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 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 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模块教学知识要求重点及难点知识和能力目标学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和集中性、季节性、互补性、文化 性、悠远性、奇特性) 重点: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 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 征 难点:无 考核方式:笔试 1、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 背景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资源形成地理 背景知识分析相关案例,辨析旅游 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背景,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案例分析) 3、应用“职业道德与企业理论”’ 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 的善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分析) 第1周 (4课时)

中国旅游地理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中国旅游地理》是高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旅游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旅游地理知识,熟悉我国主要的旅游景点景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在旅游审美中陶冶情操、完善修养、提高素质。 课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旅游资源考察、评价能力,景观鉴赏、解说等能力,为学生将来踏上就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通过课程的分组模拟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2)通过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 2.能力目标 (1)能进行基本的景观鉴赏和景点解说 (2)能进行基本的旅游线路规划 (3)能进行基本的旅游行程制定 3.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2)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和学科性质 (3)了解旅游的客源与客流的形成 (4)掌握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的重要意义和策略 (5)熟悉全国各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6)掌握旅游资源的分区 (7)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与旅游精品线路 (8)掌握各区重要旅游景点的解说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安排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四、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法灵活课堂讲课,包括讲授法、提问法、互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图片视频欣赏、示范教学法、学生模拟演练法等。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互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如旅游区划分、各旅游区的经典代表及景观特征、旅游线路安排与设计等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并能有效的进行景点景区介绍以及旅游线路设计与安排。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重点知识的讲解,还需要配合有关图文资料,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条件与环境 结合课程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将理论内容转化为更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能更易于接受,并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模拟与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参考教材与文献 (1)教材: 刘英杰《中国旅游地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教参: 1)罗兹柏《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9 2)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科学出版社 2005. 9 3)庞规荃《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3 4)保继刚《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 五、考核评价 (l)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结合课堂提问、课堂模拟、课后作业等手段,加强课内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分数。 (2)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3)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前厅管理与服务知识的应用水平。 (4)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50% +期末评价50%

自考中国旅游地理专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自考中国旅游地理专题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旅游地理考试试卷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 1.自然景观在分布上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在景观组合上,具有________的特性。 2.我国绝大部分的高山和极高山分布在________一线以西。 3.风景名山的审美包括了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以及人文景观美等,其中以________为核心和基础。 4.在我国“五岳”名山中,________以“雄”著称,________以“险”著称,________以“秀”著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黄山四绝”。 6.在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________。 我国目前已发现溶洞中洞穴堆积物景观发育最好的有贵州省的________,峰林峰丛景观发育最好的是________、石林景观发育最好的是________。 7.四川黄龙景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________是其景观的最大特色,并伴有雪山、瀑布、________、峡谷景观。 8.长江正源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________西南侧,流经青海、西藏、________、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注入________。 9.黄河发源于二北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________一、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 1/ 14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专科)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及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知识;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旅游酒店发展需要;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星级酒店或者相应业务部门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树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具有 民主和法制观念,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 2、掌握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旅游酒店工作的 服务程序、技巧和相关的管理知识;了解国内外旅游酒店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掌握旅游酒店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旅游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熟悉掌握一门以上外 语,计算机达一级以上,对相关的社会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较强的知识面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工作能力。 3、有健康的体魄,体育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 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 1、学制:三年 2、学分:120分 四、专业主干课 2、饭店前台管理2、饭店客房管理3、饭店餐饮管理4、饭店管理原理 5、基础会计学 6、酒店财务会计 7、酒店人际关系学堂 8、旅游学概论 9、旅行社经营管理10、导游原理与实务11、旅游地理12、旅游法规 13、旅游交际礼仪14、旅游心理学15、旅游美学16、饭店服务技能

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表(一):总课时分配表 表(二):课程性质和结构比例表

表(三):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分配表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测试题

.. 中国旅游地理期末测试题 (本卷五大题共 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认真看清题目作答)... 班级 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题目一二三四五总分成绩 试题12345678910答案 试题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试题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写在上面的表格里,每题的正确答案只有一项, 1 分/题*20 题=20 分) 1、我国湖泊最多的地区() A. 青藏高原旅游区 B. 华北旅游区 C.华南旅游区 D.西南旅游区 2、素有冰城之称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沈阳 C.长春 D.佳木斯 3、我国石灰岩分布面积大、岩溶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是() A. 四川 B.贵州 C.广西 D.云南 4、鼎湖山的自然景观中最引人入胜的是() A. 林木 B.绝壁 C.湖泊 D.瀑布

.. A. 南关清真寺 B.艾提尕尔清真寺 C.东关清真寺 D.塔尔寺 6、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主要聚居居民是() A. 汉族 B.白族 C.土家族 D.纳西族 7、有京东第一山之称的是() A. 盘山 B.香山 C.千山 D.景山 8、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在() A. 黄山 B.九华山 C.五台山 D.峨眉山 9、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 A. 史记 B.山海经 C.水经注 D.徐霞客游记 10、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A. 颐和园 B.圆明园 C.避暑山庄 D.北海 11、上海的标志是() A. 东方明珠 B.豫园 C.外滩 D.金茂大厦 12、我国陆地的最低点在() A. 艾丁湖 B.纳木错 C.塔里木盆地 D.青海湖 13、“青山、碧海、绿树、红瓦、蓝天”描述的是() A. 青岛 B.大连 C.北戴河 D.三亚 14、被人们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的是() A. 西安城墙 B.大雁塔 C.小雁塔 D.法门寺 15、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是() A. 嘉峪关 B.山海关 C.居庸关 D.武胜关 16、下列地图属于用途划分的是() A. 程式导游图 B.旅游交通图 C.旅游挂图 D.全国旅游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