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喷灌技术

浅谈我国喷灌技术
浅谈我国喷灌技术

浅谈我国喷灌技术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喷灌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农业节水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喷灌的发展经历从引进到仿制创新,从自发研制到国家组织、计划攻关,在品种繁杂到系列化、标准化的过程,其中有高潮也有低谷。经过近40a的发展,中国的喷灌出现了设备生产混乱、性能差、系列化程度低、自有技术少、科技水平落后等一些问题,同样也存在投资与效益、喷灌工程与中国农村现行体制不配套、管理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我国喷灌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喷灌机组,降低价格,形成中国特色的喷灌系列产品;二是加大科研力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三是加快设备研制与产业化进程;四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讲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举;五是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喷灌工程统一管理;六是加大大型喷灌机的研发与推广。

关键词:喷灌;发展;问题;对策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也在猛增,而传统的大面积漫灌方式所消耗的用水量依然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水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已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截止到2010年年底,喷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为5.01%,传统的地面灌溉方式占灌溉面积的73.93%,所以通过喷灌技术节水在我国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喷灌是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目的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一般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占耕地少,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受风力影响大,设备投资高。

1 我国喷灌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1.1 喷灌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发展喷灌技术。60多年来我国喷灌技术的发展可以总结为试验研究、引进与研发并进、高效发展和稳步发展4个阶段。

(1)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为试验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总体上是我国对喷灌技术的初步探索过程,由于设备品种少、缺陷多,喷灌技术仅限运用于试验田地和少部分灌区内。(2)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为引进、研发并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积极引进国外的喷灌设备和喷灌机组,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研发自己的喷灌设备:手抬式轻型喷灌机、小型手推车喷灌机、大型电动平移式喷灌机和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等,还研制生产了PY1、PY2金属摇臂式、折射式、互控和自控式射流喷头;PVC硬塑料管和管件等。(3)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为初高效发展阶段,国家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给予了资金上的倾斜,喷灌技术作为我国发展较早并取得过很好效果的节水灌溉技术,进入了高效发展阶段。(4)从21世纪初到现在为稳步发展阶段。21世纪是高新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我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多重压力,要保持农业的高速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依靠高新技术。国家大力支持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201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1号文件中指出: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我国的喷灌技术已进入平稳期。

1.2 喷灌技术的现状

世界喷灌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向精确灌溉技术方向发展,包括低能耗精确灌溉法和变量施水精确灌溉两个方面。低能耗精确灌溉法主要应用于水资源日益紧缺和能源紧张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变量施水精确灌溉技术早期主要集中在肥料、养分、杀虫剂和杀草剂的喷施,随后发展到变量施水和精确灌溉。我国基于GPS、GIS和RS的变量施水精确灌溉技术目前处于讨论阶段,喷灌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的系统研究较少,计算机辅助均匀度分析和系统设计方法在实践中应用欠缺,系统成套与控制设备等关键技术也亟需研发。目前喷灌设备在我国的生产,从品种、数量到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基本配套设施可以满足喷灌发展的要求。喷灌技术结合中国推广技术要求形成了以下几种喷灌系统: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在机组方面分为大型机组、轻小型机组、固定自动化机组等形式,分别可用于大田作物、经济作物、草地、园林等。喷灌设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朝着“适用、成套、可靠、高效”方向在不断努力。

2 我国喷灌技术存发展面临的问题

喷灌技术的发展对中国节水农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产品方面由于存在制造工艺以及耐久性、可靠性、成本等问题,过去研制生产的20多种PY系列喷头应用越来越少;自主开发的10多种型号的全射流喷头,由于射流导向小孔易堵塞且元件易损耗等问题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未全面普及;另外,农田灌溉目前主流产品是引进技术生产的ZY系列喷头;此外,在喷灌机方面,研制生产了系列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和平移式喷灌机,还有系列小型汽油、柴油喷灌机组;利用引进技术生产了系列卷盘式喷灌机组。仅从量上看,喷灌设备可满足发展的需要,但还存在设备水力性能有待提高、系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2.1 技术上的问题

(1)设备生产混乱

目前,我国的喷灌行业还没有形成具有绝对优势的龙头企业。据统计,全国共有300多家生产节水灌溉设备的企业,仅有少数几家引进国外成套生产设备;绝大多数企业生产产品性能与质量水平不高,其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甚至存在作坊式生产的现象,曾经在1999年,50多种节水灌溉产品来自中国16个省市的35家企业,由国家质量监督局会同水利部进行了抽检,结果表明:铝合金管、PVC管及喷头的合格率分别为72.7%,63.6%,80.0%。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铝合金管的壁厚较薄,胶圈的密封自泄、管件耐压及结构、PVC的耐压及扩口较为突出。

另外,国内一些喷灌企业的质量并不高,只是对国外产品进行简单模仿,由于对一些关键设备没能完全掌握其技术要求,加上生产材料不过硬,生产出的产品在性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完全满足喷灌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产品性能较差、系列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喷灌设备存在的问题一直是规格品种不全,适应性差。如喷头的品种少、规格单一,不能适应多变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另外可靠性、耐久性和成套性不高。如加压和自动调压设备不可靠;铝合金管道系统壁薄而不均匀,管件加工粗糙,快速接头漏水严重;喷头类旋转性不好,雾化程度低,喷洒均匀度差,近处水量分布较少,换向机构不可靠;喷灌机多为仿制产品,缺乏成套性,从外

观#结构上与国外产品没有明显的差距,但使用一两年后就需要频繁维修、更换零部件等问题,与国外产品的差距逐渐体现出来;绞盘式喷灌机的卷绕管等抗老化性能与国外产品也是差距较大,用两三年就开始明显老化,而国外产品一般可使用10~15a。

(3)自有技术少

目前我国的专利技术拥有量及应用差距较大。喷灌设备多是引进国外的产品或生产线,对国内已有的专利技术应用并不多,多数专利技术还只是中试阶段或作坊式生产,不能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喷灌系列化产品;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专利技术,使得喷灌企业产业化后劲普遍不足。

(4)科技水平落后

在计算机应用和自动化管理方面,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表现在:采用计算机优化设计方法,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喷洒质量、水源、能源、土壤及外界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范围从喷灌系统零部件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最终实现整个喷灌系统性能最佳,效益最高平,节省劳动力和水资源,改善灌水条件。

2.2 投资与效益问题

喷灌工程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靠农民自己投资发展大田作物喷灌工程,还有一定困难。在起我国大面积推广喷灌技术的过程当中,由于片面强调了喷灌的节水效益,少数地方把已成功的管灌改为喷灌,加上配套的农艺技术还没有跟上,虽然节水作用发挥得较好,但增产增收、降低成本的综合效益没有发挥或发挥得不充分,对投资应用喷灌设备的企业和个人而言,经济效益不大,影响了喷灌工程效益的发挥,挫伤了农民对喷灌工程投资、应用的积极性。

2.3 喷灌工程与中国农村现行体制不配套

中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在1999年完成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土地承包期延长为30年。目前我国80%以上的耕地是由一家一户的农户经营,地块小,种植作物不统一。且国内市场上的喷灌设备大多数适用于大规模、机械化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不适应小户经营模式,这是造成目前发展喷灌技术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效益发挥比较好的喷灌系统大部分为大型和轻小型喷灌机组。

总结国内外喷灌技术发展的经验,均是从本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地有序推广。除了少数国家实现喷、微灌化外,大部分国家仍以地面灌溉为主。从喷灌的发展形式看,不同的国家又各具特色,美国和俄罗斯因地广人稀以大型喷灌机为主,法国、意大利则因地形等原因重点发展卷盘式喷灌机,而以色列、约旦、塞浦路斯等国因水资源极度匮乏则倾向于发展滴灌。而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总数最大,农业人口比例最高,农民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为此,应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喷灌系统。

2.4 管理方面的问题

重建轻管是中国喷灌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发展喷灌技术的管理水平,则难以发挥喷灌节水增产的效益。目前,我国喷灌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人员素质低不适应先进技术的要求,因此,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喷灌技术的发展。

3 我国喷灌技术发展的对策

3.1 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喷灌机组,降低价格,形成中国特色的喷灌系列产品

推广喷灌技术不仅要求技术先进、设备质量可靠,且要价格适中。在我国,现有的喷灌设备缺少中低压喷头,缺少与农村耕地一家一户种植模式相适应的小型喷灌机组。研制开发新型小型多功能喷灌机组,要喷洒幅度可变、行走速度可调、桁架可折叠,适合我国农村承包责任制。开发适合该机型的低压、大流量喷头,使新的机型既可应用于井灌区,也可在渠道灌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区应用,适宜于不同的地势、不同的作物,拥有自主产权,形成产业化,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也正是我国广大农村发展喷灌技术的迫切需要。

3.2 加大科研力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

随着国外喷灌设备及技术大量出现在我国的喷灌市场,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与发展潜力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只有形成有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及成套技术成果,为喷灌企业的发展增添后劲,并实现产业化,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喷灌技术体系,才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国内外喷灌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灌溉精准化、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但我国喷灌技术的发展更应适合中国国情,针对市场需求,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合,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喷灌设备系列产品。

3.3 加快设备研制与产业化进程

针对目前我国喷灌设备生产企业多、生产规模不大、产品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难与国外产品竞争的局面,建议政府选择优秀企业,安排启动资金扶持,促进其实行规模化生产,或者支持有能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营等形式,形成企业集团,走分工协作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只有站稳国内市场,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才能逐步走出国门。

3.4 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讲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举

效益是节水的目标,也是喷灌技术发展的生命线,喷灌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广大农民需要的基础上,推行节水灌溉,要让农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改变“跑项目要钱,要了钱修工程,修完工程就报废”的旧习惯,要从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宜的喷灌形式,并与配套的高效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提高喷灌的综合效益,让使用者切实感受到喷灌的好处。要对喷灌的效益做深入总结、科学分析,用有依据的数字和典型事例说服群众,使他们由主动接受转向主动投入。只有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突出效益核心,才能使喷灌技术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3.5 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喷灌工程统一管理

建立政府与农民共同负担农业供水成本的机制和农业灌排设施运行管理财政补贴机制,促进喷灌的发展;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农业高效节水灌溉信贷资金;加大农业高效节水灌溉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加快建立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政策性贷款机制,积极推动政策性银行开展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高效节水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等。中央和省、

市、县财政都应大幅增加专项补助资金,切实提高农业高效节水的投入力度;按照“政府规划、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农民受益”的方式,加大政府奖补力度;整合以工代赈、农机补贴、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集中支持发展喷灌;做好发展喷灌技术的管理工作,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喷灌工程的建设。其次,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统一进行喷灌工程的运行管理。最后,制定鼓励发展喷灌的投资政策和水价政策,调动灌溉管理单位和农民发展喷灌技术的积极性。

3.6 加大大型喷灌机的研发与推广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方向,农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生产为大型喷灌机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陈雷部长对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甘南县的农业节水灌溉工作进行了考察,甘南县兴十四村应用大型行走式机械喷灌机后,实现了集约经营、连片种植,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关系调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少灌溉费用,缓解用水供需矛盾,又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目前中国大型喷灌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不但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节水节电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大力稳妥推广大型喷灌机的应用,必将对中国农牧业发展,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支援工业和其他副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讨论

喷灌是一种技术成熟、应用较多的节水灌溉方式,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喷灌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首先,概述喷灌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其次,阐述了我国喷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技术问题、投资与效益问题、管理问题、喷灌与基本国情的关系等方面。最后,从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喷灌机组,降低价格,形成中国特色的喷灌系列产品,加大科研力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加快设备研制与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讲求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举,增加政府投入,强化喷灌工程统一管理,加大大

型喷灌机的研发与推广等角度提出了未来我国喷灌发展的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宗礼,赵文举,孙伟,等.喷灌技术在北方缺水地区的应用前景[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6):1-6.

Li Zongli,Zhao Wenju,Sun Wei,et al.Application prospect of sprinkler irrigationtechnology inwater-short areas of norther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2,28(6),1-6.(in Chinese)

[2]兰才有,仪修堂,薛桂宁,等.我国喷灌设备的研发现状及发展方向[J].排灌机械,2005,23(1):1-6.

Lan Caiyou,Yi Xiutang,Xue Guining,etal.Research state and development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equipments in China[J].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2005,23(1) : 1-6.(in Chinese)

[3]李英能.对我国喷灌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J].节水灌溉,2000(1):1-3,43.Li Yingneng.A discussion on several problems of sprin-kler irrig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in China[J].Wa-ter Saving Irrigation,2000(1):1-3,43.(in Chinese)

[4]袁寿其,李红,王新坤.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33(1):78-92.

Yuan Shouqi,Li Hong,Wang Xinkun.lems,trends and suggestions for water-saving irrigationequipment in China[J].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2015,33(1):78-92.(in Chinese)

[5]杨素哲,李英能.“九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展——节水农业技术[C]//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2002.

[6]许建中,李英能,李远华.农田水利科学技术新进展与展望[C]//中国水利学会专业学术综述(第五集),2004:39-51.

[7]李英能.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节水灌溉,1998(2):7-12.

Li Yingneng.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in China [J].Water Saving Irrigation,1998(2):7-12.(in Chinese)

[8]李红,陈超,袁寿其,等.中国轻小型喷灌机组现状及发展建议[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33(4):356-361.

Li Hong,Chen Chao,Yuan Shouqi,et al.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 of small-scale sprinklerirrigation machine in China[J].Journal of Drainage and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2015,33(4):356-361.(in Chinese) [9]范永申,王九全,周庆峰,等.中国喷灌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排灌机械学报,2015,33(5):450-455.

Fan Yongshen,Wang Quanjiu,Zhou Qingfeng,et al.Main problem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t of sprinkler in China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J].Journal of Drainage and Irrigation Machinery Engineering(JDIME),2015,33(5):450-455(in Chinese)

(技术规范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发表时间:2018-11-07T10:58:40.3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作者:张彦伟[导读] 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特征,但其最终的目的相同,就是全面优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河南省禹州市农田水利技术服务站河南禹州 46167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激烈,而水资源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动农业发展。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浅析引言 节水灌溉技术的类型具有多样化特征,但其最终的目的相同,就是全面优化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特别是在高效益节水型农业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节水灌溉技术等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式的运用,为节水型农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具体应用1.1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相对普遍,较之于明渠输水技术,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蒸发量。在应用管道输水技术的时候,应遵循以下具体流程:借助管道连接所需灌溉区域和水源地。一般来讲,最常见的水源地就是灌溉区域的地下水、河流、水井与水库等等。严格检测水源地水质,且保证管道内部水资源不存在泥土亦或是杂质等。一旦发现有杂质存在于水源当中,应及时借助输水系统过滤器,完成过滤与沉淀的作业任务,而沉淀时间通常应控制在1-2天。水资源经过处理以后,应在管道输水系统配水管网的作用下完成分配,结合各区域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量进行灌溉。而保护装置、输水管道以及配水设备是组成管道输水系统配水管网的主要部分,通过对管道输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扩大灌溉的面积,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节省灌溉的成本。 1.2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对全面发展我国各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开发建设中要注意保持高效节水灌溉的优点,严格把关数值和制作过程,使农田在区域上能保持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从而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促进当地的经济效益和自然效益。设立高效节水灌溉先进项目主要有几个要求:一是需要在合适、合理的地方进行;二是要避免无法进行天然灌溉的地势崎岖、干旱的地区;三是要优先选择靠近经济发展较好、当地民众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对高效节水灌溉比较支持的地方;四是最好选择主要作物是经济作物的地区。优先选择这些地区主要是因为能有便利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做支撑,有利于节水灌溉项目快速开展,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对周边地市有着良好的辐射效应。 1.3渠道防渗技术 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发挥其水资源节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控制地下水的水位,以免土壤发生盐碱化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土壤输水的能力。在渠道防渗技术应用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材料就是浆砌石块、混凝土与沥青等等。在实践方面,通常会以三面光渠道为主,使得水资源在渠道传输中的流失量减少,有效地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将渠道防渗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为不断强化渠道防渗的效果,可以将渠道设计为U型,进而科学控制水的流量,减少过水断面面积。根据实践应用结果显示,将渠道防渗技术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确保灌溉效率达标,同样还能够节省60-85%水资源。 1.4微灌技术的运用 微灌是指根据作物生长需求,采用管道和设置于末级管路的灌水装置,以很小的流量,向作物根部周围土体均匀输送水及作物必需养分。微灌主要包括滴灌、喷雾和脉冲灌溉等形式。按所用设备的使用性能可将微灌分为常压微灌与重力微灌;按所用设备放置位置还能分成地下微灌与地上微灌。对微灌技术而言,其最大的特点是严格控制灌溉实际耗水量,其中的水量调控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微灌能十分便利的将水和养分灌溉到所有植物周围的土体,并将水应力控制在较低水平,以免植物生长造成影响。微灌根据作物生长要求进行适量和适时的灌溉,只对植物根须周围土体进行润湿,所以能最有效的避免水损失。而且微灌的灌水量相对较小,周期短,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此外,微灌采用管网供水,在操作上较为方便,效率高,可实现自动控制,所需劳动量很少,而且微灌还属于局部灌溉,地表不会因灌溉局部面积湿润,而长时间保持干燥,避免了杂草生长,降低了用于除草的费用。此外,植物生长必需养分的施用也能采用微灌,基本不用人工操作。再者,微灌系统能对所有灌水器实际出水流量进行有效控制,灌溉均匀度可保持在85%,还能根据需要适时灌水,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所以有助于增产,并保证作物质量。由于微灌直接在根系周围土体灌水,所以能在多种复杂地形中进行作业。但微灌也存在投资较大的缺点,比传统地面灌溉高很多,而且灌水器的出口极小,容易被杂物堵塞,若缺乏有效维护,将导致系统无法工作,甚至造成报废,因此对日常检查和维护有着很高的要求。 1.5其它节水技术 1.5.1耕地整理节水 做好土地平整,确保排灌保持畅通,并筑造池、塘、坑、窖等进行拦水与蓄水,使农田节水灌溉方案得以全面实施,提供必要基本条件,目前这种节水技术措施已得到大部分农民认可,并已广泛应用于实际。 1.5.2减免耕保水 根据农田及其水利设施实际情况,采用“高留茬免耕套播”、“贴茬免耕直播”及“以旋代耕”等有效方法,增大水分在土壤当中的渗透深度,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从而避免水分大量流失,起到理想的节水效果。 1.5.3生物或化学制剂保水近几年,我国各地区研制出很多类型的保水剂,如生物保水剂、化学保水剂、有机保水剂、无机保水剂与对水分蒸腾作用有抑制作用的试剂,并在旱作领域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 1.5.4地膜与秸秆覆盖保水

喷灌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喷灌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及流程: 绿化灌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见附件) 灌溉工程施工主要是和绿化工程相配合。同时道路工程与绿化灌溉工程有路线交叉,在道路工程施工时,灌溉工程的输水管道、控制线缆的过路保护设施必须在道路路基铺设之前进行施工。 灌溉工程前期进场工作完成后,首先进行放线。灌溉测量放线时,甲方必须提供地下管线图,并向测量放线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为防止灌溉管道在绿化种植过程中被破坏,在绿化工程中种植乔木以后或在绿化树木定点放线后,方能进行灌溉管道工程施工。管道首先进行灌溉主管道及线缆的放线、开挖及铺设等工作,及其附属设施(各种阀门、井体、镇墩等)的安装、砌筑等;绿化树木种植完成后,进行支管道的工程施工工作,以便于绿化工程进行草坪以及花卉的种植;管道铺设工程同时进行其它主管道试压、管道冲洗以及管沟的回填工作;在种植草坪之前完成喷头安装工作。 在输水工程进行的同时,进行中央控制系统、泵站的安装,应保证绿化种植的用水要求。即灌溉工程要在施工的同时提供绿化用水。 (二)、施工方案1、过路套管安装套管要伸出道路两侧各0.5米,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管径及埋深在铺设正式路之前预埋。

2、放样 施工前应依照预定的施工顺序将要施工的绿化区域按图纸进行放样, 并由监理工程师核定,其方法如下: 管线沟不论主管沟或支管沟均敷石灰线,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对图纸的 管线进行适当调整。 快速取水阀的位置,设黄旗标志竿。 进排气阀位置设置,设蓝旗标志竿。 干管检修阀的位置以石灰做40cm^ 40c m正方形的白方块。 混凝土镇墩的位置以石灰做10cm宽、50cm长的十字。 放样前需指定专人与设计工程师研讨施工方法,放样过程中(施工亦同)该专人应随时与设计工程师密切配合磋商以确定灌溉系统排列的方式,放样完成后由设计工程师核定后方可施工。 放样之初各标识点应先以长于100c m的标桩将各点表示于地面,待石灰线完成后不重要的可视需要拔除重复使用。另外,废除之桩位或石灰记号必须于当天消除不得留待隔日。 放样过程中对原设计的管线走向修改必须与设计工程师协商后方可 确定。 3、开挖管沟槽沟槽的挖掘不论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沟底不得有影响管道的大土 块、石块或松散的浮土,挖掘出来的土方以不向管沟回落为原则,非必要禁

喷灌技术计算.

第二节喷灌技术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已广泛地运用在公园、城市广场以及农业作物上 一、喷灌形式 依喷灌方式,喷灌系统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固定式三种。 1 移动式喷灌系统 这种喷灌系统适合有天然水源(池塘河流等)的园林绿地灌溉。其动力设备、水泵、管道和喷头等都是可以移动的,投资较省,机动性较强,但管理劳动强度大。 2 固定式喷灌系统 这种喷灌系统有固定的泵房,阀门设备、管道都埋在地下,喷头固定在立管上,有时也可临时安装。现在运用的地埋伸缩式喷头,连喷头也埋在地下,平时缩入套管或检查井内,工作时,利用水压,喷头上升一定高度后喷洒。现在公园、广场、运动场等草坪上应用最广。固定式喷灌系统设备费用较高,一次投资较多。但节省人工、水量,从长远角度看还是比较经济的。 3 半固定式喷灌系统 其泵房、干管固定或埋入地下,支管和喷头可以移动,优缺点介于两者之间。多应用在大型花圃、苗圃以及菜地,公园的树林区也可以运用。

二、固定式喷灌系统设计 (一)设计基础资料的收集 1. 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1/500的地形图,了解设计区域 的形状、面积、位置、地势等 2. 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雨量、湿度、风向风速等,其中风对 喷灌影响最大。 3. 土壤资料:主要是土壤的物理性能,包括土壤的质地、持水 能力、土层厚度、汲水能力等,土壤的物理性能是确定喷灌强度和灌水定额的依据。 4. 植被情况:植被的种类、种植面积、根系情况等。 5. 水源条件:城市自来水或天然水源。 6. 动力来源

(二)喷灌喷头的布局 固定式喷灌系统引水方式一般是:外部引水至泵房,通过水泵加压再输送给主管,主管输给(次主管至)支管,支管上竖立管再接喷嘴,在次主管或支管上设阀门控制喷嘴数量和喷洒面积。 1. 喷洒方式: 喷嘴喷洒的形状有圆形和扇形,一般扇形只用在场地的边角上,其他用圆形。 2. 喷头布置形式: 也叫喷头的组合形式,指各喷头的相对位置的安排。在喷头射程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布置形式,其支管和喷头的间距也不相同。表2-2-1是常用的几种喷头布置形式和有效控制面积及使用范围。 3. 喷头及支管间距: 在确定喷头的布置形式后,选择合适的喷嘴,每个正规厂家的产品都标明了喷嘴的型号、射程、喷嘴流量、工作压力等,然后根据喷嘴的射程确定喷头的间距和支管间距。

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进展(洪林)

[论文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我国和谐灌区建设的需要,提出开展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的必要性;然后,对国内外水稻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稻节水灌溉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农业政策和工程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状况。最后,探讨了水稻节水灌溉影响的今后研究发展前景和方向。 [论文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影响;研究;进展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两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和谐灌区建设。一个和谐的灌区应该实现: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灌区水利基础建筑物和渠系运行良好,管理体制合乎时代要求,运行机制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很强的自我运行能力;此外,灌区农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生态环境适合人民生活和动植物生长;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相对较高,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普遍采用,并发挥巨大作用,从而保证灌区内的资源、环境、经济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才会促进我国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和谐的灌区建设离不开农业节水灌溉,而农业节水灌溉的关键是实行水稻节水灌溉。因此,开展节水灌溉及其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种稻国家之一,水稻面积为世界第二,水稻的总产量在世界各国中居首位。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30%,产量约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40%,水稻的灌溉用水量占1/3以上。但中国水资源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特别是工业用水、城镇供水大幅度增长,农业用水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农业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 二、水稻节水灌溉研究进展 在全球用水量中,农业灌溉占到了72%,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高达87%。随着非农业用水(包括城镇供水、工业用水和环境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Barker(1998)等人预计,到2020年,发达国家的农业用水量将下降到62%而发展中国家为73%。20世纪70年代,随着水资源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水稻节水灌溉的研究必要性越来越明显。Tabbal等人(1992)和Bhuiyan等人(1995)分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浅谈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发表时间:2017-07-21T15:04:45.3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作者:陈辉 [导读]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蓄存雨水、保障和调剂农业生产用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大的作用。 德阳市新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节水灌溉的理念是尽量运用少量的水,实现最大化的效益,在节水灌溉理念中,应该采用相关的技术,从而能够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在,我国的相关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在农业生产上,节水灌溉技术也早已被研发出来。目前,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节水灌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阐述节水灌溉的定义,并分析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建设 1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灌溉 1.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概念界定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少淡水资源的国家之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蓄存雨水、保障和调剂农业生产用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做好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节水灌溉技术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农业生产,也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关。提高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完成农业生产需求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首推问题。在普通群众的眼里,农田节水灌溉大概就是“怎么样用更少的水来养活更多的农作物”,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实际上,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用水的智慧活,而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科技手段,来提高作物对降水和土壤水的利用率,减少农田灌溉过程中可能的水损失以及水浪费。 1.2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农业水利体系中的农田水利建设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调剂用水促进农业生产自然也就成为水利建设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不能够把节水灌溉简单的理解为减少灌溉的用水量,节水灌溉是指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达到用水灌溉高效化,它应该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来衡量。农业灌溉不可缺少的是水,而我国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如何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就成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道路。自20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也遭到严重破坏,缺水地区不断扩大,灾难性天气频频发生。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农业生产也离不开水。不能够解决好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农作物的稳产高产就永远无法达成,农民的收入也无法得到提高,更不要说解决全国人民的口粮问题。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基本概况 2.1喷灌技术 喷灌机水是我国发展最早,相对较为完善,农民较为欢迎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喷灌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压的方式,通过输水管道,利用喷头的方式把水均匀喷射到农田之中的技术。喷灌技术的优点则是能够保证农田灌溉的面积均匀。相较于传统大水漫灌的方式,水资源的利用率能提高百分之六十以上,节水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此外,喷灌技术还有节省劳动力、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等优点。但是,喷灌技术的缺点较为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也较大,尤其是受大风影响较为明显,而且设备投资较大,在应用喷灌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也较为复杂。 2.2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改良喷灌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可分为滴灌、微喷灌、渗灌、小管涌流管等方式。微灌技术相较于喷灌技术来说,设备更为复杂,包括水资源工程、输水管道网、首部枢纽和灌水器等四部分。但是,从节水效果、灌溉效果来看,微灌技术要比喷灌技术的效果更好,而且,对农作物的准确输水更能适合农作物的对水分的吸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产量更高。然而,微灌技术也有着比较明显的缺点,如喷头易堵,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能调节小气候、在使用微灌技术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农作物的经济价值等。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是以农用机械和电力资源基础,与灌溉设备相配套的移动式灌溉技术。目前,移动式灌溉技术比较受到农民的欢迎,从设备制造成本来看,步行式灌溉技术较为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由于适应性强、移动式灌溉,能够适应众多地区、各种地形,而且机动性强,能够对急需灌溉的农作物进行灌溉。但是,相对于喷灌技术、微灌技术大规模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整体灌溉。而且在使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对农作物的类型也有要求,只适合一些小型农作物,对中高型的农作物在应用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会伤害农作物。 2.4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相较于以上三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具有更大的局限性,对干旱、半干旱或者季节性干旱地区较为适应。同时,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优点也较为明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但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造价也较高,不仅需要建设储水设施,同时还需要建设集水渠道和输水管道,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实施难度也较大,对建设地点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民利用水资源的情况来看,又较为适合这些地区农民的使用。 3 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 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人才的培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职能培训,不断提高建设队伍的质量,确保建设出来的水利工程,真正符合农村实际要求,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节水灌溉工程,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节水,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质量。重视科学研究,加大非充分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对水利工程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科学理论上,更应该在行动上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农民普及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让农民及时转变种植的传统观念,推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的良性循环。 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以政府领导为主,工程项目的建设难以突出自己的特色。在农村水田水利的建设中应该充分地尊重农民的意愿,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得到健康的发展。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分散式经营模式,劳动效率比较低,缺乏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解决我国农村现存的问题,也可以从招商引资,搞活农村市场,吸引高素质技术人才,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方面

喷灌施工流程

喷灌施工流程 本灌溉系统工程施工严格按照甲方图纸及技术规范进行,并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D158-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 5,《室外硬聚氯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ECS 18:9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的技术要求。

3、滴灌管的安装: 滴灌管安装时,选直径小于滴灌管插头外径1mm的打孔器在毛管上打孔。并按设计孔距在毛管上冲出圆孔,随即安装滴灌管,严防杂物混入孔内。 4、阀门安装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阀门安装前,应仔细核对所用阀门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阀门在搬运时不允许随手抛掷以免损坏。阀门在水平管道安装时,阀杆应垂直向上。安装法兰式阀门,应保证两法兰端面互相平行和同心。塑料阀门安装用力应均匀,不得敲碰。 5、阀门井、泄水井修建、安装

灌溉系统在灌溉季节结束后应将管道中的余水泄空,管道顺坡泄水,并在最低处设泄水井。阀门井、泄水井修建、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要求执行。 6、过滤器 系统首部加设相应设计流量的过滤器,金属管道与下级塑料管道连接处应加设与塑料管同管径的过滤器。过滤器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分别设置。 三、管道过路处的处理 1、预埋套管 灌溉管道在穿越铁路、公路及基础时加设D219Χ6无缝钢管,预埋套管的预埋管位置、埋深、材料、规格应与设计要求一致,套管管顶最小埋深0.7m,套管根据地形单向放坡,坡度不小于2‰。预埋钢套管应敷设在被夯实的土层上,套管在埋入时应将灌溉管道放入套管中一起埋入,两端比套管各长出0.5m,钢管敷设前应按设计要求作好防腐处理。管沟回填土时,应同时从管道两侧填土分层夯实,不得损坏管子及防腐层。 2、预埋套管处破路 预埋套管破路宽度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破路。破路时用道路切割机将破路处边缘切割整齐,然后再将预埋管沟处的道路破碎清除。套管埋入时套管与灌溉管两端应用便于取出的材料封口,并在地面上做明显标记。 3、预埋套管处路面恢复 预埋套管埋设好以后按设计要求及相应规范将路面恢复原状。

2020-2021专科《节水灌溉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05)

2020-2021专科《节水灌溉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05)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5分) 1.适用于各种地形、气候和运行条件的大、中、小型渠道的防渗方法是( )。 A.土料防渗 B.混泥土防渗 C.砌石防渗 D.水泥土防渗 2.属于随播种、随灌水的地面灌溉节水新技术的是( )。 A.膜上灌溉 B.波涌灌溉 C.间歇灌溉 D.坐水种 3.适用于分散的小地块,特别是山区丘陵的复杂地形的轻、小型喷灌机组是( )。 A.手抬式轻型机组 B.手推式小型机组 C.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机组 D.滚移式喷灌机 4.以下最节水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是( )。 A.“浅、湿、晒”模式 B.“间歇灌溉”模式 c.“半旱栽培”模式 D.“薄、浅、湿、晒”模式 5.雨水的集蓄利用,最关键的问题是( )。 A.提高集流效率 B.管道安装 C.灌溉设备齐全 D.确定灌溉作物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6.农业节水技术包括抗旱节水作物品种、覆盖技术、____、调整作 物种植结构以及抗旱、保墒、保水剂的应用等。(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栽培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7.按降水量多少我国大致可分为五个降水带,其中,____是我国主要小麦、棉花和其它旱作物产区。(湿润带;半湿润带;干旱带) 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是指____或____渠道输水损失的各种工程技术和方法。 (杜绝;缓解;减少;增加) 9.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____、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部分组成。(首部枢纽;量测系统;施肥装置)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0.开源 11.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12.局部水头损失 13.滴灌

浅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浅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发展方向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津水资源概况,分析了存在 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用水,保护性利用干旱地区资源以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并有利于建立当地生态经济型的环境水模式。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灌溉;生态经济 1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 均,农业生产对水的依赖性很强,有水才能做到稳产高产。 目前,我国灌溉用水量的比例在经历明显的下降过程后,呈稳定态势,但从长远看,随着工业,城市,生活,生态用水的不断增加,由于新增加水资源的开发潜力越来越小,开发代价越来越大,因此乃将有一部分灌溉用水转为其他行业用 水。目前,农业用水占全国总有用水量的70%,由于受工程 配套状况和管理水平所限,灌溉用水效率仅有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之一。如何通过各种节水措施,有效地提高灌溉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发展农业节水的根本任务。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与水资源短缺已成

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按现状用水量统计,全国中等干早缺水358 亿 m3,其中农业灌溉缺水300亿m3。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业年均受旱面积大2000hm2 万以上,全国600 多个城 市中有一半以上发生水危机,北方河流断流的问题日益突 出,缺水已从北方蔓延到南方的许多地区。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地下水超采,全国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已达 8.2万km2。 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比例已从1980 年的88% 降低到70%,并且后期还会持续下降,因此缺水局面一直存 在。农业用水中,灌溉所需水量较大,所以在灌溉上效率得不到提升,水资源浪费较大。对我国水资源现状进行普遍分析,灌溉利用的水约占43%,单方水粮食生产率只有1.0kg 左右,与发达国家水资源的利用率相比相差很远,单方水浪费生产率 2.0kg 以上的水平。因此,为了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采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灌溉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2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到2030 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 亿,需要粮食7 亿吨左 右,为保证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的供给,灌溉面积必须达到 6000 万吨左右,否则指标难从实现。然而,我国是缺水国家,尤其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供给已严重不足,在未来30 年内, 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供水只能维特在目前的4000亿m3水 平上,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水利用率从目前的0.45 左右提高到0.65。然而要达到这个 目标,节水灌溉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基础研究滞后节水灌溉效益最后的调控,需要建立在

喷灌施工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石槽镇西下路(西起范良路,东至北武路),路线全长2.880公里,总体呈东西走向。绿化喷灌系统为手动控制系统,灌溉用水接新建给水预留DN200球墨铸铁管道。灌溉管线采用UPVC管道(管径包括φ110、φ90、φ63、φ32、φ25、φ20),过路管线采用高强度HDPE管,并用镀锌钢进行套管。 二,施工准备 1,材料检验:检验管材及管件规格品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管材内表面应光滑、无气泡、无裂纹;管件造型规矩;阀门手轮无损坏、外形规矩美观;所有胶粘剂应是同一厂家配套产品,所有材料都应有出厂合格证。 2,机具准备:水平尺、水准仪、钢卷尺、钢锯、面纱、毛刷、试压泵等。 3,作业条件: (1)管沟平直、管沟深度及宽度符合设计要求,并报监理及甲方验收。 (2)管沟沟底夯实,沟内无障碍物,且应有防塌方措施。 (3)距沟边1.5米范围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其他物品。 三,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安装准备——清扫管腔——管材管件到位——管道连接——粘结口保护——压力试

验——安装喷头及阀部件。 2.管道安装准备: (1)根据施工图纸检查管沟坐标、深度、平直程度,沟底管基密实度是否符合要求。 (2)根据图纸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测量尺寸,根据阀门位置、喷头三通位置进行断管。断口要平齐,用刮刀除掉端口内外毛刺。(3)管子及管件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插入实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承口的3/4深度,试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结部分的水分、灰尘擦拭干净,用毛刷均匀涂抹粘结剂,插入粘结时将插口稍作转动,以利于粘结剂分布均匀。粘结牢固后立即将溢出的粘结剂擦拭干净。(4)安装管件、阀门应位置正确,阀杆要垂直向上。(5)管道稳好后,在靠近管道两端处填土覆盖,两侧夯实。 3.压力试验:系统安装完毕后,按施工验收规范做压力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一小时 压降不超过0.05 Mpa为合格。 4.喷头及阀部件安装:压力试验经监理及甲方验收合格后,进行喷头及阀部件安装,必须满足设计要 求和施工验收规范,且满足使用要求。 四,质量标准 1,管道压力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 2,管道严禁敷设在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3,管道安装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阀门安装质量要求达到型号、规格、耐压强度和严密性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位置正确、连接牢固、启闭灵活、朝向正确、表面清洁。 五,成品保护 1,给水管道、管件及阀门等运输堆放要避免损伤。 2,阀门井室、支墩要及时砌筑,以保证管件阀门安装后不受损坏。

小度写范文[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1亩水稻灌溉用水量模板

[浅谈浅湿干灌溉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1亩水稻灌溉用水量 水稻浅、湿、干灌溉,是控制灌溉技术的一种,是浅、湿、干灵活调节的一种节水灌模式。它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范畴。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度进行水分胁迫,会使水稻产生一种耐旱性,而不会导致减产。插秧、返青阶段,保持2周浅水,分蘖前期浅湿灌,分蘖期至拨节期适当晒田,孕穗至开花浅水,灌浆成熟期则干干湿湿,适当晚断水,做到后水不见前水,是一种促控结合,适时供水调氮的灌溉技术,其特征是浅灌与湿润相结合,适时晾(晒)田,构成浅湿交替,浅、湿、干灵活调节的灌溉方式。浅湿干灌溉的原则是浅水灌田,“浅”为30mm,待自然消耗后,田面呈一定湿润状态,“湿”0mm,“干”为土壤含水量控制的下限值。为如此反复。灌水之间的无水层时间应使浮泥沉实,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水稻省水低耗,高产稳产。一、推广浅、湿、干灌溉技术增产的机理 1.防止水稻根系早衰,消除生产障碍。 2.符合水稻的需水规律和要求,发迹了传统的淹水灌溉习惯。即满足水稻的生理需水,又节省了生态需水,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降低了灌溉定额,提高了灌溉水的经济效益。 3.使水、肥、气、热等因素得到合理调整,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水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有利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和高产方向转化。能促进水稻生育性状的改善,有效分蘖率高、秆壮、防倒伏。 5.改善稻株的体结构和田间小气候,有利于控制和减轻病虫害。 6.推广浅湿干节水栽培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是长久之计。二、浅、湿、干控制灌溉?可有效提高水层温度,从而提高水稻结实率水田的水深3cm为一般浅水,比之深的为深水。水稻的返青受水温的支配比气温更强。水稻生育的最高水温为30-34℃,而返青期的水温在14-15℃到20℃之间,随水温上升,总干重增加比率较大。秧苗素质不同,返青好坏不一。与壮苗比徒长苗和老化苗等弱苗的返青界限温度高,低温返青不稳定。根据秧苗的素质,移栽后的水层管理不同,秧苗素质不良的更要加强以水保温的管理。移栽后的水深1-2日为4-6cm,其后3-5cm浅水。气温高有光照时浅水(苗高1/3左右),低温时深水护苗(苗高3/4左右)。分蘖期到有效分蘖终止期,要以水保温并促进肥效。发生分蘖的界限温度生理上为13℃左右,适用的为15-18℃。适宜的水温为16-30℃,茎数以23℃左右时增加最多,特别是昼夜温差大时(夜间15℃、白天30℃以上)分蘖多。株高伸长的适宜水温为25-30℃,17℃以下伸长明显受抑制,界限水温为11-12℃。叶数增加的适宜水温与株高略同,界限水温略低为9-11℃。温差较大时对叶数增加有利。根的伸长比地上部伸长适温略低。分蘖期水温越高越好,水温低于23℃将延迟出穗。分蘖期的气温、水温常比分蘖发生的适宜水温低,所以要尽量提高水温,力争接近分蘖期的适温。特别是井灌区采取综合增温措施,确保分蘖期进田水温16℃以上,减数分裂期18℃以上,抽穗开花期22℃以上。三、浅湿干灌溉的作用 1.促进水稻的生育和成熟田面无水层湿润状态时,土壤昼夜温差变化大,土温日变幅增大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在水稻生育后期,浅湿灌溉白天升温快,温度高,有利于稻株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也有利于干物重积累。水稻自移栽至成熟,浅湿灌溉可使田间水积温增加120℃,这对水稻生育和加速后期成熟都有重要作用。 2.防止黑根和早衰实行浅湿灌溉创造了大气向土壤直接供氧的条件,起到了有效地增强根系活力的作用。发生黑根的水稻,吸收机能受到损害,养分不足,群体发育不良,不仅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还会发生赤枯病、胡麻斑病等生理病害,而导致减产。浅湿灌溉改善了土壤环境,增强了根系活力,可以防止黑根和早衰。 3.改善水稻生长形态,促进生育适时转化浅湿灌溉在水稻生育前期起到了经常放露晾田的作用,促进根系发达,蹲苗稳长。中期晾田控制无效分蘖,达到群体协调生长发育,植株呈丰产长相,顶三叶耸而直立,地面上一、二节间短,茎杆粗壮,增强抗倒伏和病虫害能力。在生育后期干干湿湿,收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的效果,使水稻活根活叶成熟,浅湿灌溉,促控结合,还具有促进生育转化和提高结实

喷灌技术的三要素

喷灌技术的三要素 喷灌的技术特征:要求灌溉水必须均匀地分布在所灌溉的土地上;同时喷洒后地表不产生径流和积水,没有灌溉水的二次再分配;此外,喷洒水滴不得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也不得伤害作物,造成减产。为了使喷灌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规定了喷灌的技术“三要素”,即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和喷灌雾化指标。任何喷灌过程只有当这三项技术指标的值不低于国家标准要求时,才能达到喷灌的省水、增产、保土、保肥、提高作物品质的效果。 1.喷灌强度 喷灌系统的设计喷灌强度不得大于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喷灌强度指单位时间内喷洒在单位面积上的水量,一般用mm/h表示。 喷灌强度包括点喷灌强度Pi和平均(面)喷灌强度P两个概念。点喷灌强度指在一定时间t喷洒到某点土壤表面的水深h,平均喷灌强度P指在一定的面积上的各点,在时间t内的喷灌水深平均值h0。 国家标准GBJ85-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对于定喷式喷灌系统,不同质地的允许喷灌强度可按表1要求。当地面坡度大于5%时允许喷灌强度应按表2进行折减。 各类土壤的允许喷灌强度(mm/h)

砂土(20)、砂壤(15)、土壤土(12)、壤粘土(10)、粘土(8) 注:有良好覆盖时,以上数值可提高20%。坡度与允许喷灌强度的关系地面坡度(%)05~08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20%地面坡度(%)09~12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40%地面坡度(%)13~20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60%地面坡度(%) >20 允许喷灌强度降低75 % 2.喷灌均匀度是指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用喷灌均匀系数计算式表示。 按国标规定:在设计风速下,喷灌均匀系数不应低于75%,但对于行喷式喷灌系统,不应低于85%。 3.雾化指标 喷洒水滴的直径大小称为雾化程度,一般用喷头的工作压力水头hp与喷头喷嘴直径d之比,即hp/d表示。按国标规定如表3:表3种类hp/d蔬菜及花卉4000~5000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果树3000~4000牧草、饲料作物、草坪及绿化林木2000~3000微喷灌及雾喷技术

浅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喷灌技术-王芳分析

浅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喷灌技术 乌兰察布市水利新技术推广试验站王芳 摘要:水资源是21世纪最具战略意义的经济资源之一。根据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而喷灌技术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喷灌技术的发展,其次详细阐述了采用喷灌所具备的一些条件、技术要求,喷灌系统的组成、类型和规划设计,喷灌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农业节水灌溉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喷灌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节水节水灌溉喷灌技术喷灌发展 1.简述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人多、地少、水缺,全国人均占水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 个贫水国之一。21 世纪将是我国从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人口增加到16 亿的高峰时期,农业用水危机将更为严峻,节水灌溉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场革命,其中节水技术的应用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水资源紧缺,且又存在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由于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的特殊性,认真搞好农业节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形成节水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发展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国内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 为了解决21世纪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对粮食的需求问题,我们必须放弃不惜以消耗水资源、破环生态系统为代价的传统农业灌溉模式,推广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主要的节水工程措施有: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地面灌溉改进技术及喷灌技术等。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为1.30 亿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 586.67 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3.0%。根据《2007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 年底,全国万亩以上的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7782千hm2(自97年以来有效灌溉面积统计表如下),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4.4%。全国工程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3489千hm2,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40.7%。在全部工程节水灌溉面积中,其中渠道防渗节水灌溉面积10058千hm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5574千hm2,喷灌和微灌面积3583千hm2。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47。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大部分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在节水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先进节水灌溉方式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只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了节水改造。因此,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尤其是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2009年7月3日,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科学

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 期)工程 绿化喷灌系统管道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北京城市之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13) 1.1.2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 1.1.3工程施工合同。 1.2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昌平创新园东区环境建设项目(一期)、(二期)2.建设地点:北京昌平区沙河镇踩河新村B05地块 3.建设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4.工程分类:第一部分:施工区内的全部园林绿化工程:包括平整场地、草坪、灌木、乔木等的采购、植栽,植栽所需耕植土的铺置或更换,各种基础土方开挖、消纳、地形塑造、整理修正地形等施工;第二部分:施工区内的各景点构(建)筑物工程:包括园林小品如:树池、水景、挡墙、景观墙、坐凳、耐候钢板等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三部分:施工区内路面铺装工程:包括涌路、广场、小景等的路基、路面铺装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四部分:施工区内的各种照明强电管线工程:包括景观照明、配电系统、灯具安装及其基础等材料采购及施

工;第五部分:施工区内的水景系统工程:包括水景系统、排水沟、水泵及给排水系统管线的材料采购及施工;第六部分:绿地浇灌系统工程:包括阀门井、给排水管线、灌溉设备等材料采购及施工。 1.3 喷灌设计参数及说明 喷灌系统采用解码器无线自控系统,系统组成由WVC-100无线接收器、DUAL型解码器、ROAM无线遥控器、直流电磁阀和WSS无线气候传感器组成,可根据气候自动改变当天灌水持续时间,也可通过无线遥控器直接打开电磁阀进行临时灌水,极端气候系统可自动停止,避免水源浪费,分段阀门井每个支路均有阀门控制,管道材质为PE管,承压≥1.25Mpa,干管埋深≥1.2m,绿地内支管埋深0.8m,过路管线穿大两号的钢套管保护。除阀门井内,电磁阀下游设置泄水阀,支管路低点也应设置泄水阀,绿化浇灌支管、干管不小于0.3﹪的坡度坡向泄水阀冬季泄水。绿地及小块绿地采用快速连接阀(中水型)出水管径De25。总延长米约7000米,最大管径De75,最小管径De20,平均管径De40,喷灌覆盖面积3万平方米, 灌溉用水为中水严严禁饮用,草坪或草地覆盖区域主要采用地埋弹出型喷头(中水型),根据

论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论述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 摘要:作为我国主要的种植物种,水稻在近几年来产品颇丰,究其原因就在于各种新式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其中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通过试验可以证明,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应用相比于常规的灌溉技术而言,将使控灌区增产 7.8%,节灌区增产 5.5%。同时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还可以促进水稻的发育,使水稻抗病、抗倒伏,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为人们带来安全健康的可食用粮食。基于此,本文将对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论述 对于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而言,国家相关方面的政府部门也是高度重视,并提出了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对水稻灌溉技术进行革新,开发出田间节水潜力,促使田间灌溉的水资源得到节约的同时,可以极大的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进而为农民带来超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下面将详细的介绍实际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的试验与结果,并从控灌区和节灌区量方面阐述该技术应用的好处,想玩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原理 控制灌溉技术既不属于充分灌溉,也不属于非充分灌溉。该技术理论认为,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度进行水分胁迫,会使水稻产生一定的耐旱性,而且不会导致减产。其基本原理是,基于作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受到遗传特性和生长激素的影响,如果在水稻生长发育某些阶段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可以发挥其自身的调节机能和适应能力,能够引起同化物在不同器官间的重新分配,降低营养器官的生长冗余,提高作物的经济系数。同时,通过对水稻内部生化作用的影响,改善作物的品质,起到节水、优质、高效的作用。 2、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们乃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的。而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我国水利工程每年可以供水170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就占据了159亿m3。而在农业用水量中最巨大的便是水稻灌溉,其用水量为150亿m3,已经占据农业用水量的93%,同时占据社会总水量的70%。并且水稻灌溉的水资源浪费也是非常明显的。水稻的生理需求水量为4500~6000m3/hm2,灌溉用水效率却仅有0.4左右,为此就需要我们重视节水灌溉工作。现今我国采取的节水灌溉工作主要分为了工程节水措施与非工程节水措施,而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技术属于非工程节水措施。我们想要大力的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就需要先对其应用进行实际的试验,从而明确其应用的利与弊,这样就可以大力的促使我国水稻增产的同时节约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3、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方法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共设置 3个处理,分别为控制灌溉、节水灌溉和常规灌溉三个小区。各小区的移栽、密度、植保、用肥等技术措施均相同,灌溉时各小区单排单灌,每处理面积为 1.5亩。控制灌溉:泡田期控制土壤含水量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 85% ;花达水返青,于插秧后 7-10d 灌第一次 20mm 水层;分蘖初、中期灌水上限为 20-50mm,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 90% ,蓄雨深度不超过 50mm;分蘖末期适时晒田,上限为饱和含水量,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 80% ;拔节孕穗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