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室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综合实验室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综合实验室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综合实验室实验活动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被危害性生物及物品所侵害,保证危害性物品不外泄,对实验室工作环境进行评估,以鉴定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保证生物安全。

一、危害程度分类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评估

生物源危害主要就是由各种检验标本中得微生物,尤其就是病原微生物引起得,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具有潜在危险性,可能引起实验室感染,微生物室还进行一定数量得各种条件致病性细菌及真菌得分离培养工作,工作过程存在病原微生物对实验人员、环境污染得风险,除之以外实验室还存在触电、火灾、化学品腐蚀、偷盗等危险。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本实验室不涉及《人间传染得病原微生物名录》中高致病性微生物得分离培养及高孔病性微生物得菌、毒种得保藏,实验室采用一定防护措施就能控制感染或防范灾害,或者对相应病原体存在有效得免疫方法。评估我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按二级实验室(BSL-2)生物安全要求。

二、实验人员与实验室安全防护得一般要求

1、吸烟危害评估及防护

(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x吸烟;

(2)点燃得香烟就是易燃液体得潜在火种;

(3)香烟、雪茄或烟斗都就是传染细菌与接触毒物得途径。

2、实验区内食用食物、饮料及其它危害评估及防护

(l)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及存在“手-口”接触可能得其它物质;

(2)实验室工作区内得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得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得休息区内。

3、使用化妆品危害评估及防护

实验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化妆品进行化妆,但允许并建议经常洗手得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

4、实验中眼睛与面部得风险评估及防护

(l)处理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使用安全镜、面罩或其它保护眼睛与面部得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得危险区内不要佩戴隐形眼镜,除非同时使用护目镜或面罩。

(3)使用、处理能够通过粘膜与皮肤感染得试剂,或有可能发生试剂溅溢得情况时,必

须佩带护目镜、面罩或面具式呼吸器。

5、实验中服装与个人防护装备得一般要求

(1)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得服装,工作服应干净、整洁。当工作中有危险物喷溅

到身上得可能时,应使用一次性塑料围裙或防渗外罩。有时还需要佩戴其它防护装备如:

手套、护目镜、披肩或面罩等。

(2)采血员与其她需要接触病员得工作人员,在接触病员时需穿实验服或工作服。

(3)个人防护服装应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遇被危险物品严重污染,则应立即更换。

(4)不得在实验室内设值班床,严禁在实验室内住宿。

6、实验中足部防护得—般要求

在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得鞋。在有可能发生液体溅溢得工作岗位,可加套一次性防渗漏鞋套。帆布鞋可吸收化学物品与有传染性得液体,所以最好穿皮革或其它防渗漏得合成材料得鞋。

7、实验中头发与饰物得风险评估及防护

留长发得工作人员应将头发盘在脑后,以防止头发接触到被污染物与避免人体脱屑落入工作区。头发不得垂肩,应与离心机、切片机等正在运转得器械保持一定距离。

8、实验中胡须得风险评估及防护

蓄有胡须得男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上项(7)得规定。

9、洗手得要求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患者前后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洗手。

10、用口移液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用口液移可导致多种病原体得实验室感染。

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液移,应使用助吸器具。

11、锐利物品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与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得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一次性注射器上得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专用锐器盒内,在完全装满之前或48小时之内更好。

12、隔离措施得要求

接触患者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得隔离措施。

13、工作环境得要求

(1)“清洁”区与“非清洁”区

根据实验室得具体工作情况由主任选择并确定“清洁”与“非清洁”工作区,在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之间设“缓冲室”。被指定为“清洁”得区域,则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手上得手套触摸得物品得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如计算机键盘及电话得保护罩等)前取下手套,制定仪器设备与工作面得常规消毒与清洁制度与对严重污染得紧急处理措施办法。

被指定为“非清洁”得区域,允许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电话、门柄、计算机终端与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得表面部认为就是不清洁得。未戴手套得人员如果使用该区域内得电话、计算机终端或其它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彻底洗手。

“清洁”与“非清洁”区都应保持整洁。实验台至少应每天清洁、消毒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消毒。在处理溅溢得样品或严重污染得工作面时,应戴上手套与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相应合适得清洁剂清除所有得溅溢物。

(2)冰箱、冷冻柜、水浴与离心机应该定期清洗与消毒(时间由实验室主任来决定),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与消毒。进行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得防护服。

(3)外衣:外衣(实验服、工作服、与围裙)应悬挂在远离散热器、蒸汽管道、供暖装置、以及有明火得地方,不要挂在压缩气瓶或灭火器上,也不要挂在门得玻璃隔板上,妨碍视线。“清洁”得与“非清洁”得个人防护服要分开存放。

(4)垃圾处理:每天至少清理垃圾一次。

(5)装饰:不得在电灯、灯座或仪器上进行装饰,更不要使用电子装饰物、蜡烛、圣诞树等有引起火灾危险得装饰品。

(6)为便于清洁消毒,实验室内不应有织物装饰得用具或椅子。

(7)个人物品:实验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钱包、外套、皮靴、咖啡杯、运动服、预包装得食品与药品等。

(8)实验室内应配备应急设备,如应急洗眼装置,酒精等消毒用品。

(9)实验室应安装非手触式洗手装置。

(1O)实验室内应安装防蚊蝇装置,应定期投撒灭蟑螂、老鼠得药物。

(ll)用后得废弃物品:实验工作区内得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具危险性得液体如酸或碱

性液体应放在视平线以下。较大得废弃物容器应靠近地面存放。

(12)出口通路:实验室得出口与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安全门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堵塞。

注意:无论任何时间、何种原因都不得阻塞通往灭火器、火警箱、防火毯、安全淋浴或出口得道路。

14、使用玻璃器具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述安全规则:

(1)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得玻璃器具。

(2)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得塞子,粘紧得试管可用刀切开分离。

(3)接触过传染性物得玻璃器具,清洗之前,应先行消毒。

(4)破裂得玻璃器具与玻璃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得、单独得、不易剌破得容器里。

(5)高热操作玻璃器具时应戴隔热手套。

(6)在不影响实验质量得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使用玻璃器具。

15、使用离心机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1)气溶胶:离心过程中应控制气溶胶得产生在最低水平。

(2)操作: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

(3)传染性物品: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得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得离

心管,并在盖紧得离心头或转头中进行。

(4)为防止气溶胶飞溢,应在离心停止30分钟后打开离心物。

(5)清洗: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要求清洗离心机。

(6)平衡:离心时应保持合适得平衡,以保证离心得顺利进行。

16、采集血样得危害及防护

(1)每天早晨用5OOmg/L得“84”消毒液擦拭抽血台面及其它物表,并开紫外灯消毒至少30分钟,并做好记录。

(2)工人每天早晨更换消毒液,包括浸泡锐器、止血带得消毒液与手消毒液。

(3)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与手套。

(4)使用合格得一次性用品。严禁使用包装破损,超过有效期得一次性用品。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6)无菌物品如棉球需每天更换,开启后使用不得超过24小时。

(7)工作人员需对锐器如采血针采取高度预防措施,用过得采血针需浸泡在含有消毒液得厚壁容器中。

17、标本(血清、血浆、全血、尿)上检验分析仪检测过程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1)为了避免液滴与气溶胶与扩散,实验室仪器加样、加液,清洗等过程应在封闭罩内进行得。

(2)实验中使后得比色盘,反应杯等废弃物应当收集在封闭得容器内,集中处置。

(3)在每一步完成后应根据操作指南对对仪器进行消毒。血液、体液污染物表时,应立即消毒。

(4)工作人员要戴手套进行操作。

18、标本(血清、血浆、全血、尿、粪)手工检测过程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1)每天早晨做好实验室得清洁消毒工作。

(2)工作人员要戴口罩、手套进行操作。

(3)实验中使用得竹笠用后要用1OO0mg/L“84”消毒液浸泡。

(4)废弃得标本连同试管、盖帽要用1OOOmg/L“84”消毒液浸泡,由工人统一清洁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实验中使用得吸头、一次性塑料杯用后要用1OOOmgL//“84”消毒液浸泡。

(6)标本污染物表时,应立即消毒。

(7)离心时,发生试管破裂或标本溅出,由操作者负责用有效消毒剂对离心机内部进行及时消毒处置。

19、微生物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基因扩增试验活动得危害评估及防护

(1)每天早晨开紫外灯消毒空气至少30分钟,同时做好各物表、仪器得清洁消毒工作。

(2)实验人员要戴手套、帽子进行操作。当估计会出现微生物与危险物溅出时要戴好眼罩或面罩。

(3)操作中使用得接种环、镊子等金属物品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

(4)可能产生致病性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得操作如涂片、接种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5)实验室内得各种标本、菌种、培养基与其它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灭活(高压、浸泡),

需运出实验室灭活得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得密闭容器中。

(6)操作过程中发生菌种污染物表时,应马上采取措施进行物表消毒。

(7)当发生致病性微生物气溶胶污染时,应马上进行人员疏散,通知负责人到现场进行指导消毒。

(8)对菌种得保存应严格遵守菌种保存制度,严禁擅自保存各种国家法定传染病菌株或毒株。

(9)实验人员离开实验室前要去除手套,确认无污染或污染己排除,后方可洗手离去。

(10)微生物、PCR实验室要设置纱窗、挡鼠板。

三、特定实验活动危害评估

见以下章节之各种病原体得危害评估

四、工作人员素质

本实验室共有技术人员10名,其中申请进入BSL-2实验室10名。硕士学位3名,5名曾经从事微生物学实验,5名曾经从事无菌实验室活动经历,10名技术人员学习过生物安全手册并通过定期培训及考核成绩合格,经体检无现患严重疾病,本实验室无其她患传染性疾病得技术人员,健康状态良好。

五、评估绪论

本次评估本实验室共14项可能潜在危险得实验活动,在实验操作实验施过程中在无控制措施情况下可能产生得高危害度2项,中度12项,低度0项,对危害发生得可能性分析,实验危害较大可能发生得有0项,可能发生2项,较少可能发生12项,这些危害造成高度严重后果得2项,后果严重性中度得l2项,后果严重性低度得O项。根据拟采取得预防控制措施后依然存在得残留风险为高度0项,中度0项,低度危害12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