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名家翻译思想解读

主要名家翻译思想解读
主要名家翻译思想解读

主要名家翻译思想解读

一、中国古代译论的特点:

1.经验层面的总结;

2.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哲学和文论的特点

仅举几个中国文论中重要的学说

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为清初王士□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几达百年之久。神韵说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神韵”一词,早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说已出现。谢赫评顾骏之的画说:“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这里以“神韵”与“气力”并举,并未揭示出“神韵”的意蕴。谢赫还说过:“气韵,生动是也。”这里以“生动”状“气”,对“韵”也未涉及。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所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状,须神韵而后全”,也未超出谢赫的见解。唐代诗论提到的“韵”,大多是指诗韵、诗章的意思,不涉诗论。如武元衡《刘商郎中集序》说:“是谓折繁音于弧韵”,指诗韵;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所说“韵外之致”,即指诗章。他的《诗品·精神》中所说“生气远出”,却可以看作是对“韵”的一种阐发。今人钱钟书说:“‘气’者‘生气’,‘韵’者‘远出’。赫草创为之先,图润色为之后,立说由粗而渐精也。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实,‘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体方见,韵必随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管锥编》)这段话对“气”、“神”和“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说明。

评点: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一种形式。滥觞于南宋:

这种批评方式的特点是:发表意见比较自由灵活,批评者可以在全书卷首的序言或总批及每回总批中,对全书或每一章回的思想艺术特点发表见解;也可以在眉批和行批中,对某一叙述、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具体描写,用三言五语发表看法、感想。一些作品,常常由于评点者的评点而大大扩大了影响。在明清的小说、戏曲、散文评点中,确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也存在着繁琐为法、妄立名目的现象。

意境: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意境”这一概念的思想实质可远溯到先秦哲学;这一词语却来自佛教术语;用于文学批评,形成文论术语,则始于唐代诗论,扩展于宋代以后。在今天的文学评论中,更广泛用于各类文学创作。

先秦哲学的“意”、“象”和佛教术语的“意”、“境”:在先秦哲学里,阐述“意境”这一概念思想实质的术语是“意”和“象”,不谓“境”。“意”指人的思想,“象”指物的表象。表述“意”和“象”的物质媒介是“言”,即语言。儒家认为,“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周易·系辞上》),即圣人创制物的表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就是为了完全表达人的思想;强调人对客观的能动作用。与此相反,《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认为天地间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什么的声音,最大的形象是看不到的形象。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以为天地间最美的事物是不用言语表达的。又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认为语言虽有表达思想的功用,但当人们真正对客观有所认识,往往只是内心体会,无需诉诸语言。老、庄强调人对客观的认识是相对的,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认识,也不需要完全表达。所以在物象与思想的联系、效用问题上,儒家要求“尽意”,力求使“意”、“象”完全一致,不容许产生不一致的别种理解;而老、庄只求“得意”,把“象”视为产生“意”的某种客体,人们从“象”所得的“意”可以不一致,有各自的体会。

东晋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五失本”是:一、佛经词序多是颠倒的,汉译时改从汉语语法,容易失本;二、佛经文字质朴,而汉人喜欢文采,为适应汉语读者,译文作了修饰,容易失本;三、佛经的论述,往往不厌其烦,颂文更是翻三覆四,翻译时删繁就简,容易失本;四、佛经有“义说”类似汉人韵文后的“乱词”(总结),内容重复,翻译时被删除,容易失本;五、佛经讲完一事,要转说它事时,又将前事重提,然后往下说,翻译时,这些话被删除,于是失本。

“三不易”是:一、圣人是按当时的习俗来说“法”的,而今时代不同,要改古适今,很不容易;二、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鲁愚有天渊之别,把千年前古代圣哲的微言大义传达给后世的浅俗之众,实不易也;

三、释迦牟尼升仙不久,其大弟子阿难等人出经时反复斟酌,兢兢业业,而今由凡人来传译,又事隔千年,更谈何容易。

道安理论的核心,是要忠实于原文,力求合乎原文原意,反对蚀文灭质,削胡适秦。

鸠摩罗什的“天然语趣”

与道安同一时期,他一改前人的直古风格,主张义译,他的译作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是在中国翻译史上最早提出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与语趣的重要问题。自罗什诸经出,然后我国的翻译文学完全成立。

玄奘的“既须求真,有须喻俗”和“五不翻”

玄奘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翻译界的巨星,他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我国佛经的三大翻译家。他是我国第一位把中国文化典籍向国外介绍的人。他的翻译原则意即“忠实、通顺”,直到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玄奘的“不翻”,就是用音译(transliteration)。有五种情况:一、神秘语;二、多义词;三、中国没有的物名;四、久已通行的音译;五、为宣扬佛教需要的场合。如“般若”一词显得庄重,“智慧”就显得轻浮了。

马建忠的“善译”

马建忠的善译理论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标准:一、译者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使读者读了译文后能够达到与读原文相同的感受。他的译论已经涉及风格学、文法学、修辞学等,特别是最后一个标准,应视为“等值翻译”的鼻祖。

严复的“信、达、雅”

“信”对于原文意义的忠实;“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使译文易解;“雅”讲求美学价值,也就是要找到适合于译文的完美的形式。

严复(字:几道)的“信、达、雅”三字标准,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沈苏儒先生在《论信、达、雅》书中说:“历史已经证明,‘信、达、雅’理论80年来一直在对我国的翻译工作其着指导作用,至今还有它的生命力。许多学者先后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翻译原则(标准),但看来还没有一种能够取代它,……我的浅见总觉得并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畴,在理论深度上或尚不如。”

林纾的意译

康有为有诗云:“译才并世数严林,百部虞初救世心。喜剩灵光经历劫,谁伤正则日行吟。唐人顽艳多哀感,欧俗风流所入深。多谢郑虔三绝笔,草堂风雨日披寻。”这首诗中,康有为充分肯定了林纾的翻译,把他和严复相提并论,“并世数严林”。

尽管林译漏译误译处处皆是,但他的译文很受欢迎。钱锺书说,比起那些“忠实”的译文,林译更加吸引人。林纾不懂外文,但他是一个深得“古文义法”作家,他的助手译意,他便以作家的灵感加以再创造,自然流畅,引人入胜。至于“讹”(误译错译),他早把责任推得干净:“鄙人不审西文,但能笔达卿有讹错,均出不知。”(《西利亚郡主别传·序》)

林纾(字:琴南)四十四五岁,在逛石鼓山的船上,开始翻译。他不断译书,直到逝世,共译170余种作品,几乎全是小说。林纾译书所用文体是他心目中认为较为通俗、较为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它虽然保留若干“古文”成分,但比“古文”自由得多;在词汇和句法上,规矩不严密,收容量很宽大。

总之,林的译意,自成一家,是翻译领域的奇葩。

鲁迅的“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鲁迅先生主张“直译”但不是死译。针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主张。事实上,鲁迅是主张“信”、“顺”兼顾的“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但这保存,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来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能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且介亭杂文二集》)。

瞿秋白的“对等概念”

瞿秋白相当偏激,他主张翻译“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白话文”,“翻译绝对不容许错误”。瞿秋白提出的翻译标准是:“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讯》)这就是当今美国的奈达(Nida)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瞿秋白的提出比他早60多年。

陈西滢的形似、意似与神似

陈西滢从美术创作和临摹中,悟出了翻译的三种境界——形似、意似和神似。在《论翻译》中陈西滢对这三种境界阐述得很精辟。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上具有创见意义,他将翻译理论与文艺美学结合起来,直接启示了傅雷等人译学理论的形成,是“现代中国翻译界一帖对症的良剂”(曾虚白语)。

矛盾的“再现意境”

早在1921年,他就提出翻译中的“神韵”命题,曾拿绘画来与翻译相比。可以说陈西滢、傅雷的翻译观受矛盾的启示。

矛盾最精辟的译论,是他创造性地提出:再现意境是文学翻译的最高任务,让译语读者能够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的享受。

傅雷的“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当代著名学者、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先生认为:朱生豪的《莎士比亚全集》、傅雷的《巴尔扎克选集》和杨必的《名利场》为20世纪中国三大名译,是传世之作。

傅雷的译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当代翻译界享有很高的盛誉。而他的翻译观,在中国译论史上也独树一帜。

许渊冲把傅雷的翻译观总结为如下四点:一、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二、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三、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奇而仍不失为中文;四、只要有人能胜过我,就表示中国还有人,不至于“廖化当先锋”,那就是我莫大的安慰。

钱锺书的“化境”说

钱锺书是中国当代博大精深的大学问家。他学贯中西、涵盖古今。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钱锺书的“化境”为我们指出了翻译的最高理想。任何一个翻译工作者都应该追求这个理想。当然,作为翻译标准或原则,这个要求太高了。他自己也说:“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实现的理想。”然而,倘若把这个“化境”比作一座高山的顶峰,我们努力去攀登,即使只能到达半山腰,也该别有一番风景。许渊冲的“化学”

许渊冲曾经说过,文学翻译不仅是“化”字,简直是“化学”。他的“化学”具体为“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既“三美”、“三化”、“三之”。

“三美”是:翻译要做到“音美、意美、形美”;

“三化”是:翻译要做到“深化、等化、浅化”;

“三之”是:翻译要做到“知之、乐之、好之”。

1997年11月1日,在北京的国际翻译学术研讨会上,许渊冲先生说了三句话:一、关于理论与实践。二者如有矛盾,应以实践为主;二、关于科学与艺术。翻译理论不是客观的科学规律;三、关于创作与翻译。21世纪是世界文学时代,文学翻译应该提高到和创作同等重要的地位。例:

李煜词《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留人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Spring’s rosy color fades from forest flowers Too soon, too soon.

How can they bear cold morning showers And winds at noon?

Your rouged tears like crimson rain Intoxicate my heart.

When shall we meet again?

As water eastward flows, so shall we part.

刘重德的“信、达、切”

刘重德的三字原则,明显是对严复三字原则的改进,目的想避免人们对于“雅”字的争论。

他说:

信——信于内容。

达——达如其分。

切——切合风格。

但以“切”代替“雅”是否真的解决了百年争论呢?目前仍有学者对此怀疑,有的认为“切”字降低了标准,用之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就不尽合适。“切”字很容易成为翻译艺术的绊脚石。

张今的“真、善、美”

张今先生在《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欣赏和译介文学作品的标准——真、善、美。认为这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科学的翻译标准”。

真:是真实性原则;善:是思想性原则;美:是艺术性原则。

广西大学的周仪教授认为:这一原则受“信达雅”的启示,从理论的深度和文字的贴切性看,尚不如“信达雅”。而且,把严复的“雅”也摔进了他的思想性原则“善”中去,这是理论上的混乱。再有,“真善美”的标准政治意味太强了,总令人想起社会主义道德。张今先生认为:“翻译标准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存在过任何一种超时代、超阶级的翻译标准。每个时代,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文学翻译标准。我们的翻译标准是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翻译标准。”照此逻辑,严复的“信达雅”是封建主义的翻译标准,奈达的“动态对等”是资本主义的翻译标准,费道罗夫的“等值论”是修正主义的翻译标准,张今先生的“真善美”是社会主义的翻译标准。

【中国翻译理论小结】

我国的传统译论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我们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模糊性。以严复、傅雷、钱锺书为例,他们的译论具有高度凝聚性,又有一定的模糊语言的特点,因而引起各家不同的阐释;二、没有涉及微观剖析,对翻译过程无法深入,评论的客观尺度难以掌握,因而使得各派译家和评家各抒己见,互不相容。

西方的翻译理论

西方古代译论的特点:

1. 经验层面的总结;

2. 概念相对清晰,完整;

3. 但带有古代西学话语的特色,如风格、文体

泰特勒的“三原则”

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Tytler, 1747--1814)提出三大原则:一、译文应该完整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ete transcript of the original work); 二、译文的风格与笔调应和原作性质相同(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三、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泰特勒在翻译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许多精辟的见解对我们是有启示作用的。我们不难发现泰特勒的三原则和严复的三字原则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有人甚至认为严复是受泰特勒的影响。

阿诺德的风格论

阿诺德(M. Arnold, 1822—1888)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和翻译评论家,以评论荷马史诗的翻译、与纽曼的论战而闻名。他在1861年发表的《评荷马史诗的翻译》一文,是翻译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阿诺德的翻译思想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点:一、自然界的某种美,是存在于整体而非分散的各个部分,诗歌的优美蕴藏在风格与声调里,而不是在分散的单字上;二、要揭示原作的风格,译者必须抓住作者的创作个性,决不能用自己的世界观去代替原作者的世界观;三、语言自然性原则。必要时宁可牺牲对原文文字的信实,也不冒产生古怪与不自然的效果的危险。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西方译论的特点:

与现代语言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认为翻译学从属于语言学。

费道罗夫的“等值翻译论”

费道罗夫(Fedolov)是苏联翻译理论家,苏联翻译理论界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翻译理论概要》(1955)中提出“等值翻译”的理论。

等值翻译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一、译文与原文作用相符,即表达的思想、内容等值;二、译者选用的语言材料等值,即语言与文体的等值。

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费道罗夫指出:把一切要素加在一起是得不到整体的,而要表

达整体就需要有意识地牺牲一些东西。翻译技巧的前提不仅仅是要善于保持某些东西,而且还要善于牺牲某些东西。

我认为,一个好的翻译家就是在这“得”与“失”之间保持最佳平衡。

费道罗夫的“等值翻译论”是20世纪50年代翻译过来的,在我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奈达的“动态对等”

奈达(Nida)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是西方现代翻译领域成果最丰的杰出代表。他的功绩在于:一、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二、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三、在翻译思想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映)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奈达的“动态对等”可以概括为: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应与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相同。

为了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奈达提出四条原则:一、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二、译文与原文的文学体裁所起的作用一致;三、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译文将用于什么样的环境。纽马克的“文本中心”

钱锺书在给许景渊先生的信中写到:“……该刊物创办时,曾邀兄为顾问之类,兄敬谢不敏,得免挂名,而承每期寄赠,故先睹大作。Newmark书较Nida书更切实用,而国内无知者;……”(《钱锺书文集》2003,北岳文艺出版社)。

谈到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都要提到奈达和纽马克。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的两位出色的代表。他们的理论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

奈达对翻译的定义是: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纽马克的定义为:What’s translation ? Often, though not by any means always, it is rende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into another language in the way that the author intended the text. 我们发现奈达的定义是狭隘的,它侧重翻译的交际功能,而纽马克的定义则有较广的适应性,他强调的是文本及其意义。直到现在,奈达仍然坚持“翻译就是交际”(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奈达定义中的message类似口译理论中的sense,它包含其后的meaning ,style,仅仅限于交际层面。所以奈达的meaning和纽马克的meaning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后者具有很广的内涵,它可以包括:conceptual meaning(概念意)、connotative meaning (引申意)、social meaning(社会意义)、affective meaning(影响意义)、reflected meaning (反馈意义)、collocative meaning(搭配意义)、thematic meaning(主题意义)。

纽马克运用了布来尔(Büler) 和雅各布森(Jacobson) 等语言学家对语言的三大功能的划分理论,即语言的表述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和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创造性地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严肃的文学作品(如抒情诗、短篇小说、戏剧)、权威性的宣言、自传、散文和私人信函以表达思想为主,因此,应注重语义翻译;科技文章以及其它的号召性文本以传达信息为主,应侧重交际翻译。文学翻译是最为复杂的,“语义翻译”在纽马克的理论的占重要地位,但是要综合利用“交际翻译”。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是艺术,而交际翻译则是技术。所以,他认为翻译既是艺术又是技术。我们也同意纽马克的观点。塞莱斯科维奇的“翻译释义理论”

塞莱斯科维奇(Seleskovitch)是世界著名的口译理论家,长期担任巴黎高等翻译学校校长。她与后任校长勒代雷合作,于1984年发表《释义理论》,提出了:翻译释义法。

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来表达意义。翻译的任务是传达交际意义,而语言只是理解意义比不可少的条件。翻译是人类的交际行为。翻译的对象应该是信息,是意义,而不是语言。

一般认为:翻译包括两个过程,一是理解,二是表达。而释义理论把翻译分为三步: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

七十年代之后:

西方现代译论引进了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社会符号学、接受美学等成果,具有新颖性、严谨性、概括性。

结论:

1. 应该客观地评价各种译论,不要做价值判断;

2. 认清中西译论,特别是古代译论的不同特点;

3. 中国现代译论紧步西方之后尘?

关于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

*本文为2013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郭沫若研究)课题“郭沫若之于马列经典著作:翻译、传播及认同”(重点项目,课题编号:GY 2013A 07)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5-04-07 作者简介:邱少明(1971—),男,安徽六安人,中共铁道党校党建和基本理论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党建、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关于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 邱少明 (铁道党校党建和基本理论教研部,北京100088) 摘要:一代学术大师郭沬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节译、《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摘译和《神圣家族》的节译,他翻译的主体原因一是矢志修学储能,二是炽热理想情怀。郭沫若马克思主义经典翻译的价值意蕴一是具有很高的翻译学术价值,二是具有很强的理论宣传功效,三是加速自身迈向马克思主义之路。 关键词:郭沫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中图分类号:I 046 文献标识符:A 文章编号:1003-7225(2015)02-0024-05 作为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殿堂的巨擘,郭沫若倾注毕生精力,为中华文明的翻译事业注入甘洌清泉。在马克思主义文献翻译方面,经典著作主要有《政治经济学批判》(1931年12月)、《神圣家族》(1936年5月)、《德意志意识形态》(1938年10月),其他有《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1924年,河上肇著)、《黑格尔式的思辨的秘密》(1936年,马克思著)等。而且,郭沫若差点儿翻译《资本 论》①。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不仅极 大提升了自己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速迈向马 克思主义之路,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大众化以及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文学的建立发展,均做出了重大贡献,深具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郭沬若的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翻译总体概况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节译 撰写于1857至1858年的《政治经济学批 判》,乃马克思首部正式公开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经典,由柏林敦克尔出版社1859年6月出版,全书涵盖三部分,即《序言》《商品》《货币或简单流通》。《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1857年8月底 至9月中旬的20余天,为即将着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撰的“总的导言”。1930年5月,郭沫若正式译完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节,冠以《经济学方法论》登载于《社会科学讲座》第1卷(1930年6月出版)。接着,郭沫若耗时大半年,于1930年12月译完《政治经济学批判》,1931年12月交上海神州国光社付梓,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个中译本②。该译本涵括三部分,即马克思1859年序言,资本一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在1932年5月出版的《读书杂志》《中国社会史的论战》专号第1卷(王礼锡、陆晶清主编)上,《政治经济学批判》郭沫若译本被专门广而告之:“本书的译文,忠实流畅,郭先生译此书时,尤特别审慎。排列格式,一依原样,并经郭先生亲身校对,绝无错 文错字,读者一读便知。”[1] 该译本1946年由上海 郭沫若学刊2015年第2期(总第112期)翻译研究 *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中国近现代著名翻译家 1、林纾,字琴南。1852年生。福建闽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学者、翻译家、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因不懂外文曾借助他人口译,用古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0余种,其中以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司各德《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等最为有名,译笔流畅,对文学界有较大影响。专译欧美小说,收入《说部丛书》出版,先后译介了司各脱、迭更斯、美国欧文斯吐话(今译斯陀) 等作家的名作。清末民初,“林译小说”风靡于世。他能诗、工画,并曾从事小说,戏曲创作。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多种。1924年10月9日逝世。 林琴南又与魏易、王庆骥、王庆通、陈家麟等人合作,翻译了英、法、美、比、俄、挪威、瑞士、希腊、日本和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的几十名作家的作品一百八十余部,其中世界文学名著有四十多部。有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兰姆的《吟边燕语》(《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狄更斯的《块肉余生录》(《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老古玩店》)、《贼史》(《雾都孤儿》),以及司各德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艾凡赫》)等。 由于林琴南不懂外文,无法选择作品翻译,林琴南说:“鄙人不解西文,但能笔述,既有讹错,均出不知。” 林琴南的翻译小说无异于开启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户,让晚清的中国人从这里瞥见了西方的文化与人生。林译小说滋养了新文学的一代人,很多现代作家对西方文学的兴趣,就是从读林译小说开始的。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里介绍鲁迅所受晚清文化维新的影响时说,在南京求学时,鲁迅就注意林琴南的译书,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也都陆续收罗。至于周作人自己,在《我学国文经验》里说:“严几道的天演论,林琴南的茶花女,梁任公的十五小豪杰,可以说是三派的代表。我那时的国文时间实际上便都用在看这些东西上面,而三者之中尤其是以林译小说最喜看,从茶花女起,至黑太子南征录止,这其间所出的小说几乎没有一册不买来读过。”韩迪原在《近代翻译史话》说:“当时确实有不少人因读林译小说,才接触到西洋文学”。韩迪原对林琴南还有一个很中肯的评语,她说:“因为那时国人对整个西洋文明毫无认识,必得用东方已有的事物,去‘附会’西方的观念,像林译所用的方式,才能达到早期沟通东西文化的任务。”林琴南“还打破旧中国小说的章回体,使中国的文学形成向前迈一大步。” 胡适曾说:“古文不曾做过长篇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与迭更司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茵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 2、严复,原名宗光,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1871年(同治十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光绪三年)派赴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学习,其间广泛接触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1879年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次年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任总办。甲午战争后,深感国势日危,先后发

中国翻译理论

严复,中国介绍近代思想的第一人,翻译“第一国手” 信、达、雅——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纲领:信“Faithfulness”——忠实原文,达“Expressiveness”——语言通顺畅达,雅“Elegance”——文字古雅.信为本,雅为表,达是两者的纽带 林纾翻译理论: 1、“存旨”论:“神会、步境、怡神”; 2、“文心”论:要讲究“文之枢纽”文章的“纲领”文章的“开场、伏脉、接笋、结穴”; 3、“支点”论:在翻译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努力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寻找与之对应的作家; 4、“足音”论:虽不审西文,然日闻其口译,却能区别其文章之流派,如辨家人只足音。 近代西学翻译思想 (1)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高潮 代表人物:徐光启,李之藻 翻译特点:翻译方式为外国人主译,华士润色;或中外合译;少见国人主译之书籍 (2)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高潮 A. 洋务时期的翻译贡献:科学技术术语的统一 B.维新时期的翻译贡献:①译名的统一;②东学西渐 代表人物:马建忠梁启超严复林纾 马建忠:杰出的语言学家,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评论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有《马氏文通》 贡献:“善译”说 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著名史学家,被中国学术界奉为“鸿儒” 他的翻译思想:A “翻译强国”思想译书三义: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B “翻译文体革命思想”:提倡“通俗语体”; C翻译小说理论的影响 D 翻译文学与佛典的关系,科学地提出了佛经翻译的三个时期 瞿秋白: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梵文。 事实上开创了白话的运用。 胡适:开创一种文学新体;解放了最缺乏想象力的中国古文学;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受其影响;佛经往往带着小说或戏曲的形成。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1)The Confucianism(儒学) is obvious (2) It puts emphasis on practice skills (3)It closely relates with classical Chinese esthetics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思想: ⑴关于“直译与意译”; ⑵关于“信与顺”; ⑶关于“形似与神似”. 鲁迅的“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瞿秋白的“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的思想,郭沫若的“创作论”的翻译思想。成仿吾的“批评的建设”和“建设的批评”的文艺翻译批评思想即诗歌翻译思想。 中国传统译论的特点: (1)、以中和为美 ,讲求和谐; (2)、尚化实为虚 ,讲求含蓄; (3)、重感性体悟 ,讲求综合 鲁迅主要理论贡献: 1. “易解、丰姿”双标准论, “移情、益智”双功能说; 2.“宁信而不顺”的翻译思想; 3.“重译”和“复译”的思想; 4.翻译批评:“剜烂苹果”的思想; 5.“翻译应与创作并重”的思想. 《狂人日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真正意义的白话小说。 瞿秋白翻译思想: 1 、关于大众化原则“绝对正确,绝对白话”的思想; 2、关于翻译与中国现代语言建设的思想郭沫若翻译理论和思想:整个翻译思想的灵魂--创作论. 1、翻译家不是鹦鹉名士; 2、好的翻译等于创作; 3、风韵译; 4、共鸣说; 5、生活体验论; 6、译文同样应该是一件艺术品 成仿吾翻译理论和思想: 1. 文艺批评:翻译批评思想; 2. 诗歌翻译理论与思想; 3. 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 “顺”派

中国翻译家

中国翻译家,傅雷曾说: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几本的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中)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对于翻译的观点是:翻泽是再现原义的信息而不是保留原文的结构;对等不是同一;对等是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没有完全的对等,意义是优先考虑的因素,文体成 分居次。(英)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译出语和译入语的差异,更要考虑作为文化载体的两种语言所产生的文化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它们因为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具有独一性和 特殊性,从而形成了像“中国结和美国梦”这样的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Sapir和Whof曾讲到:“语言不仅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反应,并制约人们的思维”,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的密切关系。中美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得对一些褒贬色彩的词在翻译上存在差异,例如Aggressive这个单词,美国人一般来形容某个人具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而中国人则常常来形容某个人好斗和挑衅;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还能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判断。 中国人把龙看成是吉祥的神物,认为龙游伟大的力量,因此龙就成为了至尊无上的帝王象征,然而美国人则认为龙使喷火的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代表。所以“亚洲四小龙”不可以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而应该符合美国人的风俗习惯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中国文化沉稳,美国文化奔放:中国文化含蓄感性,美国文化直率理性。中国人注重精神,美国人重在务实。中国人重在“天人合一”,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是和谐文化,强调均衡、对称、统一的服装造型方法,以规矩、平稳为最美。美国文化重视展示人体的性差异.不忌讳表现张扬。美国文化是明喻文化,重视造型、线条、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以视觉舒适为第一;中国文化是~种隐喻文化,艺术偏重抒情性,追求服装构成要素的精神寓意和文化品位。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两国的文化差异,我们才能够避免文化冲突,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我们进行广告翻译的根本目的不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 而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进行跨文化交际。而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及其隐含的民族心理。 三、直抒胸臆与委婉表达

翻译理论论文-郭沫若创造性

一、郭沫若译著简介 郭沫若的译作覆盖面广,包括戏剧、小说、诗歌、文艺理 论、马列著作与科技作品等不同体裁。他精通日、德、英等国 文字,译作颇为丰富。代表译作有歌德的《浮士德》(上卷1928 年,下卷1947 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1922 年)、雪莱《雪莱诗选》(1926 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931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1931 年)等。 在翻译的选材上,郭沫若非常注意作品的时代性,总是 选择与自身生活时代极为相似的作品作为折射。郭沫若选译 的原著大多深刻反映下层人物的悲惨遭遇,对社会下层人物 寄予了深厚同情的作品,借以揭露和控诉黑暗的旧制度和吃 人的剥削社会;符合当时读者渴望自由平等、要求个性解放 的思潮,宣扬平等自由,号召反帝反封建,打碎旧世界,建立 新社会。也与他本人具有的反抗性浪漫主义精神紧相吻合。 加以他深厚的中文功底,因此译来有如神助。他的文学译品, 尤其是译诗,大多具有很强的魅力,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中 国翻译词典》257 页)。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揭 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宣扬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这 些激进的思想在郭沫若心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他选择翻译 歌德的《浮士德》,是认为当时中国的五四运动很像歌德青年 时代的狂飙突进运动,是由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变的历史 转折时期,是反对封建束缚和专制暴政、要求个性解放的思 想文化运动。20 世纪20 年代前期,浪漫主义对我国文坛影响 巨大。郭沫若是受惠特曼影响最大的中国现代诗人,曾被称 为“中国的惠特曼”。惠特曼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对个性解放 和自我的张扬,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的信 念,都是和“五四”前后的时代精神,和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 革命要求相适应的。郭沫若是新文学积极浪漫主义的主将, 他的译论自然也带有这一色彩。然而,受他当时文艺思想中 宗派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影响,郭沫若的翻译理论也含有 这样一些消极因素。 二、郭沫若的“创作论”翻译思想及评析 郭沫若不仅在翻译实践方面硕果累累,而且在翻译理论 方面也颇有建树,他的翻译思想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作为一个情感丰富、勇于创新、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 人,郭沫若很快通过翻译在西方作家那里找到了知音,并很 容易接受其人文主义思想和叛逆精神。追求个性解放。受他 当时文艺思想中宗派主义和唯心主义成分的影响,郭沫若的 翻译理论也含有一些消极因素,他的翻译思想及其文艺思想 也经历了一个从稚嫩、偏激、不尽客观到深刻、成熟、比较客 观的过程。他最突出的翻译观点是“创作论”。 “创作论”是郭沫若正翻译思想的灵魂。郭沫若的“翻译 的动机与效果”论在翻译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郭沫若非常

数十万人从事翻译 质量低劣作品泛滥翻译界浮华中有危机

数十万人从事翻译质量低劣作品泛滥翻译界浮华中有危机 我国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现已达到6万名之众,另有数十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从1995年到2003年,8年间出版翻译作品达9.44万种,年均新版译著上万本,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数倍。 然而,专家学者们却在一片浮华中看到了中国翻译界暗藏的危机。 《时间简史》差错特高 翻译界繁荣的表面下,是高端翻译人才匮乏。“老一辈翻译家逐渐退出之后,要从现在的年轻人里找到高手太难了,”曾经参与《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工作、原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尹承东感叹。 “不说别的,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高手如云,翻出来几乎无可挑剔,然而我们给十六大文件的英文版定稿时,却发现能够吃透原文精神进行准确翻译的译员太少,改得很辛苦。”尹承东说,“虽然现在懂英语的人多了,但很难说翻译的整体水平提高了。” 高端翻译面临一将难求的窘境,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翻译作品泛滥。原译林出版社社长李景端列举说,霍金著《时间简史》(插图本)“经专家对照后,差错率至少达万分之十”,更有甚者,《骑兵军日记》“每页错译高达两位数”,“6月3日的日记,1500字中就有16处错译”。《杰克·韦尔奇自传》38.5万字中,全错780多处,与原意有距离的千余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大胆却无知的翻译的“杰作”。他们把道路交通“出口”译作“Export”,把“一次性用品”译作“ATimeSexThing”,如此令人不可思议的错误不时在某些公共场所、旅游景点堂而皇之地闯入人们的视线。就在开港不久的上海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上,“不要疲劳驾驶”的英文标牌赫然写成了“DoNotDriveFatigue”(不要驾驶疲劳),让人啼笑皆非。 “翻译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责任心强弱不一,是造成翻译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说,“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翻译界的形象和声誉,还将对我国翻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好翻译为何不屑当翻译? 翻译质量下降背后,是翻译界和出版界对经济利益的狂热追求。 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关注的文学盛事。刘习良说,获奖作品一公布,谁能够抢先推出中文版谁就抓住了市场,谁就能够赚钱。出版社各显神通迅速招兵买马,把作品分割成几块交给翻译各管一块,然后再“攒”起来推向市场。出版社看中的是经典的“金字招牌”而不是经典本身,急着赚钱,顾不上“讲究”反映作品的“艺术风格”等。 有实力的出版社出得起钱引进版权,没有足够实力的出版社也有办法,他们瞄准了那些年代稍为久远但没有版权问题的名著翻译,一时间书店外国文学的书架上充斥着各个出版社所谓名著的“新版”翻译。中国译协理事会副秘书长陈小文向记者介绍,司汤达的名著《红与黑》在市面上有十几个版本。如此之多的重复翻译不但造成翻译资源的浪费,其中有些劣质的译本对优秀的译本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陈小文说,劣质译本通常由小出版社出版,他们通常不请名家,压低译费支出以降低总成本,翻译质量难以保证。但是劣质译本在价格上却占有优势,在相同的价格下,小出版社能够以5折给经销商供书,而大出版社只能7折,导致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劣质本占据。更恶劣的是有的译本干脆直接抄袭优秀的译本,获取不义之财。 从事翻译工作需要巨大的付出。著名俄罗斯文化学者、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徐振亚讲述的两件小事令人印象深刻:屠格涅夫写小说《罗亭》只用了5个星期,而自己上世纪90年代初翻译这一名篇时,整整花了10个月。从事俄罗斯文学翻译20年中,几

翻译作品

原文: 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美国政府向社会广泛招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一位犹太商人听说后,立即飞回纽约。他看过雕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后,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约。 许多人暗自嘲笑他的这一愚蠢举动。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违规还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当一些人要看他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垃圾分类。他让人把废铜溶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把水泥块和木头加工成底座;把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最终,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现金,每磅铜的价格翻了一万倍. 当别人惊叹他的成功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感谢智慧给了我机会和财富。” 据说犹太家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问孩子 们一个问题:“有一种宝贝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却比金钱或钻石更宝贵,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是智慧。智慧是永恒的财富,它引导人通向成功,而且永不会贫穷。” 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人生无价的财富。而智慧,很大程度上是从书本中得来的。为了让孩子们喜欢书本,当孩子刚懂事时,母亲们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蜂蜜,其用意是想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 有些人并不是天生比别人聪明,但他们更懂得怎样去铸造一枚无价的金币——智慧。 译文: The U.S government launched a public tender for the waste cleanup due to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tatue of Liberty. A Jewish businessman who is on a France tour flew back New York once he heard about the news. He signed the contract without any hesitation and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seeing the mountains of copper, screws and wood. Many people laughed at him and thought his behavior was absolutely nonsense because the state of New York has strict regulations on waste disposal with prosecutions for violations by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When certain people was waiting to see him fail, he set out to organize worker to separate the waste. He made the copper melted and cast it into the “ Statue of Liberty” in mini-size ; the cement blocks and wood were processed into pedestals; the lead and aluminum scrap were into the keys to Times Square. At last, he even wrapped the dust swept from the Statue of Liberty and sold it to the flower store. Finally, he turned the waste into 3.5 million dollars and the price of per pound copper increased about 10,000 times. When everyone expressed awe to his success, his only words were: “ I thank wisdom, it brought me opportunities and wealth.” It is said that almost every mother who is responsible for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 Jewish homes would ask a question to her kids: “there is a treasure without any shapes, colors and smells but it is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 and diamonds. Do you what it is?”If the kids couldn’t answer it, mother will say: “honey, it’s wisdom. Wisdom is the eternal riches and it will lead you to success and keep you far away from poverty.” In the eyes of clever and shrewd Jews, everything has a price tag and can get back after losing. But wisdom, which is the only thing beyond price in one’s lifetime, comes from books to a great extent. In order to make kids love books, mothers will drop drops of honey onto a book and make them lick when the kids become sensible, which tells them: book is sweet. Someone are not born smarter than others, but they know better how to strike the priceless gold coin---wisdom.

论中国两千年的翻译和翻译思想

论中国两千年的翻译和翻译思想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简言之,翻译便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同时,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在中国有将近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初期。 中国古代的翻译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古代的佛经翻译阶段,中国早在公元初期就开始了翻译活动。我国最早的翻译活动是从佛经翻译开始的。中国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产生于东汉,盛于唐,延续至宋。佛经翻译经历了由个人翻译转为集体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的过程,期间出现了译主、证义、笔录、参议等多职场的译场。隋至唐朝中叶是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及不空被世人誉为“四大译师”.玄奘不仅译出了75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向外国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但随着晚唐以后佛教在印度的逐渐衰落,我国在宋末以后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在长期的佛经的翻译过程中,翻译家门创建了口译笔译相结合的集体翻译。之后就是科技文献翻译阶段和文学翻译阶段。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期间,是欧洲国家逐步建立近代科学体系的时期。期间,西方殖民主义大国的耶稣会教士打着“科学传教”和“儒教合一”两面大旗,携带科学书籍进入了封闭多年的中国大地,从而在我国引发了一个翻译高潮。在鸦片战争至四五运动这段期间,最著名的是翻译家严复。他翻译了《天演论》以及提出了“信、达、雅”三字标准,对20世纪的翻译作了巨大的贡献。此外,还有马建忠,梁启超等人都对翻译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史帷幕开启。林纾是中国大规模译外国小说的第一人。1900年,他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这是第一部中译洋小说。林纾的译文采用口述加笔译的方法,是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使读者倍感亲切。林纾的数量之巨,译作之广,创造了无人能及的记录。 五四运动是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作为新文化棋手的鲁迅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鲁迅在30多年的时间里,翻译了14个国家100多位作家的200多部作品,鲁迅主张直译,译文要尽量忠于原文,以信为主,以顺为辅。茅盾也是很著名的翻译家,他提出了论译者的三个条件,翻译文学的人一定要是研究文学的人,一定要是了解新思想的人,一定要是有创作才能的人。陈西莹的论形式,意似,神似三境界,他认为,译者在译书前,不应自己先下定下一个标准,而是以原文的标准为标准,所以译文学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信。 虽然说翻译最根本的目的是传递原文内容,但是在传递过程中,意者对原语文化的认同、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翻译的目的等方面都决定了意者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翻译。几千年以来,意者们一直在争论到底该采用直译还是意译,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我看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最好的翻译方法。有时信达雅三标准是很难兼顾的,我们要考虑读者群体,考虑翻译时涉及的文化及语言习惯的差异,译者本身的素质等等,不过有争论才有进步,我相信翻译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

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 清朝末年,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靠别人的口译,用文言文笔译了《茶花女》等近一百多部欧美小说,为当时的中国人打开了一扇接受西风欧雨的窗口。这个人就是林纾。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闽县(今)人,我国近代著名文学家。 林纾少孤,自云“四十五以,匪书不观”。十一岁从同里薛锡极问古文辞,读杜诗、欧文务于精熟。自十三龄至于二十,“杂收断简零篇用自磨治”,校阅古籍不下二千余卷。三十一岁结识宗言,见其兄弟积书连楹,一一借读且尽。非但经、子、史籍,凡唐宋小说家言也无不搜括。后由博览转为精读。对生平所嗜书,沉酣求索,如味醇

酒,枕籍至深。 林纾崇尚程、朱理学,读程朱二氏之书“笃嗜如饫粱肉”,却能揭露“宋儒嗜两庑之冷肉,凝拘挛曲局其身,尽日作礼容,虽心中私念美女颜色,亦不敢少动”的虚伪性,嘲笑“理学之人宗程朱,堂堂气节诛教徒。兵船一至理学慑,文移词语多模糊”。他维护封建礼教,指责青年人“欲废黜三纲,夷君臣,平父子,广其自由之途辙”,还说“荡子人含禽兽性,吾岂可与同群”,又敢把与封建礼教不相容的《迦茵小传》整部译出。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云: 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 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林纾青年时代便关心世界形势,认为中国要富强,必须学习西方。中年而后,“尽购中国所有东西洋译本读之,提要钩元而会其通,为省中后起英隽所矜式”。他不懂外语,不能读原著,只靠“玩索译本,默印心中”,常向马尾船政学堂师生“质西书疑义”。他一生共翻译了英、美、法、俄、日、德、西班牙、比利时、娜威、瑞士、希腊等国小说180余部,其中包括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托尔斯泰、大小仲马、狄更斯、易卜生、司各特、雨果等众多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他翻译的小说在当时的读者中曾产生了极大的形响,是大规模介绍西方文学到中国的第一人。“译才并世数严、林”,林纤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是与严复齐名的人物。鲁迅小时候就是林纤译作的一个极为热心的读者。郭沫若在《我的幼年》中说:林琴南译的小说,在当时是很流行的,那也是我最爱好的一种读物。”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就深受林纤译

著名翻译家郭沫若

著名翻译家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天性聪颖,从小就表现出其极强的语言学习能力。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他在精通德语、日语、英语的基础上,逐步对这些国家的优秀文化作品产生了浓厚的翻译兴趣,由此走上了一条为各国优秀文化搭建“桥梁”的道路。 学界通常将郭沫若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萌芽期———“五四”时期, 从翻译介绍德国作家歌德的作品开始; 发展期———从1924 年流亡日本到40 年代末, 从翻译介绍日本马列主义经济学学者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开始; 成熟期———建国后。三个阶段中, 以第二阶段翻译的作品最多, 涉及的面也最广, 尤其是完成了《浮士德》和《战争与和平》两部文学巨著的翻译。 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郭沫若主张“意译”和“风韵译”。郭沫若对于翻译素来是不赞成逐字逐句的直译。他说:“逐字逐句的直译,

终是呆笨的办法,并且在理论是不可能的。我们从一国文字之中通晓得一个作家的思想,不是专靠认识他的字面便能成功的。一种文字有它的一种气势。这在英文是mood。我们为这种气势所融洽,把我们的精神随着它抑扬张弛,才能与作者的思想之羽翼载沈载浮。逐字逐句的直译,把死的字面虽然照顾着了。把活的精神却是遗失了。” 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 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郭沫若总结出来的这一方法在翻译外国诗歌的时候尤为适用。 Ode to the west wind 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 Like wither'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 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 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d hearth Ashes and sparks, my words among mankind! 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d earth 请你把我沉闷的思想如 像败叶一般吹越乎宇宙之外

经典散文《Youth》的翻译作品

英语知识 请大家跟我共同欣赏这篇优美的散文翻译作品: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ring back to dust.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翻译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翻译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一、翻译权的行使 翻译,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并依照约定或者《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获得报酬。因此,翻译已有作品,翻译人应当先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合理的报酬。如果翻译的作品是演绎作品,则翻译人不仅需要获得演绎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还要获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 此外,翻译人还应在翻译作品中指名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由于作品使用方式的特性无法指明的除外。 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形翻译他人作品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二)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三)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四)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二、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归属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二条规定:“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由此可见,翻译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翻译人享有。翻译人在行使翻译作品的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版权有没有什么例外情况? 大部分法律都有规定版权期限。版权过期后,作品就属于全人类共有的财产,称为公共财产或是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的财产。版权保护的时间各不相同,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法律所设的保护期限,是作品原创者去世后50年;美国和欧洲则是作品原创者去世后70年。因此像《红楼梦》、《傲慢与偏见》之类的作品原文,现在都已经过了版权保护的期限,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取得、复制或者在原作基础上继续创作,包括翻译、引用、出版等。不过,例如翻译后的衍生作品则不同了,如果衍生作品的作者仍然在世、或是去世但未超过上述年份,则仍然受到版权保护。 另外,有些作品的版权许可协议,自由度足以让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使用,又或者作品属于公有领域,但这必须得到严格证实。没有版权公告的物品不代表作品可以随便自由引用。 另外,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中也有叫做“合理使用”(fair use)的概念。这个概念十分复杂,而且各国的规定都不尽相同。基本上,您可以在不侵犯他人权益的大前提下,摘录别人作品的一小段内容。例如您要写一篇《哈利·波特》的书评、讲述作者写作手法等,您当然想引用该书中的部分内容、并加以评述。“合理使用”的概念允许您自行摘录《哈利·波特》书中的小段内容,而无需预先咨询版权持有人。但是至于这“一小段”到底应该是多长,而且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摘录这一小段,却没有明确的界定。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的翻译活动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一生都从事着翻译工作。他不仅留下了大量译作,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郭沫若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虽然并没有引起国际翻译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他提出的一些翻译理论,或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所起到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对翻译实践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归纳和总结的方法系统地分析郭沫若提出的翻译理论以及进行的翻译实践,着重分析雪莱Ode to the West Wind的郭译本。 关键词:郭沫若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西风颂 郭沫若从事了大量的翻译实践,因此它的翻译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提取出来的,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翻译理论方面,本文试从译者伦理观、翻译动机论、翻译创作论三个方面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译者伦理观 在《理想的翻译之我见》一文中,郭沫若认为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这样的译法取决于以下先决条件:译者的语学知识要丰富,对于原书要有理解,对于作者要有研究,对于本国文字要有自由操纵的能力。这说明他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从事翻译工作要有严肃的态度。译者应该唤醒译书家的责任心。读者应该从教育着手,劝知识未备的青年先从事基础知识的储积,多培养直接读外籍的人材;望国内各大书坊多采办海外的名著。 二、翻译动机论 郭沫若认为,文学研究不论研究作家或研究作品,都属于研究者的个人自由;而文学的介绍,当然比个人介绍多出三个因子来:文学作品,介绍家和读者。介绍者是三个因子中最重要的一个,他对文学作品有选择之权,对读者有指导之责。郭沫若还就介绍家即翻译家的态度论述了翻译的动机。他认为如果翻译家对于自己要译的作品能涌起创造的精神、有精深的研究和正确的理解,能充分理解作品的表现和内涵,能把自己的创作精神融入原作中并进行移译,那么他的译品必然会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必然能产生极大的效果。 三、翻译创作论 (1)郭沫若指出文学翻译“与创作无以异”,“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因此,文学翻译须寓有创作精神,除了强调翻译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要以严肃的态度从事翻译工作,郭沫若还指出,翻译外国文学必须要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对原著的时代背景要有深入的了解。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创造性的发挥不是完全主观随意的,而是受到原文和原作者的限制制约,是在从属状态下的创造。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同的翻译家译同一部作品,会表现出不同的特色。而译作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译者发挥创造性的能力。 (2)在具体的翻译方法上,郭沫若主张意译和“风韵译”。所谓“风韵译”也可以叫做“气韵译”,即指翻译时不仅不能背离原文的意义,而且“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原文中的字句应该应有尽有,然不必逐字逐句的呆译,或先或后,或综或析,在不损及意义的范围之内,为气韵起见可以自由移易”。译文学上的作品不能只求达意,要求自己译出的结果成为一种艺术品。“风韵译”诗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翻译的最高理想境界,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优势来阐述文学翻译的问题,是中国翻译文学艺术追求的精辟概括。 在翻译实践方面,以《西风颂》为译本进行简单的分析。 郭沫若在翻译雪莱的《西风颂》时采取的是新体诗的形式。新体诗与旧体诗相比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二是摒弃了中国传统诗歌严格的格式、韵律、平仄、对仗等要求,而采取西方诗歌的分体形式。分体形式被随后的新诗人们相继模仿,逐步成为中国新体诗区别于旧体诗和散文等文学体裁的主要形式特点。 在音律方面,原诗严谨整齐的押韵形式没有移植到译文中。郭译《西风颂》违背了原始的押韵规律,那么原诗在音律上锁表达的听觉效果必然受到影响。但是诗人根据汉语的自身特点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汉语的声调能表达丰富的情感。《康熙字典》前面的《分四声法·等韵》中说,“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等都暗示了汉语声调所具有的的不同感情色彩: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利于表达高昂明丽、强烈、婉转和急促的不同类型的情感。﹝1﹞如第一节中有几“ang”音的韵脚,“床”“样”“羊”“香”让人联想到西峰四处飞扬,呼啸遍野的情景,与原诗的半元音﹝w﹞和摩擦音﹝s﹞﹝f﹞的使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形式方面,虽然保留了原诗的分行形式,但是也没有严格按照原诗的每节四个三行诗节和一个英雄双行体的结构结构形式进行排版,也没有完全遵照原诗跨行和跨节的手法。郭沫若主张“诗歌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说郭沫若注重的是诗歌的内容,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写诗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对于诗歌的形式,郭沫若认为:“诗之本质绝不在韵脚的有无,无韵者可以为诗,而有韵者不必尽是诗”,可见他并没有把严谨的结构形式看作诗歌存在的基础。 郭沫若在翻译《雪莱的诗》的时候有这样的体会:“译雪莱的诗是要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2﹞要达到这种和作者合而为一的境界,必须做到充分理解原作的内容,彻底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郭在翻译时较多地注重的是这种事实质的内容,而较少地注重其外在的形式。正如他自己所说:“诗的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韵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也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是‘情绪的自然消涨。……内在韵律诉诸心而不诉诸耳。”﹝3﹞在内容上,郭对原诗的串行现象进行了调整,把原诗的意象重新整合,创造性地重新分行。“从译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创作气息……”﹝4﹞译诗与原诗虽然没有在分行上完全齐整地对应,但是译诗基本没有损害原诗的内容与意象。译者在充分理解原诗的基础上,经过自己主观的整合,重新呈现出原作的面貌,实在领会原诗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的创造性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