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拆方现代研究概况

补阳还五汤拆方现代研究概况
补阳还五汤拆方现代研究概况

补阳还五汤拆方现代研究概况

补阳还五汤拆方现代研究概况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组成,该方问世以来颇受医家尊崇。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现代医药学角度不断完善对补阳还五汤的临床药理研究,并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药效学评价对该方进行拆方研究,旨在对该组方的配伍原理、科学实质与内涵进行探讨,弄清该方的物质基础,力图以此解释该组方中各味药对全方功效的影响。本文拟从多角度、多方位概述补阳还五汤拆方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中药拆方研究中应解决的问题,为今后拆方研究提供系统参考。

1.实验方法学

l.1“脑缺血一再灌”损伤模型及检测指标

在补阳还五汤及拆方的药理实验中,为比较总方组与拆方组的药效,常用动物模型为“缺血一再灌”损伤模型,包括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再灌模型、线栓法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模型(MCAO)和四血管法全脑缺血再灌模型3种常用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动物模型。由于临床的各种限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脑血管病损伤机理、防治措施和药物筛选不可缺少的工具,该模型可供评价的指标较为全面。张氏为揭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评价了

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多项指标的影响,包括对血清、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0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对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钙离子含量的影响,对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研究方剂配伍的意义。莫氏等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皮层梗死面积及血浆

内皮素浓度的影响。赵氏等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该模型探讨了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后髓过氧化物酶(MP0)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脑缺血后脑组织白细胞介素(IL)一6含量的影响。张氏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在缺血后24 h采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IL一6和

IL-10含量的变化,用以评价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动物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学者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l、Caspase一3)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补阳还五汤有效部位对其影响;并研究了补阳还五汤中生物碱、多糖、苷、苷元4类有效成分部位对MCA0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多形核细胞(PMNL)浸润的影响,以检测脑组织MPO 活性,判定脑组织中PMNL的浸润。卢氏等利用大鼠颈总动脉结扎30 min再灌2 h作为脑中风动物实验模型,用自旋标

记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测脑细胞膜流动性。近些年,有研究者尝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该模型信号通路的影响,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分析等技术分析不同给药组模型动物体内的基因表达水平,以期找出补阳还五汤的作用机制。周氏研究表明,作为炎症信号传导通路的入口蛋白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脑缺血后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补阳还五汤通过调节缺血后TLR2和TLR4的表达进而实现保护与促进神经再生,可能是其治疗脑缺血后遗症机制之一。该模型模拟了临床上休克、心功能不全、脑血管严重狭窄或阻塞合并血液低灌流引起的脑循环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脑组织缺血损伤,因而对评价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在抗脑缺血方面的疗效有重大价值。

1.2“心肌缺血一再灌”损伤模型及检测指标

李氏等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再灌注模型,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N0和心肌酶的影响,用以评价补阳还五汤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及其配伍规律。

1.3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及检测指标

崔氏等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代谢综合征模型大鼠胰岛素、血栓素A2(TXA2)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及其去黄芪方对模型大鼠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和TXA2水平的影响,为

该方是否可以预防代谢综合征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指导。

1.4其他方法与检测指标

张氏和谢氏等分别观察了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对脑梗死恢复期和中风后遗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杨氏等则观察补阳还五汤中黄芪剂量的变化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徐氏等在sD大鼠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观察了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治疗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的疗效。闫氏等采用饥饿+心得安+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家兔“气虚血瘀”模型,观察了2个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配方对该模型全血黏度的影响。

综上所述,“缺血一再灌”为最常用、最经典的动物模型,但检测指标不应仅局限于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面积比、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液流变学、细胞增殖分化等常规项目,而更应细化深入到与某一特定药效直接相关的基因调控通路和信号

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深入阐述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与整体动物模型相对应,笔者认为,今后可以建立体外缺氧一复氧模型,采用细胞病理模型,从体外细胞角度进行各项相关指标检测,为该方的进一步拆方研究提供完善的实验学基础。

2.药效比较研究

2.1君臣佐使研究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补阳还五汤组方中黄芪为君药,能大补脾胃元气,使气旺血行,瘀去络通,故在拆方研究中,学者们常把黄芪单独列出来作为补气组,而其他6味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故一同分在活血组,这2个拆方组再与总方进行药效比较研究。有报道,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均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各项指标趋向正常,且总方组作用最强,活血组与黄芪组的药效无显著差异。提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均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通过拆方的协同作用,使总方组发挥最大的疗效。总方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拆方组,正应方剂学“整体取性原理”。赵氏等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的机理可能是该方能降

低脑组织MPO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且能增加抗炎症细胞因子IL-6的含量,从而减轻缺血后的炎症反应。总方组、黄芪组、活血组均有药效,且所有的检测指标均显示总方组的作用明显优于拆方组,说明方中益气、活血中药配伍具有协同作用。李氏等的研究结果则阐释了本方“气旺以促血行”的配伍理论,其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及拆方可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增加血清N0的含量,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且补阳还五汤组作用最明显。莫氏等的结果表明,总方组及活血组能显著减小脑缺血大鼠皮层梗死面积,并能显著降低血浆内皮素一l(ET-1)浓度,而补气组作用

不明显,提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理与降低血浆ET-1浓度有关,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活血药。崔氏等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TXA2水平,方中黄芪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成分,6味活血药是降低TXA2的有效成分,提示益气与活血并用在临床防治代谢综合征和改善栓塞后综合征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根据中医理论,陈氏按功用将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之整体拆分为补气活血组(黄芪、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补气通络组(黄芪、当归尾、地龙)和活血通络组(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补阳还五汤及其拆方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缺血引起的海马组织损伤,以补阳还五汤全方作用最明显,其中补气活血和补气通络效果优于活血通络,提示补阳还五汤中的补气药可能是其抗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最有效组分。对上述3种拆方进行对比观察,发现三者在一些检测指标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有补气药者效果好,甚至与全方没有明显差别,无补气药者效果差,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中医方剂“君药不可缺少”的理论。

2.2黄芪剂量研究

在复方的应用中,不仅要考虑各单味药的剂量,更应注意各味药用量间的比例,剂量可直接影响药物作用发挥的方向,继而影响复方功效。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为君药,其剂量几倍于其他药物的剂量之和,但对其具体用量,各医家却持不

同见解。科研工作者们围绕黄芪剂量做了一系列研究,以此来确定在特定药效下该方中黄芪的最佳剂量。徐氏等研究发现,黄芪30、60、120 g的补阳还五汤组疗效优于黄芪15 g 组,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均可明显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愈合。张氏研究显示,高剂量120 g黄芪组对改善血黏度及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最为明显,使血液的流动性增强,而60 g和30 g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组则疗效不佳,符合中医学关于气行则血行的理论。说明足量黄芪是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病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闫氏等通过对“气虚血瘀”病理模型全血黏度的考察,发现重用黄芪的配方祛瘀效果更明显,为中医方剂“补气活血,气旺以促血行”的配伍理论提供了现代药理学依据。杨氏等研究提示,黄芪剂量为15、30、60、120 g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均具有确切疗效,可明显缓解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中医症状;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其改善程度与黄芪的剂量呈正相关。张氏等设计黄芪剂量30、60、120、180、240 g的补阳还五汤组,发现不同黄芪剂量配伍组成的补阳还五汤组均能通过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对脑缺血发挥

保护作用,且以180 g黄芪配伍组成的补阳还五汤作用最优,并非完全与黄芪剂量呈正相关,而120 g以内的黄芪剂量确实与药效正相关。谢氏观察黄芪60 g组和120 g组的临床疗

效及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比黏度的变化,发现黄芪120 g组的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更为显著,且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由上可知,在对不同黄芪剂量补阳还五汤的药效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多项指标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从宏观综合调节水平进行了药效分析,客观揭示了补阳还五汤的配伍原理,即黄芪须重用。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即特定药效),黄芪剂量存在差异,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黄芪剂量反映了药效的优劣程度。这一系列的研究为医者在临床工作中具体使用黄芪的剂量提供了指导。

2.3应用数学模型研究

利用方剂中存在多因素性质,一些研究人员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进行了拆方研究。林氏等以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纤溶酶活性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和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补阳还五汤组方进行配比优选和分析。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原方作用最好,处方中当归、赤芍、地龙对纤维蛋白作用影响较大,当归、赤芍、桃仁对纤溶酶活性影响较大。姚氏等选择补阳还五汤组方中7味药(黄芪、赤芍、当归尾、地龙、川芎、桃仁、红花)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选取有或无2个水平,按L8(2)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考察补阳还五汤和方中各单味药体外对家兔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活性的抑制作用及该方的配伍规律。结果显示,无论是

原方还是去除某一味药的组方,体外给药均可抑制PAF受体活性,各因素对家兔PAF受体活性的抑制程度依次为:红花>黄芪>桃仁>地龙>当归尾>川芎>赤芍,而川芎、赤芍对PAF受体抑制作用不明显。提示补阳还五汤中体外拮抗家兔PAF受体的主要药味是红花、黄芪、桃仁、地龙、当归尾,其中红花作用最强,而黄芪在该方配伍中有重要价值。虽然正交试验能显示各因素的主次地位和交互作用,但其最大的缺点是与中医理论脱节,故采用此法对补阳还五汤进行拆方的研究并不多,且目前的试验结果还不能对补阳还五汤的配伍做出规律性结论。

2.4有效成分研究

为了弄清补阳还五汤的特定药效与某一类(种)化学成分的对应关系,越来越多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被应用在该方的物质基础研究上。朱氏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芪不同剂量(0~120 g)情况下补阳还五汤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检验,发现君药黄芪剂量对补阳还五汤中的芍药苷、阿魏酸含量影响很大(P<O.05),为探讨方剂的组方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张氏等对补阳还五汤及单味药材多糖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分析两者的含量差异,结果显示,单味药材多糖含量与文献报道相符,而复方补阳还五汤的多糖含量为其之和。李氏等探讨了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成分(黄芪甲苷、阿魏酸、川芎嗪、芦丁、绿原酸、紫檀

烷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丹皮酚、槲皮素)在同一方剂中对同一种疾病的药理作用比较,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成分可使损伤大鼠脑细胞膜流动性增大,不同程度地恢复到接近于正常细胞膜流动性水平,验证了该方的配伍机制。有研究采用血浆药理学方法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模型。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均可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增殖,其主要药效物质可能是生物碱和苷。另有研究探讨了补阳还五汤4类有效部位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aspase一1、Caspase一3蛋白表达的变化的影响,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具有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生物碱、苷、多糖和苷元可能为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拮抗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有关;同时,补阳还五汤4类有效成分部位中的多糖、生物碱能降低脑组织MPO活性,减轻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灌注脑组织中多形核细胞的浸润,这可能是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之一,而苷、苷元组无显著差异。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拆方的研究已基本验证了该方的配伍机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方的药效机制,部分研究还提示

了该方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但要在现有拆方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新的复方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建议今后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①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方剂学的功效主治着手,针对主要药效的各单味药进行活性排序,精简出一到两味药效最强的药;②对不同黄芪剂量中黄芪甲苷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药动一药效结合模型获得有效成分与药效的量效关系;③联合数学模型和中医理论,利用两者的优势互补进行活血组的拆方,在进行正交设计时,每个拆方组包含功效相似两味药之一,比较各种排列组合的拆方组药效强弱,再在功效相似的药对中取其一组成新的组方,并与原方进行药效比较;④从药物代谢动力学角度对该方(拆方)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一量、时一效关系进行研究。总之,对补阳还五汤拆方研究还需加大力度,通过研究该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找出特定药效对应的物质基础,从主要药味层面到有效部位、再到有效成分,甚至深入到有效单体,以此阐明该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使组分得以精简,药效更为确切,通过拆方研究对补阳还五汤组方进行优化,从而推动新药研究工作,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兰州市现代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在全球经济范围内已经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兰州市的现代物流虽有一些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物流观念薄弱,对物流不够重视,对现代物流的认识有待提高;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太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滞后。本文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在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政府部门为实现物流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注意循序渐进,防止一哄而起;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加强宣传引导,加强研究探索,加强人才培养等建议。 关键词: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目录

一、兰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 (1) 1.物流的概念 (1) 2.对现代物流的认识 (1) 3.兰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二、兰州市现代物流的发展现状 (2) 1.商贸中心建设成效显着 (2) 2.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3) 3.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健全 (3) 4.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太健全 (3) 5.物流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3) 三、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4) 1.物流观念薄弱,企业对物流不够重视 (4) 2.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 (4) 3.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4) 4.物流行业的管理机构不太健全 (5) 5.物流作业效率不高 (5) 6.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滞后 (5) 四、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5)

1.正确处理现代物流同传统物流的关系 (5) 2.兰州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6)

吴茱萸挥发油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13916698.html, 吴茱萸挥发油抑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雯婧李国军王智魏宝阳 来源:《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 摘要:以吴茱萸挥发油为研究对象,进行空气抑菌、平板抑菌、液体培养等试验,并通 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吴茱萸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挥发油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7.86%和99.5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效果,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弱,而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效果较强;经4.5%的挥发油作用24 h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与细胞间界限模糊,菌体结成团块,并且有不规则凸起或凹陷,结构破坏严重,菌内物质外漏,最后裂解成碎片。GC-MS检测的色谱峰超过100个,经鉴定吴茱萸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月桂烯、β-蒎烯、柠檬烯及罗勒烯,占总成分的78.66%。 关键词:吴茱萸;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抑菌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4)10-0016-03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为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树、米辣子等;其果实含挥发油[1-2],气味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有小毒;具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吴茱萸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常用中药,《本草纲目》中记载该中药有“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等作用。近代研究表明,该植物还具有镇痛、镇静、抗菌、降压、抗缺氧等药理作用[3]。吴茱萸挥发 油作为天然防腐剂,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作用范围广等化学防腐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其研究和开发利用成了食品科学研究的热点。抗菌作用是吴茱萸挥发油多种生理活性中最重要的活性之一,作为天然的抗菌药物开发的来源,研究挥发油的抗菌作用意义重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样品吴茱萸于2011年10月初采自贵州铜仁。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挥发油,收集的挥发油用无水Na2SO4干燥,密封,4℃保存备用[4]。 1.1.2 菌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均由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1.1.3 培养基细菌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真菌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1.2 试验方法

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论文

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论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从现实角度提出了人员、制度有机配合的 形式,给企业家管理者提供了灵活的科学经验。 [关键词]企业管理激励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2115-0062-01 企业管理不仅需要“理性”,需要“条条框框”,需要“硬”因素;同样也需要“非 理性”,需要“软”因素。管理一词有管辖、控制、处理的意思。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 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对系统进行控制的活动。通过计划、组织、调节、监督等一系列控制 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所谓管理艺术是管理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聪慧、才能和技能。 管理艺术是非常微妙的东西,是管理者智慧、才能、经验和胆略的综合体现,是管理者运 用知识、经验和智慧去做好管理工作的一种能力,它表现管理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熟练程 度和水平。 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反映这门工作的学科知识,既有管理科学, 又有管理艺术。提高管理艺术水平,是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直接要求,是管理者实现管理职 责的重要保证,是管理者的要诀。 一个企业要想成功,须注意以下几点: 1、企业战略长远性和适时性的统一。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自己的总任务和目标 所制定的全局性规划,显然具有长远性特点,同时,企业战略是使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同不 断变化的环境之间保持和加强适应性的过程。因此,又具有适时性和应变性的特点。 2、强有力且团结的领导班子。凡是成功的企业,它的顶层必定有一个业绩优秀的领 导班子,这些人相互信任,真诚地怀着共同的理想,同时具有其领域需要的才干。 3、品牌战略是企业成功的重要手段。现代企业竞争,不仅是产品质量、款式的竞争,更是无形资产的竞争。 4、人才和员工的参与是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在现代企业的建设和管理中,人才的 管理始终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过去习惯论资排辈的中国式管理往往伴生官僚主义。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员调配,激励政策共同有机配合。 所谓调配,最简单地说,就是因才配置。虽然说起来简单,但其对于企业的发展却有 着重要的影响。人从性格、气质、兴趣到专业都有着巨大的差别,有些人也许适于从事办 公室工作,有人也许适于从事推销工作,而有的人在管理岗位上能够发挥其专长;如果各 尽所长,对于企业的发展显见是有利的,反之,既无法完成组织的既定目标,又会使得员 工心中不满,从而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实质上就是资源的浪费。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0.12.08 09:15:45 自2001年国务院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8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会同商务部等9个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以来,特别是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等一系列与物流相关的政策措施后,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鼓励物流业开放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进一步促进现代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统计角度了解国家现代物流业的整体和区域发展状况以及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依据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等资料,对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内涵界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它是运用系统观念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功能与环节集成整合,实现一体化运作,从而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复合型产业。为行文方便,以下将“现代物流业”简称“物流业”。 根据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按行业、地区代表性原则,物流业可划分为专业物流活动和自主物流活动。其中,专业物流活动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铁路货物运输,货运火车站,其他铁路运输辅助活动”等21个行业小类;自主物流活动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等4大行业门类,是这些行业门类中一些规模实力较大企业的选择,即这些规模实力较大企业本身承担自己企业生产产品的物流活动。本项目的研究与上述行业界定的口径是一致的。 二、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1)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可持续成长 论文论文摘要:到目前为止,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有企业效率、企业利润、企业职能和企业行为等等。在今天,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以“可持续成长”为重点,因为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所追求的核心目标。应该说,可持续成长目标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的进化发展阶段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它是特定企业而不是所有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本文在此基本认识之上,阐述可持续成长的概念,并对持续成长的可能性、企业用人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成长的管理等主要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词:发展、可持续成长、企业寿命、企业文化、多层团队系统 一、引言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史,基本是伴随企业的成长历史而展开的。在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核心目标和管理重点。那么,现代企业的核心目标及其相应的管理重点是什么呢?从现代企业经营方向来看,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传统企业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能在市场上站住脚的必然是以可持续成长为最高目标和最高追求的现代企业。因此,现代企业管理的重点必然是“可持续成长”。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企业将站在新的平台上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具有新的眼光,顺应时代潮流,虽然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是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因此,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谁率先调整了企业结构,适应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管理体系,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理解 从经济学角度讲,经营者的利益主要存在于企业的持续成长之中,经营者一旦失去了企业,就失去了他们的一切,所以,从利益驱使机制看,可能再没有比经营者更关心企业生存发展的利益群体存在了。由此可见,这个经营者阶层的首要追求或者说他们的梦,就是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了。 (一)发展的含义 理解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必须首先理解“发展”这一基本概念。我们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由有着共同目标的利益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因而可以用相当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发展”一词来表现企业的存续状态。一般认为,企业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量”的扩大,即经营资源单纯量的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殖、销售额的增加、盈利的提高、人员的增加等;二是“质”的变革与创新,指经营资源的性质变化、结构的重构、支配主体的革新等等,如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等。即企业发展不仅表现为企业变得“更大”,而且更重要的是变得“更强”、“更新”。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来讲,“质”的变革或创新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内容。量的扩张只是成长的结果,可持续强调的是成长的过程。只有保证了一个良好的成长过程,才能有不断的成长结果。 (二)可持续成长的含义

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研究物流业与贸易的关系,特别是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物流业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迅猛发展,国际贸易逐步从实体交易中演变出多种形式,以满足现代经济生活的各种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物流不但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快速转型,物流业更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也越来越明显。 物流,最早是以二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物资供应建立的“后勤”(Logistics)理论为原型的。当时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体系被移植到现代经济生活中,才逐步演变为今天的物流,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在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现代物流的定义不断更新(以下定义仅供参考):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重要的利润源泉。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以及为实现这一流动而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过程。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物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生产领域的物资管理、交通运输,流通领域的配送和消费领域的服务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都以“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国际物流网络化”的战略来架构新的世界经济结构。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还要快,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必须最大限度地无国界限制、无地域限制。

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漯河宏运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货运业 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 一、发展现状 漯河宏运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交通行业二十家大型汽车运输企业之一,其前身为河南省漯河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旅客运输、货物运输、驾驶员培训、汽车销售等,企业总资产2 亿多元,07年被评为中国道路运输企业百强第七十九位。公司货运业自2000年开始从零重新起步发展,在政府各级部门特别是交通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车辆已达到2000台,吨位达到2万余吨,货运业务以散装货物运输为主,开展有部分零担配送、信息服务、合同运输等,年完成运量近400万吨,换算周转量近40000万吨公里,年实现营业收入2亿多元,上交各种税费1千多万元。 二、存在问题 1、运力结构(主要为普通敞蓬小型、中型货车、)经营结构(从事普通货物运输)不尽合理,成本高、效率低。 2、公司组织化程度低,车辆基本处于单车单放状态,运输安全形势不好,车辆实栽率低,企业效益不高。 3、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理念、认识不够到位,同时由于社会物流综合体系、物流综合规划不健全,发展现代物流缺乏信心,向

现代物流转型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4、货源开发极其艰难,物流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5、基础设施(货运站场)建设有待完善和加大投资。 三、发展设想及打算 1、发展设想 在漯河市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公司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发展壮大,巩固漯河货运企业龙头地位;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至少建成一个标准化的物流基础设施;科学化的物流信息系统,规模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个性化的物流管理体系,使公司迅速向能为工、商等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型。 2、发展规划 3、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 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是要加快物流(货运)站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公司铁东物流大院的相关建设,要在论证立项的基础上,继续建设仓储库房、露天货场,食堂、洗浴中心等配套设施,形成人、货、车集中中心。要争取在2011年在漯河西部选择合适地址征地建设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第二个大规模物流站场,引进1-2个货运分公司经营。还可以考虑对原燕山汽车站进行改造,主要部分建设成仓储库房,经营仓储业务。二是要加强货源开发。要成立统一货源开发领导机构(也可以称为货运调度中心),积极参加河南省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型商业综合体在当今商业创新模式的潮流和城市空间有机化、复合化的趋势下应运而生,数量日益增多,体量越来越大。这类公众聚集场所一般具有功能繁多、空间种类丰富、人流量大、火荷载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导致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近年来大型商业建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件屡有发生。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时,社会将会处于一个灾难事故多发阶段,这表明我国当前及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火灾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飞速发展的大型商业建筑,使用功能日趋复杂、集约,这给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安全疏散设计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安全疏散,就是在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的疏散时间范围中,使遭受火灾危害的人或贵重物资在楼内火灾未危及其安全之前,借助于各种疏散设施,有组织、安全、准确、迅速地撤离到安全区域。 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集中,现行规范都无法对其建筑形态和业态分布做出明确的规定,基于以往经验及科研成果制订出来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实践中经常遇到大量现行规范适应范围无法涵盖或规范条文无法适应建筑物设计形式的尴尬局面。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往往突破了现行规范,因此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理念引入到了设计之中,它已成为未来防火设计发展的趋势。 商业街建筑由于其独特性,有关消防设计也有别于一般的商业建筑。比如,商业街是否作为一个整体建筑考虑其消安全疏散设计,是否应限制商业街建筑的层数,长度和宽度,步行街是否考虑作为人员疏散安全区域及其条件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调研及深入分析。 同时,由于这类建筑火灾危险性特别大,人员密度大,疏散困难等原因,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火灾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以最大限度的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火灾基础研究的滞后在制定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合理之处。这些弊端给复杂的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带来很多的局限性,因此要使大型商业建筑有效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找到新的途径和新的思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疏散。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应该综合相关多方因素全面考虑。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理念适应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借鉴心理学等理论,研究发生火灾后,大型商场内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的空间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从空间组织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理论全面的进行防火安全疏散设计的研究。这有助于科学合理的进行大型商场的建筑防火设计,当灾害来临时为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安全疏散系统,同时又利于人们充分的使用空间的目标;同时,该课题的研究为促进大型商场发展作出努力,使得大型建筑在城市发展的新形式下可持续的发展。 大型商业综合体中防火分区面积往往超出了规范中对防火分区面积的限制,疏散出口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自身特性入手,运用建筑学、消防安全学和行为心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对火灾下大型商业综合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大型商业综合体人员安全疏散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应用部分方法的实际工程案例。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员安全疏散设计提供参考。 2、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除了能依据本国的规范进行设计的之外,超出规范规定内容的往往利用了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欧美发达国家在这项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已开发出了很多计算及模拟软件。如FDS、SIMULEX和STEPS等等。 上世纪八十年代,己有一些国家颁布了专门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规范。所以发展至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国外的设计者在做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时,都会采用性能化的防火设计。1971年,美国的通用事务管理局形成了《建筑火灾安全判据》。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实施了一个国家级的火灾风险评估项目,其结果形成了FRAMWORKS模型。1988年美国防火

现代企业管理中创新管理理念研究

现代企业管理中创新管理理念研究 经济正在进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经济在目前这个趋势中占据很大的部分,企业的结构和外部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想要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在企业的管理上多做工作,多投入时间和财力。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已经被逐步深入到企业的发展中,为企业的发展做了核心性的指导。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过程做简要的叙述,分析当前企业发展的现状,从而提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创新管理理念。以此推动我国现代企业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地让我国在国际上占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标签: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创新管理理念 合理的管理理念能够使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这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可以对企业内部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引导,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运用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可以让企业的管理者充分的利用现实中的竞争环境,然后对企业的发展趋向和策略进行及时的调整。以企业内部结构作为出发点,然后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以此维系企业更加稳固而长远的发展下去。不过在我国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部分,这就对企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在目前这个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局面下,企业的就要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以及所处的市场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结合实际发展和运作的情况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强化工作。 1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理念是在企业的发展下逐渐健全的,在西方的发达国家,无论是企业的起步还是发展都要优于我国,同时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理念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国际性的管理理念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在其实施和发展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其存在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在企业的实际发展中,要结合企业的特点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总结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研究其中出现的相关规律和问题,从而进行经验的吸收,避免重蹈覆辙。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一直处在奋斗、追赶和学习并且走向创造和创新的时期。国企要先人一步,把企业的经验管理的自主权以及实行权分开,然后建设现代企业的制度,把拥有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作为目标。民营企业之所以得到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扶持,当然也要归功于自身的努力奋斗。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形成,和政策好的国企和优秀的外企不分高低,这些都能够指引中国企业的未来。在管理理念的发展中,现实外来企业对中国企业产生了新的影响,在竞争中中国的企业变得更加国际化,而外企也更加的本土化。中国企业在吸收了外来企业的管理理念时,也要借助其成功的商业模式,但是不能够进行照搬,在后续的发展中更多结合了本国企业独有的特点而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这就是现代企业的管理念的发展之路。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1、引子 新中国的现代物流业,如果从引进概念的1978年算起,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基本是同步的。各地政府换届后想发展的势头更为强劲,2010年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应该超过预期目标。况且中国经济总量基数较高,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将带来物流规模的进一步扩张。据预测,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幅度不会低于18%,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可达10%左右,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基本上可以保持在2009年的水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物流活动的范围、物流速度也进入迅速的发展阶段,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正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才可能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综合起来作为整体进行管理,使物流进入现代物流发展阶段。通过搭建“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从而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事实证明,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提升中国进入全球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对于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体现在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我国物流理论研 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21世纪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资源获取手段发生重大变化,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即全球范围内的采购、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已蓬勃发展。构筑一个将适当数量的适当产品,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条件适当的质量和适当的成本交付给客户的高效率物流体系,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当前国内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中来自物流企业和社会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值得思考的六个具体问题,指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给出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现代物流业、物流现状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peed accelerat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and resource acquisition means to produce major change, known as "the third profit source "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namely, global procurement, production, sales and customer service to flourish. To construct a proper amount of the appropriate product, at the right time and the right place, with proper conditions appropriate quality and proper cost for delivery to the customer and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domestic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d current our country logistics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social problems in the market,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worth to think of six specific problem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is a complex system engineering,and present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Keyword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the logistics current situation

三七的现代功用研究概况

三七的现代功用研究概况 【摘要】三七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在现代临床上也被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七总皂苷。本文主要通过现代功效对三七的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三七;三七总皂苷;现代功效 三七又名山漆、金不换、田三七、田七等,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在广西、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但黄氏[1]等经考证发现,三七的原产地是广西并非云南。这点在开化府志160多年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和1956年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中均有提到。 三七主要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滋补强壮,是古时治疗跌打损伤和金疮的要药。近年来随着对三七功效和作用的深入研究,作为三七主要活性物质的三七总皂苷已被用于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等多疾病在现代治疗中。本文就三七鉴别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1 三七现代功效研究 三七自古以来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2],在现代三七也被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中枢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治疗中。 三七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三七素、黄酮、挥发油和糖类等。在现代研究中已将三七的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血液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中枢系统、免疫系统、抗肿瘤、抗衰老等方面。相信对三七成分和药理作用的不断深入,三七的临床应用也将越来越深入。 1.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止血作用:三七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临床实验表明,用参三七注射液、三七粉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及慢性胃炎等消化道出血,治愈率在92.0%以上[3]。三七也常被加在牙膏里用于治牙龈出血。 补血作用:三七能促进各类血细胞分裂生长和增殖,具有显著的造血功能。三七总皂苷(PNS)诱导造血细胞GATA-1和GATA-2转录调控蛋白质合成增加,并增高其余上游调控区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的活性,调控与造血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上凋[4]。 抗血栓作用: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cAMP含量明显增加,同时抑制5-HT的释放,抗凝血酶、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5]。三七的另一成分——三醇苷类,有明显抑制花生四烯酸、胶原、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研究发现,血小板Ca2+浓度随着三七三醇皂苷剂量的增加显著减少,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释放等作用[5]。 1.2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王玉华[6]等通过连续7个月对180例脑缺血后遗症患者给予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并与常规丹参注射液治疗进行对照,得出三七总皂苷可延缓缺血期间细胞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改善缺血引起的脑能量耗竭,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对心肌细胞的作用:李志泉[7]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无论从分化细胞的形态、免疫组化,还是细胞特征性表达,都表明骨髓MSCs在体外诱导剂PNS作用下已向心肌样细胞转化,具有心肌细胞的特性,为推动应用骨髓MSCs治疗心肌梗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我对“管理”的认识 院系: 班级:通信工程11-01 姓名: 学号:

我对“管理”的认识 通过对本学期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学习,使我对“管理”进行更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我们具体了解到,如何领导下属,管理下属,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如何处理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工作的关系;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等。我个人觉得现代企业管理最主要的,包括几个关键字,管理与决策者、企业文化、经营策略与战略,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 “管理”,顾名思义,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也是管理活动的发起者与执行者。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则必须要有高于下属水平的素质,包括知识素质,品德素质,基本技能及体能素质,同时,具备个人的能力,包括与下属的沟通能力及表达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具备独特的个人魅力,成为企业的核心人物以及精神上的支柱。因此,良好的管理、决策者是相当重要的,就像以创新而文明的品牌iphone,为何提起苹果,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乔布斯,而乔布斯的去世在世界各地引起广泛的响应,从而使我们更加关注苹果呢?Steve jobs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或者就为改变世界。”也许,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使公司能够推出令广大用户喜爱的Macintosh电脑,同时,即使在金融风暴时,依然一直稳居福布斯全球高绩效公司榜单之首,成为“有魔力的苹果”吧! 在企业管理中,决策者固然重要,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就如一颗种子生长的环境,它决定着你未来发展的方向。从华为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企业文化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是狼性文化,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任正非对危机特别警觉,在管理理念中也略带“血腥”,他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因为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正是这些凶悍的企业文化,使华为成为连跨国巨头都寝食难安的一匹“土狼”,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跟“大型”动物抢食。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并成为当前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 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中在中国从事生产、销售及采购活动的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发展迅速,成为带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此外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如私营企业、快速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 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多样化的物流服务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一方面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物流职能和环节的专业化物流服务发展比较迅速。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统化物流服务或全程物流服务,即由物流企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从物流方案设计到全程流程的组织与实施的物流服务。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储运设施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除运输部门的货运枢纽和场站等仓储设施外,我国商业、物资、外贸、粮食、军队等行业中的仓储设施相对集中,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年投资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其覆盖范围包括全国地市以上城市和90%的县级市及大部分乡镇,并与世界主要国际信息网络连通。此外edi、erp、mrp、gps等一些围绕物流信息交流、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效率的提高。 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传统的手工搬运方式,并且带动了包装、搬运等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物流产业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深圳、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山东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产业发展,并已开始着手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产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初步制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物流经济发展的需要正在积极研究制定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 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如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交通部、外经贸部等,也从不同角度关注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地研究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二、虽然中国物流尚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现代物流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摘要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产物,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研究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所应关注的热点内容。 1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刻变革的重大转折时期。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是当前世界经济大潮中的主要动向。其中,出现了一些与高科技相结合和实行现代管理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并形成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子商务进入中国已经有好几年了,业界的炒作、媒体的宣传并不足以使电子商务在中国取得长足的进展,落后的支付手段和缓慢的物流配送仍然使电子商务看起来象个理论名词。其原因并不是技术的欠缺,而是落后的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所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物流业整体还不发达,物流费用在GDP中的比重相对很高,据估计约占我国GDP的30%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一般占该国GDP的10%~12%之间。这意味着每年有20%的资源白白浪费在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同时,这也表明,我国的物流配送市场是一个潜力非常巨大的市场。 我国当前的物流业,与现代物流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1)仍然以传统的储运业为主体;(2)集约优势未得以充分发挥;(3)设施设备及管理技术有所改善。随着加入WTO的临近,国外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物流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要。在我国国内,目前还缺乏完全意义上的物流企业,多数企业仅承担其中的某一项功能,和国外物流企业的差距非常大。由于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服务领域的差距太大,通过自身的力量很难快速发展,所以从政府来看,对外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政策将会非常宽松。入世后,物流业将基本没有入世宽限期的保护,因此国外物流企业对我们现在的国内物流领域将形成强大的竞争态势。我国的物流业前景看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需求十分旺盛;(2)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兴未艾;(3)物流行业资源重组,提高了国家的物流能力;(4)INTERNET 是提高物流过程透明度的最重要的工具;(5)物流会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研究的现状,同时提出了发展现代物流所应关注的热点内容,希望对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2 我国现代物流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2.1物流基础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的经济研究中几乎没有使用过"物流"一词,但物流各环节的运作很早就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80年代初,在物资部专业刊物《物资经济研究通讯》上刊登了由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撰写的"物流浅谈"一文。文章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的管理、物流的结构以及物流信息等,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将物流概念介绍进我国。从那以后在我国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 物流概念传入我国已有20多年的时间,我国的学者、研究人员对物流的发展历史、内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也应看到,对物流的基础理论、物流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微观物流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我国对物流的研究起始于物资系统,但由于物流概念本身界定的相对模糊,因此,仍有很多人将物流与物资流通混为一谈。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03年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2003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