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习惯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

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一一采

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一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一一羊皮袄、保安刀

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一一弹唱

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氷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一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

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一一跳板、长鼓舞

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

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一一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

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 万余人,主要从事

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 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 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 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 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 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20、汉族:分布在全国各地,人口10.4 亿余人,经济、文化发达,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庙会,舞龙

21、赫哲族:分布在黑龙江省,人口0.4 万余人,是中国北方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22、回族:主要聚居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其余散居全国各地,人口860万余人。——摔牛,炸油香

23、基诺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8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有自己的语言。——乐器迪他,跳鼓舞

24、京族:分布广西,人口1.8 万余人,主要从事沿海渔业,兼营农业和盐业,有自己的语言。——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25、景颇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11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目脑纵歌,跳孔雀舞

26、柯尔克孜族:分布在新疆和黑龙江,人口14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奏和握手礼

27、拉祜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41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28、黎族:分布在海南省,人口111 万余人,以农业为主,妇女精

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打柴舞29:僳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57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上刀杆

30、珞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0.2 万余人,主要从农业和狩猎,有自己的语言。

31、满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约982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穿旗袍,萨满舞,二贵摔跤32、毛南族:分布在广西,人口7.1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饲养菜牛和编制花竹帽。有自己的语言。——分龙节舞龙

33、门巴族:分布在西藏,人口约0.7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有自己的语言。

34、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 万余人,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35、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人口中739 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刺绣、桃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素享盛名。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吹芦笙,吊角楼

36、仫佬族:分布在广西,人口15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有自己的语言。

37、纳西族: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人口27 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东巴舞,腊染

38、怒族:分布在云南省,人口2.7 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织怒毯,努寨

39、普米族:分布在云南、四川,人口2.9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吹葫芦笙,弹唱,集体舞

40、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的特产,有自己的语言。——羌寨

41、撒拉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8.7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42、畲族:分布在福建、浙江等地,人口63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有自己的语言。

43、水族、分布在贵州、广西等地,人口34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44、塔吉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3.3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45、塔塔尔族:分布在新疆,人口0.4 万余人,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6、土族: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人口19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太平洋舞,高台会

47、土家族:分布在湖南、湖北等地,人口570 万余人,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摆手堂

48、佤族:分布在云南,人口35 万余人,从事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民族舞蹈中获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甩发舞

49、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人口721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粮棉

和瓜果,有自己的语言。——手鼓舞

50、乌孜别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4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1、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约

17 万余人,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52、瑶族: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等地,人口17 万余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盘王节、长鼓舞

53、彝族:分布在云南、四川等地,人口657 万余人,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虎节

54、裕固族:分布在甘肃,人口约1.2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55、藏族:分布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人口459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 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中国56个民族特征

中国56个民族特征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2、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3、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4、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5、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6、达干尔族

中华56个民族特色

中华56个民族特色 中华56个民族特色 1、 汉族:全国各地,10.4亿,经济、文化发达。——庙会,舞龙 2、哈萨克族:新疆,1万,畜牧业,善刺绣。——剪羊毛,弹唱,刺绣 3、哈尼族:云南,125万,农业,善于梯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4、仡佬族:贵州、广西、云南,43万,农业。——制作糯米团,地戏 5、赫哲族:黑龙江省, 0.4万,捕鱼。——制作鱼皮衣服,渔乡,善食生鱼 6、回族:宁夏、甘肃、新疆,散居全国各地,860万。——摔牛,炸油香 7、基诺族:云南省,1.8万,农业、种茶。——乐器迪他,跳鼓舞 8、京族:广西,1.8万,沿海渔业、农业和盐业。——哈亭,弹奏独弦舞,踩高跷 9、维吾尔族:新疆,721万,农业,善种粮棉和瓜果。——手鼓舞 10、乌孜别克族:新疆,1.4万,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1、 锡伯族: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17万,主要从事渔猎和农业。 12、 瑶族:广西、湖南、云南、广东,17万,山地农业。——盘王节、长鼓舞 13、 彝族:云南、四川,657万,喜食“砣砣肉”“杆杆酒”,舞蹈音乐独具特色。——虎节 14、 裕固族:甘肃,1.2万,畜牧业,崇尚骑马和射箭,有自己的语言。 15、 藏族:西藏、四川、青海、甘肃,459万,畜牧业,兼营农业。——藏舞,布达拉宫 16、 壮族:广西、云南, 1555万,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 17、撒拉族:青海、甘肃,8.7万,农业,编艺也发达,有自己的语言。 18、畲族:福建、浙江,63万,农业,除种水稻外,还普遍种植茶树、甘蔗 19、 水族:贵州、广西,34万,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有自己的语言。 20、塔吉克族:新疆,3.3万,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21、塔塔尔族:新疆,0.4万,以经营商业为主,兼营手工业和畜牧业。 22、 土族:青海、甘肃,19万,农业,兼营畜牧业。——太平洋舞,高台会 23、土家族:湖南、湖北,570万,土家织绵以其“色彩斑斓,做工精巧”闻名于世。——摆手堂 24、佤族:云南,35万,农业,木鼓舞富有民族特色,多次在全国获奖。——甩发舞 25、门巴族:西藏,0.7万,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碗。 26、蒙古族:内蒙古、新疆,480万,畜牧业、农业。——马头琴演奏,蒙古包和勒勒车 27、苗族:贵州、湖南、湖北,739万,刺绣、桃花织、锦蜡染、银饰。——吹芦笙,

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

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国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点缀着这片神州大地。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 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 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 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

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 棍球 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 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 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 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 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 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拉手风琴,烤面包

(礼仪)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也不同,所以了解越多的民风民俗,越不会得罪人或者不会犯了人家禁忌。了解了各地的民风,在生意场上,谈成生意的几率就大些。 在这里,过节吧简单整理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达斡尔族年年高。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过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壮族的迎英雄。春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哈尼族,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满族挂旗过年。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带拼音)资料

中zh ōn ɡ华hu á大d à家ji ā庭t ín ɡ——五w ǔ十sh í六li ù个ɡè民m ín 族z ú 1 、阿ā昌ch ā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2.7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手sh ǒu 工ɡōn ɡ业y è也y ě很h ěn 发f ā达d á,尤y óu 其q í以y ǐ善 sh àn 于y ú打d ǎ制zh ì长zh ǎn ɡ刀d āo 而ér 闻w én 名m ín ɡ于y ú世sh ì。——采c ǎi 茶ch á。 2、景j ǐn ɡ颇p ō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省sh ěn ɡ,人r én 口k ǒu 11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种zh òn ɡ植zh í水shu ǐ稻d ào 、玉y ù米m ǐ、旱h àn 谷ɡǔ等d ěn ɡ作zu ò物w ù,——目m ù脑n ǎo 纵z òn ɡ歌ɡē,跳ti ào 孔k ǒn ɡ雀qu è舞w ǔ。 3、德d é昂á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1.5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以y ǐ善sh àn 于y ú种zh ǒn ɡ茶ch á闻w én 名m ín ɡ,——象xi àn ɡ脚ji ǎo 鼓ɡǔ舞w ǔ。 4、傣d ǎi 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10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寺s ì塔t ǎ、竹zh ú楼l óu 和h é竹zh ú桥qi áo 显xi ǎn 示sh ì出ch ū了le 别bi é具j ù一y ī格ɡé的de 建ji àn 筑zh ù艺y ì术sh ù,——孔k ǒn ɡ雀qu è舞w ǔ、夹ji á箩lu ó饭f àn ,泼p ō水shu ǐ节ji é。 5、白b ái 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贵ɡu ì族z ú、四s ì川 chu ān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159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关ɡu ān 于y ú经j īn ɡ营y ín ɡ农n ón ɡ业y è,——盐y án 渍z ì杜d ù鹃ju ān 花hu ā,三s ān 道d ào 茶ch á,大d à理l ǐ三s ān 塔t ǎ。 6、保b ǎo 安ān 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青q īn ɡ海h ǎi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1.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手sh ǒu 工ɡōn ɡ业y è,以y ǐ打d ǎ刀d āo 为w éi 主zh ǔ“保b ǎo 安ān 刀d āo ”十sh í分f ēn 著zh ù名m ín ɡ,——羊y án ɡ皮p í袄ǎo 、保b ǎo 安ān 刀d āo 。 7、布b ù朗l ǎ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8.2万w àn 余y ú,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弹t án 唱ch àn ɡ。 8、布b ù依y ī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贵ɡu ì族z ú、云y ún 南n án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254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享xi ǎn ɡ有y ǒu “水shu ǐ稻d ào 民m ín 族z ú”之zh ī称ch ēn ɡ。——石sh í板b ǎn 屋w ū、绣xi ù花hu ā、雕di āo 刻k è面mi àn 具j ù。 9、朝ch áo 鲜xi ǎn 族z ú:主zh ǔ要y ào 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黑h ēi 龙l ón ɡ江ji ān ɡ、吉j í林l ín 、辽li áo 宁n ín ɡ,人r én 口k ǒu 19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以y ǐ善sh àn 种zh ǒn ɡ水shu ǐ稻d ào 闻w én 名m ín ɡ,——跳ti ào 板b ǎn 、长zh ǎn ɡ鼓ɡǔ舞w ǔ。 10、达d á斡w ò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内n èi 蒙m ěn ɡ古ɡǔ、黑h ēi 龙l ón ɡ江ji ān ɡ、新x īn 疆ji ān ɡ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12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兼ji ān 营y ín ɡ畜ch ù牧m ù业y è,——剪ji ǎn 纸zh ǐ,打d ǎ曲q ū棍ɡùn 球qi ú。 11、侗d òn ɡ族z ú:主zh ǔ要y ào 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贵ɡu ì州zh ōu 、湖h ú南n án 、文w én 本b ěn 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251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兼ji ān 营y ín ɡ林l ín 业y è,鼓ɡǔ楼l óu 、风f ēn ɡ雨y ǔ桥qi áo 、风f ēn ɡ雨y ǔ亭t ín ɡ是sh ì侗d òn ɡ乡xi ān ɡ的de 主zh ǔ要y ào 标bi āo 志zh ì,——浸j ìn 泡p ào 芦l ú笙sh ēn ɡ,拦l án 路l ù迎y ín ɡ宾b īn 。 12、东d ōn ɡ乡xi ān ɡ族z ú:主zh ǔ要y ào 分f ēn 布b ù甘ɡān 肃s ù、宁n ín ɡ夏xi à、新x īn 疆ji ān ɡ等d ěn ɡ地d ì,人r én 口k ǒu 37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主zh ǔ要y ào 从c ón ɡ事sh ì农n ón ɡ业y è,善sh àn 种zh ǒn ɡ瓜ɡu ā果ɡu ǒ。 13、独d ú龙l ón ɡ族z ú:分f ēn 布b ù在z ài 云y ún 南n án ,人r én 口k ǒu 0.5万w àn 余y ú人r én ,他t ā们men 保b ǎo 持ch í着zhe “路l ù不b ù拾sh í遗y í,夜y è不b ù闭b ì户h ù“的de 良li án ɡ好h ǎo 社sh è会hu ì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2、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13、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4、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5、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6、达干尔族2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 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7、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8、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9、东乡族: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3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

关于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收集中国56个民族名称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 ——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 ——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 ——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 ——瑶族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习惯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

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56 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2、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13、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4、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5、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

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6、达干尔族2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 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7、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 8、德昂族 德昂族散居于云南省西南部,其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德昂族男子多穿蓝、黑色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青年男子戴银项圈等饰物。妇女上着蓝、黑色上衣,下着筒裙,在腰部佩戴数个腰箍。 9、东乡族: 东乡族居住于甘肃省临夏东北部。东乡族服饰与当地的汉族和回族相近,妇女一般穿藏青色和黑蓝色布衣,外加一件齐膝的3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中国56个民族各自的风俗习惯 1、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 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一一采 茶 2、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一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一一羊皮袄、保安刀 4、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一一弹唱 5、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氷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一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 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一一跳板、长鼓舞 7、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棍球 8、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 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一一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 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 万余人,主要从事

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 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 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 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拉手风琴,烤面包 15、鄂温克族:分布在内蒙古、和黑龙江,人口2.6 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驯鹿、爬犁 16、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其余少数分散居住在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40 人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有自己的语言。——竿球,龙舟,编织 17、仡佬族: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人口约43 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糯米团,地戏 18、哈尼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25万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梯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19、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人口约1 万余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剪羊毛,弹唱,刺绣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名称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 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 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 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52. 瀑布群中的民族——布依族 53.以“竹”自称的民族——仡佬族 54.巴人的后裔——土家族 55.古老而年轻的牧羊人——羌族 56.“山地同胞”——高山族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习俗

我国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可谓多姿多彩,别有情趣。 蒙古族除夕晚上,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午夜方开始吃饭,酒肉吃得越多越好。还要向长者敬“辞岁酒”,然后围火塘吃饺子。初一早上,男女盛装,三五成群,开始串包,并进行赛马。 彝族人们初一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新水洗东西、煮饭,以示辞旧迎新。 布依族初一,姑娘们黎明时分就挑一担“吉利水”。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前去参加“踩花会”吹“哟友”,弹月琴,吹木叶,并谈情说爱。 瑶族春节期间,新婚夫妻要到女方娘家拜年,在女家宴席上,妻子的父亲唱山歌祝愿女儿女婿恩爱和睦。 壮族除夕夜吃过丰盛的晚餐,人们便围着火塘守岁。子时一到,人们立即焚香点烛,在神台上供满了猪肉、整鸡、粽子、汤圆、米酒祭品。孩子们鸣放鞭炮,男人则提着灯笼奔向庙社焚香化纸。人们第一次出门归来,手里折些青枝绿叶,插在门口,象征大吉大利。 苗族把春节称为“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烧酒打粑,祭祖庆丰收,希望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都喜欢荡秋千。 侗族除夕之夜,人们拿着鸟枪走出大门,朝天打3枪,一时各处枪声大作,称之为“除旧岁,迎新春”。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高歌欢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僳僳族新春称“盍什节”,人们背着米粑、水酒到温泉沐浴,洗涤一年陈旧的灰尘,祈盼健康长寿。 鄂温克族除夕这天,妇女都不外出,只在家中唱歌跳舞,男子则外出参加拔河比赛。 朝鲜族春节期间,人们唱歌跳舞,还到田间点起火堆,以驱害虫,妇女举行跳跷跷板、荡秋千等活动。

中国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xx56个民族的民族服饰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1、阿昌族 阿昌族聚居于云南。男子穿对襟上衣,黑色长裤,未婚男子缠白色包头,已婚青壮年男子缠藏青色包头。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2、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 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 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3、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4、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5、xx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6、6、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 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 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妇女的结婚礼服 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 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7、xx 达干尔族主要聚居在嫩江两岸,在东北诸民族中,是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外界经济文化接触和交流较多的民族之 一。达干尔族的服装式样以袍式为主,为便于骑马,袍前后两面开衩。男装以皮质为主,女装以棉布居多。达干尔族妇女的发式和装饰品各地不一,有的用白布或白毛布包头,有的戴头饰 8、傣族 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

56个民族的服饰与生活习惯

民族服饰与生活习惯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牧区冬装多为光板皮衣,也有绸缎、棉布衣面者。夏装多布类。长袍身端肥大,袖长,多红、黄、深蓝色。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喜穿软筒牛皮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还有比较有特色的是蒙古族摔跤服。蒙古族摔交服是蒙古族服饰工艺。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 回族服饰

青海、甘肃、宁夏回族地区的服饰较富于传统特点。男子一般头戴黑、白两色号帽(俗称“回民帽”),身穿白土布对襟上衣(土称“尕汗搭”)。扎腰带,前腰和下穗处绣牡丹花,多结婚时用,平时扎一般粗布。外着青布黑夹夹(黑坎肩)、黑色或蓝色长裤,穿白土布袜子(袜头及后跟处纳花)、黑布鞋或用白线勾的线帮鞋。号帽颜色因年龄而异,婚姻后青年及老年均戴黑色,未婚青年戴白色或紫红色,小孩戴白色,也有的戴黑色或用白线勾成的号帽。中老年妇女一般内穿普通袖旗袍、深灰色过膝坎肩,戴过膝长的黑盖头(60岁以上者戴白盖头)。少女戴绿盖头,结婚时穿粉红色长袍、绣花鞋,平时喜艳色,如绿裤子、玫瑰红歪襟短褂,背心前后胸均绣花。有的地区戴齐腰长的短盖头。女孩9岁以前不戴盖头,头顶常排一大排花发卡,穿中式艳丽短裤褂和短绣花背心及绣花鞋;19岁后出门须戴盖头。云南回族男女均不穿坎肩,妇女喜穿大花上衣,戴白盖头;男上衣于领下胸前有三角形花边,中襟两侧、衣边、袖口均有花边。新疆回族妇女穿长旗袍、坎肩,戴盖头;男服饰与西北其他地区回族相同。华北回族的服饰基本与汉族相同。少数阿訇等宗教职业者尚保留长袍或号帽外缠头饰等传统习俗。 藏族服饰 藏族主要居住在平均海拔四千米左右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的气温反差大,日光足,紫外线强。因而藏族男女喜戴帽子,以遮挡阳光对头部的照射。牧区的妇女喜用酥油涂面,防止皮肤

中国56个民族名称及介绍资料讲解

中国56个民族名称 及介绍

中国56个民族名称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 2.“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3.饲养和使用驯鹿的民族——鄂温克族 4.“山岭上的人们”——鄂伦春族 5.“曲棍球骄子”——达斡尔族 6.“三江平原”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7.尊师重教的民族——朝鲜族 8.“白山黑水”——满族 9.尚存象形文字的民族——纳西族 10.雪域高原的古老居民——藏族 11. 擅使弩弓的民族——僳僳族 12.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13.怀恋故土的民族——普米族 14.苍山洱海之滨的民族――白族 15.“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16.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怒族 17.“擅长打制刀具的民族——阿昌族 18.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19.“古老的茶农”——德昂族 20.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 21.来自北方的民族——拉祜族 22.布朗山上的古老茶农――布朗族 23.崇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

24.崇水爱水的民族——傣族 25.梯田文化的杰出创造者——哈尼族 26.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门巴族 27.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28.高原雄鹰——塔吉克族 29.“高山居民”——柯尔克孜族 30.崇敬天鹅的民族——哈萨克族 31.祖居中亚的乌孜别克族 32.温文尔雅的塔塔尔族 33.持白种人特征的俄罗斯族 34.鲜卑人的后裔——锡伯族 35.戈壁绿洲上的民族——维吾尔族 36.祁连山麓的畜牧民族——裕固族 37.吐谷浑人的后裔——土族 38.来自中亚撒马尔罕的民族——撒拉族 39.擅长打制铁器的民族——保安族 40.“颇循礼仪,勤于务农”的民族——东乡族 41.多元一体的回回民族 42.闽渐山区的重要开发者——畲族 43.五指山的英雄儿女——黎族 44. 北部湾畔的捕鱼民族——京族 45.惜土如金的民族——毛南族 46.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47.亦工亦农的民族——仫佬族 48.“南岭无山不有瑶”——瑶族 49.擅长建筑的民族——侗族 50.花衣银装不离笙的民族——苗族 51.苗族侗族的好邻居——水族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可以帮到您哦!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也不同,所以了解越多的民风民俗,越不会得罪人或者不会犯了人家禁忌。了解了各地的民风,在生意场上,谈成生意的几率就大些。 在这里,过节吧简单整理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达斡尔族年年高。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过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壮族的迎英雄。春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哈尼族,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满族挂旗过年。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由于我国民族较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不管怎么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千姿百态,各呈异彩,和睦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