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1课《桃花源记》导学案

桃花源记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3.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感知世外桃源的生活。

二、重点、难点

1. 朗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法指导

文言文的学习,应注重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增强文言语感。还要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四、问题导引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叫“世外桃源”的神秘世界,这个世界有怎样的景致?其中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他们是怎样生活的?读了课文,相信大家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五、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填空。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派第一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从此,“躬耕自资”,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2.初读课文,解决读音。

垂髫(tiáo)豁然(huò)俨然(yǎn)怡然(y í)

邑人(yì)骥(jì)阡陌(qiān mò)诣太守(y ì)

3.朗读课文,借助注释,逐段逐句疏通文意。完成以下3个小题。

例:

(1)通假字解释。

①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全部,详细)

(2)一词多义解释。

舍:①便舍船 (放弃、舍弃,动词) ②屋舍俨然 (房屋,名词)

寻: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 ②未果,寻病终(不久,副词)其:①欲穷其林(这、那)②得其船(他,代渔人)乃:①乃大惊(就,于是)②乃不知有汉(竟,竟然)志: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 ②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3)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美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

乐。

④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

⑦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他进出桃花源的全部情况作了禀报。

六、合作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