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论文丛】关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几点浅见

【明清史论文丛】关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几点浅见
【明清史论文丛】关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几点浅见

【数据库】人大2005年一季度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569

【摘要】

【原文出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406

【原刊页号】61~67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501

【标题】关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几点浅见

——纪念郑和远航开始600周年

【文章日期】2004-09-08

【作者】南炳文

【作者简介】南炳文,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300071

南炳文(1942-),男,河北广宗人,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标志着人类开始由世界各大洲居民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转向彼此交往日密、渐成一体的状态,文明发达程度急剧提高。对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活动,仍需继续加强研究。当前最需搞清的问题之一,当是要将近来提出的郑和船队分@①确否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实现环球航行的论证,进一步审核,找出真相。这一上百年的伟大历史活动,主要是通过中国人和欧洲人之手完成的,其功不可没,但还应认识到,其成功实乃全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强调这一点,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能启发今人和后人自觉地加强全人类在征服自然中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具有实践意义。在这一历史活动中,中国人和欧洲人分别采取了建立朝贡体系和建立殖民地体系两种对外关系模式。两种模式从道德角度讲可分上下,而从实际后果角度讲,皆遭否定。这提示后人,应该探索出新的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模式,这种新模式起码是各国,尤其是大国强国,不可忘记实行互利的原则。

【摘要题】郑和远航600周年纪念

【关键词】郑和远航/地理大发现/朝贡体系/殖民地体系/对外关系模式比较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34(2004)06-0061-07

影响巨大的郑和下西洋属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学习明史有年,但对郑和下西洋尚未作过认真研究。今值郑和远航开始6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谨不顾疏陋,就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发表几点浅见,以作纪念。敬请方家指正。

15—16世纪,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首先是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奉明成祖、明宣宗之令,自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至1433年(宣德八年),先后七次率船队远航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创了经过南海、印度洋由中国直通西亚和非洲的远航纪录。而后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不断派出船只沿非洲西海岸出航,在马德拉、亚速尔、佛得角等群岛建立了深入大西洋探险的前哨阵地,1460年他死去时,葡萄牙人已经到达了塞拉利昂。接着,1487—1488年,葡萄牙王约翰二世派出的葡萄牙水手巴托洛米乌·迪亚士,率队航行发现了好望角;1492—1493年,热那亚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西渡大西洋,到达了当时欧洲人从未到达的美洲华特林岛、古巴和海地;1497—1498年,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直达印度卡利卡特港;1519—1522年,葡萄牙人费迪南·麦哲伦及其同伴,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完成了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这一令人赞叹的

环球大航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成绩,激发了英法等国的航海积极性。1497年,英王派出威尼斯人约翰·卡博特为之从布列斯特出发,向西北航行,到达了纽芬兰。1524年,法王派佛罗伦萨人乔瓦尼·维拉查诺西航美洲,考察了从卡罗来纳到新斯科舍一带的北美海岸。以上所述,乃是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内容在学术界已得到公认的部分。另外,近些年有的学者根据1459年(即郑和船队停航26年以后)欧洲威尼斯地图绘制专家弗拉·毛罗所绘制的世界地图及其上的两段注文,

提出郑和第六次出使航海时,其分@①已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深入西南非洲沿岸。[1]

(P225-226)[2]2002年,英国皇家海军退役潜艇司令加文·孟席斯又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作者为研究郑和航海,调查足迹遍及120多个国家以及900多个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在此广泛调查的基础上,该书提出郑和及其宝船分@①在1421—1423年期间曾经进行了绕过好望角、途经美洲的环球航行,认为哥伦布不是美洲的发现者,麦哲伦也不是第一个进行环球航海的人。[3][4][5]这些观点若得到进一步的证实,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内容,就应是比过去学术界公认的更加丰富了(据2004年1期《历史档案》所刊李宏为《沉寂数百年,一鸣传天下——〈大明混一图〉》一文及影印该图,中国绘于洪武二十二年即公元1389年六月的《大明混一图》中,“南部非洲好望角,海陆线条精美,笔法流畅,形制一目了然”。此图绘于郑和第六次下西洋以前33年,由此图看来,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其分@①绕过好望角似甚有可能)。不管孟席斯等人的观点能否被证实,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的意义都是堪称巨大的。在这大约一百年略多一点的时间里,中国人与欧洲人先后从欧亚大陆的两端,分别进行了空前的向海洋的大进军,这一场大进军不仅显示了人类征服海洋的勇气、智慧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折时期:世界各大洲居民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从此渐被彼此密切交往、人类渐成一体的状态所代替,与此相适应,人类的文明发达程度急剧提高,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和中世纪成为过去,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向人们迎面走来。

对于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世界历史活动,显然应该认真研究,深刻认识,只有如此,才能深刻地理解人类的过去和今天,从而利于人类正确地迎接自己的将来,以增进人类的福祉。国内外史学界,实则早已以极大的热情对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进行了多方位的深入研究。但人类的认识是永远不可能穷尽真理的,不管关于宏观世界的真理,抑或关于某一具体领域的真理,都是如此。因而关于这一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研究,眼下和将来仍会有题目可做和应做。就这一航海活动的研究讲,笔者认为当前最为迫切需要搞清的问题之一,当是郑和航海分@①的活动范围问题,要将近来提出的郑和船队分@①确否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实现环球航行的论证,进一步审核,找出真相。这个审核的工作,工作量相当繁重,要做广泛的文献、遗物、传说调研,要靠全世界史学界的通力合作。但因属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基本事实,事关重大,有多么大的困难,也应克服,力争完成。这是当代学术界义不容辞的一项任务。现在全世界的史学界同仁,相互间已经逐渐形成了交流、协作的机制,只要重视起来,这个任务一定可以完成。

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重大成就中的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欧洲人之手取得的,其中包括哥伦布之横渡大西洋,使欧亚旧大陆居民从此再也不会忘记美洲这块“新大陆”,迪亚士、达·伽马开辟了自欧洲通过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航线,以及麦哲伦进行了自出现伊始就不再被人遗忘的环球航行等。就这些成就主要是通过欧洲人之手而取得的这一点说,欧洲人的功劳实不可没。但是,仅仅谈及这一点是不够的。这些成就之所以能取得,实是基于人类航海能力的空前提高,以至达到了具备航行于全球所有海洋的能力,而这一能力水平的达到,乃是全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在欧洲人进行这些航海探险时,还得到过非欧洲人的帮助。所以从这一角度说来,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通过欧洲人之手而取得的成就,应归功于整个人类。关于此,过去少有人提及,起码少有人加以特别强调。笔者认为对此实应特别提出加以论说。

如所周知,规模较大的航海离不开确定方向的罗盘(即指南针),而15—16世纪欧洲人的出色航海活动,正是有赖于这种利器的帮助。美国人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等著《世界文明史》就明确指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能进行这些航海的原因之一,“即地理知识的进步和指南针以及星盘的传入使得航海家们有勇气出海去冒险”[6](P224)。马汝军、张昭君著《环球航海第一人——改变了地理世界的麦哲伦》更具体地写出,葡萄牙亨利王子在培养航海家队伍时的情形是:“帮助舵手掌舵的有‘星相家’,这是一些精通领航业务的专家,他们会看罗盘,能算出罗盘偏差并在地图上标子午线。理论与实践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经过多次探险,从普通的渔夫和水手中逐渐涌现出一代新的航海家和探险家,他们后来在事业上都有所建树”[7](P11)。在麦哲伦作环球航海时所使用的船只上,就备有必不可缺的罗盘:“必需的航海仪器也有大量储备:罗盘、罗盘针、沙漏计时器、星盘、比重秤和星座一览表,还为官员们准备了15本崭新的簿册”[7](P110)。15—16世纪的欧洲航海家是凭什么而得以获取罗盘的呢?这也是众所周知的:至晚在11世纪,中国人已将罗盘使用于航海,欧洲之获取这一知识和技能,乃是12世纪通过撒拉逊人从中国传入的(注:参见(宋)朱彧《萍洲

可谈》卷2。)。[6](第16章、第20章)如果前文所述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关于郑和船队的分@①曾经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甚至作过环球航行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活动即很可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郑和及其宝船分@①航海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倘若确实存在,那么中国人对于欧洲人在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取得那些成就所起的作用,则更不可忽视。

犹太人、阿拉伯人以及东非、西亚的其他居民,在欧洲人取得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的重要成就时,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亨利王子在培养自己的航海队伍时,据说“聘请了许多犹太学者和阿拉伯学者来为自己服务,主要是来自巴利阿里群岛的天主教的犹太地理绘图家。葡萄牙水手们根本不会使用和绘制海图、制造仪器,于是这些犹太、阿拉伯异教徒就教他们制作使用精确的航海仪器和图表”[8](P22)。在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横渡印度洋时,则得到了东非人的帮助。克里斯托夫·法曼在其所著的《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中记载:“在今天肯尼亚海岸的马林迪,达·伽马有幸遇见了一位友好的苏丹。苏丹认为可能与达·伽马结盟反对他的对手,因此,派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家艾哈迈德·伊本·马吉德随行,帮助他渡过下一段探险之路——向东穿越印度洋到达印度。有了马吉德的指导和有利的顺风,4000公里的航程只花了一个多月。至此,第一支抵达印度的欧洲船队于5月中旬停泊在无限的沙滩和棕榈婆娑的卡利卡特港。”[9](P29)这一次开通欧洲人自东非至印度的航线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开始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无不感到相互竞争的激烈,各自加快了航海探险的步伐,促进了其航海成绩的扩大。这次航海的重要价值,尤其凸显了非欧洲人在欧洲人取得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重要成就时所发挥的作用。

在欧洲人取得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的重要成就时,作出一定贡献的还有东南亚居民。这以麦哲伦环球航海时表现最为明显。麦哲伦环球航行时,随身带着一个原先从马来亚买来的名叫亨利的奴隶,亨利在航行进入马来语地区后,成了麦哲伦与当地人沟通的翻译。如在到达菲律宾群岛的宿务岛时,为了先给岛民“来个下马威”,使其知道自己的舰队“有雷霆万钧的神力”,“麦哲伦下令鸣枪致意”。“一声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使岛民“惊恐万状”。“他们乱喊乱叫,四散奔逃,躲避这些外国人”。麦哲伦立即派亨利“上岸执行外交使命:告知岛上的土王,这一声响雷决不表示敌意,恰恰相反,这是他们英武的上将(麦哲伦)大显神威,向强大的宿务土王致敬”。至于麦哲伦舰队之来临宿务岛,是从菲律宾群岛中的另一小岛马索华岛出发的,而这段航路,舰队之人全不知晓,其领航者乃为马索华岛的土王卡兰布。本来,麦哲伦只要求卡兰布“给他派一名可靠的领航员领路”,但卡兰布热情地请求亲自出马,经过三天航行,这位土王便使舰队驶近宿务岛,并“信心十足地把手一挥,将舰队径直引向坐落在岸边的都城”。[7](P205-217)

不管前文所述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关于郑和船队的分@①曾经绕过好望角、进入大西洋、甚至作过环球航行的观点能否被证实,郑和及其分@①的航海活动,都丝毫无愧地作为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伟大成就之一部分而载入史册。这一成就的取得,无疑主要是通过中国人之手而具体实现的,这是中国人的光荣和骄傲。但是,就如同通过欧洲人具体取得的那部分成就之中有非欧洲人的功劳一样,通过中国人之手而具体实现的这部分成就中,也包含有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民族之成员的心血和汗水。郑和下西洋时所应用的航海技术和知识,无疑承自元代。而如所周知,在中世纪航海史上,尤其是在印度洋海域,波斯人、阿拉伯人担当重要角色,拥有丰富的航海知识。在元代及元朝以前的唐、宋时期,中国与波斯人、阿拉伯人在航海知识与技术方面,肯定相互有所交流。《秘书监志》卷4内记载了一个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十六日秘书监征寻回回文剌那麻的文件,“剌那麻”为波斯文的音译,意为“指路”、“旅行指南”,乃当时波斯人、阿拉伯人的海道图经一类的书籍。由这一征寻事件,可以反映出元代中国对学习波斯人、阿拉伯人航海知识和技术的重视。[10]既然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和知识承自元代,元代中国又重视学习波斯人、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和知识,由此推知,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技术和知识,应当有一部分源于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这样看来,郑和下西洋所取得的成就中不能说没有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一份功劳。《瀛涯胜览》“靺鞨国(即天方国也)”条记载,“宣德五年,钦承圣朝差内官太监郑和等往各番国开读赏赐,分@①到古里国,太监洪见本国差人往彼,就宣差通事人等七人,赍带麝香、磁器等物,趁本国船只到彼,往回一年,买到各色奇珍异宝、麒麟、狮子、驼鸡等物,并画天堂图真本回京,其蓦加国王亦差使臣将方物跟同去者七人贡进朝廷”[11](P2149)。按:古里即印度西海岸卡利卡特;天方即麦加,位于红海东岸,今属沙特阿拉伯。由这段记载看,郑和下西洋时其个别分支出使者,起码是宣德年间第七次出使时分出的在印度洋西北部由卡利卡特到麦加的七人使团,其航海乘坐的竟是麦加的船只。这也为郑和下西洋的成就中有某些部分应属于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功劳,提供了证据。

在这里,笔者强调了不论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其在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所取得的成就,皆包含其他国家和民族之成员的辛劳。这一强调,不是为了贬低欧洲人和中国人的贡献,更不是抹杀其功劳,而相反,笔者是十分重视欧洲人和中国人在各自的航海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的。笔者在这里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强调,目的无非是让过去少有人提及、起码少有人特别强调的这些内容,通过这一强调而为人重视起来。这些内容之为人重视起来,是非常应该的,因为这是历史真相的一部分,甚至可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了解、不重视这些内容就是没有全面、深入地把握住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真相,在学术上不能说不是一个遗憾。重视这些内容之实践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内容显示了各国各族人民互相协作的威力,对这些内容的重视无疑会启发今人和后人进一步自觉地加强全人类在征服自然中的交流协作和互相帮助,从而大大提升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笔者对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体现全人类共创辉煌的具体细节,发掘得尚极肤浅,盼望有更多的同道继续就这一内容进行探讨。

15—16世纪的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主要是中国人和欧洲人两方面进行的。大航海是征服海洋的过程,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发生交往关系的过程。这当中,表现出了两种外交模式。一为中国人的外交模式,一为欧洲人的外交模式。前者是一种建立“中国属内以制夷狄、夷狄属外以奉中国”(注:《皇明通纪》卷2。)的朝贡体系的对外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从实现“际天极地皆王臣”(注:《瀛涯胜览》卷首(《纪录汇编》本)。)之目标出发,以强盛国力(包括武力、经济力)为后盾,采用招来和经济上厚往薄来为主的方式,要求各国臣服,形成各国奉中国为天朝上国而又基本独立行事、彼此和平相处的国家关系。武力备而轻易不用,只在顽固作梗者出现时,偶或一用(如《国朝典故》卷104《星槎胜览》“锡兰山国”条所载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被擒事)。某结果带来了中国先进文明之向外传播、中外之经济交流和亚非地区的国际和平安定局面。各国皆得受益,中国也能得到好处,除中国天子享受万国来朝的荣誉外,还使中外互通有无,满足了以皇帝为首的上层人物对海外奇珍的需求。但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造成了财政的紧张,物力不继,有碍强盛国力的保持,因而不可能永远实行下去。

欧洲的外交模式是一种建立殖民地体系的对外关系模式。这种模式从掠夺国外巨量财富的目的出发,以船坚炮利为基础,采取武力征服、残酷屠杀为主的手段,霸占外国土地,建立殖民地,形成宗主国对殖民地完全控制、支配的相互关系。其结果是一方面欧洲的文明带到了殖民地,另方面宗主国肆意残害殖民地人民,对之进行血腥的经济控制和剥削,西方宗主国大受其益,而殖民地人民承受的是血与泪、苦不堪言的灾难。据记载,当哥伦布于1492年的航海中登上美洲的第一个海岛圣萨尔瓦多岛时,一上岸“就展开了西班牙的旗子”,“拔出宝剑插在地上,大声宣布以西班牙两位陛下的名义接管此岛,他本人正式就任‘印度’总督,命名此岛为圣萨尔瓦多岛”,当他离开这个小岛继续探险时,又“命令手下去抢(岸上的)人,结果不费吹灰之力抓来7个”,“命令把这7个人带回西班牙作活的观赏物,眼前先用作翻译”。[8](P193-196)当其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时,“把在圣萨尔瓦多岛上举行过的仪式又重复了一遍,还在西岸的高处树了一个大十字架。海军上将(哥伦布)对大家解释说:‘这既是为了宣扬整个基督世界,也是为了让人看见,这块陆地属于国王和王后陛下,处在我们至高无上的神耶稣基督的保护之下’”[8](P203)。哥伦布的这些表现,可说是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欧洲人所奉行的对外关系模式的典型表现。后来继起的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所采取的对外模式虽有变化,但本质精神依旧,西方资本主义数百年的发达崛起,正是建立在殖民地人民说不尽的苦难之上的。

以上两种对外关系模式应该如何评价呢?从正义仁爱等道德标准来评说,中国明朝实行的对外关系模式应是略高一筹的,它除去要求他国在政治上对明朝表示臣属的姿态之外,利益的天平几乎完全倾向了小国一边。所谓“其所赍恩颁谕赐之物至,则番王酋长相率拜迎,奉领而去,举国之人奔趋欣跃,不胜感戴”[12](P6),就证明了这一点。而欧洲的模式则完全相反。马克思在论述西方原始积累主要的要素时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剿灭、奴役和他们在矿坑中的活埋,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劫掠,把非洲变为一个商业性黑人猎夺场所的转化: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牧歌式的过程,也就是原始积累的主要的要素。”[13](P828)这正是对这种欧洲模式的非常确切的说明。

若从实际后果来观察,则两种模式均受到了否定。关于中国的模式,事实很快就将正确的结论呈现在世人面前:郑和下西洋进行七次以后,因物力不继而被迫停止。成化年间有人再提此事时,

就受到强烈的抵制而未得成行,从此郑和式的大规模航海活动在中国封建社会成为绝响。史载:“成化间,有中贵迎和上意者,举永乐故事以告,诏索郑和出使水程。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检旧案,不得,盖先为车驾郎中刘大夏所匿。忠笞吏,复令入检,三日终莫能得。大夏秘不言。会台谏论,止其事。忠诘吏,谓:‘库中案卷宁能失去?’大夏在旁,对曰:‘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於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无哉!’忠竦然听之,降位曰:‘君阴德不细,此位不久当属君矣。’”[14](P307)郑和式航海之在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前未能再行,就说明了这种虽然闪耀着正义、仁爱等崇高道德光芒,但严重牺牲了大国经济利益的对外关系模式,在实践上是不可行的。

关于欧洲的模式,如果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之后的西方宗主国在全世界急剧扩张、资本主义文明因而急剧发展来看,似乎其实际后果对之作了肯定。但实质上并非如此。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这种模式给西方宗主国带来利益的一面,还要看到殖民地人民为之而吃尽苦头的一面。正是由于殖民地人民由此受尽灾难,而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断起而抗争。最初,由于力量弱小,其抗争未能奏效。但天大的不公平使之产生了天大的勇气和韧劲,他们的抗争一直在继续,败而不馁,前仆后继,经过约四百年后,各殖民地人民终于将其小规模的此起彼伏的分散抗争,变成所有殖民地大约同时共同掀起的抗争高潮,这就是20世纪前半叶的所谓民族觉醒和民族解放运动浪潮的兴起,因之殖民体系被基本打碎,各国人民基本实现了民族独立。由此看来,当我们将审视的目光照到殖民地人民的苦难与抗争,并一直照至20世纪上半叶殖民体系的基本被打碎,必然会得出结论: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中欧洲国家所推行的那种对外关系模式,在实际上最终也是被否定了的。

过去的学术研究,对于郑和航海所显示的对外关系模式之不可长久,多有共识,了解较深,但对于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欧洲人所采用的对外关系模式之实际后果,似乎探讨不够。其给殖民地所造成的灾难和引起的抗争虽有注意,但着眼更多的,是此后几百年中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发达由之而得到实现的客观后果,对于前者重视不足,对于20世纪前半叶殖民体系的瓦解与15—16世纪欧洲人所采用的外交模式的关系更似乎基本没有注意。这样的眼光显然片面和短视。有的学者在研究15—16世纪世界性航海活动时,将欧洲人与中国人在航海活动中的表现加以对比,以欣赏前者的角度,叙述西方国家的成功,批评明代中国的失策,这当中不能不说有的不无道理,但不可讳言,也不能不说有的犯了上述关于欧洲人对外关系模式评说中的片面和短视的错误。今后各国家各民族的交往将日益密切。历史已经证明了15—16世纪世界性大航海活动中,中国与欧洲所采用的两种对外关系模式的严重缺陷。吃一堑,长一智,人类应该由此而探索出更适用的新模式,以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为全人类谋取利益。这种新模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从15—16世纪中国和西方采用的两种外交模式所提供的启示讲,它起码应该是各国,尤其是大国强国,不可忘记实行互利的原则。大国强国一味让利,会导致自己财政窘迫,力不从心,难以为继。反过来,大国强国贪婪残刻,将引起弱小国家的人民丧失生计,被迫造反,搞乱乾坤。只有“互利”通行,方能共同受益,相安相亲,充满后劲。这一点言之容易,付诸实行并非易事。盼望终有一天全世界的政治家都能不忘历史教训,从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理智地把“互利”原则当作处理外交关系的准绳之一。

【参考文献】[1]郑一钧.论郑和下西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2]万明.关于郑和研究的再思考[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7).[3]许森安,刘容子.郑和对西方历史的挑战[N].天津日报,2003-11-10(14).[4]史海钩沉.英国退役潜艇司令孟席斯研究证明——1421:中国发现了世界[N].南开大学报,2003-02-20(4).[5]范金民.二十世纪郑和下西洋研究综述[A].明代文化研究·南京专辑[C].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6]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马汝军,张昭君.环球航海第一人——改变了地理世界的麦哲伦[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8]杨一星,李焕栋.梦断新大陆——哥伦布的悲剧[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9]克里斯托夫·法曼.人类文明史图鉴·发现新大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10]陈得芝.元代海外交通与明初郑和下西洋[A].郑和下西洋论文集:第2

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瀛涯胜览[A].邓士龙.国朝典故:卷106[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2]巩珍.西洋番国志·自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2.[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4]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8[M].北京:中华书局,1993.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舟右宗

【明清史论文丛】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1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060 【摘要】 【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 【原刊地名】长春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153~159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103 【标题】洪武祖制与嘉靖前期革新 【作者】田澍 【作者简介】田澍1964年出生,甘肃通渭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朱元璋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出版《朱元璋传》(合著)、《宦官》等3部专著,并在《文史》、《光明日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明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1999年被评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并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2000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七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奖。 作者单位:西北师大 【正文】 祖制与革新是中国古代社会里长期存在着的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必将引起政治的混乱乃至王朝的崩解;处理得当将对革新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嘉靖前期革新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制与革新的利弊关系,纠正将祖制与革新完全对立起来的片面认识。 一 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一提起“祖制”,多数人将其视为僵化和陈腐的代名词,并把祖制与革新简单地对立起来,把抨击祖制者誉为改革者,把维护祖制者斥为保守者。事实上,祖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某一王朝立国的根本制度,又包含各项具体的、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显然,不可能在全盘否定祖制的前提下来顺利地推进任何改革。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的改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王朝更替时的因革,二是某一王朝内部的鼎新。两者之中,以王朝更替时的因革较为剧烈,其显著表现就是对文物典章的重大变革,但是,这种变革绝不是与前朝体制的断然决裂,而是继承与革新的统一。史籍中所谓“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金承宋制”、“明承元制”、“清承明制”等等,就是此意。改朝换代时的变革如此,王朝内部的变革更不例外。换言之,任何革新都不是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而是与继承形成了矛盾的统一体。离开了继承,就不可能有革新。 在正德、嘉靖之际,明代上层人事更迭,时政因此发生巨变。世宗与“大礼新贵”张璁、桂萼、霍韬等人对洪武祖制在政治变革中的作用给予新的诠释和认识,并以其为利器,将有违祖制的重大弊政尽可能地予以革除,在中国古代改革史上写下了特殊的一页。 长期以来,学界一味地推崇杨廷和在武宗暴卒之后所推行的所谓“嘉靖新政”,把杨廷和等人在匆忙中拟定的世宗即位诏书视为其推行新政的纲领性文件。其实,这种以即位诏书来确定革新的作法并不具有说服力。因为从明成祖开始,明代诸帝皆有革除前朝部分弊政的即位诏书,以示更新。如果把世宗即位诏书视为革新纲领的话,那么,其他诸帝的即位诏书皆可如此对待了。与大多数君主的即位诏书一样,世宗即位诏书的除弊对象仅仅局限于正德元年正月至十六年四月之间的部分败政(不包括弘治十八年五月至十二月间的武宗乱政),弊政款数虽多,但其结构与内容并无特殊之处。所不同的是,杨廷和等人是打着恢复孝宗政治的旗号来推行所谓嘉靖新政,把纠正武宗的部分乱政当作其最高的政治理想,故不愿也不敢追溯正德弊政的源流。更甚者,他们公然割裂孝宗弊政与武帝弊政之间的联系,敦促世宗效法孝宗而革除武宗弊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将孝宗与明太祖相提并论,并为此而引发了“大礼议”。李洵先生曾精辟地论道: 杨廷和一派所提出的议礼方案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不使世宗以藩王独立系统继承皇位,而必须纳入孝宗以来的统系,在政治上必须继承孝宗的政策,执行孝宗的制度。这在杨廷和一派炮制的即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2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3540 【摘要】 【原文出处】文史哲 【原刊地名】济南 【原刊期号】200204 【原刊页号】141~14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206 【标题】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 【英文标题】China-Japan Kan-He Trade and Japanese Pirates in the Ming Dynasty SHI Xiao-hong (Editorial Department, Journal of 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ity Shando ng, Jinan) 【文章日期】2001-12-10 【作者】时晓红 【作者简介】时晓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山东济南250014 时晓红(1963-),女,山东沂源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教授。 【内容提要】明代中日勘合贸易的兴始和断绝,都与倭寇问题相关联。永乐年间,明廷希国以勘合 贸易换取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抑制,然而,由于日本政局的变化,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并导致了 勘合贸易的断绝。宣德八年以后,以消弭倭寇为切入点,中日勘合贸易再度恢复,由于在勘合贸易 中日本实际上占据着主动地位,使勘合贸易成为明朝沉重的包袱,并最终因倭寇问题导致了嘉靖年 间勘合贸易的再一次断绝。 【英文摘要】The commencement and discontinuity of the China-Japan Kan-He Trade in th eMin Dynasty are all related with Japanese pirates. During the YONGLE peri od, Kan-Hetrade method was adopted with a view to getting support from Jap anese government torestrain Japanese pirates. Due to the political changes in Japan, the kind of trademethod ended up with no good results, which ca used the first breaking off of the Kan-Hetrade. In order to completely des troy Japanese pirates, China-Japan Kan-He trade wasrestored from the eight h year of the XUANDE period. In respect that Japan was in thesuperior posi tion in the Kan-He trade, which made a heavy burden on the Ming Dynasty, t 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Japanese pirates, Kan-He trade was cut off ag ain duringthe JIAJING period. 【关键词】明代/勘合贸易/倭寇 Ming Dynasty/Kan-He trade/Japanese pirates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2)04-0141-05 一 明朝建立之初,为了争取日本纳贡称臣和抑制倭寇,对日贸易的限制并不严厉,但日本拒不奉 表称臣,反而支持胡惟庸作乱。明太祖遂决定彻底断绝与日本的往来,将日本列入不廷之国,永远 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 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他希望通过加强对外关系,“招徕绝域”,使万国来朝, 以树立自己的威信,并企图借此消弭人们对他以非正当手段夺取帝位的不满心理,为此,即位不久 就改变了明太祖的对外政策,一时间,“四方宾服,受朝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1](《成祖本纪》) 当时,日本与中国断绝交往已逾15年。从洪武十六年(1383)以后,明廷的海防力量有所加强,倭寇骚扰较洪武前期有所收敛。但日本九州南部和对马等岛屿的倭寇仍不时在中国沿海为患。明成 祖认为,消极防御只能减少倭患,却不能杜绝倭患,应当恢复中日邦交关系,开展两国贸易,通过 贸易使日本获取厚利,日本政府为了维护贸易利益,必然要主动抑制倭寇。明成祖这一借日抑倭的 认识,是中日勘合贸易动议的基础。

明清史研究综述只是分享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2008-11-11冯尔康《明清史》2008年第3期点击: 698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断代史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与问题* 冯尔康 《明清史》2008年第3期 摘要:当前的清史研究改变了其在断代史研究中的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清史研究资料之丰富为其他断代史所不可企及,需要充分地、高水准地利用。清史研究仍须努力摒除意识形态的干扰,以便走得好一些。正在进行的《清史》编纂工程,其参与者需有“诚惶诚恐”的写作态度,力求避免浮躁世风的不良影响;满汉民族矛盾贯穿有清一代,纂修《清史》似宜给予特别关注,而不能刻意回避。 关键词:断代史/清史/意识形态/满汉关系 我对清史研究的过去、现状及当前纂修《清史》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已撰写过《清史研究与政治》[1]和《简述清史的研究及史料》[2]两文,如今再次进行简单地回顾,主要谈五点感想,不知当否,敬请清史研究同仁指教。 一、在断代史研究中清史研究改变了后进面貌,且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清朝灭亡至今不到百年,在此以前,有清朝官修的专题式本朝史,这当然是属于传统的史学编纂类史书,而不是近代意义的史学著述;到了清朝末年,出现了体制外的民间对清史的局部研讨,而真正近代意义的清史研究,是在清朝灭亡之后。这种研究的起步,比起其他断代史,来得晚一些,特别是原始资料的整理方面,不同于清代以前的历代历史——史料整理早已断断续续地进行了,所以清史的研究,无疑处于后进状态。我在20世纪50年代读大学本科时,喜爱隋唐史,获知隋唐史研究有陈寅恪、岑仲勉和唐长孺等大家,且陈氏、岑氏著述流传广,容易找到。及至五六十年代之际上研究生班,攻读中国古代史之明清史方向,发现明史方面有傅衣凌、吴晗、黄云眉、

【明清史论文丛】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数据库】人大全文1998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576 【摘要】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805 【原刊页号】124~13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199806 【标题】明初耕地数额考察 【作者】田培栋 【作者简介】作者田培栋,1927年生,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正文】 据目前的明史研究,洪武时期有两个土地数字,一个是《明太祖实录》卷二一四记载洪武二十四年,“天下官民田地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顷七十三亩”;另一数字是《诸司职掌》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十二布政司并直隶府州田土总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零”。究竟哪一个数字代表当时的实际耕地数字,学界多年来争论不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三月《诸司职掌》一书完稿,朱元璋遂诏令“颁布中外”。从此,该书记载的田土8496523 顷便成为最权威的田土数字,正德刊本《大明会典》及正德至嘉靖后修订的《后湖志》、万历重修的《大明会典》及清初编写的《明史》等书,都采用这个数字。再加上景泰六年户部尚书张凤奏疏:“洪武年间,天下征纳粮草田地山塘共八百四十万余顷”(注:《英宗实录》卷二五四。),嘉靖八年(1529年)詹事霍韬奏疏:“洪武初,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万六千顷有奇”(注:《霍文敏公文集》卷三《修书疏》。),进一步肯定了800 余万顷的记载,更增加了《诸司职掌》的可信度。 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学者曾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最近十几年,明史界又开展了讨论,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看法是“定位错误”观点。有人认为洪武时期湖广布政司在统计时,极可能在该地区耕地数字202175.95顷之前,多写了一个“二”字,这一笔误使耕地虚增了2亿亩。河南的耕地也极可能是在449469.82顷前多抄了一个“一”字,虚增了1亿亩。按此推理,《诸司职掌》记载的数字多写了3亿亩。对这一种观点,顾诚先生曾进行论驳,他说:“《诸司职掌》是遵照朱元璋的指示编纂的重要法典,成书之后又由他下令颁行中外,朱元璋并不是个昏庸的皇帝……如果出现这样明显的重大错误,他不能不发现或漠然处之。”又说:“当时造册书写数字的表达方式是‘几百几十万……’,不用阿拉伯数字,也就不可能出现多写‘一’字头、‘二’字头的问题。”(注:顾诚:《明前期耕地数新探》,《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顾文发表之后,仍有人坚持此种观点,只是另换说法,认为当时计算数字是用珠算,而珠算错位是完全有可能的。我认为,在明初严刑峻法之下,湖广、河南布政司的官员在统计田土时,怎能会出现相差10倍的定位错误呢?而且《诸司职掌》一书是由吏部尚书负责编撰,又由许多学识渊博的翰林儒臣集体参与,决不会出现这样重大的错误。 明初政府对田土总数的登记有两个系统:一是由户部负责根据全国黄册统计的数字,亦即《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的3874746顷,这一部分土地明朝称为“额田”或“赋田”,系实际纳税的土地。另一个系统是由吏部负责编纂的《诸司职掌》所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的8496523顷,即“额田”和全国可垦荒地的合计。本文拟就《诸司职掌》所记载数字的内涵、来源以及它与明代耕地扩大的关系作初步探讨,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及其统计方法 根据史书记载,宋元明初时期田土的内涵十分庞杂,例如金华府属兰溪县仍保存了南宋时登记的土地种类:水田39 545亩,山陆地29 064亩,平田178 145亩,竹脚8 288亩,山桑17 933亩,竹xiāo@①8322亩,平陆35 705亩,屋基15 222亩,塘28 393亩,坟地8 013亩,杂木53 385亩,茶地146亩,桐果木15 699亩,石灰山280亩,柴山508 935亩,坊墩基地20 825丈,白地24 685亩。(注:万历《金华府志》卷六。)该县土地之中只有前五项应属农田,其他都是非农业土地。这种非农业的项目到明代更为繁杂,以浙江省为例,田土之中包括田、地、基、山、塘、荡、池、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第15课探寻新航路同步作业 一、选择题 1.15世纪,蓝色海洋的奥秘诱惑着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大航海时代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这一时期,“欧洲的水手扬帆出海”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B.欧洲地理学的发展 C.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马可·波罗行纪》对东方的描述 2.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开始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哪项发明促进了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 A.印刷术B.“罗盘”导航技术 C.造纸术D.火药 3.迪亚士的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途中遇到风暴,一度远离海岸,当船队再次看到陆地时,船员发现,陆地的走向已经不是向南……这里是非洲的最南端,迪亚士把它命名为“风暴角”。“风暴角”即() A.印度B.美洲 C.好望角D.菲律宾群岛 4.哥伦布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写道:“大量的金子可以使国王在三年之内准备和实现收复圣地的事业。这样,我就向国王陛下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把我这次航行的收入,用于收复耶路撒冷。”可见,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直接目的是() A.寻求大量黄金B.“发现”美洲新大陆 C.完成环球航行D.收复耶路撒冷 5.15世纪时,欧洲人十分渴望到东方发财,哥伦布偏偏“背道而驰”,坚持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到达东方,支持他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因素是() A.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B.他得到了航海地图 C.郑和航海也是向西D.地圆学说 6.1492年的一段航行日记:“星期日,10月28日,我就因此便去寻找在西南方向海岸的古巴岛,向着该岛的最近点出发。12月6日,人们来到美丽的海地岛。”据此推断,该航行日记记录的是() A.迪亚士航行B.哥伦布航行 C.达·伽马航行D.麦哲伦航行 7.500多年前,由五艘大帆船组成的探险队,通过3年时间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材料中的“探险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习入门的参考书目 今天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网站上找着的,希望对于有益于想查找资料的吧友。我准备有时间看看这里的推荐书目。(也不知道国内北大是不是清史领域的NO.ONE,书目的入门参考价值还是有的。) 明清史研习入门 课程号:02132400 课程名称:明清史研习入门 周学时:2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史) 基本目的 本课讲授明清史的基本线索、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七个专题,使高年级学生学生阅读部分基础文献,进行科研基本训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由基础课学习向断代史研习转变,提高分析能力,为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共32学时) 第1-2周: 一、研习明清史初步 1、认真阅读明清史名著,掌握明清史的基本框架――精读孟森《明清史讲义》等。 2、阅读明清史的主干文献,熟悉基本史料――《明史》、《明史记事本末》,《清史稿》、《圣武记》等。 3、学习作专题研究的学术史,关注中外学术前沿动态。 4、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3-4周: 二、明清史的基本线索 1、政治与政治制度 2、赋役制度与商品货币经济 3、社会动荡与转型 4、“心学”、理学与汉学、宋学 5、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 6、“封贡”外交体制与中西文化交融 实践活动:任选《明史》或《清史稿》中的一篇“本纪”,与相应一朝的《明实录》或《清实录》对照,编写一份某帝王简表。

第5-6周: 三、如何利用明清史研究的工具书 1、纸本工具书的种类。 2、纸本工具书的利用。 3、网络信息的查找。 实践活动:选择一部自己家乡所在县(或府)明清时期的一部方志,概述该方志的主要内容和纂修特点。 第7-9周(8周运动会): 四、明清制度史研习 什么是制度?内容包括政治制度(中央至地方机构、军事、法律)、经济制度(包括赋役、水利、钱法、商税、海关等),以及民族、宗教、边疆、宫廷、外交等。 制度研究的基本文献,以具体制度说研究方法。 实践活动:任选《大明会典》(万历)或《大清会典》(乾隆)中之一种,与《明史·职官志》或《清史稿·职官志》的一部分对比,条陈其异同。 第11-12周(10周为黄金周): 五、明清政治事件研习 研习政治事件的主要资料(明清《实录》、《起居注》、《方略》等官书,《上谕》、《朱批奏折》、题本等档案,文集、笔记等) 政治事件的分类(宫廷、军事、民族、民变、外交),以事例谈研究方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始末、影响)。

【明清史论文丛】论明代的阁权

【数据库】文史哲全文数据库(1951-2004) 【文献号】2276 【摘要】内容提要: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有四...义皇权的统治效能。就明代的权力结构考察,内阁...都有失于片面。内阁系明代最重要的中枢权力机构,因而历来是明史研究中一个倍受关注...很具代表性,就连许多明朝人也持此说。“昔太...,非高皇帝本意⑴”。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也认...赫然真相矣!”⑵而《明史》则直以“宰臣”称...谓有其实乎!”⑷综考明代历史,颇感上述两种说...者掇拾有关史料,拟就明代阁权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中旨”。这类事例在明代史籍中可以说是俯拾皆 【分类】史学 【标题】论明代的阁权 【作者】李渡 【期号】199506 【总期号】231 【页码】89 【正文】 内容提要:明代内阁自建立以来,有四项制度一以贯之,法定阁权不是也不可能转化为相权。阁权完全从属于皇权,其主要政治功能是提高和强化专制主义皇权的统治效能。就明代的权力结构考察,内阁与司礼监是最重要的两个中枢机构,但二者都不是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实体,而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构。因此,说阁权是相权的复活,或说其职任同于翰林学士,都有失于片面。 内阁系明代最重要的中枢权力机构,因而历来是明史研究中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课题。最近几年,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对内阁的组织制度、职权、作用等进行了研讨,其中争论最多而分歧又最大的问题就是阁权的权力性质及其与皇权之间的关系。综合之,不外乎两种观点:其一,阁权是传统相权的复活。这种看法颇被认同,很具代表性,就连许多明朝人也持此说。“昔太祖高皇帝罢丞相,散其权于诸司,为后世虑至深远矣。今之内阁,无宰相之名而有其实,非高皇帝本意⑴”。明代著名史学家王世贞也认为:“……迨景及宪,(内阁)大权始集。今视之,赫然真相矣!”⑵而《明史》则直以“宰臣”称之。“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诸辅之中,尤以首揆为重。夫治道得失,人才用舍,理乱兴衰,yī@⑴宰臣是系。”⑶其二,阁权不过是“司内外制而已”,其职任同于翰林学士。这种观点可以黄宗羲为代表。他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⑷综考明代历史,颇感上述两种说法都有失于片面。笔者掇拾有关史料,拟就明代阁权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内阁大学士究竟是否“有宰相之实”。自内阁制度建立后,其体制、职权、作用先后不尽相同,也可以说变化很大,但有四项制度却始终一以贯之,不曾变动。第一,“大学士则称近臣,不为置僚属,亡所治。”⑸第二,“不得专制诸司”⑹。第三,“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⑺。第四,“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⑻。而司礼监之“批红”,究其实,亦不过是“事皆朝廷总之”的一种间接方式而已。这四项制度决定了阁权不是也不可能转化为相权。 相权论者之所以将阁权视为相权,主要依据就是内阁大学士握有“票拟”之权。“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⑼票拟亦称拟票、票旨、条旨、调旨,其制发端于宣德中,成制于正统初年。“英宗以九岁登极,凡事启太后,太后避专,令内阁议行。此内阁票旨之所由始也。”⑽所谓票拟,即外廷章奏先经御览,皇帝阅后发交内阁,由内阁大学士以皇帝名义拟就批答文字,用小票墨书贴于章奏上,随同封进。皇帝如同意内阁票拟,则亲自或交司礼太监以朱笔照票批发各衙门执行,称为“批红”。孝宗朝大学士刘健曾言:“朝廷有命令,必传之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之太监,太监乃达于御前。”⑾由上可知,票拟制度在权力运作机制上完全受制于皇权。章奏由皇帝先阅

【明清史论文丛】明正德间几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和特征

数据库】文史哲全文数据库(1951-2004) 【文献号】3810 【摘要】十六世纪初,即当我国明武宗正德的时候,在华...;而且更进一步,对于明朝近古期封建社会,对...刘六、刘七等的起义在明正德间的许多起义中,...,始逃亡,酝酿起事。明史记载说,“刘瑾家人...起义就有过不少贡献,明史记载说,他“稍有智...战术,予敌人以重创。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说,“...赵@①个人的创造和发明;这种战法显然是农民...率领,进入山西。陈鹤明纪说,他们“纵横数千...甚者为效力。”(8)明实录更明确地记载着他们所到达 【分类】史学 【标题】明正德间几次农民起义的经过和特征 【作者】赵俪生 【期号】195412 【总期号】28 【页码】41 【正文】 公元十六世纪初,即当我国明武宗正德的时候,在华北和中原的大平原地区,在川、陕、黔地区,在江西地区,都曾同时前后爆发过规模不小的农民起义。我曾将这些起义事件就现有条件下可能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综合起来,分析了一下,发现其中有些问题,其试探性的解决,将不仅对这些起义本身增加理解;而且更进一步,对于明朝近古期封建社会,对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之总历程的发展,都将有可能引起向前推进一步的理解。因此,决定把这些内容写成为如下的一篇论文。 一、刘六、刘七等的起义 在明正德间的许多起义中,以刘六、刘七等领导的起义规模最大。以时间论,按照顶压缩了的材料看,自正德五年(一五一○)十月持续至七年八月,计一年零十个月,将近两年。以地域论,起义曾绵亘于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和南直隶这样七个省区。起义最初发动于当时京畿南沿的霸州和文安,所以起初统治者叫他们做“畿南盗”。起义之所以在这个地区上发动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一带正是封建专制主义的爪牙——宦官们进行强占田产、讹诈勒索,拓置“皇庄”、开设“皇店”、高利借贷等的集中地带。当时,“诸大铛多文安人”(1),他们在其乡邦情况熟悉,榨取容易,故榨取也就特别重。据说当地平时,就有一种反抗压榨的人民组织,叫“响马盗”。(2)正德四年(一五○九)太监刘瑾建议自京畿南至江淮设立“四镇御史”,镇压反抗,其中正定一镇,残民尤甚,因此河北一带人民便纷起举义了。 文安人杨虎、刘六(原名刘宠)、刘七(原名刘宸)、齐彦名等,据说都“骁悍,善骑射”(3),最初被募去协捕“盗贼”,但以不能纳贿,被转诬为“盗”,始逃亡,酝酿起事。明史记载说,“刘瑾家人梁洪征贿于宠等,不得,诬为盗,绘形捕之,破其家”。(4)他们起事后不久,在正德六年四月,有一名文安县的增广生员赵@①(绰号赵疯子),也来参加了。可见封建专制主义及其爪牙的迫害,不但使农民无法生活下去,连中小地主和士大夫分子也被迫参加了农民的阶级斗争,贡献出他们的才智。例如赵@①对于起义就有过不少贡献,明史记载说,他“稍有智计,定为部伍,劝其党无妄杀人,移檄府县,约官吏师儒毋走避,迎者安堵。(5)此外,在战法上他也有所贡献,毛奇龄后鉴录记载说,“贼受疯子教,第飚匆去来无常处,使官军奔命;凡得民间马,一日夜驰数百里,捷如飘风,而官军马少,即有,亦不能穷马力。”(6)从此,他们就一直采用这种机动的运动战术,予敌人以重创。明史纪事本末记载说,“贼多出不意突犯”,又说,“贼恃马力,倏忽驰骤。栖野,不占城郭;蹈虚,不立方所。”(7)自然,我们不应该把这种战术的使用,完全归功为赵@①个人的创造和发明;这种战法显然是农民群众积累了长久作战经验的结果,同时也是农民起义中新社会成份增加的一种反映(详后)。但无论如何,十六世纪初的农民起义就开始使用这种机动的战术,是很值得重视的;以后十七世纪中叶的张献忠起义和十九世纪中末叶的捻军起义,都曾袭用并推进了这种战法。 他们分兵为东西两路。东路自沧州、德州进入山东境内,而且不只是一次的进入(确实次数无法统计,至少三、四次),行军路程短时曾到@②州、曲阜一带,较远路程时还到过半岛地区的登、莱诸州县。西路由杨虎率领,进入山西。陈鹤明纪说,他们“纵横数千里。……御史王廷相言,盗贼所至,乡民奉牛酒,甚者为效力。”(8)明实录更明确地记载着他们所到达的州县,是“泽、潞、辽诸州,陵川、壶关、高平、沁水、阳城、翼城、曲沃、襄陵、洪洞、赵城、灵石、介休、平遥、祁、太谷诸县。”(9)不到一两个月功夫,他们就汇集了一枝相当壮大的兵力,东下太行,自武安又一次

【明清史论文丛】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3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026 【摘要】 【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210 【原刊页号】15~23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复印期号】200301 【标题】20世纪以来明清疾疫史研究述评 【作者】余新忠 【作者简介】余新忠,南开大学历史系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 【正文】 1990年代以来,中国疾病医疗社会史不断引起史学研究者的关注,并渐趋形成新的研究热点(参阅拙稿《关注生命——海峡两岸兴起疾病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3期)。明清时期,是这些新的研究关注较多的时段,对此的梳理无疑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最新研究动向。当然,从社会史的视角对历史上的疾疫医疗的阐释离不开以往纯粹疾病医疗史的探索。 现代中国疾疫史的研究是与中国医学史相伴出现的,或者说是附着在中国医学史研究之中的,而且最初的疾疫史研究基本是通史性的研究,因此,明清疾疫史的研究成果大多出现在中国医学史的著作中。1919年,陈邦贤先生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医史著作——《中国医学史》,此后三度增改,成为现代中国医学史和疾疫史的开山之作(注:笔者所见为上海书店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的影印本(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种,上海书店,1984年)。关于陈三次创作的情况请参阅赵璞珊《读陈邦贤先生三部〈中国医学史〉》,《中华医史杂志》1990年第1期)。)。以后,随着医学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中国疾疫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参阅靳士英《疾病史研究60年》,《中华医史杂志》1996 年第3期)。不过,直到1970年代末期以前,这一研究几乎全都由受过专业医学训练的人士担纲。1980年代以后,在医史学界的研究仍在继续和深入的同时,中外一批历史研究者的加入,使这一研究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由于学医与学史出身者在学术背景和研究思路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所以,以下立足于明清疫病史,结合医疗史从两个方面对以往的研究作一回顾与总结。 一、医史学界对明清疾疫史的研究 中国疾疫史研究,基本上一直是中国医学史研究的附庸,据陆肇基对《中华医史杂志》创刊以来至1985年所刊出的643 篇文章的分类统计,关于疾疫史的文章仅40篇,占刊文总数的6.22%。而且所占比重1940年代至1980年代,呈渐趋下降之势(陆肇基《从〈中华医史杂志〉看我国的医史研究》(《中华医史杂志》1987年第1期)。进入1990年代后,疾病史研究的薄弱状况亦未见有明显的改观(参阅李经纬、朱建平《近五年来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进展》(《中华医史杂志》1994年第3期)。 陈邦贤等人对疾疫史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其在开山之作《中国医学史》中,以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中国疾病史,特别对明清时期的疾病予以了较多的关注。在第三篇,专立一章梳理近世——主要是明清时期各种现代病名的传统命名。第五篇则专论“疾病史”,根据现代医学的分类,对传染病、呼吸器病、消化器病、心脏病、泌尿器病、神经系病和新陈代谢病等在历史上的病名、症状以及有关该病某些重要史料给予初步的揭示。其中以对传染病的探讨最为详细,提出并加以说明的病名达18种之多(注:它们分别是:伤寒、发疹伤寒、霍乱、痢疾、天花、麻疹、水痘、白喉、猩红热、鼠疫、肺痨病、梅毒、麻疯、疟疾、黑热病、住血虫病、姜片虫病、肺蛭虫病。参见陈邦贤前揭著作,第361-385页。),几乎囊括了当时已知的所有的重要传染病。其中很大一部分涉及明清时期,尤其是传染病,其中不少疾疫,比如鼠疫、梅毒、烂喉瘀等,记载始于明清,故更偏重于明清。当然,在开创之初,对如此众多的问题都有深入细致的论述,是不可能的。实际上,陈著对大多数疾病的说明不过寥寥数语,有些甚至还有误会。但其开创之功,实不可没,而且,他搜集的一些重要史料,至今仍为一些医史研究者加以征用,另外他关于古今病名对应关系的探讨,有些也仍具有参考价值。

【明清史论文丛】浅论清代福建地区的永佃制

【数据库】人大全文2000年经济类专题 【文献号】7064 【摘要】 【原文出处】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原刊地名】福州 【原刊期号】200002 【原刊页号】77~82 【分类号】F7 【分类名】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004 【标题】浅论清代福建地区的永佃制 ——17件清代福建地区永佃契的统计分析 【作者】邹萍 【作者简介】邹萍(1969—)女,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法律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17件清代福建地区永佃契的分析,阐述了清代福建地区永佃权的产生途径、基本特征,提示了永佃制盛行与封建商品经济繁荣的内在联系。文章还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比较了永佃制下的地租形态和佃户地位与传统租佃关系的异同,说明永佃制作为一种新兴的租佃制度,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明清史/经济史/福建地方史/永佃制 【正文】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8659 (2000)02—0077—06 一、永佃制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永佃权,指的是佃户有“永远”耕种业主土地的权利。对于拥有永佃权的佃农,在不欠租的情况下,业主不得随意起佃。明清时期,永佃权在我国南方各省大量存在,日益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租佃制度——永佃制。福建各地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出现永佃制。当时各种杂书所录的永佃契式即为佐证(注:请参阅杨 澹骸睹髑逋恋仄踉嘉氖檠芯俊返?2—93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版。)。降至清代,永佃权更是盛行于福建各地。笔者从各有关书籍中搜集到明清福建地区租佃契共199 件(注:这些租佃契搜集自以下书籍: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唐文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5 月出版(本文中简注为“师契”,在附表“资料来源”一栏中简注为“A ”)。杨国桢主编:《闽南契约文书综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增刊(本文中简注为“闽南契”,在附表“资料来源”一栏中简注为“B”。杨国桢辑:《清代闽北土地文选书辑(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其中永佃契有17件,占租佃契总数的8.54%。 福建地区永佃权的产生途径很多。 首先,开垦得永佃权。这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尤其在清初大垦荒时期,开垦得永佃权几乎成为一种惯例。由于在开垦荒地过程中,佃户要投入大量工本,所以,业主常在开垦之初应允给予永佃权。 立安开垦佃佳昌、日顺等,承租顶有民田三号,坐产闽清县升平坊祭头林地方,土名菜园里,并上斜下份炭窑湾,又本厝后门湾,受种二十斤。今安与佃户吴承德开垦耕作,递年不拘损熟,约纳租米四斗正,早晚两冬付黄家房内当年轮收,不得欠少。自安之后,务要用力耕作,不得抛荒丘角,亦不得欠少租粒,听佃永远耕作,黄家不得另召。两家允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安开垦佃一纸付照。 承安佃合同 乾隆贰拾年正月日立安开垦佃黄佳昌(花押) 黄日顺(花押) 在见中张道万(花押) 代字杨兴臧(花押)(注:师契第465页、藏契号00500。)

【明清史论文丛】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

【数据库】人大全文1996年文史类专题 【文献号】2670 【摘要】2〕《御批通鉴辑览》卷103。〔23〕孟森:《明清史讲义》上册第二编第二 【原文出处】文史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540 【原刊页号】131-145 【分类号】K24 【分类名】明清史 【作者】方志远 【复印期号】199601 【标题】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 【正文】 明代的省级制度,有过两次重大变化:一在明初,由行省而为三司;二在明中叶,由三司而为巡抚。〔1〕在由三司到巡抚的演变过程中,曾出现总兵、巡抚、镇守中官“三堂”并立的局面,镇守中官在内地和边镇事务中,居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地方政治制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奇特现象。本文拟对镇守中官的设置及革除,镇守中官制度的形成及演变,以及相关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对深入研究明代的君主专制制度及宦官专权问题有所裨益。 一、永乐、洪熙时“中官出镇”与“镇守中官”的设置 关於镇守中官的始设时间,史籍所载互异,但又是我们研究镇守中官制度不能不首先加以考察的。 洪武修定《诸司职掌》时,尚无镇守中官之设;弘治初修《大明会典》,未列中官职掌,致使当时一些重要情况失于记载;至万历重修《会典》,距镇守中官的革除已有半个世纪,又有只载见在官司的原则,故于镇守中官之设,仅寥寥数语:“镇守内臣,自永乐初出镇辽东开原及山西等处,自后各边,以次添设,而镇守之下,又有分守、守备、监枪。”〔2〕据此,镇守中官之设,始于“永乐初”,先在辽东开原及山鞯却Γ 蠹啊案鞅摺薄G宄豕傩蕖睹魇贰罚 凇冻勺婕汀分校 蚴刂泄俚纳柚枚ㄔ凇坝览衷 辍保骸笆悄辏 济 诔汲稣蚣凹嗑┯ !钡 凇痘鹿俅 分校 床患坝诖耍 凰涤览职四辏 懊 砭刚蚋仕唷⒙礞胝蚪恢贰薄6 吨肮僦尽酚钟搿都汀贰ⅰ洞 废嘧螅 剑骸埃ㄓ览郑┌四辏 醢驳燃喽级教非嗟染 砭秆彩痈仕唷4思嗑 ⒀彩又 家病<昂槲踉 辏 灾:土煜路 倬 乇改暇 煜嘌夭桓模煌醢舱蚴馗仕啵 魇〗陨枵蚴匾印!薄?〕是将镇守中官的设置定在洪熙元年,标志是郑和守备南京,王安镇守甘肃。 《明会典》及《明史》的《纪》、《传》、《志》在记载镇守中官设置时间上所以出现矛盾,原因有二。一是所据的材料不同。《明会典》与《明史·成祖纪》说镇守中官始设于“永乐初”或“永乐元年”,是根据张芹的《建文备遗录》及黄佐的《革除遗事》。《御批通鉴》云:“《明史》据《革除备遗录》,以为(镇守中官设置)始于是年(永乐元年),特书于《本纪》。……初,惠帝御内臣严,燕兵逼江北,多逃入军中,漏朝廷虚实,(永乐)帝深以为忠于己。及即位,封赏既行,诸宦官言功不已,帝患之。会镇远侯顾成、都督韩观、刘真、何福出镇贵州、广西、辽东、宁夏诸边,乃命宦官中有谋者与之偕行,赐公侯服,位诸将上。未几,云南、大同、甘肃、宣府、永平、宁波亦各相遣使。”〔4〕《会典》所载,亦源于此。《明史》之《宦官传》、《职官志》云镇守中官始设于永乐八年、洪熙元年,本自王世贞《yǎn@①山堂别集》:“(永乐八年)敕内官马靖往甘肃巡视,如镇守西宁侯宋琥处事有未到处,密与之商议,务要停当。……此内臣出镇之始也,然职尚止巡视,事毕回京。”“洪熙元年正月丁未,命内官监太监郑和领下番官军守备南京,……此南京守备之始也。其年二月,敕甘肃总兵费@②、镇守太监王安,案此镇守之始见者也,计永乐末已有之矣”。〔5〕二是概念上的混淆。“中官出镇”与“镇守中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中官被派往边镇协助或监督军事将领镇守,属临时性差遣;后者是对出镇宦官的概称,它出现在对出镇宦官的正式任命之后。这两个概念在宣德、正统以后,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但在永乐、洪熙时却有一个由前者到后者即由临时差遣到正式任命的发展过程。上引《明会典》及《明史·成祖纪》明显是指“中官出镇”,《明史·职官志》指的则是镇守中官的正式设置,而《明史·宦官传》却将宦官的巡视认为是镇守中官设置的开端。

明清史参考书

四、推荐教材或参考书/参考资料 孟森:《明清史讲义》、《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等,中华书局2005年版。商鸿逵:《明清史论著合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钟翰:《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等。 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谢国祯:《明清史丛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料学》第九章《明代史料》、第十章《清代史料》,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 1、孟森:《明清史讲义》 2、吴晗:《胡惟庸党案考》 3、黄彰健:《律例辨疑大明律直解及明律集解所附三书所载明律之比较研究》 4、王世华:《朱元璋惩贪“剥皮实草”质疑》 5、罗元信:《也谈“剥皮实草”的真实性》 6、黄彰健:《论明史所记四辅官事》 7、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 8、王毓铨:《明代的军户明代配户当差制之一例》 9、何炳棣:《明清土地数字的性质》 10、梁方仲:《一条鞭法》 11、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 12、王钟翰:《关于满族形成中的几个问题》 13、郭润涛:《帝国终结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与运作系统(清)》 1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15、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 16、陈春声:《清代经济运作的两个特点》 17、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18、余英时:《清代思想史的一种解释》 19、Faure, David. Emperor and Ancestor 第二部分:选读 1、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戴逸:《简明清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4、张显清、林金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5、李治亭:《清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6、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7、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0、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11、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3、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14、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5、粱方仲:《明代粮长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956]。 16、栗林宣夫:《里甲制の研究》。东京:文理书院,1971年。 17、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18、何炳棣:“南宋至今土地数字的考释和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2-3期。 19、郑振满:“明清福建里社考”。《家庭、社区、大众心态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8年,第255-267页。 20、邱仲麟:“敬老适所以贱老──明代乡饮酒礼的变迁及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6本第1分(2005年3月)。 21、刘志伟编:《粱方仲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王业键:“清雍正时期(1723-1735)的财政改革”,《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2

【明清史论文丛】略论明代的马政

略论明代的马政 ■唐克军 [摘要]马政是明代国家重务,政府将牧养官马的任务以政府权威强加给人民,牧马民为此耗尽劳力,却未能增加收入,结果因牧马而困;政府亦陷入行政困难,最终不得不取消强加于人民头上的这一义务。这说明政府把人民视为国家当然的义务主体,这种义务趋向的行政不仅给人民带来困苦,而且导致行政困难。只有走出“义务”趋向,政府与人民方得自由。 [关键词]义务;政府;明代;马政 [中图分类号] K248;D6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873(2003)03—0000—00 人民的义务即人民当为之行为。人民何以当为?在我国古代,人民的义务来自政府的权威,政府的命令就是人民的义务。政府习惯于将人民视为国家当然的义务主体,以政府的权威强加于人民的义务。这种义务趋向的行政必然把政府引向行政误区,不仅损害人民的利益,而且导致行政的困难。明代视马政为国家重务,政府将牧养官马的任务以较少的交换条件交给人民,人民为此耗尽了劳动力却未增加收入,结果因养马而困,无以营生;政府亦使自己陷入了行政困难,最终不得不减免此项义务。 一 马与戎事相联,马的数量是国家富强的象征,因而为朱氏皇帝所重视。朱元璋说:“昔人问国之富,即数马以对者何?盖事在戎。其戎始轩辕。其马载甲士,代涉劳,备边御辱,足折冲,斯力之大,斯功之美,可不爱育乎!所以古人先马而钱粮,故数马以对。马之功不但备戎事耳,若使君有道,则马之力牵犁耜驾粪车,辟上沃田,其利甚焉,所以古重之者为此也。”[1]洪武八年2月,朱元璋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申明马政。谕之曰,“马政国之所重。近命设太仆寺陴畿甸之民养马,期于蕃息,恐所司因循牧养失宜,或巡视之时,扰善养马之民。此皆当告戒之。昔汉初一马直百金,天子不能具均驷,及武帝时众庶街巷有马,阡陌成群,遂能北伐强夷,威服戎狄。……此非官得其人,马政修举故耶。……”[2]洪武十年2月,增置涂阳、仪真等五牧监。上谓中书省臣曰:“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以马政为重。故问国之富者,必数马以对。周礼六卿夏官以司马为职,特重其事也……国以民为本,若因马而疲民非善政也。”[3]成祖登极后即问马政,洪武三十五年12月,上问兵部尚书刘俊曰:“今天下畜马几何?”何俊对曰:“比年以兵兴耗损,所存者二万三千七百余匹。”上曰:“古者掌兵政委之司马。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是马于国为重。”[4] 既然马政为国家重务,马政即成为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养马即成为百姓的重要义务。此项义务从明初开始。“太祖高皇帝武功定天下……皆民间孳牧,官牧改民牧,在初制即然。”[5]明代民间养马有三种形式:种马、表马、寄养马。“种马者以马为种,视母骡驹,选驹搭配,余则变卖入官,会典所称孳牧也。”[6]“表马者以种马骡驹表其良者起解以备用也。”[7]“寄养马者以解表者发寄民间牧养以备用者也。”[8]种马应孳息,表马必良,寄养马必能用,做不到则赔。宣德3年奏准,北直隶每三丁养骒马一匹,二丁养儿马一匹。免粮草之半,儿马病,同群共治,死则均赔,若因走失及别故死者,止追赔本户。[9]如此,民为马累。“《太仆寺志》曰:祖宗于屯田、盐法、马政,其深思远虑皆调,行之数年,则边方自能足用,可以不烦内地。今至竭百姓之力以奉穷边输挽,岁岁益甚,天下于是始困也。”[10]民之所以困在于难尽此义务,要么因养马而废本业,要么因包赔而破产。养马之害何在?隆庆2年太仆少卿武金说:“种马有编审之害,有杂役之害,有岁例之害,有交兑之害,有轮养之害,有赔偿之害,重之以官吏需索,里甲之影射,民日益穷,沿袭至今滋弊尤甚。”[11] 赔偿之苦。民间养官马,马户不仅要保证马的健壮,而且完成孳息之额,否则要如数赔偿。洪武6年2月,定养马之法就规定了养马的数量与孳息数。“命应天、卢州、镇江、凤阳等府,滁、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