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6〕73号)精神,根据《柳州市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柳政办〔2017〕141号),为切实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格局,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

二、时间要求

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未成年人(困境儿童)保护机构建设,县本级挂牌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乡镇(街道)挂牌成立未成年人保护站,村(居)委员会挂牌成立“儿童家园(之家)”,没有创建“儿童家园(之家)”的,要利用其他符合条件的工作场所挂牌成立;县、乡镇(街道)、村(居)委未成年人(困境儿童)服务队伍基本建成。到2018年底,基层困境儿童服务工作网络覆盖所有贫困村。到2020年底,全县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

三、组织机构

县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

员救助管理工作(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俞凯彬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侯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政务服务管理

办公室主任

杨晓东县民政局局长

成员:张秋芬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石仁肖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局长

梁贻刚县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马孝文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覃立忠县总工会副主席

朱园园共青团三江县委员会副书记

龙晓琴县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莫若义县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吴光明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韦海鲜县公安局副政委

石社平县教育局副局长

马安秀县民政局副局长

杨开升县司法局副局长

李立章县财政局副局长

杨永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李品安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王圣钦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杨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

杨振兴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副局长

莫芹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张若剑县法制办主任

吴美莲县文体新广局副局长

梁冰县国家税务局副局长

梁志美县地方税务局副局长

吴爱松县综治办副主任

胡献伦古宜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谢瑶丹洲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蓝应德斗江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欧智林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莫瑞寒八江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阳春生独峒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王愿通程村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梁翠玉和平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吴茂玲老堡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覃华明高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廖继业良口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廖伟希洋溪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石荣娇富禄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石明俊梅林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杨春芝同乐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杨晓东(兼),副主任:马安秀(兼)。办公室电话:8612510,成员单位各派1位业务股长(主任)为联络员。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针对困境儿童生存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监护、生活、医疗、教育、康复、服务和安全保护等方面保障制度。

1.加强基本生活保障。把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认定条件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对于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儿童家庭,符合条件的给予临时救助。(牵头单位:县民政局)

2.加强医疗康复保障。整合保险、应急救助及慈善援助等资源,形成困境儿童医疗保障合力。对于困难的重病、重残儿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适当倾斜。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困境儿童家庭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按规定将小儿行为听力测试、儿童听力障碍语言训练等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对于低保家庭儿童、重残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对于纳入特困供养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资助。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为孤儿投保意外伤害保险。

对于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加快建立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免费得到手术、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要优先保障残疾儿童需求。对于社会散居残疾孤儿,

纳入“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对象范围。鼓励引导慈善力量开展针对困境儿童的慈善医疗救助项目,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卫计局;责任单位:县民政局、财政局、残联)

3.加强教育保障。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鼓励特殊教育学校、取得办园许可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举办附设幼儿园,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入园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在普惠性幼儿园接受教育。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对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的中重度、生活可以自理的残疾儿童,帮助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支持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在做好机构内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同时,为社会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积极落实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教育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对于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提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全面落实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政策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各乡(镇)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协调机制,依法保障困境儿童入学和不失学。将困境儿童教育保障工作列入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综治办、民政局、财政局、残联)

4.强化监护责任。对纳入孤儿安置渠道的困境儿童,按照有利于孤儿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

和依法收养方式妥善安置。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以及查找不到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打拐解救儿童,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养育费由该儿童的户籍所在地(打拐解救所在地)人民政府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予以解决。公安机关在出警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严重人身安全威胁或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应当将其带离实施监护侵害行为的监护人,就近护送至其他监护人、亲属、村(居)民委员会或者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未成年人有表达能力的,应当就护送地点征求未成年人意见,并追究生父母、养父母的法律责任。对于被执行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或采取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刑事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询问其是否有未成年子女需要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并协助其联系有关人员或民政部门予以安排。对于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缺少监护人的未成年子女,执行机关应当为其委托亲属、其他成年人或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监护提供帮助。对于依法收养儿童,民政部门要完善和强化监护人抚养监护能力评估制度,落实抚养监护要求。(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财政局)

5.完善未成年人关爱机制。完善困境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积极为困境儿童提供法律援助,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参与困境儿童法律援助活动。加强失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的有效衔接,根据失足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需要,完善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制度,提高社区矫正

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失足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加大对困境儿童的精神关爱,提供专业社工心理咨询服务,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牵头单位:县司法局)

(二)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强化和落实基层政府、部门职责,充实和提升基层工作能力,建立县、乡镇、村(居)三级工作网络。

要依托本级儿童福利机构、社会福利机构设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明确中心职责和功能,细化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中心在组织管理、专业指导、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单独设立儿童福利指导中心。

各乡(镇)要建立政府领导,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财政、卫生计生、人社等部门和残联、妇联、共青团、工会组织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统筹做好困境儿童保障政策落实和指导、协调、督查等工作。要参照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建立面向城乡困境儿童包括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在内的困境儿童安全保护机制。要与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做好相关工作衔接,及时监测、发现、处理、解决困境儿童权益受侵害事件,按照分类保障措施,保障困境儿童权益。要依托县级社会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全困境儿童服务网络,辐射城乡社区,发挥临时庇护、收留抚养、福利服务等功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承担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职责,设立儿童福利服务工作站,指导村(居)民委员会做好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要建立翔实完备的困境儿童信息

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提供信息支持。要畅通与县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并依托各部门(组织)在乡镇的办事(派出)机构,及时办理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安全保护等事务,确保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及时得到有效帮扶。要依托“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和服务窗口,及时受理、初审困境儿童有关保障政策的申请,协助做好申请批准和资金发放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要设立专(兼)职儿童福利督导员,配备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并落实相关待遇。儿童福利督导员负责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宣传和日常工作,通过全面排查、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困境儿童家庭、监护、就学等基本情况,指导监督家庭依法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并通过村(居)民委员会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情况。村(居)民委员会对于发现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属于家庭经济贫困、儿童自身残疾等困难情形的,要告知或协助其申请相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属于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导致儿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要落实强制报告责任;并积极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室和教育、卫计、人社等部门及公安机关、残联组织开展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责任单位:县妇儿工委办公室、县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卫计局、人社局、残联、妇联、团县委、总工会)

(三)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全县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适合困境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关爱、帮扶、维权等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要广泛动员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妇女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依托

职工之家、妇女之家、儿童家园(之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加强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指导和培训帮扶。残联组织要依托残疾人服务设施加强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特殊教育等工作,加快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培养,组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提高康复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关工委要组织动员广大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老同志,协同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牵头单位:团县委、县妇联;责任单位:县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总工会、县关工委、卫计局、残联,各乡(镇)人民政府)(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孵化培育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引导其围绕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照料、康复等需求,捐赠资金物资、实施慈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落实国家有关税费优惠政策,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困境儿童托养照料、康复训练等服务机构,并鼓励其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和志愿者针对困境儿童不同特点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家庭教育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鼓励爱心家庭依据相关规定,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寄养、委托代养、爱心助养等服务,帮助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和家庭亲情。积极倡导爱心企业通过一对一帮扶、慈善捐赠、实施公益项目等多种方式,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帮助。(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财政局、教育局、国税局、地税局、团县委、妇联、总工会、县关工委)

(五)强化服务机构建设。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

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儿童福利工作站、儿童家园等,是开展困境儿童保障的主要场所。要将儿童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儿童福利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儿童部、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儿童福利工作站、儿童家园(之家)场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满足监护照料困境儿童需要。大力支持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拓展服务功能,增设残障儿童康复训练基地,在做好机构内孤残儿童康复训练的同时,为困境儿童提供替代照料、养育辅导、康复训练等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康复特教服务机构。利用现有的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农村幸福院等设施开辟儿童家园(之家)等儿童活动和服务场所,将儿童服务纳入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大力培养困境儿童保障服务专业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每个乡(镇)至少配备专职社会工作者1-2人。探索建立困境儿童保障机构内的从业医护人员、特教教师、社会工作者、康复师、护理员等人员的激励机制,逐步提高他们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和收入水平。(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残联、县妇联)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儿童福利事业优先发展的要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健全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把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制定督查考核办法,明确督查指标,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机制。(牵头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二)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县民政部门、妇儿工委办公

室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综合协调、指导督促等工作,会同教育、公安、司法、财政、卫生计生、人社、住建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组织,推动各有关方面共同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加强困境儿童工作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民政、教育、卫生计生部门和公安机关要督促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履行困境儿童安全保护机制赋予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职责,保障困境儿童人身安全。(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县妇儿工委办;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卫计局、人社局、住建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残联)

(三)落实资金保障。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慈善资源积极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牵头单位:县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四)落实人员保障。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通过采取增加编制人员、公益岗位以及编外聘用人员等措施,为当地儿童福利机构、救助保护机构以及社会福利机构提供人员保障,满足监护照料困境儿童需要。要通过政府购买专职服务机构开展基层困境儿童保障服务工作,确保儿童福利指导中心、儿童福利工作站、儿童家园(之家)等基层儿童福利机构设施落实专职人员、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解决困境儿童保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牵头单位:县编办、人社局、妇联)

(五)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儿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和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政策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强化全社会保护儿童权利意识,强化家庭

履责的法律意识和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恤孤慈幼的传统美德,鼓励、倡导、表彰邻里守望和社区互助行为,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妥善回应社会关切。(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体新广局、教育局、司法局、民政局、公安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残联)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强化领导,明确职能分工,确保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县人民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附件:《三江侗族自治县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18日印发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试行) 为推动医疗保健机构规范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现制定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 一、基本条件 (一)机构资质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健康教育科等科室。 (二)基地规模与设置 1.规模:具有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相关业务用房,总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 2.规划布局:各专业用房布局、流程合理,符合功能需要。主要公用设施符合无障碍要求,保证安全、方便、舒适。色彩和装饰适合儿童心理特点。 3.设施设备:配备全面的设施设备以满足临床、保健服务、培训及科研需求。具有不同年龄段儿童体格生长测量工具、孕产妇和儿童膳食营养评价工具、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工具、亲子活动玩教具和图书、高危儿及生长发育偏离儿童早期干预设备、培训及宣传教育设备、儿童早期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 4.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工作量:每年3万人次及以上。

二、人员配备 (一)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地(市、州)级及以上专业社团担任委员等职务,从事儿童保健专业工作8年及以上。 (二)人才梯队:高级职称不少于2人,副高职称不少于4人。 (三)队伍规模:具有能胜任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专业队伍,业务人员不少于40人。 (四)人员条件: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并且参加过儿童早期发展理论、技能及相关专业培训。 三、功能与任务 (一)技术服务:建立符合儿童早期发展特点的专业,开展针对儿童早期营养以及体格、心理行为和社会能力综合发展的适宜技术,提供从孕期到儿童期的连续服务。 (二)健康教育:通过孕妇学校、父母课堂、新媒体等形式开展以儿童早期发展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推广和普及儿童早期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 (三)多学科合作机制:建立产科、儿科(含新生儿科)、妇保科、儿保科等跨学科合作机制,探索符合儿童早期发展规律的服务模式。 (四)适宜技术推广:负责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的儿童

红旗小学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红旗小学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罗滨 副组长:王松 成员: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为推动我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全区儿童健康水平,按 照《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5〕385号)要求及《四川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评分细则(试行)》标准,结合我中心实际,拟定“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规划。 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介绍 (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概念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是针对0-3岁的婴幼儿身心生长发育快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舒适的 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使儿童的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尽可能达到 健康完美状态。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最大的特点是从孕期开始,到孩子出生后一直监测到3岁,对孕妇及其所生的0-3岁儿童持续地进行营养、体格发育、疾病预防、教育、心理等全方位的指 导,促进胎儿和婴幼儿健康成长。 (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功能与任务 1、技术服务:建立符合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特点的专业,开展针对儿童早期营养以及体格、 心理行为和社会能力综合发展的适宜技术,提供从孕期到儿童期的连续服务。 2、健康教育:通过孕妇学校、父母课堂、新媒体等形式开展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为重点的 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推广和普及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 3、多学科合作机制:建立产科、儿科(含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等跨学科合作机制,探 索符合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规律的服务模式。 4、科学研究与适宜技术推广: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科学研究,探索和推广儿童早期综合 发展新知识和适宜技术,提升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能力。 5、信息化建设:建立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信息系统,做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数据和信息资料 收集及管理。 (三)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内容 1、胎儿期保健:通过孕产期保健,特别是孕期营养和心理保健,改善胎儿的母体环境,促 进胎儿发育。 2、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从婴儿出生开始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 动态观察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和干预生长发育偏离儿童。 3、营养及喂养指导:定期进行营养和喂养评估,提供咨询指导,对常见的营养性疾病进行 早期干预。 4、心理行为指导: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进行评估,开展心理行为发育咨询指导及早期发展的促进活动。 5、高危儿管理:开展高危儿筛查,及时发现高危儿,进行定期监测和早期干预,并建立转 诊机制。 6、家庭养育及家庭规模咨询指导:重视和发挥家庭养育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重要作用, 为父母和家庭提供育儿技能评估和家庭育儿环境评估,以及家庭规划指导和家庭养育咨询服务。 7、育儿技能培训:通过孕妇学校、父母课堂等进行育儿技能示范培训,改善和提高父母育儿技能。

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措施方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举措方案 杨家埠旅游开发区河滩小学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国家继实现“两基”和“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民生工程,是衡量一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权威评价,是体现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根据市区教育局具体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把均衡配置资源作为重点,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把推进体制机制和方法创新作为动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省定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办好每一所学校,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和区域差距,真正实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二、组织机构 组长:付丽峰 成员:杨俊奇、于海玲、张美荣、陈红霞、王明霞

三、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契机,抓好学校的软 件和硬件建设,校园环境进一步绿化和美化,实现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校园环境一流化。 1.逐步建立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系统管 理各种档案资料。逐步建全领导、教师责任落实制度,争取做到学校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到位,达到无缝覆盖,不留死角。 2.加强学校教学业务的管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改革。 3.制订学校章程,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4.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增加电脑的购置,使师生人人能够接触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到高新科学知识。 5.努力更新添置图书、添置教学设施。 6.逐年更新办公设备和学生课桌凳。 7.努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确保无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8.合理规划校园:①学校教学楼改造;②修建校园操场塑胶跑道;③加固校园的围墙;④修缮学校文化长廊;⑤美化、

关爱特殊儿童工作方案

郑家镇中心小学 关爱分外儿童工作方案 为促进青少年学生特别是残疾学生、孤儿、单亲子女等分外群体学生的康健成长,根据上级组织安排,我校开展分外群体学生关爱活动,依据上级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7年9月1至2018年6月30日 二、关爱对象 学校在校残疾学生、孤儿、单亲子女等。 三、组织机构 组长:燕晓平 副组长:赵新锋万龙刘文朋 成员:各班主任老师 四、活动要求 1、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师德的详尽实践,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成就的开展好系列关爱活动。 2、各班要认真调查、摸排、建立分外群体学生档案,使分外群体学生建档率达100%。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每个分外群体学生由老师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分外群体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指导学生成文明康健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3)活动上优先

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分外群体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喜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在系列关爱活动中,各班可以采取家访、交心谈心、过集体生日、专题联欢等多种形式(至少采取一种形式)开展关爱工作,要让这些分外群体学生在活动中切切实实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学校的温暖。 5、建立谈心制度。要求班主任每月与“分外群体学生”谈心两次,详细建好关爱台账卡,让分外群体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康健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分外群体学生,班主任要对其开展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感到备受关爱,消除不良情感体验,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喜悦与美满。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我校的残疾儿童在不断地减少,这是件高兴的事,说明我校的学生生源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我校的随班就读生有6位。由于人数的减少,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何柏林副组长:张教德 组员:陈路军、胥小艳、陈怀中 2、具体工作(生活、学习管理)责任人 一年级:林仁华、梁光建;二年级:杨光路、陈怀中 四年级:彭敏诗、付兴华;六年级:谢吉光、胥小艳 二、入学管理: 1、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 2、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教学、生活管理: 1、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对他们与以关注,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掌握.他们能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的提问。一方面可 以促进其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取得进步。把随班生安排在教室前三排的位置,便于老师,随时随地帮助。 2、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掌控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在本学期,我们将配合大队部的工作,让随班生积极地参与我们的大活动,老师为他们搭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也品尝快乐的滋味。 4、对他们提出稍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有收获。 5.全体老师参与校本教研,《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特定于11月中旬,进行教研活动,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 为推动医疗保荐机构规范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现制定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 一、基本条件 (一)机构资质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医疗保健机构。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健康教育科等科室。 (二)基地规模与设置 1、规模:具有开展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相关业务用房,总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 2、规划部局:各专业用房布局、流程合理,符合功能需要。主要公用设施符合无障碍要求,保证安全,方便、舒适。色彩和装饰适合儿童心理特点。 3、设施设备:配备全面的设施设备以满足临床、保健服务、培训及科研需求。具有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测量工具、孕产妇和儿童膳食营养评价工具、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工具、亲子活动玩教具和图书、高危儿及生长发育偏离儿童早期干预设备、培训及宣传教育设备、儿童早期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 4、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工作量:每年3万人次以上。 二、人员配备 1、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在地(市、州)级及以上专业社团担任委员等职务,从事儿童保健专业工作8年以上。 2、人才梯队:高级职称不少于2人,副高职称不少于4人。 3、队伍规模:具有能胜任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的专业队伍,业务人不少于40人。 4、人员条件: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并参加过儿童早期发展理论、技能及相关专业培训。 三、功能与任务 1、技术服务:建立符合儿童早期发展特点的专业,开展针对儿童早期营养以及体格、心理行为和社会能力综合发展的适宜技术,提供从孕期到儿童期的连续服务。 2、健康教育:通过孕妇学校、父母课堂、新媒体等形式开展以儿童早期发展为重点的健康和咨询活动,推广和普及儿童早期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 3、多学科合作机制:建立产科;儿科(含新生儿科)、妇保科、儿保科等跨学科合作机制,探索符合儿童早期发展规律的服务模式。 4、适宜技术推广:负责辖区内医疗保健机构的儿童早期发展技术培训、业务指导,以及新知识和适宜技术推广。 5、科学研究: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科学研究,探索儿童早期发展适宜技术,提升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能力。 6、信息化建设:建立儿童早期发展信息系统,做好儿童早期发展数据和信息资料收集和管理。 四、专业与能力 1、胎儿期保健:通过孕产期保健,特别是孕期营养和心理保健,改善胎儿的母体环境,促进胎儿发育。

安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方案草案

安丘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工作方案(草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教督〔2017〕6号)精神,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我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经研究,决定从现在起到2019年底,全面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工作。为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19年底,义务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城镇“大班额”基本消除,农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教师资源配置更加均衡,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县域内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深入推进,教师队伍结构素质进一步优化。 ——学校内涵建设得到加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改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特殊群体

义务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更加规范,教育教学质量更加优质,社会认可度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 二、工作安排 (一)自评申报(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对照教育部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见附件),对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状况进行自评。根据自评发现的问题制订落实整改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短板问题。问题解决后形成《自评报告》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自评表》,报请潍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复核,审核同意后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评估申请。 (二)整改提升(2018年12月-2019年6月)。针对自评发现的短板问题和潍坊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复核反馈的问题,制定具体整改方案,逐项整改落实,保证在省级评估验收时达到标准要求。 (三)迎接省级评估验收(时间待定)。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导评估验收准备工作,确保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四)迎接国家实地评估验收(时间待定)。认真做好迎接国家实地评估验收组织工作,力争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 三、任务分工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doc

学校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共有1名适龄残疾儿童。精神三级残疾的李世香同学是我校六年级一名学生。 李世香同学由于精神残疾,虽一直到校就读,但不能接受系统的教学。为此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希望能帮助她快速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长:李世银 副组长:王发中 组员:班主任潘延花 三、工作计划: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

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策划

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 策划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策划 一、活动名称:扬爱心、送关怀 二、主办单位: 安康长兴学校 汉阴县志愿者联合会 陕西向日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香港卓越父母研究院安康分部 协办单位: 安康幸福家庭教育促进会 安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安康恒口市范区向日葵幼儿园 三、活动背景 “但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樊高说,“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罗曼罗兰说,“爱是生命点亮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会变成黑夜”;法国有句谚语,“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了”!人类只有生活在有爱的世界里,才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用爱的胸怀拥抱这个世界! 汉阴阳光学校有一群特殊而又聪明的孩子,这群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生命,有学校全体老师细心、耐心、专业的教育,更需要社会群体的关爱!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也是整个人类的一部分,他们对生活同样热爱,甚至更需要感知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我们每个人都有特殊需要,每个人都需要关怀,更何况这些特殊的孩子呢?

让我们一群有爱的人,用我们真挚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用实际行动去尊重、关爱他们,温暖、照亮他们的心。 来吧,让我们手牵手,一起走进特殊孩子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 四、活动目标意义 慰问安康汉阴阳光学校的特殊儿童,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奉献智慧有爱的亲子教育,通过给孩子们“种梦想”,给家长们“种希望,种责任”,增强家长对孩子们教育的重视,号召更多人关注特殊儿童,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父母温暖的呵护,感受到生命的真贵与意义,对生活、对梦想充满激情与期待。 五、活动时间: 2017、6、16早上九点 活动地点:汉阴阳光学校 六、活动流程 1、主持人余娟开场,带动全场工作人员向孩子们问好,送上诚挚的祝福。 2、长兴学校领导致慰问词。 3、爱心群体献上慰问品及自制小礼品。 4、安排阳光学校的老师及所有的现场工作人员与孩子们互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开心、快乐。向阳光学校老师及工作人员表示敬意、阳光学校领导总结讲话。 5、合影留念。 6、卓越父母研究院亲子导师陈存老师公益“亲子互动体验式”教育讲座。

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XX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中国残联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为加快推进我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开展,结合本社区实际,特制订社区残疾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新会区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的要求,建立以社区居委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明。 二、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为残疾人提供各项有效的服务,使残疾人康复得到保障、文体生活不断丰富,并把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无障碍环境逐步改善,使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 1、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 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设有专职委员,做到有社区残疾人协会牌子、有办公地方、有活动场所、有协会章程和各项制度;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社区残疾人基本信息状况实现建档立卡,管理完善。 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担任。设委员3名,其中残联干部1名,残疾人2名。 2、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 社区救助系统等公共服务网络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建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站,实现有康复场所,有康复器材,并有专人管理,在社区居委会和上级康复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社区残协把社区残疾人康复列为

重要工作内容,及时了解、掌握社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及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建档立卡;社区协会和社区医疗卫生站配合康复站承担残疾人康复服务和训练任务。 3、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服务 (1)落实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康复、文化、教育、就业、娱乐等提供服务,及时解决残疾人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社区便民网点优先安排条件适应的残疾人; (3)关心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子女的教育,对入学困难的提供支持和帮助,保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4)积极开展“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和“邻里助残”等帮扶活动,并结合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国际聋人节”等残疾人节日,组织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并造册登记相关工作,从而使扶残助残能制度化、长期化。 4、活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关心、重视、帮扶残疾人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鼓励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社区内各类公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设施,为残疾人提供优惠和方便,购置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视、听读物和体育器具等。 5、提高无障碍意识,对新建或改建的住宅、公共设施、道路,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建设社区无障碍设施;加强对现有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正常使用。 6、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社区群众提高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做到本社区宣传栏有反映残疾人工作的内容;了解掌握社区内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听取残疾人意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定期走访重度残疾人

儿童综合素质评测系统: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儿童综合素质评测系统: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国外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脑科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研究与实践的不断进展,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脑科学研究表明,宝宝出生时大脑有一千亿个神经元,五十亿突触,脑约400克,智力水平达成人的25%,一年后突触的数量增加二十倍,3岁时脑重达成人的80%。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上对儿童早期教育非常关注。(康宇医疗公众号ID:kangyuyiliao) 国内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现状 我国国务院颁布的2001—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将发展0-6岁儿童早期教育作为重要的关注点。 长期以来,在儿童早期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如忽视早期教育,或者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认知教育、早期教育小学化。在家庭中,父母绝不会把即将考中学,大学的孩子交给一个蹩脚的老师,甚至为了上一所好学校,不惜重金。但在3岁前,他们却将孩子交给一个语言不通,甚至无知的小保姆或者交给传统观念极强的爷爷,奶奶,由于老人文化层次的限制和溺爱心理只能使孩子在家里不磕不碰,年轻的父母白天因工作繁忙,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不是很多,下班后,由于身体劳累,也只是跟孩子说说闹闹,不多时又到了孩子睡觉的时候,由于宝宝每天都是跟自己家里人在一起,这种环境也很容易使孩子养成性格孤僻,怕见生人,自私,缺少跟同龄宝宝的合作交往,自己的玩具不给小朋友们玩,更遗憾的是让宝宝痛失了良机,将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潜能开发的大好时光白白丢掉,而这个时期却偏偏是属于他们最容易把握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无法影响的,也是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的。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应该如何做 专业人员将应用医学、行为科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对儿童健康成长进行指导;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婴幼儿早期发展跟踪检查、心理行为评定、科学喂养、语言发育评估、康复功能训练、智能测评、疾病筛查与防治等项目,指导家长掌握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竞争的前沿,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甚至不在幼儿园,而是在6岁前,在婴儿的摇篮中,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从自身做起,帮助宝宝从0岁开始发展MQ(多元智力)教育,让您的宝宝赢在第一起跑线上。 儿童的早期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予适当的教育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年轻的父母不要错过,在这时期中存在着几个学习效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特定的阶段,进行正确的教育,帮助宝宝赢在教育的起跑线。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 方案 1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导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 篇一关爱残疾儿童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rsquo; rsquo;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目标要求 1、提高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潜能、培养健康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在实践及活动层面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物质、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政教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为提高留守儿童综合素质做出应有贡献。

三、具体安排 1、倡导全校师生,为留守儿童献出自己的爱心。开学典礼上,为贫困留守儿童搞一次募捐活动,让她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2、在师生之间开展手拉手、同成长为主要形式的结对互助活动(同伴结对、师生结对)。 3、实行代理家长制,满足留守儿童的心理需要。各教师代理两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定期与学生交谈,了解其生活和心理上的需要,给学生以家庭般的温暖,从而使其安心学习。 4、各班组织本班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的乐趣和困难告知父母,能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学校免费提供信封)学校在五月份将开展一次给远方父母一封信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每月上一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政教处开设心理咨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在教学楼下设立悄悄话信箱,每周五开信箱,阅后并给与回复。 6、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教师需帮扶两位留守儿童,做到随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帮扶教师必须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家长职责和三个二的具体要求,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四、德育成果经过近一年来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

小学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南陆小学残疾儿童工作计划 残疾孩子同样也是祖国的花朵,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虽然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些创伤,但学校这个大家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应该有一些特殊的待遇,以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和心灵的抚慰。对于随读的残疾学生,为他制订切实可行的个别工作计划十分必要。 一、健全关爱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对残疾孩子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二、付出真情关爱,努力做到“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残疾孩子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同学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比如在数学学习辅导上,可以借助直观,使智力残疾孩子掌握计算的有关概念、法则和定律。计算能力既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将来智力残疾孩子适应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但是智力残疾孩子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差和言语发展迟缓,导致他们对算理算法理解困难,计算技能难以形成,运用也不灵活,因此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要从加强概念、法则教

学入手,强化计算技能的训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残疾孩子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同学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残疾孩子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同学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残疾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三、加强家校联系,力争取得多方合力。 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做好家访,及时了解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做好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同时甄选优秀学生与残疾孩子结对子手拉手,形成良好的帮扶氛围。关爱残疾孩子,不单是家庭与学校的事,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提高认识,做出积极努力,使残疾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完整word版,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规划.1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评估科室建工作计划 为推动我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全区儿童健康水平,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5〕385号)要求及《四川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评分细则(试行)》标准,结合我中心实际,拟定“儿童早期发展示 范基地”建设规划。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基础,做好儿童 健康工作对于提高人口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及实现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区高 度重视儿童健康,以保护儿童健康权益、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为重点,创新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努力促进儿童营养、体能、智能、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西城区、 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成为北京市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 基地;房山和通州区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评估验收,成为国 家级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 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介绍 (一)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概念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是针对0-3岁的婴幼儿身心生长发育快速的特点,因地制宜创造舒适的环境,开展科学的综合性干预活动,

使儿童的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性尽可能达到健康完美状态。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最大的特点是从孕期开始,到孩子出生后一直监测到3岁,对孕妇及其所生的0-3岁儿童持续地进行营养、体格发育、疾病预防、教育、心理等全方位的指导,促进胎儿和婴幼儿健康成长。 (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功能与任务 1、技术服务:建立符合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特点的专业,开展针对儿童早期营养以及体格、心理行为和社会能力综合发展的适宜技术,提供从孕期到儿童期的连续服务。 2、健康教育:通过孕妇学校、父母课堂、新媒体等形式开展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推广和普及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基本知识和育儿技能。 3、多学科合作机制:建立产科、儿科(含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等跨学科合作机制,探索符合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规律的服务模式。 4、科学研究与适宜技术推广: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科学研究,探索和推广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新知识和适宜技术,提升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能力。 5、信息化建设:建立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信息系统,做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数据和信息资料收集及管理。 (三)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内容 1、胎儿期保健:通过孕产期保健,特别是孕期营养和心理

[原创]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淮北市翠峰路小学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学生关爱工程~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缩小与其他学校间办学水平差距~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要求~特制定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领导小组 组长:代礼业副组长:孙兰英 组员:张德建王建全吴序全陈静陈素萍 吴红孟晓敏朱德芬 三、工作目标 ,一,、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1、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推进以有效教学和课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研究创新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质量~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展现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 5、办有特色的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1、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和校本教研活动~促进创新型、发展型师资队伍建设。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着眼发展~不断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努力创设能激发教师工作主体意识的平台和搭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舞台。 4、以师为本~塑造教师集体的优秀教风~努力提升教师个体在教育细节上的品位~树立“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形象。 ,三,、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改善办学条件~继续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营造和谐、安全的育人环境,发挥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标准配备多媒体设备~学校早日实现“班班通”。 ,四,、学生关爱工程 1、建立关爱小组领导机构~形成长效机制。 2、建立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3、开展党员教师结对子实施“一对一”帮扶活动。 4、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 四、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注重实效~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要求教师备好课、上好课~严禁课时、课程挤占现象发生。各学科教师要明确本学科教学任务~把握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向管理要质量。

特殊儿童关爱工作方案

广安区苏溪乡小学校 关爱特殊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对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儿童、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学生给予关爱。让他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沐阳光雨露,让他们身心快乐、健康成长,让这些无依无靠、缺少关爱的孩子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能够安心、快乐、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特殊儿童群体是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最弱小的一个困难群体,很多孩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也因此而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失去了最基本的家庭保障;另外,一些残疾儿童因为先天的缺陷而遭到别人的歧视,甚至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面对这么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如果作为搞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还不重视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话,他们将面临不能健康成长、不能安心读书学习、还可能会辍学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关爱保护孤残儿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工作目标 关爱和保护特殊儿童的目标在于保证这个群体能够与健

全家庭儿童和健康儿童一样,能够享受到幸福,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够在幸福之中健康成长,从而愉快轻松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关爱特殊群体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关爱特殊群体”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邓建华 副组长:唐胜陈柳 成员:戴其林、牟建忠、李福琴、邹可林 四、主要措施 对特殊群体学生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特殊群体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学会抗压解压,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特殊群体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要通过图书阅览等形式,

残疾儿童少年工作方案

少阳小学2016—2017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实施 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对盲、聋、弱智学生开展随班就读,提高残障儿童入学率的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校施教区内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制定以下方案: 一、加强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1、整体规划随班就读,明确学校、教师自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的管理。 2、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3、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要发现和推广随班就读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一支随班就读教师的骨干队伍。 4、健全随班就读管理机制,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聘请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人员、特教学校、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 二、规范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对象确定、安置及后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必须依据残联部门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2、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撤销工作在暑期中进行,每学年初,由学校将筛查认定的随班就读学生名单附上相关资料报教育局教育科审查批准,由教育局教育科按规定统一编排学生学籍号码,填写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登记表。学生从新学期开始取得或撤销随班就读学籍。 三、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1、随班就读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积极情感、丰富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2、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医学、语言学、运动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的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3、因人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随班就读方案。并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加强个别化教育,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30分钟的个别训练。 4、建立个别化的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 5、创设有利于残障学生发展的支持性环境。要积极利用学校、特教中心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残障学生服务。如果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超过10人以上,就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生动的、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支持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实施方案 为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x〔x〕6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申请认定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有关工作的通知》(x〔x〕42号)和《关于印发xxx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方案的通知》(x〔x〕24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第x次党代会和县委x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教育科学和谐理念为引领,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取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公民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教育思想、教育条件、教育管理和教育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三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常住人口规模需求。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使教师、校舍、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达到优化状态,切实提高政府在县域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保障程度,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力争三年内,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三大类”、31项指标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社会认可度达到8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启动阶段(x年3月—x年9月)。建立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领导机构、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召开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动员大会,部署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认真学习国家、x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文件,掌握相关标准及要求,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复验认定的基础上,对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三大类”、31项指标逐校核查,找出差距和不达标项目,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建立台账,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在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把提高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中心任务,全力抓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建设,抓好城关一小扩建项目,着力实施大班额化解工作,科学合理调配师资,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师资均衡配置取得显著进展,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巩固率均达到95%以上。 (二)实施创建阶段(x年10月—x年12月)。全面落实“改薄”项目建设工作,确保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全部达到x规定的标准。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配备全部达标,更新使用年限已满的计算机,加强学校网络及多媒体教室建设,使每所学校每百名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