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5071C ENA 选件 TDR增强型时域分析选件

E5071C ENA 选件 TDR增强型时域分析选件
E5071C ENA 选件 TDR增强型时域分析选件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 复刻回忆 1-1 在图题1-1 所示电路中。元件 A 吸收功率30W ,元件 B 吸收功率15W ,元件 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5V A I 15V B I 2 5V C I 3 图题1-1 解I 1 6 A,I 2 3 A ,I 3 6 A 1-5 在图题1-5 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I 4 1 2 1 A,U AB 3 10 2 4 4 39 V 1-6 在图题1-6 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30V 5 U 2A 50V 1 I 2 5V 3 I 1 2 4V 图题1-6 图题1-7解50 30 5 2 U ,即有U30V 1-8 在图题1-8 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P 3 P22 2 3 42 / 2 12 W, 3 8 W 2A 电流源功率:P2A 2(10 4 6) 0 ,2 P1 A 4 1 4 W 10V 4V 1A

电压源功率:P 10V 10 2 20 W, P 4V 4(1 2 2) 4 W 2-7 电路如图题2-7 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U S 2 6 I 12 4 A 2 9 3 12 V I 0 2A I 2 I 3 I 3 P3/ U S12 / 12 1 A U S R eq 6 9 R3 I 0 2 R 4 / 3 1 12 12 13 / 3 A P312W 1 U S R eq I 12 36 13/ 3 13 图题2-7 2-9 电路如图题2-9 所示。求电路中的电流解从图中可知, 2 与3 并联,I 1 。 1 2 由分流公式,得 I 2 I 33 5 I1 5 1 1 A 1 3I 1 I 3 I 2 1V I 1 5I 1 3 所以,有 I 1 I 2I 3 3I 1 1 图题2-9 解得I 1 0.5 A 2-8 电路如图题2-8 所示。已知I1 3I 2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KCL :I 1 I 2 60 I1 3I 260mA I 1 2.2k 解得I 1 R 为45 mA, I 215 mA. I 2R R 2.2 45 15 6.6 k图题2-8 解(a) 由于有短路线, (b) 等效电阻为 R AB 6 , R AB 1// 1 (1 1// 1) // 1 0.5 1.5 2.5 1.1 2-12 电路如图题2-12 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3

利用labview进行信号的时域分析

利用labview进行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分析主要是测量测试信号经滤波处理后的特征值,这些特征值以一个数值表示信号的某些时域特征,是对测试信号最简单直观的时域描述。将测试信号采集到计算机后,在测试VI 中进行信号特征值处理,并在测试VI 前面板上直观地表示出信号的特征值,可以给测试VI 的使用者提供一个了解测试信号变化的快速途径。信号的特征值分为幅值特征值、时间特征值和相位特征值。 用于信号时域分析的函数,VIs,Express VIs主要位于函数模板中的Signal Processing子模板中,其中多数对象位于Waveform Measurements子模板,如图所示 LabVIEW8.0中用于信号分析的Waveform Measurements子模板 基本平均值与均方差VI 基本平均值与均方差VI-------Basic Averaged DC—RMS.vi用于测量信号的平均以及均方差。计算方法是在信号上加窗,即将原有信号乘以一个窗函数,窗函数的类型可以选择矩形窗、Haning窗、以及Low side lob窗,然后计算加窗后信号的均值以及均方差值。 演示程序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如下图所示 Basic Averaged DC—RMS演示程序的前面板

Basic Averaged DC—RMS演示程序的后面板 平均值与均方差值 平均值与均方差值VI------Averaged DC—RMS.vi同样也是用于计算信号的平均值与均方差值,只是Averaged DC—RMS.vi的输出是一个波形函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加窗截断后,正弦信号的平均值和均方差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编写程序演示Average DC----Averaged—RMS.vi的使用方法,程序的后面板和前面板如下图所示 Averaged DC—RMS演示程序的后面板

_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习题解答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习题解答 2-1 图题2-1所示各电路中,激励为f (t ),响应为i 0(t )和u 0(t )。试列写各响 解: . 1)p ( ; )1(1)p ( , 111 , 1 111)( )b (; 105.7)625(3 102 ; )(375)()6253(4) ()()61002.041( )a (0202200 204006000f i p f p u p f p p p u i f p p p p p f t u pf i p pu i t f t u p t f t u p =+++=++?++=+=+++= ++= ?=+??==+?=++-- 2-2 求图题2-1各电路中响应i 0(t )和u 0(t )对激励f (t )的传输算子H (p )。 解:. 1 )()()( ; 11)()()( )b (; 625 3105.7)()()( ; 6253375)()()( )a (22 0 20 40 0 +++==+++== +?==+== -p p p p t f t i p H p p p t f t u p H p p t f t i p H p t f t u p H f i f u f i f u 2-3 给定如下传输算子H (p ),试写出它们对应的微分方程。 . ) 2)(1() 3()( )4( ; 323)( )3(; 3 3)( )2( ; 3)( )1( +++=++=++=+= p p p p p H p p p H p p p H p p p H 解:; 3d d 3d d )2( ; d d 3d d )1( f t f y t y t f y t y +=+=+ . d d 3d d 2d d 3d d )4( ; 3d d 3d d 2 )3( 2222t f t f y t y t y f t f y t y +=+++=+ 2-4 已知连续系统的输入输出算子方程及0– 初始条件为: . 4)(0y ,0)(0y )y(0 ),()2(1 3)( )3(; 0)(0y ,1)(0y ,0)y(0 ),()84() 12()( )2(; 1)(0y ,2)y(0 ),()3)(1(4 2)( )1(---2 ---2 --=''='=++==''='=+++-=='=+++= t f p p p t y t f p p p p t y t f p p p t y 1 f u 0(t ) (b) 1 f (t ) 4k 6k 2F u 0(t ) (a) 图题2-1

时域分析

机械振动故障诊断中时域参数指标的分析 一、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 1.疲劳剥落 在滚动轴承的滚动或滚动体表面,由于承受交变负荷的作用是接触面表层金属呈片状玻剥落,并逐步扩大而形成凹坑。如继续运转,则将形成面积剥落区域。由于安装不当或轴承座孔与轴的中心线倾斜等原因将使轴承中局部区域承受较大负荷而出现早期疲劳破坏。 2.磨损 当滚动轴承密封不好,使灰尘或微粒物质进入轴承,或是润滑不良,将引起接触表面较严重的擦伤或磨损,并使轴承的振动和噪声增大。 3.断裂和裂纹 材料缺陷和热处理不当,配合过硬两太大,组合设计不当,如支撑面有沟槽而引起应力集中等,将形成套圈裂纹和断裂。 4.压痕 外接硬颗粒物质进入轴承中,并压在滚动体与滚道之间,可是滚动表面形成压痕。此外,过大的冲击负荷也可以使接触表面产生局部塑性变形而形成凹坑。当轴承静止时,即使负荷很小,由于周围环境的振动也将在滚道上形成均匀分布的凹坑。 5.腐蚀 电机或者机械漏电或者有部分静电时产生电流,一般轴承都是需要使用,在轴承内部可以在轴承的内圈、外圈、滚动体之间产生油膜(很薄左右),电流可以击穿轴承内部的(油膜),造成轴承内圈、外圈、滚动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在接触的表面会产生电击,对轴承的沟道造成损伤,从而引起轴承早期失效。 6.胶合 指滚道和滚动体表面由于受热而局部融合在一起的现象。常发生在润滑不良、告诉、重在、高温、启动加速度过大等情况下。由于摩擦发热,轴承零件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温度,导致表面灼伤或某处表面上的金属粘附到另一表面上。 二、时域参数主要参数指标 峰值、均值、方差、歪度、峭度、均方根值,波形指标、脉冲指标、峭度指标、歪度指标和裕度指标。其中前一类是有量纲指标,后一类是无量纲指标。 1.峰值 在某个时间段内幅值的最大值。由于它是一个时不稳参数,不同的时刻变动很大,因此常用来检测冲击振动。 2.均值 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这里指所有幅值的均值。反映了数据趋势的大小。信号的均值反映信号中的静态部分,一般对诊断不起作用,但对计算其它参数有很大影响,所以,一般在计算时应先从数据中去除均值,剩下对诊断有用的动态部分。 计算表达式:11N i i x x N ==∑。 3.均方根值 也称有效值,在电路中定义为一确定的交流电相当于多大数值的交流电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一样。它用来反应信号的能量大小,特别适用于具有随机振动的性质的轴承测量。在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中,均方根值可以用来反应各个滚动体在滚道上运动时,由于制造精度差以及工作表面点蚀所产生的不规则振动状况。制造精度愈低或轴承磨损程度愈大,则均方根值值愈高。对于正常轴承以及表面发生点蚀的轴承均方根值很稳定,不受偶然因素的干扰;但对于表面剥落或局部损伤产生的冲击脉冲振动波形,脉冲幅值的大小均方根值是反映不出来的。

OTDR(光时域反射仪)操作手册

CMA8800光时域反射测试仪 操 作 手 册 郑州维修中心

目录 第一章快速开始 第二章概览 第三章OTDR测量模式 第四章储存及打印功能 附录 CMA8800的特点及日常维护

第一章快速开始 1.1仪器供电 CMA8800是通过220VAC适配器/充电器从外部供电。 注意:CMA8800不能用内置电池供电! 电源开关位于上面板的右侧。按下开关即可启动。 1.2启动顺序 当该单元上电后,首先出现了一个开始画面,包括软件版本及日期,接着单元进行自检。结果显示如图1-2所示。 当自检结束后,按下PAUSE可以读屏幕上的信息。按下“继续”可以继续进行操作。 图1-2典型设备和自检屏幕 1.3操作模式选择屏幕 当上电完成后,将显示一个可供选择模式的屏幕,每一种可见的模式均位于相应软键的旁边,你只要按下相应的键就按相应的模式进行操作。这里为有经验的用户出了每一种模式的快速操作信息,详细的信息见于手册中后面的章节。

1.3.1故障定位模式 故障定位模式是一种快速确定光纤端/断点位置的方法。当你按下FAULT LOCATE,首先就开始一个光纤接口质量的检查(如果在附加设置中,光纤接口质量的检查功能已启动),这个检查会告诉你基于用户在快速设置菜单中所定义的背向散射系数的连接是不好的、一般的还是好的。当检查进行测试完成后,光纤端/断点显示如图1-4所示。 通过按下硬键TEST/STOP或者模式屏幕软键可使测试取消,

1.3.2配置模式 按“配置模式”键进入“快速设置菜单”屏,在这里设置自动测试功能及测量参数,参见3.1节和3.2关于快速设置和附加设置的信息 按“启动”键显示光纤存储信息屏幕(如图1-5所示),从这里你可以输入描述新的测试的信息,按“继续”就到达了连接光纤屏幕,接着再按“继续”就开始进行测试。 如需要,此时可按“模式屏”回到模式选择屏幕。 1.3.3专家模式 专家级的OTDR模式是为那些想应用CMA8800更先进功能的用户而设计的,所有的OTDR功能均见于这种模式。 按软键“专家模式”进入快速设置菜单(参见图3-1);在此处,你可以在测试之前设置所有的必要的参数;目前的设置决定了自动执行哪些操作功能,如果“全自动”设为开,则所有的操作均被认定为自动执行,如果“全自动”设为关,则你必须选择哪一种操作是自动执行的。 按下“启动”进入显示曲线屏幕,按下硬键“REAL TIME”开始运行实时扫描,再按下硬键“REAL TIME”可以终止实时扫描状态。按下硬键“TEST/STOP即可开始测试。 1.3.3.1曲线显示屏幕 从设置状态按GO就显示了一个与图6-1相似的曲线屏。 1、图标行 在曲线图形区上方的图标行,显示了对比曲线和背景曲线参考的曲线文件名和其他信息,包括该曲线是否已被滤波、是否被施加衰减、是否进行过曲线分析的,测试平均是否未完成等产,对比曲线的文件名在屏幕左边显示,背景曲线(如果存在)的文件名在网络上的屏幕右边显示。 光标行图标:有效结果表 平滑已经运行 正在行进数据采集 差值比较 光标锁定 曲线被施加衰减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 习题及答案 3-1 已知系统脉冲响应 t e t k 25.10125.0)(-=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 Φ。 解 Φ()()./(.)s L k t s ==+00125125 3-2 设某高阶系统可用下列一阶微分方程 T c t c t r t r t ?? +=+()()()()τ 近似描述,其中,1)(0<-<τT 。试证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为 T T T t d ?? ? ?????? ??-+=τln 693.0 t T r =22. T T T t s ?? ??? ? -+=)ln( 3τ 解 设单位阶跃输入s s R 1)(= 当初始条件为0时有: 1 1 )()(++=Ts s s R s C τ 1 11 11)(+-- = ? ++= ∴ Ts T s s Ts s s C τ τ C t h t T T e t T ()()/==---1τ 1) 当 t t d = 时 h t T T e t t d ()./==---051τ 12=--T T e t T d τ/ ; T t T T d -??? ??-=-τln 2ln ????? ???? ??-+=∴ T T T t d τln 2ln

2) 求t r (即)(t c 从1.0到9.0所需时间) 当 T t e T T t h /219.0)(--- ==τ; t T T T 201=--[ln()ln .]τ 当 T t e T T t h /111.0)(---==τ; t T T T 109=--[ln()ln .]τ 则 t t t T T r =-==2109 01 22ln ... 3) 求 t s T t s s e T T t h /195.0)(---==τ ]ln 3[]20ln [ln ]05.0ln [ln T T T T T T T T T t s τ ττ-+=+-=--=∴ 3-3 一阶系统结构图如图3-45所示。要求系统闭环增益2=ΦK ,调节时间4.0≤s t s ,试确定参数21,K K 的值。 解 由结构图写出闭环系统传递函数 111)(212211211 +=+=+ =ΦK K s K K K s K s K K s K s 令闭环增益21 2 == ΦK K , 得:5.02=K 令调节时间4.03 32 1≤= =K K T t s ,得:151≥K 。 3-4 在许多化学过程中,反应槽内的温度要保持恒定, 图3-46(a )和(b )分别为开环和闭环温度控制系统结构图,两种系统正常的K 值为1。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知识点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一、知识点总结 1.掌握典型输入信号(单位脉冲、单位阶跃、单位速度、单位加速度、正弦信号)的拉氏变换表达式。 2.掌握系统动态响应的概念,能够从系统的响应中分离出稳态响应分量和瞬态响应分量;掌握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评价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对于典型二阶系统可以直接应用公式求解,非典型二阶系统则应按定义求解)。 解释:若将系统的响应表达成拉普拉氏变换结果(即S 域表达式),将响应表达式进行部分分式展开,与系统输入信号极点相同的分式对应稳态响应;与传递函数极点相同的分式对应系统的瞬态响应。将稳态响应和瞬态响应分式分别进行拉氏逆变换即获得各自的时域表达式。 性能指标: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量 3.掌握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形式,在典型输入信号下的时域响应及其响应特征;掌握典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形式,掌握欠阻尼系统的阶跃响应时域表达及其性能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了解高阶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熟悉主导极点的概念,定性了解高阶系统非主导极点和零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tr tp ts td

4.熟悉两种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方法和结构形式(比例微分和测速反馈),了解两种方法改善系统性能的特点。 5.掌握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劳斯判据的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判据及劳斯判据表特殊情况的构建方法(首列元素出现0,首列出现无穷大,某一行全为0);掌握应用劳斯判据解决系统稳定裕度问题的方法。了解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 6.掌握稳态误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根据系统型别和静态误差系数计算典型输入下的稳态误差的方法(可直接应用公式);了解消除稳态误差和干扰误差的方法;了解动态误差系数法。 二、相关知识点例题 例1. 已知某系统的方块图如下图1所示,若要求系统的性能指标为: δδ%=2222%,tt pp=1111,试确定K和τ的值,并计算系统单位阶跃输入下的特征响应量:tt,tt。 图1 解: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Φ(s)=CC(ss)RR(ss)=KK ss2+(1+KKKK)ss+KK 因此,ωnn=√KK,ζζ=1+KKKK2√KK, δ%=e?ππππ?1?ππ2?ζζ=0.46, t pp=ππωωdd=1ss?ωdd=ωnn?1?ζζ2=3.14 ?ωnn=3.54 K=ωnn2=12.53,τ=2ζζωnn?1KK=0.18 t ss=3ζζωωnn=1.84ss

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基本原理

OTDR的基本原理 OTDR勺基本原理 什么是OTDR? 基础 OTDR将激光光源和检测器组合在一起以提供光纤链路的内视图。激光光源发送信号到光纤中,检测器接收从链路的不同元素反射的光。激光光源发送信号到光纤中,检测器在光纤中接收从链路的不同元素反射的光。发送的信号是一个短脉冲,其携带有一定数量的能量。然后,时钟精确计算出脉冲传播的时间,然后将时间转换为距离,便可以得知该光纤的属性。当脉冲沿着光纤传播时,由于连接和光纤自身的反射,一小部分脉冲能量会返回检测器。当脉冲完全返回检测器时,发送第二个脉冲一直到取样时间结束。因此,会立刻执 行多次取样并平均化以提供链路元件的清晰特性图。取样结束后,执行信号处理,除了计算 总链路长度、总链路损耗、光回损(ORL)和光纤衰减外,还计算每个事件的距离、损耗和 反射。使用OTDR的主要优势在于单端测试,只需要一位操作人员和一台仪器来鉴定链路质 量或查找网络故障。图#1显示了OTDR的框图。 图1. OTDR框图 图1 OTOR框图* 反射是关键 如前文所述,OTDR通过读取从所发送脉冲返回的光级别以显示链路情况。请注意,有两种类型的反射光:光纤产生的连续低级别光称为Rayleigh 背向散射,连接点处的高反射 峰值称为Fresnel反射。Rayleigh背向散射用于作为距离的函数以计算光纤中的衰减级别(单位是dB/km),在OTDR轨迹中显示为直线斜率。该现象来源于光纤内部杂质固有的反射 和吸收。当光照射到杂质上时,一些杂质颗粒将光重定向到不同的方向,同时产生了信号衰减和背向散射。波长越长,衰减越少,因此,在标准光纤上传输相同距离所需的功率越小。 图2说明了Rayleigh 背向散射。 图2. Rayleigh 背向散射 -iOR Puuse GEhJERATOft Dlf Ei?Tl JNAL C OUPLER ? Waller —Distance range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 习题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 3-1两相交流电动机,使用在简单位置控制系统中见习题3-1图。假设作误差检测器用的差动放大器增益为10,且它供电给控制磁场。 ω和阻尼系数ζ等于什么? 试问a)无阻尼自然频率n b)相对超调量和由单位阶跃输入引起峰值的时间等于什么? c)写出关于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误差时间函数。 习题3-1图 3-2 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增加至20,重做习题3-1。并问从你的结果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3 两相交流感应电动机采用齿轮传动和负载链接,使用在简单位置系统中,见习题3-1图。假设作误差检测器用的差动放大器增益为20,且由它供电给控制磁场。试问 ω和阻尼系数ζ等于什么? a)无阻尼自然频率n b)相对超调量和由单位阶跃输入下的峰值的时间等于什么? c)写出关于单位阶跃输入下的误差时间函数。 3-4 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增至40,重做习题3-3.并问从你的结果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5 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减至10,重做习题3-3.并从你的结果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3-6 综合典型有翼可控导弹控制系统,可使用转矩作用于导弹弹体的方法。这些转矩由作用在离重心很远的控制翼面的偏斜来产生。这样做的结果可以用相对小的翼面负载,就能引起较大的转矩。对这一类型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使输入指令响应时间最小,就要求控制回路具有高增益。而又必须限制增益在不引起高频不稳定范围内。习题3-6图表示导弹加速度控制操纵系统。给定加速度与加速度计输出量比较,发出驱动控制系统的节本误差信号。由速度陀螺仪的输出作为阻尼。 试求出下列各式: a)确定这一系统的传递函数C(s)/R(s)。 b)对应一下的一组参数: 放大器增益= A k=16,飞行器增益系数=q=4,R k=4, ω和阻尼系数ζ。 确定该系统无阻尼自然频率n c)确定相对超调量和从加速度单位阶跃输入指令所引起的峰值时间。

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分析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蒋宝哲学号: 24 学生姓名:瓮泽勇学号: 42 学生姓名:侯战祎学号: 47 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题目:信息处理实践: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分析指导教师:徐美芳职称: 讲师 2013 年 6 月 28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蒋宝哲学号: 24 学生姓名:瓮泽勇学号: 42 学生姓名:侯战祎学号: 47 课程设计题目:信息处理实践:语音信号的时域特征分析起迄日期: 2013年6 月7日~2013年6月 28 日 课程设计地点:学院楼201实验室、510实验室、608实验室指导教师:徐美芳 系主任:王浩全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3 年 6 月 7 日

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摘要 语音信号的采集与分析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科学,它的应用和发展与语音学、声音测量学、电子测量技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学科紧密联系。其中语音采集和分析仪器的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多功能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分析速度较以往也有了大幅度的高。本文简要介绍了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的发展史以及语音信号的特征、采集与分析方法,并通过PC机录制自己的一段声音,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最后加入噪声进行滤波处理,比较滤波前后的变化。 关键词: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 Matlab 0 引言 通过语音传递倍息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最常用和最方便的交换信息的形式。语言是人类持有的功能.声音是人类常用的工具,是相互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因此,语音信号是人们构成思想疏通和感情交流的最主要的途径。并且,由于语言和语音与人的智力活动密切相关,与社会文化和进步紧密相连,所以它具有最大的信息容量和最高的智能水平。现在,人类已开始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用现代手段研究语音信号,使人们能更加有效地产生、传输、存储、获取和应用语音信息,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计算机能听懂人类的语言,是人类自计算机诞生以来梦寐以求的想法。随着计算机越来越向便携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环境的日趋复杂化,人们越来越迫切要求摆脱键盘的束缚而代之以语音输人这样便于使用的、自然的、人性化的输人方式。作为高科鼓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从理论的研究到产品的开发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它正在直接与办公、交通、金融、公安、商业、旅游等行业的语音咨询与管理.工业生产部门的语声控制,电话、电信系统的自动拨号、辅助控制与查询以及医疗卫生和福利事业的生活支援系统等各种实际应用领域相接轨,并且有望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可见,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的研究将是一项极具市场价值和挑战性的工作。我们今天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开拓就是要让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走人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断朝更高目标而努力。 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之所以能够那样长期地、深深地吸引广大科学工作者去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除了它的实用性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始终与当时信息科学中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且一起发展。语音信号采集与分析是以语音语言学和数字

第二章__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习题解答

— P2-1 —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习题解答 2-1 图题2-1所示各电路中,激励为f (t ),响应为i 0(t )和u 0(t )。试列写各响应关于激励微分算子方程。 解: . 1)p ( ; )1(1)p ( , 111 , 1 111)( )b (; 105.7)625(3 102 ; )(375)()6253(4) ()()61002.041( )a (0202200 204006000f i p f p u p f p p p u i f p p p p p f t u pf i p pu i t f t u p t f t u p =+++=++?++=+=+++= ++= ?=+??==+?=++-- 2-2 求图题2-1各电路中响应i 0(t )和u 0(t )对激励f (t )的传输算子H (p )。 解:. 1 )()()( ; 11)()()( )b (; 625 3105.7)()()( ; 6253375)()()( )a (22 0 20 40 0 +++==+++== +?==+== -p p p p t f t i p H p p p t f t u p H p p t f t i p H p t f t u p H f i f u f i f u 2-3 给定如下传输算子H (p ),试写出它们对应的微分方程。 . ) 2)(1() 3()( )4( ; 323)( )3(; 3 3)( )2( ; 3)( )1( +++=++=++=+= p p p p p H p p p H p p p H p p p H 解:; 3d d 3d d )2( ; d d 3d d )1( f t f y t y t f y t y +=+=+ . d d 3d d 2d d 3d d )4( ; 3d d 3d d 2 )3( 2222t f t f y t y t y f t f y t y +=+++=+ 2-4 已知连续系统的输入输出算子方程及0– 初始条件为: . 4)(0y ,0)(0y )y(0 ),()2(1 3)( )3(; 0)(0y ,1)(0y ,0)y(0 ),()84() 12()( )2(; 1)(0y ,2)y(0 ),()3)(1(4 2)( )1(---2 ---2 --=''='=++==''='=+++-=='=+++= t f p p p t y t f p p p p t y t f p p p t y f (u 0(t ) (b) u 0(t ) (a) 图题2-1

_第二章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习题解答

第二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习题解答 2-1 图题2-1所示各电路中,激励为f (t ),响应为i 0(t )和u 0(t )。试列写各响应关于 激励微分算子方程。 解: . 1)p ( ; )1(1)p ( , 111 , 1 111)( )b (; 105.7)625(3 102 ; )(375)()6253(4) ()()61002.041( )a (0202200 204006000f i p f p u p f p p p u i f p p p p p f t u pf i p pu i t f t u p t f t u p =+++=++?++=+=+++= ++= ?=+??==+?=++-- 2-2 求图题2-1各电路中响应i 0(t )和u 0(t )对激励f (t )的传输算子H (p )。 } 解:. 1 )()()( ; 11)()()( )b (; 625 3105.7)()()( ; 6253375)()()( )a (220 20 40 0 +++==+++==+?==+== -p p p p t f t i p H p p p t f t u p H p p t f t i p H p t f t u p H f i f u f i f u 2-3 给定如下传输算子H (p ),试写出它们对应的微分方程。 . ) 2)(1() 3()( )4( ; 323)( )3(; 3 3)( )2( ; 3)( )1( +++=++=++=+= p p p p p H p p p H p p p H p p p H 解:; 3d d 3d d )2( ; d d 3d d )1( f t f y t y t f y t y +=+=+ . d d 3d d 2d d 3d d )4( ; 3d d 3d d 2 )3( 2222t f t f y t y t y f t f y t y +=+++=+ 2-4 已知连续系统的输入输出算子方程及0– 初始条件为: . 4)(0y ,0)(0y )y(0 ),()2(1 3)( )3(; 0)(0y ,1)(0y ,0)y(0 ),()84() 12()( )2(; 1)(0y ,2)y(0 ),()3)(1(4 2)( )1(---2 ---2 --=''='=++==''='=+++-=='=+++= t f p p p t y t f p p p p t y t f p p p t y 1 f (u 0(t ) (b) @ f (t ) 4k 6k 2F } u 0(t ) (a) 图题2-1

光时域反射仪

光时域反射仪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光时域反射仪 英文名称: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OTDR 定义:通过对测量曲线的分析,了解光纤的均匀性、缺陷、断裂、接头耦合等若干性能的 仪器。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计量(二级学科) 光时域反射仪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是利用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瑞利散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 精密的光电一体化仪表。 OTDR用于光缆线路的施工、维护之中,可以进行光纤长度、光 纤的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的测量。 编辑本段 9.6.1 光时域反射仪概述 ? 光时域反射仪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利用光线 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瑞利散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精密的光电一体化仪表,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和施工现场。OTDR采用背向散射测试技术,能够测试整个光纤链路的衰减,并能提供和长度有关的衰减细节。OTDR同时 可测试接头损耗及故障点。它具有非破坏性且只需在一端测试的优点。OTDR 功能多、操作简便、测量的重复性高、体积小、不许其它仪表配合、 能自动存储和打印测量结果,目前已成为光通信系统工程检测中最重要的仪表。如图9-13所示是HP8147光时域反射仪。光时域反射仪(OTDR)的主要 功能为: ? (1)单光盘光缆传输损耗和光缆长度的检测。

? (2)光缆连接工艺的监测。 ? (3)中继段状态的测量,包括各盘光缆的损耗、各个接头的损耗及整个种极端的平均损耗的测量。 ? (4)线路故障原因及故障点位置的准确判断。 ? (5)OTDR自动存储、打印的背向散射信号曲线可以作为线路的重要技术档案。 9.6.2 OTDR 9.6.2 OTDR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1.瑞利散射 瑞利散射:当光线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中存在着分子 级大小的结构上的不均匀,光线的一部分能量会改变其原有传 播方向向四周散射,这种现象被称为瑞利散射。其强度与波长 的4次方(λ4)成反比,其中又有一部分散射光线和原来的传播 方向相反,被称为背向散射,如图9-14所示。

第五章 时域分析

第5章 时域分析 我们在上一章已经介绍了信号的频域分析法,这里我们再讨论信号的时域分析法。 所谓信号的时域分析.......,就是根据信号的时间历程记录或波形,分析信号的组成和特征量。换句话说,我们既可以通过波形分析....来分析信号的强弱,也可以通过相关分析....来确定信号前后时刻的相似程度。 5.1 波形分析 一、 周期波形分析 1. 简谐波 简谐波是最简单的周期信号,其数学表达式为 )sin()(φω+=t x t x m 可见,描述简谐波的主要波形参数有峰值(最大幅值)x m ,角频率ω和初相角φ。其中波形幅值除了用峰值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均值(平均绝对值)和方均根来表示如下: 均值 ∑?-=≈ =1 01 1N i i T x N dt x T x 方均根 ∑? -=≈ = 1 20 2 11N i i T rms x N dt x T x 式中,T 为采样周期;N 为采样点数,x i 为采样瞬时的信号幅值。 注意:上述公式的两部分中,前者是模拟分析法的计算式,而后者为数字分析法的计算式。 2. 复杂的周期信号 对于复杂周期信号的波形分析,实际上就是要确定其各次谐波的幅值、角频率和初相角,这种分析又称为谐波分析。 二、 随机波形分析 我们在第一章中曾经介绍过,随机信号是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的,则其幅值可以用均值、方差、均方值、均方根以及概率密度函数来表征。 注意:这里仅对平稳..随机信号x (t )进行讨论。 1. 均值、均方值和均方根 均值(静态分量) ∑?-=≈==? 1 01)(1][N i i T x N dt t x T x E x 均方值 [] ? = =T dt t x T x E x 0 22 2 )(1 均方根 2x x rms = 2. 方差和标准偏差 方差(动态分量) []()[] [] () 2 22 22 22 ][][)(1x x x E x E x E x E dt x t x T T x -=-=-=-=?σ

光时域反射仪(OTDR)操作规程

光时域反射仪(OTDR)操作规程 1、试验目的:测量光纤长度、光纤的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 2、试验人员:试验协助员负责连接光纤、操作仪器,试验负责人负责监护 3、试验设备:Micro-OTDR光时域反射仪,其工作电源为5V电池可靠供电,测量范围:500m—240kM可自适应选择,平均时间为15秒—3分钟可供选择,脉冲宽度为 30—300ns、1us—2.5us,波长可选1550波长或1310波长 4、注意事项: 4.1避免设备磕碰损坏 4.2 禁止非专业人员拆卸或任意打开部件 4.3 使用完毕后拧紧法兰头 5、操作步骤: 5.1 OTDR试验前的准备 5.1.1 检查光缆两端有无光源;有光源须通知试验协助员关闭两侧设备光源,无 光源可直接测试 5.1.2检查设备接口是否良好确无异物,有异物须用酒精棉擦拭干净 5.1.3 通知试验协助人员取下需测量光纤并记录光纤序号 5.2试验设备与测量准备 5.2.1 准备测试仪 5.2.2 连接光纤前确认设备电源处于关闭状态 5.2.3 开机检查仪器电池电源充足检查设备状态完好 5.3 试验设备操作 5.3.1 打开电源开关,进入设备主菜单 5.3.2 连接尾光纤至设备上端OTDR接口处并拧紧接头

图1:连接尾光纤至设备 5.3.3 测试实验前检查设备参数信息设置(可选择自动模式) 图2:检查设备参数设置注意接口牢固可靠 选择测 量参数 按下选择参 数信息配置 当前配置参数

5.3.4 点击键测试键开始测试 图3:按下Real 键测试 5.3.5 点击info 查看测试结果 图4:试验参数记录 1、查看当前光纤通道总长度 2、查看测试记录波长 3、记录当前光纤总衰减(平均距离衰减度0.2—0.5dB 为合格) 观察测试状态 点击测试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与校正习题及答案 3-1 已知系统脉冲响应t 25.1e 0125.0)t (k -=,试求系统闭环传递函数)s (Φ。 解 [])25.1s /(0125.0)t (k L )s (+==Φ 3-2 设某高阶系统可用下列一阶微分方程)t (r )t (r )t (c )t (c T +τ=+? ? 近似描述,其中,1)T (0<τ-<。试求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s r d t ,t ,t 。 解 设单位阶跃输入s s R 1)(= 当初始条件为0时有: 1 Ts 1 s )s (R )s (C ++τ= 1Ts T s 1s 11Ts 1s )s (C +τ--=?++τ= ∴ T /t e T T 1)t (h )t (c -τ--== T )0(h τ=,1)(h =∞,20T T )]0(h )(h [05.0τ -=-∞=? 1) 当 d t t = 时 2T T e T T 1)]0(h )(h [5.0)0(h )t (h t /t d τ += τ--=-∞+=- T /t d e 2 1 -= ; 693T .0t d = 2) 求r t (即)t (c 从1.0)(h ∞到9.0)(h ∞所需时间) 当T /t 2e T T 1)0(h )]0(h )(h [9.0)t (h -τ-- =+-∞=; 当T /t 1e T T 1)0(h )]0(h )(h [1.0)t (h -τ--=+-∞=; )T 1(.0T ln T t 2τ+τ-=, τ +τ -=)T 9(.0T ln T t 1 则 2T .29ln T t t t 12r ==-= 3) 求 s t T /t s s e T T 1)0(h )]0(h )(h [95.0)t (h -τ-- =+-∞= 3T 05.ln0T t s ==∴ 3-3 一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要求系统闭环增益2k =Φ,调节时间4.0t s ≤s ,试确定参数21k ,k 的值。 解 由结构图写出闭环系统传递函数 1k k s k 1k k s k s k k 1s k )s (212211211 +=+=+ =Φ

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复杂鬼影分析

“鬼影”是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量时经常会出现的现象,是一种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影像。常常在测量较短光纤链路中出现。我们知道,OTDR测量是通过发出探测光脉冲对光纤进行探测,在遇到有介质不同(折射率不同)的位置,如机械式连接器、冷接端子等就会发生反射,OTDR会检测到这些反射光,在曲线上反应出来的就是反射事件。 “鬼影”产生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反射光遇到连接器发生了第二次反射,有时由于反射光能量较强,链路又较短会发生多次反射,对光纤链路进行了多次的探测,形成多个“鬼影”。如下图: 由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于再次探测光纤在曲线上又会反应出另一个反射事件,因此“鬼影”的位置信息一定是实际反射位置信息的整倍数关系。如上图,a=b。那么判断“鬼影”主要利用这种位置信息的关系来判断。 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些实例,这些实例远比上图复杂的多。 1、鬼影实例一

这条测试曲线看起来反射事件非常多,复杂得令人眩目。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反射事件均是鬼影,只有峰1和峰2才是真正得反射事件。应用鬼影发生得原因可以分析出那些是鬼影。这些鬼影对实际测试影响很大,如果不仔细进行分析很难分辨。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复杂的测试曲线呢?究其原因是几个原因造成。 1、链路短。因此反射光能量很强,造成多次反射,形成多个鬼影。 2、链路中存在多个机械连接器,且距离较近。峰2的反射到峰1就发生再次反射,重新探测以峰1作为开始点的光纤链路,由于峰1与峰2距离很近,这股连续反射光始终保持了相当的强度。因此后边连续出现了多个峰2的鬼影。 2、鬼影实例二 上图中,真正的反射事件只有1、2、3、5几个,其他均是鬼影,结束点应该是峰5。其形成原因与分析方法与实例一是一样的,只是该曲线更具有隐蔽性,需要仔细研究光路才能作出正确分析。

时域分析法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 时域分析法习题 3-1设温度计需要在一分钟内指示出响应值的98%,并且假定温度计为一阶系统,试 求时间常数T 。如果将温度计放在澡盆内,澡盆的温度以min /C 10?的速度线性变化,求温度计的误差。 解:min 25.0min 14=?=T T 传递函数1 25.01)(+= Φs s t t r 10)(= 4 25.025.01) 125.0(10)()()(2 2 ++ - =+=?Φ=s s s s s s R s s C t e t t c 45.25.210)(-+-=C t c t r t e e s s ss ?=-==∞ →∞ →5.2)()(lim )(lim 3-4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 s s s G ,求该系统的上升时间r t 、峰 值时间p t 、超调量%σ和调整时间s t 。 解:1 1)(2 ++= Φs s s 12=n ξω,12 =n ω.3 arccos ,5.0,1π ξβξω= ===?n 。 %16%100%,63.31,42.212 1/ 2 2 =?==-= =--= --ξ πξσξ ωπξ ωβπe t t n p n r %)2(84 %),5(63 =?== =?== n s n s t t ξωξω 3-6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t t e e t c 10602.12.01)(---+=,试求: (1)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 (2) 系统的阻尼比ξ和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n ω。 解:(1)s s R s s s s C 1)(,10 2.160 2.01)(= +- ++ = 600 70600 )(2 ++= Φs s s

光时域反射仪使用说明书

AQ7260 OTDR 光时域反射仪 简易操作手册 第1版 2005年3月

前言 感谢您购买AQ7260。本操作手册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实际测量工作流程,简单的仪表操作,使初学者容易上手。同 时我们还提供AQ7260用户手册(英文版),该手册介绍仪表的所有功能以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前请阅 读两本手册。 目录 第一章 测量前的准备事项..............................................31-1 连接光模块和连接适配器.............................................3 1-2 打开电源..........................................................31-2-1 连接电源....................................................3 1-2-2 接通电源....................................................31-3 连接测量光纤......................................................3第二章 按键和显示画面说明...........................................42-1 按键..............................................................4 2-2 显示画面..........................................................4 2-3 画面显示设定......................................................5第三章 测量..........................................................63-1 使用单键进行自动测量...............................................63-1-1 开始测量....................................................6 3-1-2 停止测量....................................................6 3-1-3 确认和改变测量条件..........................................7 3-1-4 初始化测量条件..............................................83-2 手动测量..........................................................93-2-1 设置测量条件................................................9 3-2-2 实时测量...................................................10 3-2-3 平均化操作.................................................11 3-2-4 放大、缩小和移动波形........................................11 3-2-5 距离测量...................................................12 3-2-6 测量连接损耗...............................................14 3-2-7 测量回波损耗量.............................................153-3 自动搜索.........................................................16第四章 测量数据的记录...............................................174-1 保存.............................................................17 4-2 调用.............................................................19 4-3 删除.............................................................20 4-4 打印.............................................................214-4-1 打印显示画面...............................................21 4-4-2 打印文件数据...............................................214-5 复制.............................................................23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