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深入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进来学习的一点体会

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我常想:语文究竟要教什么?是知识吗?是训练读写的能力吗?是做人的道理吗?或者是体验、欣赏文学的能力?……有时越想越糊涂。自己的语文教学呢,即使很努力,却依然有时能师生共鸣,学生学得很高兴,但又觉得学生并没有扎实地学到什么;有时在课堂上注入了大量的知识和训练,整个课堂又死气沉沉。前几年也听说过《语文课标》提出了“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何谓“工具性”何谓“人文性”不太清楚,如何统一也不知道。

这段时间在“继续教育网”上学习,看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研习、解读》的专题讲座,心中豁然开朗,明白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工具性”我的理解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积累、揣摩,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关于“人文性”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价值态度和审美观。二者不是矛盾的,也不可偏废,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二者的统一。

我曾经上过一篇古文——《伯牙绝弦》。记得当时请学生搜

集了关于伯牙和子期的传说,我还搜集了历史上其他一些遇知音的佳话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先请学生讲伯牙和子期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大概理解了一下古文,然后引导学生激情朗读、背诵,又补充了历史上一些感人的关于知音的故事,最后引导学生谈伯牙遇知音和失去的感受。整个课堂富有激情,学生们学得很认真,谈得很热闹,几个听课的老师都说上得好。可课后做起课堂作业来却很糟糕。我想这堂课就是只注重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没有扎实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语言文字。

语文课上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不容易,这还需要我们课前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课堂上要巧妙地去实现每一课的三维目标。今后我还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篇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 一、正确领会语文课程的定义 正确领会语文课程的定义,对于如何有效开展语文教学至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1.全面提高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个定义就比一般意义上的语文教育观念具有更丰富的含义:它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表述,摆脱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正面论述了语文的学科性质和地位,即不能单纯强调二者中的某一方面,应在二者统一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是新的语文课程的追求。 二、更新观念、努力创新 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 1 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生受益不尽。 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

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 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各种事业的发展。而人的素质,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特长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地、主动地发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 2 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近日,川大培养偏才、怪才的措施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正是对人自身正确认识的一种有益尝试。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如孔子教学生,就很讲究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大思想家、诗人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领袖。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是这次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一个标志性追求。究竟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提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构成要素? 如何阐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划分? 就此,我想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 跨) 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 跨) 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 或学习领域) 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 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表明:确认学科核心素养有两个关注点。一是着眼于学科本质属性,关注它在本学科学习中的意义和价值。二是着眼于学生成长过程,关注它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就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 学科素养之所以不同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在于它有赖于学习特定学科,是需要学科知识来证实的“学养”; 学科核心素养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类别的学科素养,就在于它不仅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而且采用“特定学习方式”,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经历“十月怀胎”而孕育出来。简言之,作为学科素养的精华,它集结了“最能体现本学科育人价值的根本性、关键性要素”。 二、如何提炼语文课的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要素 语文课的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却有别于通常所称的综合课,同域外相关课程亦无从类比。应该说,这种课程设置,有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标识”。因此,从语文核心素养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来看,课程这种独特的“综合意义”,要求由语文素养的提炼统摄相关学科内容,由相关学科内容支撑语文素养的培育。而这种以提炼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路,正是语文学科课程的育人本质所决定的。 要关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课程具体内容,体现“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所谓“上不空挂”,就是强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确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成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条件。语文课学科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息息相关,实际上就是要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的注入。所谓“下不失联”,一是要立足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而不是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 二是要着眼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语文核心素养,然后依据语文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因此,如同语文素养整体上与相关学科内容的关系,每个核心素养要素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与课程整合的内容,也分属不同的“集合”,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贯彻“上不空挂”与“下不失联”的原则,如何清晰、精准地刻画各“集合”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能回避、不可忽视的挑战。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一、二年级课堂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课质疑课题引入初学 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主动探索的欲望,并初步了解课题涉及的内容。注意此环节不易占时太多。 二、整体感知了解学情以学导教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初步掌握一些直观、简单的自学方法,进行最高效益的自学,帮助老师及时有效的进行检查,掌握学情,以学导教。 1、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2、明确自学要求 3、检查自学,肯定鼓励 (1)认读字的检查 多种形式识字认读。 (2)检查课文朗读,指导读准、读流利。 (3)二年级可以训练针对课题初步质疑的意识与能力。可以是对一个字、一个词的质疑,使学生学会初步质疑,集体解惑。 三、精读课文评鉴领悟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学习探究、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一定语气的朗读课文。课文的学习探究主要通过运用情境帮学法、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理解体会课文内容,适当采用问题导读法来深入理解。 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词语的理解、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问、关注想象。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回归全文,朗读课文 2、思维、阅读拓展 五、积累内化指导背诵、复述 六、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程序:我来记(要体现认记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住生字);我来组词(扩词训练,鼓励向课外延伸,与生活结合);我来描(教师在田字格示范,学生书空,然后描红);我来写(本上书写、组词)。

说明:以上六步可以作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一二三四)主要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第二课时(五六)主要积累语言、学习生字词。 三 ------六年级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一、交流预习,整体把握,以学定教 这部分主要解决“课文写了什么”,涉及对文章内容及字、词、句的理解。 1、交流预习,了解学习重、难点。 2、梳理问题,明确目标,以学定教。 二、读书感悟,自主探究,平等对话 这部分主要解决“课文为什么这样写”,涉及对上面问题的理解和深化,分析要结合课文特点进行。 1、潜心读书,用心感悟,自主学习。 2、多维活动,合作探究。 3、平等交流,展开对话。 4、上钩下联,带动全篇,再次质疑,深化认识。 三、重点阅读,领悟表达,从读到写 这部分主要解决“课文是怎么写的”,涉及文章的思路、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既要从文章整体进行关照,又要从细节、局部进行探究。 1、回顾内容,领悟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展示情感。 四、拓展阅读,丰富认识,发展能力。 要有坡度的推进学案引领,扩大阅读,一篇引入,多篇跟进,一篇带多篇带一本书的多种阅读方式。大力提倡使用“主题学习丛书”,开展“主题学习”实验。 说明:1、以上四步可以作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一二)主要处理内容(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第二课时(三四)主要处理形式(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2、三——六年级的教学,都要重视字词教学,一定要让学生会认会写生字,要体现出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做到课堂教学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3、学案式预习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灵活操作。 4、多维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应视学情而定,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6850474.html, 从新课程标准看语文学科的性质 作者:樊启金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8期 内容摘要:激活、张扬新课程理念,建设生活、生命、生态的高中语文新学科,探讨和解决“新课标离我们究竟有多远”的问题,是高中语文新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1]语文科性质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而有价值的课题。“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基本代表我们时代最新最高认识的语文核心性质观。随着教育部两个语文新课标的出台、试行,第八次新 课改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文不怕浅陋,再次从解读新课标入手,对语文科性质作了深入的理论思考与解说,并提出了新形势下落实语文性质观的新举措,即“重视工具性,突出人文性,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语文科性质工具性人文性统一新课标 时移势易,与时俱进。新世纪初,随着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试行,在中学语文教坛上争论近半个世纪 之久的各家各派终于有了一个基本都能认可的语文性质观。新课标的表述也很艺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作为以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为己任的普通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性质问题“首先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3]重在理解语文学科性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体现?”适应素质教育新要求,适应国家强力推行“新课改”的新形势,我们应有的态度是:重视工具性,突出人文性,正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一.性质的极端重要性和一组基本概念 有人认为“性质不性质,对语文教师个人关系不大”,这是一种极其偏颇而有害的观点。“一般来说,性质明确是学科成熟的最终标志”。[4]语文科的性质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只有正确地认识语文科的性质,才能科学区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明确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才能准确地提出语文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 程和方法。诚如人们所分析的那样,中国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几次大的左右摇摆,既有大的政治运动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成为政治运动的“晴雨表”,也有对语文科自身性质长期缺少正确认识的内在原因。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对语文科性质的错误认识是制约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难题。 语文科的性质是语文界长期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在反复的讨论中,先后形成了众多 的流派,诸如“工具论派”、“情感派”、“人文论派”、“言语心理学派”、“多重论派”、“语言文化论派”、“结合论派”。真金不怕火炼,真理越辩越明。这家那派在激烈论争中都能自圆其说,都不失

语文学科的性质

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论家蜂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一性说,即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有两性说,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思想性;有三性说,除了工具性、思想性,语文学科还有文学性;还有多性说,或者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实践性、综合性,或者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分为工具性、基础性、思想性等基本性质和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等从属性质两个层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至今尚未有一个令各家都信服的定论。最新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这样阐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国教育报》的记者李建平在《解读语文“标准”》一文中还认为“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要予以正确的认识,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其一是关于“性质”这一概念的准确把握,其二是要分清“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含义。 首先说性质。什么是性质?性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分析这一定义,我们不难看出,既为性质,它必然也必须能够把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定是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同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根本不同之所在。 其次,分析“语文”和“语文学科”这两个概念,显然,二者并不同义。对此,山西师大教授卫灿金先生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一文中进行了十分明晰的辨析。他指出:“…语文?和…语文学科?是所指不同的两个范畴。…语文?存在于广大社会,它的功能在于凭借它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际;…语文学科?只限于学校,它的功能在于通过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施于教育。”“对于学科范畴的…语文?,应将其作为一个学科的概念来理解。”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会感到,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纷争,一方面就在于没有抓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则是混淆了“语文”和“语文学科”的不同。 那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一是语言性,一是人文性。语言性是语文学科的外显性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内隐性质。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的基础学科。 认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的学者一般都会把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文”概念的那段话作为依据。即“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们认为“叶圣陶先生的这一权威解说,表明语文既不是…语言+文字?,也不是…语言+文学?,也不是…语言+ 文章?,也不是…语言+文字+文学+文章?,而是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口头+书面)语言,语文是广义的语言!而语言本身就是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一个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一种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这些论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意义,同时也证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在这里,叶老所说的“语文”并非学科意义上的“语文”,而是社会范畴的“语文”。以社会范畴的“语文”具有工具性来推断学科意义“语文”也具有工具性,显然不符合逻辑。笔者认为这段话恰恰证明了语文学科的语言性。实际上凡持“工具性”者,无不是因为语言是工具才推导出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这一点在刘国正先生的《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他认为“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语言是适应全民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语言是与人的思维和思想感情不可分割的工具”;“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由语言是一种工具来决定的。”这里姑且不论语文学科是否有工具性,但既然语文学科的性质是由语言的性质推导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说语言性就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性呢? 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语言性都应该是语文学科的性质。 首先,我们从语文学科教育的任务上看。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什么呢?用韦志成教授的话就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具备熟练的语文交际能力和深厚的语言文化,即民族文化。”(《现代阅读教学论》)这里的语文素质,一言以概之,即语言素质。在中小学学生所学的学科中,惟有语文学科把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当作根本任务和目的。对此,韦志成教授在其《教学语言论》一书中还有更明确的阐述。“语文学科是一门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情达意,达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之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质:以语文教科书为书面目标语言为范例,以教师教学语言为口头目标语言为榜样,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主线,以联系生活之用语言为根本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形成语文素质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

(完整版)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基本方法 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 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背诵法:积累语言; 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 6.谈话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型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分角色表演)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方法 字音教学:形声字——拼音助记、多音字——据词定音、音近字——比较辨析 字形教学: (1)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高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 联系法(生活实际、上下文,如“吏”) 选择法(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例:“疾”在 字典里的意思,根据文本选择一个) 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 比较法(同义词、反义词) 运用法(组词、造句:也、把)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结构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课时安排 4、教具准备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1)导入(2)整体感知(3)重点品读(4)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读写结合)(5)总结(4、5可对调)(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读” 水有源,木有根,世间万事万物均有其根源。小学语文教学同样有其根源,其根源在一个“读”字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千古流传、尽人皆知的至理名言,其义明显,其理深刻,它精深而又充分地说明了“读”在语文学习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地揭示了“读”在学习语文中的必须性和必要性。多年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采用过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但都感到不令人理想和满意。近年来,我却坚持采用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常读课文、精读课文、背诵课文的方法,牢牢抓住一个”读”字,狠狠地在“读”上下功夫,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很好:读的能力日见提高,写的能力也日见提高,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地总结自己的亲身实践。归纳起来,“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用的诗文均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的符合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的、为小学生所乐于和容易接受的、文字优美、内容丰富、情趣盎然、富有韵味、意境高远、朗朗上口的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精品诗文。引导和督促小学生坚持读,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就能逐渐感悟其意、感受其美。越读,其味越浓:越读,其韵越谐;越读,其义越显;越读,其兴越高;越读,读欲越盛。 二、“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感官配合做功的能力 读书活动是一个眼、脑、口、耳等多种感官配合做功的活动。读书时,眼要不停地看,脑要不停地判断,口要不停地念出声音,耳要不停地接受声音信息。口中发出的声音信息正确与否,耳在接收到声音信息后要立即迅速地进行判断,马上做出调整,使之顺耳。口耳相互配合,多种感官配合做功,次数多了,时间长了,配合做功的能力就在锻炼中提高了。 三、“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 语言文字的美是靠丰富的语感来传达的。读书活动充分调动口的功能,将文章的全部文字和符号信息转化成具体的有形有义的声音符号信息并源源不断地传输给耳,耳又迅速地将接收到的声音信息转达给大脑,大脑立即产生兴奋,及时处理和判断,形成语感,将这些具体的文字符号信息转化成抽象的语感。多读、常读是培养和提高语感能力的唯一途径。 四、“读”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读书活动是一种高级的、激烈的脑力活动。读书时,眼捕捉到具体的文字符号信息后,立即紧张地展开思维,将抽象的声音符号信息提升为有形有象、有血

语文的学科价值

凌宗伟: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在哪里 语文的学科价值 我曾写过一篇《教育价值应成为学科教学的追求和旨归》的拙文,那么语文学科的学科价值在哪里?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还是二者的结合? 我一直认为语文就是语文,或者倒不如说是母语更为确切一些。不过这么多年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语文”了,或者说是我们的母语“被语文”了。这样来看,所谓语文至多也只有“中国语文”,“外国语文”之分,其他什么什么语文,恐怕都是术语语文了。但无论中国语文,还是外国语文,不外乎就是自己能听得懂别人的话,看得懂别人的文字,自己的所见所闻,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写出来,再进一步就是能清楚人家哪里说得好,哪里写得好,假如我自己说,自己写会是怎样的一种方式。这样理解语文教学的话,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读懂别人的文字,听懂别人的言说学会恰当的用自己的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的过程。它的基本方法也不外乎听、说、读、写、译、编。当然中国语文与外国语文有一个最大的差异就是文字,中国文字更多的是表意文字,因此多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也多了几分学习的困难。所以中国语文的学习就有了涵咏的方法。通过涵咏来体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所在,当然还可能发现其中的问题,那就是最高境界了。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以为所谓语文活动,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读懂别人的文字,听懂别人的言说学会恰当的用自己的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的过程。没什么深奥的。有人问,这个活动,如果只是智力上的深思涵咏吸收,会不会被人误解为:不动不活,是不是一定要肢体嘴巴齐动。我以为,师生间的,同学间的,师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的活动才是最佳的活动。同仁慨叹,是的。做题,讨论,爬黑板,高声表达均是表面现象,不思不诽,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很可能只是短暂的记忆,在学生心里活不长的。 这样的认识告诉我语文教育应该回归它的本源。本源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生命的互相浸润。语文课堂是什么?语文课堂应成为关注生命、放飞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主阵地。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与作者、文本的美好相遇,是一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讲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学习指导 学习重点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难点 语文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学习方法指导 认真阅读资料,写读书笔记 学习内容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初中语文知识点和学科特点

1.语文学科的特点 一、基础性、工具性 多年来,这是一种比较公认和权威的观点.过去的几本《大纲》都作了肯定,新的《教学大纲》继续这样表达。新版高中、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都写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些表述都是对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充分肯定。 具体来说,语文课的任务就是既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还要传授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以后,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走向社会都奠定了良好了基础。培根说过:求知可以增长才干。在现代社会的交际当中,语文水平显得非常重要,“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好体现。 二、人文性、思想性 新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道:“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新的高中《语文大纲》也有同样的内容,只是对高中的要求提高了,除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和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之外,还要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等。这些都反映了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思想性。 近几年,又有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与思想性,二者紧密相联,密不可分。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人文性与思想性一样,都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两者只是对一样东西的不同表述。基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就要在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训练的同时,充分渗透和体现其“人文性、思想性”的特点。 三、开放性、多样性 语文教学的课堂,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海阔天空,白川会聚。不但内容上具有开放性,教学方式上也是具有多样性。可以读,可以问,可以说,可以唱,有时哄堂大笑,有时屏声静气,有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时伏案疾书,洋洋洒洒。新时期的教学,更具有这种特点。 当然,语文教学还不仅仅限于课堂。多少语文教师在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着课外的语文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然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语文学习又无处不有。看小说、看报纸、看电视、看文艺演出等等,甚至街头的标语、广告、都是学习语文的良好机会。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用在语文学习上,也很恰当。 四、实践性、应用性 通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学习,既要“学”,又要“习”。《论语》说:“学而时习之。”用现在的话说,学,即输入信息;习,就是进行练习。《说文解字》中对“习”的解释为“鸟三飞也”,意即反复练习。实践出真知。读书、写字、作文、讲话、听话、写信等等,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也是语文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比较机械,效率不高。现在,专家们提出要重视学法指导和民主教学等。这些都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供了条件。五、地方性、区域性 任何理论的应用,都离不开一定的地方和环境。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语文教学也脱离不了地方实际。地方实际决定了地方性,地方性决定了地方特色。不同地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3页精选文档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本质回归 (一)省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普遍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一:目标定位面面俱到。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语文学习目标全面化、复杂化。要知道:“课标”里面提出是“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学习之中,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过程。教学目标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就一堂课而言,所有目标都实现是不可能,即使都兼顾,效果也未必好。 现象二:文本视域盲目拓展。困扰语文老师还有一个认识:课程开发。教学一篇课文,不拓展好象就不是好课,若就本教本,会被人视为因循守旧,视野狭窄。于是,一些老师在教学时盲目地拓展文本视野,在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他们小心翼翼调控,为是让出时间给课外资料,在教学时他们心里还在不住念叨“精彩不容错过”!结果往往是因教学时间掌控不当,“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现象三:过程安排头绪繁杂。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雨点》时,安排了这样几个流程:第一,唱《小雨沙沙》;第二,读文;第三,画小雨点;第四,表演小雨点;第五,教师介绍小雨点是怎么来;第六,展开想象,说说小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这堂语文课,集音乐、美术、自然于一堂。很多老师潜意识中,认为这才是新课改下语文课。于是,一篇本不复杂课文,经这位老师这么一折腾,反倒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么多整合,结果是把有限教学时间给浪费了,冲淡了对语言学习与感悟,捡了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 现象四: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现如今,“秀”出精彩语文课已不再是新鲜事了。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课堂,真是绞尽脑汁进行花样翻新:精彩音像资料、热闹合作剖析、逼真师生表演、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然而,令人遗憾是,许多课堂看似热闹,但实效甚微。甚至有些老师常常会把现成课本丢弃在一边,课文未读熟,就匆匆借助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演与辩。殊不知,这恰恰丢掉了语文课堂中最本真东西――语言诵读、感悟、背诵与习练应用。 (二)呼唤语文教学回归简单 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对于我们目前语文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大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说法越多,头绪越复杂,目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认真反思当前语文教学行为:很多时候,教师就好象带着学生在闯迷宫。 其实语文教学最大技巧是无技巧,语文教学最高境界就是简简单单听、说、读、写。语文最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听说读写,这是语文教学之本,追求简单,就是回归语文最本真教学。 简单语文教学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是最为扎实教学。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之类。其二,是最为有效教学。教师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语言引动学生最丰富情感体验,学生学应该力求用最短时间读出背后深刻。其三,是最为与谐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一厢情愿,更加追求教学情趣与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花样翻新,更加追求教学自然与朴实。 (三)“简单”语文教学是什么 1.简单语文教学是大量读与写。简单语文教学强调底气,语文底气来源于大量阅读。经典诗文要大量背诵、大量阅读,不需要疲惫不堪设计,但要有一个简约地阅读指导,要有一批必读书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大规模畅读名篇名著,与学生一起写读后想到、观后看到,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读与写、观察与习作成功快乐!只要抓住“读与写”这两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即按照教语文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因为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人群之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还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单就学校教育而言,它又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语文是一种工具,是要把语文看作一种符号系统。肯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课程,还可以从它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还要学习他的形式这一角度来理解。 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2:人文性 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之一。实际上,语文课程是充满了人文性的课程。所谓人文性是指以人性、人道为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既有思想感情色彩,它包括伦理道德内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还关系到民族的延续和国家的生存,这也是证明语文课程也是人文课程的根本理由。 3:语文素养 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4:新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索指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5:语文综合性学习 为了实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 它的提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它是为了适应课程的综合化趋势而产生的。其次也是语文课程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再次,是研究性学习和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知 可使用课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课题。 二、识文认字,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带拼音)学生认读 2、出示生字所组的本课词语(去掉拼音的)学生认读 3、多音字处理 4、重点生字的字形处理 5、指导书写本课重难点的生字 三、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2、重点段落的学习,抓住重点字词句的教学 3、学生谈感悟 4、指导朗读 四、自主检测,巩固延伸 可以用小练笔的形式 五、总结升华第一届华杯赛决赛一试试题 1. 计算: 2.975×935×972×(),要使这个连乘积的最后四个数字都是“0”,在括号内最小应填什么数?

3.把+、-、×、÷分别填在适当的圆圈中,并在长方形中填上适当的整数,可以使下面的两个等式都成立,这时,长方形中的数是几? 9○13○7=10014○2○5=□ 4.一条1米长的纸条,在距离一端0.618米的地方有一个红点,把纸条对折起来,在对准红点的地方涂上一个黄点然后打开纸条从红点的地方把纸条剪断,再把有黄点的一段对折起来,在对准黄点的地方剪一刀,使纸条断成三段,问四段纸条中最短的一段长度是多少米? 5.从一个正方形木板锯下宽为米的一个木条以后,剩下的面积是平方米,问锯下的木条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6.一个数是5个2,3个3,2个5,1个7的连乘积。这个数当然有许多约数是两位数,这些两位的约数中,最大的是几? 7.修改31743的某一个数字,可以得到823的倍数,问修改后的这个数是几? 8.蓄水池有甲、丙两条进水管,和乙、丁两条排水管,要灌满一池水,单开甲管需3小时,单开丙管需要5小时,要排光一池水,单开乙管需要4小时,单开丁管需要6小时,现在池 内有池水,如果按甲、乙、丙、丁的顺序,循环各开水管,每天每管开一小时,问多少时间后水清苦始溢出水池?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

对小学语文教育本质的探讨

对小学语文教育本质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2-04-23T15:54:48.763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韩西武[导读] 语文作为特殊的人文教育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其本身更有深刻的生命属性。河北省广宗县塘疃中心小学韩西武 〔摘要〕语文作为特殊的人文教育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其本身更有深刻的生命属性。然而,现实的语文教育由于在学科性质、教学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认识模糊,却被人为地疏离了对生命的关注,使学生的生命成长出现沉默、虚假、苍白和冷漠等不良状态;或刻意强调其中的生命属性,而抽空了其根本的语言和文化的底子。〔关键词〕教育本质语文小学 1 语文的形—— —语文的表现 1.1 语文是承载情感的表情。一切形式皆是内容的外在表现。语文,由字、词、句、段、篇和标点符号组成,由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表现,承载的都是作者或作者借文中角色表达的情感。无论是诗歌的情意沛然,散文的含情脉脉,小说的嬉笑怒骂,还是戏剧的心灵冲突,都是借助语文这张脸,向读者(当然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和教师)表达自己的感情。正因为语文是承载情感的表情,所以,课文因情历久弥新,课堂因情精彩纷呈,语文境界循情而生。 1.2 语文是表现态度的姿态。语文所倚重的凭借物是语言和文化。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语文。既然如此,几个字词,几篇课文,几段阅读分析,几张试卷,实在代表不了语文。语文应有自由者的姿态,语文老师要做一个自由的阅读者,要做自由的教者,更要有自由的视野,亦要有博览的习惯;语文应有思想者的姿态,语文老师应该是宁静淡定的思想者,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思想者,更应该是感召心灵的思想者;语文应有言语者的姿态,语文老师要放低身段和学生对话,要走进心灵和学生对话。 1.3 语文是阐述价值观的载体。当代语文教育究竟应该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或者说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文化品格,秉承什么样的精神气质?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学,能提升它的品质。比如汉语言文化、“汉字六书”、书法艺术;比如汉语的演变、不同时期文学体裁的兴替、古诗词文化的浸淫;比如中华文化的传承、真审美的熏陶、现代公民教育的渗透。语文,也应该关注形式背后的文化追求。语文是应用的工具,语文是有用的语文,有用的语文才是有语文味的语文。 2 语文的根—— —语文的本质 2.1 语文是学习母语的课程。是在学生已有口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发展性言语教学,即在学生已有口语的基础上,学习和发展规范的书面语,并促进口语的进一步规范化发展。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主体言语发展的主阵地,是学生的原生态口语向科学态母语转化和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否促进了这个转化和发展,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决定性标准。应该把语文课的目标定位在母语学习上,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 2.2 语文是启迪心智的课程。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幸福着想。”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更明确指出:“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这都提醒着我们:语文教育必须以点化和润泽学生的生命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教学过程的同时,引领追求人格和生命质量的不断完善,使他们最终成长为一个个快乐幸福的人。语文教育应该挖掘文本的审美价值,陶冶学生心智;应该诵读传统的经典美文,启迪学生心智;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拓学生的心智。 2.3 语文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弘扬中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因而,挖掘教材、研究教法、寻求一套完整的民族精神教育策略,对于语文、学生以及人才储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语文的神—— —语文的终极追求 3.1 语文是生命存在。生命是一个悖论性的存在,但不论生命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理论的还是现实的,都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生命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超越了抽象的现实存在。从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来看人的生命存在,把语文放入哲学的视野来关注生命在语文生活中的成长,这是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对人的关注的理论前沿。其实,语文是人的生命存在不单是理论上的一种提法,事实上语文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创造,是人的生命本质力量在意识形态、精神、文化上的确证,而这种确证是与人的生命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但生活对生命而言不仅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这就需要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审视生命在语文中的存在。 3.2 语文是生命诗意。语文追求生命诗意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生命的成长之中能诗意的安生。王崧舟老师指出了现在语文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是语文老师有时在教学中表现得太实在,使语文课堂过于枯寂。他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玄思冥想,这是诗信。他引用了《道德经》里“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句话来说明语文教学中,“玄”存在的必要性。关于语文的生命诗意的实现,王老师以实践为基础列举了:举像入境、移情体验、独特感悟、传统文化、放飞想象等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