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数乘除法教学优秀案例

(完整版)小数乘除法教学优秀案例
(完整版)小数乘除法教学优秀案例

小数乘除法教学优秀案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背景和问题】

1-4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及运算的是建立在整数基础上,因此学生所学的整数的乘除法计算题都是中越乘越大和越除越小的情况。随着数的领域的扩展,五上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引入了小数的乘除法后,第一次出现了积比因数小和商比被除数大的情况,学生在学这部分内容时总感到十分困惑。在教材中采用了“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乘法中越乘越小和小数除法中越除越大无法理解和认可,以至于对于小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只是停留在解题模式的表面上。由此,我陷入了思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理解和接受呢?

【实践尝试】

1.小数乘法中越乘越小的理解实践研究:×=?还是

教师创设具体情境,置于求面积的问题情境中加以理解。①教室长8米,宽7米;面积是多少?8×7=56平方米②4地砖长米,宽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理解的方法如下:

第一种:乘法的意义:个,一个也不到,不可能是;

第二种:涂格子办法:100个格子,先涂80格,再涂他的十分之七,56格就是;

第三种:单位的化聚:米=8分米,米=7分米,×=56平方分米=平方米,不可能是;

第四种:“积的变化规律”:两个因数同时缩小10倍,积就缩小100倍。

2.小数除法中越除越大的理解实践研究:60÷=?12还是、120

教师创设具体情境,置于买东西的问题情境中加以理解。①妈妈60元钱买

5元一本的笔记本,一共可以买几本?60÷5=12本②妈妈60元钱买元一本的练习本,一共可以买几本?60÷=12本还是、120。理解的方法如下:

第一种:除法的意义:60里面有几个,60里面有60个1,1里面有2个,60里面就有120个

第二种:单位的化聚:60元=600角,元=5角,60÷=120本

第三种:“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就扩大10倍。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亲历整个学习过程,是理解知识、克服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有效途径。当学生出现疑惑时,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实现观念的必要更新,主动建构新知识。在随后的数学日记中,有位学生这样写道:在我认识加减乘除后,就一直这样想:加法和乘法都是越算越大,减法和除法都是越算越小,于是就想乘

法是越乘越大,除法就是越除越小的。可是,自从我上了五年级,学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后,我发现不对了:“怎么有时候乘法会越乘越小了?而除法也能越除越大?经过教师的讲解和我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了它们的规律,并懂得了其中的数学道理:在乘法中是乘以比1小的数时,得数比原来的因数小,在除法中是除以比1小的数时得数就比被除数大。我是这样想的:比如×,那么就是表示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2,这样的得数当然比要小了!因此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就比原数小了。再举例“10÷=20”,我们不如举个生活实例来说明:用10元钱去买单价5角的铅笔,可以买多少枝?不是可买到20枝吗,所以得数就会比被除数大了呀!因此一个数(0除外)除以比1小的数就比原数大了。看来我的教学实践还是挺成功的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开学已经将近两周,在这两周时间内我按照教学进度已经完成了本册第一单元的第一大部分《小数乘法》的教学。已经有了两年五年级教学经验的我自认为这部分并没有什么深奥的知识或是难以掌握的规律,因为这部分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本以为学生会轻而易举的掌握知识,可是两周下来学生做题的情况却令我出乎意料,第一周的小测,我班刘盼同学考了年级的最低分20分,而且不及格的同学就有6个,全班仅有班长得了100分。总结起来学生出错的情况均有以下几种:1)由于马虎出现计算性错误。2)两个因数中,第二个是中间有零的,学生计算时特别容易把数位对错。3)在计算结果中把积的小数位数数错,导致小数点的位置点错。 面对这种严峻的情况,使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对此深刻的进行了反思: 一、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而我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只停留在填表格、分析变化的原因上,仍按照地地道道的传统模式,出示问题一一找答案一一分析原因,以达到掌握某知识点的目的,抑制了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而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新课标

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是生活经验。虽然,教材中的例题也来源于生活实际,但是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远的。如果能够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效果会更好。 二、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我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这两种办法都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对于学生的做题情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我能够在例1和例2上把好计算关,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就不致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漏洞百出。 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在我班计算能力差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口算能力差,所以我应该首先从口算能力着手,每天坚持进行口算练习。 五、没有抓住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在开课之前我没能作出预料,可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

小数的乘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小数乘法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 具体方法如下:(1)算: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 (4)点: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要再前面用0补足 (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化简的要化简。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规律: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这叫做积不变性质) 4、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根据要求,看被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如果大于5就向被保留数位进1;如果小于5就舍去。(注意:在表示近似值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具体算理如下: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一级运算,后做第二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7、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加法(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减法连减的规律:a – b – c = a – ( b + c ) 乘法(1)乘法交换律:a × b = b ×a (2)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b×c)(3)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 除法连除的规律:a ÷ b÷ c = a ÷( b×c )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 (精选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精选5篇)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单元教学反思(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小数乘法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针对小数乘法的教学,谈几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和做法: 1、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习小数乘法应从生活经验开始,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学生接受起来感到亲切。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的教学。在谈话中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一本数学本的价格是1.50元,每位同学开学的时候都发到了4本数学本,请你算算每个人一共要多少钱?提出要求:怎样列式?为什么可以这样列?(1.50+1.50+1.50+1.50,1.50×4或4×1.50)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教学时紧抓住将未知转化为已知,“你能将1.50×4转化为已知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索新知的本领。 4、引导学生对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学生解答后,应将主要的几种解法有序地、整齐地显示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显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法做出评价,并从中选出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进行重点分析、说理。先让用该法解答的学生说: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 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为学生自主的探究知识提供条件。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通过独立思考

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点

小数乘除法知识点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5.1?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减法:减法性质:)(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 乘法: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c b a c b c a ?+=?+?)( 除法:除法性质:)(c b a c b a ?÷=÷÷ 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3.06.0÷表示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9、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是一节典型的利用旧知识迁移新知识的内容,主要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学生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了,但是这些运算定律到底是否适合小数乘法,学生并不知道。所以,这是本节课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复习简便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先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实际上这三组算式分别使用的是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但是这三组算式都是小数乘法,也符合吗?所以,我让学生猜测以后,再实行验证。通过验证,学生发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确实适用。先猜测再验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科学的世间观养成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仅仅引导点拨,而不是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猜测、发现、验证。 知道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这个知识后,就要使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接着我出示:0.25×4.78×4 0.65×201 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在括号里填上数,使计算简便”这个习题的设计,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让学生在简算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名医诊断”,协助学生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总的来说,这个节课还是上得比较顺利,感觉上课学生的配合比较融洽,而且难点学生们都暴露出来了,上课中也即时的得到了解决。 其实小数的计算是以整数计算为基础的,而运算的定律也是如此。我想,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整数的计算,小数的计算也相对容易,因为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数的形式不同而已,应用整数运算定律是凑成整十、整百,而小数中就是凑成整数,但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数感,要有扎实的数学计算基本功。所以,我认为,增强口算训练十分必要,也很关键,学生口算水平强,水平高的话,计算定律的使用也就不在话下,他们能够很自觉地想到口算,即会很自然地应用计算定律来解决问题了。因为简便运算的本质就是口算,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方法和技巧而已。 总来说之,要使学生的计算水平提升,得靠平时的训练一点一点的积累.当然,我也会朝着这方面继续努力!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个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实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使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实行验证,感受规律的准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3、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所以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理解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使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准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个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使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实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 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好些? 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欢被动的接受呢。看来计算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大脑。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循环小数: ①能正确的识别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②能根据余数的特点正确的找到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③能够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比大小。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④循环小数相关概念 有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3.12323…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3;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3.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②被除数÷商=除数 4.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 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 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 如此类推。 1、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 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2、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 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10篇全面版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一): 透过小数乘法的教学,学生明白了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即: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 这时有一道决定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这道题是决定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必须是四位小数。对于这道题,大家众说纷纭,结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学认为是对的,意见归纳如下: 书中关于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说: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两个因数一共有4位小数,那么积肯定是四位小数。 有的同学认为是错的,意见归纳如下: 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那积就不是四位小数,如0.1250.8的积本来是0.1000,但因小数末尾的零能够省去,便得到积为0.1,于是就出现了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不必须是四位小数的状况! 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意见,我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我提醒同学们,数学讲究严密性,处理后的积不能与原先的原始积混为一谈。做1.250.08时,我们先用 1258=1000,然后看因数当中一共有4位小数,于是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4位点上小数点!而不是先去零后,再数位数!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点上积的小数点时就已经确定了一点:积是四位数!虽然为了书写简便,在不影响积的大小的状况下,我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将小数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于没有。我们在决定小数乘法的积是几位小数时,要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对原始的积进行决定,所以三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积必须是四位小数。 小数乘法教学反思(二):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透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明白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好处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有了前应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五年级上学期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知识点整理 1、小数乘法 1、积的扩大缩小规律: 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积也扩大(或缩小)a倍。 ★例:如: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10倍。 一个因数缩小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缩小100倍。 ★例:6.25 × 37 = 231.25 扩大100倍不变扩大100倍 625 × 37 = 23125 2)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就扩大(或缩小)a×b倍。 ★例:6.25 × 0.3 = 18.75 扩大100倍扩大10倍扩大1000倍 625 × 3 = 18750 3)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缩小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缩小10倍缩小1000倍 6.25 × 0.3 = 1.875 4)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那么积的扩大或缩小就看a和b的大小,哪个大就顺从哪个。 ★例:625 × 3 = 1875 缩小100倍扩大10倍∵100>10∴是缩小。100÷10=10。所以缩小10倍 6.25 × 30 = 18 7.5 2、积不变规律: 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a 倍,另外一个因数缩小a倍,积不变。 ★例:扩大100倍

6.25×37=625×0.37 625×0.37=0.0625×3700 缩小100倍 3、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点,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4、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2)按整数乘法乘法法则计算出积 3)看积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 ★例:1.8×0.92按整数乘法计算时,1.8是一位小数,把它扩大10倍,看作18; 0.92是两位小数,把它扩大100倍,看作92,18×92=1656,这样积就扩大1000 倍,要得到原式1.8×0.92的积,就要把1656缩小1000倍,所以就从1656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即1.8×0.92=1.656。 5、计算结果发现小数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把0去掉。顺序不可调换。 6、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之和。 ★例:0.56 ×0.04 = 0.0224 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四位小数 7、小数点的位移规律: 把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把一个小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 数小数点的方法:1、数数字2、数间隔 8、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小数的乘除法(经典已经整理好的)

课题名称小数乘除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理解小数乘除法的原理及意义; 2.掌握小数乘除整数、小数的运算方法。 3.能区别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过程 小数乘除法 一、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知识点: 1.先将小数的小数点移位,将小数化成整数,再对整数乘整数进行运算,最后把运算结果向左移位,因数的小数部分有几位,就在积中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利用小数乘整数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例题:笔算下列算式: 3.3×5 0.56×13 1.682×26 0.0243×15 应用题: 1.某工厂为世博会生产木材,一根木材长21米,现把它锯成每段长4.2米的木材,每锯一段要5.2分钟,共用几分钟? 2.在一个正方形花坛周围放上花,每隔1.5米放一盆,共放12盆花,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知识点: 1.小数乘小数的算理与小数乘整数的算法类似,即将两个小数向右移动小数点后变成整数相乘,然后乘积再向左移动小数点位变成小数,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第二步: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从右往左算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第三步: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不足,再点上小数点。 2.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规律: 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0,那么: 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原来的数。 3.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例题:1.笔算下列算式 5.6×2.9 3.77×1.8 0.02×96 5.22×0.3

小数乘除法知识点及习题.doc

基本知识点:一个因数扩大 A 倍,另一个因数扩大 B 倍,积就扩大A×B 倍 1、在计算小数乘法时(1)算: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2)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3)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点: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要再前面用0补足(5)去: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化简的要化简 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反而要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基本练习: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能 化简的要化简1、根据8.76 ×4.5=39.42 写出下列几道题的结果。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首先看除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就根据商876×45= 0.876 ×0.45= 不变的规律,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使之变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3.942 ÷4.5= 394.2 ÷87.6= 重点是将商的小数点和现在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不尽的余数添2、两个数的商是10,被除数扩大了 2 倍,除数扩大了 4 倍,商是“0”继续除(一下子只能添一个0),哪一位不够商 1 就在那一位上 ()。 商0。 4、一个小数乘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此题可以根据商、除数、被除数的关系解决。被除数扩大 2 倍,商就扩大 2 倍,除数扩大 4 倍,商反而缩小 4 倍,所以商为10×2÷4=5 三位??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是0.64 ,这个小数是();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是4020,则原来的数是()。 三位??4、A÷B的商是 3.6 ,如果A扩大4 倍,B也扩大 4 倍,那么现在的商是 5、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运用运 ()。 算率可以使计算简便5、已知两个数的积是 3.56 ,如果把其中一个因数缩小100 倍,要使积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 a + (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法结合律:(a×b)×c= a ×(b×c)乘法分配律:(a+b) ×c= a ×c+b×c 连减的性质:a―b―c = a―(b+c) 连除的性质:a÷b÷c = a÷(b×c) 除法的性质:a÷c+b÷c=(a+b) ÷c 是35.6 ,另一个数的小数点应该向()移动()位。 此题可以这样思考:一个因数缩小100 倍,积就要缩小100倍,积就 变成了3.56 ÷100=0.0356,但现在积变成了35.6 ,和0.0356 比扩大 了1000倍,也就是说另一个因数要扩大1000倍,所以小数点要向右移3 位。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0.1 ,如果被除数扩大10 倍,除数扩大100 倍, a÷c-b ÷c=(a-b) ÷c 商是()。 6、当一个因数不为0时,另一个因数大于(小于)1,积就大于(小 7、两个因数的积是 1.72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 倍,另一个因数也扩 于)第一个因数。(一个因数乘一个大于 1 的数,积会越乘越大;乘大100 倍,则积是() 一个小于 1 的数,积会越乘越小。)8、两个因数的积是6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0 倍,A×(>1)(>)A A ×(<1)(<)A 积是() 7、当被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小于)1,商反而小于(大于)被其实解答以上这几个填空题,如果不能运用规律推导出结果,也可以 除数。(除以一个大于 1 的数,商反而越除越小;除以一个小于 1 的运用举例的方法推导出结果。 数,商反而越除越大。)9、简便计算: 8、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 2.5 ×3.2 ×12.5 6.3 ÷1.4 2.5 ×2.4 缩小)几倍。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上数学《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3、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

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 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 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欢被动的接受呢。看来计算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大脑。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总结 一、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列竖式时末位对齐。 2.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 3.点小数点(如果是小数乘整数,只看小数是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是小数乘小数,要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点小数点后,积的末尾有“0”要划掉。 二、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列竖式时:①先写除号,再写除数,最后写被除数。②写时要先看除数是不是整数,如果不是整数,先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 计算时:①先看整数部分够不够商“1”,不够商“1”要用0占位,再点上小数点。如果够商“1”,就往下除。②除数是几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再往后多看一位。 ③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要用0占位。④除的过程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⑤最后要检验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有没有对齐。 注意:一列二算三检验。 三、求近似数: 保留整数也就是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百分位,保留三位小数也就是精确到千分位。 方法:精确到哪一位,关键看后一位上的数,如果是0、1、2、3、4直接舍去,如果是5、6、7、8、9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 注意:求商的近似数时要除到比保留的位数多一位。 四、比较大小: 乘法: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除法: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注意:被除数不为0。 五、混合运算:1.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2.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3.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简便计算: 1.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 题型:连乘、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是125或25 2.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题型:(1)左----右和乘、差乘。 (2)右----左乘加乘、乘减乘、(特点:有相同的数或相似的数) 3.除法的性质 4.带符号搬家(同级运算) 六、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注意:循环小数有两书写形式:小数无限循环小数省略号形式:无限小数混循环小数循环节形式: 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数乘法”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六道河学区陡子峪明德小学鲁小龙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会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 3. 体验数学的现实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方法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 课前准备:双色笔白展板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口算 师:首先进行口算练习,请同学们准备好口算题卡,计时2分钟,开始! 口算纸出示: ×100= ÷10= 19÷100= ×100= ÷1000= 1÷100= ×1000= ÷100= ×100= ×10= ×100= ×1000= ×10= ×100= ÷10= 师:时间到!对子间互相交换题卡,用红笔评判。 师:请×××同学横着直接说一下答案。(老师看着大屏幕,保证答案正确) 生说答案,对子间互判。 师:判完后交换,组长统计一下本组全对的人数,其他同学马上改正。(同时进行,节省时间) 教师根据组长汇报在评价栏计分。 师:下课后组长把本组口算卡收齐,检查一下是否都改对了,然后再交给老师检查。 师:现在收好口算卡,坐好! 教学反思: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一定的提高,应加强学生的坐姿、书写习惯的培养。学

生修改后应该让他们再对一下答案。此环节也可以采用对子之间互考等形式。 二.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生:喜欢!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逛一逛超市,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超市场景,最后定格书中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物品它的价钱是多少 生抢答各种物品及价钱,每人说一种。 师:亮亮和妈妈也来到了超市。(示图) 师:亮亮想买3枝自动铅笔,你能帮他算算花多少钱吗课件展示。 温馨提示:先估一估,再用计算器进行验证,看看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开始! 教学反思: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读读题。 三、自学 1.独学 学生自己独立探索,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对学、群学 师:下面请对子同学、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期间教师巡视,小组同学交流完后,教师指定每组重点展示内容。 四、展示 1.各小组预展。 2.全班大展示。 组1:×3=(元) 2元×3=6元 2角×3=6角 6元-6角=5元4角 5元4角=元 生:我代表××组展示,亮亮买3支自动铅笔,每支元,也就是3个元,所以用×3。我们先把元看成2元,用2元×3=6元,2角×3=6角,6元-6角=5元4角,5元4角=元。展

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除法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一、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2、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3、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7、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8、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二、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2、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扩大(缩小)多少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商缩小(扩大)多少倍。 3、小数除法中的比大小: 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被除数≠0) 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被除数≠0) 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 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能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到小数计算中,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知识点与习题

姓名: 五年级数学一: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 数,求另个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①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 ③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 ④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 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⑤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例一:(1)97.6÷8 (2)5.4÷6 (3)511÷14 (4)306÷75 习题一:列竖式计算。 (1)6.78÷6 (2)43.4÷14 (3)6÷15 (4)8.4÷8

(2)除数是小数:①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数位不够时, 用0补足; ②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例二:(1)7.36÷3.2 (2)7.8÷0.12 习题二:列竖式计算。 (1)4.5÷0.04 (2)21÷2.8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例三:(1)0.34÷0.68=()÷68 (2)0.54÷18=()÷18 习题三:(1)4.32÷0.48=()÷48 (2)0.238÷0.34=()÷34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倍。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倍。 例四:(1)13.5÷30 = (2)180÷25= 13.5÷3 = 18÷25= 13.5÷0.3= 1.8÷25 习题四:(1)2.92÷2= (2)4.8÷8= 2.92÷20= 48÷8= 2.92÷200= 480÷8=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小数乘法》教学反思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的基础是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基础的,可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从整数乘法列竖式计算过渡到小数乘法的列竖式,理解好计算的算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观察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出几组口算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1)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2)一个乘数扩大(缩小)多少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或缩小它们倍数的乘积倍。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口头计算出0.3times;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然后再计算出2.6times;0.8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二、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85times;0.4时,受以前学过的整数乘法竖式和小数加减法竖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为了让学生理解,我就引导孩子思考在计算时我们是把它们看成整数进行计算,也就是计算85times;4,而85times;4列竖式的话应该怎么对齐?应该4和5对

齐,所以0.85times;0.4也应该把4和5对齐,也就是末尾对齐,这样讲过之后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为什么不把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其实就是整数乘法的延伸,用整数乘法算出后点小数点。后来学生在计算象12.7times;23、5.2times;0.64等题时,都能正确列出竖式进行计算了。 三、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在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旧知,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不足的是学生作业正确率不太高,计算性错误屡错屡犯。在以后还得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分析能力的培养。总之,在计算的课堂上,要多练习,计算不在多做,而是要精密,做一道会一道做一道对一道。每天练习,持之以恒,终会攻破难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