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练习(包含答案)

动能和势能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高空抛物是极不文明的行为,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大的

()

A. 重力势能

B. 弹性势能

C. 体积

D. 重力

2.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

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B.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C.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

D.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3.小明同学匀速从1楼走到4楼()

A. 动能与重力势能都不变

B. 动能与重力势能都变大

C. 动能变小,重力势能都变大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

4.现代农业利用喷药无人机喷洒农药,安全又高效。如图所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

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此过程中,喷药无人机的()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

小、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5.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A. 静止不动的课桌

B. 挂在树上的椰子

C. 拉长了的橡皮筋

D. 正在行驶的汽车

6.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

图象最接近的是()

A. B. C. D.

7.孔明灯俗称许愿灯.放孔明灯是我国的一种民俗文化.如图所

示,孔明灯在点燃后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忽略其质量的变化,则

孔明灯的()

A.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

B. 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

C. 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少

D. 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8.如图是运动员参加射箭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运动员将弓举起的过程对弓做功

B. 弓被拉的越弯产生的弹力越小

C. 弓被拉的越弯弹性势能越大

D. 箭被射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子弹能够轻易射穿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较大的()

A. 内能

B. 动能

C. 重力势能

D. 弹性势能

10.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架自行研制的C919大飞机在加速

升空的过程,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1.箭能被拉开的弓射出去,拉开的弓具有______ 能.打桩机举高的重锤能将桩打入

地下,举高的重锤具有______ 能.

12.“歼20”重型歼击机具有卓越的机动性,当它加速向下府冲时,它的动能

______,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少”)

13.将一支内有弹簧的圆珠笔向下按压(如图),放手后笔会向上弹起

一定高度.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重力势能______ ,弹簧的弹

性势能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1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跳

板发生了______,此时跳板具有______能。

15.鸽子和麻雀在空中飞行,如果它们具有的动能相等,那么鸽子比麻雀飞得______(

填“快”或“慢”);如果它们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那么鸽子比麻雀飞得

______(填“高”或“低”)。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6.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 的关系

(2)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__ (选填“A”或“B”)的动能,该动能是

由______ 能转化而来的.

(3)该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 (选

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4)若在实验中,由于木板较短,物体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

下,如何保证碰后物体B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_____ .

(5)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理

由是:______ .

(6)在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小明认为物体B应该尽量靠近斜面底部,小华认为

不需要,你认为说的有理,理由是:______ .

(7)此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_____ .

17.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阳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有关;

猜想②: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猜想③: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猜想④: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原长有关;

接下来,小阳首先选用弹簧、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个,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弹簧的原长l0/

cm

被压缩后弹簧

的长度l/cm

弹簧被压缩的

长度△l/cm

木块移动的距离

s/cm

1108211

2105515.5

(2)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于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

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_;(选填序号)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如果要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的变量有

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8.五?一小长假,小明一家驾车到梵净山旅游,发现高速公路旁

有如图所示的限速警告标志,请你从动能的角度解释下列问

题:

(1)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最高行驶速度进行限制?

(2)为什么在相同道路上行驶的不同车型会有不同的最高时

速限制?

(3)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采用哪些有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19.唐至德二年(757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史思明、蔡希德发

兵十万进攻太原,太原守将李光弼曾使用投石机击毙安史叛军十分之二三。.如图是一架投石机,试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投石机将巨石抛出后,巨石仍能继续向前飞行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以同样的速度抛出的巨石,击中目标后,比小的石块对目标的伤害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分析】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重力势能的掌握,了解其概念和影响因素,可顺利作出判断,难度不大。

【解答】

由题意可知,高空抛物现象之所以会造成危害,是因为物体被举高后具有了重力势能,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因此高空抛物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故选:A。

2.【答案】D

【解析】解:滑雪运动员从山顶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D。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3.【答案】D

【解析】解:小明同学匀速从1楼走到4楼,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据此做出判断.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只要影响因素发生了变化,能量才会发生变化,属基础题.

4.【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动能和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抓住质量变化是正确判断的前提。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无人机在农田上空的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均不变,但质量变小,所以无人机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解: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静止的课桌不具有动能;故A错误;

B、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挂在树上的椰子是静止的,不具有动能;故B 错误;

C、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拉长的橡皮筋不具有动能,具有弹性势能;故C错误;

D、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正在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故D正确.

故选D.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物体由于高度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弹性势能.

深入理解动能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向上运动,高度变大,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到达最高时速度为0,动能为0,排球在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变大,故动能先变小至0,然后再变大,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能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7.【答案】B

【解析】解:

孔明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升高,则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加.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根据高度的变化分析重力势能的变化,由速度的变化分析动能的变化.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掌握影响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因素,对于重力势能的变化,也可以根据重力做功情况判断.

8.【答案】B

【解析】解:

A、运动员将弓举起的过程中,有力作用在弓上,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A正确;

B、弓属于弹性物体,张弓射箭利用的是弓的弹性,弓被拉得越弯,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故B错误;

C、在弓的弹性限度内,弓的弹性势能与弓的形变有关,弓拉得越弯,弹性形变越大,弓的弹性势能越大,故C正确;

D、箭被射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故选:B。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

(2)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弓的弹性势能与弓的形变有关,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此题考查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弹力以及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关键是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力有距离不一定做功,力对物体做功,一定是在该力的

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要求学生判断子弹具有的能量是哪一种能量,这是个比较基本的题目,只需从几种能量的定义上来判断。

子弹能射穿靶子,是因为子弹具有能量,子弹具有哪种能量,要从能量的定义上来判断。

【解答】

子弹是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故子弹是具有动能,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C919大飞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上升,重力势能增大。

故选:C。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可从高度和速度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能量的转化。

11.【答案】弹性势;重力势

【解析】解:(1)拉开的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将箭射出;

(2)打桩机的重锤落下将桩打入地下,说明举高的重锤具有能量,它具有重力势能.故答案为:弹性势;重力势.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本题考查了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是一道基础题.

12.【答案】增大;减小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动能、重力势能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变化。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

“歼20”在空中加速向下俯冲时,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增大。高度不断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13.【答案】减小;增大

【解析】解:向下按笔的过程中,笔的高度降低,因此重力势能减小;同时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大,故其具有的弹性势能增大.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

重力势能和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弹性势能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结合影响因素的变化可做出判断.

知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解决该题的关键,属基础题.

14.【答案】弹性形变弹性势

【解析】解:(1)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使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2)由于跳板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

故答案为:弹性形变;弹性势。

力的作用效果之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弹性势能。本题以跳水运动为内容,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弹性势能的应用,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5.【答案】慢;低

【解析】解:(1)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麻雀比鸽子的质量小,如果它们的动能相等,麻雀的速度应该比鸽子的速度大,即鸽子飞得慢;

(2)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麻雀比鸽子的质量小,如果它们的重力势能相等,麻雀的高度应该比鸽子的高度大,即鸽子飞得低。

故答案为:慢;低。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了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中考的热点内容。

16.【答案】(1)速度;(2)A;重力势;(3)碰前A;高度;(4)降低A的高度;(5)不能;木块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6)物体A在相同的水平面上通过相同的距离时,消耗的机械能相同;(7)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

(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系,由于这一实验中只有一个物体A从斜面上滑下,质量不能改变,所以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该实验研究的主体是物体A,研究的是物体A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物体A在斜面上时,具有重力势能,在滑下的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该实验物体A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滑下与物体B碰撞时碰撞前A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物体在斜面上的高度改变的;

(4)若在实验中,物体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物体A的高度来减小物体A的速度,从而减小物体A的动能,减小对物体B做功的多少,减小物体A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保证碰后物体B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

(5)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多次让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控制了小球的速度相同,应改变物体A的质量.

若水平面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永远运动下去,木块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做功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所以铁球动能的大小就无法比较;(6)物体A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物体A在相同的水平面上通过相同的距离时,消耗的机械能相同,所以只要每次保持木块到斜面的距离相同即可;

(7)在该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的方法,即将小球动能的大小转换为其对木块做功的多少来比较,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

故答案为:(1)速度;(2)A;重力势;(3)碰前A;高度;(4)降低A的高度;(5)不能;木块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6)物体A在相同的水平面上通过相同的距离时,

消耗的机械能相同;(7)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1)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要利用控制变量法去研究;

(2)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被推动移动的距离体现的;小球从斜面上滚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实验中探究小球碰撞前的动能和小车碰撞前的速度的关系,所以物体的速度是指球车从斜面上静止滑下,与木块碰撞时,碰撞前小球的速度.小球的速度是通过改变高度来实现的;

(4)物体A速度的大小是通过改变物体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

(5)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比较铁球的动能大小,即比较木块通过的距离.由于木块永远运动,所以距离的大小无法比较,即动能就无法比较;

(6)物体A动能的大小是通过物体B被撞后移动的距离来体现的,据此进行分析;

(7)实验中把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该实验过程要采用了转换法;

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所以实验常用了控制变量法.

本题考查了两种物理学方法的使用:①由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远近来体现球的动能多少,是一种转换法;②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实验时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

17.【答案】(1)动;

(2)木块移动的距离;

(3)1;弹簧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相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不同,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

(4)弹簧的材料;弹簧的原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解析】解:(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动能;(2)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弹开距离的远近来反映的,木块被弹开的距离越远,说明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3)由表中数据可知,弹簧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相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不同,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所以可以验证猜想1: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有关;

(4)要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必须控制弹簧的材料、弹簧的原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均相同,改变弹簧的粗细.

故答案为:(1)动;(2)木块移动的距离;(3)1;弹簧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相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不同,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4)弹簧的材料;弹簧的原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

(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动能;

(2)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弹开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3)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表中数据确定探究的问题;

(4)要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必须选择粗细不同的弹簧进行实验.

本题为探究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分析实验能力、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了解与掌握,属于难题.

18.【答案】答:(1)机动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机动车具有的动能越大,机动车的动能越大,它能做的功就越多,发生交通事故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所以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要进行限制。

(2)由于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对质量较小的车,其允许的速度可大些;对质量较大的车,其允许的速度小一些。

(3)因为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所以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不要超速行

驶。

【解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进行限制,可用影响动能的因素分析,由于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对于质量较大的车,允许的速度就比质量较小的车的速度低。

本题综合考查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重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可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一道好题。

19.【答案】答:(1)投石机将巨石抛出后,巨石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仍继续向前飞行;

(2)速度相同的巨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能做的功越多,所以击中目标后对目标的伤害就越大。

【解析】(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均有惯性;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此题考查惯性、动能的影响因素,掌握惯性的定义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能和电势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1电势能和电势知识点总结 一、电势差:电势差等于电场中两点电势的差值。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就是该点相对于零势点的电势差。 (1)计算式 (2)单位:伏特(V) (3)电势差是标量。其正负表示大小。 二、电场力的功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一样,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注意:系统性、相对性 2.电势能的变化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1)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电势能。 (2)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3)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 (4)电场力做多少功,电荷电势能就变化多少。 (5)电势能是相对的,与零电势能面有关(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电势能规定为零。) (6)电势能是电荷和电场所共有的,具有系统性。 (7)电势能是标量。 3.电势能大小的确定

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三、电势 电势:置于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具有的电势能与其电量的比叫做该点的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试探电荷的正负及电量q均无关,只与电场中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故其可衡量电场的性质。 单位:伏特(V)标量 1.电势的相对性:某点电势的大小是相对于零点电势而言的。零电势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地面和无穷远为零势能面。 2.电势的固有性: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的大小是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放不放电荷及放什么电荷无关。 3.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负电势表示该处的电势比零电势处电势低.) 4.计算时EP,q,都带正负号。 5.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 6.与电势能的情况相似,应先确定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为零.(通常取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或大地的电势为零.) 三、等势面 1.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 ①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在同一等势面的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相交; ③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初中物理《动能与势能》优秀说课稿范例

初中物理《动能与势能》优秀说课稿范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动能与势能”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中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能量、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初步概念,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功”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今后 学习各种形式的能的起点,因此,引导组织学生学好,能为后续的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2、能力目标: (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概括物理规 律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利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 验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第四环节:知识延伸。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课后请同学们 搜集或到相关网站查找有关秦始皇的资料,下节课我们将进行一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史学习网站,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上浩瀚的信息来学习历史知识,倡导学 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 种途径。 (3)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二、说教法: 1、实例讲授法 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它比较抽象,所以在引入能量概念时,运用举 例法进行教学,并结合实例中共同存在着的“有做功的能力”这一因素,推出动能、势能 和机械能的概念。 2、实验探究法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决定动能、势能大 小的因素的教学则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 操作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交流讨论法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 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 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 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对于实验结论的正确与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科学性,则采用交流讨论法,让学生 相互交流实验情况形成共识,得出可靠的正确的实验结论,从中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 此外还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巩固本节的知识,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 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这 就要指导学生主动的根据实验逐项观察,逐项分析,再综合考察,综合分析,达到从实践 到认识上的飞跃。另外要学生充分利用教材“加油站”帮助理解,拓宽知识。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提问: 1、物理学上所说的功指的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是什么? (为引入能量概念以及能的单位的讲授做准备) (二)举例引题,建立能量、动能、势能等物理概念

高中物理重力势能

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 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 2、甲、已两车的额定功率之比是1:2,当两车以各自的额定功率行驶时,可判定(): A两车装的货物质量之比1:2 B在相同时间内,两车做功之比2:1 C两车行驰的速度比1:2 D速度相同时,两车的牵引力比1:2 3、(双选)竖直上抛一物体,物体又落回原处,已知空气阻力的大小正比于物体的速度()A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B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C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D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4、设飞机飞行中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飞机以速度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功率为P,则飞机以2V匀速飞行时,其发动机的功率为:() A 2P B 4P C 8P D 无法确定 5、关于重力势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的大小只由重物本身决定B.重力势能恒大于零 C.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D.重力势能实际上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6.(双选)关于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加 B. 在同一高度,将物体以初速度V 向不同的方向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物体所减 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相等 C.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用手托住一个物体匀速上举时,手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与物体所增加的重力势能之和 7、一实心的正方体铁块与一实心的正方体木块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铁块的重力势能大于木块的重力势能B铁块的重力势能等于木块的重力势能 C.铁块的重力势能小于木块的重力势能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8、离地面高度(不为零)相同的两物体甲和乙,已知M甲>M已,则(以地面为零势面)() A甲物体的势能大 B乙物体的势能大 C甲. 乙两物体的势能相等 D 不能判断 9、用绳子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H的高度时,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为() A MgH B HgH+MgaH C M(g-a)H D MgaH 10、沿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向上拉同一个物体到顶端,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坡度小,长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沿坡度长,粗糙程度大的斜面上升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D以上几种情况下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一样多 11、原来静止的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启动后就保持恒定的功率前进,在其后的一段较短的时间内(列车所受阻力恒定)() A列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列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列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列车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12、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运动中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小球从抛出点到再回到原抛出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A 0 B -fh C -2fh D -4fh

初中八年级(初二)物理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

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精解 1.动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用Ek表示。 2.动能的量度公式 (1)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 (3)从上式可知动能为标量,单位由m、v决定为焦耳。因为1[千克·米2/秒2]=1[千克·米/秒2][米]=1牛·米=1焦。 (4)物体的动能具有相对性,相对不同参考系物体动能不同,因而在同一问题中应选择同一参考系。一般物体速度都是对地球的。 (5)动能的变化量又叫动能增量,指的是未动能与初动能之差。ΔEk= 少。 (6)物体的动能与动量均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系,但表示的意义不同。动量表示运动效果,动能表示运动能量。且动量为矢量,动能为标量。它们之间的数值关系为P2=2mEk。 3.动能定理 (1)动能定理内容 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或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这就是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也可以说成: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少。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3)关于动能定理的理解 ①动能定理的计算为标量式,不能分方向,v为相对同一参考系的速度。 ②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若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由几个物体组成,则应按隔离法逐一对物体列动能定理方程。 ③以上两式(1)式用的较少。(1)式中要求求出F合,则应用矢量合成较复杂,力F都应为恒力方可求合力,且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物体受力保持不变。(2)式所要求的是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其中对力没做任何要求,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包括重力和弹力),既可以是变力也可以是恒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只要求出在作用过程中各力做功的多少正负即可。这也正是动能定理的优越性所在。 ④功和动能均为标量,但功有正负之分,在求未知功时,一般认为是正值。若求得为正值,说明该力做正功,负值则为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⑤应用动能定理时应注意动能定理的形式。即等式一边为W合,另一边为ΔEk。若将功与动能写在一边就可能成为其他规律的形式。如功能原理,能量守恒等。 ⑥若物体运动过程中包含几个不同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时;可以分段考虑,这样对初学者较易掌握,也可以看全过程为一整体来处理。 4.势能的概念 由于物体之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叫势能。由物体与地球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叫重力势能。势能都是物体系统所共同具有。物体的重力势能为物体和地球共同具有,习惯上说成某物体的势能。 5.重力势能的量度公式 (1)用EP表示势能,物体质量为m,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为: E P=mgh (2)重力势能为标量,单位为焦耳。 (3)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点的选取有关,选择不同零势点,物体势能不同。原则上设零势点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题中选题中最低点为零势能点。但人们往往关心的是势能的变化而不是势能本身。 (4)由于零势点的选取,势能有正负之分。若物体在零势面以上h米处,其重力势能为EP=mgh;若物体在零势能以下h米处时,其重力势能为EP=-mgh。势能的正负表明势能的大小。 (5)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少,物体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就增加,克服重力做多少功,物体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6.弹性势能的初步概念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一、功 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 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条件:. 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3公式:W=F S cos θ W ——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 ) F ——某力(要为恒力),单位为牛顿(N ) S ——物体运动的位移,一般为对地位移,单位为米(m ) θ——力与位移的夹角 4功是标量,但它有正功、负功。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可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当)2 ,0[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锐角,功为正;动力做功; 当2 πθ=时,即力与位移垂直功为零,力不做功; 当],2 (ππθ∈时,即力与位移成钝角,功为负,阻力做功; 5功是一个过程所对应的量,因此功是过程量。 6功仅与F 、S 、θ有关,与物体所受的其它外力、速度、加速度无关。 7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即W 总=W 1+W 2+…+Wn 或W 总= F 合Scos θ 8 合外力的功的求法: 方法1:先求出合外力,再利用W =Fl cos α求出合外力的功。 方法2:先求出各个分力的功,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所受各力功的代数和。

二、功率 1概念: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力(或物体)做功的快慢。 2公式:t W P =(平均功率) θυc o s F P =(平均功率或瞬时功率) 3单位:瓦特W 4分类: 额定功率: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最大输出功率 实际功率: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即发动机产生牵引力的功率,P 实≤P 额。 5分析汽车沿水平面行驶时各物理量的变化,采用的基本公式是P =Fv 和F-f = ma 6 应用: (1)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时,由υF P =(P 为机车输出功率,F 为机车牵引力,υ为机车前进速度)机车速度不断增加则牵引力不断减小,当牵引力f F =时,速度不再增大达到最大值max υ,则f P /max =υ。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在匀加速阶段汽车牵引力F 恒定为f ma +,速度不断增加汽车输出功率υF P =随之增加,当额定P P =时,F 开始减小但仍大于f 因 此机车速度继续增大,直至f F =时,汽车便达到最大速度max υ,则f P /max =υ。 三、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公式:mgh E P = h ——物体具参考面的竖直高度 3参考面 a 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称为参考面; b 选取:原则是任意选取,但通常以地面为参考面

专题高中物理E φ 电势能与位移关系 图像分析

如何根据?-x图像判断E的方向?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如何根据?-x图像判断E的大小?曲线的斜率大小代表场强的大小 根据上面两个判断基本可以画出电场的大致分布图。 1.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所示,图象关于y轴对称.x轴 上两点B、C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 Bx 、E C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E Bx 的大小大于E Cx 的大小 B.E Bx 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2.(多选)X轴上有两点电荷Q 1和Q 2 ,Q 1 和Q 2 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势高低如图曲线 所示(AP>PB),选无穷远处电势为0,从图中可以看出() A.Q 1电荷量一定大于Q 2 电荷量 B.Q 1和Q 2 一定同种电荷 C.P点电场强度是0 D.Q 1和Q 2 之间连线上各点电场方向都指向Q 2 练习 3.(多选)如图在x轴的﹣3a和3a两处分别固定两个电荷QA、QB,图中曲线是两电荷之间的电势φ与位置x之间的关系图象,图中x=a处为图线的最低点.线于在x=2a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正电点电荷,该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运动至x=a处时速度最大 B.两点电荷QA:QB=4:1 C.该电荷一定通过x=a处,但不能到达x=﹣a处 D.该电荷以O为中点做往复运动 1.A 2.ABD 3.AB

如何理解E-x图像中E>0,E<0的含义?可以根据E的正负,及规定的正方向判断电场线的方向,从而确定电势的高低。 如何理解E-x图像中面积的含义?根据微元法易知“面积=电势差”。 根据上面两个判断基本可以画出电场的大致分布图。 1.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 B.x 1和x 3 两点的电势相等 C.x 2和﹣x 2 两点的电势相等D.x 2 点的电势低于x 3 点的电势 2.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说法正确的是() A.O点的电势最低 B.X 2 点的电势最高 C.X 1和﹣X 1 两点的电势相等 D.把正电荷从X 1点移到X 3 点,电势能一直增加 E.该电场是等量负电荷从两电荷连线的中点沿中垂线向两侧外移形成的 练习 3.空间存在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线关于坐标原点对称,A、B是x轴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O点处电势为零 B.电子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C.电子在A、B两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电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的运动轨迹可能是曲线 1.C 2.C 3.B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学反思 为今后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八年级物理教师们对于两种电荷的教学需要哪些反思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中物理动能和势能教学反思,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电荷》这节课上完了,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现在心情仍在起浮之中。本节课给我的启示是很多的,可以说教学实践中又多了一次历练,收获很大,下面就我的感想总结如下: 自己从教五年了,“电荷摩擦起电”一节课以前用旧教材上过,自以为十分熟悉了,但在备课过程中,自己一遍遍地阅读研究教材,才发现新教材改了很多,把以前三节课的内容压缩成一节内容,而且把摩擦起电的原因的内容删掉了。这节课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第一节课,摩擦起电虽然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已经学过,但是在初中阶段有必要从头讲起。因为从电的发展史来看,人们首先得到的是静电知识,从电学系统来看,静电是电学的基本知识,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可以为以后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开个好头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如何上好这节课需要动一番脑筋,必须做到教学内容、实验、学生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尤其各部分知识的衔接和过度上要做到自然。 一个好的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而是教会方法,教师要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的习惯,以便把自己的教学理念更好地贯穿在教学之中。课上课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平时自己在教学中坚持得还好,课上显得比较轻松,学生学习效果也较好。让学生做实验探究时,教师要做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明白了,就无需老师再讲了。而我这节课中由于我校没有足够的实验器材,没能分组实验,只是做了演示实验,而且讲的较多,没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动手做实验去探究,这是以后要加以改进的地方。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必须处于辅助地位。在以往作课时自己做了些幻灯片,可使用后发现效果不好,好像为了放幻灯片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严重束缚了教学活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有时我们是不能预知的,这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是一个考验,按事先准备好的课件上课,感觉教师会被课件牵着走,影响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学的知识可

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 势能-课文知识点解析

动能 势能-课文知识点解析 和能的关系 一、能量 1.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2.形式: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能、内能、光能、化学能等.不同的运动形式对应于不同形式的能. 无论是微观的分子、电子,还是宏观的天体都在运动,因此,能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种形式的运动对应着相应形式的能,如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称为机械能. 二、能量的转化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总是守恒的. 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反之转化了多少能量就说明做了多少功. 功和能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焦(J ). 例如:人用手将皮球抛出. 在抛球的过程中,球获得了动能,同时人的化学能减小,而且球增加的动能和人减少的化学能在量值上是相等的. 知识链接 通过对能量的理 解进一步明确,由于物体运动而具有的能 是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是重 力势能、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 为弹性势能,而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为以后学习机械能守恒打下基础. 全析提示 能量是状态量,是由物体的状态决定 的,能量是标量. 要点提炼 功和能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但功和能有本质的区 别,功是反映物体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能量变化多少的物理 量.是一个过程量;能是用来反映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处于 | |E ??? ?→?人对球做功

一定运动状态(如速 度和相对位置)的物 体就有一定的能量. 1.对皮球来说,人对球做的是正功∣ΔE∣,其能量增加∣Δ E∣. 2.对人来讲,球对人做的是负功∣ΔE∣,所以其能量减少∣ ΔE∣. 3.对于相互作用的人和球来讲,其总能量是守恒的. 可见,做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 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概括地说,功是能量转化的标志和量度. 动能(kinetic energy) 一、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二、公式E k = 2 1mv2,即物体的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 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三、动能的单位 与功的单位相同,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因为 1 kg·m2/s2=1 N·m=1 J 动能也是标量.因为速度的数值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故对不同的参考系,物体动能值不同,如不特别说明,通常选地面为参考系计算动能. 讨论与交流: 我的推导过程: 构建情景 一个质量为m、初速度为v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因受摩擦阻力f的作用,运动一段位移s后静止下来.(如图4-2-1)思维拓展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小,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全析提示 v是瞬时速度,故动能是状态量,当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时,物体的动能便有确定值. 要点提炼 动能的数值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动能和势能》同步测试.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制作整理 《动能和势能》同步测试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董慧玲 一、选择题 1.关于弹性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泥的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B.弹簧的弹性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C.弹簧越长,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D.对于给定的弹簧来说,它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答案:D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了弹性形变,若此物体发生的是塑性形变,则此物体不具有弹性势能,A错。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D正确。弹簧有弹性而没有发生形变,则不会有弹性势能。同样弹簧很长而没有发生形变,也不会有弹性势能。B、C错误。 2.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被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C.质量相等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D.质量相等的物体,速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答案:C 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有没有被举高,若被举高了,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如果被举的高度不大,重力势能不一定大,A错。被举得高的物体,如果质量较小,重力势能不一定大,B错。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速度无关,D错。 3.(2013年临沂中考题)人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在这过程中()A.人和车的动能保持不变 B.人和车的动能增大

C.人和车的动能减小 D.人和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答案:B 解析:动能的大小既与速度有关,也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除与物体所在的高度有关,还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被举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人骑自行车下坡时,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快,动能增大。下坡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4.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 A.增大动能B.增大势能C.增大惯性D.减小阻力 答案:A 解析:物体的动能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两个因素决定,并且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汽车上坡前,加大油门,可以提高汽车的速度,增大车的动能;上坡时,汽车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越大、转化的重力势能越大,这样更有利于爬坡,故A正确、B错;质量是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而汽车的质量不变,所以其惯性不变,故C 错;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汽车所受阻力不变,故D错。 5.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重力势能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D 解析:由于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质量和速度都没发生变化,故动能不变;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6.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头物资,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析版汇编

高中物理动能与动能定理解析版汇编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动能与动能定理 1.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游戏装置,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在 A 点用一弹射装置可 将静止的小滑块以 v 0水平速度弹射出去,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 B 点后,进入半径 R =0.3m 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运行一周后自 B 点向 C 点运动,C 点右侧有一陷阱,C 、D 两点的竖 直高度差 h =0.2m ,水平距离 s =0.6m ,水平轨道 AB 长为 L 1=1m ,BC 长为 L 2 =2.6m ,小滑块与 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5,重力加速度 g =10m/s 2. (1)若小滑块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滑块在 A 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 (2)若游戏规则为小滑块沿着圆形轨道运行一周离开圆形轨道后只要不掉进陷阱即为胜出,求小滑块在 A 点弹射出的速度大小的范围. 【答案】(1)(2)5m/s≤v A ≤6m/s 和v A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小滑块恰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 由B 到最高点2211 222 B mv mgR mv =+ 由A 到B : 解得A 点的速度为 (2)若小滑块刚好停在C 处,则: 解得A 点的速度为 若小滑块停在BC 段,应满足3/4/A m s v m s ≤≤ 若小滑块能通过C 点并恰好越过壕沟,则有2 12 h gt = c s v t = 解得

所以初速度的范围为3/4/A m s v m s ≤≤和5/A v m s ≥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AB 与竖直光滑半圆轨道AC 平滑连接,C 点切线水平,长为L =4m 的粗糙水平传送带BD 与平台无缝对接。质量分别为m 1=0.3kg 和m 2=1kg 两个小物体中间有一被压缩的轻质弹簧,用细绳将它们连接。已知传送带以v 0=1.5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0.15.某时剪断细绳,小物体m 1向左运动,m 2向右运动速度大小为v 2=3m/s ,g 取10m/s 2.求: (1)剪断细绳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2)从小物体m 2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滑离传送带的过程中,为了维持传送带匀速运动,电动机需对传送带多提供的电能E (3)为了让小物体m 1从C 点水平飞出后落至AB 平面的水平位移最大,竖直光滑半圆轨道AC 的半径R 和小物体m 1平抛的最大水平位移x 的大小。 【答案】(1)19.5J(2)6.75J(3)R =1.25m 时水平位移最大为x =5m 【解析】 【详解】 (1)对m 1和m 2弹开过程,取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0=m 1v 1-m 2v 2 解得 v 1=10m/s 剪断细绳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2112211 22 p E m v m v = + 解得 E p =19.5J (2)设m 2向右减速运动的最大距离为x ,由动能定理得: -μm 2gx =0-1 2 m 2v 22 解得 x =3m <L =4m 则m 2先向右减速至速度为零,向左加速至速度为v 0=1.5m/s ,然后向左匀速运动,直至离开传送带。 设小物体m 2滑上传送带到第一次滑离传送带的所用时间为t 。取向左为正方向。 根据动量定理得: μm 2gt =m 2v 0-(-m 2v 2)

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 教案

电势能和电势 倘若把一个静止的试探电荷放入电场中,他将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作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得一定的速度,试探电荷的动能增加了。我们知道,这是静电力做功的结果,而功又是能转化的量度,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是什么能转化为试探电荷的动能?这个能具有什么特点?它还可以引申出与它紧密相关哪些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具有怎样的性质?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板书:电势能和电势) 一、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让试探电荷q在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沿几条不同路径从A 点运动到B点,我们来计算这几种情况下静电力对电荷所做的功。 W=F|AB|=qE|AB| W=F|AB|cosθ=qE|AM| W=W1+W2+W3+… 其中F=qE,结果都一样即:W=qEL AM =qE|AB|cos 结论: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二、电势能

力做功只与物体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的事例在物理中有哪些呢?(移动物体时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 特征或性 质 静电场重力场 a 对场中的电荷有力的 作用对场中的物体有力的 作用 b 用比值“F/q”表示场 的强弱用比值“F/m”表示场 的强弱 可见,静电场与重力场有某些特征是相似的。同一物体在地面附近的同一位置具有确定的重力势能。静电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那是否也就能建立电势能的概念呢?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电势能。电势能用E p表示。 2.讨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重力做的正功等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用公式表示为W AB=E pA-E pB=-ΔE p。那么静电力做的正功也等于减少的电势能吗?克服静电力做的功也等于增加的电势能吗?用公式表示也是W AB=E pA-E pB=-ΔE p吗? 根据动能定理,W AB=E kB-E kA=ΔEk。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少的电势能,E kB-E kA=E pA-E pB,所以W AB=E pA-E pB=-ΔEp。

初二物理动能和势能教案

第四节动能和势能——动能教学实录 【设计理念】 本节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写的《探索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以动能和影响动能的因素为线索,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把势能作为学生课后学习探究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采用集体思考、讨论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着和参与者,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教材分析】 2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实录】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多媒体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说明:从生活到物理,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能的定义和单位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看谁知道的最多。 生:光能、电能、热能、声能、太阳能、风能…… 师:同学们知道的能量可真不少。下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四个情景。(多媒体播放课件:流水推动水磨转动,风推帆船、吹动风车,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流水、风、子弹、汽车是否具有能量?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它们都是运动的。 师:根据它们的特点,大家认为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叫动能。 师:好,就叫它动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能。(板书课题:动能)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给动能下一个定义? 生:讨论并给出定义。 师:(板书: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除了刚才的四个物体,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动能?请讨论回答。 生:讨论并举例。如奔驰的骏马、飞行的小鸟、游动的鱼、地球、月亮…… (说明:此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师:指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并指出动能的单位。(板书:2.动能的单位:焦耳。)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师:请同学们看第90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与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动能与势能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动能与势能 达标练习 1、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速度 B. 合外力 C. 加速度 D. 动能 2、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B.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C. 地球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 D. 重力做功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3、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为50J ,则( ) A. 重力做功为50J B.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了50J C. 物体的动能一定减少了50J D. 重力做了50J 的负功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能的增加量1K E ?和2K E ?的关系是( ) A. 1K E ?=2K E ? B. 1K E ?>2K E ? C. 1K E ?<2K E ? D. 无法确定 5、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 。则它在前t/2通过的位移和后t/2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在t/2时刻的动能根t 时刻的动能之比为 。 巩固与提高 1、 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如果精力时间t 使物体或的动能K E ,为了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获得的动能为2K E ,则应采取以下何种措施( ) A. 保持F 不变,而使物体运动的位移加倍

1 2 m 1 m 2 k 1 k 2 B. 保持F 不变,而使物体运动的时间加倍 C. 使力F 加倍,但保持作用时间不变 D. 使力F 减半而使物体的运动时间加倍 2、 物体从某一高处自由落下,落到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上,在A 处,物体开始跟弹簧接触, 到B 处物体的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A 下降到 B 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 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逐渐减小 3、 如图所示,倔强系数为k 1的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均为m 的物块1、 2拴接,倔强系数为k 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物块2拴接,下端压在桌面上 (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施力将物块1缓慢地竖直上提, 直到下面那个弹簧的下端刚脱离桌面。在此过程中,物块2的重力势能 增加_________,物块1的重力势能增加了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D 2.ABD 3.BD 4.C 5.1:3 1:4 巩固与提高: 1 .A 2、CD 3、222/2k g m ()21212 2/2k k k k g m +

高中物理电势能和电势-练习与解析

电势能和电势-练习与解析 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是() A.沿电场线的指向,场强一定越来越小 B.沿电场线的指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 C.沿电场线方向移动电荷,电势能逐渐减少 D.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一定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移动 答案:B 2.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 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 C.电势降低的方向,一定是电场强度的方向 D.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一簇彼此平行的平面 答案:D 3.两个带异种点电荷的物体间的距离增大一些时() A.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B.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C.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少 D.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答案:B 4.如图1-4-3所示,O为两个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点,P为连线中垂线上的一点,比较O、P两点的电势和场强大小() 图1-4-3 A.φO=φp,E O>E p B.φO=φp,E O=E p C.φO>φp,E O=E p D.φO=φp,E OφB,场强E A>E B B.电势φA>φB,场强E A

C.将+q 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负功 D.将-q 分别放在A 、B 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E A >E B 答案:B 能力提高 图1-4-5 7.如图1-4-5所示,图中实线表示一匀强电场的电场线,一带负电荷的粒子射入电场,虚线是它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若粒子受重力不计,那么正确的判断是( ) A.电场线方向向下 B.粒子一定从a 点运动到b 点 C.a 点电势比b 点电势高 D.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答案:D 图1-4-6 8.(2004年全国)如图1-4-6所示,一绝缘细杆的两端各固定着一个小球,两小球带有等量异号的电荷,处于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开始时,细杆与电场方向垂直,即在图中Ⅰ所示的位置;接着使细杆绕其中心转过90°,到达图中Ⅱ所示的位置;最后,使细杆移到图中Ⅲ所示的位置.以W 1表示细杆由位置Ⅰ到位置Ⅱ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W 2表示细杆由位置Ⅱ到位置Ⅲ过程中电场力对两小球所做的功,则有( ) A.W 1=0,W 2≠0 B.W 1=0,W 2=0 C.W 1≠0,W 2=0 D.W 1≠0,W 2≠0 答案:C 9.在某一电场中的A 点,单位正电荷具有的电势能是5 J,则该点电势为_________V;若在A 点放入单位负电荷,则A 点电势为________V;若在A 点不放入电荷,则A 点的电势为________V . 答案:5 5 5 10.A 、B 两带电小球,A 固定不动,B 的质量为m,在库仑力作用下,B 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初始时,A 、B 间的距离为d,B 的加速度为a,经过一段时间后,B 的加速度为 4 a ,此时A 、B 间距应为多少?已知此时B 的速度为v,则在此过程中电势能的减少量为多少? 解析:本题是以电荷间相互作用为背景的力学问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当距离为d 时,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1d q q k =ma ① 当距离为x 时,用同样方法列式 221x q q k =m(41a) ② 解①②两式得:x=2d.

物理动能公式 八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课件

物理动能公式八年级物理动能和势能课件【--教学工作总结】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物理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教材及课程分析: 《动能和势能》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一章第三节内容。本节的知识包括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授课时间为一课时。本节教学以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大量自然现象及生活实例,让学生去想、去做、去表达、去领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能量的存在,理解动能和势能,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能量的引路石,对整个初中关于能量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的状态中,通过直观的实践、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和力求创新的教学思想。 学情分析: 1.在前一段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对“功”“能量“这一词眼已不间断地有所认识,这是学生学习动能和势能的认识基础; 2.学生对生活现象当中蕴含的一些物理知识颇有兴趣,这是学生学好本课知识的兴趣基础; 3.学生已具备了物理实验探究意识及方法,乐于运用身边的器材来设计实验来探究其中的物理道理,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意识,为教师课堂上的顺利指导奠定了基础; 4.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分组探究时要注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合理搭配,做好分工与合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能量的概念。 (2)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能量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 用,做到学以致用,增强学习物理的主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养成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及人相处,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例理解动能的初步概念,探究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难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