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蒲河九年制学校

七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年级:七年级

学期:第一学期

教师:唐志康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及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单元考试,七年级参加考试学生67人,其中最高分80分,最低分6.5分,平均分42..26分,及格11人,及格率为16.41%.

这次单元测试成绩很不理想,但却真实的反映了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70分以上只有3人,60到70分之间有8人。40到60之间有28人,这部分人有潜力可挖。而40分以下的28人,要想提高,确实难度较大。通过这次单元考试,让我看出了七年级的数学存在的问题。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满分100的总成绩,80分以上只有1人,40分以下有28人。而且学习差的大多是平时不爱交作业的。因此要提高质量,就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七年级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三个大题,分为选择、填空、解答,共计有23个小题。

1、基本题的分值占65%,以基本题为主。突出了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2、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发展性。

3、形式活泼多样,知识点覆盖面广。在考查内容上对本章各个层面数学知识均有所涉及,突出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如第3、5、18、20、21、23等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适宜不

同层次的学生能充分发挥其水平。

三、试卷分析

1、试卷基本情况

试卷基本统计量

说明:60分及其以上为及格,85分及其以上为优秀.

2、答题分析

从两个班学生答题情况看,基本题的得分情况较好.选择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第3题数轴上点的移动变化的题意不理解,第9题中绝对值的概念理解不够,第10题中数轴与有理数乘法理解有误,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如12题不会求异号两数相加的加法,16题“一个整数的倒数与这个数的相反数的和等于0,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多少”,不理解题意。解答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如17题学生画出数轴,在数轴上找出要求标注的点后,不按要求把数字标在上面;不会求这些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不理解相反数的和为0,互为倒数的积为1,所以不会代入求值。19题一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进行计算。20题不理解扑克牌的阴影与方块表示的意思,导致错误。21题此种类型讲过多遍,但学生还是不理解题意,不会模仿。22题求营业额时,不会用绝对值求汽车的行驶路程,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了错误,23题不会正确分析题意,探究其中的规律。

四、对今后数学教学的一些设想

1、抓好基础,搞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

注重对支撑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才能为学生能力提高创造条件。因此,教师的平时教学要依照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是要搞好数学核心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定理、公式、法则等等)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这些基础知识的本身的教学,而且要揭示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把握蕴涵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2、关心数学“学困生”

从试卷分析中,发现“低分段”的学生比例很高,这些学生对容易的基本题也不会做,说明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从而成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一大“累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认真反思。

(1)抓好数学概念的入门教学,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不懂”是他们最难过的门槛,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加强数学概念教学,既可以帮助“学困生”加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起到“治本”的效果。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本次测试中3、9、16、19、20、21、23题都是由于学生不理解题意造成的。

教学概念要寻根求源。因为几乎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一个数学问题的背景,让“学困生”了解问题来龙去脉;具体到抽象、

以旧引新引入新概念,用置换或改变条件的方法引入新概念。让他们了解数学概念之间联系与对立,减少概念之间的混淆。

让“学困生”用准确的语言讲述概念。通过语言对“学困生”有组织、有系统的训练,重视引导“学困生”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的理解,逐字逐句地推敲,如分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数学概念。

(2)针对“学困生”的“双基”的教学

七年级两个班67人中,40分以下共有28人,“学困生”多,对教学带来许多不变,因此,抓好“学困生”的教学是我教学的关键。“学困生”苦于缺乏学习的基础,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缺乏。数学知识可以分为思辨性的和程序性的两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有耐心而且有方法去引导、讲解,让他们渐进领悟,对于他们在接受稍微复杂一点数学问题时,其主要知识点要经过与它配套知识点的连接,成为一条“知识链”,学困生“知识链”的“缺环”太多,今后我在教学中要细心观察,教学中及时补缺,使学困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得以连续。

(3)要给“学困生”多一些体验学习数学快乐的机会

数学教材中大量的“观察、思考、探究”等自主性学习活动,今后我要通过鼓励、关心和个别辅导,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其中,对他们“点滴”成功方面,都给予及时表扬,让他们拥有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其中有许多是难度不大的数学活动,容易获得“成功”,这些“成功”有

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理解,力争实现让更多学困生由“困学”向“愿学”的转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精选模拟 一、选择题 1.如图,实数﹣3、x 、3、y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M 、N 、P 、Q ,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小的数对应的点是(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2.若34(0)x y y =≠,则( ) A .34y 0x += B .8-6y=0x C .3+4x y y x =+ D . 43 x y = 3.一个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则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 B . C . D . 4.已知线段AB a ,,,C D E 分别是,,AB BC AD 的中点,分别以点,,C D E 为圆心, ,,CB DB EA 为半径作圆得如图所示的图案,则图中三个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之和为( ) A .9a π B .8a π C .98 a π D .94 a π 5.观察下列图形,第一个图2条直线相交最多有1个交点,第二个图3条直线相交最多有3个交点,第三个图4条直线相交最多有6个交点,…,像这样,则20条直线相交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A .171 B .190 C .210 D .380 6.将图中的叶子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A . B . C . D . 7.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 B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 C .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 D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 8.已知:有公共端点的四条射线OA ,OB ,OC ,OD ,若点()1P O ,2P ,3 P ?,如图所示排列,根据这个规律,点2014P 落在( ) A .射线OA 上 B .射线OB 上 C .射线OC 上 D .射线OD 上 9.已知线段 AB =10cm ,直线 AB 上有一点 C ,且 BC =4cm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 AM 的长( ) A .7cm B .3cm C .3cm 或 7cm D .7cm 或 9cm 10.计算:31﹣1=2,32﹣1=8,33﹣1=26,34﹣1=80,35﹣1=242,…,归纳各计算结果中的个位数字的规律,猜测32018﹣1的个位数字是( ) A .2 B .8 C .6 D .0 11.如图,∠ABC=∠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归纳 一动点问题的应用 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C=16,AB=DC=12,点P 和点Q分别是两个运动的点.动点P从A点出发,沿线段AB,BC 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动点Q从B点出发,沿线段BC向C点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Q同时出发,从两点出发时开始计时,设运动的时间是t(秒). (1)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下面线段的长度; 当点P在AB上运动时,AP=_________;PB=_________;当点P运动到BC上时,PB=_________;PC=_________;(2)当点P在AB上运动时,t为何值时,线段PB与线段BQ的长度相等 (3)当t为何值时,动点P与动点Q在BC边上重合 2.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2)2=0(1)求线段AB的长;(2)如图1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1/2x-5的根,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1/2BC+AB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2,若P点是B点右侧一点,PA的中点为M,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当P在B的右侧运动时,有两个结论:①PM-3/4BN的值不变;②1/2PM+3/4BN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判断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3.已知多项式中,含字母的项的系数为a,多项式的次数为b,常数项为c.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1)求a、b、c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A、B、C; (2)若甲、乙、丙三个动点分别从A、B、C三点同时出发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它 们的速度分别是,2,(单位长度/秒),当乙追上丙时,乙是否追上了甲为什么? (3)在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到A、B、C的距离和等于10若存在,请直接指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已知在纸面上有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五年级数学各单元试卷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张祠小学周玉平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从题量和时间安排上来说题量不是很大. 所考内容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本试卷基本上能够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够通过此次测试从中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以改进教学方法。 本次考试的成绩:全班41人全部参加,最高分96分;90分以上6人;80—89分13人;70—79分11人;60—69分7人;60分以下4人;最低分27分;总分3100分;平均分75.6分。成绩不太理想。 本试卷共七道大题。 第一大题;填空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这道题掌握得还不错,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做这道题。 第二大题:判断题 此题中4小题,考查学生对对称轴和轴对称概念的理解。有个别的学生弄不明白了,混淆了。 第三大题:选择题。考查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和旋转图形的掌握情况.学生大体上掌握的比较好。 第四大题:数图形的对称轴。考查了学生对画图中对称轴的判断能力。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答题。 第五大题: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简便方法的运用。只有几个学生最后一小题没用简便方法,错误不多。 第六大题:看图回答问题。 此题以课本基础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图形的变换掌握情况,涉及到旋转和平移。这道题错误相对较多,主要是理解能力不强。 第七大题:动手操作题。第1小题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此题错误较多,主要是没有找好对称点,因此不能正确地画出轴对称图形。第2小题是画出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这题错误更多主要是现在的方向和读数不对,以后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2.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若要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则分配几人生产螺栓?设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21826x x =- B .()181226x x =- C .()2181226x x ?=- D .()2121826x x ?=- 3.如图,已知,,A O B 在一条直线上,1∠是锐角,则1∠的余角是( ) A .1 212∠-∠ B .132122 ∠-∠ C .1 2()12 ∠-∠ D .21∠-∠ 4.将方程35 32 x x -- =去分母得( ) A .3352x x --= B .3352x x -+= C .6352x x -+= D .6352x x --= 5.如图, OA ⊥OC ,OB ⊥OD ,①∠AOB=∠COD ;②∠BOC+∠AOD=180°;③∠AOB+∠COD=90°;④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6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几个(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单位:cm ).小颖将梯

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如果设长方形的长为xcm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 A .2(x+10)=10×4+6×2 B .2(x+10)=10×3+6×2 C .2x+10=10×4+6×2 D .2(x+10)=10×2+6×2 7.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 .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 B .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 C .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 D .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 8.如图,能判定直线a ∥b 的条件是( ) A .∠2+∠4=180° B .∠3=∠4 C .∠1+∠4=90° D .∠1=∠4 9.若ab+c B .a-c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单元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F,G分别在边AB,DA,BC上,将三角形AEF沿EF翻折,点A落在点处,将三角形EBG沿EG翻折,点B落在点处. (1)点E,,共线时,如图,求的度数; (2)点E,,不共线时,如图,设,,请分别写出、满足的数量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如图中,由翻折得: , (2)解:如图,结论: . 理由:如图中,由翻折得: , 如图,结论:, 理由: , , . 【解析】【分析】(1)根据翻折不变性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翻折不变性得到:,根据分别列等式可得图和的结论即可. 2.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2a+4|+|b-6|=0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 (3)若在原点O处放一个挡板,一个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 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答案】(1)解:因为, 所以2a+4=0,b-6=0, 所以a=?2,b=6; 所以AB的距离=|b?a|=8; (2)解:设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为c. 因为AC=2BC, 所以|c?a|=2|c?b|,即|c+2|=2|c?6|. 因为AC=2BC>BC, 所以点C不可能在BA的延长线上,则C点可能在线段AB上和线段AB的延长线上. ①当C点在线段AB上时,则有?26, 得c+2=2(c?6),解得c=14. 故当AC=2BC时,c= 或c=14; (3)解:①因为甲球运动的路程为:1×t=t,OA=2, 所以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2; 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 (Ⅰ)当0?t?3时,乙球从点B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 因为OB=6,乙球运动的路程为:2×t=2t, 所以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6?2t; (Ⅱ)当t>3时,乙球从原点O处开始一直向右运动, 此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t?6; ②当03时,得t+2=2t?6, 解得t=8. 故当t= 秒或t=8秒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试卷分析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试卷分析本次测试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主要做法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一)学生卷面反馈。 1.基础知识部分学生做得的十分理想,特别是大数的读写,可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抓的稳、准、实,对学生应掌握的知识训练的到位。学生的进步特别快,这与平时练的多要求高有关。大多数学生对本册容易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仅有少数学生出现问题。学生在三年级的计算能力比较差,乘法列竖式不会写,除法当作乘法列竖式,也不会试商,我们要要求学生计算做到“一步一回头”,不要到头来算总账。

2.填空这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大部分发挥正常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与平时的课堂训练是分不开的。 (二)今后的教学方向。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个别学生在一些比较简单的填空题、判断中出现问题,并不是他们都是真的不会,而是有的学生不够细心,比较浮躁,这是各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工整、独立检查等一些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测试我们发现看似简单的问题,不少学生做错,特别是计算题,我们有时也埋怨学生,但静下心来想一想,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我们对学上把握度上出了偏差,过高的估计了学上的能力,这是我们教学上的弱点,今后我们一定想办法克服这一毛病。 3.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4.平时练习时要有针对性,不要让学生泛泛做题,力争做到优生吃好,一般学生吃饱,学困生吃了,既不浪费时间,又收到良好效果。

2017数学试卷分析

2017数学试卷分析

2017年小学毕业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毕业质量检测试题命题强调对教材的尊重,本试卷中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小学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了六年级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等情况,考查了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思考能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空间观察能力,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开放性和发展性。试题的知识板块的结构分配大体均衡,题型丰富,主要考查题型有基本的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含口算、简便计算、解方程、解比例、阴影部分面积计算等)、操作题、应用题等题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试题的兴趣。试题内容突出了灵活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大部分的题目含有两个及以上的知识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试题突出了数学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总体情况:试题具有一定的思维性,内容覆盖面大,全面考察学生能力,初看难度适中,但信息量大,内容多,是一份相当有分量的考卷。 二、卷面分析 本次共抽取150份试卷作分析,其中县城学校70份(柔小30份,二小30份,实验小学10份)基层学校80份。抽样分析认为:

第一至三大题中,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一、二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1.填空题,分值19.5分。得满分的没有,10至18.5分的118人, 10分以下的32人。本题内容涉及小学阶段各知识,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综合型。从试卷上可以看出,第5、8、9、11、16、20小题,这些题都有一定的难度,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又综合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第5题部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斜边,高,底之间的关系和面积计算没有掌握而导致失分,说明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第8题部分学生不会辨析题意,不会联系实际合理安排时间。第9题是“鸡兔同笼”的变形,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对题和错题之间的相差分值,学习方法太单一,对知识的变通不够,导致失分。第11题有的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可以先找到相同瓶数的差价,然后用盈利的钱数求出差价的个数进而计算出需售出的瓶数,看到难题就怯场,缺乏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6题有的学生不明白对折3次分成几段,还有忽略了单位的换算,说明了学生严重缺乏动手操作能力,读题不仔细,不注意细节。第20题学生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关系,可是用百分比表示还存在先找标准量的问题,可见平时对百分率的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熟悉的应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2、判断题,分值7分。满分率12%,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概念、定义、公式是否理解以及能否准确运用,考查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缜密性。如第3小题,学生对分数、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不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 1.2020 -的倒数是() A. 1 2020 B. 1 2020 -C.2020 D.2020 - 2.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全线通车,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被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大桥总长度55000米.数字5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55×103B.5.5×104C.0.55×105D.5.5×103 3.如图是一个由正方体和一个正四棱锥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主视图是() A.B.C.D. 4.正方体展开后,不能得到的展开图是() A.B.C. D. 5.如图,从位置P到直线公路MN有四条小道,其中路程最短的是() A.PA B.PB C.PC D.PD 6.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P,N,Q,若点M,N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

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 ) A .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7.已知|a ﹣2|+(b+3)2=0,则下列式子值最小是( ) A .a+b B .a ﹣b C .b a D .ab 8.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设AC BC a +=,则MN 的长度是( ) A .2a B .a C .12a D .14 a 9.商家常将单价不同的A B 、两种糖混合成“什锦糖”出售,记“什锦糖”的单价为: A B 、两种糖的总价与A B 、两种糖的总质量的比。现有A 种糖的单价40元/千克,B 种糖的单价30元/千克;将2千克A 种糖和3千克B 种糖混合,则“什锦糖”的单价为( ) A .40元/千克 B .34元/千克 C .30元/千克 D .45元/千克 10.在灯塔O 处观测到轮船A 位于北偏西54?的方向,同时轮船B 在东偏南75?的方向,那么AOB ∠的大小为( ) 2∠ A .69? B .111? C .141? D .159? 11.如图,在ABC ?中,BD AC ⊥于D ,EF AC ⊥于F ,且CDG A ∠=∠,则1∠与的数量关系为( ) A .21∠=∠ B .231∠=∠ C .2190∠-∠=? D .12180∠+∠=? 12.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32126392106103109=?+?+?+,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到10个数码(也叫数字):0,1,2,3,4,5,6,7,8,9.计算机中常用的十六进制是逢16进1的计数制,采用数字0~9和字母~A F 共16个计数符号,这些符号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一章检测题 姓名: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A.增加14%B.增加6%C.减少6%D.减少26% 2.有理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a、-a、b、-b的大小关系是() A.-b>a>-a>b B.a>-a>b>-b C.b>a>-b>-a D.-b<a<-a<b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③一个整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④一个分数不是正的,就是负的. A.1B.2C.3D.4 4.(2014,江西)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B.0C.-2D.2 5.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a+b<0B.a+b>0 C.a-b=0D.a-b>0 6.在-5,-,-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212B.-C.-0.01D.-5 7.(2014,福州)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是110000千米/时,将11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1×104B.1.1×105C.1.1×104D.0.11×106 8.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0.05019分别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A.0.1(精确到0.1)B.0.05(精确到百分位) C.0.05(精确到千分位)D.0.0502(精确到0.0001) 9.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单元试卷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主要以基础知识为重要内容,难易相结合,试卷都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二、试卷分析 一年级共有39人参加考试,其等级如下: 第一题:连一连。此大题共有个小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好,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但是个别学困生做的仍不好。例如;王云、杨杰、雷应山仍出错。 第二题:圈一圈,部分学生由于忙乱没有查清个数错填,还有个别学生速度太慢跟不上,不去理解、分析马马虎虎,不认真造成的造成错题。 第三题:比一比。共有4个小题。都是比多少,学生普遍对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分得清楚,失分不多。 第四题:把同样多的连起来。除了个别的同学出错以外,大部分同学全做对。

第五题:涂一涂:第一题看数涂色。个别学生写的欠规范,速度慢,如杨杰。第二题看数接着画,少数出错。 第六题;看图画一画。本题失分较少,因为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确实理解了,做起来很顺手。 第七题:选一选。共2个小题,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做得很好。 第八题:数一数、涂一涂由于平时训练较多,学生做得很好。 三、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多进行强化训练,练习形式多样化、灵活性、实用性,检查批改及时,重点抓课堂效果检测。 2、努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做题,不东张西望,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4、逐步引导学生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在本次测试中,主要以基础知识为重要内容,试卷内容丰富,题目形式多样简单,图型较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图,生动活泼,给学生以亲切感。 二、试卷分析 一年级共有28参加考试,其等级如下: 第一、二题是在规定的要求下画“√、×、△或○”,第三题是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第四题是把不同类的圈出来,第五题是根据物体个数画○,以上几个题中除杨淑娴一人忘圈外,其他做的都很好。 第六题是在长的、短的、重的、轻的、多的、少的、高的、矮的后面画“√、×、△或○,共六个小题,出错多的是6题,主要是学生对最高的、最矮的不理解,误把两个矮的都画上○,应在最矮的动物小兔子后面画。 三、今后要采取的方法与措施 1、多进行强化训练,重点抓课堂效果检测。 2、教学中多结合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最新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本文自动智能摘要 14.若,则. 那么2007,2008,2009,2010这四个数中_____可能是剪出的纸片数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1~24题,每题8分,共32分) 21.计算:(1)(-10)÷(2). 25.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CD,线段AB、CD的中点 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答案:C, 解析:正数和负数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 2.答案:D 解析:互为倒数两数乘积为1,所以本题实质上求的倒数. 3.答案:C 解析:由数轴可知:a<b<0,. 4.答案:C 解析: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最后一位数字止,所以0.0450有3个有效数字. 5.答案:B 解析:这是一个四棱锥,四棱锥有5个边. 6.答案:B 解析:可以去a=-1,b=-;ab=,=. 7.答案:A 解析:去分母时,方程左右两边各项都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能漏乘. 图1图2图3图4 由于主视图两旁两列有两层小方格,中间一列1层小立方体,因此俯视图区域内 每个方格内小正方体最多个数如图2所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答案:四,五 解析: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中最高次项的次数. 12.答案:球、正方体. 14.答案:1 解析:由可得,所以=5-2×2=1. 15.答案:2 解析:原式=,因为不含xy项,所以=0. 16.答案:n-m 解析: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 17.答案:-2a

25.解:设BD=xcm,则AB=3xcm,CD=4xcm,AC=6xcm.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七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及 答案全套

七年级(上)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检测题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 90分钟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 共36分)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5(--的相反数是)5(- (B)3和3-的绝对值相等 (C)若0>a ,则 a 一定不为零 (D)数轴上右边的点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小 2、已知a a -=、b b =、0>>b a ,则下列正确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3、若a a +-=+-55,则a 是( ) (A )任意一个有理数 (B )任意一个负数或0 (C )任意一个非负数 (D )任意一个不小于5的数 4、对乘积)3()3()3()3(-?-?-?-记法正确的是( ) (A )43-(B )4)3(-(C )4)3(+-(D )4)3(-- 5、下列互为倒数的一对是( ) (A )5-与5 (B )8与125.0 (C )321与2 3 1 (D )25.0与4- 6、互为相反数是指( ) (A )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B )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所得的数。 (C )数轴上原点两旁的两个点表示的数。 (D )相加的结果为O 的两个数。 7、下列各组数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节约汽油10公斤和浪费酒精10公斤 (B )向东走5公里和向南走5公里 (C )收入300元和支出500元 (D )身高180cm 和身高90cm 8、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22=- (B )4)2(2-=- (C )6)2(3-=- (D )9)3(2=-

9、计算:22)2(25.03.0-÷?÷-的值是( ) (A )1009- (B )1009(C )4009(D )400 9- 10、下列的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A ))2 1 ()32(43)21(0+-<-+<--<--< (B ))2 1(0)21()32(43--<<+-<-+<- - (C ))21 ()32(043)21(+-<-+<<--<-- (D ))2 1 (043)32()21(--<<--<-+<+- 11、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对折5次后,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 (A )0.03125 (B )0.0625 (C )0.125 (D )0.25 12、已知5=x 、2=y ,且0<+y x ,则xy 的值等于( ) (A )10和-10 (B )10 (C )-10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用计算器计算 6 8)2()9(-+-,按键顺序 是: 、 、 、 、 、 、 + 、 、 、 、 、 、 ;结果是 。 14、用计算器计算:=-+-÷--)10259()26()57.2(4.133 。 15、某公司去年的利润是-50万元,今年的利润是180万元;今年和去年相比,利润额相差 万元。 16、观察下面数的排列规律并填空:-57、49、-41、 、 。 17、已知,m 、n 互为相反数,则=--n m 3 。 18、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上标注的是05 .003.020+-(单位mm )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19、若10032a a a a A ++++=Λ,则当1=a 时,=A ,当1-=a 时,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数学试卷分析范文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良好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严重;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若要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则分配几人生产螺栓?设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他工人生产螺母,所 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21826x x =- B .()181226x x =- C .()2181226x x ?=- D .()2121826x x ?=- 2.一个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3.直线3l 与12,l l 相交得如图所示的5个角,其中互为对顶角的是( ) A .3∠和5∠ B .3∠和4∠ C .1∠和5∠ D .1∠和4∠ 4.已知:有公共端点的四条射线OA ,OB ,OC ,OD ,若点()1P O ,2P ,3 P ?,如图所示排列,根据这个规律,点2014P 落在( ) A .射线OA 上 B .射线OB 上 C .射线OC 上 D .射线OD 上 5.以下调查方式比较合理的是( ) A .为了解一沓钞票中有没有假钞,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 .为了解全区七年级学生节约用水的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 .为了解某省中学生爱好足球的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D .为了解某市市民每天丢弃塑料袋数量的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6.已知点、、A B C 在一条直线上,线段5AB cm =,3BC cm =,那么线段AC 的长为( ) A .8cm B .2cm C .8cm 或2cm D .以上答案不对 7.按如图所示图形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A . B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 .|a|>|b| B .|ac|=ac C .b <d D .c+d >0 2.下列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从甲地到乙地架设电线,总是沿线段架设;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④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432x m -=的解是x m =-,则m 的值是( ) A .2 B .-2 C .-27 D .27 4.点C 、D 在线段AB 上,若点C 是线段AD 的中点,2BD>AD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CD2BD C .BD>AD D .BC>AD 5.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辉(约13世纪)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数阵解释二项式()n a b +的展开式的各项系数,此三角形数阵称为“杨辉三角”. 第一行 ()0 a b + 1 第二行 ()1 a b + 1 1 第三行 ()2 a b + 1 2 1 第四行 ()3 a b + 1 3 3 1 第五行 ()4 a b + 1 4 6 4 1 根据此规律,请你写出第22行第三个数是( ) A .190 B .210 C .231 D .253 6.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当甲到达地后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乙到达A 地后也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B 地返行.甲、乙两人在开始 出发后的5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则A B 、两地的距离是( ) A .24千米 B .30千米 C .32千米 D .36千米 7.已知a ,b 是有理数,若表示它们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b |的值为 ( ) A .零 B .非负数 C .正数 D .负数 8.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小20度,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30 B .35? C .40 D .45

(完整)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命题立意 开学十二周,六年级数学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本次测试是为了检测学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情况,也为了掌握教学动态,及时查漏补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考察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理解,针对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面的实际情况,注重考察这方面目标的理解,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提高毕业班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的命题范围只考本单元的知识。 试卷分填空、判断、分析解答、应用解答四大类。 选择题:主要考察在成数、折扣、利息、保险费计算等方面的知识。 判断题:内容主要是百分数知识,与生活中的问题相联系。 应用解答:有4小题,全部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的百分数的地方,更为解答百分数问题奠定基础。 应用题:占了试卷的大部分,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4道题,内容变化、多样。 三、答卷情况分析 试卷抽样情况分析 班级总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 6.1班2776 79.31 3 7.14% 94.29% 6.2班2602.5 78.86 36.36% 96.97%

6.3班2363 78.77 40% 90% 6.4班2796 79.88 42.86 % 9 7.14% 各个班的均分相差不大,优秀率和及格率也非常接近。年级最高分是98,最底42分。不及格人数每班都有1至3个。 第一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是:4、5、6小题。第4题:八月份的用电量比七月份多25%,学生对25%的意义不理解,多数学生填成八月份的用电量占七月份的25%。第5、6题利息、保险费的求法未掌握,公式记不住,导致失分比较多。 第二题学生失分比较多的是:成数的意义、浓度问题、税收的作用不能正确理解。 第三题应该是本次考核最为理想的,不管是从抽样检查还是从全年级该题平均分来看,同学们对方程的知识达到掌握的程度,比开学初的摸底考试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面的应用题部分答题情况很不理想,同样的类型题,学生后面的会,前面的却做错,说明学生的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并未真正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这也是新课改中失误的地方。也说明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基本功还不扎实,更不能灵活新课改理念、体现“三维目标”这个程度,在新老教材融合方面也做得不够衔接。 从第四题的第3题从抽样来看,是解答错误最严重的一题。得分率和低。可以看得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程度,同样题目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分析和解答。 解决问题第1题的第2个问题,很多学生把喜欢科技书的人数和喜欢科幻书的人数弄混淆,一个科技,一个是科幻,说明学生在做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如图,将线段AB 延长至点C ,使1 2 BC AB =,D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BD =2,则线段AB 的长为( ) A .4 B .6 C .8 D .12 2.一个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则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 B . C . D . 3.下列四个式子:9,327-,3-,(3)--,化简后结果为3-的是( ) A .9 B .327- C .3- D .(3)-- 4.将图中的叶子平移后,可以得到的图案是() A . B . C . D .

5.方程3x +2=8的解是( ) A .3 B . 103 C .2 D . 12 6.用代数式表示“m 的两倍与n 平方的差”,正确的是 ( ) A .22()m n - B .2(2m-n) C .22m n - D .2(2)m n - 7.计算:2.5°=( ) A .15′ B .25′ C .150′ D .250′ 8.若-4x 2y 和-23x m y n 是同类项,则m ,n 的值分别是( ) A .m=2,n=1 B .m=2,n=0 C .m=4,n=1 D .m=4,n=0 9.下列式子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1=4x B .x+2>1 C .x 2-9=0 D .2x -3y=0 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2与 12 B .2(1)-与1 C .2与-2 D .-1与21- 11.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0万人因患重症登格热需住院治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儿童患者,数据“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45010? B .5510? C .6510? D .510? 12.正方形ABCD 的轨道上有两个点甲与乙,开始时甲在A 处,乙在C 处,它们沿着正方形轨道顺时针同时出发,甲的速度为每秒1 cm ,乙的速度为每秒5 cm ,已知正方形轨道ABCD 的边长为2 cm ,则乙在第2 020次追上甲时的位置在( ) A .A B 上 B .B C 上 C .C D 上 D .AD 上 二、填空题 13.5535______. 14.写出一个比4大的无理数:____________. 15.若3750'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16.定义-种新运算:22a b b ab ⊕=-,如21222120⊕=-??=,则 (1)2-⊕=__________. 17.计算 221b a a b a b ? ?÷- ?-+?? 的结果是______ 1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 19.数字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表示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且a、b满足|2a+4|+|b-6|=0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 (2)若在数轴上存在一点C,且AC=2BC,求C点表示的数; (3)若在原点O处放一个挡板,一个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 ①分别表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t表示); 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答案】(1)解:因为, 所以2a+4=0,b-6=0, 所以a=?2,b=6; 所以AB的距离=|b?a|=8; (2)解:设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为c. 因为AC=2BC, 所以|c?a|=2|c?b|,即|c+2|=2|c?6|. 因为AC=2BC>BC, 所以点C不可能在BA的延长线上,则C点可能在线段AB上和线段AB的延长线上. ①当C点在线段AB上时,则有?26, 得c+2=2(c?6),解得c=14. 故当AC=2BC时,c= 或c=14; (3)解:①因为甲球运动的路程为:1×t=t,OA=2, 所以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2; 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 (Ⅰ)当0?t?3时,乙球从点B处开始向左运动,一直到原点O, 因为OB=6,乙球运动的路程为:2×t=2t, 所以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6?2t; (Ⅱ)当t>3时,乙球从原点O处开始一直向右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