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文字处理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文字处理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文字处理教案

第一单元文字处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Word的基本操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和启动与关闭。

2.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学会窗口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汉字的输入方法。2。窗口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课件、Word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对文字进行处理的问题。例如,通知、决定等,使用Word更加简单和快捷。Word是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系统,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使用它可方便地进行各种体裁的文稿的编排打印、表格制作、书籍编辑、小报制作等。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真、电子邮件、简单HTML和WEB主页制作等多种功能。

Word是一款非常简单、实用的数据表处理软件。目前有:Word97、Word2000、Word XP、Word2003等多种版本,版本号越高,功能越强。(二)讲授新课

1、Word的启动和关闭

启动:开始→程序→ Microsoft Word或右击窗口–> 新建→ Microsoft Word

关闭:文件→退出、关闭按钮

2、观察窗口。Word窗口的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文档窗口、状态栏。

3、打开或关闭工具栏:“视图”菜单→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右击工具栏→选择工具选项)

演示操作:展示一段通知

刚才大家已经熟悉了Word的窗口,也看到了这篇文稿,这些标点是如何

输入的呢?

4、文本的基本操作

1)选择汉字输入法:(两种方法,因人而异)

方法1: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EN”图标→选择输入法

方法2:Ctrl+Shift+组合键选择

2)中英文切换方法:Ctrl+空格键或在中文输入时,第一个字母输入v,随后输入的便是英文。

3)汉字输入方法:(智能ABC)

输入完整汉语拼音:如新世纪:sinshiji

输入声母:如计算机jsj

输入词组前一字完整的拼音和后一字的声母:如信息:xinx

用数字键选择汉字:第一字词用空格键选择:用“+”、“-”键翻页。

拼音中的ǚ用v代替:如女同学nvtongxue

输入大写的一、二…一○等:io+数字

重复输入:先输入要重复的文字→将插入点移到适当的位置→按F4或Ctrl+Y。4)标点符号的输入

中西文标点选择;,。和,.

常用标点符号的输入:、--- \ 与《》---< >

特殊标点符号的输入:右击输入法状态栏右边的软键盘图标→选择标点符号。5)关闭软键盘的方法:单击软键盘图标。

6)保存文件:文件→保存(另存为)或“常用工具栏”上“保存”按钮。5.知识应用

上机操作:输入下列文字。运用本节知识,体会文字的基本操作。

首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启事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向我们走来,在以往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学生‘丑小鸭’作文大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将扩大竞赛范围,面向海内外所有的华人学生。本届大赛由中国侨联、全国台联、中国写作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1世纪学生作文》杂志社共同举办,旨在加强海内外炎黄子孙在生活、学习方面的交流与沟通,活跃学生课外学习生活,展示华人学生的精神面貌。

(三)小结

Word是我们日常处理文字的必备软件,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它的窗口和基本操作,希望大家尽快熟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内容较为简单,重点在于熟悉在Word平台下文字的输入(尤其是标点符号),通过教师操作,习题练习,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文本编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文本的编辑方法,掌握文字的设置与修饰。

2.掌握文本框和图片的插入与修饰的方法

3.段落的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本编辑的方法;文字的设置与修饰;

难点:段落设置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练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Word中窗口的基本操作及汉字的输入方法。谁能说一说。

简单提问:(如文件在哪保存?女字用智能ABC如何输入?)

(二)讲授新课

学生看一段已经排版好文稿,复习输入法的操作。

如果我们要对其中的一部分文字做修改,该怎么操作呢?

1.文本编辑的方法

1)插入文字:①用键盘移光标到插入文字处;②在插入文字处单击鼠标光标。

2)输入特殊符号:①插入→符号;②右键—>快捷菜单中“符号”

3)删除不需要的文字:按DELETE键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按退格键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

4)选定一段文字:单击段首选取中当前行;双击段首选中当前段;三击段落任意处选中当前段。

5)移动或复制一段文字

移动:选定文字—>剪切→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复制:选定文字—>复制→选定目标位置→粘贴(或用鼠标选定按Ctrl键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

6)查找或替换某些文字

查找:编辑→查找→查找内容→查找下一处

替换:编辑→替换→查找内容、替换为→查找下一处→替换(全部替换) 2.文字的美化

1)改变字号、字体和颜色:单击工具栏上的字号、字体和颜色按钮。

2)改变文字的格式:加粗、倾斜、下划线、字符边框、字符底纹、字符缩放。

3)使文字产生特殊效果:格式→字体(字体、字型、字号、着重号、效果)→动态效果

4)改变字间距:格式→字体→字符间距

5)改变文档中文字的方向:常用工具栏→更改文字方向(格式→文字方向)3.简单排版

1)调整段落对齐方式:格式工具栏→更改文字位置(左对齐、居中、右对齐)

2)改变行距:选定段落→格式→段落→行距

3)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和左右边界:水平标尺上的缩进标记

4)改变段间距:定位段落→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间距(段前、段后)

上机操作1: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瑞雪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推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几乎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俗语说:“瑞雪兆丰年”

要求:

①在F盘上新建一文件夹,取名为自己的名字

②利用Word输入上面的文章

③标题:黑体、小一号、拉宽150%、加粗、使用“礼花效果”

④第一段:隶书、小四号、加下划线

⑤第二段:宋体、小四号、“蓬松松”加边框

⑥第三段:楷体、小四号、斜体

⑦第四段:仿宋体、红色、小四号,“瑞雪兆丰年”加着重号、“俗语”加底纹

⑧正文行距为1.5倍行距,段前5磅、段后5磅

⑨将该文件以文件名“瑞雪.doc“保存在要求1中新建的文件夹下。

我们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图文并茂,非常漂亮,你们知道是怎么实

现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展示图1—4的效果。

4.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

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 / 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5.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

图片的格式设置:选定→格式→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

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伴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

上机操作2:按要求完成下列文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住:作―尽‖。

4.万重山——万层山,万道山,这是夸张的说法。

[简析]

诗人告别云彩缭绕的白帝城,沿江而下,只一天便回到千里之外的江陵。从白帝到江陵,山势雄奇,上有变幻多姿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险滩急流,只听得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诗人夹道送行。轻快的小船一路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

[评点]

这首诗写描了三峡秀丽的风光,诗情畅快,意境开阔。最后两句是名句,体现了壮丽的山川,畅快的归途和诗人的飘逸潇洒。

要求:

①标题:隶书、小一、加粗②作者:黑体、加粗、三号

③诗文:宋体、加粗、小三④注释:仿宋、小三号

⑤简析:宋体、小三号⑥注释和简析的内容首行缩进2个字符

⑦“白帝”、“江陵”、“住”、“万重山”加着重号

⑧插入一张适当的插图,将图片环绕方式设置为“四周型”,并调整到合适位置。

⑨将简析的内容放入文本框,将文件框的线条颜色选择为“红色”、线型选择为“双线型”、虚实选择“实线”、粗细选择“4.5磅“

⑩以“早发白帝城.doc”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下。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文本的基本操作,以及文本框、图片的操作方法,希望大家努力掌握。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文本以及排版操作,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节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表格的操作,掌握表格的基本编辑。

2.掌握文本和表格的互换方法

3.知道如何在Word的表格中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表格编辑的方法难点:文本和表格的互换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练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本、文本框以及图片的设置方法。谁能说一说。(二)讲授新课

我们在学习过程,要填许多的表格,这些表格是如何排列的?展示表1—1,我们看到这里有一张排列整齐、美观的个人情况表。观察一下,看看如何制作的?

1.建立表格

1)使用菜单命名建立表格

用光标定位表格位置→单击“表格”菜单→选择“插入表格”→选择行数、列数、格式→确定

还有哪些建立表格的方法?

2)制作简单表格

“常用工具栏”→“插入表格”,用鼠标上下拖动。

3)手工绘制表格

右击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工具栏,单击“常用工具栏”→“绘制表格”→在文本面上画出矩形框,表格内部画出直线和斜线→“擦除”,可以擦除线条。

2.表格的美化

1)单击表格中任何一个单元格→“表格”菜单→“表格自动套用格式”→选择格式要应用的格式→应用特殊格式→确定

2)“视图”菜单→“工具栏”→“表格和边框”(设置表格格式:字体、底色、字体颜色、对齐、线条组细、边框颜色、边框设置、底纹)。

3.表格的编辑

1)增加行与列

定位→“表格”菜单→“插入行”、“插入列”

2)删除行与列

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删除行、删除列

3)移动行或列的位置:选定→剪切→定位→粘贴

4)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

选定→“表格”菜单→拆分单元格(输入行数、列数)、合并单元格

5)绘制斜线表头:表格→绘制斜线表头→表头设置

6)调整行高和列宽

手工调整行高和列宽:用鼠标拖动

调整整个表格底行高和列宽:选定行或列→“表格”菜单→平均分布各行、各列

上机操作1:利用“合并”与“拆分”,按要求完成第9页的“试一试”

7)数值求和

求列和:将插入点光标移到填和值的单元格中,单击菜单栏中的“表格”→“公式”选项,→在公式对话框填入:=SUN(ABOVE),确定。

求行和:将插入点光标移到存放行和的单元格中,单击菜单栏中的“表格”→“公式”选项,→在公式对话框填入:=SUN(LEFT),确定。

上机操作2:完成三阶幻方的练习

要求:1、应用“边框和底纹”,选择不同的底纹颜色或边框线型。2、运用“公式”,计算最右列和最下列的数值。

8)表格与文本的相互转换

选定区域→“表格”菜单→将表格转换为文字、将文字转换成表格→选择“文字分隔符”(选择列数、分隔文字的位置)→确定

例: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P8页表1—1,按课本要求操作。

操作步骤

①单击“表格”菜单→选择“插入”表格→行4列5

②选中第一行和第二行的第一列,右击→“合并单元格”

③依上步,合并表格中第三行和第四行的后四格

④插入图表,放置于第一格,并调整图片大小

⑤选定表格,单击“表格”→自动调整“平均分布各行”

⑥输入个人资料

⑦选定表格,右击“单元格对齐方式”→除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最后一格左对齐,其余居中垂直对齐

上机操作3:(1)按照所示表格的效果实现表格(课程表)

(2)把课程表转换成文本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表格的基本操作,希望大家努力掌握。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内容重点在于对文本以及排版操作,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节Word高级编辑技巧——图文混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艺术字的插入与设置。

2.掌握利用样式设置或修改文字格式。

3.知道如何使用公式编辑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感受Word在生活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艺术字的操作方法难点:样式的设置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练习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言

在“早发白帝城”这个练习我们学习了图文混排的方法,大家能不能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时如何操作的?谁能说一说。

(二)讲授新课

我们当时是通过改变字体的方式来美化标题的,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艺术字来进行图文混排。

1.设置艺术字

显示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图片

①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大小

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大小

2.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提问复习)

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右键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 / 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3.图片的插入与设置(提问复习)

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

图片的格式设置:选定→格式→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

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伴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

4.分栏

格式→分栏(设置栏数、宽度与间距、分隔线等)

演示操作:鸟类音乐会

<1>选定正文部分,单击“格式”菜单,选择“分栏”(设为2栏)

<2>绘图工具伴“自选图形”选择“星与图形”的“横卷形”

<3>选定位置→拖动鼠标,画出图形

<4>选中“横卷形”→设置参数(线条:红色实线;背景:淡黄色)

<5>插入艺术字

①单击“插入”→“图片”→“艺术字”→选定

②绘图工具栏→“A”

<6>在艺术字对话框输入“鸟类音乐会”(格式:隶书、粗体、倾斜、36号;并将其拖到自选图形中央)

<7>将艺术字与自选图形组合,版式设为“四周型”

<8>选中正文中的“鸣唱”、“鸣叫”、“鸣效”内容设置为波浪下划线。4.页面设置与打印预览

<1>页眉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双击互相切换)

<2>页码:插入→页码→选择位置和对齐方式

<3>格式设置:文件→页面设置→设置页边距、纸类、文档参数→“打印预览”

上机操作1:埃菲尔铁塔

①页面设置为:B5、边距(左、右2.1厘米,上下2.7厘米)

②艺术字格式:黑体;内容:埃菲尔铁塔;位置:居中、正上方

③分栏:2栏④边框与底纹:底纹“灰—10%

⑤插入图文框(宽4.4厘米,高4.5厘米)并在其中加入图片,设定相应的环绕方式。

⑥设置正文第一段第3行“埃菲尔铁塔”为黑体,添加脚注:“1887年始建,1889年竣工”。

⑦设置页眉为“世界著名建筑 1”。

⑧第2段为“仿宋,4号”;第3段为“隶书,小4,红色”;第4段为“楷体,4号,倾斜”

5.设置样式

格式→新建→样式→格式、名称、类型、基准、后续样式

6.公式编辑器

插入→对象→新建→对象→类型公式3.0→选择相应模板点击应用

(三)回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艺术字、样式的操作,下课后希望大家多练习掌握。回去后完成32页的练习,题目自选,以电子板报的形式完成。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讲艺术字的设置、样式的设置。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结合实例讲解,通过教师演示,习题练习,亲自动手,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节 综合活动:布置学校的图书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运用Word 的“自选图形”的创建和编排功能,能用这些功能表达事件发生和处理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巩固学习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Word 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流程图各部分的意义

2。使用Word 的“自选图形”描绘图书借阅流程图。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控制系统、足量的电脑、电子板报样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 讨论法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任务(3分钟)

情境: [通过电子教室展示青年志愿者的标志]

[师] 同学们,大家好,大家见过这个标志吗?

[生] ……

[师] 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也来当当志愿者呢?

[生] ……

[师]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帮助小明绘制一张图书馆的借阅流程图。(教师展示已打印的流程图作品)

(二)、知识点学习,准备任务(15分钟) 1 [说一说]

2、学在Word 中绘[[注意]

连接,这样速度比较快,作品也比较整齐、美观。

②用连接线连接后,可用方向键上下左右移动,还可以使用ctrl+方

向键进行微调。

3、了解图书馆的借阅过程

[师]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了解一下图书馆的图书借阅过程。由于我们学校的图书正在建设中,可能同学们还不清楚如何借阅,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下,下面一则短片,然后尝试说说小明所设计这张流程图的涵义。

[图书借阅过程]

①学生出示借书证;②判断学生身份是否合法?

③如果身份不合法,不能借阅,借阅结束;

④如果身份合法后,为了不影响学生学习,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只可借

阅三本书,所以要继续判断该生已借的图书册数是否超额?

⑤如果未超额,办理借书手续,借阅结束;

⑥如果超额,判断是否办理还书手续;

⑦如果办理还书,则先还书,再借阅新书;

⑧不办理还书,则借阅结束。

[教师使用电子教室展示小明设计的流程图]

[学生两人合作,尝试读流程图]

[师生共同说说图所表示的含义]

(三)、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任务(17分钟)

[利用电子网络教室向学生广播本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动手实

践中目的明确]

[任务] 参照下图所示,利用Word的“自选图形功能”制作小明设计的“图书借阅流程图展示板”

[要求] ①在Word的新建页面上,全部使用“自选图形”的符号和功能进行制作

②画面美观、整齐③在作品的下方注明座号与姓名。

[请作品完成的同学举手,教师登记成绩。然后让这些的同学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一对一的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完成作品]

(四)、小组作品交流,总结任务(8分钟)

1、小组作品交流

[快下课时,检查学生完成情况。邻桌同学互换位置,相互欣赏同学作品,相互交流与比较,取长补短。]

[教师通过电子网络教室,把完成较好同学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欣

赏]

2、总结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完成情况,并提出优点与注意点]

图书借阅流程图展示板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流程图,以及如何使用流程图来描述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件,还学习了如何使用Word的“自选图形”功能来绘制流程图。希望家里面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如说用Word绘制数学题的解题过程流程图

(五)、作业

[师] 这节课我们已经帮小明完成一个任务,我们还要继续当志愿者帮小明同学制作一张电子阅览室的座位表。请同学们回去的时候先阅读课文P24-27内容,试着做做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流程图的画法,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结合活动,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亲自动手,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课件演示)

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经典)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

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有哪些主要途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上海)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2 二、课程设计思路. 3 三、课程目标. 6 四、内容标准. 7 信息技术基础. 7 算法与程序设计. 10 多媒体技术应用. 13 网络技术应用. 16 数据管理技术. 19 人工智能初步. 21 五、实施建议. 24 教学建议. 24 评价建议. 26 教科书编写建议. 32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34 六、案例. 35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在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为契机,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为高中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件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使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相连续,使当前学习与未来发展相连续;既关注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生学习的平台。 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高中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运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分享思想、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强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思路与模块结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超越了单纯计算机技术训练的阶段,成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培养的教育。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设计坚持如下三点:第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第二、切实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内容;第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融合的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必修部分只有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2学分。它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衔接,是信息素养培养的基础,是学习后续选修模块的前提。该模块着重强调在大众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过程,感受并认识当前社会信息文化的形态及其内涵,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建议该模块在高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 选修部分包括“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和“人工智能初步”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选修部分强调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

PS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教学内容:1.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Photoshop 工作界面;了解窗口的大小调整 重、难点: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启动Photoshop 首先确认计算机中已经安装了Photoshop中文版软件,下面介绍该软件的启动方法。【案例解析】 具体操作步骤请参考教材。 【案例小结】 掌握软件的正确启动方法是学习软件应用的必要条件。其他软件的启动方法与Photoshop 的基本相同,只要在【开始】/【程序】菜单中找到安装的软件并单击即可。 二、Photoshop 工作界面 下面介绍Photoshop 工作界面各分区的功能和作用。 【命令简介】 在工作区中打开一幅图像,Photoshop 的工作界面如图所示。 Photoshop 界面按其功能可分为标题栏、菜单栏、属性栏、工具箱、状态栏、图像窗口、控制面板和工作区等几部分,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1、标题栏位于界面的最上方,显示为蓝色的区域,其左侧显示的是软件图标和名称。当工作区中的图像窗口显示为最大化状态时,标题栏中还将显示当前编辑文档的名称。标题栏右侧的按钮,主要用于控制界面的显示大小。 2、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方,包含Photoshop 的各类图像处理命令,共有10个菜单。每个菜单下又有若干个子菜单,选择任意子菜单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 3、属性栏位于菜单栏的下方,显示工具箱中当前选择按钮的参数和选项设置。在工具箱中选择不同的工具时,属性栏中显示的选项和参数也各不相同。例如,单击工具箱中的【横排文字】工具后,属性栏中就只显示与文本有关的选项及参数。在画面中输入文字后,单击【移动】工具来调整文字的位置,属性栏中将更新为与【移动】工具有关的选项。 4、工具箱位于界面的左侧,包含各种图形绘制和图像处理工具。当将鼠标光标放置在工具箱上方的蓝色区域内,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即可移动工具箱的位置。单击工具箱中最上方的按钮,可以将工具箱转换为单列或双列显示。 5、状态栏位于图像窗口的底部,显示图像的当前显示比例和文件大小等信息。在比例窗口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可以直接修改图像的显示比例。 6、图像窗口是表现和创作Photoshop作品的主要区域,图形的绘制和图像的处理都是在该区域内进行。Photoshop 允许同时打开多个图像窗口,每创建或打开一个图像文件,工作区中就会增加一个图像窗口。 7、工作区是指工作界面中的大片灰色区域,工具箱、图像窗口和各种控制面板都处于工作区内。为了获得较大的空间显示图像,可按Tab键将工具箱、属性栏和控制面板同时隐藏;再次按Tab键可以使它们重新显示出来。 8、控制面板默认位于界面的右侧,在Photoshop 中共提供了21种控制面板。利用这些控制面板可以对当前图像的色彩、大小显示、样式以及相关的操作等进行设置和控制。将鼠标光标移动到任一组控制面板上方的灰色区域内,按住左键并拖曳,可以将其移动至界面的任意位置。 三、退出Photoshop 退出Photoshop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教案 〖课程题目〗 信息需求的确定及信息的来源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材〗《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

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信息需求样表〗 信息需求表 信息来源类型表 〖课后练习〗 1.林华同学所在小组准备出一期关于“神舟七号”飞船的黑板报,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相关素材()。

①上互联网②咨询相关专家③查阅相关报刊④参观航天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某同学想知道“地球自转方向”,通过网上搜索查询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一是顺时针旋转,二是逆时针旋转,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判断哪种结果是否正确比较好( )。 A、查找的是否专业的、权威的、可信度高的网络科学数据库。 B、查询的结果多少而定,得出相同的结论多的就是正确的。 C、网站界面设计的是否美观,界面设计的好的数据比较准确。 D、看查找的速度如何,速度快的网站比较准确。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正确。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浙江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 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3.获取信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信息可靠性强 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费时、费力 直接的方法举例:做科学研究、做调查 间接的方法的优点有:省时、省力 间接的方法的缺点有:信息可靠性不强 间接的方法举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解从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在有目的的进行信息的搜集和获取,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保存和传输。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远古时代,人们是通过感观来收集和处理信息。 2.近代,电报、电话的发明扩大了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缩短了空间。 3.当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人们传输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小结: 1.什么信息 2.什么是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的第一章节,内容涉及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特点;信息社会及其特点;信息处理的概念及特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组成。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因此,教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肯定不感兴趣,所以,针对此特点,进行分组讨论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发现自己身边有关信息方面的问题,通过教师设置讨论题目,使教学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再者,现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学生对信息方面的认识并不是一概不知,只不过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 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信息技术”这两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将教学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四、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 (2)明确信息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明确信息技术对自己和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基本特征; (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理解信息、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讨论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了解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紧迫感,激发学习欲望; (3)通过学习,努力提高鉴别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和水平,更有效的利用信息;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掌握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信息”这一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强调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平台;关照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体现出来,我认为应该关注两点:一是教师教学观的变革,除了重视“双基”外,还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由“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学习地积极主动性,进而达到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思维,倡导主动参与团队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亲身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我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掌握信息与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设计 课题:在internet上获取信息 教材版本及章节:《信息技术》第三版第三章第四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如何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来确定搜索的关键词 (2)让学生掌握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字和文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在网上获取信息、下载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与我国的传统艺术相结合,唤起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利用关键词搜索信息的方法,网页、图形、文字、文件等信息的下载 教学难点:文字的保存和文件的下载 2、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和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但这种联系又有别于以往我们熟悉的事物,而是一种并不为学生所了解的事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基于上述理论,在学习信息搜索的时候,我们采用“皮影艺术”这样一个不为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以及如何利用搜索引擎来搜索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方法之后,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了解更为详细的信息,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去思考: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调整,搜索到更为具体的信息。 在确认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我们需要的资料后,再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要组织一个班会活动,介绍有关皮影艺术的一些情况,并且需要一些图片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应该如何来搜集资料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搜索到的资料保存起来?然后讲解有关网页、图形、文字的不同的保存方法。之后继续提出问题:为了增加大家对皮影艺术的感官感受,有同学认为应该下载一个皮影戏来让大家欣赏一下,那么这个又该如何来下载呢?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然后让小组派出代表来演示如何下载文件,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给出一定的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在学习了网络下载的有关知识的同时,我们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3、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我们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前进。影视技术的不断改进,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都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艺术,也逐渐在被人们遗忘。我们海宁是盛产皮革的地方,皮革除了用于穿着和饰品之外,也是制作皮影的原材料,皮影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逐渐处于消亡的边缘了。然而庆幸的是,网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让我们能有机会与传统艺术进行一次亲密的接触。 (2)新课讲授 ①利用搜索引擎搜索有关信息 A、搜索引擎的概念 介绍一些知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百度、雅虎、搜狐等)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高中信息技术优质教案全套合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投影仪、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高中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教案三篇 【导语】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篇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新生,该年级的学生至少初中三年都接触过信息技术课,大多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用 2分钟的时间阅读本节课开头的一则资料回答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游客生命处于危机的时刻,他们利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得到救助? 学生1:手机。 学生2:利用手机的微弱信号,发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脱险。 师生一起总结:这段材料说明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InformationTechnology)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2018年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全册教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问:“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信息 问: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课本: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信息有哪些来源?信息有哪些载体形式?信息有哪些传播途径?信息有哪些存储方式?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如: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 4、通过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案例2:1万只耐克鞋的故事。 问:信息除了案例中体现出来的的特征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说说吗? 六、思考与练习 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网络):认识FrontPage 2000 课课题题第1节认识FrontPage 2000 课课题型综合课 教学目的 1、得启动和退出FrontPage 2000的方法; 2、认识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重点 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难点 FrontPage 2000的窗口组成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共14课时第1、2课时(含上机操作) 教学过程 I、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交流。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将信息发布到Internet网上去呢?这就涉及到网页的制作与上传。FrontPage 2000是微软公司开发的用于制作网页的软件,应用非常普遍。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最适合初学者使用。 II、讲授新课 1、启动FrontPage 2000 (1)启动Windows98系统 (2)选择菜单命令“开始”---“程序”---“Microsoft FrontPage”。 2、认识FrontPage 2000的窗口(如图2-1) (1)菜单栏:用下拉式菜单的方式提供FrontPage 2000制作网页的各种命令; (2)工具栏:包含许多功能的快捷按钮,当我们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各个按钮上时,可以感应出该按钮的名称; (3)视图栏:FrontPage 2000提供了6种查看站点的不同方式,可以让你更方便地查看网页的大小、链接等等; (4)视图选项卡:FrontPage 2000提供了3种不同的方法来查看网页,我们可以使用界面左下角的视图选项卡,并可在它们之间切换。 3、退出FrontPage 2000 退出FrontPage 2000的方法是:单击FrontPage 2000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X ;也可以单击“文件”菜单栏中的“退出”菜单选项。这样就可以退出FrontPage 2000了。 III、练习、作业、预习 ①FrontPage 2000的启动和退出。 ②熟悉FrontPage 2000窗口的基本操作。 ③预习:如何制作网页?

(完整版)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三单元3.4加密和解密教学设计

3.4 加密与解密 本节内容按2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分析生活中由密码引起的数据安全问题,理解对数据进行保护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穷举法破解密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预习,阅读第77页“任务一解开网站账号被盗之谜”之“活动1 防范‘盗窃’行为”,填写第78页的表3.4.1。 2.教师检查,并评讲填写情况,引出数据安全、密码的话题。 表3.4.1 密码盗窃与防盗分析表 二、密码 密码是指用来核对用户ID以验证用户就是本人的一组字符。 活动2设置安全密码 打开教科书配套资源中的“数据安全性测试.py”,运行并测试穷举搜索一个5位、7位和9位的数字密码,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填写表3.4.2。(详见配套资源“数据安全性测试(有界面).fld”和“数据安全性测试(有界面).py”) 表3.4.2 穷举搜索密码需要的时间

实现穷举搜索的自定义函数jiemi()的程序代码如下: def jiemi(): d1=datetime.datetime.now() #获取当前系统时间d1 p=int(varin.get()) #获取输入文本框的数字密码 for i in range(0,p+1): #从0循环到正确密码数值 if i==p: #如果密码相同 d2=datetime.datetime.now() #获取当前系统时间d2 d=d2-d1 #取得时间差 #在输出文本框中显示解密用时 varout.set(str(d.seconds)+"秒"+str(d.microseconds/1000)+"毫秒")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 【比一比】当然,我们也可以编写无可视化界面的程序,程序更简单。(详见配套资源“数据安全性测试(无界面).py”) 程序运行效果如下: 请比较有可视化界面与无可视化界面两个程序运算的快慢,将最快的结果填入表3.4.2。 【算一算】 你的电脑1秒最多能试探大约多少个整数密码? 【做一做】 1.有可视化界面程序中的jiemi()函数中的for循环改为while条件循环: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全套教案,粤教版必修1(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_信息技术全套教案_粤教版必修1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教案 教师:雷萍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 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有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

1.2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授课时间:授课人: 学习目标: 1. 知道位置确定的方法。 2. 知道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 3. 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学习重点: 1. 位移的矢量性、概念。 2.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学习难点: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阅读课本关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故事;简述城市里汽车用的GPS。 涉及到的物理知识: 二、确定位置的方法: 物理现象: 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大海中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 1、坐标系: 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质点)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一个坐标系。 2、直线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直线上的运动。 课本P7. 3、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平面上的运动。 4、立体坐标系:适用于物体在三维空间里运动。 三、位移与路程: 1、标量和矢量: 标量: 矢量: 物理现象: 游客从峨眉山脚到金顶步行与坐缆车的比较。 上海到天津如图。 2、位移: ①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称为位移,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大多用符号X表示。 例题:课本P7. ②理解: A: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 B:位移的大小等于质点始末位置间的距离。 C: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D: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运动路径无关。 3、路程:

质点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课本P9 交流讨论: 4、位移与路程区别: 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只有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大小才等于路程。【例二】中学的垒球场的内场是一个边长为16.77m的正方形, 在它的四个角分别设本垒和一、二、三垒.一位球员击球后, 由本垒经一垒、一垒二垒跑到三垒.他运动的路程是多大?位 移是多大?位移的方向如何? 课堂训练: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则它们的位移的大小也一定相同。 B.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同,但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可能相同。 C.一个物体在某一运动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所通过的路程。 D.若物体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2.如图甲,一根细长的弹 簧系着一个小球,放在光 滑的桌面上.手握小球把 弹簧拉长,放手后小球便左 右来回运动,B为小球向右到 达的最远位置.小球向右经过中间位 置O时开始计时,其经过各点的时刻如图乙所示。若测得OA=OC=7cm,AB=3cm,则自0时刻开始: a.0.2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_. b.0.6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_,方向向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c.0.8s 内小球发生的位移是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d.1.0s内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是____,方向向______,经过的路程是____. 3.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B.路程就是质点运动时实际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C.任何质点只要做直线运动,其位移的大小就和路程相等。 D.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因而位移不可能和路程相等。 4.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就是路程。B.位移的大小永远不等于路程。 C.若物体作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D.位移是矢量,有大小而无方向,路程是标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就是质点运动的方向。B.路程是标量,也是位移的大小。C.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其位移的大小。D.位移的数值一定不会比路程大。6.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 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高一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案广教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熟悉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信息特征的描述和信息的应用。 教学任务 ①信息及其特点②信息的基本特征③思考与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把握了解信息含义和特征。 教学方法 讲解、阅读、搜集整理、观看录像、探究、讨论等 讲授课时: 总第 2课 教学引入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谁掌握了信息技术,谁就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 任务一:信息及其特点 案例呈现:北京申奥成功,P2 我们处在信息社会,可以通过种种方法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传播信息的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1、什么是信息?P3 阅读几个专家的定义,自己思考并到图书馆或网上找答案。 2、三个典型例子(阅读并填报)P4 1)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2)看云识天气;3)利用网络传新闻; 3、信息的传播过程 P4 信息发出方->用何载体->以何途径->信息接收方->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息源)(信息传递)(信息归宿)从信息发出方看信息-- 从信息接收方看信息--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通过5个案例探讨信息的特征?P5 1)用电视看奥运节目; --信息的传递; 2)分享销售的经验与技巧; --信息的共享; 3)啤酒与尿布(经济); --信息是可处理的,可运用的; 4)象棋比赛(生活); --信息的时效性; 5)赤壁之战(战争); --信息的真伪; 2、信息的特征 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 3、信息特征的探究思考参考题:P6 提问方式进行; 4、观看录像片段,对信息及其特征增强感性认识; 练习与思考 1、信息的实例 2、举一些身边的、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